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體育節目為什麼這么受歡迎
㈠ 奧運會為什麼這么受歡迎真實原因是怎樣的
奧運會的規模是最大的、奧林匹克精神是崇高的並且奧運會的榮譽也是極具感染力的。有了這三點,奧運會成為了全世界都關注的體育節目,同時也成為了國家之間較量的賽場。
1.規模之大,屬於全世界如果是學校舉辦運動會,那關注的人也就是學生、老師最多還有一些家長。如果是城市舉辦運動運動會,隔壁市的人都不一定來多看一眼。可是奧運會不一樣,奧運會是邀請全世界的一場運動會,在賽事進行的時候,這是全世界轉播的啊,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就是世界第一。
在郭晶晶被質疑是否攀高枝結婚的時候,她說了“我是奧運冠軍”這句話!這句話一出口沒有人再敢說她,因為能夠身披國旗站在領獎台上這是商人不能比也比不了的。郭晶晶也好,任何一個運動員也好,他們在奧運會上獲得名次的時候所代表的是一個國家,這種榮耀太高,高到任何一個鍵盤俠都不敢說。
㈡ 為提高收視,泰國體育節目女主播都有哪些新招式
女主播占據C位,她鏡頭最多。如果你的綜藝節目內容無聊,收視率自然很低,但如果你順應發展趨勢,收視率自然會提高,甚至給自己帶來更多好處。對於那些喜歡運動的人來說,這兩位男主持人的解說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但是對於那些不懂運動的人來說,這樣的知識有點無聊,所以基本上除了一些受歡迎的運動項目沒有什麼可看的。
事實上,這個綜藝節目最大的吸引力是這個美麗的女主播。老實說,這個漂亮的女主播身材真的很高挑,而顏值也是娛樂圈數一數二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當我們看到了有這么漂亮的美女出現在我們的眼中,我們怎麼可能捨得放棄不多看兩眼呢。
㈢ 泰國「體育節目」火了,為增加節目收視率,這波是什麼操作
泰國人的腦迴路比較奇葩,而且做得出來。收視率每個電視台都會注重,泰國也不例外,那麼泰國這個體育節目怎麼做的呢,除了安排兩個幽默的講解員外,這個節目還能看到一個非常性感的女孩坐在他們中間靠前的地,在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身材。這波操作就是吸引人眼球的操作啦!
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是不會發生,哪個電視台敢這么做,觀眾肯定會噴死他們。文藝工作者還是要有底線,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為了收視率出下三濫招數。
㈣ 曼谷為什麼能舉辦四次亞運會
有兩次是因為有國家放棄主辦權。
例如第六屆本來應該是韓國舉辦,但韓國臨時放棄了舉辦權,只好由體育設施比較齊全的曼谷臨時接手。
第八屆亞運會本來是巴基斯坦來承辦,但是巴基斯坦因為國內經濟蕭條,政治局勢也動盪不安,於1975年底宣布放棄主辦亞運會,亞運會再次面臨到中斷的危機,已舉辦2屆亞運會的泰國曼谷再度挺身而出,接下第八屆亞運會,成為第一個舉辦3屆亞運會的城市。
第五屆和第十三屆,則是主動申辦的結果。曼谷對於亞運會是挺熱心支持的。
(4)泰國體育節目為什麼這么受歡迎擴展閱讀:
亞運會的發展歷程
亞洲運動會的前身是遠東運動會,1911年由菲律賓體育協會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輪流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舉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因戰爭而中斷了1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再次恢復舉行。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亞洲體育界人士產生了組建一個統一的亞洲體育領導機構,以推動亞洲體育運動發展的願望。
1948年倫敦奧運會舉辦期間,中國與菲律賓的體育界人士計劃恢復遠東運動會,並與亞洲各國體育界人士商討。當時的印度體育界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亞洲體育運動的水平和亞洲人民的團結精神,主張創辦一個亞洲所有國家參加的亞洲運動會。
