泰國有什麼拳法
Ⅰ 泰拳是什麼
★泰拳的起源:
它源於500年前的艾尤塔雅,曾在蘇可泰皇朝時期盛行一時。古時候泰國經常和鄰國因領土問題而交戰。泰拳就是由戰爭中如何赤手空拳消滅敵人的格鬥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據認為,大城王朝代有名的武術天才--那雷斯恩王把泰拳作為戰斗時使用的格鬥招數加以普及,是泰拳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泰拳和拳擊結合演變成了體育項目,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激烈的格鬥體育項目。
★泰拳的特點:
泰拳最的特點是無招無式,沒有套路。一般說來泰拳手在掌握泰拳基本的拳肘膝腿技法和必要的攻防技術後,反復練習使其形成條件反射,實戰中並完全靠自由發揮了。這種全憑自由發揮無招、無式無套路限制的訓練、技擊方法,正是泰拳五百年天下無敵根源之所在。泰拳訓練嚴格,實戰經驗豐富。在泰國,每一名拳手從小就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訓練及數十或上百次的大小對擂考驗。因平日訓練與實戰相結合,形成的意識和反應對再兇悍殘酷的攻擊術都能迎刃而解;其採用高體格鬥式,兩腿左右張開與己臂同寬,兩膝微彎曲,重心下沉置於兩腿之間,應用提膝格擋令防守方式更嚴密。泰拳手各部位皆有較強的抗打能力,特別是手臂、腰腹和腿部脛骨。泰拳中長距離進攻的腿法同其它武術的腿法不盡相同,其殺傷力極強的橫掃踢(無論低部、中部還是高部)像棍掃自上而下斜砍,如同劈柴之斧力滲力內,破壞力不可言喻。近身搏擊的肘膝結合,更令對手防不勝防,尤其是箍頸膝撞、肘砸膝頂的結合所到之處勢如破竹。
Ⅱ 泰拳是什麼
泰拳,即泰國拳術,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在古代與鄰國的戰爭中,泰拳起到了保護國家的作用,所以它是戰爭的產物。它的一切思想就是為了消滅敵人,把身體上所有能用的部位都當做武器來攻擊。在上世紀60年代,由於世界搏擊運動的潮流引入,泰拳從原始的武術發展成為一種激烈對抗運動,去除了原先很多復雜的動作,以實用和高效率著稱.大家熟悉的K-1MAX世界自由搏擊大賽和KOMA世界泰拳聯盟賽S-1歐聯盟自由搏擊大賽,它們的規則和拳手基本上都是來自泰拳。個人比較推薦看K-1。
Ⅲ 各國的國術有哪些
英國:拳擊
俄國:桑博
法國:踢腿術
美國:自由搏擊、摔角、美式空手道
巴西:柔術
泰國:泰拳、古泰拳
柬埔寨:高棉拳
印度:卡拉里帕亞特
菲律賓:菲律賓拳、菲律賓短棍
蒙古:蒙古摔跤
以色列:以色列格鬥術
韓國:跆拳道、花朗道、韓式合氣道、韓式劍道、海東劍道
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合氣道、踢拳道、忍術、日本少林拳
中國:少林拳、武當拳、峨眉拳、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心意拳、意拳(大成拳)、洪拳、詠春拳、蔡李佛拳、截拳道、螳螂拳、梅花拳、八極拳、通背拳、披掛拳、燕青拳、三皇炮錘拳、查拳、羅漢拳、譚腿、戳腳.....,還有散打、中國式摔跤....等等
Ⅳ 武術種類
1、泰拳
泰拳即泰國拳術,殺傷力大。泰拳是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搏擊術之稱。泰拳是發源於泰國,弘揚於世界的搏擊技術,被稱為「八臂拳術」、「八條腿的運動」、「八肢的藝術」、「八體的科學」、「立技最強搏擊術」。
2、截拳道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於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覺悟,以水為本質而攻擊,反擊;將一切化解於無形。是武術宗師李小龍生前創立的一類現代武術體系,由於李小龍的過早逝去,使得很多人並不了解截拳道。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拳擊、擊劍作為體系,以中國道家思想為主創立的實戰格鬥體系構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與多數武術不同,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
3、跆拳道
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早期是由朝鮮三國時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來的,韓國民間流行的一項技擊術。1955年以前,韓國是沒有跆拳道一詞的,韓國的武術也以空手道、
唐手道和民間少數的跆跟等為主,日治時期,大量韓國青年學生赴日留學,在日本接受了系統的松濤館空手道訓練,回國後他們開始創立道館教授學生。日本戰敗後,韓國獲得民族獨立,大批空手道、唐手道道館興起,韓國早期空手道傳播者們將民族傳統武術跆跟與空手道相結合,稱為唐手道。
4、空手道
