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新機場建了多久
1. 介紹一下泰國新機場,還有香港新機場及廣州新機場
曼谷素萬那普(Suvarnabhumi)機場
Suvarnabhumi 發音: su-wa-na-poom 意指 金色大地 The Gold Land 機場名稱是由泰國國王命名,新機場坐落在曼谷以東26公里處,距曼谷市25公里,距曼谷廊曼老機場35公里,其周邊有5條進出機場的便捷通道。
素萬那普(Suvarnabhumi)機場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佔地32平方公里,由美國知名建築事務所Murphy Jahn 設計。
第一期工程總投資約38億美元,一期完工的北航站樓,使用面積達56.3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整體為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7個樓層,有360個check-in櫃台、124個入關窗口及72個出關窗口。
貨運站使用面積達56.8萬平方米,每年可處理3百萬噸貨運量。兩處飛機維修廠可同時容納8架飛機並可提供A380機型之維修。停機坪可同時停泊120架飛機,已建成兩條平行跑道(60米寬,分別為3700米長、4000米長)及兩條平行滑行道,共有120個停機位其中5個可供A380機型使用,每小時可供76班飛機起降,每年可容納4500萬人次旅客,周邊有兩座停車場共有5000個停車位。高達132米的目前世界最高的航空指揮塔,亦為新機場之主要地標。
素萬那普(Suvarnabhumi)機場 整體工程尚包含南航站大廈及另外兩條跑道,全部完工後素萬那普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每年共可容納1億人次旅客及6百多萬噸貨運量。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始建於20世紀30年代,是國內三大航空樞紐機場之一,在中國民用機場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94
年白雲機場在中國500家最大服務業企業及行業評價中被列為中國最大服務業企業航空港第二位。1995年,白雲機場被列為國有企
業500強之一。1998年,白雲機場被中國民航總局評為「文明機場」。
2004年8月5日,總投資198億元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這是我國首個按照中樞機場理念設計和建設的航空港。機
場佔地面積為15平方公里,第一期工程飛行區兩條平行跑道按4E級標准,航站區按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2500萬人次要求設計。其中,新機場一期航站樓面積為32萬平方米,是國內各機場航站樓之最,樓內所有設施設備均達到當今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白雲 機場與33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已開通航線110多條,通達國內外100多個城市,保障機型近30種。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和深圳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是人流、貨流、資金流及資訊流的交匯點。憑藉這些優勢,機場現已成為珠江三角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並且是鞏固香港的珠三角交通物流樞紐地位的重要支柱。機場人流貨流暢順,服務可靠,致力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為此已贏得多個獎項。
