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政府想挖的運河叫什麼名字

泰國政府想挖的運河叫什麼名字

發布時間: 2022-05-20 10:25:29

① 50年來,為何泰國都不敢挖克拉運河

挖克拉運河需要巨大的投資,所以泰國不挖克拉運河。在泰國克拉運河非常長而挖這條的運河需要很多的投資所以泰國政府沒有能力承擔挖運河的投資,所以挖運河的計劃一直沒有實行。如果把運河挖了還有可能導致國家分裂,所以泰國政府不會挖這個克拉運河。



西方國家有很多國家會通過各種形式的阻撓泰國政府挖運河,如果成功的挖了運河泰國政府會獲利,而西方的國家的利益就會受損,所以會阻撓泰國政府挖運河,另一方面啊挖運河需要大量的投資所以泰國不會挖運河。

② 計劃開挖的克拉運河位於東亞嗎

您好,位於東南亞

克拉地峽運河(規劃中),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群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③ 想知道: 泰國克拉運河在哪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
克拉運河是開鑿於克拉地峽的人工運河,目前中國和泰國正在積極推進克拉運河的修建,柳工集團、徐工集團等國內企業已對克拉運河提供重要支持。

④ 泰國所謂的「克拉運河」何時動工它的開鑿對國際各個方面有什麼影響

長期以來,東亞國家能源供應的70%依靠穿越東南亞馬六甲海峽的運輸。作為亞洲聯系歐洲和中東地區的海運通道,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輪都經過馬六甲海峽。但是,這條能源生命線在運量、航線里程、安全性上都存在不少問題, 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海峽被認為是國際上最恐怖的海域,全球60%的海盜襲擊都發生在這里。最近,不少國家擔心恐怖組織會在馬六甲海峽劫持船隻、發動恐怖襲擊,導致該地區的恐怖威脅逐步提升。這些安全隱患使它已成了制約東亞發展的能源瓶頸。在泰國克拉地峽開鑿一條亞洲的「巴拿馬運河」, 開辟第二條海上石油運輸通道成為受到各方普遍看好的選擇。

設想中的克拉運河橫貫泰南,全長120公里,寬400米,深25米,雙向航道,預算耗資達250億美元,耗時10年。運河建成後,遠洋運油船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兩大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這對航運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的國家無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但是,泰國國內只有30%的人贊成開挖地峽,另有四成的人反對這項工程的上馬。反對派人士則擔心,開挖運河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害,更重要的是耗資巨大,政府難以承擔。鑒於此,泰國政府提出了開鑿克拉地峽的新版本,大力推介「石油路線圖」,即籌資6億美元,在設想中的克拉地峽運河線路上修建全長250公里的輸油管道。泰國能源部提出,將在泰國灣沿岸地區建立減免稅收的石油自由貿易區,擴大已有煉油能力,建設深水碼頭、擴建儲油設施,吸引國際油商,使東亞國家進口油每桶成本可降低2美元,大體與歐洲進口商的成本持平。為讓泰國在今後5年內成為亞洲新的能源運輸和貿易樞紐,政府多次向幾個東亞國家推銷這一方案。

同時,東盟內部的一些成員國則強烈反對開鑿克拉地峽,新加坡首當其沖。幾百年來新加坡就是靠地理的優勢條件,利用馬六甲海峽發展經濟,由此發展成僅次於倫敦和紐約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貿易中心。克拉運河一旦開鑿成功,勢必會影響馬六甲海峽運輸的生意,減少新加坡的利益。新加坡為此憂心忡忡,新加坡駐泰大使專程造訪泰能源部,表示新泰作為地區友好國家在重大經濟戰略上應開展政策協調,避免惡性競爭。盡管新加坡大使表示對泰國的能源計劃並不擔心,但也含義頗深地指出:「如果進行這樣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話,顯然會改變現有格局。」

克拉運河開通最大的受益者日本則一直熱心該項目,曾多次主動提出各種避開馬六甲的建議,並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積極回應。日方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圍繞泰國克拉地峽運河的施工,以及將來的經營管理,將周邊地區作為東亞能源儲備流通基地,以「東盟+中日韓(10+3)」的方式共同經營。

圍繞克拉運河的開鑿,各國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仍在積極協商,以求共識。此間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實現,不但歐亞貿易路線將因此改變,也為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及安全戰略帶來巨大變化。

由於問題多多,故何時動工,至今還尚不可知!

