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訓象人如何訓象
⑴ 關於泰國大象的資料
大象在泰國不但是吉祥的象徵,也是交通工具、戰斗主力以及幫人們搬運重物的勞工,用處可大了!
在幾百年前,緬甸王子帶重兵攻打泰國。泰王聽到消息,趕快召集士兵,准備糧食、武器,騎著自己從小養大的大象去迎戰。泰王約緬甸王子單打獨斗,如果他敗了,就將整個泰國輸給緬甸王子。緬甸王子精心挑選出來的大象高大威猛、體壯如山,所以在打鬥時佔了上風。緬甸王子的大象把泰王的大象壓在下面,使緬甸王子有機會殺死泰王。當緬甸王子的刀正向泰王砍去時,泰王的大象看到自己快要失去主人了,便用盡力氣抬起身子,緬甸王子的刀砍空了。這時,泰王趁機用矛刺死了緬甸王子。大象的功勞可大了,如果不是它,泰王也不會保住江山,我們這次去的可能就是『第二個緬甸』了!所以泰國每年三月都要過大象節以紀念這只勇象。
大象也是非常忠心的。一隻大象一生中只有一個主人,在它生病的時候就會格外思念主人,主人一出現,它的病就好了。如果主人有病在身,它會守在主人身旁,默默地等待主人病好。主人一但不幸去世,它會一直守在屍體旁邊等待主人醒來,直到它自己也倒下為止。
另外,大象也有死亡的方式。當野生的大象知道自己不行了,它會離開象群,到「象牙山」把自己的象牙取下,然後到一個特定的地方和別的大象一起等死。
在大象園里,我看了大象、摸了大象,甚至還騎了它,親身體驗了它的溫柔、善良、忠誠和勇猛的品格。這種體驗使我終生難忘。讓人遺憾的是,現在大象的數量在人們的獵捕下逐漸地減少,如果不加以制止,大象這種溫柔善良的動物就會絕種了。我真誠地希望人們停止獵殺大象,並保護自然生態,讓大象永遠與人類和平共存。
⑵ 大象是如何被馴化的
大象,算的上是世界上體積比較龐大的動物。人類在大象的眼中就如同螞蟻在人類眼中一般。至於體積渺小的人類讓體積比人類龐大這么多的大象乖乖聽話方法,這其中便是人們智慧的結晶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訓養要從小象抓起……咳咳就是打個比方。無論是什麼生物,在幼年期都是比較弱小的,大象也不例外。將幼年的小象用鐵鏈綁在柱子上,小象會不斷掙扎,然而當初還很弱小的小象是掙脫不開鐵鏈,漸漸的,即使是將土地磨出一層印跡,小象也沒辦法掙脫鐵鏈的束縛,小象便放棄了掙扎。然後小象逐漸長大,小象的力量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大。然而常年的束縛讓象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自己掙脫不開鐵鏈的思維,再怎麼費力也是浪費力氣,也就不再掙扎。大象也就隨之馴服與鐵鏈之下。
⑶ 大象是怎樣被馴服的
在泰國北部清邁省的一個大象營地,一頭5歲大的泰國象正在演示如何使用衛生間。繼教會大象畫畫、跳舞和演奏樂器後,馴象師現在又教會了大象如何使用衛生間。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
⑷ 泰國大象
國有「萬象之國」的美稱,大象是泰國的國寶,泰國人的守護神。泰國人視生性憨厚溫順的大象為榮譽、尊貴和力量的象徵。在古代,大象就像現代戰爭的坦克一樣,曾經跟隨暹羅(泰國的舊稱)的士兵馳騁沙場;後來,大象一度當起泰國伐木業的「搬運工」;上世紀以來,伴隨原始森林的大片消失,大象已經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它們的主要工作是在各大旅遊景點進行各種表演,或者供遊人們騎行。因為食量太大,靠「賣藝」糊口的大象們日子不太好過。對於年輕一代,大象逐步從他們的生活中淡出,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泰國東北部的素林府,是「大象之鄉」,這里是最早馴化大象的地方。素林府塔敦縣有個大象村,現有250頭大象。這一帶村民世代以馴象為生,家家飼養大象。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從泰國首都曼谷出發,驅車400多公里,來到這個大象村。進入大象村,記者看到3隻大象正溫吞地用鼻子吸卷著粗大的芭蕉,每隻大象的一條腿都被鐵鏈拴在樹幹上,腳上的鐵鏈疤痕清楚可見。往裡走,大象越來越多,有的在木棚下歇息,有的背上架著鐵座載著遊客,踱著方步。
