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蛇毒粉多久可以治好灰指甲

泰國蛇毒粉多久可以治好灰指甲

發布時間: 2022-04-15 12:57:12

Ⅰ 泰國解毒丹怎麼樣,馬上要去有賣解毒丹的地方,想治治灰指甲,但不知道效果

沒用的,所謂的解毒丹,蛇毒,都是賣給中國人的,實際效果跟價格不成正比。

Ⅱ 我發慢性尋麻疹有20多年,時好時壞請問怎樣治療

大概有15%-20%的兒童都出現過蕁麻疹,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症狀。患兒皮膚表面水腫、出現紅斑,寶寶會感到瘙癢,不斷用小手去抓。一般疹子持續幾分鍾到幾小時後消失,但也有時會持續幾天。小兒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周為急性,超過6周為慢性。小兒蕁麻疹是對特定抗原發生過敏反應。蕁麻疹以在身體的各部位循環出現為特徵。有時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會變得嚴重。吃了特定的食物、被螞蟻等昆蟲叮咬後,或者因為心理上興奮後皮膚的一部分發紅、發脹、瘙癢,就有可能是蕁麻疹。那麼,小兒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小兒蕁麻疹怎麼治療?
小兒蕁麻疹有哪些症狀
1、從病程看,小兒蕁麻疹多為急性蕁麻疹,但是隨著年齡增大,兒童及青少年過敏性濕疹和哮喘加重,或服葯物,(如青黴素類、磺胺類葯物),引發的蕁麻疹,可逐漸由急性蕁麻疹轉變為慢性蕁麻疹,成人則慢性蕁麻疹、葯物所致蕁麻疹較兒童多。
2、一些特殊類型蕁麻疹的病程也較成人短,例如人工劃痕症,小兒皮膚劃痕症,一般持續數周,而成人則達數月或數年。建議患者應該及早到正規的皮膚病醫院就診。以免因病情延誤而產生嚴重後果。
3、從防治來看:小兒蕁麻疹較容易查找原因,病程又短,因此與成人相比,用葯簡單,治療時間短,容易防治。
4、小兒蕁麻疹由葯物、冷、熱日曬、精神緊張等誘發,及全身性疾病伴發的蕁麻疹遠比成少。
5、有遺傳傾向的蕁麻疹,多從嬰幼兒開始發病,但比較少,日光性蕁麻疹、膽鹼性蕁麻疹(小蕁麻疹)也比成人少。然而水源性蕁麻疹較成人多見,這時因兒童喜歡玩水所致。
小兒蕁麻疹的益生菌治療原則
小兒蕁麻疹是因為接觸了可引起過敏的食物、花粉、葯物等所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治療方法比較多,西醫主要是對症治療,如口服抗組胺葯物,應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時間長,且易復發;而國際微生物學研究發現,服用抗過敏欣敏康益生菌有良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其治療原則如下:
目前小兒蕁麻疹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和控制炎症反應等,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全身抗過敏聯合治療有利於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針對小兒蕁麻疹,家長應提早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內外兼治調整孩子過敏體質徹底改善蕁麻疹。近幾年,通過對蕁麻疹治療的研究,人們開始將抗IgE抗體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療法介入到蕁麻疹治療,降低過敏復發率,防止過敏反復發生。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因此攝入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有助於控制過敏反應,可有效地抑制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欣敏康益生菌另含有多種益生元成分可提升免疫力,定殖益生菌在腸道內的作用,不需另外再補充益生元雙重效果。
小兒蕁麻疹的飲食原則
1、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和發物。這樣方便治療,避免反復發作。
2、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
3、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
4、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等。
小兒蕁麻疹如何護理
了解小兒蕁麻疹的護理要點可以讓大家對蕁麻疹做到更好的預防,所以一定要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那麼小兒蕁麻疹的護理有什麼要點呢?
1、小兒蕁麻疹要注重靜卧歇息到疹子消退,發病特徵消失為止,應為其營造一個優良的修正環境。居室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濕潤,常常要開窗通風,要杜絕穿堂風,不適合讓冷風直接吹到病兒身上,要杜絕強烈光線刺激病兒的眼睛,燈泡用燈罩罩住。
2、小兒蕁麻疹要注重觀察小兒的疾病現狀,盡早的治療。蕁麻疹的並發症多並且比較深重。比較常見的並發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腦炎等。
3、如有明顯的誘因應做去因療法,如積極治療細菌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但用葯要慎重,不少抗生素及磺胺類葯物也是過敏原,所以最好用中草葯。
4、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寶貝的指甲要剪短,並盡量說服其不要用手去抓癢。

