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泰國移民
⑴ 泰國移民需要什麼條件才可以
福州澳星出國:
1、年齡50歲以上,且不在泰國工作;
2、存款80萬泰銖(約16萬-20萬人民幣)兩個月以上。
⑵ 中國公民想在泰國定居,需要什麼條件
一、親屬移民
根據泰國移民法規定,中國公民需具備如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申請赴泰國移民定居:
1、泰國公民的配偶與父母(包括養父母)。
2、泰國公民的子女(含養子女)。
3、泰公民的兄弟姐妹,年齡必須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且在異國他鄉無人照養者。
4、泰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其他特殊情況者。按照泰國移民法律規定,凡具備移民條件者,申請人可委託在泰國居住的親友,向泰移民局提出申請,或申請人持有關證件,向泰國駐華大使館提出申請。
二、結婚移民
外國人可與泰籍人士結婚而取得永久居留資格。
但若外國男子娶泰國女子為妻,其所生子女要跟父籍,只准許居留,不能入泰籍。泰國男子娶外國女子,所生子女則可取得泰國籍。
三、專業人員移民
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1、專業人士或學者的專業是對泰國有利的,便可獲發居留許可。
2、每年最低收入為1萬美元。
3、年滿25歲或以上,申請長期居留只限於泰國本土缺乏的專業人士,且要由欲僱用你的泰國有關機構在泰國進行申請。凡個人知識、專業能力、擁有財產達到政府規定程度的,可高中畢業生留學加拿大以申請永久居留。
(2)如何泰國移民擴展閱讀:
其他條件
外國人投資不少於1000萬泰銖的金額,經內務部的批准及咨詢後,可獲得永久居留。在申請期間,申請人可獲准暫逗留泰國,直至泰國有關部門對其申請作出決定為止。
給予外國投資者、專家與技術人員永久居留資格,主要是為促進外國投資及泰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外國投資者的投資項目,必須符合投資推廣的項目。泰國投資委員會編有「投資委員會指南」,列出受歡迎的投資項目。最低投資額由100萬泰株至300萬泰銖不等,視投資類別而定。
⑶ 想移民泰國,具體該怎麼做
親屬移民
中國公民需具備如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申請赴泰國移民定居:
(1)泰國公民的配偶與父母(包括養父母);
(2)泰國公民的子女(含養子女);
(3)泰公民的兄弟姐妹,年齡必須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且在異國他鄉無人照養者;
(4)泰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其他特殊情況者。
結婚移民
(1)外國人可與泰籍人士結婚而取得永駐居留資格。
(2)若外國男子娶泰國女子為妻,其所生子女要跟父籍,只准許居留,不能入泰籍。
(3)泰國男子娶外國女子,所生子女則可取得泰國籍。
專業人員移民
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1)專業人士或學者的專業是對泰國有利的,便可獲發居留許可;
(2)每年最低收入為1萬美元;
(3)年滿25歲或以上。
申請長期居留只限於泰國本土缺乏的專業人士,且要由欲僱用你的泰國有關機構在泰國進行申請。凡個人知識、專業能力、擁有財產達到政府規定程度的,可以申請永駐居留。
⑷ 中國人如何能移民泰國
泰國政府允許中國公民每年向泰國移民200人。對希望移民至泰國的外國人,必須依照配額規定辦理,且須在未人泰國之前在泰國使領館申辦。
1. 親屬移民:
根據泰國移民法規定,中國公民需具備如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申請赴泰國移民定居:
(1)泰國公民的配偶與父母(包括養父母);
(2)泰國公民的子女(含養子女);
(3)泰公民的兄弟姐妹,年齡必須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且在異國他鄉無人照養者;
(4)泰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其他特殊情況者。
2.結婚移民:
外國人可與泰籍人士結婚而取得永久居留資格。但若外國男子娶泰國女子為妻,其所生子女要跟父籍,只准許居留,不能入泰籍。泰國男子娶外國女子,所生子女則可取得泰國籍。
3.專業人員移民:
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1)專業人士或學者的專業是對泰國有利的,便可獲發居留許可;
(2)每年最低收入為1萬美元;
(3)年滿25歲或以上。申請長期居留只限於泰國本土缺乏的專業人士,且要由欲僱用你的泰國有關機構在泰國進行申請。凡個人知識、專業能力、擁有財產達到政府規定程度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獲發居留許可的專業人士或學者可無限期在泰國居留。其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及在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也可獲得在泰國的居留許可。任何已獲得居留許可的人士若要在泰國工作,必須申請工作準許證。
4.投資移民
外國人投資不少於1000萬泰銖的金額,經內務部的批准及咨詢後,可獲得永久居留。在申請期間,申請人可獲准暫逗留泰國,直至泰國有關部門對其申請作出決定為止。給予外國投資者、專家與技術人員永久居留資格,主要是為促進外國投資及泰國的科學技術發展。
投資者可為本人的直系親屬申請赴泰國長期居留:①配偶;②父母;③最多3名在20歲以下的未婚子女。
外國投資者可通過購買由財政部及泰國銀行發行的政府債券,而獲得永久居留。有關的規定如下:(1)投資者,800萬銖;(2)配偶,600萬株;(3)每名子女(未婚及20歲以下),200萬銖。以投資者購買債券的文件和投資者的資格,作為審批永久居留的條件。泰國移民
⑸ 泰國移民的優勢,怎樣移民泰國
泰國移民優勢:
1.辦理費用低——相比歐美國家,費用低很多,申請成功率高
。
2.辦理時間短——從客戶簽訂協議到拿到護照需3-4個月。
3.要求少——無需提供資產證明,沒有學歷語言要求。
4.申請人無需具備高等教育背景。
5.無資產要求。
6.沒有居住時間的要求(只要基於個人或公司需要可以長期在中國居住)。
7.可免簽巴西、阿根廷、南非、俄羅斯等國家。
8.無外匯管制,無海外稅。
9.無居住要求。
10.前往泰國移民局領取文件,保證文件的真實,合法有效性。
11.通過東南亞國籍跳板到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更省錢更方便更快捷。
12.泰國國籍在中國可以買多套商品房,以華僑身份投資享受政府優惠政策,同時可生第二胎。
13.在辦理國可享受免簽證和外國公民福利待遇,可買房買地不受限制。
14.小孩做東南亞國籍,回國是華僑,考清華、北大,150分包錄取畢業。
15.國內資產轉移到國外很容易。
16.加入東南亞國籍,做外國公民,價格便宜,時間快。
17.申請美國、加拿大國家留學相比中國申請更具優勢。
想要移民過去找中介吧!比較省心,雖然需要花中介費但細算下來還比較省錢呢,自己辦理麻煩太多了,我剛開始辦理也想省點錢,自己辦理,花了好多時間卻還是不成功,後來找了啟航出國移民,才成功了的。
⑹ 移民泰國需要哪些條件呢
1、親屬移民:
根據泰國移民法規定,中國公民需具備如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申請赴泰國移民定居:
(1)泰國公民的配偶與父母(包括養父母);
(2)泰國公民的子女(含養子女);
(3)泰公民的兄弟姐妹,年齡必須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且在異國他鄉無人照養者;
(4)泰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其他特殊情況者。
按照泰國移民法律規定,凡具備移民條件者,申請人可委託在泰國居住的親友,向泰移民局提出申請,或申請人持有關證件,向泰國駐華大使館提出申請。
遞交的證件包括:泰國親友身份證影印件,泰國親友的經濟收入證明書或財產狀況證明書,特別要提供房屋等不動產證明書,泰國親友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認定書,泰國親友的有關信件,本人的護照和照片等。
泰國駐華使館領事部接到申請書及有關材料後報泰國移民局,對申請進行審查認定,經核實,泰國駐華使館官員將向申請人簽發移民簽證,申請人可持護照赴泰國定居。
2、結婚移民:
外國人可與泰籍人士結婚而取得永久居留資格。但若外國男子娶泰國女子為妻,其所生子女要跟父籍,只准許居留,不能入泰籍。泰國男子娶外國女子,所生子女則可取得泰國籍。