村裡另一名馴象人薩洛特告訴記者:「大多數的馴象人沒有固定的工作,只有在大象節的時候才回素林。其他時候,我們只能在城裡向遊客兜售紀念品。哪裡有遊客,哪裡能賺錢,我們就去哪裡。」大象的食量大得驚人,一頭成年大象每天要吃300公斤糧草。薩洛特無奈地說:「它們每天吃這么多,簡直是食物焚化爐呀!」幾年前,泰國政府發起「讓大象回家」計劃,帶大象回素林府的馴象師,每月可獲得8000泰銖資助,但這筆錢還不夠大象吃飽,因此能回家的大象很少。泰國清邁甚至有一個專門的基金會,籌集的資金用來給大象購買食物。
歷史上,泰國森林覆蓋率曾超過90%,境內曾有數十萬頭大象。隨著森林的減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泰國政府開始禁止伐木,數千頭大象「下崗失業」。大象們被迫學畫畫、打球等十八般武藝,走上「演藝」道路。如今大象數量銳減,到了瀕危狀態,登記在冊的只有3800多頭,而1000多頭野生大象更是受到嚴格保護。大象村的馴象師龍繆就是大象由多到少的見證者,他祖上世代以捕象為生。龍繆年輕時在叢林里先後捕獲過100多頭野生大象。經過馴化,轉賣給東南亞各地的伐木公司,從事木材搬運工作。
泰文化的核心元素
大象是泰文化的核心元素,它們是力量和優雅的象徵。一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泰國人認為,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是聰慧、富有靈性的。如果某個馴象人生病,他所訓練的大象也會不吃不喝。
在泰國的大街小巷,各種大象形象的工藝品隨處可見。泰國的許多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繪畫、雕塑都與大象有關系,有諺語雲:「箭裝滿袋大象踩不斷,團結起來的力量勝過大象」。「泰國老一輩人仍相信大象是一種神奇的動物,」泰國北部清邁的大象自然公園創始人桑登說,「但是,對於年輕一代,大象逐步從他們的生活中淡出,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桑敦經常去一些學校給學生講大象的知識,希望大象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能夠保持下去。
⑸ 在泰國,人與大象是怎麼樣的找出有關部分
泰國有「大象之邦」的盛譽。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導游曾炫耀道,泰國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聰明靈性,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我很不以為然。在我的印象里,一頭笨拙的大象,僅是一觀而已的蠢物,沒有什麼可故弄懸虛的,不過是吹牛罷了。
泰國清邁市以北的叢林山區,是泰國大象的主要出沒之地,20世紀的60年代,泰國政府在這里建立了第一所「大象學校」,人們將捕獲來的3~5歲的野象送入學校進行訓練,經過12年的教育和實習,一般年滿18歲的大象經過考試合格,就可「畢業」到社會上參觀工作了。這些大象可工作40多年,身體無病,要到60歲才能「退休」
在泰北山區,大象是最能吃苦耐勞的勞動模範。它能載重上千千克,單那1米多長的大鼻子就能捲起1000千克重的東西。山高林密,坡陡路滑,大象從崎嶇不平的山上把用鐵鏈縛住的巨木拉拽到積木場。積木場上專門有兩頭歸攏木頭的大象,它們呼扇著簸箕般的大耳朵,用兩顆長牙一鏟,用鼻子一卷,猶如吊車輕輕地把粗大木頭夾了起來,按照主人的手勢放到指定的位置,橫七豎八的木頭,很快就給你碼得規規矩矩,整整齊齊的。遊客還可以騎上象背,在蜿蜒的山道上悠哉游哉地逛上一圈,大象會毫無怨言地毫無索取地滿足你的要求。