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本屆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界代表,並邀請了13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了關於成立亞洲體育運動組織的籌備會議。
會議決定起草亞洲運動會的有關文件和章程,並確定於1949年02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辦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因印度國內原因,這屆運動會延期至1951年舉行。
1949年02月,亞洲各國體育界代表在新德里召開會議,會上正式成立了「亞洲業余體育聯合會」。該聯合會後來更名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1981年更名為「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
1951年03月,第1屆亞運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當時只有489人參加。到1978年第8屆時,參加人數已超過了4000人。亞洲運動員已成為世界體壇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中國更是世界的體育大國和亞洲的體育霸主。
2019年3月5日,亞奧理事會決定正式邀請大洋洲國家參加將於2022年在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參賽項目包括業余拳擊、賽艇、棒壘球、賽馬、擊劍、手球和帆船比賽。
會徽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第一代會徽的中間是1輪放射16道光芒的紅日象徵著亞洲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代表著亞洲運動的蓬勃發展與迅速推廣。紅日上方是國際奧委會的標志——奧運五環,下面寫有「Ever Onward」,底部是「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
第二代的會徽設計於2006年12月02日多哈亞運會期間公布。新會徽的中央也是紅日,紅日上面盤環繞著一條龍,下面環繞著一隻鷹,代表亞洲的團結,並強調了東方巨龍中國以及鷹所代表的阿拉伯國家在亞洲體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會徽下方是五環以及「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新的會徽即日開始使用,但在首個使用新運動會的將是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12月底,亞奧理事會的官方網頁上已經逐步換上新的會徽。
由於亞運會是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主辦,所以自從第2屆亞運會起,如歷屆奧運會會徽必須要有五環圖案一樣,從今以後的亞運會的會徽上也必須要融入會徽的中心圖案一放射16道光芒的紅日。
㈤ 《創造營2020》中的泰國小姐姐為何如此受歡迎
快閃與路演中的鄭乃馨展現了超強的氣場,有些女孩走到路上便成為路人,而鄭乃馨站在她們中間依然星光煜煜,一起期待她的第三次公演吧。
㈥ 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傳統或流行的體育項目的介紹.
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傳統、流行的體育項目具體如下:
1、越南武術
越南武術自古受中國武術影響較大,同時來自東南亞各國的拳術也滲透入越南武術。然而,在吸收鄰國武術精華的同時,越南武術也保留了大量自身的特點。越南武術的武服多採用類似柔道、跆拳道式樣的武服,並採用不同顏色的腰帶以區分習武者的級別。
由於練習越武道能夠提高身體速度、力量、柔韌性、協調性、靈敏度以及耐力等,如今練習越武道已成為一種都市休閑風尚。近年來,越武道發展迅猛,已經流傳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藤球
