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在泰國象徵什麼
A. 大象在泰國皇室,在泰國民間的和在泰國文化中的地位
泰國是產象大國,一向被稱為「象之國」。在泰國的密林間,經常有象群出沒。泰國人與象關系密切,相處和諧。大象受到人們的尊重和關愛,而象也給人們多種幫助,尤其是在重體力勞動方面。
在泰國,白象被視為象徵國運昌盛的國寶。泰國政府規定,白象是王室財產,任何人發現白象,必須獻給王室(可獲報酬)。白象生活在皇宮中,被當作神獸,受到極佳的待遇。公元15世紀時,暹緬兩國曾為兩頭白象而發生戰爭,白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泰國民間有一種傳說,認為人從象腹下穿過可走好運;孕婦走過象腹,會生產順利。因而,有人專門將飼養的象帶到街上,供人們穿過象腹,以獲取收入。
在泰國素輦府,每年11月下旬舉行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象節。節日活動由檢閱戰象開始。人們給挑選出來的最美麗最威風最矯健的大象披上蓋布、綵帶,掛上小鈴鐺,然後裝扮一新的大象,傲然闊步行進在會場上。最後是表演節目。有「跑象拾物」:在跑道每隔10米處放一些小物件,如香蕉、瓶子、火柴盒等,最遠處放一面小旗。參賽的象在起點站好,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長鼻子將小物件一個一個依次檢回到起點,最後先將小旗撿回的就是優勝者;「象步跨入」:自告奮勇者成排卧在草地上,中間留一定距離,象要從一個一個人的身上跨過去,而卧地者則安然無損;「大象足球賽」:開場後,大象在馴象師的指揮下,用腳和鼻子截球、傳球,動作靈活有趣,常常引起觀眾的熱烈掌聲和笑聲;「人象拔河賽」:一隻塊頭最大的象可和多達百名的人進行拔河比賽。還有一個節目是古代象陣表演。
在泰國北部南邦以北大約54公里的邦拉村,有一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馴象學校。「學生」是從幼齡開始,4-5歲的小象入學接受訓練,大約10歲左右「畢業」,開始終生的艱苦勞作。16—42歲年齡段是最有工作能力的年富力強時期,到60歲「退休」,有的象可活到100歲。
象校「學生」從開始就有兩個終生陪伴的馴象師:脖上馴象師和腳旁馴象師。學習生活第一階段,是讓小象認識馴象師,熟悉他們發出的各種號令、指揮動作。先馴練走(循跡前進)、停、抬前腿、跪前腿、起立、四腳放平、卧倒,教它們幫助脖上馴象師上下。經過一段馴練和一起生活,「學生」們熟悉了馴象師的聲音、命令指揮動作及他們的身體氣味後,如果有陌生人去牽時,它們就會大聲吼叫,不跟生人走。接著是「撿拾物品課」、「方向課」。前者是馴練「學生」用鼻子拾取物品,後者是馴練它們按脖上馴象師的指揮,找准各種不同的方向及轉身。
最主要的課程是勞動技能馴練,包括拖拉和搬運木材。馴象師首先將鋼鏈的一端系在象身上的勒具上,另一端系在一截樹段上,讓它們拖著走。接下來是馴練象用鼻子和牙搬運和碼放木材。與此同時,還馴練它們腳下躲避的工夫,以防萬一樹段從堆上滾下時被打傷。
最後的課程最輕松,「學生」們不幹活,只聽「音樂」,就是馴象師敲打物件,撥弄弦子,用各種聲音刺激它們敏銳的耳鼓。還讓它們熟悉汽車以及森林交通工具的聲音,目的是使在寂靜山林中生活慣了的象,聽到各種聲音時不致受驚嚇。
「學員」的來源,一是馴養象生的小象,二是捕捉野象。每年旱季末,開始捕捉野象。這也要藉助馴象。象夫騎馴象到野象經常出沒的地方,緩緩地走著,野象把馴象當成領袖,跟著走進早已設好的柵門,當聰明的野象發覺「上當」要退回來時,為時已晚,結果被逼到院子里。捕到的野象經過挑選,將不合格的放回山林,將合格的小象圈養幾年,去掉野性,變得溫順後,就可教它們工作了。
象的出生率很低,母象懷孕期長達21—23個月,而且每胎只產一隻。所以,人們在開發利用象的智慧和勞力的同時,必須確保野象的生存空間和環境,切實保護它們免遭偷獵及其他殘害。泰國政府早在1921年就頒布了《野象保護法》,至今認識到這個問題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
B. 泰國為什麼如此尊崇大象
