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泰國際物流園區有多少工人
㈠ 沈陽有哪些物流園區
物流園區:1.沈陽國際物流港2.臨空現代物流港3.鐵西裝備製造業物流集中發展區4.近海保稅物流集中發展區5.沈北綜合物流集中發展區6.瀋海綜合物流集中發展區7.空港物流集中發展區
物流中心:1.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2.大東汽車物流中心3.金山鋼鐵物流中心
4.南五醫葯物流中心5.公路陸港物流中心 6.五愛物流中心 7.普洛斯物流中心8.中儲物流中心等等
㈡ 十五萬平米的物流園區大概有多少職工
以前的物流園區,用人比較多。
現在的物流園區有自動化設備
用人比以前減少一半。
㈢ 深圳六大物流園區介紹
深圳六大物流園區簡介
一、鹽田物流園區。
屬國際貨運樞紐型物流園區,主要發展國際集裝箱中轉、倉儲、拆拼、加工及物流信息服務等。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規劃面積為0.96平方公里,分南北兩片。其中與鹽田港碼頭作業區相連的南片區面積為0.17平方公里,位於鹽田港大道以北的北片區面積為0.79平方公里,兩區以全封閉高架橋相連,與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設有專業封閉通道,實現「區港一體」,地理位置極為優越。
鹽田港保稅物流園區疊加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的政策優勢,與國際深水中轉樞紐港的功能優勢,已經具備了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區雛形。它的設立必將進一步輻射帶動華南和泛珠三角洲經濟、社會發展,成為華南地區支線箱源和國際中轉箱源的集散地。
園區使用中國電子口岸統一開發的輔助信息系統,實現海關、企業、碼頭、電子口岸等多方數據交換;區內貨物自由流轉;進出境貨物實現「提前申報、自動審結、24小時進出區、電子車牌驗放」操作,有效提升了園區企業和碼頭的作業效率。
二、前海灣物流園區。
屬綜合物流中心,重點發展港口及陸路散雜貨集散、集裝箱中轉、加工、轉運和配運,以及與物流業相關的貨運交易、信息、管理、保險和金融等服務業。
前海灣物流園區是深圳市重點建設的六大綜合型、集散樞紐型物流園區之一。物流園區位於深港西部通道和蛇口、赤灣、媽灣三大港區陸路疏港通道的交匯處,由月亮灣大道、濱海大道(桂廟路)以及媽灣大道(規劃)、望海路所圍,總面積約8.67平方公里。
保稅港區的面積3.71平方公里,實行封閉管理。功能包括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享受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相關的稅收和外匯管理政策。主要稅收政策包括入區保稅、區內企業之間貨物交易不征增值稅消費稅等
園區綜合優勢非常突出,以區位優勢為例,前海灣物流園區和蛇口、赤灣、媽灣三大港區無縫銜接,距離大鏟灣和深圳機場也就一步之遙,發展海、空港物流的先天條件非常好。
園區內有三條重要的交通幹道:一是南坪快速從園區起步,連起整個深圳東西部地區;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更把前海灣和整個珠三角腹地連成一片;西部通道橫貫園區中部,南通香港,北接東莞、廣州,形成了非常快捷、完善的高快速公路網路。難能可貴的是,深圳西站、平南鐵路就在園區內,使實施「海鐵聯運」成為可能。不管是陸、海、空、鐵,前海灣物流園區交通條件在深圳所有物流園區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更為重要的是,前海灣物流園區依託的西部港區經濟腹地非常廣闊,直接經濟腹地珠江三角洲是全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間接腹地包括省內其他地區以及湖南、江西、廣西、貴州等中西部省區,這些地區資源非常豐富。西部港區依託深圳集裝箱樞紐港和散雜貨中轉樞紐的優勢,給前海灣物流園區帶來巨大的貨源和物流處理量。
三、航空物流園區。
園區以拓展國內貨運為基礎,重點突破國際貨運,以信息平台為手段,綜合發展海陸空多式聯運的供應鏈服務。近期將重點建設航空貨運中心,形成航空物流硬體平台、信息平台及服務平台。