空手道是日本傳統格鬥術結合琉球武術唐手而形成的,起源於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國武術傳入琉球,結合當地武術琉球手發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將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鬥技與唐手相結合,最終形成空手道。二戰之後通過美軍宣傳而在全世界廣泛傳播。空手道當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
5、太極拳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為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和太極推手。
Ⅳ 泰國拳是我最喜歡的武術之一,說下它的起源及特點
起源: 泰拳(泰語:;拉丁轉寫:Muay Thai)何謂泰拳?有關泰拳的文獻越來越多地見諸武術刊物或泰國風土游記中。此類文章大部分試圖介紹、評述泰拳技術或特色,遺憾的是,只能勾繪出泰拳輪廓。部分所謂專家,只顧其外表形態,不諳其精妙之處,另一部分則大力描繪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傳說,在古代泰國,泰國和緬甸發生戰爭,泰國戰敗,國王被俘;緬甸王聽說泰國國王是搏擊高手,就此派緬甸拳師與他比賽,並許諾如果緬甸高手戰敗,就釋放泰國國王。果然,泰國國王完勝,緬甸王也只好把泰王釋放回國。之後,泰國國王把自己多年的搏擊經驗編織成一種拳法,傳授給將士,這套拳法則正是泰拳。 特點: 泰拳的技術是泰拳整體技戰術的基礎,.泰拳的技術體系主要是以攻防技術為主,輔之以相應的摔法。在攻防技術運用過程中,泰拳注重進攻,其防守主要是為了更好地進攻。主要技術手段有:腿踢、肘法、膝擊、拳打,各級別的拳手運用腿法、拳法、肘法、膝法進攻的比例均不等,防守技術有:截擊、格擋、阻擊等手段,注重直接對抗,需要選手具有較強的抗擊打能力。
Ⅵ 泰拳簡介
泰拳(泰語:มวยไทย;拉丁轉寫:Muay Thai)何謂泰拳?有關泰拳的文獻越來越多地見諸武術刊物或泰國風土游記中。此類文章大部分試圖介紹、評述泰拳技術或特色,遺憾的是,只能勾繪出泰拳輪廓。部分所謂專家,只顧其外表形態,不諳其精妙之處,另一部分則大力描繪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泰拳(泰語:มวยไทย / Muay Thai)是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距離下,利用手肘、膝蓋等部位進行攻擊,是一種非常狠辣的武術,在武學里有文練武練橫練,泰拳屬橫練,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近年由於瘦身熱潮,有人利用泰拳的高熱量消耗來代替帶氧舞踏,在幫助女士瘦身之餘,亦使她們習得一技之長,以作個人防衛用途。
有人說泰拳不外是泰國的民族拳術,沒有什麼奧秘可言,但是任何武術所以揚名世界,必有其獨特性質及個別價值。泰拳聞名於世,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其珍貴之處,絕非三言兩語可以盡其精華。
Ⅶ 泰拳介紹…
泰拳,即泰國拳術,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作為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其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距離下,利用手肘、膝蓋等部位進行攻擊,是一種非常狠辣的武術,殺傷力大。什麼是泰拳泰拳(泰語:�2�1�2�7�2�2�2�6�2�1�2�2;拉丁轉寫:Muay Thai)何謂泰拳?有關泰拳的文獻越來越多地見諸武術刊物或泰國風土游記中。此類文章大部分試圖介紹、評述泰拳技術或特色,遺憾的是,只能勾繪出泰拳輪廓。部分所謂專家,只顧其外表形態,不諳其精妙之處,另一部分則大力描繪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在武學里有文練武練橫練,泰拳屬橫練,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近年由於瘦身熱潮,有人利用泰拳的高熱量消耗來代替帶氧舞踏,在幫助女士瘦身之餘,亦使她們習得一技之長,以作個人防衛用途。
有人說泰拳不外是泰國的民族拳術,沒有什麼奧秘可言,但是任何武術所以揚名世界,必有其獨特性質及個別價值。泰拳聞名於世,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其珍貴之處,絕非三言兩語可以盡其精華。練習泰拳的一般為窮苦人家。泰拳稱謂的意義
根據歷史學家的引證,泰文中的「泰」字,有多種不同譯法,最通用的廣義有兩種:「(一)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獨有拳術」;(二)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國又有自由國之稱。泰拳的名稱,因此可以解做「自由拳術」。
