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如何騎大象的
❶ 為什麼有些人說去泰國旅遊,千萬不要騎大象
大象也算是泰國的一個象徵了,但是你去泰國旅遊,騎到大象上面的話,那麼很可能你會被宰,會有人上來找你要昂貴的合影費用。
❷ 泰國的大象是勞動能手
泰國的大象是勞動的能手。自古以來,大象就和泰國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們往往是泰國人勞動工作的好幫手。尤其在泰國交通不便的高山密林中,大象充當得力運輸工具、搬運木材能手,是常見之事。在泰國,大象是最能吃苦耐勞的勞動模範。它能載重上千千克,單那1米多長的大鼻子就能捲起1000千克重的東西。山高林密,坡陡路滑,大象從崎嶇不平的山上把用鐵鏈縛住的巨木拉拽到積木場。積木場上專門有兩頭歸攏木頭的大象,它們呼扇著簸箕般的大耳朵,用兩顆長牙一鏟,用鼻子一卷,猶如吊車輕輕地把粗大木頭夾了起來,按照主人的手勢放到指定的位置,橫七豎八的木頭,很快就給你碼得規規矩矩,整整齊齊的。遊客還可以騎上象背,在蜿蜒的山道上悠哉游哉地逛上一圈,大象會毫無怨言地毫無索取地滿足你的要求。
❸ 泰國把象當作神那為什麼還騎大象
大象到今天為止在泰國某些地方仍然是勞動工具,運輸工具,也是人們的夥伴。此外,旅遊業依然在用來賺錢招攬遊客
❹ 大象在泰國的地位是怎樣的
在古代,大象就像現代戰爭的坦克一樣,曾經跟隨暹羅(泰國的舊稱)的士兵馳騁沙場。到了當今,雖然大象已經不再作為人們出行的日常交通工具,但是轉而活躍在泰國的旅遊業中,繼續為泰國的經濟作出貢獻。如果你有關於佛牌方面的疑惑或者想奉請佛牌,可以關注訂閱老武未欣宮眾浩:好運來泰佛堂 如今,到泰國騎大象,穿叢林,已成為泰國旅遊的保留項目。而小象們的才藝表演,更是受遊客喜愛的項目。
❺ 在泰國為什麼騎大象不能穿裙子
大象的脊椎並非天生用來承載人類的重量。大象每天將遊客背在背上數小時,會感到不適,且脊椎會受到永久性損傷。另一種傷害來自Howdah:人們坐在大象背上的座椅。這種座椅會刺痛大象皮膚,還會導致皮膚感染。
大象雖然身形高大,但一頭成年象背上最多可以承擔150公斤的重量4個小時。
而事實上,許多大象營會在大象背上綁上金屬座椅,通常一次會有至少兩名遊客坐在大象背上,而大象一天的工作時間遠不止4個小時。
❻ 為什麼千萬不要去泰國騎大象
國外某個動物保護組織-「Fighters Against Animal Cruelty」發布了一些內容,他們揭露了東南亞國家在訓練大象時極度殘忍、不為人知的黑暗一面,希望可以藉此呼籲人們罷騎大象,還可憐的象群一個健全的生活。
▼
訓練大象是一種很「野蠻的行為」,在小象3-6歲大時,馴獸師就會把它帶離母象身邊,狠心把它關在一個窄小的豬只板條箱里隔離著,還用繩子捆綁固定著小象的四肢,讓它難以動彈。
除了打它們,讓它們挨餓,之外還離譜地不讓小象睡覺。
▼
可能有心的觀眾會發現,馴象人手裡會拿著一個帶尖的棍子,這種被稱為「Bullhooks」的銳器是專門為了馴象而特製的。
▼
它可以讓小象感到疼痛,
從而控制它們的行為。
▼
如果當馴獸師碰到一隻非常倔強,而且意志堅定、不肯服從的小象時,他們通常都會「下重葯」,不斷地增加刑罰和折磨,最終更是活生生地虐死象只,非常冷血。
▼
每每在看見新聞報道象只攻擊人類時,大部分不明就裡的人都以為是大象性情暴戾,但事實上,大象的本性是溫馴而溫和的,它們是在長年累月受到身心的折磨之下,才會導致精神崩潰而攻擊人類泄憤,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最自私自利的人類啊!
還有更多的殘忍的圖片
不忍心放了...