在二零零四年AETRA意見調查中,香港國際機場獲選為全球最佳機場。在二零零五年的調查中,機場各項服務的評分都較二零零四年為高。我們致力提供的最佳服務,也為我們贏得英國獨立調查機構Skytrax頒授的二零零五年全球最傑出機場榮譽,這是我們連續第五年獲得這項殊榮。多年來旅客對機場的滿意程度不斷提升,不但反映國際旅客贊賞機場服務精益求精,也有助機場繼續在全球同業中名列前茅。連串的獎項也加強了特區政府為香港樹立的品牌形象,突顯香港「動力澎湃,朝氣勃勃」,「所提供的基礎設施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既是運輸樞紐,也是文化匯聚之都」。
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客運量位列全球第五,國際貨運量更高踞首位,每天平均有750班航機在機場升降。在香港國際機場營運的航空公司超過80家,包括18家全貨運航空公司,航線目的地逾140個,遍布全球。香港地理位置優越,香港國際機場順理成章成為亞洲區的「超級樞紐」,而且是通往內地最便捷的門戶。機場有定期航班前往內地約40個航點,因而成為國際旅客往來內地的首選機場,又能配合迅速發展的珠三角,應付區內不斷增長的客貨運需要。全球一體化及區域融合發展正是大勢所趨,香港國際機場必須將本身廣闊的國際航線網路,與珠三角機場的交通進一步聯系起來。
為方便珠三角4 800萬居民乘搭往來香港的航班,並應付內地整體漸趨頻繁的航空客運量,香港國際機場設有多項特別設施及簡易手續。我們一直著重提供快捷暢順的海陸交通,連接珠三角與香港國際機場,並因此與本地及內地運輸機構合作,開辦方便快捷的客輪及客車服務。
海天客運碼頭提供了跨境渡輪服務。旅客可在珠三角口岸乘搭高速渡輪抵達目前的臨時碼頭,然後登上轉關車輛前往機場客運大樓轉乘飛機,毋須在香港辦理一般的出入境及清關手續。旅客選用這項聯運服務往返珠三角,可減省多達一半的交通時間。二零零五年海天客運碼頭的旅客量逾130萬人次,足證這項方便快捷、緊密連系的渡輪服務越來越受旅客歡迎。機場現正興建永久的客運碼頭,以取代現有的臨時設施。
除了跨境快船服務外,機場還設有跨境旅遊車服務。旅客可乘搭旅遊車往返機場與 40個珠三角城鎮,並如常在邊境辦理出入境及海關手續。每條路線都有車站設在小鎮,以方便旅客。旅遊車服務由三家巴士公司經營,每天班次約170班,二零零五年的客運量達144萬人次。自二零零五年六月開始,講究舒適的旅客可以選乘航天跨境轎車。二零零五年選用這項新服務往返珠三角的旅客超過18萬人次。
為了吸引更多內地的商務及消閑旅客,機場除了推出往來內地的渡輪、旅遊車及轎車服務之外,由二零零五年十一月起,更在深圳蛇口碼頭為前來香港轉機的旅客預辦行李托運手續。旅客採用這項全球首創的跨境預辦登機手續,可以輕松前赴香港國際機場,毋須攜帶行李。
香港國際機場在過去數年客運增長強勁,二零零五年機場客運量達至4 074萬人次,比二零零四年增加9.7%。人流暢旺促使香港機場購物廊成為旅客購物天堂。香港機場購物廊面積逾39 000平方米,設有160家商店及40家食店,為旅客提供多元的選擇。客運大樓經精心設計,務求為旅客提供恬靜、清晰及方便的環境。大樓設有多項實用及消閑設施,例如休息室、播放新聞娛樂資訊的等離子電視機、免費及收費互聯網服務,以及兒童游戲區。旅客如帶備無線高傳真的膝上電腦,可在客運大樓禁區內差不多每一角落,毋須接駁電線或電話線,也能享用高速互聯網服務。為了增添機場的怡人氣氛,機場多處進行了景觀美化工程,並陳列多種藝術品。機場商品、食物、服務及設施的選擇目不暇給,無論是用餐、購物或閑逛瀏覽,旅客總覺賞心悅目。
香港國際機場設計先進,可容納日後的大型飛機。全球最大型的商用飛機A380型空中巴士,將於二零零六年投入服務。香港國際機場現已准備就緒,容納這種新型飛機。機場還致力確保機場效率卓著、保安嚴密、運作安全,使旅客倍覺安心。除此之外,我們全力配合顧客的需要,力求締造更輕松愉快、安心暢順的難忘體驗。為此,機場訂定服務承諾,以確保效率保持卓越水平。現時逾九成旅客可於15分鍾內辦妥登記手續,而抵港行李可於40分鍾內全部送抵行李認領大堂。
在貨運方面,機場也錄得可觀增長。在二零零五年,機場的總貨運量達到340萬公噸,比二零零四年上升9.9%。隨著貨運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機場將會加設十個貨運停機位及相關的滑行道,以提升運作效率,並方便貨機往來。工程完成後,機場的貨運停機位將增至35個。其他在香港國際機場營運的貨運商也投放了更多資源,配合不斷增長的貨運需求。亞洲空運中心已經展開擴建計劃,在二零零六年工程完成後,年處貨能力將增至150萬公噸。DHL中亞區樞紐中心亦正擴展設施,預計到二零零七年竣工後,處貨量將比目前增加約一倍。
