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玉石如何鑒別

泰國玉石如何鑒別

發布時間: 2022-06-06 01:52:19

❶ 怎樣簡單鑒別玉和普通石頭、玻璃的區別

建議你這樣試試看:

  1. A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鑒別辦法從以下三點著眼。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 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網路玉

    ❷ 怎麼鑒別真假玉

    是我自己的經驗!比較簡單的方法!
    1;就是把玉石貼在臉上,覺的很冰涼,過兩三秒有不涼說明是真的。因為玉石傳熱快散熱也快!如果貼在臉上不涼就是假的。
    2;就是那放大鏡要10倍或30倍的來看裡面的晶體,看看有沒有像蜘蛛網的小裂縫,還有就是顏色是不是在裂縫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和田玉看上去想米糊一樣因為晶體比較細膩,顏色比較統一。翡翠看上去有的像蒼蠅翅,有的像一點點沙星,還有像玻璃碎的一樣、因為翡翠晶體不夠細膩顏色不統一有很多種顏色在同一塊玉上面。
    3;就是破壞的鑒定,拿火燒。就是燒黑了、燒焦了、燒黃了、有臭味。黑和黃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來的顏色不一樣就是假的。焦和臭那更假。(真的那火來燒會有小水珠附在玉石的表面,而且燒黑了拿水一洗就恢復原來的顏色。不過我們一般不用這種辦法,這樣對玉石不好)
    一般就是這樣鑒定,因為我是賣玉石的,相信我沒錯

    ❸ 如何能辨別玉石的材質等級

    一、緬甸玉又稱翡翠玉。
    曾在我國的清末民初風行一時:如清朝內務府大臣榮祿的一隻翠玉翎管,價值黃金13000兩。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鐵玉亭有一副手鐲,以40000銀元賣給了上海的杜月笙。由於緬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稱水種〉,光潔明亮。且好的翡翠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故而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日本、紐西蘭還把翡翠做為本國的「國石」。由於翡翠玉產在緊鄰中國的緬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國加工的特殊地緣關系,加之中國人對翡翠玉的特別偏愛,西方國家也普遍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玉。
    二、緬甸翡翠玉的顏色。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國內珠寶界則根據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細分到30餘種等級。總論緬甸玉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2、紅色。含化學元素鐵〈Fc3+〉〈俗稱為翡〉
    3、綠色。含2%以上的鉻〈Cr〉〈俗稱為翠〉�
    4、黑色。含2%以上的鉻〈Cr〉及鐵〈Fe2+〉
    5、紫色。含元素鉻〈Cr〉鐵〈Fe〉鈷〈Co〉
    特別是緬甸玉中的綠色,除其色澤艷麗、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齡、性別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國人含蓄、平和、溫雅、親切的性格。社會需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長。目前,國際市場上一隻滿綠的翠色手鐲,價格已高達1000多萬元。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緬玉飾品,只要是真A貨,水頭足、工藝清湛、色彩協調,也價格不菲。
    三、緬甸翡翠的品質及鑒別常識。
    不管是從緬玉的礦藏量或開采量來講,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國的緬甸,假貨也比比皆是;假石頭、假飾品隨處可見。
    目前市場上流行經營的緬玉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四類:
    A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鑒別辦法從以下三點著眼: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正確選擇玉手鐲圈口的大小。將玉鐲戴入4個手指(大拇指除外)至「虎口」外,感覺稍緊一些,然後將玉鐲取下,測量一下內徑,假如剛好是55毫米,那麼,這個尺寸就是適合你的圈口了。
    玉含有鋅、鎂、銅、硒、鉻、錳、鈷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經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有助於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協調平衡。
    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當玉石光點對准人體某個穴位時,可刺激經絡、疏通臟腑,有明顯的保健功能。
    老人手腕側有「養老穴」佩戴玉手鐲,可起到按摩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視力模糊症狀,還可蓄元氣、養精神
    市場上滸經營的翡翠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A、B、C、D四類。A貨翡翠的原料及成品,全為真品,沒有一點人工作偽,貨真價實。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B貨翡翠: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進行物理休學的處理,去掉瑕疵,增加透明度。通過處理己破壞了翡翠的結構,降低了它的質量改變了它的一些光學及物理性能。緬玉中的C貨:完全為人工注色而D貨即仿冒品。
    翡翠,礦物學叫硬玉。主要產地是緬甸。翡翠的好壞,最重要的是看它的綠色。優質的翡翠綠色濃艷,優質透明,無雜質黑斑,無石花,勻潤艷美。
    鑒別人工處理翡翠的方法之一:點滴法。天然翡翠用濃鹽酸滴之,數秒或幾分鍾內,其表面會出現汗珠現象;人工處理則無這種現象。
    鑒別人工處理翡翠的方法之二:敲打法。輕輕敲打天然翡翠,發出的是清脆悅耳聲;敲打人工處理品,發出的是一種低沉的悶啞聲。
    鑒別人工處理翡翠的方法之三:酸烤法。用濃酸擦在翡翠上,用燒紅的大頭針蓋烤之,反復進行兩三將可現變黃變焦的斑點是人工處理翡翠,不產生斑點的為天然翡翠。
    選購玉鐲要學會區別玉紋和裂紋。玉紋(又叫玉筋)是不足為奇的。裂紋則是玉石開采、運輸、加工或保管過程中,形成的次生裂隙,影響美觀,潛伏著斷裂的危險。
    白色玉石不等於白玉。白玉是魄軟玉的特定名稱。其中的猶如煉成的羊脂者。稱為「羊脂玉」,它是軟玉極為名貴的品種。而由其它礦物質為主形成的玉石,絕不能因其色白而稱為白玉。
    B貨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臟、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等注入因被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貨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❹ 如何才能辨別玉的真假