3、專業人員移民:
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1)專業人士或學者的專業是對泰國有利的,便可獲發居留許可;
(2)每年最低收入為1萬美元;
(3)年滿25歲或以上。申請長期居留只限於泰國本土缺乏的專業人士,且要由欲僱用你的泰國有關機構在泰國進行申請。凡個人知識、專業能力、擁有財產達到政府規定程度的,可以申請永久居留。
獲發居留許可的專業人士或學者可無限期在泰國居留。其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及在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也可獲得在泰國的居留許可。任何已獲得居留許可的人士若要在泰國工作,必須申請工作準許證。
(6)如何泰國移民擴展閱讀:
泰國的簽證分過境簽證、旅遊簽證、商務簽證、非移民類簽證、外交簽證、官方簽證、禮遇簽證七類,其中非移民類簽證分為ED、F、O三種。旅遊簽證有效期為三個月或六個月,可以停留30-60天。持旅遊簽入境需攜帶相當於20000泰銖/人或40000泰銖/家庭的現金或等值外幣。
根據泰國相關法律規定,逾期在泰國停留的受到500泰銖/天,最高20000銖的罰款,最高10年禁止再入境。泰國移民局2019年2月15日在素萬那普機場舉辦新版電子落地簽證系統正式上線儀式,以期進一步方便包括中國遊客在內的外國遊客。
⑺ 需要移民泰國了現在,該辦些什麼東西
一、泰國移民申請條件:
申請人年齡在20歲或以上
無犯罪記錄
持有非泰籍護照
二、泰國移民申請周期和流程:
1)准備材料清單
2)政府盡職調查
3) 收到批准函支付全額會員費和律師費
4)獲得簽證
5)獲得會員卡
總體周期為一個月左右
三、投資移民泰國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1、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1寸和2寸白底免冠照各1張電子版掃描檔正常照片
3、個人簡歷(需註明身高、體重、年齡、住址、是否有殘疾)一份
申請人年齡18周歲以上,小孩可以和父母同時申請,身體不能殘疾
申請人需親自到辦理國移民局領取身份證、護照、戶口本、入籍證明
⑻ 泰國移民條件
法律分析:1、親屬移民:根據泰國移民法規定,中國公民需具備如下條件之一者,方可申請赴泰國移民定居:
(1)泰國公民的配偶與父母(包括養父母);
(2)泰國公民的子女(含養子女);
(3)泰公民的兄弟姐妹,年齡必須是未成年的兄弟姐妹,且在異國他鄉無人照養者;
(4)泰國移民法律規定的其他特殊情況者。按照泰國移民法律規定,凡具備移民條件者,申請人可委託在泰國居住的親友,向泰移民局提出申請,或申請人持有關證件,向泰國駐華大使館提出申請。遞交的證件包括:泰國親友身份證影印件,泰國親友的經濟收入證明書或財產狀況證明書,特別要提供房屋等不動產證明書,泰國親友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認定書,泰國親友的有關信件,本人的護照和照片等。泰國駐華使館領事部接到申請書及有關材料後報泰國移民局,對申請進行審查認定,經核實,泰國駐華使館官員將向申請人簽發移民簽證,申請人可持護照赴泰國定居。
2、結婚移民:外國人可與泰籍人士結婚而取得永久居留資格。但若外國男子娶泰國女子為妻,其所生子女要跟父籍,只准許居留,不能入泰籍。泰國男子娶外國女子,所生子女則可取得泰國籍。
3、專業人員移民: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
第四條 在簽證簽發管理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管理工作中,外交部、公安部等國務院部門應當在部門門戶網站、受理出境入境證件申請的地點等場所,提供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需要外國人知悉的信息。第二章 簽證的類別和簽發
第五條 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的簽發范圍和簽發辦法由外交部規定。