香港國際機場不單是旅客登機外游的地方,還涵蓋多元化的業務,僱用了55 000名員工,使機場自成一個「微型經濟體系」,為香港經濟繁榮作出貢獻。在香港國際機場經營業務的大型機構,包括以香港為運作基地的國泰航空及港龍航空。機場還匯聚了多家航空後勤業務的機構,包括兩家貨運營辦商,即亞洲空運中心有限公司及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以及速遞公司DHL。
展望機場未來發展,在現有客運大樓旁邊正興建2號客運大樓及以航空為主題的大型商場翔天廊。這些設施坐落於航天城,預計在二零零六年啟用。航天城內的設施包括機場第二家酒店、九個洞的高爾夫球場、辦公大樓、永久跨境客運碼頭,以及現已啟用的亞洲國際博覽館。
為了緊握未來的龐大商機,機場將實行連串計劃,以提升設施及提高運力。這些計劃預算耗資45億港元,當中15億港元會用於改善客運大樓的環境及設施,其餘30億港元會進行飛行區改善工程。各項工程將分階段施工,預計全部工程於二零一零年年底前完竣。
我們繼續持守在安全、保安、運作效率及優質服務各方面的基本信念,並逐步推行擬定的連串擴展項目。憑藉各方的努力,機場業務將會持續增長,在區內擔當更重要的角色。我們將繼續提供優質服務,確保旅客在機場感到愉快舒適,以締造獨特、深刻、多采多姿的機場體驗。
2. 泰國有幾個國際機場,分別是什麼
泰國有7個國際機場。
分別為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素萬納普國際機場,普吉島國際機場,清邁國際機場,清萊國際機場,烏塔堡國際機場,甲米國際機場。
1,泰國曼谷廊曼國際機場
泰國曼谷廊曼國際機場在新曼谷國際機場2006年落成之前,是泰國國內交通量最大的國際機場,據2004年的資料顯示,該機場年有80家航空公司的飛機起降,超過3千萬的旅客進出與過境。約有16萬架次的飛機起降次數,以及70萬噸的貨物起降。在世界機場忙碌排行榜上,曼谷國際機場在2004年排行第14名。是亞洲國際機場的第二名。
2,素萬那普國際機場
又稱為(新)曼谷國際機場。於2006年投入使用。具體位置為曼谷以東約25公里沙沒巴干府Bang Phli區,Bangna-Trad公路第15里程碑處,北緯13°41′33″ 東經100°45′0″。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泰國曼谷以東約25公里沙沒巴干府Bang Phli區的國際機場,佔地面積約32平方公里。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是曼谷主要的民用機場,也是東南亞地區乃至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該機場除了為泰國國際航空的樞紐機場外,國泰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外籍航空公司也將之當作重點機場。
6,烏塔堡國際機場
又名烏塔堡羅勇-芭堤雅國際機場(U-Tapao Rayong-Pattaya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位於泰國首都曼谷東南約140公里處的一座軍民合用機場,靠近梭桃邑,距離芭提雅約有45分鍾的車程,由泰國皇家海軍運營管理,為曼谷、羅勇市和芭提雅市提供航空服務。它早起作為烏打拋泰國皇家海軍機場使用,是泰國皇家海軍第一航空聯隊的軍用基地。現在它也是泰國航空的一個維修基地,同時是泰國亞洲航空的樞紐機場之一。
7,喀比國際機場
又稱甲米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泰國 喀比府 喀比的國際機場。主要提供泰國國內航班以及些許的國際航班。
3. 曼谷的交通
●曼谷集體運輸系統公眾公司
(Bangkok Mass Transit System,簡稱:BTS)