    1、看玉器的光澤通常真的玉器,它的表面都會有一層很特殊的光澤。玉器內部有少量雜質或有如棉花一樣的花紋都是正常的。而假的玉器它的表面通常色澤暗淡,看上去毫無靈氣,有的內部還會有氣泡。

    ❺ 怎樣辨別玉石

    鑒別真假玉有四種常用方法。
    第一種是看顏色。無論天然玉石是什麼顏色,它的顏色都是天然的,看起來非常純凈自然,而染色的玉石往往過於鮮艷,顯得局限於浮在表面;
    第二種方法是觸摸法。眾所周知,玉石具有溫潤緻密的特點,密度也比較大。所以真玉往往摸起來冰涼潤滑,用手稱的時候有很大的重量感,質地也比不上假貨。

    鑒定玉石的第三種方法是觀察,即將玉石放在有光的地方觀察。真玉往往有著有序自然的內部結構,而假玉則可能伴隨著人工痕跡。比如市面上常見的用強酸清洗加工的「B貨」翡翠,在強光下可以看到明顯的酸蝕網狀,我們通過觀察就可以識別出來。

    鑒定玉石的第四個簡單方法是聽聲音。用繩子吊著玉,用物體敲擊,可以聽到天然玉清脆悅耳的聲音,有點類似金屬的聲音,回味悠揚;如果敲擊假玉,聲音通常是沉悶的。以上是鑒別玉石真偽的方法介紹,消費者在日常購買中非常容易做到。當然,如果想要一個更專業、更權威的鑒定結果,最穩妥的辦法是送專業機構檢驗,或者要求商家出具專業的檢驗證明。

    ❻ 挑選玉,怎樣分辨真假、優劣啊

    翡翠玉真假識別方法

    一、緬甸玉又稱翡翠玉,曾在我國的清末民初風行一時:如清朝內務府大臣榮祿的一隻翠玉翎管,價值黃金13000兩。30年代中期,北京翡翠大王鐵玉亭有一副手鐲,以40000銀元賣給了上海的杜月笙。由於緬甸翡翠玉硬度高〈也稱水種〉,光潔明亮。且好的翡翠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故而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日本、紐西蘭還把翡翠做為本國的「國石」。由於翡翠玉產在緊鄰中國的頃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國加工的特殊地緣關系,加之中國人對翡翠玉的特別偏愛,西方國家也普遍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玉 」。
    二、緬甸翡翠玉的顏色。�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國內珠寶界則根據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細分到30餘種等級。總論緬甸玉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 2、紅色,含化學元素鐵〈Fc3+〉〈俗稱為翡〉。

