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樂器有哪些
Ⅰ ☆誰知道泰國有什麼獨特的樂器☆
獨特的泰國樂器
泰國的樂器以它的奇妙聲音及特異的設計而為音樂愛好者喜愛。
泰國文化起源於中國和印度,因此泰國的音樂聽起來也與兩國音樂有相似之處。在泰人從中國南部遷移到東南亞,並接觸到印度的音樂,泰國的音樂和樂器隨之發展和完善。泰國的第一代樂器只能演奏出一種聲音,後來,泰人將某些樂器組合起來,制出可演奏一系列聲音的樂器。現在,泰國的樂器大約有五十多種,可分為吹、拉、彈、敲四類。標準的泰國樂隊一般使用十種主要樂器。
吹的樂器可分成簫、管和笛子兩類,其中包括單簧管、雙簧管、豎笛、爪哇笛、短笛、高、中、低音笛、嗩吶等。吹奏 的技巧不易掌握,初學者吹幾分鍾就會覺得氣力不及,而技藝高超的樂師連續吹奏兩三個小時也不覺氣喘。
拉的樂器有二胡、京胡、三弦。這些樂器樣式獨特,都有一個硬木製的頸,其弦是用腸線製成,聲筒用椰殼或竹製成,張之以羊皮。三者之中,三弦尤為重要,千變萬化是一種易學而難精的的樂器。
敲的樂器按其材料不同,可分為三類:(1)木製樂器,有揚琴、高音木琴,低音木琴和拍板。木琴是用竹或硬木做成不同規格的鍵片,串聯而成。高音木琴為二十一鍵片,低音為十八鍵片。(2)金屬樂器,有各種鑼,高、低音銅琴和銅鼓等。鑼中的大圈鑼置於一個藤架上,樂手坐在中央,用兩根獸皮包著的擊棒敲打鑼面。(3)皮製樂器,有雙面鼓、雙面長鼓、刺鼓、象腳鼓、馬來鼓、扁鼓等。象腳鼓是一種奏出較強節奏的樂器,用一條跨肩的吊帶束在腰間,用手擊打。它的出現最早是曼谷時代初期(1782年),源於緬甸,它是用牛皮穿過硬木的幹部而製成。用手打擊可發出較強節奏。
彈的樂器有竹製琵琶、葫蘆箏和四弦琴、獨弦琴、鱷魚琴、箏琴等。四弦琴種類較多,有四根弦,狀似吉他。
泰國的樂隊不設指揮,有木琴和小鈸等起控製作用,每逢喜慶節日,豐收之後,婚禮嫁娶,人們愛用音樂來抒發感情。
泰國的樂器古樸獨特,如果你到泰國旅遊,這是一件絕好的紀念品。
Ⅱ 泰國三大特色文化
泰國三大文化
泰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其文學、藝術、繪畫都有其獨特的風格。泰國政府很重視維護本民族的文化,認為泰國文化體現的是國格,是維系國家團結的重要根基,對國家的穩定繁榮有決定性的影響。國王蒲美蓬說過:「維護文化就是維護國家」。
泰國的文化可分為三方面:語言文化、宮廷文化和傳統文化。
語言文化
泰語基本上是由單音節的片語成,它是素可泰王朝國王蘭甘杏於公元1283年根據孟文和吉蔑文創造而成。經過七百年的歷史,今天的泰語有四十四個輔音、二十八個母音字母組成。有五個聲調,並分成世俗用語、王族用語和僧侶用語三種。
由於泰語是拼音文字、是一種音調語言,具有五種不同的音調,因此常使不了解這種文化的外國人感到迷惑。例如,Suea不同的音調代表不同的意義:Suea降調是墊子,席子;聲調是衣服。
像世界上其它許多語言一樣,泰語是一種復雜的多元化的混合體。泰語中的許多詞彙來源於巴利語、梵語、高棉語、馬來語、英語和漢語。
文字的書寫採取連書形式,自左向右,橫向書寫,詞與詞之間不用標點,不留空格,一句話從頭到尾連續不斷的拼寫,以空兩個字母的間隔或句子當中的小停頓表示一個句子。
泰文字母的印刷體像五線譜上的音符,大部分字母都帶有小圓圈,因此有人把它比作蝌蚪文。泰文與柬埔寨文字和寮國文字十分相似。
說到泰語的講話和書寫,它的基本語序與漢語一樣都是主—謂—賓結構但是與華文的最大區別是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後,例如我們要說「這個藍襪真美」而語序應該說成是「美真襪個這」也即簡單地說:泰語形容詞應該放在名詞之後,副詞放在動詞之後。
宮廷文化
宮廷文化是指繪畫、建築、文學、戲劇和音樂。過去宮廷文化主要受到宮廷和貴族的支持,多數作品服務與佛教,其體系手印度的影響,進一步融合發展,形成獨特的泰國文化。