Ⅲ 五步蛇的詳細資料和生活習性


被五步蛇咬會有較大的疼痛感

以前一直會有被五步蛇咬了之後不能走五步的說法,當然這個其實只是一個笑話。的確五步蛇有著比較大的毒性,但還不至於猛烈到這種地步。五步蛇的毒為血液循環毒,被咬之後會出現比較劇烈的疼痛。這樣一種毒蛇在平時又有著哪些習性?

蛇類分布的生活地域主要跟海拔高度、植被狀況、水域條件,食物對象等相關因素有關。蛇的棲息環境多樣性是蛇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外界生存條件的變化而形成的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性。所以一種蛇一定會選擇溫度適宜,隱蔽性好,附近食物豐富,離水源近的地方來作為它們生活的棲息地。各種蛇的棲息環境以及它們長期應一定環境而獲得的形態特徵都是相對穩定的。

五步蛇的柄息環境為陸生,但也有少數為樹棲,不同種類蛇的棲息環境也有差異。五步蛇主要棲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綠和落葉混交林中,夏季喜歡在山塢的水溝一帶活動,它們通常會選擇在陰涼通風有樹有水的地方生活,也在茶園、農田、柴堆內活動,能上樹,也能進入人房。冬季多在樹根形成的天然洞或舊鼠洞中越冬。

五步蛇年活動周期從驚蜇至大雪約為9個月,影響活動的主要因素為溫度、濕度及食物。氣溫20-30℃時,活動最頻繁,氣溫高達35-38℃時,多向水邊集中。

野外的五步蛇通常以社鼠、犬足鼠、黃鼬及棘胸蛙為食。五步蛇在山塢的分布,和棘胸蛙的分布、數量有關系。因為會進入人房,所以也會以黃胸鼠為食。

繁殖期間雌蛇尾基部的臭腺分泌物有特殊臭味,以此來引誘雄蛇。交配前有追偶現象,交配時相互纏繞。要注意的是蛇交配時其性情要比平時暴躁,這時若遇外面的驚擾,會發出猛烈的攻擊。多數母蛇會將卵產於天然的洞穴之中,洞道淺短乾燥。產卵數目多少不等,年輕母蛇產卵早但數量少,年老母蛇產卵遲但數量多,一般為12-18枚。

五步蛇的冬眠期從大雪至翌年驚蟄約為3個月,越冬洞穴較深,蛇多時大小蛇在一起,有時也和蝮蛇混居在同一洞中。當氣溫為8℃時與蛇體表溫度相等,當氣溫高於8℃時蛇體表溫度始終比氣溫略低1℃,當氣溫低於8℃時蛇體表溫度則較氣溫略高於1℃,蛇體表溫度為11℃以上時能咬人。人工飼養的幼蛇,當氣溫低於17℃時盤瞳不動,在12℃時觸動它們則會表現出張口欲咬人的狀態。

Ⅳ 我爸爸得了癌症,在南寧市可是申請重大疾病救助嗎可以的話如何申請 謝謝大家了,希望能夠幫幫我

我知道是可以申請的,可以到民政局申請,但是不好申請啊,你也別急,問問醫生是不是可以手術完全解決,如果可以還是手術了吧!但是如果部位張的不好,那就不要手術,這樣反而是害病人的。
下面是我 查到的資料:
如果救助對象患有醫保部門規定的重大疾病病種,經縣級住院救助和門診救助後,個人負擔醫療費用仍然較重的,可根據有關規定,申請市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即:經縣區醫療救助的對象中患醫保部門規定的惡性腫瘤、尿毒症等九大類病種的人員,患者本人當年住院就醫發生的費用,在新農合,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職工重大疾病醫療互助及各種商業保險報銷賠付,並經縣區民政部門按規定標准給予救助後,個人負擔仍然較重,城鄉低保對象達到1萬元,低收入家庭達到5萬元的,由市民政局分別按個人自負部分的60%和20%給予直接救助,救助額度最高為3萬元