去體驗過騎大象活動的朋友
在網上發了如下文字
▼
「付了錢之後,有個曬得黝黑的泰國小夥子騎坐在大象的頭上,趕著大象邁著沉重的步子向起點走來,當時我和朋友就發現了這頭大象好像比較吃力,走的比較慢,突然心裡有一種自己過來是不是錯了的心情,我們都皺著眉頭,不知道怎麼辦好。
錢也付了,我們兩個女生的重量應該還OK」我們這樣安慰自己,也不敢要求換大象,感覺提了要求之後他們會用頭尖尖的鋤頭樣的東西扎大象,責怪他不能服務,於是就想趕緊騎上去快點結束。
當時看著大象艱難的步伐就覺得它很辛苦,然後我們就買了香蕉喂它,它的視力好像也不太好,象鼻子幾次都擦過我的手,沒卷到香蕉,後來問了黑黑的小哥才知道這頭大象已經45歲了(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象,才發現他們的身形沒有電視上看到的那麼高大),我越發覺得這頭大象很辛苦吃力。」
這頭45歲的大象背著我們一步一步吃力的走著,每邁一步都感覺它要堅持不下去了,到了一個上坡的地方,大象好像爬不動了,小夥子開始拿那個尖尖的小鋤頭戳它的頭,當時一下子我心裡特別難受,情緒上沒控制住,就哭了。
前面的小哥明顯是聽到背後的抽泣聲驚訝的回頭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他讓他不要用那個工具打大象,輕一點,我就跟他說這個大象好可憐,我想結束這個項目....「
希望這段文字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❼ 泰國為什麼會對大象那麼崇拜,有何典故啊
泰國有「大象之邦」的盛譽。這種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物,在泰國人的心中是吉祥的象徵,是備受尊敬的動物。大象在泰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泰國的象徵,更是泰國人民的驕傲。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無論是泰國國王還是普通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愛大象,對大象懷有深厚的感情。
泰國大象以白象最為珍貴,古時泰國人以此作為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所謂白象並非白色,凡是金黃、銀白、嫩綠、淡紅等膚色的大象都被稱為白象。事實上稱為「瑞象」更恰當一些。
經馴化的大象除幫助人們開荒、築路、伐木、搬運重物外,還曾是泰國歷史上轉戰沙場、身經百戰的功臣。如同沖鋒陷陣的戰馬一樣,泰國古代戰將以大象為坐騎,君主以白象作為御坐騎以增神威。泰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古戰役不僅與大象有關,而且大象還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
大象雖然體態笨重行動緩慢,但卻聰明乖巧,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在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歷史上,經過訓練的象,在戰爭中不但是交戰雙方帝王將相的理想坐騎,而且還是雙方的主要武裝力量。在二百多年之前,泰國王家軍隊中曾有二千頭馴練有素的戰象,當時連國王出巡也都是騎著大象,在曼谷大王宮中至今仍完好無損地保留著一個三米多高的御象台,是專供國王乘象而設立的。在泰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象戰,是泰王同緬甸王之間的一次戰斗。1592年泰王子納黎萱與緬王王儲帕瑪哈烏拔拉爆發了戰爭,緬軍敗落後回撤,但泰王所騎之象正處發情期,一路追著緬王的坐象而令泰王陷入敵陣。兩王騎象單挑,最終泰王取勝。這次象戰令泰王納黎萱威振四方,對泰國歷史起到重大的影響。這以後的150年間無人再敢侵犯泰國。象戰中泰王坐象——昭帕耶猜耶勢拍,與泰王一起名垂青史。
❽ 泰國大象的資料
亞洲白象
白象就是白色的亞洲象,在古代暹羅國(今泰國)盛產大象,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視為珍寶,一般的大象可以用來勞動,但是白象只能用來供養,不能勞動,科學家已經證明白象不是象的品種,而是一般的象得了白化病。但是大象如果不勞動的話,花銷很大,即使是泰國的一般的貴族也養不起的,如果泰國國王對那個臣下不滿就送他一頭白象,既是寶物又是御賜,那麼大臣就的更好的供奉白象,於是家道很快就衰落了。後來英語就把白象(white elephant) 稱為昂貴而無用的東西的代名詞,在全世界都通行。
非洲白象
攝影師麥克-霍爾丁近日在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拍到了一頭粉紅色非洲小象的照片,他當時正為英國廣播公司野生動物節目拍攝一群由80頭大象組成的象群。
皮膚是粉紅色的小象據信患有白化症,這在非洲大象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專家們稱,那頭看起來有三個月大的小象可能患有包括日灼在內的皮膚疾病,但它可以通過在泥堆里打滾和在樹陰處呆著來保護自己。霍爾丁稱:「象群當時正在渡河,我們觀察到那頭粉紅色小象的時間有數分鍾。對於營地里的所有人來說,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知道,這是一個罕見現象,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患白化症的大象的皮膚並不總是白色的,它們的皮膚呈現出紅棕色或者粉紅色的色調。雖然白化症在亞洲大象中相對常見,但在體積更大的非洲象中還是很少見。
生態學家麥克-查斯稱:「我只遇到過三頭患白化症的非洲小象,我是在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看到它們的。我們研究非洲大象已有十年的時間了,這是我所看到的首個患白化症非洲小象的圖像證據。人們是在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看到它的,它生存下來的機率會高一些,它可以躲在大樹下,在泥堆里打滾,使身體裹上一層厚厚的泥,來保護自己不受太陽光的傷害。那頭二至三個月的小象看起來已在母象的陰影處行走。這一行為表明,它知道它無法承受非洲烈日的照射,採取了獨特的行為來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我知道,大象是一種適應性很強、很聰明的動物,它們是生存大師。」(
❾ 說說到泰國騎大象是什麼
大象本該回歸自然,卻成了人類的犧牲品,
人類絕不放過一個一切可以利用的有生之源,
泰國慘無人道的虐待大象,就是為了讓遊客騎行,以此來達到他們賺錢的目的。
如果人類還有良知的話,請不要再騎溫順單純可憐的大象了。
拒絕騎大象,不看馬戲表演,
抵制象牙製品,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在此,我代表災難深重的大象感謝大家!
大象已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貿易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