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發生矛盾如何應對

泰國發生矛盾如何應對

發布時間: 2022-05-24 14:28:43

㈠ 泰國為什麼屢屢發生政變,民眾對這種政治行為有什麼看法,是否存在類似的傳統

一、泰國軍事政變是家常便飯

1932年以來,泰國共發生過18次軍事政變。最近一次是2006年,前總理他信在那場政變中下台;不過上上次稍微遠了一點,泰國上一次軍事政變發生在1991年,但有關軍方將對政局進行干涉的傳聞一直很盛行。泰國上到政治黨派下到普通公民都漠視政府權威,對軍事政變也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有時民眾甚至期盼通過軍方介入,來改變自己無力改變的政治生態。

二、對峙:泰國政治怪圈

新一輪泰國政治動盪的直接和核心原因與之前毫無二致,仍然是他信。換句話說,作為泰國政治主要矛盾的反他信和挺他信兩大陣營對立並未發生變化。

自從2006年2月反他信力量因西納瓦集團股份出售案走上街頭以來,兩大陣營的對峙似乎已經陷入了一個議會斗爭-街頭政治-權威干預的怪圈:如果進行選舉,必然是占選民多數的支持他信陣營獲勝,反他信陣營就會進行抵制;不進行選舉甚至恢復軍政統治,支持他信陣營也會進行抵制。無論哪一個陣營的代表者組織政府,另一方都會採取街頭政治的方式表示反對,靠國王這一最高權威出面獲得暫時的平靜,不久後又會掀起新一輪動盪。

三、泰國的政治結構比較特殊

不象英國等其他君主立憲的國家一樣,皇室只是個象徵意義。在泰國:國王掌控軍隊的最高權力,是國家的實際最高領導人,可以說是皇權鼎盛。而總理只負責國家的行政.,政府的主要權力就是建設和發展,並沒有絲毫的軍事領導權。

泰國近代歷史上,如果皇權和政府相違背的時候,軍隊就以效忠國王的名義,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甚至廢除憲法。泰國就這樣開創了非常壞的先例,民選政府的權威被極大的削弱,國家的法律也受到了擾亂,導致了泰國上到政治黨派小到普通公民都漠視政府權威,漠視國家司法政治的極端重要性。結果一遇到問題,就喜歡背離正常途徑,選擇走較為極端的道路!

現在的泰國王權基本上是存活在一個國家特殊的政治平衡點上,需要多個政治力量的較力來創造一個平衡點,如果某一個黨派長期執政或者乾脆是一黨執政的話,王權就可能要旁落!代錶王權的泰國軍人,就會出面來干預。所以王權需要多黨輪流執政,它只需要看家式的政黨執政。

四、出路:改變政治生態

重新選舉並不意味著事態的結束,無論重新選舉與否、選舉結果如何,泰國政治仍將在死循環里打轉。

要擺脫這個死循環,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從根本上改變泰國的政治生態,解決主要矛盾。實際上,「反他信」與「挺他信」的矛盾只是表面現象,泰國政治僵局的根本原因在於階層利益的對立和政治結構的失衡。

反他信陣營是以軍隊、官僚和部分城市中產階級為主的精英階層,挺他信陣營則是以東北部農民為主的草根階層。前者是泰國傳統精英政治體制的受益者,而後者則把他信執政期間所推行的政策視為其利益的代表。他信依靠占泰國人口約70%的農民的支持,在2001年和2005年兩次贏得大選,其領導的泰愛泰黨成為泰國歷史上第一個「一黨獨大」的政黨(國會議席比例高達75.4%),打破了多年來泰國多黨制精英政治的平衡。