    � 3、綠色,含2%以上的鉻〈Cr〉〈俗稱為翠〉。

    � 4、黑色,含2%以上的鉻〈Cr〉及鐵〈Fe2+〉。

    � 5、黃色,含元素鉭。

    � 6、紫色,含元素鉻〈Cr〉鐵〈Fe〉鈷〈Co〉。

    特別是緬甸玉中的綠色,除其色澤艷麗、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齡、性別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國人含蓄、平和、溫雅、親切的性格。社會需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長。目前,國際市場上一隻滿綠的翠色手鐲,價格已高達1000多萬元 。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緬玉飾品,只要是真A貨,水頭足、工藝清湛、色彩協調,也價格不菲。

    三、市場上的緬玉品咱及簡單鑒別。�

    不管是從緬玉的礦藏量或開采量來講,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 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國的緬甸,假貨也府拾皆是。假石頭、假飾品隨處可見。 目前市場上流行經營的緬玉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四類:

    A類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鑒別辦法從以下三點著眼。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 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B類貨,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臟」「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育填物貫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類貨,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 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上述方法,僅是筆者的一點經驗和體會,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要藉助於科技和先進的技術。 如高倍放大大鏡觀察、測量密度和熱導系數、紅外光譜拉曼測驗等。

    中國有悠久的用玉歷史,大約在七千年前就有了很象樣的玉器;約在五千年前出現了用玉高潮。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各個朝代,都有大量的玉器生產、使用。玉器同金屬器及陶瓷不同,它比較堅固耐用,又不能熔煉改制,因而古人製造的玉器,一部分被葬入地下,一部分自然消失,還有很大一部分流傳於世,成為人們的收藏品。在中國,收藏古玉的風氣極盛,收藏古玉的人也極多。
    收藏一件玉器,首先要了解它的製造年代,然後是它的材質、工藝水平及用途。其中了解玉器的製造年代最為困難。
    識別古玉主要具備幾方面的知識,首先要了解歷代玉器的紋飾。這就需要到博物館去觀摩展品,還要經常翻看有關的玉器圖冊,看多了你就會感到歷代玉器的特點是不同的,它們按照不同的時代分成了不同的類型。你觀察的越仔細,掌握的時代特徵越多,你的識別能力就越強。如果一件原本屬於商代器型的玉器,紋飾卻帶有某些戰國紋飾特徵,那麼這件玉器或者屬於舊玉後改,或是後來的仿古製品。如果你判定了這件玉器是仿古做的假古玉,你還可以判斷它的製造年代。一般來說仿商代玉器出現的很晚,多是清代晚期的作品。
    第二,要了解歷代玉器的形狀特點。這是因為許多玉器的形狀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漢代的玉杯多呈現細高筒狀,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闊,與漢代風格截然不同。到了宋代,杯形又發生了變化。往往通過一件玉器的形狀特點就能判斷它是哪個時代的作品。對於古玉形狀特點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識別能力就越強。例如,目前的舊貨市場上常能看到仿製的商代玉戈,這些玉戈在形狀上與商代作品差不多,又進行了做舊處理,但這些作品往往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線又無商代作品特徵,據此可識別為仿品。