泰國有「大象之邦」的盛譽。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泰國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聰明靈性,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
大象在泰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泰國的象徵,更是泰國人民的驕傲。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無論是泰國國王還是普通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愛大象,對大象懷有深厚的感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其母親夢見白象後誕生的。泰國以佛教為國教,因而古往今來將白象視為鎮國瑞獸,象徵昌盛吉兆。在曼谷卧佛寺中的佛案上,象雕是和佛祖擺放在一起供人們祭拜的。泰國大象以白象最為珍貴。所謂白象並非全白色,凡是金黃、銀白、嫩綠、淡紅等膚色的大象都被稱為白象。事實上,是外國人誤把「瑞象」譯為「白象」,久而久之就這樣沿襲下來,泰國也被稱為「白象王國」。泰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古戰役不僅與大象有關,而且大象還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
C. 泰國的大象
象在泰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泰國的象徵,更是泰國人民的驕傲。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無論是泰國國王還是普通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愛大象,對大象懷有深厚的感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其母親夢見白象後誕生的。泰國以佛教為國教,因而古往今來將白象視為鎮國瑞獸,象徵昌盛吉兆。在曼谷卧佛寺中的佛案上,象雕是和佛祖擺放在一起供人們祭拜的。泰國大象以白象最為珍貴。所謂白象並非全白色,凡是金黃、銀白、嫩綠、淡紅等膚色的大象都被稱為白象。事實上,是外國人誤把「瑞象」譯為「白象」,久而久之就這樣沿襲下來,泰國也被稱為「白象王國」。
經馴化的大象除幫助人們開荒、築路、伐木、搬運重物外,還曾是泰國歷史上轉戰沙場、身經百戰的功臣。如同沖鋒陷陣的戰馬一樣,泰國古代戰將以大象為坐騎,君主以白象作為御坐騎以增神威。泰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古戰役不僅與大象有關,而且大象還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
D. 泰國大象的有關資料
大象,被泰國人視為國寶,是他們最忠實的朋友。
自古以來,大象在泰國人的心中就是勝利、昌盛、吉祥的象徵。早在大城王朝時期,在一次泰緬之戰中,數百頭大象載人上陣沖殺,頭拱腳踢,很快打敗緬軍,成為泰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後來泰國人熱愛大象,崇敬大象,虔誠地修築象戰紀念塔,舉辦別具特色的大象節,搞人與大象的仿古遊行,其內容豐富多彩,好像在弘揚和創造一種精神。
聰明能乾的大象不但在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作用,而且在興盛的旅遊業里扮演重要角色。它們的精彩表演,給遊人帶來樂趣和享受
E. 大象在泰國能做什麼
大象在泰國人的心中就是勝利、昌盛、吉祥的象徵。 聰明能乾的大象不但在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作用,而且在興盛的旅遊業里扮演重要角色。 大象還會與人拔河,踢足球,還會給人按摩 用它那粗壯的大腿
F. 為什麼泰國被稱為「大象之邦」
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泰國是佛教之國,大多數泰國人信奉四面佛。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九成以上。