深圳機場航空物流園區是深圳市的重點物流項目,由深圳機場集團和深圳機場股份聯合組建,規劃投資15億元,佔地總面積116萬平方米。計劃完工後深圳機場國內、國際航空貨物處理能力將分別達到50萬噸和20萬噸。一期工程包括國際國內貨運村、國際國內貨站、保稅倉及監管倉、聯檢綜合大樓、海關監管快件分揀中心等項目,去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這其中,空運中心是整個航空物流園區的核心部分,空運中心中的國際園,因為所涉及的業務流程特殊,更是整個園區的龍頭。國際園佔地27萬平方米,主要提供國際貨物處理場所,包括國際貨運村、國際貨站、保稅倉庫、快件處理區、聯檢綜合樓以及海關貨物查驗場、貨物消殺處理庫房等配套服務設施。
深圳機場物流園區的「空港通關貨物周轉站」是海關在機場口岸設立的專門用於辦理進出口貨物的分拆、中轉、倉儲、理貨、打扳、訂艙和報檢、報關、查驗等業務的封閉式的海關監管倉庫區,整個區域包括國際航空貨站、貨運代理倉庫區、出港貨物拼裝區、空港物流快線作業區和陸側閘 口、查驗場、扣貨庫等功能設施。周轉站採用封閉式圍網與外界隔離,主要受理的業務有六大類:空運直接到達進口貨物、空運進口轉關貨物、陸運進口轉關貨物、空運直接報關出口貨物、空運轉關出口貨物、陸運出口轉關貨物等。
深圳海關對周轉站採用新的監管模式,以空港信息平台系統為依託,空運艙單為主線,進出園區貨物動態電子底賬為基礎,對園區實行電子圍網管理,閘口驗放,進出境物流實現全程電子監控,規范機場物流亞的運作,有利方便企業貨物的進出和提高貨物通關的效率,進一步強化深圳空港口岸的快速集散功能
四、平湖物流園區。
屬陸路轉運樞紐型綜合物流園區,重點建設三大目標市場,即集裝箱中轉市場、倉儲配送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
平湖物流基地是國家經貿委確定的物流產業重點聯系單位;是中國物資流通協會命名的唯一一個國家級物流實驗基地;是深圳市"十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平湖物流園區(基地)總規劃控制范圍14.75平方公里,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與南灣兩街道,距深圳經濟特區15公里,距香港特別行政區25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鐵路貨運樞紐優勢及海陸空立體交通條件,通過平鹽鐵路、平南鐵路與東部鹽田港區和西部蛇口港群連接互通,華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平湖南鐵路編組站位於園區中心位置。
鐵路方面:日編組能力為8000車次的平湖南鐵路編組站位於園區中心,京九線、廣九、廣深線穿園區而過,南接香港,北連中原和歐亞大陸橋。全長26公里的平鹽鐵路和全長48公里的平南鐵路在園區內與京九、京廣線接軌,直通鹽田國際中轉港和蛇口集裝箱港。
公路方面:平蛇公路、深惠公路、丹平公路、平吉大道、富安大道與機荷高速、水官高速、清平高速、梅觀高速等交通主幹道在園區內外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橫貫基地的機荷高速把園區與寶安國際機場緊緊聯系在一起。
平湖物流園區具備港口、公路、 鐵路等多種對外交通物流功能,將重點發展公鐵、海鐵、公鐵海聯運等鐵路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構築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物流貨運平台。
1、港口:兩條支線鐵路與鹽田港和西部港群緊密相聯,平鹽鐵路全長26公里,平南鐵路全長48公里。可有效接駁世界各地港口航線。
2、鐵路:日編組能力為8000車次的平湖南鐵路編組站位於園區中心,京九線、廣九、廣深線穿園區而過,南接香港,北連中原和歐亞大陸橋。全長26公里的平鹽鐵路和全長48公里的平南鐵路在園區內與京九、京廣線接軌,直通鹽田國際中轉港和蛇口集裝箱港。
3、公路:平蛇、平蛇公路、深惠公路、丹平公路、平吉大道、富安大道與機荷高速、水官高速、清平高速、梅觀高速等交通主幹道在園區內外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園區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目前,平湖物流園區道路由高速公路、街道間城市主幹公路及街道內城市次幹道路形成四縱四橫的交通骨架。四條縱向主幹道,自西向東為平新路、平吉大道、平湖大街、丹平公路。四條橫向主幹道,由北向南為平龍路、富安大道、機荷高速、水官高速公路。其中平龍路是龍崗與寶安兩區的交通要道,並且承擔了東莞中東部至寶安地區大部分過境車流;平湖大街至丹平公路一線集中平湖、布吉與深圳市區的主要車流;平吉大道已於2007年初建成通車,成為連接平湖、南灣、布吉片區重要交通幹道,並有效緩解該片區交通壓力;機荷高速路-平新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已動工,正抓緊施工建設,爭取2008年完全建成通車。
