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瑪哈沙家族是什麼
『壹』 瑪哈國王朝三暮四,原來曾被傷透心,王妃余瓦達如今怎樣
如果前泰國國王普密蓬有得選的話,估計他不一定願意將王位傳給瑪哈·哇集拉隆功。
這個兒子還是王儲時,就鬧出許多離經叛道的新聞,除了是他和妻子所生之外,和王室要求的繼承人條件大相徑庭。無奈普密蓬一生只專情自己妻子一人,而妻子膝下只有這么一個孩子,子嗣十分單薄,無奈只能讓瑪哈繼位。
瑪哈也不閑著
沒有了王妃的頭銜,也意味著不用參與到王室的種種斗爭中,余瓦達反而顯得比同齡人更加年輕。命運對她還是非常寬厚的,你們覺得余瓦達是個有福氣的嗎?
『貳』 一諾傾情的老廖為什麼把女兒嫁出去
本來廖鴻威文擔心因自己是高利貸的名聲影響了女兒的婚事。所以廖鴻威文翻出債務人登記本,開始為女兒選擇合適的婚嫁對象,選中了瑪哈沙家族的小少爺陸軍軍官巴壯。於是廖鴻威文找到巴壯,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一是3日內還清所欠的高利貸,二是娶自己的女兒瓦妮達為妻,否則就告上法庭,叫瑪哈沙家族破產。但因巴壯心中已有愛人,又沒錢,就逃走了,哥哥巴賈怕被上訴家族名譽受損,於是取了瓦尼達。
『叄』 穿露臍小背心、玩一夫多妻,這不是變態,是泰國國王瑪哈,現狀如何
一
大眾對政客的一般印象是什麼?梳著整齊的發型,西裝筆挺,說話不卑不亢、舉止從容淡定,在鏡頭面前永遠精神飽滿,謹言慎行。
但瑪哈絕不屬於這類政客,他的衣品更像一個不入流的網紅。
和英國王室不同,泰國王室不僅有名,還有實權。瑪哈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被溺愛到大,甚至12歲還不會系鞋帶,全由侍衛代勞。
有錢又沒人管,這造就了他散漫、風流、不知收斂的性格。
因此,他在英國、澳大利亞留學時就被當時的詩麗吉王後召回,就怕這位花花公子惹是生非,影響王室形象。
瑪哈的私生活有多混亂?這充分體現在他的婚姻生活上。與婚姻相比,他的露臍裝根本不值一提。
1972年,瑪哈被立為王位繼承人,年僅20歲;但直到2016年老國王普密蓬去世,當了近半個世紀王儲的瑪哈才成為國王,即拉瑪十世。
瑪哈有過5段婚姻,前三次在當國王以前。
第一段婚姻是典型的政治聯姻,妻子是瑪哈的表妹,也是出身於泰國最大的王族育坤家族的宋詩哇麗公主。但很明顯瑪哈不喜歡這個表妹,為了擺脫這段婚姻甚至對簿公堂。
泰國法律規定對皇室不敬者可判處最高15年徒刑。這場官司完全一邊倒,宋詩哇麗不敢提出指控,瑪哈如願以償,撇開第一任妻子。
瑪哈的第二任妻子是演員,叫育瓦提達,二人育有四男一女。但育瓦提達的命運同樣悲慘,結婚兩年後,二人鬧離婚,瑪哈甚至在宮殿張貼海報,指責她和自己的空軍元帥通姦,並將其和四個兒子逐出泰國。
《經濟學人》雜志評價瑪哈:「這是一位被寵壞的、任性的和非常令人厭惡的人」。
當然,同樣任性的政要不止瑪哈一人。
近幾年,越來越流行國家政要高調出場。前有特朗普出爾反爾、杜特爾特口無遮攔,後有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嘲笑法國第一夫人,他們向世人展示出了極低的個人素質。
政客的高調是或許為了選票,但不顧及國家顏面、只圖一時爽快的高調很難看,只會令人討厭。
泰國國王並不親政,但手握軍權,同時也是國家權力的象徵,政治影響力極大,瑪哈的一系列行為已經引起大眾反感,而且在換妻子這條路上他還在繼續,五任妻子或許遠不是他的極限。
『肆』 一諾傾情瓦妮達舞會是哪一'x'62z62x'62z62
第8集