繪畫:泰國的古典繪畫多限於寺廟與宮殿里的壁畫,其主題都與佛教有關,例如釋迦牟尼佛的生活;天堂、地獄的故事及有關的傳統習俗。繪畫的主旨是傳揚佛教,促進佛教的發展,並給人以啟迪。
建築:除了在皇家宮廷的建築外,還可以在佛教的所屬物——寶塔和寺廟看到泰國的古典建築。借鑒印度、中國和緬甸等國的建築藝術,泰國人民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多層屋頂、高聳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鑲嵌裝飾。在陽光照耀下,這些建築物發出燦爛的藝術之光。
雕刻:泰國的雕刻集中在佛教人物和大象的表現上,在泰國,佛教人物非常多,這些人物是用木頭、金屬、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製成。
文學:早期的泰國文學與宗教、皇家、貴族有關,以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在二十世紀早期,拉瑪六世王已對泰國的文學做了改革,從此,散文成為泰國作家喜愛的一種寫作形式。在他們的作品;里,也描寫普通的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文學作品之一是《拉瑪堅》。
戲劇:泰國的戲劇和舞蹈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源於印度,但泰人將其改變得動作舒緩、優美。在大城王朝時代,主要有泰南舞劇、民間戲劇和宮廷戲劇。到本王朝第五世王時期受西方戲劇影響,又增加了古劇、雜劇、唱劇和話劇。早些時候,戲劇通常是在宮廷和貴族官邸上演,普通百姓只能在佛教節目才能看到。
音樂:泰國的古典音樂使用自然音階曲調清新委婉,節奏鮮明緩慢,音域寬廣低沉。樂器分彈、拉、敲、吹寺中。彈的樂器有古箏;拉的有弦;敲的有鼓和鈸;吹的有雙簧管和笛。在宗教儀式,傳統儀式和節目上,都演奏古典音樂。泰國的古典樂曲有一千二百多種曲調,根據各自的作用分成悲曲,憤曲,娛樂曲,和佛事曲幾大類並且大多是「拉瑪堅」劇的伴奏音樂,內容豐富。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指與農業和人文、製作日常必需品的工藝有關的習俗。泰國的傳統習俗基於家庭(由雙親組成)。正如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那樣,年輕人要尊重並服從父母、長者|教師和僧人的意願。談到傳統的泰國文化,就不能不提到寺廟和佛教。佛教傳遍泰國數百年來,已深深地影響了泰國人民。寺廟成為村鎮的中心,是人們接受教育、舉行意識、慶祝節日的場所。現在,由於科技的迅速發展,傳統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大城市已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改變。然而,在現代文明還沒有滲透的邊緣地區,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生活方式。
Ⅲ 泰國傳統樂器,是用來敲的,叫什麼
叫做木琴
東南亞木琴,音條有木製和竹製,數量從幾條至20多條,豎排成單列裝於一個兼為共鳴器的船形或搖床形槽架上。槌頭多呈蘑菇狀,也有用同時擊雙音的(常為8度)杈形雙頭槌。印尼爪哇的木琴稱甘邦,音條16~21根,音條用竹或柚木製作;槽架精雕成孔雀形;音條成排插在槽架的兩排釘上,可隨時取換。緬甸的皇家木琴稱帕塔拉,常以17~23根竹板為音條,採用在音條下貼蠟的方法調音。泰國木琴拉奈特伊克和音區較低的蘭納松,柬埔寨的木琴郎尼阿伊克和音區較低的郎尼阿松,寮國木琴蘭納特等,均與印尼木琴相似。有些地方還有一種較簡單的腿木琴,如馬來亞的康康和緬甸的克洛湯,都是將4~5根音條橫置於演奏者兩腿上擊奏。
Ⅳ 急~說出三種泰國的吹奏樂器的名字,並分別形容.