市政配套:
供水:設有苗坑水廠、鵝公嶺水廠、白泥坑水廠,日供應能力2萬噸
供電:設有大小11KV、22KV七座變電站
排水:設有白泥坑污水處理廠和新南污水處理廠
通信:提供國內、國際電話、電報、傳真、國際互聯網寬頻接入等服務
燃氣:近期供應液化氣,遠期採用天然氣
道路:園區內形成「四縱三橫」路網骨架
五、龍華物流園區。
定位為服務口岸,重點發展為出入境集裝箱接駁、物流中心和配送、進出口貨物代理、集裝箱還箱點、信息管理及相應支持系統服務等。
深圳市龍華物流園區(深圳華南物流中心)位於梅觀高速公路梅林站東側,地處深圳中心地帶,距我國最大的公路口岸—皇崗口岸僅6公里,距鹽田港區25公里,距蛇口港區20公里。深圳市龍華物流園區項目總投資9億元人民幣,總佔地65萬平方米,其中「內陸物流港」佔地53萬平方米。
深圳市龍華物流園區將按照「統籌規劃、分期建設、分步運營、滾動發展」的方針進行建設和運營。國際集裝箱堆存區一期10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現已建成,經海在批准,已開展跨境集裝箱空箱堆存業務;可供海關、檢驗檢疫等單位使用的服務樓已竣工;電子閘口、一期保稅區、監管倉、冷藏箱堆場、海關查驗場等設施,將於2004年建成,並將投入運營。龍華物流園區全面建成後,年處理能力將達到133萬TEU。屆時,龍華物流園區將發揮其規模優勢,為深圳及珠三角的進出口貨物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經濟、高效的物流集散場地,也為海關提供一個可靠的物流集中監管平台。龍華物流園區的建成不僅能夠解決深港兩地陸路口岸通關的瓶頸問題,而且能夠大大緩解深圳公路口岸通關的壓力,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深圳及珠三角地區進出口企業的物流成本和通關成本,其社會效益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是非常顯著的。
深圳華南國際物流中心坐落於龍華物流園區內,由深圳市華南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和經營。
一、華南國際物流中心以「內陸物流港」的全新經營模式運作。從深圳方面看,是一個保稅物流中心,作為深圳市及珠三角地區進出口貨物的集散地。從香港方面看,可視為香港碼頭和機場的「內陸閘口」,起到收發貨中心的作用。發揮整合深、港兩地物流資源的作用,合理安排、調控進出口貨物在各個口岸的流量、流向,緩解深圳口岸通關壓力。
二、功能與服務范圍。
1、功能:保稅倉儲、物流配送、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集中報關、物流信息平台、進出口貿易、商品展示、轉口貿易、新生產的集裝箱出口報關、退稅等功能。
2、服務范圍:國際集裝箱、國際倉儲、國際貨代、代理報關、報檢等業務。
三、國際倉儲業務。
「內陸物流巷」倉儲面積11萬平方米,經營以下業務: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加工貿易進口貨物、其他保稅物流中心貨物、兩區兩倉貨物、外商暫存貨物、國際轉口貨物、辦潔海關手續的出口貨物、保稅檢測維修貨物、經海關批準的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的國內采購非保稅貨物。
四、國際倉儲業務。香港進口的需要拆箱或在香港拼箱後需中轉到大陸的貨物;國外原材料供應商,將產品運往國內銷售或復出境;國內進出口企業通過香港直接出口或在香港需再拼箱的貨物;國內進出口企業出口的未確定交貨日期的貨物。
五、國際集裝箱業務。「內陸物流港」國際集裝箱作業區擁有先進的作業設施和設施,配備有全新的Kalmar正面吊、堆高機等堆場作業設施,冷藏箱堆場配置162個插座,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空箱堆存、保稅重箱堆存、監管重箱堆存、一般貿易集裝箱堆存、進出口重箱轉關接駁、冷藏箱機組測試、預冷、箱體、機組維修、普通箱維修業務、集裝箱適載檢驗業務。
六、國際集裝箱業務—空箱作業。將中港兩地牌車托運的進口重箱拆箱後,空箱直接運到「內陸物流港」堆存,用於補充深圳空箱的需求,節約再次從香港調撥空箱的成本;方便深圳及珠三角其它地區還空箱到「內陸物流港」,提空箱裝貨後到深圳港口或香港。
七、國際集裝箱業務—重箱作業。