瓦妮達的大學好友甘拉雅和蘇瑪麗以為瓦妮達過著幸福的生活,她們找到瑪哈沙大宅,告知她們的大學好友要結婚,邀請瓦妮達夫妻二人參加婚禮。瓦妮達為了不在同學面前丟臉,請求巴甲和她一起參加同學的婚禮,被巴甲一口回絕。泰國的行憲紀念日即將到來,琵莎麥請求巴甲帶自己參加活動,巴甲一口答應,不料在軍營將軍卻命令巴甲等下屬要帶上自己的妻子參加活動。巴甲擔心琵莎麥傷心,請求好友盟迪少校幫忙,拖住琵莎麥晚到半小時。巴甲請求瓦妮達參加行憲紀念日活動,瓦妮達也一口回絕,作為交換條件,巴甲同意參加婚禮,但瓦妮達要參加紀念日活動。晚上巴甲穿好了禮服,等待瓦妮達准備,巴甲和淳姨十分忐忑,擔心瓦妮達不懂禮節惹出亂子,卻不料瓦妮達打扮好以後走下樓來,巴甲驚呆了,瓦妮達端莊大方,美麗無比。瓦妮達一入場就招來眾多軍官羨慕的眼神,將軍和將軍夫人贊不絕口,叫巴甲和瓦妮達跳第一支舞,引來眾多掌聲。不料琵莎麥看到此景非常憤怒,和瓦妮達第一次見面就挑釁地說是巴甲的愛人,而瓦妮達也不示弱地說自己是巴甲的妻子。
第18集
瓦妮達到後院的安潘和安白兄妹家吃飯,吃完飯後,安潘送瓦妮達回來,碰到了前來探望的盟迪,兩人內心都非常喜歡瓦妮達,一言不合扭打在一起。巴甲回來後,諾夫人和琵莎麥添油加醋說瓦妮達敗壞門風,但巴甲根本不信,卻邀請瓦妮達做自己的比賽舞伴,瓦妮達高興地答應了。為了配合默契,巴甲和瓦妮達每天晚上都在小屋的天井練習舞蹈,兩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淳和賴也高興地參與其中,大家其樂融融。琵莎麥看到巴甲沒有把自己作為舞伴,就拉著諾夫人前來鬧事,巴甲明確表示只把自己的妻子作為舞伴。諾夫人和琵莎麥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將瓦妮達參加比賽的裙子剪壞,讓瓦妮達無法參加比賽,為了在短時間內修好衣服,瓦妮達匆匆找安白幫助維修,也沒有將此事告知巴甲。
第19集
巴甲接瓦妮達參加比賽,卻不見了瓦妮達的蹤影,琵莎麥得意地拽著巴甲到了比賽現場。巴甲在比賽現場煩悶,看到瓦妮達和安潘一起趕到,誤認為兩人是約好一起來的,氣憤地拉著瓦妮達進入舞場,由於兩個人都嘔著氣,一邊跳一邊鬥嘴。琵莎麥也拉著安潘進入舞場,不斷擾亂巴甲和瓦妮達的舞蹈,並在兩人旋轉之際,將瓦妮達拉倒在地,安潘沖上去扶起摔倒的瓦妮達,並要送瓦妮達回家,巴甲趕出來,命令瓦妮達跟自己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瓦妮達傷心地質問巴甲,他們本來是債務的關系,為什麼總是命令她,是不是只擔心瓦妮達的行為會影響瑪哈沙的名譽。巴甲回答不是,面對瓦妮達不停的質問,他沖上去吻了瓦妮達,以這種形式表示了自己的回答。巴甲和瓦妮達都對接吻一事感到困惑,兩人的內心都十分掙扎。瓦妮達到安潘家吃早飯,巴甲也追了過去,聽到瓦妮達誇獎安潘會做飯,是好男人,巴甲也向彤姨請教做飯的方法。斑倪嫁給帕迪拉洽公爵沒幾個月,帕迪拉洽公爵就去世了,並將全部財產留給了斑倪,斑倪表示還愛著巴壯,希望琵莎麥牽線,請求諾夫人和巴壯還接受她,她可以替瑪哈沙家還清債務。琵莎麥拿著斑倪給的錢找到廖,要求還巴甲自由。廖認為是和巴甲簽的協議,所以將琵莎麥趕出了廖家。
第36集
諾夫人面對大家的質問,指責是廖的陰謀,巴甲希望母親勇敢承認錯誤。廖讓女兒公開在祠堂中找到的信件,善良的瓦妮達為了巴甲,謊稱沒有信件。她告訴巴甲和諾夫人她只想為蒙塔姑婆洗清冤屈,並不想報復。諾夫人非常感動,決心要積德做善事,和巴甲到蒙塔夫人的墓前真誠地懺悔。諾夫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並徵求彤姨的意見給巴壯寫了一封簡短而蘊涵母愛的信件,希望巴壯帶著春杏回家。巴甲單獨約出瓦妮達,真心求婚,為瓦妮達戴上了結婚戒指。瑪哈沙家族為巴甲和瓦妮達再一次舉行熱烈的婚禮,廖這一次是真正將女兒的一生託付給了巴甲,拜託巴甲好好愛自己的女兒。巴壯也趕了回來,面對春杏叫出的媽媽,諾夫人感到很滿足。婚禮舞會一對對有情人的甜蜜也打動了廖和諾夫人,兩親家冰釋前嫌也一起跳舞。兩位家長在新房中按照民俗慣例給予了巴甲和瓦妮達祝福,兩個人終於幸福地在一起。
——來源自網路
如有疑問請追問,望採納~!