⑤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的介紹

1泰國「克拉運河計劃」 是指在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安達曼海的運河。克拉地峽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地峽最窄處不足50千米,但中間有山脈阻隔,最低的山口海拔100米左右,其他200米以上;但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處地勢平坦,最高海拔70米左右,開鑿船閘運河成本較低。如果開鑿成無船閘運河,建設成本會增加不少。

⑥ 泰國欲求助中國建克拉運河是真的嗎

澳大利亞8月14日報道稱,泰國計劃藉助中國投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修建一條新的運河。假設(這是一個重大的假設)項目順利進展,它必將製造一些重大的贏家和輸家。

這個項目是在泰國灣和安達曼海之間開挖一條穿越泰國地峽、長達135公里的運河,從而縮短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大約1200公里(或是2至3天)的行程,耗資280億美元。它相當於亞洲的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但是修建難度會更大。

項目建議已提出很久。19世紀,英國人和法國人就考慮過。他們認為修建起來非常困難,但是英國人仍然獲得了泰國國王的承諾:絕不允許其他任何人修建。20世紀30年代,曾有擔心認為日本人計劃修建此運河,以便日本艦隊繞過英國在新加坡的基地。1940年英國拍攝了著名的新聞短片,詳解了有關問題的方方面面。

本世紀初以來,一直在考慮修建運河的新計劃,但是無人能夠解決項目的資金支持。也許,這一次有了中國的資金支持,項目將得以實施。

斯里蘭卡在海運中轉市場方面業績喜人。大多數印度港口狀態糟糕,沒有能力處理大容量集裝箱貨船,這也幫了斯里蘭卡的忙。但是,遠比競爭強而利潤低的船運中轉貿易更有利可圖的業務是「開箱」業務和提升價值鏈,就像新加坡那樣。科倫坡有可能成為物流、維護保管、工程和金融及法律服務的地區中心,而且就在印度沿海的邊上。這正是科倫坡港口城市項目的意義所在。

始終對自身弱勢保持清醒頭腦的新加坡已經在關注斯里蘭卡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問題了,盡管它明白斯里蘭卡必須解決很多系統問題才能在提供先進的高價值服務領域具備競爭力。

眼下,克拉運河也許只是一個夢想。曾經,在美國(當時一個崛起的地區大國)認為有必要修建巴拿馬運河以便進入第二個海洋之前,他們也是這樣說的。

⑦ 想知道:中國 泰國克拉運河在哪

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兩側海域分屬太平洋與印度洋

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⑧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的開始籌建

泰國地處於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便有在克拉地峽修建克拉運河的構想,限於人力物力,克拉運河計劃未能實施。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推進,克拉運河計劃有望成為現實。近日,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東盟的「鑽石十年」也將收到最好的禮物。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劃,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
克拉運河開通後,東盟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盟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屆時,東盟、中國和日本乃至世界的貿易體都因克拉運河的開通而受益。
隨著克拉運河的修建,東盟的「鑽石十年」將更加燦爛輝煌,克拉運河則成為皇冠上的明珠。

⑨ 一本萬利卻令人望而生畏為何克拉地峽運河無法變成現實

挖克拉運河需要巨大的投資,所以泰國不挖克拉運河。在泰國克拉運河非常長而挖這條的運河需要很多的投資所以泰國政府沒有能力承擔挖運河的投資,所以挖運河的計劃一直沒有實行。如果把運河挖了還有可能導致國家分裂,所以泰國政府不會挖這個克拉運河。

西方國家有很多國家會通過各種形式的阻撓泰國政府挖運河。如果成功的挖了運河泰國政府會獲利,而西方的國家的利益就會受損,所以會阻撓泰國政府挖運河,另一方面啊挖運河需要大量的投資所以泰國不會挖運河。