他信走出了泰國傳統政治改變的重要一步,但也開啟了兩大陣營對峙周期性動盪的「潘多拉盒子」。泰國政治並沒有因為更廣泛的公眾參與而變得更加「民主」,反而凸顯出以街頭政治為代表的「民粹」。真正的政治變化應該是建立在社會經濟變化基礎之上的。在泰國這樣一個依附關系根深蒂固的傳統垂直型社會中,民眾的政治參與熱情與能力嚴重脫節,他們自身沒有明確的政治訴求和綱領,沒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沒有有序的組織,結果只能是繼續為精英政治服務,甚至成為某些政客濫權的工具。

解開泰國政治的死結,根本的變化不在於政治本身,而在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培植。泰國需要追求的變化是一個更加平等的現代社會、一個更加公平的現代經濟、一種更加包容的現代文化,這些都是民主政治的必要鋪墊。否則,投票選舉只能淪為一種過渡的儀式,不同勢力的真正博弈場所仍是街頭赤裸裸血淋淋的暴力沖突。

㈡ 泰國經常會發生政變,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利益分配的不均導致階層對立的問題比較嚴重,對立的時間長也意味著社會安定的撕裂程度高,在這樣的局面下,每一屆的政府班子都得不到所有人的信服,在一方信服一方反抗的情況下,政變的頻率肯定就非常高了。

由於矛盾沒有解決,在利益上這些有矛盾的人始終沒有達成分配上的一致,當利益分配的矛盾達到一個臨界點後,泰國的政變就會接踵而來了。

㈢ 所謂入鄉隨俗,去泰國旅遊,如何才能避免文化沖突

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放鬆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閑暇時約上三兩好友或者帶著自己的家人,去自己嚮往已久的城市看一看,體會一下那裡的風土人情,感受一下當地的文化氛圍,在很多時候不僅有利於自己的精神素養的提升,同時還可以讓自己那顆在城市裡倍感疲倦的心安靜下來,或許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旅遊的重要原因吧,在眾多的旅遊國家中,泰國可以說是比較出名的了,下邊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在泰國旅遊時要了解的文化與注意事項。


此外,在泰國不要隨便摸別人的頭,因為在泰國頭部是很神聖的,還有泰國是禁止賭博的,所以即使在賓館休息,也盡量不要打撲克或者麻將,既然來到了國外,就應該尊重對方的習俗,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旅遊體驗。

泰國如何平衡國家與自然關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大!
就是專家來回答也需要很長的理論和說法!
就身在其中的我看到的一些小小的社會片面來簡單的回答你一些吧!
泰國平衡國家與自然關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靠的不是政府。依靠的是廣大的社會群眾的素質與對身邊環境的尊重和小成佛教的教義對人們的熏陶!
最近年代的海嘯!相信你也知道!可是也許你不知道的是那些當兵的並沒有投身救援,因為政府還在忙著選舉議會員!根本就不會在第一時間做事。在遭難的海灘上看到的軍人的影子,是那些自己家受到傷害的人們。
給你講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故事。04年海嘯震驚全世界,在海嘯後的幾天內來自全世界的救援物資飛抵泰國南部,這些志願者和援助救援的人們表現出來的無私和慷慨感動全世界。但是泰國政府卻不接受救援物資,卻只接受技術援助,這個決定在國內引起了人民的不滿。甚至還發生一些另人費解的事情,從發生到災後重建,泰國政府沒有積極響應救援甚至到今天也沒有補償那些受災人民的損失?包括泰國國家旅遊局竟然在這幾天開展了一個「海嘯災難游」的計劃?愚笨的遊客被從這個受災點送到另一個受災點。他們不是去援助,僅僅是沒見過災難而去參觀!由於這個計劃受到人民的強烈反對和質疑才遭到擱淺!而另一個計劃卻在反對聲中誕生,那就是出售海嘯紀念品,遭受破壞的照片和光碟和T恤!許多的地方重建緩慢,因為政府和開發商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爭論!直到06年底,只有那些曾經旅遊高度繁榮的地方得到了快速重建,其他地方,比如民居村落等到現在也有不少的還沒重建起!當你現在踏上曾經經歷過這么可怕的海嘯的旅遊景點的時候,你根本不會相信,這里經歷過可怕的災難!!!
連受災後的援助和重建都如此,你還能相信泰國政府會想什麼如何平衡國家與自然關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 的政策嗎?
而我所知道的,包括泰國人自己認為的,泰國有很多完善的志願者組織!他們來自民間,他們發自內心!沒有政府的指導和幫助(別來攪局就謝天謝地啦!)
在如何平衡國家與自然關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 的這些事情上~泰國人民靠的就是自身的堅強和那些來自泰國國內和國際的志願者公司(我不知道怎麼稱呼這種職業的公司)
比如:安達曼探索(致力幫助村民發展文化和環境旅遊)
人類棲息地(泰國)--(該國際機構的泰國分會致力幫助人們重建家園項目)
老虎蹤跡(VWB)--(致力生態旅遊和保護動物,教授英語和促進生態多樣性項目)
創新項目(好像是歐洲的公司)--(致力野生動物救助站,包括泰國泰蒙海洋公園和奎什麼的國家公園的建設和保護項目)
微笑艾比有限公司(美國)--(殘障人士的救助,小學的建設,監護精神有障礙的人)
蜻蜓(泰國)---孤兒院護工,建築工程,文化交流,甚至足球指導。
還有很多這樣的公司或者會所在為泰國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做著最大的貢獻!
泰國政府呢???忙著在議會爭取統治人民的權利呢!