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門到門服務。客戶在場內可一次性辦理轉關、清關、檢驗檢疫等所有手續,形成貨物跨境運輸「綠色通道」,快速收發或中轉香港的貨物,方便、快捷地辦理貨物跨境運輸手續。
六、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
屬市域配送中心型物流園區,將建設以專業批發市場為基礎的物流交易平台,重點培育家居超市、汽車零配件交易市場、輕工產品市場、醫葯港、冷凍食品配送中心、文化傳播市場等7大類專業市場;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虛擬物流,建設支撐電子商務的物流信息平台,建立出口物流專區。
區位概況
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位於羅湖區北部,地處深圳市城市中心地帶,總規劃用地面積4.738平方公里,由筍崗片區(規劃用地2.366平方公里)和清水河片區(規劃用地2.372平方公里)兩部分組成。
筍崗-清水河物流園區距離:
文錦渡口岸4公里;
皇崗口岸10公里;
鹽田港18公里;
寶安機場34公里;
緊鄰布吉二線口岸;
廣深鐵路專線直達園區。
園區規劃
1、現代物流中心區。
2、園區配套服務區:
以寶安北路為軸線,建設園區商貿休閑線;
以寶崗路為軸線,建設園區生活配套線;
以梨園路為軸線,建成園區物流交通線;
以田心村和筍崗村為重點,形成園區生活居住區。
主導行業
近期重點鼓勵發展的主導行業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現代物流企業;各類高附加值批發市場和采購中心;生產零售商社會化物流配送中心;以物流信息支持的信息平台為基礎的電子商務行業;提供物流信息業務的各類新型行業;運輸倉儲和貨運代理等傳統物流行業;提供園區生活服務的各類配套行業;有利於促進園區不斷發展的其他行業。
寶安北路從南到北集中了數十個傢具商場和裝飾材料市場。隨著市政府建設筍崗物流園區步伐的加快,准備在這里投資辦商場的家居企業越來越多,昔日的中轉倉庫現已成為家居業窗口。寶安北路拓寬改造後,筍崗地區的交通狀況有很大改觀。不久以後,寶安北路就將成為深圳乃至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家居一條街。
地理位置
位於深圳市中心城區北部,南起筍崗東路,北至布吉特區邊防關口;東起布吉路和洪湖西路,西至紅嶺北路和紅崗路。
規劃面積/已開發面積
473.8萬平方米/300萬平方米
功能定位
以信息化為基礎,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大宗商品展示、采購、交易市場、物流總部基地和現代物流配送基地為重點,抓住培育龍頭交易市場(家居超市、汽車及汽配交易市場、電子產品專業市場、輕工產品市場、醫葯港、冷凍食品配送中心、生鮮農產品配送中心、文具玩具精品市場和工藝文化傳播市場等)和集聚專門人才的關鍵,不斷提升現代物流業的層次、規劃和能級。把園區建設成為城市現代服務業功能集聚區域/深港現代物流企業後方服務基地,為深圳建設成為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作出應有的貢獻。
㈣ 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怎麼樣
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是2006-08-1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環峰鎮含山經濟開發區凌家灘路281號鴻泰物流園物流用房7-10號。
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5227918826009,企業法人張宏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普通貨物運輸。(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含山縣鴻泰物流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上海有哪些物流園區
(一)浦東空港物流園區
