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有哪些科技發明
⑴ 世界各國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新科技發明創造
納米技術的出現,為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拓展了廣闊空間,這無疑又是一次新技術的革命。將納米技術應用到材料領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點。防霧的風擋玻璃,自清潔的納米布等都已經相繼投入使用,測實驗中心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讓臨界摩擦變滑動為滾動,使產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學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發的納米燃油添加劑已於三年前實現了產業化,該產品以添加經過液相納米組裝技術處理過的納米尺度水顆粒為特徵,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變了燃油的燃燒過程,經過數百萬噸的燃油大規模使用,節油率達到10-20%。北京博納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產品——BONUS納米燃油添加劑,該產品在萬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經過國家交通部汽車運輸行業能源利用檢測中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油田節能監測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環保局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等機構的檢測表明,該產品能大幅度節能和降低尾氣有害物質排放,特別是對已成為環保焦點的氮氧化物的尾氣排放,有獨到的凈化作用。另外,該公司最近推出了納米潤滑油添加劑,並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運輸學院的台架檢測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油料及油料裝備檢減磨證明,缸壓增加、動力提高、節能環保。
⑵ 急!!!急~~~急~~~~
1976年春,在江蘇省一個縣級醫院當醫生的朱漢章接診一名老木匠病人。老人在幹活時,不慎被斧頭砸傷。到省大醫院拍片,雖未傷著骨頭,但手面腫了一大塊,治療後消了腫,但手卻再也伸不直、攥不攏,他的肌腱已經形成疤痕粘連。朱漢章拉著老木匠僵硬的手,決定作一次嘗試:拿一根9號注射針頭,從病人受傷的拳骨刺入,病人頓時感到手掌火辣辣直喊酸脹。朱漢章用針頭撥弄深處的肌肉和肌腱,半分鍾後拔針,再輔以其它手法治療,老木匠的手居然能活動了!三天後就操回了熟悉的斧頭
針刀療法自從1976年誕生後,1978年就因其對頸肩腰腿痛等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神奇療效而被江蘇省衛生廳列為重點醫學科研課題,並在南京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南京鐵道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進行臨床研究。1984年,「針刀療法」通過江蘇省衛生廳鑒定,1985年批准向全國推廣。1988年,「小針刀」獲得了國家專利,同年12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第37屆世界科技發明博覽會上,小針刀療法獲尤里卡金獎,朱漢章本人同時榮膺尤里卡「軍官勛章」。
1992年,朱漢章應邀出訪泰國,為當時的三軍總司令差霖上將治療。後者因為腰椎後關節錯位,腰痛到不能坐下,開會、坐車都是躺著的。沒有外科大夫敢為他做手術,因為在腰椎這個敏感區域,操作稍有不慎,三軍總司令將終生癱瘓。朱漢章做了一次小針刀手術,一共下了三刀,休息20天後,差霖上將就痊癒了。在答謝朱漢章的宴請會上,泰國副總理和大批中將、少將會聚一堂,對後來針刀療法在泰國的推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1996年出訪美國,朱漢章在霍普金斯大學和馬里蘭大學分別做了3個小時的學術報告,美國的醫學專家震驚不已,美國國家疼痛中心主任博門教授當即邀請朱漢章留美工作,並承諾在一個月內辦好綠卡,年薪20萬美元——美國有太多頸肩腰腿痛的病人,他們長期靠吃止痛葯維持。朱漢章謝絕了美方的邀請,他的目標是要建立小針刀療法的理論體系,在中國、全球推廣。
聽醫生的沒有錯,祝你早日康復。
⑶ 泰國促進科技發展的具體措施
泰國促進科技發展的具體措,一擴大投資,二引進高技術人才,促進各項工作向前發展
⑷ 是泰國的科技發達還是中國的科技發達
