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動物園的企鵝什麼品種
A. 企鵝有哪四個品種
1:王企鵝屬Aptenodytes ,體型最大、顏色最多的企鵝Large Penguins。
Emperor,帝王企鵝(皇帝企鵝)、 King國王企鵝;
2:阿德利企鵝屬Pygoscelis ,長而僵硬的尾巴的企鵝BrushTailed Penguins。
Adelie 阿德利企鵝、Chinstrap 南極企鵝(頰帶企鵝)(胡須企鵝)、Gentoo 巴布亞企鵝(紳士企鵝);
3:冠企鵝屬Eudyptes ,頭上或眼睛旁都有彩色的冠毛的企鵝Crested Penguins。
Macaroni 馬可羅尼企鵝(長冠企鵝)、Royal 皇家企鵝、Erect-crested 冠毛企鵝
(豎冠企鵝)、Fiordland 峽灣企鵝(鳳冠企鵝) (福德蘭企鵝) 、Snares 史納爾島企鵝、 Rockhopper 跳岩企鵝(冠企鵝);
4:環企鵝屬 Spheniscus,有條紋的企鵝Banded Penguins。
African 黑腳企鵝(非洲企鵝)(斑嘴環企鵝)、 Humboldt 漢波德企鵝(洪氏環企鵝) 、Magellanic 麥哲倫企鵝(麥氏環企鵝)、
Galapagos 加拉帕戈斯企鵝(加拉巴戈企鵝) (加島環企鵝) ;
5:黃眼企鵝屬Megadyptes , 有黃眼睛的企鵝Yellow-eyed Penguins。
Yellow-eyed 黃眼企鵝;
6:小藍企鵝屬Eudyptula ,體型最小的企鵝Little Penguins。
Little 小藍企鵝(神仙企鵝)。
B. 企鵝是什麼類動物
【主回答】
企鵝屬於鳥類動物。
【補充回答】
一、簡介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特徵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狽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二、棲息環境
企鵝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看見它們。有些企鵝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鵝住在熱帶地方。但企鵝其實並不喜歡熱天氣,只有在寒冷的氣候中,它們才會快活。所以,在遙遠遙遠的南極洲沿岸冰冷的洋里,那兒住著最多的企鵝。
企鵝的棲息地因種類和分布區域的不同而異:帝企鵝喜歡在冰架和海冰上棲息;阿德利企鵝和金圖企鵝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無冰區的露岩上生活;在亞南極的企鵝,大都喜歡在無冰區的岩石上棲息,並常用石塊築巢。
三、分部范圍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7種或18種,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在炎熱的非洲大陸南非旅遊城市開普敦也有企鵝。而其中環企鵝屬的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與黑腳企鵝分布在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加拉帕戈斯企鵝的分布則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兩種。
四、物種現狀
南極企鵝的種類並不多,但數量相當可觀。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只,佔世界企鵝總數的87%,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數量最多的是阿德雷企鵝,約有5000萬只,其次是帽帶企鵝,約300萬只,數量最少的是帝企鵝,約57萬只。
豹斑海豹,只要企鵝下水,它就會快速游過去,吃掉企鵝。最可怕的莫過於海豹了,一隻豹斑海豹一天可吃超過15隻的阿德利企鵝,但它通常是捕捉較弱或生病的企鵝。大賊鷗和南極大韄,它們會伺機殘害未受保護的企鵝寶寶,海獅、海豹、虎鯨等也會對企鵝產生威脅。
C. 企鵝的介紹
企鵝(Spheniscidae) 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主要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