1999年12月5日,開通了兩條約55公里的獨立路線,乘客可以在暹羅車站(Siam)進行兩線互相換乘;而在沙拉鈴車站(Sala Daeng),莫集車站(Mo Chit)及亞索車站(Asok),乘客可以換乘曼谷地下鐵路。2009年5月15日,開通了是隆線延線(鄭皇橋—大籮圈)。 是隆線(設8個車站) 國家運動場車站、暹羅車站、拉喃立車站、沙拉鈴車站、沖暖詩車站、素拉剎車站、鄭皇橋車站、大籮圈站。 素坤逸線(設22個車站)慕七車站、水牛橋車站、阿里車站、打靶場車站、勝利紀念碑車站、披耶泰車站、叻差南蒂車站、暹羅車站、七隆車站、奔集車站、那那車站、阿速車站、鵬蓬車站、通羅車站、億甲邁車站、拍昆侖車站、翁聿車站、挽節車站 、布納威提車站、烏東素車站、挽那車站及軸承車站。 ●曼谷地下鐵路公眾公司
第一條地鐵(MRTA)於2004年7月啟用,從城市北端連到城市中心,共設有十八個車站。2004年,由於泰國的政治及亞洲金融危機,使得原來由來自香港的合和實業財團(Hopewell)投資的高架火車計劃被整個廢棄,從曼谷華南蓬火車站一直到曼谷廊曼國際機場處處可以看見被廢棄的鋼筋混凝土支柱。 第一條約20公里的地下鐵路線華喃峰火車站、三養車站、是隆車站、是樂園車站、孔提車站、詩麗吉皇後會議中心車站、素坤逸車站、碧武里車站、拍喃九車站、泰國文化中心車站、匯權車站、素鐵訕車站、叻猜拉披色車站、叻拋車站、拍鳳裕庭車站、乍督乍公園車站、甘烹碧車站及挽賜車站。 換乘曼谷集體運輸系統(BTS),由於高架電車與地下鐵分屬兩家不同公司,乘客必須出站再進入另一運輸系統換車,這是較為不便的地方。 曼谷的主要火車站是華喃峰火車站,由此可乘車至國內各府、馬來西亞、寮國、柬埔寨。
由於往北部(如古都阿育陀耶、清邁市)列車都經過廊曼機場站,所以乘國內航班遊客可在二號場站走步行道至該站月台上候車前往北部各府,不需費時費事進入曼谷市區。或者搭乘短程計程車到莫集站(Mo Chit),然後由此乘車至泰北部與東北部各府。 北方線由曼谷到清邁,約851公里,特別快車行車時間約為14小時30分,中途主要車站有大城、羅富里、彭世洛、南邦府。東北線由曼谷至寮國境內的諾凱,約624公里。特快列車行車時間11小時。中途主要站有:大城、呵叻、孔敬、廊開。東方線由曼谷至柬埔寨邊境的亞蘭,約255公里。特別快車行車時間約5小時,快車需7小時,中途主要車站有:呵叻、烏汶。前往柬埔寨的暹粒(吳哥窟)可乘此線列車到亞蘭過境。南方線由曼谷為起點、沿著暹羅灣的馬來半島而行,約有990公里。途經華欣(Hua Hin),直達合艾。國際線由曼谷乘火車到馬來西亞,日夜都有定期班車,有特快或普快。曼谷至馬來西亞的伯特和富(Butterworth)每逢星期一、三、五有三班車開行,如往新加坡要在伯特和富轉車。 ● 曼谷廊曼國際機場(或舊曼谷國際機場;英文:DMK)曾是東南亞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位於城市的北方25公里。新曼谷國際機場於2006年9月28日完工啟用,當時廊曼機場終止使用六個月,但後來由於電腦故障等種種原因令新機場無法滿足客流量而重開作國內機場使用。
●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BKK)
曼谷新的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取代了已連續使用80多年的廊曼國際機場,成為泰國新的國際航空港。位於曼谷以東約25公里沙沒巴干府Bang Phli區的素萬那普國際機場耗資300億美元,在2001年12月動工修建,預定在2005年9月29日啟用,然而由於工程進度落後,延遲到2006年9月28日才正式啟用,它的發展計劃第一階段,將提供兩條飛機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76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達4,500萬人次,以及300萬噸空運運貨量,其客運大樓為現今全世界第二大之單棟航站大廈,整體為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7個樓層,有360個報到櫃台、124個入國證照查驗窗口及72個出國證照查驗窗口;第二階段則可提供高達四條跑道,可在每小時提供112班航班,每年總載客量可達1億人次,以及640萬噸空運運貨量。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空運轉運中心。 但個別國際航班仍在廊曼國際機場起降,特別是一些廉價航空公司的航班,國內航班選擇廊曼機場的則更多。所以如需在曼谷轉機,務必查清楚航班起降機場,以免耽誤行程。