泰國的科技總的來說不如中國發達,泰國謀求得是南亞地區大國,在國際政治中和中美印日維持平衡外交,從而保證自己的利益,在二次大戰中就是這樣,泰國到現在也才6000多萬人口,領土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所以泰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大體上歷屆政府都注意維護和中國的和睦關系,不知道樓主說的泰國挑釁中國的言論從何而來搶,我在泰國的這么多時間也沒有聽說過泰國要挑戰中國阿,反而是泰國的中小學都把中文和英文作為必修的外語,事實上泰國民眾對中國還是挺友好的
⑸ 泰國的國土面積,人口,宗教,風俗文化,經濟發展,科技教育方面是什麼樣的
泰國古名暹邏,是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的熱帶國家,介於印度與中國的中途站。泰國西邊是緬甸,北邊是寮國,柬甫寨在泰國東邊而馬來西亞在其南部。全國總面積是513,115平方公里。泰國被分為四個主要的區域:北部山區、肥沃的中部平原、貧瘠的東北部高原和無數海灘與島嶼形成的南部半島。湄南河(MenamChaoPhrayaRiver)流域的肥沃土地,是亞洲大陸盛產稻米的地區,因此被稱為亞洲米庫"。首都曼谷就是在此區域中。泰國南部地區群山迭起。原始森林中蘊藏著豐富的礦物 。 人口:泰國現時總人口已突破6000萬,其中 約84%的人口居住在農村,10%的人口居住在曼谷, 6%的人口居住在其它城市(鎮)。 宗教:泰國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主,約佔95%,另外回教佔4%。其他的有天主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等。 民族:泰國共有30多個 主要民族是泰族和老族,約各占總人口的40% 地。 和35%,其他還有馬來族、高棉族、苗族、桂族、瑤族。華僑和泰籍華人約有400多萬,占泰國總人口 的8%。在當今泰國政府中,不乏有華人後裔擔任過或正在擔任政府總理、副總理、議長和部長等重要職務。 首都:泰王國首都曼谷(Bangkok)位於湄南河下游,距暹羅灣40公里,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的中心及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約800萬。泰國人稱曼谷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將其泰文全稱轉為拉丁文字,長達142個字母,其意為:「天使之城、偉大的都市、玉佛的宿處、堅不可摧的城市、被贈予九塊寶石的世界大都會」等。 語言:當地均以泰語為主,而英語在當地一般城市及觀光地點也可以相通,當地華人絕大多數已潮州話為。 時差:國際標准時加7小時,比新加坡、北京和香港慢一小時。 國花:金鏈花--每當乾季來臨時,一串串瀑布般的黃花便開滿整個樹枝。泰國人認為對著這些花朵冥想,黃金般燦爛的顏色會讓人的靈魂愉悅豐富。 貨幣:銖 譽稱:千佛之國、黃袍佛國、白象之國。 國名釋義:泰語意為「自由之國」。
⑹ 泰國經濟實力怎麼樣有什麼高科技 10年後什麼水平
泰國經濟實力不好,實力很差。高科技幾乎沒有。並且泰國沒有實體產業,主要靠旅遊業來維持。自己的工業系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形成,10年後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發展。
⑺ 泰國有可能步入發達國家的殿堂嗎
發達國家我認為要有至少兩個要素,要佔其中一條。
第一:人口不能太多
第二:科技非常發達
第一條:泰國接近7千萬人口,就決定了,不可能想一些歐洲小國那樣僅僅靠一兩個產業就能支撐起一個所謂發達「國家」。 那麼就需要其他產業來補充。 一般國家的發展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順序前進。泰國是第一產,和第三產業先發展了。但是對於解決就業最有利的第二產業恰恰是最晚發展的。 而且完全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看到過任何一個人口接近一億的國家僅僅靠農業和旅遊業能成為發達國家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泰國大力發展工業的原因。但是,沒技術。
這就又牽扯到第二條了。
第二條,科技非常發達。
一個國家人口多,人口密度大沒關系。
資源少也沒關系。
科技要發達,也一樣能成功。日本,韓國,都是這么走過來的。
所謂的科技發達,說白了,就是理科,工科,發達。
可惜泰國人的理工科頭腦都不太好。
泰國人擅長的是藝術類,能歌善舞是他們的專長。你讓他們算算術就抓瞎了(雖然他們參加國際奧賽也經常得獎,但是那是鳳毛麟角)。
扯點題外話:唯一有一點。泰國的醫學不錯。泰國有不少很優秀的醫生。我一個以前的同學,髖關節粉碎性骨折,去北京上海都找專家看過。都不敢給他動手術,全家都絕望了。結果後來不知道怎麼聯繫到泰國一個專家。來泰國動的手術(前後好像是5次手術)現在能走路了。
因為沒有核心技術和人才的儲備,就註定了泰國的工業就是別人的生產基地。生產基地要求的就是便宜,而要走向發達國家,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人均收入的增加。這是一對矛盾,而且對於現在的泰國,暫時無解。
⑻ 中國古代的創造發明有哪些
