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泰國糯米泡多久
❶ 糯米浸泡幾小時之後,才能去包粽子
麵筋米晚上不宜浸泡。通常3到4個小時就足夠吃粽子了。包粽子的最佳時間是30分鍾、40分鍾,米與水的比例是1比2,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泡得越多越好,至少3個小時,正確的方法是將糯米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做粽子。當細胞吸收水分時,細胞壁會破裂,粘性成分會釋放出來,提前一晚將葉子洗凈,然後放入水中澆水。它需要浸泡很長時間(我通常浸泡一晚直到第二天),因為SECAs葉子很脆,浸泡足夠後,粽子會有點困難。
糯米分為長粒糯米和圓糯米。糯米圓最適合做粽子。這種類型的糯米是粘的,糯軟,而昌黎糯米不粘。有點像泰國香米,不適合做粽子,像粽子一樣,又軟又粘。
❷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泡的越久越好,但最少也要泡3個小時。
正確的做法是用溫水浸沒糯米,米水比例為一比二最適宜,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
煮粽子時,是不能只加水的,而需要加少許的食鹽和食用鹼,因為食鹽能引出糯米的清香甜味,而食用鹼 避免糯米中的維生素流失,只要加了這2味,就能使粽子吃著更軟糯香甜。
煮熟的粽子需要放冷了吃,不要吃熱的,因為剛煮熟的粽子會非常軟,而將粽子放冷後,糯米周圍的水會完全被糯米吸收,從而使糯米吃著更軟糯(如果您喜歡吃熱的,請忽略這1條)。
❸ 包粽子的糯米泡多久,一晚上9...10個鍾,還是3...4個鍾就可以了
提前一個晚上泡,9-10個小時左右。
包粽子的糯米泡提前一個晚上泡,9-10個小時左右最好。包粽子時最重要的就是糯米泡脹的時間,很多人沒有掌握好這關鍵的一步,煮好的粽子肯定會夾生漏米。
而自從朋友把正確泡糯米的方法後,我包的粽子再也沒有夾生漏米了,接下來胡師傅就把正確泡糯米的方法和煮粽子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你能做出不夾生不漏米的粽子。
(3)包粽子泰國糯米泡多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糯米經過浸泡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就不會在煮時因為吸收過多水分,而導致粽葉撐裂或漏米了。有很多朋友,明明粽子包時很好,煮好後卻會在邊角處出現漏米,這就是因為糯米浸泡的時間不夠。
2、糯米經過浸泡後,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口感就會變得更加黏糯,也更容易煮熟,從而縮短蒸煮時間。
❹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泡多長時間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吃粽子是這個節日的傳統習俗。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泡發八小時以上。如果天氣炎熱,需要中途換水。
❺ 糯米浸泡幾小時之後,才能包粽子
在泡米的過程在空氣中,千萬不要讓你暴露在外面。如果糯米暴露在空氣中會粉化,泡好米會大大縮短蒸的時間。糯米最好不要泡過夜,一般情況下,包粽子的米泡三至四個小時足夠,包粽子浸泡最佳時間為瀝水時間為30分鍾,浸泡時間為40分鍾,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這樣泡出的糯米做出的粽子,有光澤,具有粽子的香味。口感軟糯香甜。
找了一個大盆,泡了三包粽葉,每一包50片,收拾完畢就去睡覺了。糯米泡到今天12點鍾開始包的粽子,棕葉和糯米泡的時間差不多,這樣粽葉就不用再煮了,洗干凈之後就可以用了,粽子包好之後,煮了大概一個半小時,粽子完全熟透,糯米包裹著肉香,和鹹蛋黃的香味,就上一口特別的滿足。
❻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糯米要泡4至5個小時。
糯米只泡1~2個小時,是不能包粽子的。粽子廠的方法是糯米和水的比例是1:2,浸泡至少5個小時,多了或少了都不行。浸泡5小時,糯米可以充分泡漲,要是少於5小時,吸水少無法充分泡漲,煮好的粽子就容易漏米、夾生。
要是超過5個小時,糯米吸收太多水分變得軟爛,煮熟後口感也不好,所以泡夠5個小時就可以了,保證粽子煮熟後非常軟糯。
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原因
1、因為糯米經過浸泡後,就會因為吸收水分而發脹,從而增加了糯米之間的摩擦力,在包粽子時能夠將糯米壓得更緊實,不會因為糯米打滑而包不緊,從而導致漏米。