⑩ 泰國准備建設的一條海峽 叫啥子名字 就是以後不用穿越馬六甲海峽

是運河,不是海峽
泰國攔腰開鑿「克拉運河」 「捷徑」欲替代馬六甲海峽早在17世紀,泰國人就構思在該國南部開鑿一條運河,縮短印度洋及南中國海之間的航程。 我國《財經時報》去年底就披露,中國有關方面醞釀投資數百億美元,注資克拉運河、昆明———曼谷公路等大型工程,以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分依賴。 到目前為止,泰國克拉運河開發項目委員會已至少訪問中國三次。中國石油裏海折戟,促使一度擱置的泰國克拉運河方案重新進入決策層視野。 美國、印度正加大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開鑿泰國運河可以避開風險,而且航程至少縮短1126公里,大大降低運輸成本。 5月上旬,一度被認為勝算在握的裏海北部油田股權認購在最後關頭失敗,不僅使中海油與中石化長達兩年多的准備工作付諸東流,更是繼去年底,中石油收購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退標和中俄石油管道改線風波之後,中國石油「走出去」戰略遭受的又一記重創。 失意裏海使得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中東仍將是我國原油進口最主要的基地,也使得對石油海運安全的考慮,需要重新強調。但這或許會成為泰國克拉運河項目的一個契機。一位石油專家透露,一度擱置的克拉運河方案有可能重新納入決策層考慮范疇。 馬六甲海盜猖獗交通混亂對馬六甲過分依賴值得擔憂 據統計,2002年中國進口石油近8000萬噸,占石油消費的比例已上升為32%。據專家預測,即使國內石油需求按下限估計,石油產量按上限估計,2010年時我國的石油供求缺口也將在1億噸以上,而且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大。 而中國從中東和非洲地區進口的石油數量約占進口石油總量的70%,這些進口石油的運輸都必須經過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的馬六甲海峽。 但馬六甲海峽卻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眼下的隱患就有兩個,一是海盜活動十分猖獗,對通行船舶構成嚴重威脅;二是海峽的交通秩序比較混亂,穿越海峽的客貨運輸以及隨意性極大的漁船已嚴重影響船舶航行安全。 從戰略風險的角度考慮,中國對於馬六甲海峽「過分依賴」就更值得擔憂了。 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馬六甲海峽是必須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國已經取得了新加坡海、空軍基地的部分使用權,並援建馬六甲沿岸的一些軍事設施。 印度通過在孟加拉灣所擁有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在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入口處修建了海軍基地,並部署重兵扼守海峽西口,希望能夠控制整個印度洋。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制定的石油戰略,就不能不考慮規避馬六甲海峽現實及可能出現的風險。 尋找替代運輸通道成關注熱點開鑿「亞洲巴拿馬」最引人注目 由於馬六甲海峽長約1100公里,船舶繞行距離較長,加上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尋找各種替代性的運輸方式及運輸通道成為遠東多個國家關注的熱點。截至目前,有關方面提出的方案主要有三個:泰國南部沿海「海陸聯運陸橋」、泛亞洲石油大陸橋和開鑿克拉地峽運河。 中國有關部門曾組織能源研究所與綜合運輸研究所對上述方案進行了聯合研究。據參加過研究的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興珊博士介紹,這幾個方案各有利弊: 第一、二個方案只能解決4000萬噸左右原油的運輸問題,這與遠東國家需從中東進口4億噸左右的原油相比,作用相當有限。並且第二方案也不具備經濟競爭優勢。 第三方案———在克拉地峽開鑿一條亞洲的「巴拿馬運河」,一直是「撇開馬六甲」設想中,最引人注目的方案。 克拉運河討論已過百年投資過大泰國爭取多國合建 在泰國,克拉運河計劃已討論超過100年。泰國政府對此項目相當熱心,多次進行論證。但是由於投資過大,單憑泰國自身力量難以承擔,泰國一直在爭取其他國家合作共建。 2003年初,泰國政府授權一家香港公司負責進行可行性研究。