所以我相信泰國平衡國家與自然關系,應對突發自然災害 靠的就是善良的泰國人(當然在災難期間發災難財的商人,官員有很多,報紙有登過,甚至有可恨的人去偷屍體的錢物等,這些我不願著重講,因為我相信善良的人還是有很多的)

不知到我的回答能否解決你的疑問~~~(打了半個小時的字,回想了一個小時的內容)
部分參考來自---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和一些往事回味!

㈤ 目前中國怎麼樣處理鄰國之間矛盾

A 中國與鄰國的相處之道

世界及亞太地區形勢正經歷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中國的周邊外交戰略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一直秉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努力與鄰國一道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

一、 中國與鄰國關系

1、中國在北邊與歐亞多國合作建立上海合作組織;在南邊與東盟進行了有效的協調;在東邊與韓日等國開展了符合實際的外交。整體而言,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對周邊國家以及全球產生積極且重要的影響。

2、從歷史角度看,中國與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較好地解決了領土問題,雖然與東南亞一些國家還存在領土和領海爭議,但也在相互合作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在東亞,中日兩國間還存在歷史問題,但兩國基本上是致力於構建面向未來的日中關系,在這一前提下建設性地解決歷史問題。

3、中國與日本、韓國、俄羅斯、印度、東盟國家等鄰國的貿易快速增長,是鄰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中國發展關系不僅有助於許多鄰國解決國內經濟問題,也有助於其解決國內政治問題。中俄、中日以及中印之間經貿關系的發展有助於政治關系的改善。比如,隨著中國和印度經貿關系發展,雙方越來越意識到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領土爭端的重要性。雖然兩國尚未徹底解決邊界問題,但在處理地區和國際事務時觀點往往是一致的。中國現在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隨著兩國接觸增多,互信增加,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更加開放,雙方也會有更多積極的合作。

二、如何處理國家間的領土爭端

1、解決爭端必須通過和平談判,而不是使用戰爭和軍事手段。領土爭端是兩國之間的問題,第三國介入無助於問題的解決,不會帶來好結果。東海問題、南海問題是中國與其鄰國之間的事情,第三國不應該介入。

中國與鄰國在南海問題上存在的領土爭端與摩擦,應當嚴格遵守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雙邊途徑,如談判、協商等方式,尋求和平解決爭議。