『伍』 泰國電視劇 瑪拉哈沙家家族的電視劇名叫什麼
一諾傾情的男主姓瑪哈沙,瑪拉哈沙沒聽過
『陸』 泰國國王在泰國是個什麼存在
泰國王室
泰國王室,也就是曼谷王朝和楚克里王朝,是泰國的一個皇室家族,從1782年延續至今。曼谷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之前是一個擁有專制權力的統治者。1932年後,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從那以後,所有的國王都成了象徵性的國家元首。
三、泰國國王的權可以控制軍隊
在泰國,由於皇權和軍權的分離,皇室和國王的權利逐漸衰落,軍隊成為實際的國家控制者。在國王、軍隊和民選政府中,軍隊往往需要國王的影響力來干預政治,而國王需要軍隊的支持來維持自己的地位。他們相互制約,民選政府成為他們共同的對立面。泰國軍隊“任性”,非常牛氣,一有不順眼就推翻民選政府,有時候還會把槍扔掉。泰國的內亂似乎無法控制,但最終調解政變的一方是國王。國王說如果他停止戰斗,軍隊會把他的槍收起來。在泰國,國王才是真正的演說家。軍隊再牛逼,也沒人敢拿槍指著上帝,因為國王就是上帝,怕被上帝懲罰。
總結:泰國國王在泰國不同於其它國家的國王(比如日本)最大的一點不同是:泰國國王不是空架子,手中有很大的實權。政治權利軍事權利,全部都一手掌握。泰國是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因此泰國國王深受愛戴。
『柒』 泰國皇帝世系表
一、帕鑾王朝(1238年—1438年)
1、室利·膺沙羅鐵(Pho Khun Sri Indraditya)1238年—1279年
2、班孟(Pho Khun Ban Mueang)1279年
3、蘭甘亨大帝(Pho Khun Ram Khamhaeng)1279年—1298年
4、樂泰(Phaya Loethai)1298年—1323年
5、威南童(Phaya Nguanamthom)1323年—1347年
6、曇摩羅闍一世·立泰在(Phaya Lithai)1347年—1368年
7、曇摩羅闍二世·盧泰(Phaya Leuthai)1368年—1399年
8、曇摩羅闍三世·賽盧泰(Phaya Saileuthai)1400年—1419年
9、曇摩羅闍四世(Phaya Borommapan)1419年—1438年
10、阿瑜陀耶王國(Kingdom of Ayutthaya)
二、第一烏通王朝(1350年—1370年)
1、烏通王拉瑪鐵菩提一世(Somdet Phra Chao Uthong)1350年—1369年
2、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69年—1370年
三、第一素攀那蓬王朝(1370年—1388年)
1、波隆摩羅闍一世(Borommarachathirat I)1370年—1388年
2、東蘭(Thong Lan)1388年,波隆摩羅闍一世之子
四、第二烏通王朝(1388年—1409年)
1、拉梅萱(Somdet Phra Ramesuan)1388年—1395年
2、羅摩羅闍(Rama Ratcha)1395年—1409年
五、第二素攀那蓬王朝(1409年—1569年)
1、因陀羅闍/帕納卡粦陀羅闍(Intha Racha I)1409年—1424年
2、波隆摩羅闍二世/三披耶王(Borommarachathirat II)1424年—1448年
3、波隆摩·戴萊洛迦納(Boromma Trailokanat)1448年—1488年
4、波隆摩羅闍三世(Borommarachathirat III)1488年—1491年
5、拉瑪鐵菩提二世(Ramathibodi II)1491年—1529年
6、波隆摩羅闍四世(Borommarachathirat IV)1529年—1533年
7、叻沙達(Phra Ratsadathirat)1533年
8、帕猜羅闍(Phra Chairacha)1534年—1546年
9、蓋法(Keowfa)1546年—1548年
10、坤哇拉旺沙(Khun Worawongsathirat)1548年
11、摩訶·查克臘帕(Maha Chakkraphat)1548年—1564年
12、馬欣(Phra Mahinthra)1564年—1569年