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十七種或十八種,其中四種生活在熱帶赤道,分別是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黑腳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皆屬於環企鵝屬;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皇帝企鵝及阿德利企鵝兩種。
企鵝適應於游泳生活;在陸地上行走時,軀體近於直立,左右搖擺。我們常看到我國南極科考報到時企鵝的憨憨神態,甚是可愛。
(3)泰國動物園的企鵝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南極企鵝具有適應低溫的特殊形態結構和特異生理功能。企鵝身被一層羽毛,仔細看這一層羽毛可以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細長的管狀結構;內層為纖細的絨毛。它們都是良好的絕緣組織,對外能防止冷空氣的侵入,對內能阻止熱量的散失。
絨毛層能吸收並貯存微弱的紅外線的能量,作為維持體溫、抗禦風寒之用。企鵝經常站在寒冷的冰面和雪地上,而企鵝的腳不會凍住要完全歸功於企鵝精巧的生理構造,企鵝腿部的動脈能夠依照腳部溫度調節血液流動,讓腳部獲得足夠的血液,進而讓腳部溫度比凍結點高出幾度。
企鵝體內厚厚的脂肪層大約3-4厘米,特別是那些大腹便便的帝企鵝,脂肪更厚,脂肪層是企鵝活動、保持體溫和抵抗寒冷的主要能源。企鵝懷卵和孵蛋時,不吃不喝,就是靠消耗自己的脂肪層來維持生命。帝雄企鵝孵蛋時,脂肪層消耗約90%。
D. 誰能介紹一下企鵝的種類及特徵。還有生活區域。
一、種類
王企鵝、阿德利企鵝、帽帶企鵝、南跳岩企鵝、北跳岩企鵝、黃眉企鵝、斯島黃眉企鵝、白頰黃眉企鵝、冠毛企鵝。
二、特徵
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
三、生活區域
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
E. 企鵝的品種有哪些
企鵝的品種:
1,帝企鵝
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個體最大的物種,高達100-130厘米,重達20-45千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紀錄片帝企鵝日記,帝企鵝也是企鵝中最出名的種類之一。
2,王企鵝
王企鵝身長90厘米,體重約15-16千克,外形與帝企鵝相似,但體型稍小、嘴較長、顏色更鮮艷,區分方法是王企鵝的頸側有一明顯的橘黃色斑塊且與胸部不銜接,而帝企鵝是淡黃色也與胸部銜接,王企鵝普遍被認為是南極企鵝中姿勢最優雅、性情最溫順、外貌最漂亮的一種。
與萌萌的帝企鵝幼崽比起來,王企鵝的巨型「獼猴桃」幼崽卻稱不上可愛,下面這張圖左邊為王企鵝幼崽,右邊為成年王企鵝。看來王企鵝也是鵝大十八變的典型代表。
3,巴布亞企鵝
巴布亞企鵝也叫白眉企鵝,是繼帝企鵝和王企鵝之後體型第大的企鵝種類。眼睛上方的白眉和紅色的喙讓它們在雪地里顯得非常漂亮。
4,阿德利企鵝
阿德利企鵝是南極最常見的企鵝種類,屬於中小型種類。蠢萌的外表和性格也讓它們成為人氣最高的企鵝之一。
5,帽帶企鵝
帽帶企鵝,也叫南極企鵝,警官企鵝,是最大膽和具侵略性的企鵝之一。它們長的像戴著帽子的警官,看起來非常有趣。
F. 企鵝有多少種種類
眾所周知的企鵝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可愛動物。現在全世界為人類所知的企鵝種類共有十八種,這些可愛的企鵝主要生活在地球的南半球,大約有8種生活在南極與亞南極地區,其中在南極大陸海岸有2種,其他則在南極大陸海岸與亞南極之間的島嶼。法國電影《帝企鵝的日記》曾記錄過企鵝們的真實生活。
那些可愛企鵝的主要特徵為不會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絕熱。企鵝的背部為黑色,腹部為白色。頭部的顏色和個體的大小是區別各個種類企鵝的主要標志。
早在1620年在非洲第一次見到企鵝的一位法國船長,驚奇的稱它們是為「有羽毛的魚」。企鵝常過著極大集體的族群生活,它們的數量大約佔南極地區海鳥數量的85%。
企鵝和鴕鳥一樣,是一群不會飛的鳥類。但根據考古發現企鵝的祖先們是能夠飛的!後來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們的翅膀開始慢慢演化,成了現在能夠下水游泳的鰭肢。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樣子。企鵝們食物主要是一些小魚和磷蝦,企鵝們的年齡在鳥類中也算的是長壽的,一般帝王企鵝可活到20~30歲。