4. 泰國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叫什麼 泰國眼鏡蛇機場又稱什麼
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泰語:ท่าอากาศยานสุวรรณภูมิ,英語:Suvarnabhumi Airport,其原意為「黃金大地」),又稱為(新)曼谷國際機場。於2006年投入使用。具體位置為曼谷以東約25公里沙沒巴干府Bang Phli區,Bangna-Trad公路第15里程碑處,北緯13°41′33″ 東經100°45′0″。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是一座位於泰國曼谷以東約25公里沙沒巴干府Bang Phli區的國際機場,佔地面積約32平方公里。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是曼谷主要的民用機場,也是東南亞地區乃至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該機場除了為泰國國際航空的樞紐機場外,國泰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等外籍航空公司也將之當作重點機場。
機場由1960年6月開始建設,歷時46年3個月,是世界上建設時間最長的機場,又稱為眼鏡蛇機場。
5. 泰國遍地黃金機場花了幾年蓋完
蘇萬那普機場由時任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所賜名,蘇萬那普的梵語原意為「黃金大地」,不是遍地黃金。蘇萬那普機場建設耗資約38億美元於2001年12月動工修建,預定在2005年9月29日啟用,因為工程進度落後而延遲至2006年9月28日啟用,耗時約59個月。
6. 泰國曼谷機場叫什麼名字
廊曼國際機場和素萬那普國際機場。
1、廊曼國際機場,又稱為舊曼谷國際機場,位於泰國曼谷北郊的國際機場,1914年3月27日啟用。代碼DMK。距離曼谷市中心約25公里,半小時車程。
2、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又稱為新曼谷國際機場,位於泰國曼谷東郊的國際機場,2006年9月28日啟用。距離曼谷市中心約35公里,半小時車程。代碼BKK。
(6)泰國新機場建了多久擴展閱讀
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建造信息:
素萬那普機場的建設耗資約38億美元,於2001年12月動工修建,預定在2005年9月29日啟用,然而由於工程進度落後,延遲到2006年9月28日才正式啟用。
素萬那普機場每年總載客量達4,500萬人次,以及300萬噸空運運貨量,其客運大樓為現今全世界第三大單體航站樓(56.3萬平方米),整體為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 7 個樓層,有 360 個報到櫃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曼谷國際機場
7. 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的歷史背景
2006年9月,廊曼機場因新機場的啟用而被關閉。2007年2月6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重新啟用廊曼國際機場。 2007年3月25日,曼谷廊曼機場正式重新運作,成為泰國最大國內航班升降的機場。
該機場是泰國的第二大機場,過去曾是 Sa Pathum 賽馬場的一部分。1914年3月8日,廊曼機場迎來了第一架飛機的降落和泰國皇家空軍的轉機。泰國曾在1911年派三名軍官前往法國接受飛行訓練。訓練結束後,飛行員被授權購買了四架布雷蓋飛機和四架紐波特飛機,從而組建了最初的泰國皇家空軍。