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大象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為人類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鄉村的山區里,大象默默無聞地勞作著,用汗水給人們創造了豐厚的物質果實。而在城市的游園里,大象則學人賣藝,嘩眾取寵,用智慧給人們帶來了愉快的精神享受。位於芭堤雅東南的東芭文化村,每天吸引著一撥又一撥的遊人觀看大象的精彩表演。踢足球是人類的一項悠久的體育運動,而大象踢足球一點也不亞於人類,顯得格調外地穩健沉著,一腳凌空踢起,大於正常足球1倍的大象足球,准確地射進球門,有時遊客去做守門員也無濟於事。進了一個球,大象則扇乎兩下大耳朵,向空中揚起鼻子,然後洋洋自得地繞場一周,不時地抬起前腿向人們示意。看到它那不可一世的驕傲神態,世界球星羅納爾多的風采也要黯然遜色。表演完了節目,大象要向遊人收取小費:發展市場經濟,我的節目不能白看。它向四周張望著,把遊人給的小費用鼻子准確無誤地送入馴象師的衣袋中。有的遊客和大象合影,它用鼻子將人輕輕地捲起,讓你舒舒服服地座在上面和它親昵,直到照完相交了小費,才把你慢慢地放下來。如果不交小費,它就用鼻子卷著你在空中盪鞦韆。泰國的大象貪嘴好吃,誰的手中拿著香蕉一類的水果,它就會走到你的面前,先給你跳一段舞,然後站起來用兩個前腿給你作揖,那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你頓生歡喜。可是,沒等你把食物給它,它早已把東西用長鼻子卷進了自已的嘴裡。
最逗人最有趣的是大象表演過人。尋求開心和刺激的遊客,可以跑到場地上一字排開,然後讓大象從你身上走過。對於男性,大象玩一些驚險的動作,它把前腳抬起來放在你肚子的上空懸而不落,那情景真讓人把心提上了嗓子眼兒,一腳下去就能把肚腸子踩冒了。然而有驚無險,它對男性不理不採,顯得漠然冷淡,倏然間從你身上一躍而過。而對於女性,大象則是興致勃勃,情有獨鍾,先用鼻子在兩個臉蛋上輕輕地按摩,接著按摩兩個乳房,慢慢地一下一下地,似乎怕弄疼了妙齡女郎。有的女性嚇得發出尖歷的驚叫,大象依然故我,忘情地欣賞。而此刻的馴象員站在大象的腿下,用手摸著大象的肚子,表情漠然,似乎大象對女性的戲弄與他全然無關,其實他這是老母豬的鼻子插大蔥裝象,大象的動作全時在他的授意下進行的。當這些滑稽的動作進行完了,大象向天空發出一聲興奮的長鳴,戀戀不舍地走了,那有點飄飄然的神態似乎在向人們說:「泰國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世界,我們大象也要瀟灑走一回。」
有生以來,我一直以為呆頭呆腦、愚傻笨懶的大象不過是一頭僅觀而已的無用之物。古老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在我的頭腦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可以想見,其耳如箕,其頭如石,其鼻如杵,其腳如木,其脊如床,其肚如瓮的大象,肯定是個頑冥不化的蠢貨。泰國的大象心有靈犀、與人相通、勤勞能幹、靈性聰敏,打破了我多年的思維觀念,流傳千年的瞎子摸象的故事直到今天我才有了一點新的理解。看來,無論對待什麼問題,都不能憑片面主觀,靠自己的想當然去判斷這個世界。
⑹ 訓服大象的故事道理
思維習慣產生偏見
---------------------
故事:大象為何讓細鏈子拴住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泰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麼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一樣成功,他讓小虎從小吃素,直到小虎長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會傷人。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在於他摔了交之後,讓老虎舔了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舔了人的血之後,一發不可收拾,終於將馴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老虎曾經被習慣綁住,而馴虎人則死於習慣(他已經習慣於他的老虎不吃人)。