藤球產生於馬來地區,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傳統體育項目,同時藤球也在東南亞地區廣泛流行,比如菲律賓、泰國、寮國等。
它有著悠久的歷史。運用自己的腳腕、膝關節等同時夾、頂球,不讓球落地,類似中國民間踢花毽子。藤球跟排球比賽有些類似,所不同的是以腳代手,所以又叫「腳踢的排球」。
現代藤球的產生僅有40多年的歷史,1965年才被正式列為東南亞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982年藤球作為表演項目進入亞運會,並被列入1990年北京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3、水下曲棍球
水下曲棍球盛行於菲律賓。水下曲棍球和陸地曲棍球相似,只不過把場地從陸地搬到了泳池的池底。也是一項團隊運動,有技術,對抗,有配合,是一項三維的運動。
4、泰拳
泰拳是發源於泰國,弘揚於世界的搏擊技術,被稱為"八臂拳術"、"八條腿的運動"、"八肢的藝術"、"八體的科學"、"立技最強搏擊術"。
泰拳拳法和西洋拳擊中拳法基本一致,可以分為直拳,鉤拳,擺拳等。只是由於泰拳在進行現代化改造時參考了西洋拳擊的拳法技術體系緣故,所以泰拳拳法在改造時是從西洋拳擊中引進。分別以右直拳和左鉤拳為例來分析,以左直拳為例,即左腳在前右腳在後。
5、賽牛
賽牛是越南南方少數民族的一項獨具特色傳統體育運動。據傳,從前越南高棉族的農民常到寺廟幫助僧人種莊稼,寺廟長老藉此機會組織黃牛賽跑,最棒的一對獲得獎賞。旱季插秧期在沙路上拉木輪車比賽,雨季收割期則在水田裡拉犁比賽,漸漸地演化成傳統民間賽會。
自1992年起,比賽辦法開始明文規定。每組有兩對牛參賽,先後程序抽簽決定。比賽分為兩輪,第一輪叫做「呼」輪,沿著跑道慢跑,越界者為輸;第二輪叫做「放」輪,亦即快跑,比速度,賽情非常緊張,尤其是距終點線100米的沖刺,角逐更為激烈。
㈦ 為什麼泰劇那麼受歡迎
因為很多的泰劇的演員的形象氣質都是十分的搞笑,再加上泰語的幽默感,以及演員們在劇中誇張的動作和無厘頭的行為,也是讓很多的觀眾們喜歡上了泰劇這種輕松詼諧的國外電視劇。並且有些泰劇也是十分的優秀,使用電視劇將泰國國內的現狀都通過藝術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因此收到了一些國內觀眾們的喜愛。
因此泰國日益完善的電視劇市場也是受到了中國觀眾的喜愛,並且為之支持他們。
㈧ 為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泰國綜藝都採取了哪些手段
說起泰國這個國家,詳細很多人都會和我有一樣感覺,那就是真的是出神劇的地方,拍攝的廣告片可以說是非常的有創意,在電視劇這方面上也是非常的敢拍。
就比如說前段時間大火的劇《吹落的樹葉》吧,男主變性歸來勾引叔叔和爸爸,這一個還真的是非常敢拍啊,那麼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泰國的綜藝都採取了哪些手段呢?
泰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很多人說是拍出神作的一個國家。廣告片裡面的點子其實是真的非常不錯的,這里還是要為泰國的創意點贊的。
同樣的泰國的很多綜藝也是會反套路來做很多事情。
㈨ 為什麼最近很流行泰拳
何謂泰拳?有關泰拳的文獻越來越多地見諸武術刊物或泰國風土游記中。此類文章大部分試圖介紹、評述泰拳技術或特色,遺憾的是,只能勾繪出泰拳輪廓。部分所謂專家,只顧其外表形態,不諳其精妙之處,另一部分則大力描繪其原始、粗野或灰暗的一面。
有人說泰拳不外是泰國的民族拳術,沒有什麼奧秘可言,還有什麼詳陳細說的必要?筆者以為此言差矣。任何武術所以揚名世界,必有其獨特性質及個別價值。泰拳聞名於世,有輝煌燦爛的歷史,其珍貴之處,絕非三言兩語可以盡其精華。
先要申述的是泰拳稱謂的意義。
根據歷史學家的引證,泰文中的"泰"字,有多種不同譯法,最通用的廣義有兩種:"(一)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獨有拳術";(二)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國又有自由國之稱。泰拳的名稱,因此可以解做"自由拳術"。
華人徐松石所著的《泰族童族粵族考》一書中曾徹底剖析"泰"字的含義,其結論竟是"泰"字乃"本土"或"本地"之意。這個結論雖然不能否定其他釋義,但也得到部分泰國民族學者的支持,所以,泰人說的泰拳,有可能就是指"土著拳術"。