1924年,隨著荷蘭皇家航空公司飛機的降落,廊曼機場開始了商業飛行服務。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該機場被日本人控制,因此它曾多次被盟軍空軍轟炸。在越南戰爭時期,廊曼泰國皇家空軍基地成為了美國空軍的主要司令部和後勤中心。
在素旺那普機場啟用之前,該機場使用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機場代碼是BKK,名稱為「Don Muang」。在素旺那普機場投入商業運營之後,該機場的名稱改為「Don Mueang」,機場代碼也改為DMK,而它的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仍然是VTBD。
8. 曼谷國際機場的機場概況
廊曼國際機場,Don Mueang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稱為舊曼谷國際機場,位於泰國曼谷北郊的國際機場,1914年3月27日啟用。代碼DMK。距離曼谷市中心約25公里,半小時車程。當地曼谷司機多數不會講英文和中文,有時候會把兩個機場搞混。
素萬那普國際機場,Suvarnabhumi International Airport,又稱為新曼谷國際機場,位於泰國曼谷東郊的國際機場,2006年9月28日啟用。距離曼谷市中心約35公里,半小時車程。代碼BKK。
2011年10月25日,泰國機場管理局25日發布聲明,宣布從當晚7時起關閉曼谷北部遭洪水侵襲的廊曼機場。聲明稱,該機場部分跑道已被洪水淹沒,跑道照明也受影響。關閉機場是為了遊客和飛機的安全。
舊曼谷國際機場(曼谷廊曼機場)
該機場是泰國的第二大機場,過去曾是 Sa Pathum 賽馬場的一部分。1914年3月8日,廊曼機場迎來了第一架飛機的降落和泰國皇家空軍的轉機。泰國曾在1911年派三名軍官前往法國接受飛行訓練。訓練結束後,飛行員被授權購買了四架布雷蓋飛機和四架紐波特飛機,從而組建了最初的泰國皇家空軍。
2006年9月,廊曼機場因新機場的啟用而被關閉。2007年2月6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重新啟用廊曼國際機場。2007年3月25日,曼谷廊曼機場正式重新運作,成為泰國最大國內航班升降的機場。
每天二十四小時,在寬敞雅潔的機場大廳里,廣播聲揚起,以泰英雙語播音:「各位旅客請注意,從 曼谷飛往хх的хх航第хх班機,即將起飛。」或者是:「從 хх飛往曼谷的хх航第хх班機,即將到達曼谷。」在這一來一往之間,便迎送了不知千百億各國旅客。每天,每個小時,甚至每一分鍾都是這么忙碌,卻又充滿著希望和熱鬧––––這就是曼谷廊曼國際機場(Bangkok International Airport),一個在泰國觀光和空中運輸以及國際民航運輸上都扮演著十分吃重角色的機場。
曼谷廊曼國際機場如今已成為進入東南亞地區的一個主要樞紐,共有八十多家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在此起落,已成為亞洲地區空中交通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光是在一九九七年,就有約二千五百萬的旅客在此出入境,十六萬九千架飛機在此起落,同時還承載了八十萬噸的空運貨物。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泰國政府積極推廣泰國神奇旅遊年,更吸引了各國觀光客光臨泰國,在曼谷廊曼國際機場起落的各國航機更多了。因此有人戲稱曼谷廊曼國際機場是一個吸納外資的 「聚寶盆」。同時,因為這是外國觀光客進入泰國的第一個大門,代表著泰國的形象,所以,如何維護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的雅潔、進步、便捷與安全,也越來越重要。2015年泰國交通運輸部稱,將於曼谷外的海軍航空基地開發一個國際商業機場。
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的服務概況如下:
一、陸上交通接泊