Ⅳ 雲南適合養什麼蛇

蛇屬爬行動物,我國約有180種,其中有50餘種有毒類。蛇全身都是寶,其價值是人所皆知,品質純正,檢測合格的蛇膽在國際市場上作為治療癌的高檔葯品,因而價格昂貴,蛇膽、蛇毒並被譽為「蛇金」。蛇干、蛇皮、蛇肉、蛇油、蛇內臟皆可利用。蛇類產品在國內外一直暢銷,因而大力發展養蛇,是一項大有可為的「黃金事業」。

一、蛇的人工養殖種類

1.銀環蛇

俗稱寸白蛇、48節、金錢白花蛇、銀包鐵等。頭部稍橢圓,背鱗通身15行,脊鱗擴大呈六角形,體背具有黑白相間的橫紋,黑色橫紋較寬,白色橫紋較窄,腹部白色,尾較細長,全長1~1.5米。生活於平原、家屋近水旁及丘陵地帶多水處。多在夜間活動。卵生。毒性強烈,毒型以神經毒為主,被咬傷以後,傷口處不紅不腫不痛,僅有微癢及輕微麻木感。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2.金環蛇

俗名鐵包金、黃金甲、金腳帶是與銀環蛇相類似的劇毒蛇,它不同於銀環蛇的特徵是:體較粗大,通身有黑黃相間的環紋,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寬大的環紋圍繞背腹面一周。背脊隆起呈明顯的棱脊。尾略呈三棱形,末端扁而圓純。背鱗通身15行。多棲息於丘陵、山地、水域附近。夜間活動。卵生。毒型以神經毒為主。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江西等地。

3.眼鏡蛇

俗名犁頭撲、扁頸蛇、吹風蛇等。體背暗褐色或棕褐色,常有均勻相間的白色細橫紋,頸部有一對白色眼睛狀環紋,當激怒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膨大,並發出「呼呼」聲,有時可噴出毒液。體長1~1.5米,最長可達2米。卵生。毒型為混合毒。常棲息於丘陵、山坡、墳堆、藻木林或山腳水邊。常在白天活動。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4.眼鏡王蛇

俗名大扁頸蛇、大眼鏡蛇、過山風等。與眼鏡蛇相似,如頸可膨扁,前半身可豎立等。但有很多區別:眼鏡王蛇體軀大,全長2~3米,最長可達6米。頸部無眼鏡狀斑紋,而有「人」形斑紋,頭背顱頂鱗之後多一對大形的枕鱗。由於部分體鱗邊緣色黑,使身體形成黑色波紋狀橫紋,在體後半部尤其明顯。卵生。白天活動。混合毒。該蛇數量少,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5.尖吻蝮

俗稱蘄蛇、五步蛇、翅鼻蛇。頭部呈明顯三角形,吻端尖,向前上方翅起。體軀粗短,尾短而尖,尾尖最後一枚鱗片側扁尖長,俗稱「佛指甲」。背鱗具強棱,背面深棕或棕褐色,體背中央有一行20多個方形大斑。全長1米左右。卵生。毒型為血循毒。白天常盤卷在岩洞中或陰涼的岩石上;喜歡在久睛的雨後活動,傍晚常在水邊棲息。分布於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

6.腹蛇

俗稱草上飛、七寸子、地扁蛇等。頭部三角形,頭背有一深色"∧"斑紋。體背灰褐至深褐色,有兩行深色圓斑,斑紋變異大。尾粗短,全長40~90厘米。卵胎生。毒型為混合毒。蝮蛇是我國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毒蛇,平原、丘陵、低山區均有分布。除青藏高原、廣東、廣西及雲南外均有分布。