    第三,要了解各時代玉器的加工特徵。這些特徵主要表現在開片、鑽孔、紋飾雕琢和表面光澤處理幾方面。在新石器時代,玉器製造中就已出現了線切割技術,玉器上往往留有線切割痕跡。如果在一件玉器上發現有線切割痕,這件玉器的時代就可初步確定新石器時代。古代玉器以有孔者為多,鑽孔技術又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徑變化很大,或兩端直徑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這類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現,但在孔的形狀、內壁光澤上與古玉不同。周代之後某些玉器的鑽孔也有特徵,但差別細微,須經仔細觀察才能識別。在紋飾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澤處理上,歷代玉器也有所不同。例如戰國、明代、清代的許多玉器上都還有玻璃光澤,但戰國的玉器顯得光澤含蘊;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剛硬;清代的玉器則顯得滑軟。
    第四是要識別新玉與舊玉。識別玉的新舊一方面要看它製造時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蝕情況,看玉色。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顏色外,還可能有其它顏色,這主是盤色和沁色。盤色是玉器在手中盤磨所產生的顏色變化,這種顏色主要出現於傳世玉器。一些玉器製成後,沒有經過土中埋藏,在傳世過程中長期經人盤摸,色澤會產生變化,有人稱之為"熟"、"熟坑"等。有一些玉器經埋藏產生色變後又經盤摸,也會成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經埋藏後產生顏色變化,這種變化很復雜,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沒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變色,有些玉器則局部變色;有些我們已知道它是受何種物質所沁產生的色變,有些則很不明確。古人對玉的沁色有許多稱呼。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紅如血者謂之血玉,古人又謂之屍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價低,嘗見菜玉連環上儼然黃土一重,並洗不去,此古土也。"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說,清陳性《玉紀》記玉古色有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糙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等,另外還有許多有關玉色的說法。
    我們能見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稱為水銀沁;綠色,稱為銅沁;赭褐色,稱為鐵銹沁;白色如霧,稱為水沁;暗黃色,稱為土沁。經觀察,銅沁、鐵銹沁、水沁、土沁確與銅、鐵、水、土有關,是受銅、鐵、水、土侵蝕所造成的。
    玉器人工染色的歷史很長,古人染玉主要是彌補玉質本色的不足,使玉更有光彩。隨著古玉收藏者的增多和古玉市場的擴大,染玉成了仿製古玉、製造假古董的重要方法。各時期的染玉做舊方法不同,所染出的玉色也不同。染玉做舊在清代前、後可分為三個階段。熟悉玉色和染色的人往往一看玉上的染色就能對作品的製造年代有一個大致的判斷。目前對清代之前玉器的做舊染色,我們知道的並不完全,而清代的仿古作品,北京故宮及台北故宮都有一定的收藏,只要常看展品就可了解它們的特點。近現代製造的玉器往往追求古玉效果,有時做得很象,但總是有區別。如果你得到了一件古主,它的顏色同我們所知道的標准作品顏色不一樣,那就要認真分析這種顏色是我們所未知的古玉泌色,還是人工做舊,以此來判斷作品的新舊。

