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副總理有哪些
Ⅰ 博鰲亞洲論壇國家元首多少個,他們分別是誰
博鰲亞洲論壇,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發起,於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入海口的博鰲鎮召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
2001年2月27日,來自澳大利亞、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王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日本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聯邦(現稱「緬甸聯邦共和國」)、尼泊爾王國(現稱「尼
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菲律賓共和國、大韓民國、新加坡共和國、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塔吉克共和國、泰王國、土庫曼
斯坦、烏茲別克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中國海南博鰲召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博鰲亞洲論壇。
2006年4月20日,經論壇理事會和會員大會批准,以色列和紐西蘭被追加為博鰲亞洲論壇的發起國。至此,博鰲亞洲論壇發起國增至28個
Ⅱ 泰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擔任過幾屆副總理
泰國前副總理功塔帕朗西曾3次擔任副總理,在歷任總理中,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泰中友好關系的見證人,同時也是泰國醫學發展的推動者。
Ⅲ 泰國內閣改組名單公布,有什麼變動之處
泰國近期公布了內閣改組名單,然後我們通過名單的對照,可以發現泰國副總理總理部長等多個職位都出現了人員的調整,那麼也就說明泰國目前的勢力發生了一部分的變化。
之所以有一些泰國的事務需要通過泰國國王來進行,發表是因為我們知道泰國人民其實對於泰國國王是非常尊重的,畢竟國王是人民選舉出來的嗎,所以一些政策的實施需要泰國國王來當這個情頭人,這樣人們的普遍接受率就會更高一點,所以國王其實更像是一個傀儡,而軍方就是在背後指點江山的大佬。所以這一次泰國那個改組的名單公布,其實極有可能又是泰國軍方在背後所指揮的,而國王只是對人民宣布了這項措施的結果,可能自己根本沒有什麼權利來對這一次內閣改組發表意見。
Ⅳ 泰國現任的副總理是哪個
長吉迪臘
Ⅳ 泰國副總理是誰
阿披實 泰國政治家,自2005年2月起民主黨主席。 阿披實是袁姓華裔,祖先是從越南移民到泰國的袁氏華僑。阿比希1964年在英格蘭泰恩河畔紐卡斯爾出生,父母都是醫學教授,父親同時也是政治家。阿披實曾在伊頓公學就讀,並在牛津大學完成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學士課程,畢業後短暫在朱拉薩功皇家軍事學院任教,後來重返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學碩士課程。之後他在曼谷法政大學任經濟學講師,1990年在蘭坎亨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阿披實返回泰國,兩年後步入政界,阿披實在1992年27歲時作為民主黨黨員在曼谷當選國會議員在當時是最年輕的國會議員,展開了政治生涯。此後,他先後擔任民主黨發言人、政府發言人、總理府政治事務副秘書長、上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總理府部長等職。2008年12月15日,阿比希於國會的總理選舉中以235票獲勝,接替在12月2日被泰國憲法法庭裁定5年內都不可參政的頌猜·旺沙瓦擔任總理,成為泰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當選泰國第27位總理,成為泰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阿披實擅長演講,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足球。阿披實在泰國被稱為「帥哥」,是不少泰國人,尤其是女性心目中的偶像。阿披實的妻子是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一名教師。他們育有一兒一女。阿披實1964年出生於英國,並在英國接受教育,畢業於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和經濟專業。他的父母均為醫學教授,其父還擔任過泰國公共衛生部副部長。 1990年,阿披實返回泰國,兩年後步入政界,成為泰國下議院民主黨議員。此後,他先後擔任民主黨發言人、政府發言人、總理府政治事務副秘書長、上議院教育委員會主席、總理府部長等職。2005年,阿披實當選為泰國民主黨主席。成為民主黨歷史上最年輕的主席。 答案補充 就是今年才執政的,才幾個月
Ⅵ 英拉豪宅將被沒收充公泰副總理為她支了個什麼個招
英拉豪宅將被沒收充公, 泰副總理為她支了個招。
泰國前總理英拉名下價值1.1億泰銖(約合2206萬元人民幣)的豪宅。
因在任時極力推行大米收購項目,泰國前總理英拉被指因此造成國庫虧空,泰國財政部此前責令其賠償350億泰銖(約合70億元人民幣),英拉早前向法院提出禁止執行賠償命令的請求,法院於1月29日駁回其請求,這也預示著泰當局有權沒收英拉財產作為補償。
據英拉律師此前透露,泰國司法部部門自2017年7月開始凍結英拉的銀行賬戶,並對她的幾項財產申請留置權,英拉的30多項資產都受到了這一行動的影響。英拉在去年8月出逃之前住過的一棟價值1.1億泰銖的豪宅將被沒收充公,而根據英拉提交給泰國國家反腐辦公室的財務報告估計,這棟別墅是其財務報告中價值最高的一項。
Ⅶ 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都有哪些國家參加
外國領導人30位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
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
萬那杜總理基爾曼
阿根廷總統代表、副總統兼參議長布杜
古巴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兼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迪亞斯-卡內爾
阿爾及利亞總統代表、民族院議長本·薩拉赫
波蘭眾議長基達瓦-布翁斯卡
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崔龍海
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威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波黑主席團輪值主席喬維奇
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
捷克總統澤曼
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卡比拉
埃及總統塞西