2、開展合作、共同使用海域或者島嶼符合各方利益,共同開發油氣礦產資源則可惠及所有各方。合作會帶來和平與穩定,對抗則會導致戰爭與毀滅。

三、怎樣看待大國在亞太地區角逐

中國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經濟體,泰國等大多數東盟國家把中國崛起看做是機遇而非威脅。尤其是自貿區建成以來,東盟國家與中國的經濟往來更加密切,中國在經濟上的崛起使其更容易與周邊鄰國發展友好的外交關系。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將無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於美國這一政策,亞太國家並不完全持歡迎態度,而是更多顯現出小心謹慎。

把一個國家的崛起當作威脅是錯誤的看法。日本與美國是同盟國家,但日本最大的出口國已經變成中國。日本經濟上與中國關系密切,安全保障上與美國合作,韓國的情況也類似。對於日韓等國來說,如何處理這種經濟和安全保障分別與不同國家依存的現狀,如何避免軍事上的競爭和對立影響經濟關系發展,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對各國的影響不盡相同。從歷史經驗可以得出結論,政治中充滿變數,唯一不變的是各國自身利益。因此,美國的「重返亞洲」對本地區國家間關系有何影響,應拭目以待。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夠共同維護亞太地區安全,整個世界將因此受益。

四、如何深化亞太區域合作

在地區合作機制方面,有必要開展傳統和非傳統的安保合作。但是,由於東亞地區存在的歷史記憶和體制差異,需要秉持尊重主權、求同存異的姿態,而不是苛求完全的整齊劃一。

東盟各國已經與中國建立了多種經濟合作機制,這些機制使東盟國家與中國之間、東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加。中國-東盟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仍需大力推進。首先應當改進的是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系統建設。此外,雙方還應加大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

地區經濟一體化是不容迴避的趨勢,中國可以通過購買其他國家產品,幫助這些國家創造就業機會。

㈥ 在泰國當地導游如果出現辱罵威脅遊客怎麼辦

如果是在自費問題上出現矛盾或者爭議,請拿出合同。看看相關內容。如果導游依然這樣,可以記錄下來回國後進行投述處理。

㈦ 泰國。一個信仰小乘佛教的國家。怎麼會鬧成這樣

法是心法,不在表象。

㈧ 泰國首都進入緊急狀態,泰國政壇為何如此動盪呢

提起泰國,人們最先想到的詞語就是人妖,而第二個想起的詞語就是軍政府。在泰國,軍人擁有非常高得地位。在很多電視劇中,如果要襯托男主或者女主非常有錢,那麼男主或者女主的父親一定是軍方的高官或者要員。而由於軍政府的緣故,泰國經常爆發暴力的沖突事件。而矛盾主體就是泰國的新資產階級和軍政府。所謂的新資產階級,就是指新興城市資產階級。

泰國的政治制度並不是傳統的君主立憲制。泰國的國王並不是吉祥物,而是擁有實際權力的。上一任國王拉瑪九世就是一代明君,而結果就是現在的拉瑪十世能夠借著拉瑪九世的權威,從而穩穩地坐在這個位置上。而且這次示威遊行活動的矛頭也是直指政府和軍方,更像是一場“清君側”的活動。所以由此可以看到,泰國的政治制度更像是三權分立和君主立憲的雜交。

㈨ 泰國爆發抗議示威活動,現場情況如何

場面一度難以控制,集會遊行示威人群達到10萬之多,而控制場面的泰國警察僅有1.8萬人。其實這次遊行示威主要是青年學生群體發起,他們的訴求是呼籲政府實行君主制改革並要求總理巴育辭職,事件過程中巴育還簽署了一份公約,授權緊急狀態法負責人。此次事件場面相當激烈,且人民要求的是更改國家制度,還要求總理辭職,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原因如下。

三、國家制度改革和變更領袖會影響一個國家的根本。

重要領袖的變更以及國家制度的改革這些重要事件如果處理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國家動盪,並且這種動盪可能延續至好幾年甚至幾十年,著無疑會給整個國家帶來災難,所以當權者的處理肯定會更加謹慎。