二、飼養方法

1.蛇場的建造

選蛇場應在山嶺或村寨的南面向陽處,遠離人畜處。蛇場的大小視飼養多少而定,一般100平方米可放養100千克左右,各種毒蛇要分開間隔,不能混養,以免鬥打傷亡。內圍牆一般高2米以上,外圍牆2.5米以上,牆腳深入地下0.5米以上,牆心要放滿泥漿,牆內用石灰或泥沙漿抹光滑,牆角抹成弧形,以防蛇外逃,圍牆設有門,人出入隨時關好,或在牆內外設臨時木梯。場內不能打地板,以利地濕地溫的傳導和調節。場內似野外環境。場中挖二個小水池,池深0.33米,不要過大過深,備好進出水口,種上水草,以利調溫和凈化水質,供蛇飲用及洗身。場內一側用磚砌起4寸高的小屋,以便蛇白天活動休息產卵。冬天來臨還要在場內深挖0.8~1米的小蛇窩,供蛇越冬住宿。蛇場地面還要堆些亂石,種些草木,使蛇竄通,有利消化和脫皮。

2.蛇的繁殖

蛇2~3年齡性成熟,發情季節在每年春天。蛇的性別可以看有無生殖器。方法:捉住蛇用拇指從泄殖肛乳後3厘米處自後向前擠壓,如果有一對帶肉質刺的東西從生殖器翻出則是雄蛇,否則是雌蛇。

種蛇的比例:雌蛇90%,雄蛇10%。蛇的產卵一般在每年6~9月之間,不同蛇種,略有前後,產卵數量也不同,一般在4~19枚左右,卵產出後能自然孵化。

3.蛇的飼養

蛇食性廣泛,食物以魚、蛙、蜥蜴、蛇、鳥、鳥蛋、老鼠及其他小型哺乳動物。仔細孵化出來。用葡萄糖粉加雞蛋拌勻,用膠頭吸管喂進蛇口,每5天1次,連喂10次。以後可用小泥鰍、小黃鱔、小水蛇、小青蛙、乳鼠和昆蟲等喂養,保持水的供應。

根據不同蛇種,結合當地的具體條件選擇食物,每周投食2次。食料豐富是養蛇的關鍵,對某些捕食能力差的或不肯捕食的蛇,必要時可以人工喂。蛇有大吃小的現象,因此,同類的蛇應分開大小蛇房。

(1)食物與食餌

蛇類是肉食性動物,飼料種類廣泛。但不同蛇種對飼料的需要不完全相同。銀環蛇愛吃黃鱔和泥鰍;眼鏡蛇愛吃青蛙和其他小蛇;尖吻蝮愛吃青蛙、蟾蜍、蜥蜴、鳥類和鼠類。應根據不同蛇種,結合當時當地具體條件選擇食物,可以通過捕、養蛙類、鼠類、魚類,來豐富食物來源。據國外的經驗,把粗蛋白、粗纖維以及磷、鈣等礦物質、維生素A、維生素B2調以適量水灌入腸衣,製成香腸,誘導蛇進食,為開發蛇類食物提供了線索。

蛇的食量究竟多大,還未有準確的飼養標准。一般認為在活動期間,每月的食量接近自身的體重。雖然蛇類有很強的耐飢能力,但飼料的豐富和多樣化是養好蛇的關鍵。

蛇在5~11月的活動期內,一般每半月投喂1次。但5月、7月和10月,蛇類對食物的需求量最大。5月份是懷卵期,對營養要求高,7月份是產卵期,產完卵身虛弱,故而大量進食。10月份是冬眠前夕,需積累養料,准備越冬。滿足這三個階段的飼料對養好蛇關系極大。