浦東空港物流園區是上海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大型化、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之一,規劃面積16.8平方公里,含物流倉儲、公共服務等設施,主要功能定位為國際中轉、國際分撥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並進行相關增值加工業務,是具有航空快遞特色的物流園區。該物流園區依託浦東國際機場,運用航空運輸的快捷便利優勢,具有綜合服務功能。
國家商務部、海關總署和上海市政府對「上海浦東空港保稅物流園區」的規劃給予了高度重視,認為浦東空港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對於上海增強城市功能輻射能量、促進上海航空物流產業的發展以及更好地服務全國有重要的意義。
(二)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
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家區港聯動試點項目,享受保稅區和出口開發區的相關政策,是上海外高橋保稅區10平方公里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緊靠上海外高橋集裝箱三期碼頭,開發面積1.03平方公里;總投資28億元人民幣,包括現代化倉庫、集裝箱轉運區、商務中心、政府監管服務平台以及先進的硬體和軟體配套設施。具備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國際轉口貿易四大功能。據上海海關統計,2007年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進出口貨物34.36萬票,貨值383.73億美元,貨運量231.2萬噸,同比增長69.59%、114.94%和85.06%。
外高橋保稅區物流園區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依託海港、航空港和信息港,利用優惠政策,通過區(保稅區)、港(海港、航空港)、鎮(高橋鎮、機場鎮)聯動,大量集聚物流企業,重點發展第三方物流,形成合理的物流產業布局,將成為世界經濟供應鏈中具有競爭力的物流節點之一。
(三)西北物流(江橋)園區
西北物流(江橋)園區位於江橋鎮,是由上海市經委、嘉定區江橋鎮人民政府共同組建的上海市「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四大物流園區之一,園區是以產品的采購和一級分銷為核心,以現代物流為支撐,集展示、貨運采購、儲存、加工、配送、轉運、商貿、信息等七大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是提供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多式聯運一體化的內陸口岸與加工輻射性的第三方公共綜合物流樞紐園區。江橋園區位置選擇在204、312國道和滬寧高速公路的匯集處,是上海通往江浙及長江三角洲腹地的咽喉要道。
(四)洋山深水港物流園區
洋山深水港物流園區從廣義上包括:洋山深水港港區、東海大橋以及與之配套的港口物流園區。從狹義上單指配套的蘆潮港輔助園區。洋山港區依託大小洋山島鏈形成南、北港區。規劃至2020年,可建成深水泊位30餘個,集裝箱吞吐能力達1300萬TEU 。東海大橋總長32公里 ,橋寬31.5米 ,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大橋通航標准為5000噸級,主通航孔凈高度為45米 。
洋山深水港物流園區(蘆潮港輔助園區)位於臨港新城西側,東臨A2(滬蘆高速公路),距洋山深水港區32km,距市區55km,距郊區環線10km,距浦東機場30km,通過多層次公路網與郊區環線,外環線,內環線相連。園區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並預留8平方公里做為備用發展地,建成後將逐步發展成為東北亞國際物流的樞紐中心。洋山深水港物流園區具有倉儲、運輸、加工、貿易、保稅、臨港工業、分撥、增值和國際商貿等綜合功能,是提供物流服務和國際交流的中心。
上海市物流園區布局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服務需求來源不能完全滿足
城市物流園區布局應考慮其主要承擔的物流服務需求來源,一般應設置在主要物流服務需求來源方向上或接近該方向。從上海的地理位置來看,上海地處華東,又作為長江的龍頭,依靠洋山港、外高橋港和浦東空港,可作為內陸地區貨物進出口的集散地。西北物流園區承擔著進出上海市區貨物的物流集散功能。但上海西南松江區擁有佔全國出口加工區出口總額近1/3的松江出口加工區,該出口加工區是我國僅次於外高橋、深圳保稅區之後的進出口額第三大區,2007年進出口總額為386.2億美元,該區的物流服務需求僅依靠上海市目前的物流園區是無法完全滿足的。