絕大多數的銷售人員,因為過去學習或經驗所得而養成某種思維習慣,較容易產生偏見。他們無法做到,先把自己完全歸於零,以海面的精神吸收別人的優點再做判斷。
許多人在待人處世上,往往顯得很固執,或是一定要遵循過去的方法執行,不願做任何改變。這種固執的態度,不僅容易與人產生爭執,也會令自己煩惱、痛苦,甚至對人產生憎恨。這樣的人往往抑鬱寡歡,與人格格不入,也較容易走向極端。
所以,我們遇到任何的不同觀點,甚至是強烈的反對意見,都要做到先肯定,後否定。這樣可以獲得客戶的情感認同。
⑺ 泰國的賽象盛會短文介紹哪幾種賽象項目
場內的另一邊,有的馴象人在和象跳舞;有的象用鼻子在拉鞦韆繩,很是得意自在。最驚險的節目要算是象從卧在草地上的人身上跨過。因為躺在草地上的人都是自告奮勇的觀眾,不是當地人。他們成排躺下,象要一個一個跨過去。試想,一隻幾千斤重的大笨象在好多人的身邊跨過,稍有差錯,人就會被踏成肉餅,觀眾無不為他們提心吊膽。然而眾象都一一步步准確無誤地邁過去,躺在地上的人安然無事,觀眾為之熱烈鼓掌叫好。
還有一個節目是拔河比賽。這是一頭體重約八千五百多磅的龐然大象和六十條彪形大漢比賽拔河。大漢們全神貫注,非常緊張,而另一端頸上套著繩索的大象卻若無其事,站在那裡巍然不動。大漢們棄心協力拚命拉,他們的手肘幾乎碰著地面,全身向後倒,大象毫不在乎地踏步向前,沒怎麼費力氣就將六十條大漢拉了過去。後來大漢們一再增加人,最後加到一百人,這時大象才感到有點吃力,腿微曲,抵抗著對方的拉力。最初幾秒鍾,繩子靜止不動,處在僵持狀態,後來大象漸漸用勁,不久又把繩子拉過去了。
大象比賽足球,這是個很逗人的游戲。大象看起來好象又笨重又遲鈍,但是經過訓練之後,卻相當機敏靈活。比賽時,象在馴象人的指揮下,用腳和鼻子傳球、截球,動作靈活有趣,引起觀眾不斷的掌聲。有時它多次踢不著球,一怒之下競用象牙把球刺破了,只好再換一個球繼續比賽。
最後一個節目是古代象陣表演。場地兩端,排列著許多穿著古代戰服的士兵,士兵後面是參加戰斗的象群,指揮官打著傘坐在象背上指揮作戰,重演泰國古代戰爭的情況。
表演結束後,觀眾還可以騎象遊玩,在場內環行一周騎在這龐然大物上,親身體驗一番大象的脾氣。
泰國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大象家園。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林市舉行盛大的賽象會,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當素林府府尹宣布賽象開幕時,一大群象便浩浩盪盪走到場中,向參加盛會的觀眾表示歡迎。象群過後便是火箭舞,一百多名青年男女,穿著鮮艷的服裝,婆娑起舞。火箭舞結束後,開始表演捕捉野象,先由捕象人的妻子舉行宗教儀式,為她的丈夫祈求平安。接著,一大群野象沖入場內,後面緊跟著一群馴象,每頭馴象背上坐著兩個人,一個人專管駕馭,一個人用繩圈套野象的後腿。野象東躲西閃,千方百計避開圈套,然而在技藝嫻熟的捕象人手下,最後仍被乖乖地馴服。
大象表演的節目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跑象拾物」就是其中一項輕松而有趣的節目。在跑道上每隔10米遠放一小物件,如火柴盒、香蕉、瓶子、洋娃娃等,最末一件是一面紅旗。眾象在跑道的起點各就各位,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它們靈巧的鼻子將自己跑道上的物件一一撿回終點。直到最後,看誰先撿回紅旗,誰便是優勝者。另外還有「大象足球賽」、「大象跨人」、「象人拔河」等精彩的表演。
表演結束後,觀眾還可以騎上大象,在場內環行一周,親身體驗一下這龐然大物的脾氣,分享一下群象嬉戲的歡樂。
⑻ 泰國馴養大象會跪拜送行訓象師
在2017年8月2日,據泰國網友發文爆料,素叻他尼府一名象夫因車禍去世當日,象夫棺材前聚集眾多親友前來弔唁,象夫生前馴養的大象頗具靈性,得知主人去世悲痛哭喊並跪拜在棺材前,情景令人感動。
大家紛紛認為,世間萬物皆由靈性互通情感直擊人的心靈。
⑼ 泰國人是怎麼訓練象的。對大象凶不凶一一一急!