從以上分析可知,我猜測泰國政府最後只能和民眾協商解決此事,因雙方力量懸殊,武力鎮壓肯定是不明智的選擇,而且處理不好可能影響泰國的發展。

對於泰國爆發抗議示威活動,你有何想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㈩ 泰國為什麼發生政治沖突

泰國是一個強大的帝制國家,泰國王室在大多數中上層社會與極少數下層民眾中有極強的聲望,特別是軍方,基本上成為了皇室代言人;
他信·西納瓦是一個觀念極其先進、理想崇高的改革派政治家;他信1994年進入政界, 同年10月擔任泰國外交部長。1995年7月至1997年11月,兩次出任泰國副總理。1998年,他建立了泰愛泰黨並任主席。2001年1月, 泰愛泰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2001年2月9日,他信成功當選為泰國第24 任總理。出任總理期間,泰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在禁毒、消除貧困、泰南問題、窮人看病等方面,他信政績斐然。有人稱他信是當今泰國政壇上難得的領袖人物。他信沒有一般政客的官僚作風,雷厲風行,辦事果斷有魄力,工作務實有效率。他主張進取性靈活外交、致力於區域合作,大大提升了泰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2005年3月,他信再獲連任。
由於他信在上台之後大量起用年輕有為的內閣,並且揚言說要讓王室成為是代表國家形象的元首,而不是具有干政權利的國家元首,導致以軍方為首的頑固派同以他信為首的改革派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沖突,為之後的政變埋下隱患;
2005年12月9日,泰國出版大亨林明達公開指控泰國總理他信貪污,指他信為了收取三十五億泰銖的回佣,迫使軍方購買不合泰國國情的舊式俄羅斯戰機。林明達並號召國民當晚出席反他信集會,結果有逾四萬人響應參加,成為泰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之一。他信第二天承認國內的局勢正在升溫,但他指控反對他的人只是為了2006年大選而對他作出攻擊;為連日倒他信示威埋下伏線。2006年1月,他信家族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以十九億美元出售Shin Corp(新集團)的Advanced Info Service(AIS)49.6%股份,卻沒有繳稅;觸發泰國人民上街示威,要求泰國總理他信下台。之後幾個月,泰國街頭不斷有示威遊行,要求泰國總理他信下台。面對反對派連日不斷的聲音,泰國總理他信決定押下政治前途,宣布解散下議院,提前三年舉行選舉,但反對派人民民主聯盟揚言會杯葛是次大選。2006年3月底,即大選前三日,反對他信的人民前往選舉委員會的辦公室,投訴泰國總理他信選舉犯規,要求選舉委員會取消他信的參選資格。4月2日的大選,泰國總理他信宣稱,他領導的執政黨「泰愛泰黨」取得五成七的票數,但是泰國首都曼谷及南部人民,大部分響應反對派的呼籲,投下棄權票,使棄權票佔大多數。2006年4月4日晚上,泰國總理他信與泰王見面後,接受泰國國王的建議,宣布辭去泰國總理一職,並且由副總理奇猜擔任看守總理,直至新的總理選出為止。反對派對於他信終於下台表示高興,表示抗爭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國陸軍總司令頌提突然發動政變,率領軍隊進入曼谷市中心,包圍政府總部及總理辦公室,宣稱推翻當時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他信。頌堤指他信執政期間貪污不絕,無能領導國家,而政變則得到泰國皇帝 普密蓬支持。他信現已逃亡至英國。
但是,實際上,真正導致他信政權倒台的,是泰國王室同改革派之間的矛盾,從以下方面可以窺得其中奧妙:
1、僅僅是他信偷漏稅的原因引發政變,是無理由解散內閣和凍結憲法的;
2、泰國當時60%的民眾是支持他信的,所以政變只是高層之間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8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4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0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5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