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王是如何選的
『壹』 泰國國王在泰國是個什麼存在
其實在泰國,泰國的國王有著很多的權利。有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要依靠國王來做最後的決定。在泰國,國王可以否決議會的權利,除此之外,泰國的軍隊也是聽國王的命令。所以,在泰國,我們可以說泰國的國王是泰國的實際統治者。‘’
泰國的國王也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國王可以平衡泰國各方的政治勢力。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國家混亂的局面,但是在泰國,只要泰國的國王一出面,各方的政治勢力就會向泰國的國王低頭。所以說,在泰國,泰國的國王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呀。
雖然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民主選舉和分權,但國王並不是一個吉祥物般的存在。他是在關鍵時刻具有一定實權和最終決策權的實際統治者。國王可以否決議會的決策,軍隊也聽從國王的意見。大多數人以皇室權威而不是政府權威來對待政府和國王。泰國國王是泰國所有政治力量的平衡點。每當泰國政局陷入混亂,只要泰王出面一句話,所有政治勢力都會低頭妥協。在泰國,雖然它是一個民主國家,但它實行君主立憲制。定義泰國國王的權利。然而,由於各方面關系復雜,國王在泰國政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貳』 泰國首腦到底是總理還是國王
一般君主立憲國家,國王只是名譽上的國家元首,真正掌握國家權力的是總理或首相,如英國、日本。但泰國的情況不同於一般的君主立憲國家。
泰國國王的威信極高,在國內深受廣大人民的愛戴,他們把國王當作自己的父親一樣,誰要是說國王的壞話,泰國人就會排斥他。誰見了國王,都要下跪,總理也是一樣的。
泰國的總理是議會選舉的,是經過國王任命的。泰國國王是世襲罔替的,但是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人們虔誠地認為泰國國王是人們精神領袖,是人們崇拜的象徵。他對在代表國家,是國家的象徵。他掌管著泰國軍隊,擁有絕對的軍事指揮權,泰國的軍隊只忠誠於國王,服務於國王。凡是國王看不慣的事情,國王也可以動用軍隊發動政變。
所以在泰國政府幹什麼不幹什麼,與國王沒有關系,因為那是泰國憲法賦予總理的權力。但是由於泰國國王的好惡可以通過軍隊施加影響,所以軍事政變又成為泰國的家常便飯。
泰國總理是國度政府的領頭羊,就相當於英國首相一樣。總理的人選是從下議院中發生出來的,也就是說要做泰國總理的前提就是成為泰國下議院的成員。通常狀況下,泰國總理的人選是黨派的指導者,選舉出來後經過國王任命,就可以正式上任了。
由這樣選出來的泰國總理可以任免官員,主導著國度開展的方向,是政府的決策人,但是需求遭到內閣的監管。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有君主也有政府,君主稱為國王,政府首腦稱為總理。日本、英國、挪威也是同樣的政體。但是泰國的又不一樣,泰國國王有否決政府議會決策的權力,另外泰國軍隊寧願聽國王的也不願聽政府的,最後最重要的,泰國的民眾更願意尊重國王而不是他們親手選出來的政府。
按泰國憲法,泰國國王沒有很多實際權力,國王本人主要是國家及其完整統一的代表,因此他有時也出面調解危機。但從實際政治運作上來看,泰國還是一種權威主義體制。選舉還不完善,軍人經常政變。離真正的君主立憲制還需要一段時間。主要是要擺脫軍人干政,完善政黨政治。 泰皇是精神領袖,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基本上是沒有實權的。 實際主持政務的是總理。
『叄』 都是君主立憲,泰國國王為啥能夠擁有實權
說起君主立憲,歷史書上有講過的,最早的是英國開始的。隨著世界近代化的開始,好多國家都是兩種選擇,要麼是君主立憲,要麼是民主共和。但是不管哪一種都是民主的一種。君主立憲下的國家國家君主一般沒有實權,只是象徵性的意義。代表著國家的元首,政府每年都會養著君主,但是君主不掌握任何權利。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君主立憲的國家君主是有實權的。但是二戰以來,多數君主立憲國家的君主都是沒有實權的了。但是泰國確實例外。
而且泰國國王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收回所有的權利的。這就代表著只要國王想要回自己的權利可以隨時拿回的。可見這個王室在國家人民的心目中的愛戴程度,目前大家見到國王還是要下跪的,不僅僅是國王見到王室成員也還是要下跪。
『肆』 泰國王室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泰王國,就是我們所通稱的泰國,一個聞名遐邇的國家。它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和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相連。泰國的舊名叫做「暹羅」,1949年5月11日時,由「暹羅」改為「泰」,主要有「自由向上」之意。
泰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除了農業、製造業以外,最大的經濟支柱就是旅遊業。泰國是世界最聞名的旅遊聖地之一,是亞洲最著名的旅遊聖地。
泰國皇室除了名義上的尊重以外,在金錢和物質上,也都勢力龐大,專門設有王室資產管理局負責協調和管理一切經濟業務。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泰國王室資產管理局所管理的王室財富,至少達到400億美元以上,是泰國最大的公司「國家石油集團」市值的兩倍以上。
雖然泰國是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國家,但憲法卻明確規定,國王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任何人都不得質疑,任何人也不得指控國王。
國王是佛的信徒和使者,也是軍事的最高統帥。而且,近年來,尤其是他信和英拉的民選政府倒台後,王室對於泰國政局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大,這點從長遠講,並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並不能促進泰國的長治久安。
『伍』 泰國王室是怎麼繼承的
泰國的繼承製度規定,王儲首先要在現任國王在位時,沒有被廢除,並滿足《宮殿繼承法》的規定,之後由泰國政府批准王儲繼承王位。
泰國的王權制度興起於13世紀,其中經歷了諸多王朝。現在的泰國王室是由扎克里王朝創立,也是至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王室之一。歷史上泰國的王朝一直是傳男不傳女,有王子來繼承王位的的。
古代泰國的王室繼承製度有著不成文的規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泰國的王位繼承也漸漸的立法,頒布成了法令。總體來說一共分為三個階段。
現在泰國雖然政府的權力要遠遠大於王室的權利。但由於泰國受到宗教的影響,所以王室在民眾的心裡依然非常有地位。所以泰國政府一直保留著泰國王室,不過現在的泰國王室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繼承和歷史的象徵。
『陸』 泰國的國王是虛職嗎權力到底有多大
泰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世襲國王制的國家,他們有著自己的皇室傳統繼承體制,而皇族的子弟們通常都任職著高官職位,部分皇家宗族還掌控著自己的嫡系部隊。那麼泰國王手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泰國軍隊都要聽從他的命令呢?