由於蛇類在食物缺乏時會產生大吃小的現象,故飼養時一般將大蛇、小蛇分開飼養。

投喂時間因蛇種的習性而定,投喂地點一般離蛇窩較近,以便於蛇類找到。對於腐壞的殘餌,應及時清除。

(2)越冬期的管理

蛇為變溫動物,在溫度低於13℃以下即進入休眠狀態。野生蛇類越冬1次,死亡率竟達1/3~2/3,所以越冬期的管理,是關繫到養蛇成敗的重要因素。安全越冬的措施有:

①入冬前少取或不取蛇毒,讓蛇吃足吃飽。

②給蛇窩,蛇房加土加草,封閉窩房門洞。

③群居過冬。把同種蛇十幾條、幾十條集中一窩,蓋上較厚的土層和稻草,平時不去翻動,使其靜伏。

④窩房內放一盆清水,使蛇蘇醒時飲用,又可調節濕度。越冬環境的濕度以50%為宜。

通過上述措施,外界氣溫在-5℃以上時,蛇類均可安全越冬,但如果氣溫低於-5℃時,可採取在通道上安放增溫措施,如火爐、電爐等,但人工防寒增溫不應使蛇窩內的溫度高於8℃,更不宜使蛇窩內的溫度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否則會使整個蛇窩中的蛇時而出蜇時而入蜇而產生大量死亡。也可不採用增溫設施,而是將整個蛇窩的頂部和四周均蓋1~5米厚的泥土,蛇便能安然無恙地越冬。

4.溫度與濕度

蛇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其體溫隨環境溫度而變化,溫度過度高或過度低,均不利於生長,一般氣溫13~30℃適合蛇類活動,夏季應在場內設遮蔭物(本蛇場設葡萄架遮蔭),場內溫度要保持在15~30℃,濕度50%左右。夏天秋天為降溫增濕,可在中午太陽猛烈時噴水降溫。

蛇類10月初逐漸冬眠,冬眠時間為150~160天,為了不至於凍僵,可在蛇洞頂上加蓋干稻草或尼龍薄膜,或加掛一隻25瓦藍色燈泡,把蛇窩溫度控制在7~14℃之間,但要放置水體調節溫度,使蛇能安全過冬。

5.蛇病的治療

霉斑病:一經發現可用碘酒塗擦治療,每天2次,5天即愈。

口腔炎:一經發現可用蕾佛奴爾溶液沖洗干凈,然後塗上龍膽紫或錫類散,每天1~2次,直至治癒,必要時灌注服維生素A和B。

急性肺炎:症狀:呼吸困難、盤游不安,大多逗留在洞外不思歸。

治療方法:灌服鏈黴素片10萬單位,每日3次,3~4天可痊癒。

消化不良:症狀:蛇體消瘦,尾部明顯皺癟,神色呆滯,不活動。

治療方法:要灌服生雞蛋或新鮮食物,然後將病蛇進行葯浴,用四環素、鏈黴素各5片研碎,用溫開水1.5斤溶解,將蛇浸泡半小時。

三、人工孵化蛇卵

人工孵化蛇卵,要有選擇地進行孵化,正常的蛇卵,外形較為端正,色澤也較為一致。也有少數畸形卵,因卵殼過硬,不對稱、色澤異常等,大多數難以孵出幼蛇,應當揀出。

蛇卵的人工孵化,關鍵在於掌握好溫度、濕度,不要讓溫、濕度變化太大。下面介紹一下較常用的陶缸孵卵法,簡稱缸孵法。

用來孵化蛇卵的缸,面積大小無嚴格的規定,應由卵的多少而決定。缸底需鋪土25~30厘米,並逐層壓實。鋪的泥土以潔凈的新土、不能太干或太濕,以能握之成團,撒之則散為宜,土離缸口30~40厘米。然後,在土面上橫排蛇卵,切忌豎直排放。蛇卵上可鋪蓋新鮮潔凈的青草或苔蘚。為了保證蛇卵四周受到均勻溫、濕度,以及驗卵的需要,一般要1周左右翻1次卵。翻卵時要輕拿輕放,如發現異常,應及時採取對策,應掌握以下幾個關鍵技術:

1.盛蛇卵的缸應放置室內,缸蓋不要蓋的太緊,做到既透氣又能防止鼠害和蚊、蠅叮咬。螞蟻、蠍子也會危害蛇卵,可在缸腳置水,隔斷它們的進路。

2.溫度的掌握

一般蛇卵的孵化溫度以20~30℃較為適宜。若溫度過高,可打開蓋子散熱,若溫度過低,可懸掛熱水袋補救,但不能觸到蛇卵。

3.濕度的掌握

濕度萬一掌握不好,會影響孵化率,應控制在50%~70%之間。濕度偏高,容易引起蛇卵發霉。可開蓋驅散潮氣,並把霉斑擦乾凈。

4.蛇卵防霉

若發現蛇卵表面有霉斑,或有些臟污,可用細布輕輕擦去,並在長霉處用毛筆塗點灰黃黴素,晾乾放回缸內。忌用抗菌素軟膏塗抹,會堵塞卵殼上的氣孔,導致胚胞窒息,孵卵前功盡棄。

5.覆蓋卵物的選擇

為保持蛇卵的相對濕度,可選用清潔、新鮮的青草或苔蘚。不要用濕稻草,因為濕稻草容易發霉。

6.驗卵及壞卵的挑除

驗卵可借燈光通過小於蛇卵的小孔,形成一束集中的光線。還可在板上開一小孔,對著陽光觀看。若發現未受精卵或死胎,要及時挑出,以免污染其他蛇卵。對一時判斷不明的蛇卵,應另放一邊,繼續觀察。

四、毒蛇人工填喂育肥

1.飼料配方(1000克)

禽畜(或當天用鼠夾夾死的老鼠)肉帶骨頭300克,生雞蛋300克,大豆粉300克,土黴素片10片研粉,涼開水100克。

2.配製方法

將禽畜肉用餃肉機加工成肉泥,加入生雞蛋、大豆粉、土黴素粉拌勻。再加入涼開水,使配合飼料呈稠糊狀即成。

3.飼喂方法

將蛇提起,左手從兩側持蛇頸部,用力以既能控制蛇體便於操作,又不捏傷蛇體為度,將一大號注射器用開水燙10分鍾後,右手持注射器(不用針頭)抽進糊狀飼料,伸入蛇口將合成飼料徐徐注入蛇口,待蛇吞下,再注射第2次。操作時,注意既不要碰損毒牙,又不要被毒蛇傷手指。

4.時間和喂量

視蛇大小,每條毒蛇1次飼喂5~10克,每周1次,每月不超過6次。

五、蛇毒的採集和初加工

蛇毒為毒蛇的毒腺分泌物,分神經毒、血循毒和混合毒。神經毒有強烈的鎮痛作用。對三叉神經痛、關節痛、晚期癌腫痛等均有鎮痛作用。血循毒有凝血作用,主治血友病等。

1.采毒時間

一般6~10月為采毒期,7~8月為采毒高峰期。東北地區的采毒期為6~9月。采毒間隔時間為20~30天。

Ⅵ 尋麻疹怎麼治療啊救救我。我已經有10年左右了,還沒治好。很多醫院都治不好心。哪位好心人幫幫我啊!

尋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粘膜的小血管擴張,血漿滲出形成的局部水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病因及發病機理】尋麻疹的病因復雜,尤其是慢性尋麻疹不易找到病因,除和各種致敏原有關外,與個人的敏感性素質及遺傳等因素也有密切的關系,常見的誘因有:

(一)食物 以魚、蝦、蟹、蛋、牛奶、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最常見,尤其是在一次大量進食蛋白質飲食和酗酒後,發生的蛋白腖性尋麻疹,其次某些植物也可致敏。

(二)葯物 如青黴素、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另一些葯物如嗎啡、阿托品、阿司匹林等為組胺釋放劑,可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尋麻疹。

(三)吸入物 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某些氣體及真菌孢子等。

(四)感染 包括細菌、真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感染,這些感染可能通過傳染物的抗原作用或改變了機體的應激狀態,引起I型或III型變態反應。