泰國人民如此喜愛大象, 難怪有 「大象之邦」的稱號了。
G. 在泰國為什麼大象會封神聖
泰國有「大象之邦」的盛譽。這種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物,在泰國人的心中是吉祥的象徵,是備受尊敬的動物。大象在泰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泰國的象徵,更是泰國人民的驕傲。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無論是泰國國王還是普通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愛大象,對大象懷有深厚的感情。泰國大象以白象最為珍貴,古時泰國人以此作為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所謂白象並非白色,凡是金黃、銀白、嫩綠、淡紅等膚色的大象都被稱為白象。事實上稱為「瑞象」更恰當一些。 經馴化的大象除幫助人們開荒、築路、伐木、搬運重物外,還曾是泰國歷史上轉戰沙場、身經百戰的功臣。如同沖鋒陷陣的戰馬一樣,泰國古代戰將以大象為坐騎,君主以白象作為御坐騎以增神威。泰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古戰役不僅與大象有關,而且大象還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 大象雖然體態笨重行動緩慢,但卻聰明乖巧,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在泰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歷史上,經過訓練的象,在戰爭中不但是交戰雙方帝王將相的理想坐騎,而且還是雙方的主要武裝力量。在二百多年之前,泰國王家軍隊中曾有二千頭馴練有素的戰象,當時連國王出巡也都是騎著大象,在曼谷大王宮中至今仍完好無損地保留著一個三米多高的御象台,是專供國王乘象而設立的。在泰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象戰,是泰王同緬甸王之間的一次戰斗。1592年泰王子納黎萱與緬王王儲帕瑪哈烏拔拉爆發了戰爭,緬軍敗落後回撤,但泰王所騎之象正處發情期,一路追著緬王的坐象而令泰王陷入敵陣。兩王騎象單挑,最終泰王取勝。這次象戰令泰王納黎萱威振四方,對泰國歷史起到重大的影響。這以後的150年間無人再敢侵犯泰國。象戰中泰王坐象——昭帕耶猜耶勢拍,與泰王一起名垂青史。
H. 關於泰國大象的資料
大象在泰國不但是吉祥的象徵,也是交通工具、戰斗主力以及幫人們搬運重物的勞工,用處可大了!
在幾百年前,緬甸王子帶重兵攻打泰國。泰王聽到消息,趕快召集士兵,准備糧食、武器,騎著自己從小養大的大象去迎戰。泰王約緬甸王子單打獨斗,如果他敗了,就將整個泰國輸給緬甸王子。緬甸王子精心挑選出來的大象高大威猛、體壯如山,所以在打鬥時佔了上風。緬甸王子的大象把泰王的大象壓在下面,使緬甸王子有機會殺死泰王。當緬甸王子的刀正向泰王砍去時,泰王的大象看到自己快要失去主人了,便用盡力氣抬起身子,緬甸王子的刀砍空了。這時,泰王趁機用矛刺死了緬甸王子。大象的功勞可大了,如果不是它,泰王也不會保住江山,我們這次去的可能就是『第二個緬甸』了!所以泰國每年三月都要過大象節以紀念這只勇象。
大象也是非常忠心的。一隻大象一生中只有一個主人,在它生病的時候就會格外思念主人,主人一出現,它的病就好了。如果主人有病在身,它會守在主人身旁,默默地等待主人病好。主人一但不幸去世,它會一直守在屍體旁邊等待主人醒來,直到它自己也倒下為止。
另外,大象也有死亡的方式。當野生的大象知道自己不行了,它會離開象群,到「象牙山」把自己的象牙取下,然後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和別的大象一起等死。
在大象園里,我看了大象、摸了大象,甚至還騎了它,親身體驗了它的溫柔、善良、忠誠和勇猛的品格。這種體驗使我終生難忘。讓人遺憾的是,現在大象的數量在人們的獵捕下逐漸地減少,如果不加以制止,大象這種溫柔善良的動物就會絕種了。我真誠地希望人們停止獵殺大象,並保護自然生態,讓大象永遠與人類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