具體來講,泰國軍方向來擁有自己的獨立性,因此當泰國王為鞏固自己的地位使用特權立法後,該軍隊就因此發達了近20多次的軍變,其原因是因為民選政府的決策觸碰到了軍隊利益,使得他們被迫起義去推翻現有的政府。
因此泰國的軍方又獨立在民選政府之外,這對他們來講也許是一件好事,畢竟可以脫離政府黨派的紛爭,以便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但是泰方軍隊必須的完全聽令於泰國王,就算軍隊要針對民選政府發動軍變,也必須在泰國王的默許下才能施行。
因此通常發生在軍變事件之前,軍方都要得到了泰國王的默認才去付諸行動。所以說明了泰國國王實際掌控著泰國政府以及所有軍隊,如果對民選政府不滿,那麼軍隊就有可能發動軍變去推翻當前的政府,從而重新建立新政府。
『柒』 泰國的國王與總理有什麼區別啊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只是國家元首的地位,是代表國家的,屬於象徵性意義,泰國政府總理屬於國家政府的負責人,行使行政權力。
君主立憲制,是相對於君主獨裁製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君主立憲制限制了古代的帝王獨裁,變成了「王在議會,王在法下。」
(7)泰國國王是如何選的擴展閱讀:
根據泰國憲法,泰國國王是泰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泰國軍隊也可以忠於國王、忠於人民,這也是憲法規定的泰國軍隊的性質和他的義務。但我不得不說,泰國軍隊是獨立於民選政府的。但實際上,國王能否真正控制軍隊取決於實際情況。
因此,雖然老國王可以控制軍隊,但新國王可能不能。至於總理,他無法控制過於獨立的泰國軍隊。換句話說,在目前的形勢下,三黨之間存在著一種微弱的平衡結構,政府是最弱的黨。
『捌』 泰國軍方、總理、國王,這三種勢力的權力大小是怎樣排序的
是國王最大軍方第二總理最小。
泰國國王權力更多的是國家精神層面的權利。實際拿在手中的權力並沒有泰國軍方那麼大。總理的權利可以說是在三種勢力當中權利最小的一方。泰國軍方受制於泰國國王,但是泰國軍方並不聽命於泰國國王。三種勢力的權力大小可以算作是國王最大軍方第二總理最小。
根據泰國憲法,泰國國王是泰國三軍最高統帥,而泰國的軍隊也可以忠於國王、政府和人民,憲法這也是規定了泰國軍隊的性質和他的義務。不過我必須要說的是泰國軍隊是獨立於民選政府的。但實際上,泰王是否真正地控制住軍隊,那需要去看實際的情況的。
因此老泰王可以控制住軍隊的情況下,新泰王則未必可以。至於政府總理,他是根本無法管住過於獨立的泰國軍隊的。也就是說,在如今的局勢之下,三方是一個勉強的平衡的架構,而政府則是最弱的一方。
(8)泰國國王是如何選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泰國皇家軍隊雖然效忠於泰國國王,但泰國皇家軍隊也有協助民選的泰國政府以保障社會公共安全、參與社會發展、搶險救災以及禁毒的責任。近年來,泰國皇家軍隊也通過聯合國維和部隊參與了一些國際維和工作。
雖然泰國皇家軍隊效忠於國王和人民,但泰國軍方素有干政傳統,在最近81年裡發動了18次政變或未遂政變
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2年。三軍總兵力約37萬人,預備役5萬人。其中陸軍24.3萬人,分為四個軍區,轄7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2個特戰師、2個炮兵師等共18個師;海軍7.96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
編為1個作戰艦隊、1個陸戰隊司令部、5個海軍基地,擁有東南亞唯一的直升機航母;空軍4.71萬人,編為4個航空師、11個飛行大隊;預備役部隊建制為4個步兵師。此外還有警察18.7萬人。
『玖』 泰國國王拉瑪一世簡介拉瑪一世是怎麼建立曼谷王朝的
泰國國王拉瑪一世簡介拉瑪一世是怎麼建立曼谷王朝的?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雖然拉瑪一世的帝位是舉兵搶過來的,可是他的施政工作能力與鄭信對比不遑多讓,他奮發圖強,加強曼谷王朝對泰國的執政,在政冶、經濟發展、國防、文化藝術等都是有非常好的做為,是泰國在歷史上的一代賢君。
直到公年1809年,當政27年的拉瑪一世因病病逝,長年72歲,由與王後生的長子拉瑪二世承繼帝位。很多年以後,拉瑪一世的子孫後代拉瑪六世當政期內,引入泰國傳說故事拉瑪,把自己的君王頭銜列入拉瑪六世,而且追尊祖輩五代君王為拉瑪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後面的曼谷王朝國王沿用迄今,因此直到那個時候,拉瑪一世才被後人稱之為拉瑪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