    怎樣鑒別假玉

    造假玉者的假玉雖與玉極相似,若仔細觀察,均有氣眼。與真玉相比,假玉表面上微有蠅腳,無論人工如何磨擦,久遠不潤,且脆甚。
    石頭冒充的假玉,驟視之頗與玉相似,但均不溫潤,且色澤鮮明過度,多不透明,硬度多低於玉。正因為它們的硬度低,所以真玉無論怎樣的磨擦不會起什麼變化,而且越磨越溫潤。而石一磨擦,馬上會起變化,有條紋出現。
    對假玉的鑒別除了以上的方法外,最主要是從玉質上來鑒別。在科學未發達的時代,古人無法鑒別寶石和玉石的礦物成分,因此,每遇寶石,只好以顏色來區別。在今天,我們雖然已經有了礦物學知識,但在進行玉質鑒別時,玉石的色彩仍然是重要的依據之一,因為顏色是最直觀而又便於識別的標志,用肉眼可以看得到。
    關於我國傳統的玉石和常見寶石的顏色,我國珠寶工藝美術界多年來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並出現了許多有形象的顏色名稱。
    如翡翠有寶石綠(色似祖母綠寶石)、艷綠(色翠不黑)、黃陽綠(色翠微黃)、陽俏綠(色翠亮)、玻璃綠(色翠透明)、鸚哥綠(色同鸚哥羽毛)、菠菜綠(色濃但不鮮艷)、淺水綠(翠色淺)、淺陽綠(色淺且亮)、蛙綠(色似青蛙)、瓜皮綠(似西瓜皮)、梅花綠(翠點似梅花狀)、灰綠(綠中帶灰)、藍綠(藍中帶綠)、油綠(綠而暗灰)、藕粉地(淡粉紫色調)、紫羅蘭(紫羅蘭色)、鉻黑(黑綠)、白料(白色)、翡料(全綠色)等顏色。
    軟玉有白色(白玉)、脂白(羊脂玉)、青灰或青白(青白玉)、青色(白灰、白綠色青玉)、黃色(黃玉)、綠色(綠玉)、黑色(墨玉)、游彩(台灣省產軟玉貓眼石),此外尚有帶黃褐色表皮的虎皮玉和糖玉及雜色軟玉等。
    藍田玉有白中帶綠、白中帶黃綠,顏色不很均勻,常星雲霧狀、斑點狀。
    南陽玉有白、綠、紫、黃、翠綠、深翠綠、藍綠、純藍、藍中透白、綠中透白、乳白、紫白色等。據河南地質局統計有 30多種顏色。
    綠松石有綠、草綠、黃綠、白綠、淺白、淺藍綠、天藍、湖藍、綠中有黑斑和黑線等。
    瑪瑙有紅、紫紅、褐紅、土紅、暗紅、白、灰白、灰、綠、草綠、蔥綠、藍、藍白、藍色以及各種顏色組成色紋或色帶等,顏色多而雜。
    青金石有藍、藍中帶紫色調、濃藍、深藍、藍中閃金星(含黃鐵礦),藍中帶白(含方解石)等。
    孔雀石有綠、孔雀綠、暗綠、淺綠和暗色組成條紋、翠綠、黃綠等色。
    硅孔雀石有淺天藍綠色、天藍色、色似綠松石等。
    鑽石有無色、白、黑、紫、綠、黃、深黃、褐、黃褐、黃綠、藍綠、藍、灰黑等色。

    ❼ 怎樣鑒別玉石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采量的關系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 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 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B貨,將有黑斑俗稱「臟」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育填物貫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貨,完全人工注色。(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沒有色根。(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1)玉石類。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上述方法,僅是個人的經驗和體會,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要藉助於科技和先進的技術。如高倍放大大鏡觀察、測量密度和熱導系數、紅外光譜拉曼測驗等。

    ❽ 玉石鑒定方法

    純天然的A貨翡翠玉石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①光澤油亮、②顏色不均勻、伴有色根、③變斑晶交織結構、④石花、⑤黑色點狀包體和鐵質水跡。
    ①光澤油亮翡翠成品表面呈帶油感的玻璃光澤,當轉動成品時,表面的反光點快速移動,晶瑩而靈活;②顏色不均勻、伴有色根天然翡翠中的綠色絲絮、條紋或斑點多呈長柱狀、釘子狀或點狀,而且綠色的邊界清晰、實在;③變斑晶交織結構天然翡翠結構細膩、緻密,除極少數質地細膩的玻璃地翡翠外,用肉眼均能見到許多透明的圓點和圍繞在原點周圍縱橫交錯的纖維;④石花在不同品質的翡翠中均能見到有許多纖維狀晶體交織在一起的,像白色雲朵一樣的小斑點——石花;⑤黑色點狀包體和鐵質水跡天然翡翠越是色深的地方越會殘留下一些黑色礦物受熔後的殘跡。另外,在強陽光或手電筒透射下,在部分天然翡翠中能見到像茶水倒在紙上留下的褐色鐵質痕跡;⑥其他天然翡翠硬度較高,手摸冷澀,對碰時聲韻清脆。

    ❾ 怎麼分辨玉石真假

    工具/原料

    一滴水,一根頭發絲,打火機,玻璃

    方法/步驟

    1、滴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水像露珠一樣很久不散的是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假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4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89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3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2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9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1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6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