1、 曼谷廊曼國際機場第一及第二航空站的入境大廳一樓,分別設有機場大型轎車接泊服務處,位於第一航站大廈的櫃台編號分別是2和7,位於第二航站大廈的編號分別為2和5,從機場到市區的費用均為泰幣650銖起。
2、 國際及國內的入境大廳前也有計程車招呼站,泰幣50銖起跳,按里計費。
3、 國內航站的入境大廳一樓設有PRARIRAB大型轎車接泊,從機場到市區的費用亦為泰幣650銖起。
4、 機場巴士:國際及國內航空站,均設有機場巴士站牌,分三條路線。其中,A1機場到是隆路,A2機場至皇家田(是喃隆),A3機場至素坤逸路(通羅巷)。
5、 租車:國際第一航空站的入境大廳有AVIS租車櫃台;國內航站則也有其他家租車公司。費用大致介於一日泰幣1200銖至3000銖,一周則合8000銖至15000銖。
6、 公車:機場前面有公車站牌,非冷氣公車有三條路線,即29號至曼谷火車站;59號至伊拉佛寺;95號經藍茵他路再到藍甘杏路。冷氣公車也有三條路線,即29號經勝利紀念碑再到曼谷火車站;10號經勝利紀念碑到南區巴士總站;13號經素坤逸路到東區巴士總站。
7、接機:根據客人所乘坐航班信息和抵達時間,司機提前到達指定地點等候,司機在機場出口處舉牌(帶有英文名字的牌子)等候,索萬那普在2樓3號門,廊曼機場在1樓2號門。
9. 素萬那普國際機場的建設簡史
概述
年客運量可達4500萬人,每小時能同時起降76架飛機, 年貨運量可大300萬噸。其客運大樓為現今全世界第二大之單棟航站大廈,鋼構玻璃帷幕建築共 7 個樓層 360 個報到櫃台、124 個入國證照查驗窗口及 72 個出國證照查驗窗口。
兩條主跑道:東邊跑道——長4,000米 x 寬60米;西邊跑道——長3,700米 x 寬60米總共有52條支跑道。
泊機位:總共有120個停泊飛機的機位,其中有51個設有登機道服務,遠距離停泊機位69個,能停泊空中巴士 A380的機位8個,另有靠近航站樓的機位5個。
建設歷程
1959 泰國政府進行討論建造新國際機場。
1960 泰國政府聘請Lichfield公司進行研究建造機場的可能性.並提出新機場應當建在東邊的建議,同原來的國際機場保持適當的距離;這同美國民用航空局的研究報告相符合。
1961 泰國交通運輸局認為北欖府挽撥縣Nong-ngu-hao(「眼鏡蛇沼澤」的意思)地區是最適合建立新國際機場。
1971 Northrop Airport Development 有限公司向泰國政府申請建造第二國際機場20年的專利權。
1973 泰國民用航空局完成收購Nong-ngu-hao一帶的用地共約32000000平方
1974-1991 泰國政府重新協商新國際機場的位置。
1991 內閣決定予泰國航空機構(AOT)負責在北欖府挽披縣建造第二國際機場工程。
1992年3月20日 泰國機場機構(AOT)聘用GEC公司為顧問,負責新機場的工程設計與建造工作。
1992年3月25日 泰國國務院成立管理與發展建造曼谷第二國際機場委員會。
1995年5月16日 泰國國務院決定成立一個有限公司,以隸屬民商法典法人的地位來負責建造新機場的任務。
1995年5月23日 泰國機場總公司(AOT)僱用MJTA集團公司設計航站樓。
1996年2月27日 屬於國營企業的曼谷國際新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負責建造第二曼谷國際機場的工程。建立新曼谷國際航空有限公司為政府企業,負責建造第二曼谷國際機場的工程過程。
1992年3月20日 泰國國務院批准建造兩條跑道,投資1000億泰銖,以便承接每年三千萬旅客。
2002年1月19日 泰王普密蓬陛下駕臨主持新機場奠基儀式。
2006年9月28日 素萬那普國際機場正式全面運作。 為了迎接日益增加的乘客,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將進行第2期發展計劃,以達到每年能夠接待8000萬旅客,其 第二期建設規劃圖中國際旅客6000萬人,國內乘客2000萬人。
2010-2013財政年度開始國內航站樓、出入路線、停車場的建造。
建造第3條跑道、停機位場的第3條路,第1候機樓,南側地下隧道(連接航站樓和新的航站樓)。設置旅客運輸系統,航站樓東側的連接部份,公用事業系統,航空公司的辦公大樓等。本計劃正在國務院審批中,將在2011-2016財政年度開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