該香港公司預計,工程費用將高達250億美元。另有2002年的一項研究認為,開鑿工程應在2005年正式開始,整個工程可提供3萬人就業,用10年時間完工。 如果克拉地峽運河計劃實現,肯定會是21世紀最龐大的工程之一,不但歐亞貿易路線將因此改變,也為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及安全戰略帶來巨大變化。 日本是克拉地峽運河的另一個熱心者。朱興珊介紹,日本多次主動提出各種避開馬六甲的建議,並希望得到中國的積極回應。 日本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田邊敏憲說,中國未來從中近東大量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其規模將與日本從中近東進口的規模相匹敵。他認為,在能源問題上,「東盟+3(日中韓)」必須要友好地開展合作。 日方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圍繞泰國克拉地峽運河的施工,以及將來的經營管理,將周邊地區作為東亞能源儲備流通基地,以「東盟+3」的方式共同經營。 朱興珊認為,單從克拉地峽運河本身看,該項目對中國石油安全是有好處的。如果項目變為現實,中國可能選擇參股的方式進入這一新的戰略通道的建設。但由於投資數額巨大,加上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所以難於預測項目何時會進入實際操作層面。 支持開鑿運河只是紙上談兵油源多樣化才是根本出路 「中國可能支持開鑿克拉運河」的消息,震動了東南亞各國。這幾天,新加坡媒體紛紛就此作出報道和揣測。 然而,我國曾參加相關方案聯合研究的專家———國家綜合運輸研究所的羅萍近日在《北京青年報》表態:「開鑿克拉運河」的方案已提出多年,都未實施。幾乎是紙上談兵,關鍵是成本太高。目前來看,相對於運油途徑的安全,油源的安全更值得關注。油源多樣化才是中國擺脫對中東石油依賴的根本出路。 即使克拉運河開工,裏海對中國石油戰略仍屬至關重要的地區。為了擺脫對中東地區的依賴,中國石油進口源開發的重點開始轉向俄羅斯及中亞地區。這一戰略意圖不會輕易放棄。 日前中國與哈薩克簽訂的輸油管道協議,總投資額將達30億至35億美元,建成後每年將可輸送1000萬噸至2000萬噸的原油至中國。這項協議與已經簽訂的中俄管道的協議合起來,可以解決相當於中國現時原油需求量的16%,大大減低內地對中東原油的依賴性。 此外,中國石化旗下的勝利油田6月4日與亞塞拜然石油公司簽署一項價值1.4億美元的合約,將共同重整一處陸上油田。(本報綜合消息) 相關鏈接 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有兩個主要的建設方案:「北線」穿越克拉地峽,銜接泰國灣的春篷和安達曼海的拉廊,全長90公里。由於這條線路穿越山區,增加了工程的困難,因此近年又出現了「南線」方案,選擇在宋卡和沙敦之間開鑿一條全長102公里的運河,工程長度雖然有所增加,但地勢卻較平坦。(本報綜合消息) 相關鏈接 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7—15世紀,中國與南亞、阿拉伯各國、非洲就是通過這條海峽進行著友好往來。1511年到1945年,該海峽曾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日本控制;二次大戰後,海峽重新歸沿岸國管理。現在,馬六甲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三國共同管轄。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僅次於英國和歐洲大陸之間的多佛爾海峽。每年,這里有大約8萬艘船隻通過,每天平均約有220艘。 狂風暴雨經常不期而至,風暴倒不可怕,最令人頭痛的是馬六甲海峽里的海盜,對商船的危害特別明顯。平均3-6天就發生一起劫船事件。 除了海盜,大國對海峽控制權的爭奪也足以令人憂慮。馬六甲海峽是美國要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目前,美國已經取得了新加坡海、空軍基地的部分使用權,還在援建馬六甲沿岸的一些軍事設施。南亞大國印度也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入口處修建了海軍基地,並部署了重兵。印度扼守馬六甲西口,不僅是為了打擊海盜,制止非法軍火、毒品和走私,更重要的是對專屬經濟區進行嚴密監控,進而控制馬六甲,達到掌控印度洋的目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