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神有哪些
㈠ 《靈媒》巴揚神到底是什麼
《靈媒》巴揚神是泰國本土的宗教中的神。
電影到底有沒有鬼神,導演沒有明說。但在驅邪儀式的末尾,看似那些人都被附體了,但是母親見到女兒敏後還是恢復了神智,男人攻擊完攝影師後,也彷彿恢復了神智,轉身從樓上跳了下去,他們究竟是真的被附體了,結合對尼姆生前最後那段采訪的猜測,影片結尾可以有多種解讀,還是挺開放式的。
影片評價:
總體來說,這的確是近幾年裡很出色的恐怖片,誠意滿滿,畫面大膽,演員敬業,也有很多的新意和突破,沒落入俗套,結局也富有深意,觀影過程中也能很好的調動觀眾情緒,值得一看。這部片的特點之一是很多方面都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和方式在進行。
這種淺淡的感覺給人一種很強的留白意識,反而令人就很多方面無形中去展開了無數的思考,辯證,理解和豐富的話題探討與想法。這是這部片的藝術魅力之一。它全片的節奏掌握了一部優秀偽紀錄片該具備的關鍵:抑揚頓挫,輕緩有急。
㈡ 泰國有一種神像是大象,是什麼神
我看到過泰國這種象神的圖片,可以認定,那是印度教所信奉的智慧神,名為「迦尼薩 」(Ganesa),在泰國可能叫「大聖歡喜天」(這是佛教密宗的叫法)因其將人與象之智慧相結合故有大智慧,尤其為濕婆派與毗濕奴派所崇奉。因為它統御一群善於作祟的小神,故又稱「群主」。其造型為人身、象頭,及一根象牙;性格和善仁慈,而在戰爭中則勇敢堅定,特有之標幟為象鉤與念珠。 關於它的誕生,印度教中有兩種說法: (一) 大自在天濕婆的妻子婆婆諦(Parvati)婚後久無子嗣,濕婆自己是破壞神,也沒辦法,只好叫她去拜託毗濕奴,「每日以鮮花、果品、珍寶、黃金供養,並飯婆羅門一千人,持續一年,並齋戒沐浴,凝神一志,存想毗濕奴。」婆婆諦就在恆河邊舉行這種儀式。 有一天見到一個老婆羅門,叫她回自己的屋裡,就可以得到一個兒子。這個老婆羅門是克利斯那天 (Krishna) 化身,他後來就變成婆婆諦的兒子,叫做迦尼薩 (Ganesa)。 婆婆諦得子,諸神都來慶賀,大家都搶著看嬰兒,只有土星神莎尼(Sani)低首垂目,不敢看嬰兒一眼。婆婆諦問其故,莎尼回答說,他以前一心虔禮毗濕奴,而疏於禮敬毗濕奴的妻子(就是大吉祥天),她於是就加以詛咒,讓他不管目光看到誰誰就會死掉。為了避免發生不幸,所以不敢看人,更別說是三大神之一的兒子了。婆婆諦聽了不以為意,想說自己地位跟大吉祥天也是不相上下,說不定還有跟她較勁之意,就硬逼土星神看她的兒子,一看之下,小孩當場身首分家,頭飛回克利斯那天宮,跟那化身為子的天神重新結合了。心傷愛子慘死的濕婆神投地痛哭,諸神也同樣哭泣,毗濕奴眼看這禍事是自己的老婆惹出來的,再加上自己身為守護生命的大神,也不能不管,就騎上了他的大鵬金翅鳥喀緱丹(Garuda),飛到普修薄波陀羅(Pushpabhadra)河邊,找到一頭在睡覺的大象,就把象頭砍了下來,拿回來裝在死嬰的脖子上,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二)濕婆神有一天離家之後,濕婆神的老婆即生下迦尼薩,因為迦尼薩是神之子,出生之後即長的十分高大強壯,濕婆神的老婆有一天想洗澡,就叫兒子在外頭守著,不讓外人偷窺。不久濕婆神回家了,見到有一個高大英俊的小夥子站在門口,誤以老婆偷漢子,心中充滿醋意,就叫那個小夥子讓開,迦尼薩堅守母親的囑托,不讓開通路。父子二人就不知究竟就開打起來,濕婆神竟不敵兒子,心中十分生氣,就使了奸計,一刀砍下兒子的頭,迦尼薩因此身首二處。濕婆神的太座聽見吵架聲,出門來看,只見丈夫砍下親生兒子的頭,痛哭失聲 ,此時濕婆神才知道做錯了事。為了安慰太座失子之痛,就去求毗濕奴神,毗濕奴神告訴濕婆神,只要明天往他交代的方向走去,看第一個生物將其頭砍下,安裝在濕婆神兒子的脖子上,就可以使迦尼薩復活。濕婆神依言去做,結果碰上第一個生物就是大象。於是取得象頭,放在兒子的身上,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㈢ 我想知道這張照片是泰國的什麼神!有什麼傳說
出現在玉佛寺的守護神,叫魔王Ravana,出自泰國名著《拉瑪堅》,是泰國現在的開國皇帝的著作,也是開國皇帝建立的玉佛寺。
《拉瑪堅》故事情節
大梵天賜予魔王Ravana一個祝福,不被任何神、魔、妖所殺害。Ravana得到梵天的祝福,便無惡不作。梵天請毗濕奴神投生為人類,幫助除去魔王Ravana。毗濕奴神生為阿約提亞國王長子拉瑪,拉瑪長大後,和兄弟拉什曼一起隨聖者學習經典和武藝。拉瑪堅還迎娶了美貌的公主西塔為妻。