然而,"泰"字又有另一個較偏狹的用義,極可能源出華文,音譯也可同"太'字共通。其義為"太極""至上"之意。如果用這個意思為其命意,則泰拳名稱的真義就是"至上拳術"。在法律上,泰拳的定義頗耐人尋味,但鮮為人知。據縱橫泰國拳壇三十年的名人添汶所說:"在泰國法律上,泰拳屬於一種賭博。拳師相鬥,博取彩金,與斗雞和斗魚同寓一綱目。"從另一角度看,拳師竭力搏鬥,置生死於度外,豈非以性命作為賭注?所以說泰拳是賭博其實很是合理。
泰國拳風鼎盛,俗話說:"十個男人,九個打拳。"可見拳斗在泰國普遍流行的程度。雖然時代進步與社會商業化令拳壇風氣腐敗,道德淪落,惟其拳術角義精神始終不變。尤其在鄉野地區,尚武之風古今不渝。每當有寺廟盛會或重大慶典,拳賽不僅為必備的節目,而且常被列為大會的戲軸。泰人既以打拳、觀拳、賭拳為樂,換言之,泰拳就是娛樂的一種。此風由來已久。古時候王侯供養武士,讓他們角斗為戲,這和如今泰國拳迷熱愛拳賽是發自同一種追求刺激的心理。
泰拳當然是武術,而且堪稱格鬥技中的極品。技術成熟的拳師,能運用全身武器於俄頃間擊倒對手。泰拳師決勝條件是技藝、氣力、智謀及精神力量的總結合,其最高領域為機巧圓通,變化無常,而不局限於任何拳術技法或招數。可見泰拳是一門獨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學體系。
泰拳與泰族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宗教色彩濃厚。例如入門拜師、競技禮節及拳舞儀式等等,都有宗教藝術背景。至於泰國的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其中有很多動作和細節被融會於拳術之中。如多款拳術招式和拳舞拳花,追根尋源,肯定是戲劇和舞蹈藝術。由此看來,泰拳被視為泰國的民族藝術絕非牽強,實屬極具代表性的技藝。
最後,必須討論的是泰拳本身的體育價值。撇開實際比賽一面不說,泰拳的訓練無疑是上佳的體育運動。凡是正式修煉泰拳的人,生活操行都要依循嚴謹的規律,遵從師誨,接受系統的練習程序,導致體魄堅強,反應敏捷,拳術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泰拳又是嚴格的體育紀律。而基於泰拳技術要求全面,拳師體格的發育因訓練方式而達到均衡、美觀。泰國職業拳師常被稱頌為各類運動中體形與狀態最優異的運動員,實是高度體育紀律的效果。
綜上所述,泰拳可謂集多項美質於一體,是沿革、娛樂、武學、藝術及體育的總結合。所以泰人常以其拳術為自豪。
最恰當的形容,莫如已故泰拳宗師阿贊桀一言:"泰拳乃泰國民族獨有之瑰寶。"
泰拳是泰國拳的簡稱,它是一項聞名於世的徒手搏擊技擊,號稱"八條腿運動"。世界公認,打遍世界500年無敵手。泰拳精簡實用,朴實無華。其艱苦卓絕的訓練,視死如歸的戰斗精神,使得泰拳師樹立了制敵必勝的鐵人形象。
近幾十年來,世界各國的搏擊高手多次聯合征泰,每次皆以全軍敗陣耳告終。1958年,日本極真會空手道創始人大衛,為了向世界證明本派空手道無敵於天下,赴泰比武,結果被泰拳師至簡、至猛的腳法打得大敗。身處泰國的中華武師,以及香港武術界人士,赴泰與泰拳手比賽,結果除一人戰和外,全部慘敗。1973年,由香港功夫高手、西方拳擊家、日本的空手道高手聯合征泰,亦被一一打敗。1980年9月在曼谷拳賽中,被譽為日本新格鬥式拳王的田煙,竟被泰國拳師大衛用摧毀性的右高踢踢斷手臂。
泰拳師不但在其國內組織擂台賽,而且還經常組織好手遠征世界,他們都所向披靡,橫掃世界擂台。1977年,美國搏擊之王車尼與泰國拳師納隆諾的洛杉磯之戰,是美國拳壇有史以來最激烈、最刺激的競技場面。結果車尼遭到重創。1983年,美國武術巨星賓尼,與泰拳師亞披勒相遇,僅在第二個回合里,便被亞披勒以強勁的高踢踢斷右手臂。1985年,泰拳師"通天膝"狄西利應邀赴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比賽,美方拳師竟嚇得不敢出場迎戰。1988年7月,泰國隊出戰洛杉磯,結果奪取了5場比賽中的4場勝利。
由於泰拳網曾無數次擊敗東洋和西洋的搏擊高手,因而在世界自由搏擊擂台上稱雄,引起了各國自由搏擊家的高度重視,紛紛前往泰國進行考察,這里研究泰拳的練功、搏擊奧秘。
㈩ 為啥韓國明星來泰國就很受歡迎
太過娛樂圈本身不發達 泰國絕大多數的娛樂節目和電視台 都是照搬韓國那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