(二)現有交通網路未能充分利用
要形成物流網路布局就要高效利用現有資源,在建設物流園區時要注重完善城市現有與港口、鐵路、機場的對接配套,提高城市物流設施的輻射能力和效率,保證貨物及時運抵。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滬青平高速公路、同三國道、嘉金高速等干線,在松江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道路交通網,松江也是上海西南重要的門戶。但松江區內的物流需求目前僅依靠區內零散的物流企業滿足,未能通過物流園區的規模效應充分利用現有的交通便利條件。
(三)物流園區在區域上的不平衡
目前建成的四大物流園區中,三個分布在上海東部,重點在進出口貨物的物流集散。浦東區藉助外高橋港和國際機場兩大物流基地的優勢,正在加快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不斷吸引國內外知名現代物流企業落戶,不斷完善其現代物流產業鏈的框架,正與洋山港一起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世界最重要的現代物流基地之一。但上海西部僅有江橋的西北物流園區,松江區在物流園區的建設上還是空白,且區內又存在著大量的物流需求有待滿足,這種狀況不利於松江區的招商引資,不利於該區域的經濟發展。
在松江建立物流園區的可行性分析
(一)相對較低的成本
由於松江土地資源充足,成本相對較低,有利於物流園區的投資,也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留有空間。該物流園區建成後在未來物流活動中的輔助設施建設規模、倉儲費、運費、勞動力成本等物流費用上具有顯著優勢。松江位於上海市邊緣地區,在松江建立物流園區可緩解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和雜訊污染,也有利於環境保護,降低社會成本。
(二)便利的交通網路
物流園區建設一般應考慮設置在城市對外交通主要樞紐或城市交通系統轉換銜接節點附近,交通便利,便於多種運輸方式相銜接。例如鐵路、城市對外交通( 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通道出入口、機場、沿海或內河港口等交匯處,有利於開展多式聯運。松江具有相對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便捷的公路交通網路;滬杭鐵路復線貫穿松江;距離虹橋國際機場25公里,浦東國際機場68公里,有高等級公路相連;黃浦江橫貫松江區東西。在擁有便利的交通網路,又存在大量物流需求的基礎上,松江區具備了在區內建立物流園區的必要條件。
(三)松江出口加工區物流需求的有力支撐
物流園區建設應盡量接近城市物流需求集中或貨物集散地點,現有物流資源有一定基礎, 一般有較大物流需求量,如工業園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企業分布較集中的區域。松江出口加工區就屬於企業的集聚區,也是大量貨物的始發地和終到地,物流園區布局在此,能獲得加工區物流需求的有力支撐,也有利於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物流園區運作效率和經營效益,提高物流設施的利用率,實現運輸集約化。
(四)明顯的規模經濟效益
松江物流園區的建設能夠將目前松江區內散布的物流企業集中在一起,園區內部可對大型倉庫的布局進行統一規劃,可發揮整體優勢,統籌兼顧,實現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互補優勢。同時,這些企業還可共享園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實現規模經濟。
在松江物流園區的建設過程中應注重採取柔性規劃,建立持續改進機制,確立建設過程的階段性目標,對園區建設堅持階段性評估檢查制度,從而保證建設成效的最終實現。
㈥ 鄭州高新區梧桐街鴻泰物流在那個位置
鄭州市管城區
鴻泰物流園:鄭州市鄭尉路與107道交叉口向南1公路東(河南省內業務)
鴻泰物流園二:鄭州市南三環與文興路交叉口向南1公路東(內業務)
鴻泰物流園三:鄭州市南三環與鄭尉路交叉口向南500米路東(山西、河北、內蒙業務)
㈦ 成都有幾個物流園區以及跨國公司入駐成都有多少人
(一)建設區域物流中心。
依託交通樞紐和特大城市的經濟功能,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區域物流中心,重點建設4大物流園區和4大物流中心。