阿約提亞國王年歲漸老,打算把王位傳給拉瑪。但其中一位妃子嫉妒心起,逼迫國王傳位給她的兒子巴拉塔,並要求國王把拉瑪放逐十四年。拉瑪並沒有怨恨,帶著妻子,和兄弟拉什曼一起,遠離王城,到森林裡隱居。一日,魔王的妹妹蘇帕納卡路過,化身為美女對英俊的拉瑪施展誘惑,無奈拉瑪不為所動,到蘇帕納卡轉向拉什曼,也被拒絕了。惱羞成怒的蘇帕納卡要殺掉西塔,卻被拉什曼砍去鼻子和耳朵。蘇帕納卡要魔王Ravana替他報仇。魔王變成一名老人向西塔乞食,趁機擄走西塔,囚禁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島上。魔王喜愛西塔的美色,對西塔百般討好,但西塔卻絲毫不為所動。
拉瑪為了救回妻子,帶領瓦納熱國王的軍隊,借住海神的幫助,在海上搭起一座,橫跨大海,攻打魔王的小島。經過惡戰,拉瑪殺死了魔王,取得了勝利。同時十四年放逐期滿,拉瑪的弟弟巴拉塔迎接拉瑪回國接掌王位。
㈣ 泰國的這個神像叫什麼名字
哈魯曼,印度風神之子,印度神猴。
猴神是Rama(羅摩)神的護法,猴神其實是 Shiva 的化身,印度的甘地就是Rama神的信徒,他整天都念著 Rama的名號,而Vishnu 化身來到世間,其中一次就是化成Rama,他要把惡魔 Ravana收服,Shiva 就化身成猴神來助他。
羅摩(Rama)是印度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偉大英雄,為印度教所信奉的重要神只之一。他是大史詩《羅摩衍那》主角,也是主神毗濕奴的化身之一。現存在南亞一帶的不少宗教畫像也可看到其蹤跡。
印度人認為最好的政治就是「羅摩治」,羅摩在印度的地位猶如中國的堯舜等聖王,但其統治方式帶有更多宗教的色彩。
泰國現王朝君主的「拉瑪」稱號,其實即為羅摩,代表其統治的神性成份。
哈努曼,是一位偉大的猴子英雄,也被稱為 Maruti,協助羅摩在他與Ravana的戰役中,來拯救已經被Ravana綁架的Sita(羅摩的妻子)。哈努曼象徵神性的理想、虔誠皈依者之品質。這可以從他的名稱字母來代表,如下述:
H=謙虛及充滿希望(樂觀)。
A=美德(誠實、奉獻)。
N=崇高的思想(真摯、忠誠、謙恭)。
U=理解(知識)
M=駕馭自我(和善、憐憫)
A=成就(承受力)
N=無欲的行為追求(無私服恃神明)
在他的慶祝典禮後,伴隨著與Ravana的戰役勝利,羅摩將禮物分配給所有協助他打仗的將士。當輪到了哈努曼的時候,羅摩說:「我沒辦法給你任何東西,因為沒有東西能配得上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能為你做的就是給你我自己。」當一聽到這些話,哈努曼站在羅摩的旁邊,非常的謙遜,雙手合十放在他(哈努曼)的嘴前,並且頭稍為彎下,擺出對羅摩服恃的姿勢。
直至今天,這張哈努曼的圖畫,是一種對神性的謙虛皈依者,是最普及於哈奴曼的祈禱者和崇拜者之間。因此對哈奴曼的崇敬象徵對超然神性的祈禱,是為了得到知識、
身心的活力、誠實、真摯、無私、謙遜、忠誠以及對神性發自內心的奉獻。
㈤ 在泰國旅行買了三個佛像,不知道分別是什麼神,第一個是手裡拿著棍棒
前兩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相當於佛陀身邊的警衛人員。第一個是天王像,拿的是金剛杵,不是棍棒。第二個是象頭神,他在印度教中也有。供養的話,要注意主要是供佛,居中位高處,那兩個在旁邊下垂手處。
阿彌陀佛
㈥ 泰國藍廟供奉了哪些神
泰國人大部分是佛教徒 所以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 有一點必須說明 佛與神是不同的
㈦ 泰國神有那幾種
三種,男神,女神,妖神
㈧ 哪位知道這尊泰國神像叫什麼名字呢
阿彌陀佛。這位是:拉胡天神。在藏密也叫:喇呼拉護法。————是阿修羅道佛教的護法神。在泰國(拉胡天神):可以破除煞氣,遮止日月年令等凶曜煞神,遣除違緣。
每個人都會有運程起伏,好運時得到貴人扶持,行衰運便會遇到小人。小人作惡多端,不但親近不得,還要多方設法去克制它,使它不能作祟。泰國人克制小人的方法是配戴「啦胡天神」的佛像。啦胡天神佛像是通體黑色,頭戴華蓋,豹眼獠牙,身軀高大,口中咬著太陽或月亮,神情十分凶惡,使人望而生畏。————可以食小人,驅邪,辟邪,消除霉運,轉運……等
㈨ 泰國有多少個神
公元第十三世紀末,泰國史上的第一位最英明的國王---孟萊大帝,就在目前泰國北部的清萊與清邁一帶建立了一個繁榮的社會,當時所興建的廟宇顯示受到佛教很大的影響。一般而言,泰國除了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外,孟族、高棉族對泰國的影響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