華人徐松石所著的《泰族童族粵族考》一書中曾徹底剖析「泰」字的含義,其結論竟是「泰」字乃「本土」或「本地」之意。這個結論雖然不能否定其他釋義,但也得到部分泰國民族學者的支持,所以,泰人說的泰拳,有可能就是指「土著拳術」。
然而,「泰」字又有另一個較偏狹的用義,極可能源出華文,音譯也可同「太』字共通。其義為「太極」「至上」之意。如果用這個意思為其命意,則泰拳名稱的真義就是「至上拳術」。在法律上,泰拳的定義頗耐人尋味,但鮮為人知。據縱橫泰國拳壇三十年的名人添汶所說:「在泰國法律上,泰拳屬於一種賭博。拳師相鬥,博取彩金,與斗雞和斗魚同寓一綱目。」從另一角度看,拳師竭力搏鬥,置生死於度外,豈非以性命作為賭注?所以說泰拳是賭博其實很是合理。
泰國拳風鼎盛,俗話說:「十個男人,九個打拳。」可見拳斗在泰國普遍流行的程度。雖然時代進步與社會商業化令拳壇風氣腐敗,道德淪落,惟其拳術角義精神始終不變。尤其在鄉野地區,尚武之風古今不渝。每當有寺廟盛會或重大慶典,拳賽不僅為必備的節目,而且常被列為大會的戲軸。泰人既以打拳、觀拳、賭拳為樂,換言之,泰拳就是娛樂的一種。此風由來已久。古時候王侯供養武士,讓他們角斗為戲,這和如今泰國拳迷熱愛拳賽是發自同一種追求刺激的心理。
泰拳當然是武術,而且堪稱格鬥技中的極品。技術成熟的拳師,能運用全身武器於俄頃間擊倒對手。泰拳師決勝條件是技藝、氣力、智謀及精神力量的總結合,其最高領域為機巧圓通,變化無常,而不局限於任何拳術技法或招數。可見泰拳是一門獨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學體系。
泰拳與泰族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宗教色彩濃厚。例如入門拜師、競技禮節及拳舞儀式等等,都有宗教藝術背景。至於泰國的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其中有很多動作和細節被融會於拳術之中。如多款拳術招式和拳舞拳花,追根尋源,肯定是戲劇和舞蹈藝術。由此看來,泰拳被視為泰國的民族藝術絕非牽強,實屬極具代表性的技藝。
最後,必須討論的是泰拳本身的體育價值。撇開實際比賽一面不說,泰拳的訓練無疑是上佳的體育運動。凡是正式修煉泰拳的人,生活操行都要依循嚴謹的規律,遵從師誨,接受系統的練習程序,導致體魄堅強,反應敏捷,拳術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泰拳又是嚴格的體育紀律。而基於泰拳技術要求全面,拳師體格的發育因訓練方式而達到均衡、美觀。泰國職業拳師常被稱頌為各類運動中體形與狀態最優異的運動員,實是高度體育紀律的效果。
綜上所述,泰拳可謂集多項美質於一體,是沿革、娛樂、武學、藝術及體育的總結合。所以泰人常以其拳術為自豪。
最恰當的形容,莫如已故泰拳宗師阿贊桀一言:「泰拳乃泰國民族獨有之瑰寶。」 [編輯本段]泰拳的源起泰拳,從字面上解釋即是發源於泰國(舊名暹羅)的一種拳術,盡管它的真正發源至今仍眾說紛紜,然而就較為可靠的史料而言,18世紀大城王朝時的乃克儂東應為泰拳的祖師爺;他在緬甸軍攻破大城時被俘虜為奴隸,而在一次慶典中緬甸國王安排緬甸拳師與其比武較量,結果他竟然連續打勝九人,到了第十人則不敢上場跟他比拳,連緬甸國王也不由得贊嘆:「泰拳師武藝非凡,苟非其君王庸弱,彼輩當可免喪邦之痛。」因而威鎮緬甸,為泰拳的歷史寫下了光榮的一頁。
不過最近有資料和書籍說泰拳是起源於中國少林的單手碎磚,還有以肘擊斷木版和套路。因為泰國人看到這情景,就不斷練習拳腳,後來拳的練不成功,一氣之下只練肘,但是套路又沒得到真傳,就以馬為模樣創立了老式泰國套路。
Ⅷ 什麼是泰拳 到底有多厲害
2006-07-07 14:38:00 信息來源:華奧星空
泰國民族的傳統技擊項目。運用身體四肢的拳、肘、膝、腳共八個部位作為擊打武器進行格鬥較技的一項運動。
泰族於13世紀成立暹羅國,此後在長期戰事中逐漸形成一種手腳並用的暹羅拳術。這種拳術的攻擊方法包括頭頂、口咬、拳打、肘撞、膝頂、挖眼,以及腳的踢、踩、蹬、絆等。泰拳即由此種拳法發展而成。
20世紀30年代起始採用戴拳套、分回合的比賽方式,並且禁止擊陰部、挖眼、鎖喉。泰拳以三宮步(亦名"馬步")為基本步型。拳法有直拳、勾拳、擺拳。腿法分為踢、蹬兩類。膝法有沖膝、側膝、飛膝、拉頸打膝等。肘法有平肘、刺肘、反肘、迫肘、交肘、叉肘,雙肘等。
泰拳比賽通常一場為五局,每局3分鍾,局間休息2分鍾。比賽按體重分十二個級別。1970年成立"泰國拳擊議會"。今泰拳已傳至東南亞諸國及歐洲。
Ⅸ 什麼叫泰拳
泰拳即泰國拳術,殺傷力大。泰拳是一門傳奇的格鬥技藝,是一項以力量與敏捷著稱的運動。主要運用人體的雙拳、雙腿、雙肘、雙膝這四肢八體作為八種武器進行攻擊,出拳發腿、使膝用肘發力流暢順達,力量展現極為充沛,攻擊力猛銳,素有立技最強搏擊術之稱。
泰拳是發源於泰國,弘揚於世界的搏擊技術,被稱為「八臂拳術」、「八條腿的運動」、「八肢的藝術」、「八體的科學」、「立技最強搏擊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