六、素可泰王朝(1569年—1629年)
1、摩訶·達摩羅闍(Maha Thammarachathirat)1569年—1590年7月29日
2、納黎萱大帝/帕那萊(Somdet Phra Naresuan,Phra Naret)1590年7月29日—1605年4月7日
3、厄迦陀沙律(Somdet Phra Ekathotsarot)1605年4月25日—1620年
4、西騷哇帕(Somdet Phra Si Saowaphak)1620年
5、因陀羅闍二世·頌曇(Somdet Phra Songtham)1620年—1628年
6、策陀二世(Somdet Phra Chetthathirat II)1628年—1629年
7、阿滴耶旺(Phra Athittayawong)1629年
七、巴沙通王朝(1630年—1688年)
1、巴沙·通(Somdet Phra Chao Prasat Thong)1629年—1656年
2、昭發猜(Somde Chao Fa Chait)1656年
3、室利·素曇瑪羅闍(Somdet Phra Si Suthammaracha)1656年6月—1656年10月26日
4、那萊大帝(Somdet Phra Narai)1656年10月26日—1688年7月11日
八、班普鑾王朝(1688年—1767年)
1、帕碧羅闍(Somdet Phra Phetracha)1688年—1703年
2、帕昭·素(Somdet Phra Suriyenthrathibodi)1703年—1709年
3、帕昭·泰沙(Somdet Phra Chao Yu Hua Thai Sa)1709年—1733年
4、波隆摩閣(Somdet Phra Chao Yu Hua Boromakot)1733年—1758年
5、烏通奔(Somdet Phra Chao Uthumphon)1758年—1796年
6、波隆羅闍五世·厄伽陀(Somdet Phra Chao Ekkathat)1758年—1767年
九、吞武里王朝(1767年—1782年)
1、鄭信大帝(Somdet Phra Chao Taksin)1767年11月6日—1782年4月6日
十、卻克里王朝/曼谷王朝(1782年—今)
1、昭批耶卻克里/拉瑪一世(Chao P'ya Chakri,Rama I)1782年4月6日—1809年9月7日
2、依剎羅頌吞/拉瑪二世(Isara Sunt'orn,Rama II)1809年9月7日—1824年7月21日
3、策陀/拉瑪三世(Nangklao,Rama III)1824年7月21日—1851年4月2日
4、蒙固/拉瑪四世(Mongkut,Rama IV)1851年4月2日—1868年10月1日
5、朱拉隆功/拉瑪五世(Chulalongkorn,Rama V)1868年10月1日—1910年10月23日
6、哇棲拉兀/拉瑪六世(Vajiravudh,Rama VI)1910年10月23日—1925年11月25日
7、巴差鐵朴/拉瑪七世(Prajadhipok,Rama VII)1925年11月25日—1935年3月2日
8、阿南塔·瑪希敦/拉瑪八世(Ananda Mahidol,Rama VIII)1935年3月2日—1946年6月9日
9、普密蓬·阿杜德/拉瑪九世(Bhumibol Alyadej,Rama IX)1946年6月9日—2016年10月13日
10、瑪哈·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Maha Vajiralongkorn,Rama X)2016年12月1日—今
(7)泰國瑪哈沙家族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王資料:
1、拉瑪一世
拉瑪一世(1737年—1809年),泰國曼谷王朝第一代國王(1782年—1809年),原名通鑾。
又稱為昭披耶卻克里(Chao P'ya Chakri),謚號帕佛陀約華朱拉洛(P'ra P'utt'a Yot Fa Chulalok),漢名鄭華。
拉瑪之父來自泰國貴族家庭,而其母名字叫Daoreung具有部分華人的血統。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鄭信因近衛軍發動政變被迫退位,昭批耶卻克里將軍率軍從柬埔寨前線回歸平叛即位,在登基第二天下令處死鄭信。