1、張衡發明地動儀。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5、走馬燈。公元1000年左右,中國人就創造了走馬燈,古籍都有關於走馬燈的記述。走馬燈上有平放的葉輪,下有燃燭或燈,熱氣上升帶動葉輪旋轉,是現代燃氣渦輪工作原理的原始應用。
⑼ 21世紀有那些重大發明
1、中國高鐵——通車里程全球第一,並走向世界。
高鐵技術起源於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准,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中國標准動車組『復興號』在研製過程中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准,在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84%。」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陸東福說。
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投入運行的高鐵動車組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5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要長。從安卡拉到伊斯坦布爾,從莫斯科到喀山,從匈牙利到塞爾維亞,本土之外,中國高鐵加速走向世界。
2、網購——「動動指尖」,商店飯店搬回家。
1969年,美國啟用了國防部建設的軍用「阿帕網」。25年後,一條64K的國際專線從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中心連入Internet,中國互聯網蹣跚起步。
一根網線改變中國。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路零售市場,網民超過7億。「6·18」、雙「11」、春節、五一、國慶……國民網上購物的狂歡日越來越多。數據顯示,今年「6·18」開場僅7分鍾,天貓國際成交破億元;京東商城15個小時累計下單金額超千億元。
中國網購為世界經濟輸出「互聯網商機」。從中國本土到越南、泰國等亞洲鄰國,到遠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巴西「剁手黨」全球網購嗨翻天。
3、支付寶——二維碼取代賣菜大媽的零錢筐。
鮮有人想過,有一天中國人可以玩一種「魔法」,跨越物物交換,取代各種貨幣,輕松「掃一掃」交易即完成。「魔法」無邊,支付寶的應用迅速擴散開來。截至2017年7月31日,移動支付活躍賬戶和日均支付交易筆數均超過6億。
騰訊和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智慧生活指數報告顯示,84%的被訪者表示「不帶錢、只帶手機出門」可以「很淡定」。今年8月的支付寶無現金日,將有1000萬線下商戶參與。
4、共享單車——綠色出行「說走就走」。
2017年6月,摩拜完成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7月初,ofo也宣布完成7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短短兩年時間,多彩的共享單車迅速佔領了中國的大街小巷。目前摩拜單車在全球運營超過500萬輛,日訂單量最高超過2500萬輛,注冊用戶超過1億。
自行車生產企業,一度是被邊緣化的傳統行業,卻隨著中國共享單車的出海,一躍成為朝陽產業。今年ofo與鳳凰合作的海外共享單車產能將達到100萬輛。
席捲中國大江南北之後,共享單車的身影出現在了「英國單車之都」劍橋。街頭看到一片片共享單車,那是從中國飄來的橘紅色雲彩。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國飛速發展的共享單車是中國引領世界創新的一個例子。從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到分享知識、技能、勞務……「分享經濟」的概念發端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中國土地上迅速生長,並帶來生活方式的巨變。
國家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分享經濟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未來幾年,中國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
5、SixthSense
來源於一項神奇的高科技,這項高科技被命名為「第六感通訊科技」。據說,這套裝置的費用僅僅350美元,它能讓你不改變平時生活習慣的情況下隨時隨地的享受各種服務。
比如,你到超市買東西,想搜一下關於你買物品的一些信息,那麼你可以用該科技裝置中的攝像頭來獲取物品包裝上的一些信息,用來進行聯網查詢。
如果你到外地旅遊,看到美麗的風景,想留作紀念,你可以用你的手指做照相的姿勢,然後你手指上的感應晶元會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通過攝像設備,將你拍攝的內容投放牆上,或一張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