G. 企鵝是國寶動物嗎
企鵝不是國寶動物。
企鵝(學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稱的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們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7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屬於企鵝目,企鵝科。特徵為不能飛翔;腳生於身體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勢;趾間有蹼;跖行性(其他鳥類以趾著地);前肢成鰭狀;羽毛短,以減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用以保溫。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個種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體大小。
企鵝能在-60℃的嚴寒中生活、繁殖。在陸地上,它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遇到危險,連跌帶爬,狼狙不堪。可是在水裡,企鵝那短小的翅膀成了一雙強有力的「劃槳」,游速可達每小時25-30千米。一天可游160千米。 主要以磷蝦、烏賊,小魚為食。
H. 企鵝的種類有多少
企鵝的種類有17或18種。
企鵝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已知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7種或18種,多數分布在南極地區,在炎熱的非洲大陸南非旅遊城市開普敦也有企鵝。而其中環企鵝屬的漢波德企鵝、麥哲倫企鵝與黑腳企鵝分布在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加拉帕戈斯企鵝的分布則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兩種。
南極企鵝的種類並不多,但數量相當可觀。據鳥類學家長期觀察和估算,南極地區現有企鵝近1.2億只,佔世界企鵝總數的87%,佔南極海鳥總數的90%。數量最多的是阿德雷企鵝,約有5000萬只,其次是帽帶企鵝,約300萬只,數量最少的是帝企鵝,約57萬只。
豹斑海豹,只要企鵝下水,它就會快速游過去,吃掉企鵝。最可怕的莫過於海豹了,一隻豹斑海豹一天可吃超過15隻的阿德利企鵝,但它通常是捕捉較弱或生病的企鵝。大賊鷗和南極大韄,它們會伺機殘害未受保護的企鵝寶寶,海獅、海豹、虎鯨等也會對企鵝產生威脅。
(8)泰國動物園的企鵝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企鵝的生活習性:
1.捕食
企鵝以海洋浮游動物,主要是南極磷蝦為食,有時也捕食一些腕足類、烏賊和小魚。企鵝的胃口不錯,每隻企鵝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主要是南極磷蝦。因此,企鵝作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重要作用。企鵝在南極捕食的磷蝦約3317萬噸,佔南極鳥類總消耗量的90%,相當於鯨捕食磷蝦的一半。
2.性情
企鵝的性情憨厚、大方,十分逗人。盡管企鵝的外表氣度不凡,顯得有點高傲,甚至盛氣凌人,但是,當人們靠近它們時,它們並不望人而逃,有時好像若無其事,有時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時又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唧唧喳喳。那種憨厚並帶有幾分傻勁的神態,真是惹人發笑,也許,它們很少見到人,是一種好奇的心理使然吧。
企鵝能在水中靈活而又輕松地游動,但是這種能力或許抵消了它們飛行的能力。
3.游泳
企鵝是典型的海鳥,它雖然不會飛,但是游泳的本領在鳥類中是超級選手。許多水鳥游泳是靠長有蹼的雙腳在水中劃動而前進,企鵝的腳雖然也長有蹼,卻只用來當做控制方向的舵,前進的力量全靠那雙船槳般的翅膀,在水中振翅飛翔。
企鵝游泳的速度非常快,皇帝企鵝一小時可游約十公里,白頂企鵝則有一小時游三十六公里的紀錄,是所有鳥類中游得最快的。企鵝常常用海豚式游泳,也就是潛泳一段距離,露出水面換氣後,再潛下去繼續游。事實上,企鵝也是鳥類當中的潛水冠軍,它曾有潛入水中18分鍾,和潛入水下265米的紀錄。
I. 企鵝一共有多少品種
全世界的企鵝共有18種,大多數都分布在南半球。