第六條 普通簽證分為以下類別,並在簽證上標明相應的漢語拼音字母:(一)C字簽證,發給執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及船員隨行家屬和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汽車駕駛員。(二)D字簽證,發給入境永久居留的人員。(三)F字簽證,發給入境從事交流、訪問、考察等活動的人員。(四)G字簽證,發給經中國過境的人員。(五)J1字簽證,發給外國常駐中國新聞機構的外國常駐記者;J2字簽證,發給入境進行短期采訪報道的外國記者。(六)L字簽證,發給入境旅遊的人員;以團體形式入境旅遊的,可以簽發團體L字簽證。(七)M字簽證,發給入境進行商業貿易活動的人員。(八)Q1字簽證,發給因家庭團聚申請入境居留的中國公民的家庭成員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寄養等原因申請入境居留的人員;Q2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的親屬和具有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外國人的親屬。(九)R字簽證,發給國家需要的外國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十)S1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長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居留的外國人的配偶、父母、未滿18周歲的子女、配偶的父母,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居留的人員;S2字簽證,發給申請入境短期探親的因工作、學習等事由在中國境內停留居留的外國人的家庭成員,以及因其他私人事務需要在中國境內停留的人員。(十一)X1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長期學習的人員;X2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短期學習的人員。(十二)Z字簽證,發給申請在中國境內工作的人員。
⑼ 怎樣移民泰國
移民泰國:
一、專業人員移民
外國專業人士或學者在泰國獲准長期居留的條件:
1、專業人士或學者的專業是對泰國有利的,便可獲發居留許可;
2、每年最低收入為1萬美元;
3、年滿25歲或以上。申請長期居留只限於泰國本土缺乏的專業人士,且要由欲僱用你的泰國有關機構在泰國進行申請。凡個人知識、專業能力、擁有財產達到政府規定程度的,可高中畢業生留學加拿大以申請永久居留。獲發居留許可的專業人士或學者可無限期在泰國居留。
其家庭成員(配偶、父母及在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也可獲得在泰國的居留許可。任何已獲得居留許可的人士若要在泰國工作,必須申請工作準許證。
二、投資移民
外國人投資不少於1000萬泰銖的金額,經內務部的批准及咨詢後,可獲得永久居留。在申請期間,申請人可獲准暫逗留泰國,直至泰國有關部門]對其申請作出決定為止。給予外國投資者、專家與技術人員永久居留資格,主要是為促進外國投資及泰國的科學技術發展。
外國投資者的投資項目,必須符合投資推廣的項目。泰國投資委員會編有「投資委員會指南」,列出受歡迎的投資項目。最低投資額由100萬泰株至300萬泰銖不等,視投資類別而定。
(9)如何泰國移民擴展閱讀
移民泰國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泰國法律規定,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如有需要,需要找到專門的吸煙室,在訂酒店房間時也請說明需要入住可吸煙房間(Smoking Room)。
2、在泰國騎車或開車時應靠左行駛,不要在路中央行駛,也不要隨意停放車輛。騎摩托時一定佩戴頭盔,遵守當地交規,避免發生事故。
3、貨幣兌換在國內直接購買;在有銀聯標志或泰國關聯銀行的ATM機上可直接以銀行卡提取泰銖;在國內兌換歐元、美元或港幣,到了泰國再兌換成泰銖;也可以在泰國直接以人民幣兌換,匯率比以上幾種途徑都低。
4、入境泰國需要隨身攜帶2萬泰銖現金(約合4000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銀行信用卡等無效。泰移民官以隨機方式抽查,現金不足額者將被拒入境。這一規定適用包括落地簽在內的各種簽證入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