十一年,昭批耶卻克里入貢,進表自稱為信之子鄭華。清廷信之,封為暹羅國王。
2、拉瑪二世
拉瑪二世(Rama II,1767年2月14日—1824年7月21日),泰國國王,依剎羅頌吞(Isara Sunt'orn)。
1809年—1824年在位,謚號帕佛陀洛羅那帕萊(P'ra P'utt'a Loat La Nap'alai),進貢稱鄭佛,是暹羅國的國王。
3、拉瑪三世
拉瑪三世,泰國國王,策陀皇子(Prince Jett'a),1824年—1851年在位,謚號帕喃格勞(P'ra Nang Klao),進貢稱鄭福。
拉瑪三世策陀王子,謚號帕喃格勞,1824年—1851年在位,中國史書稱鄭福。他於1787年3月31日出生於吞武里老王宮,取名「孟昭策陀」(「孟昭」既國王之孫,當時一世王還在位),是二世王與麗妃的兒子。
道光四年,鄭佛在位十五年。傳位策陀皇子,五年遣使入貢請封,自稱鄭福。鄭福在位期間遣使入貢凡五次。
4、拉瑪四世
本名蒙固(英文:Mongkut,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是泰國國王拉瑪四世(Rama IV),向清廷進貢時稱鄭明,拉瑪二世之子,1851年到1868年在位。
主要成就是命令貴族改變服飾;創建小乘佛教正法派 。
5、拉瑪十世
泰王拉瑪十世(泰文:รัชกาลที่๑๐);1952年7月28日―,本名:瑪哈·哇集拉隆功(1952年7月28日―),中文名鄭冕。
現任泰國國王,卻克里(曼谷王朝)的第10位國王,稱拉瑪十世。
哇集拉隆功是泰國拉瑪九世王普密蓬·阿杜德和詩麗吉王後唯一的兒子,泰國皇家空軍上將,皇家禁衛軍第一師禁衛團團長,1972年被立為王儲。
曾經常代表普密蓬出席一些重要的國事活動和慶典,協助處理日常事務,並兩次訪華。喜歡詩歌和足球運動。
當地時間5月4日上午,泰國瑪哈哇集拉隆功國王的加冕典禮在首都曼谷大王宮隆重舉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泰國國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瑪一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瑪二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拉瑪三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瑪哈·哇集拉隆功
『捌』 她從舞女一躍成泰國王妃,失寵後淪落寺廟掃地,後來怎樣
她出生於平民家庭,家中姊妹眾多,家境貧寒,早早輟學後便進入社會,成為某高級會所的舞女,然而一次邂逅,卻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泰國王儲對她一見鍾情,當即便把她接入皇宮,生下兒子後更是受盡恩寵,從舞女一躍成為泰國王妃,完成了人生的逆襲,成為所有泰國姑娘仰望的目標。
然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若是人們在順境中不懂得謙虛謹慎,戒驕戒躁,那麼到最後便會滋生災禍,由福轉禍,西拉米一家便是最真實的寫照。
『玖』 因欠債而結婚的泰劇是什麼
《一諾傾情》。該劇講述了巴賈(傑西達邦·福爾迪 Tik Jesdaporn Pholdee 飾)盡管出生於名門望族,但他的家族正面臨著日益衰落的窘境。
巴賈的弟弟是一個賭鬼,嗜賭成性的他欠下了大筆債務無力償還,索性玩起了失蹤。身為哥哥的巴賈無奈之下只得親自出面,收拾弟弟留下的爛攤子。瓦尼達的父親向巴賈提出了一個可以令債務一筆勾銷的條件,那就是讓巴賈迎娶自己的女兒瓦妮達。
(9)泰國瑪哈沙家族是什麼擴展閱讀
結局:瑪哈沙家族為巴甲和瓦妮達再一次舉行熱烈的婚禮,廖這一次是真正將女兒的一生託付給了巴甲,拜託巴甲好好愛自己的女兒。巴壯也趕了回來,面對春杏叫出的媽媽,諾夫人感到很滿足。
婚禮舞會一對對有情人的甜蜜也打動了廖和諾夫人,兩親家冰釋前嫌也一起跳舞。兩位家長在新房中按照民俗慣例給予了巴甲和瓦妮達祝福,兩個人終於幸福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