體型最大的的物種是帝企鵝,平均約1.1米高,體重35千克以上。最小的企鵝物種是小藍企鵝(又稱神仙企鵝),體高40厘米,重1千克。本身有其獨特的結構, 企鵝羽毛密度比同一體型的鳥類大三至四倍,這些羽毛的作用是調節體溫。
雖然企鵝雙腳基本上與其它飛行鳥類差不多,但它們的骨骼堅硬,並且腳比較短且平。這種特徵配合有如二隻槳的短翼,使企鵝可以在水底「飛行」。南極雖然酷寒難當,但企鵝經過數千萬年暴風雪的磨煉,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接的鱗片狀。
這種特殊的羽衣,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是氣溫在零下近百攝氏度,也休想攻破它保溫的防線。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生物成了企鵝充沛的食物來源。
企鵝是一種最古老的游禽,它很可能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在南極安家落戶。南極陸地多,海面寬,豐富的海洋浮游鹽腺可以排泄多餘的鹽份。
企鵝雙眼由於有平坦的眼角膜,所以可在水底及水面看東西。雙眼可以把影像傳至腦部作作望遠集成使之產生望遠作用。企鵝是一種鳥類,因此企鵝沒有牙齒。企鵝的舌頭以及上顎有倒刺,以適應吞食魚蝦等食物,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牙齒。
(9)泰國動物園的企鵝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企鵝的冷知識
1、 企鵝和人一樣對感情專一,大部分的企鵝也是一夫一妻的。
2、企鵝它一生中有75%的時間是在水中的。
3、企鵝在求婚的時候,會送對一個小卵石來做定情之物的哦。
4、有聽說過恐龍化石,其實企鵝也會化石的,最早發現企鵝化石是在6000萬年前。這可以說明企鵝是恐龍滅絕後現存最古老的鳥類祖先。
5、有很多人不知道,企鵝中最高的企鵝物種是帝企鵝,高約4英尺;體積最小的企鵝是藍企鵝,只有16英寸。
6、其實企鵝捕食的時候,它們會攝取大量的海水,它們的眼眶上有種特殊的腺體可以從它們的血液中過濾出鹽水,那些鹽水通過它們的嘴或者打噴嚏排出來。
7、企鵝有一身黑白的顏色,但是它怕黑,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企鵝是夜盲。
8、在動物中,求偶一般都是靠聲音和動作,其實企鵝求偶也是靠聲音和動作的。
9、很早很早以前,企鵝的祖先是會飛的,至於為什麼後來失去了這個功能,那是因為企鵝喜歡游泳,不能游泳與飛翔齊頭並進,所以企鵝只能游不能飛了。
10、動物里,如果企鵝活過幼年期的話,壽命可以達到15年到20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鵝
J. 企鵝有哪些種類
產於南半球的各種短腿而不會飛的企鵝,盡管在陸地上行走比較笨拙,但在水中卻可以悠然自得,它們身上披覆短硬、鱗形的羽毛可以很好的防護它們的體溫,它們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魚蝦等作為主要的食物。
被當作是南極象徵的企鵝,最大的家族角企鵝屬以澳新地區為分布中心分布在南溫帶,其中南大洋中的島嶼,南美洲和紐西蘭有6屬13種企鵝營巢,其中有2個屬限於澳新地區。而作為企鵝第二大屬的環企鵝屬則主要分布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甚至可到達赤道附近,而只有4種企鵝在南極大陸沿岸築巢,只有2種企鵝在亞南極築巢,而只有皇企鵝才是真正在南極大陸過冬的企鵝。迄今仍然堅強存活下來的18種企鵝分別是帝企鵝、王企鵝、角企鵝、小白鰭企鵝、白鰭企鵝、黃眼企鵝、麥哲倫企鵝、秘魯企鵝、加拉帕戈斯企鵝、阿德里企鵝、南極企鵝、巴布亞企鵝、史氏角企鵝、響弦角企鵝、馬可羅尼角企鵝和直冠角企鵝。
人們在發現企鵝這種生物的過程中有很多故事,早在1488年葡萄牙的水手們在靠近非洲南部的好望角第一次發現了企鵝。但是有關企鵝的最早史料記載卻是在1520年完成的。1520年歷史學家皮加菲塔乘坐麥哲倫船隊在巴塔哥尼亞海岸遇到了一大群企鵝,當時他們稱之為不認識的鵝。生活在南溫帶的企鵝種類,是早期人們發現並描述的企鵝種類。而真正生活在南極冰原的種類是在19世紀和20世紀才被發現的。例如,王企鵝在1844年才被冠上這個稱號名,而響弦角企鵝被命名是在1953年。
企鵝曾因為肥胖的身體而被命名為肥胖的鳥,但後來,人們經常看到它們好像在企望著什麼似的在岸邊站立遠眺,所以後來有給它們改名叫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