包括海,猴子,大象等所有的動物訓練都是非常殘酷而且不人道的。因為這本身就是違背動物天性的。
泰國馴象師作為在東南亞洲地區存在已經上千年的傳統職業,在當今社會也飽受爭議。
之前看到過一個中國人拍的關於泰國大象的短片叫做《黑象》,非常沉重,不妨去搜來看看。
⑽ 泰國大象節的習俗活動
人們挑選出許多最醜陋最拖沓最軟弱的大象,給它們身上披上綵帶、蓋布,掛上小鈴鐺,打扮得跟新郎一般。
大象節由素輦省長宣布開幕。這時一大群象走到場中,向參加盛會的觀眾表示歡迎。大象群中既有出生不久的小象也有老象。象群過後,100多名男女穿著鮮艷的服裝,婆裟起舞,舞蹈隊後面是一個巨型火箭,人們用舞蹈表演把火箭射上天空,祈求天空降雨,五穀豐登。
火箭舞結束後,開始表演捕捉野象。先由捕象人的妻子舉行宗教儀式,為她的丈夫祈求平安。接著,一群野象沖入場內,後 面緊跟著一群馴象。每頭馴象背上坐著兩個人,一個人專管駕馭,一個人用繩圈套野象的後腿。野象東躲西閃,千方百計避開圈套,然而在技藝高超的捕象人手下, 最後仍被乖乖地馴服。
接下來進行「跑象拾物」表演。在跑道上每隔十米遠放一小物件,如火柴盒、香蕉、 瓶子、洋娃娃等。最末一件是紅旗,眾象在跑道的起點各就各位,一聲令下個個向前奔跑,用它們靈活的鼻子,將自己跑道上的物件一個一個撿回到終點。直到最 後,看誰先撿回紅旗,誰便是優勝者。另外,還有「象人拔河」表演。一邊是一頭體重約8000多磅的龐然大象,一邊是60個彪形大漢。盡管大漢們一個個使足 了力氣,仍被大象輕易地拉了過去,最後增加至100人,大家開始感到有些吃力,繩子靜止不動,可這種僵持狀態不久就被打破了,仍以繩子拉向大象一邊而告終。
最驚險的節目要算是「大象跨人」了。表演者是一些自告奮勇的觀眾,他們成排地卧在草地上,象要一個個從他們身上跨過去。這種游戲非常危險,一隻大象幾千斤重,稍有差錯,人就會被踏成肉餅。
最後一個節目是古代象陣表演。場地兩端,排列著許多穿著古代戰服的士兵。英俊的武士們全身披掛,手持矛劍。士兵後面是參加戰斗的象群,指揮官威風凜凜地騎在象背上指揮作戰,展現出13世紀泰國人民爭取獨立的戰斗場面。
表演結束後,觀眾還可以騎上大象,在場內環行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