成都航空物流園區。依託雙流國際機場,建設服務四川、輻射西部、連接世界的樞紐型西部航空物流港。
成都國際集裝箱物流園區。依託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服務四川、輻射西部、通達全球的樞紐型集裝箱內陸港。
成都青白江物流園區。依託成都鐵路樞紐大彎貨站,建設服務四川、輻射西部、通達全國的樞紐型鐵路散貨集散地。
成都新津物流園區。依託成都鐵路樞紐新津貨站,建設服務川南、輻射西南、通達全國的樞紐型鐵路散貨集散地。
成都新都物流中心。依託城市北向公路主通道,建設服務於成都北部、輻射成德綿經濟帶、通達全國的公路物流港。
成都龍泉物流中心。依託城市東向公路主通道,建設服務成都東部、輻射成渝經濟帶、連接長江港口的公水聯運貨物集散中心。
成都雙流物流中心。依託城市南向公路主通道,建設服務於成都南部、輻射西南的公路貨物集散中心。
成都保稅物流中心。依託成都出口加工區,建設服務於成都、輻射四川的保稅物流中心。
(二)建設次區域物流中心。
根據南、北、東、西四個方向的進出川通道和各地產業布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區域規劃等因素,建設八大次區域物流中心。
攀枝花物流中心。以礦產資源、鋼材和農產品(冷鏈)物流為特色,輻射川、滇、黔交界區域。重點建設攀枝花市倮果散裝貨物(礦產品)物流中心等項目。
自貢—瀘州—宜賓物流中心。以酒業、化工、機械、鹽化工物流為特色,輻射川、滇、黔、渝交界區域。重點建設自貢板倉加工製造業物流園區、宜賓港志誠作業區一期工程、瀘州高壩集裝箱物流中心等項目。
達州物流中心。以天然氣化工、農產品和再生資源物流為特色,輻射川、渝、陝、鄂交界區域。重點建設達州糧食物流中心等項目。
綿陽—廣元物流中心。以電子產品、農產品物流為特色,輻射川、陝、甘交界區域。重點建設長虹信息化現代物流園區、廣元現代糧食物流中心等項目。
南充—廣安物流中心。以商業零售、農產品、建材物流為特色,輻射川、渝交界區域。重點建設南充小龍物流園區、廣安新橋能源化工園區物流中心等項目。
遂寧—內江物流中心。以建設倉儲配送設施為重點,形成為全省服務的物流配送中心。重點建設川渝合作物流園區、遂寧中國西部國際工業物流港等項目。
樂山物流中心。以大件運輸為特點,形成水路聯運的物流中心。重點建設樂山棉竹物流園區等項目。
雅安物流中心。以水電、礦業、機械加工、農產品物流為特點,形成輻射川西北、攀西地區的物流中心。重點建設華峰物流園區、雅惠物流倉儲中心等項目。
(三)構建重點領域物流體系。
依託四川產業特色和物流需求,構建重點領域物流體系。
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配合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建設,依託省內大中型食品加工企業、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園區,構建四川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
糧食現代物流體系。以散儲、散運、散裝、散卸為重點,構建以成都、眉山、宜賓、達州、南充、攀枝花、廣元為重要節點的四川糧食現代物流體系。
製造業物流體系。結合四川省重要戰略資源開發基地建設、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建設、科技創新產業化基地建設、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建設,組織實施一批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工程和重點項目,促進現代製造業與物流業的有機融合、聯動發展。
商貿物流體系。推進物流企業與商貿企業互動發展,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在大中城市發展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配送,促進流通的現代化,擴大居民消費。加快建設城市物流配送項目建設。發展農產品直銷和配送,以及農資和農村日用消費品的統一配送,推動建立農村物流體系。
第三方物流體系。培育一批適應機械、重裝、電子、建材、白酒等優勢產業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做強做大。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