豎笛、爪哇笛、短笛、高、中、低音笛、
泰國文化起源於中國和印度,因此泰國的音樂聽起來也與兩國音樂有相似之處。在泰人從中國南部遷移到東南亞,並接觸到印度的音樂,泰國的音樂和樂器隨之發展和完善。
Ⅳ 泰國有哪些樂器與我國漢族類似急
拉的樂器有二胡,京胡,三弦 中國有。
吹的樂器有豎笛,簫,嗩吶,中國有。
敲的,他們有鑼,還是銅的呢,這個中國也有。
我就會這么多,你再等等其它答案。
Ⅵ 泰拳表演 那個吹奏是什麼樂器
爪哇笛
泰拳賽前吹奏的的樂器叫爪哇笛,它是爪哇式的雙簧管樂器,源於印度,後傳到爪哇,是泰拳的伴奏樂器之一,現為泰國主要的傳統樂器之一。從素可泰時代起,爪哇笛就已常用。在泰拳開場的傳統戰樂中,爪哇笛與銅鈸、高音鼓、低音鼓一同奏響,用來鼓舞士氣。
Ⅶ 泰國音樂有什麼特點
01 這應該和泰國的宗教信仰有一定的關系,泰國的佛教信仰者占泰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所以泰國的音樂風格大多也是帶有佛教色彩的。比較舒緩,祥和,也比較具有異域風采。
02
泰國音樂的節拍通常都是 2/4或4/4拍子,樂曲通常是從弱拍開始,表現為弱強弱強的節拍周期。平穩而規整,同一樂曲可以按3種不同的速度演奏,即慢速,中速,快速。樂句不分長短,其重音總是落在小節的最後一拍上。
03
泰族音樂是1-2-3-5-6的五聲音階,偶爾也使用七聲音階,而中國就經常使用七聲音階,所以聽起來節奏比較強。
04
泰國音樂多以弦樂器為中心,其中包括鱷魚琴、二弦胡琴、都旺胡、豎笛等。 還有一種就是兼具管弦樂和打擊樂特點的樂隊,因此,除了鱷魚琴、都旺胡等弦樂器之外,還有銅鈸、單面鼓、竹排琴和圍鑼等打擊樂器。
05
所以總結以上就是,泰國的音樂很多被宗教文化和地理人文所影響。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各種新興文化的湧入,泰國的音樂也有了很多改變,風格也變得多樣起來。
Ⅷ 泰國音樂特點
泰國是以泰族佔多數的國家,而泰族也和及他周邊的民族融合,因此各民族除了各具的特色外,也相互融合。
由於泰國在東南亞是魚米之鄉、人民普信小乘佛教,樂天知命、本土的民歌民謠也很動聽,如泰北撣族音樂和中國苗族及緬甸的撣族系出同源,14管的蘆笙及竹製樂器都是共同的最愛。
清邁的情歌非常溫柔宛約,趣味橫生及泰北的馬路(Maw Lum)是一種說唱的民間藝術,也個有特色泰南和馬來西亞相聯,其音樂歌舞則和馬來西亞無異,口簧、鼻笛、各種竹樂器、鼓是主要的特色。
(8)泰國樂器有哪些擴展閱讀:
泰國音樂的相關樂器:
泰國皇家音樂的樂器及合奏和西方不同,是受到高棉及印尼甘美朗的影響。
主要擊樂的有鐵或木做的木琴、各種大小的銅鑼、箜、鈸等及泰國式的腰鼓、泰北的圓胖型魔力單根雙面鼓(Taphon)(如印度Dholak) 長圓型的上那(Song Na)鼓(如印度Dholki鼓)、陶鼓、卡隆卡鼓(Klong Khek) 象腳鼓(Ramana) 各種各樣的鼓。
各種竹笛如篳(Pee)、6孔苗,各種尺吋的笙,嗩吶、弦樂有二胡、三弦琴,卡奇琵琶(Krachabpi)用彈撥的鱷魚琴及揚琴,及改自印度維納琴的匏琴。
Ⅸ 泰國的打鼓是什麼意思
泰國的打鼓沒什麼特別的意思,泰國打鼓是一種文化。泰國有舉辦國際鼓節,是旅遊推介項目的一部分,國際鼓節吸引了包括泰國人和國際遊客在內的近千名觀眾參加。
鼓表演藝術家展現了不同種類的鼓樂器在各自國家的節日、婚禮、慶典等活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藉助舞美、燈光等舞台表現形式,配以極具民族特色的服裝和舞蹈,感受到藝術家帶觀眾體驗了特色鮮明的不同鼓文化。
舉辦活動是為了吸引更多泰國人和國際遊客參與其中,從而提升泰國的旅遊產業,而活動本身也促進了泰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國際鼓節持續兩天。此外,泰國國家旅遊局還同時推出了「神奇泰國旅遊購物季」等系列活動,吸引國際遊客,提升旅遊產業。
Ⅹ 泰國民樂的代表樂器
一、彈撥類:鱷魚琴(จะเข้ jakay)、四弦琴(กระจับปี่ krajabpi )、撥罐(ไหซอง HaiSong)
二、弦類 :三弦琴、二胡、椰殼胡、低音二胡
三、打擊類:高低音木琴、象腳鼓、大小圈鋩鑼、大小鑔
四、吹奏類:笛子(ขลุ่ย Khlui)、排竹笙(แคน Khene )、竹管圈笛(โหวด w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