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塔姆巴耶夫
寮國國家主席朱馬里
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
緬甸總統吳登盛
巴基斯坦總統海珊
韓國總統朴槿惠
俄羅斯總統普京
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
南非總統祖馬
蘇丹總統巴希爾
塔吉克總統拉赫蒙
東帝汶總統魯瓦克
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
參加閱兵的外國方隊11個
白俄羅斯
古巴
埃及
哈薩克
吉爾吉斯斯坦
墨西哥
蒙古
巴基斯坦
塞爾維亞
塔吉克
俄羅斯
每個方隊正式參閱人數在75人左右
參加閱兵的外國代表隊6個
阿富汗
柬埔寨
斐濟
寮國
萬那杜
委內瑞拉
每個代表隊在7人左右
31個國家將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除上述17個國家外,還包括:衣索比亞、湯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烏茲別克、伊朗、法國、蘇丹、波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韓國。
政府高級別代表19位
澳大利亞政府代表、退伍軍人事務部長羅納爾森
巴西總統代表、國防部長瓦格納
法國政府代表、外長法比尤斯
匈牙利政府代表、外長西雅爾多
印度政府代表、外交國務部長辛格
義大利政府代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真蒂洛尼
利比亞政府代表、外長達依里
馬來西亞政府特使、總理對華事務特使黃家定
荷蘭政府特使、國務大臣威靈克
突尼西亞總統代表、國防部長奧沙尼
紐西蘭總理特使、前副總理麥金農
新加坡政府特使、前副總理黃根成
英國首相特使、前司法大臣克拉克
加拿大駐華使節
德國駐華使節
盧森堡駐華使節
巴布亞紐幾內亞駐華使節
美國駐華使節
歐盟駐華使節
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10位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李勇
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主席莫雷爾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梅津采夫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執委會主任張新楓
獨聯體執行秘書列別傑夫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博爾久扎
亞信秘書處執行主任宮建偉
(各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也將應邀出席)
前政要6位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菲律賓前總統、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
聖馬利諾前執政官泰倫齊
東帝汶前總統奧爾塔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焦點
17國將派方隊、代表隊參加閱兵
已全部進駐閱兵訓練基地;31國將派軍隊觀摩團參加觀禮
發布會上,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說,截至目前,白俄羅斯、古巴、埃及等11個國家派方隊參加閱兵,阿富汗、柬埔寨等6個國家派代表隊參加閱兵,上述17個國家及衣索比亞、湯加等,共31個國家表示將派軍隊觀摩團參加閱兵觀禮。
Ⅷ 泰國為什麼發生政治沖突
泰國是一個強大的帝制國家,泰國王室在大多數中上層社會與極少數下層民眾中有極強的聲望,特別是軍方,基本上成為了皇室代言人;
他信·西納瓦是一個觀念極其先進、理想崇高的改革派政治家;他信1994年進入政界, 同年10月擔任泰國外交部長。1995年7月至1997年11月,兩次出任泰國副總理。1998年,他建立了泰愛泰黨並任主席。2001年1月, 泰愛泰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2001年2月9日,他信成功當選為泰國第24 任總理。出任總理期間,泰國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在禁毒、消除貧困、泰南問題、窮人看病等方面,他信政績斐然。有人稱他信是當今泰國政壇上難得的領袖人物。他信沒有一般政客的官僚作風,雷厲風行,辦事果斷有魄力,工作務實有效率。他主張進取性靈活外交、致力於區域合作,大大提升了泰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2005年3月,他信再獲連任。
由於他信在上台之後大量起用年輕有為的內閣,並且揚言說要讓王室成為是代表國家形象的元首,而不是具有干政權利的國家元首,導致以軍方為首的頑固派同以他信為首的改革派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沖突,為之後的政變埋下隱患;
2005年12月9日,泰國出版大亨林明達公開指控泰國總理他信貪污,指他信為了收取三十五億泰銖的回佣,迫使軍方購買不合泰國國情的舊式俄羅斯戰機。林明達並號召國民當晚出席反他信集會,結果有逾四萬人響應參加,成為泰國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之一。他信第二天承認國內的局勢正在升溫,但他指控反對他的人只是為了2006年大選而對他作出攻擊;為連日倒他信示威埋下伏線。2006年1月,他信家族向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以十九億美元出售Shin Corp(新集團)的Advanced Info Service(AIS)49.6%股份,卻沒有繳稅;觸發泰國人民上街示威,要求泰國總理他信下台。之後幾個月,泰國街頭不斷有示威遊行,要求泰國總理他信下台。面對反對派連日不斷的聲音,泰國總理他信決定押下政治前途,宣布解散下議院,提前三年舉行選舉,但反對派人民民主聯盟揚言會杯葛是次大選。2006年3月底,即大選前三日,反對他信的人民前往選舉委員會的辦公室,投訴泰國總理他信選舉犯規,要求選舉委員會取消他信的參選資格。4月2日的大選,泰國總理他信宣稱,他領導的執政黨「泰愛泰黨」取得五成七的票數,但是泰國首都曼谷及南部人民,大部分響應反對派的呼籲,投下棄權票,使棄權票佔大多數。2006年4月4日晚上,泰國總理他信與泰王見面後,接受泰國國王的建議,宣布辭去泰國總理一職,並且由副總理奇猜擔任看守總理,直至新的總理選出為止。反對派對於他信終於下台表示高興,表示抗爭最終取得最後的勝利。2006年9月19日深夜,泰國陸軍總司令頌提突然發動政變,率領軍隊進入曼谷市中心,包圍政府總部及總理辦公室,宣稱推翻當時在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他信。頌堤指他信執政期間貪污不絕,無能領導國家,而政變則得到泰國皇帝 普密蓬支持。他信現已逃亡至英國。
但是,實際上,真正導致他信政權倒台的,是泰國王室同改革派之間的矛盾,從以下方面可以窺得其中奧妙:
1、僅僅是他信偷漏稅的原因引發政變,是無理由解散內閣和凍結憲法的;
2、泰國當時60%的民眾是支持他信的,所以政變只是高層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