2、糯米經過浸泡吸收了足夠的水分 ,就不會在煮時因為吸收過多水分,而導致粽葉撐裂或漏米了。有很多朋友,明明粽子包時很好,煮好後卻會在邊角處出現漏米,這就是因為糯米浸泡的時間不夠。
3、糯米經過浸泡後,吸收了足夠的水分,口感就會變得更加黏糯,也更容易煮熟,從而縮短蒸煮時間。
❼ 包糯米粽子糯米需要泡多久才能包
包糯米粽子糯米需要提前泡,冷水提前一個晚上泡,熱水提前40分鍾左右。
糯米在包粽子之前需要浸泡一段時間,可以將放於30°水溫中浸泡40分鍾左右,再瀝水半小時左右,或者是將糯米放於清水中浸泡,但時間最少要保證3小時。
粽子米在浸泡的過程中,水會通過粽子細胞進入粽子裡面,浸泡的時間越長的話,進入糯米細胞的水就越多,就會將糯米細胞壁撐破,從而可以將糯米的粘性完全的釋放出來,使做出來的粽子更具有粘性。然後放入適量的鹼、鹽攪拌好就可以包了。
(7)包粽子泰國糯米泡多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煮粽子時,是不能只加水的,而需要加少許的食鹽和食用鹼,因為食鹽能引出糯米的清香甜味,而食用鹼避免糯米中的維生素流失,只要加了這2味,就能使粽子吃著更軟糯香甜。
煮熟的粽子需要放冷了吃,不要吃熱的,因為剛煮熟的粽子會非常軟,而將粽子放冷後,糯米周圍的水會完全被糯米吸收,從而使糯米吃著更軟糯。
❽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糯米用溫水泡一個晚上就可以用了。
❾ 包粽子的米泡多長時間最佳
粽子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千百年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盛行不衰,也因南北飲食習慣不同,口味不同,所以粽子也分為甜粽和咸粽,其種類繁多,所用餡料有糯米、黃米、綠豆、五花肉、鹹蛋黃、火腿、棗、糖等。在端午前後不少家庭都會製作粽子來食用,但不管是包那種口味的粽子都離不開米,而且包粽子也是一門技術活,就單單在米的處理上也頗有講究,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米要浸泡多久。
黃米:黃是北方不少地方包粽子最常用的米類,黃米浸泡時間要比糯米長一些,多數時候我會浸泡8個小時左右,而且是30-40度的溫水浸泡,這樣泡出的黃米,會使得粽子更加有光澤,吃起來口感好,特別粘,煮好之後還會有一種很特殊的米香。
江米:使用江米的話至少要浸泡3個小時的時間,但還是那句話浸泡時間越長越好。
不管是哪種米是都需要提前浸泡的,因為這個過程米會吸收水分釋放黏性,可使得粽子非常黏軟。
❿ 包粽子糯米需要泡多久為最佳時間
一般包粽子,紅豆和糯米都需要提前浸泡,紅豆多半是24小時以上,糯米究竟需要泡多久?各地區說法不一: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說法一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瀝水時間30分,浸泡時間40分,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浸泡水溫30度左右。這樣泡出來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澤潔白、有光澤,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口感黏度適中,精而不爛。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說法二
糯米越泡會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換句話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確,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個小時左右。正確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沒糯米,每天換2~3次水,浸泡幾天後再包粽子,由於細胞吸水將細胞壁脹破,黏性成分釋放出來,可使粽子異常黏軟。只要每天堅持換水,糯米是不會變質的,但水量要足,否則米吸足水後暴露於空氣中,米粒就會粉化。
至於包粽子的糯米到底要泡多久的最終答案,小編建議您可以都試一下,選擇最佳的浸泡時間。
附:包粽子的米為什麼要泡
糯米中的黏性存貯於細胞當中,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包粽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並提高粽子的口感。以上是網上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