(五)昆蟲叮咬 如虱、跳蚤叮咬皮膚及黃蜂、蜜蜂、毛蟲的毒刺刺入皮膚,引起變態反應。

(六)物理及化學因素 如冷、熱、日光和機械性刺激、摩擦壓迫和某些化學物質的刺激,引起變態反應或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

(七)內分泌和代謝障礙及胃腸功能失調均可誘發本病,尤其是慢性尋麻疹。

(八)內臟疾病 如紅斑性狼瘡、淋巴瘤及某些腫瘤、風濕熱等可為尋麻疹的病因。

(九)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寒冷性尋麻疹、遺傳性家族性尋麻疹綜合症和遺傳因素有關。

(十)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感情沖動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增強血管通透性而發生尋麻疹。

尋麻疹的發病機理可分為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兩種,前者主要是由於I型變態反應引起,少數是II型或III型反應,此型的抗體IgE和血管周圍肥大細胞、血中嗜鹼性粒細胞相結合。當抗原再次侵入後,在這些細胞表面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引起肥大細胞膜本身及其一系列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學的變化,促使胞漿中的顆粒脫出,同時釋放出各種葯理性活性介質,如組胺、5-羥色胺、肝素、前列腺素、乙醯膽鹼、溶酶體酶、纖維蛋白溶酶、補體、各種激肽和慢性反應物質等,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痙攣、腺體分泌增多,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各種症狀。

非變態反應性尋麻疹是由於某些物質如細菌酶素、蛇毒、蛋白腖、某些葯物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引起紅斑、風團。

【臨床表現】常突然發病,先感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形態不一、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散在性分布亦可融合成片,風團可局限也可泛發全身,數分鍾或數小時後消退不留痕跡,但新風團又陸續出現,此起彼落,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喉頭及支氣管受累可發生喉頭水腫,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症狀在數日至2~3周內消退者稱為急性尋麻疹;若反復發作,病程達1~2月,大多找不出原因,頑固性難治者稱為慢性尋麻疹。

除以上兩型外,還有幾種特殊型尋麻疹:

(一) 皮膚劃痕症 又稱人工尋麻疹,手抓或鈍器劃其皮膚後,該處出現暫時性紅色條狀隆起。

(二) 血管性水腫 又稱巨大性尋麻疹。發生在眼瞼、口唇、包皮、外陰等組織鬆弛部位,突然發生的局限性腫脹,邊緣不清,持續1~2日自行消退,常反復發作。

(三) 壓迫性尋麻疹 皮膚受壓4~6小時後,局部發生深在性腫脹,8~12小時後消退,多發生在臀部、腰部、足背等受壓部位。

(四) 日光性尋麻疹 暴曬日光或紫外線後,在照光部位出現風團,並有瘙癢和針刺感。

(五) 寒冷性尋麻疹 分家族性和獲得性兩型。前者少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從嬰兒開始持續終生。後者開始於兒童或成人,在氣溫驟降或接觸冷水冷風時,在皮膚露出部位出現風團,持續半小時至3~4小時,冰塊試驗和被動轉移試驗陽性,多見於女性青年。

(六) 膽鹼能性尋麻疹 在運動、重勞動、受熱、飲酒或情緒緊張時,膽鹼能神經發生沖動而釋放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直徑2~3mm小風團,不融合,半小時至1小時內消退,除掌拓外,皮疹可泛發全身,以青年人多見。

(七) 血清病性尋麻疹 注射血清、疫苗或葯物後除皮膚出現風團外,可有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有的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尿。

治療
組方:葯用黃芪、首烏、白術各15克,當歸、白蘚皮、丹參(後下)各12克,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鳥梢蛇(研沖)9克,川芎、甘草、全蠍(研沖)各6克。蜈蚣(研沖)2條。兒童用葯酌減。風寒勝加麻黃、桂枝、透骨草,去丹參、赤芍;風熱勝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當歸;濕熱勝加黃芩、苦參、地膚子,去黃芪;熱毒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黃連,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紅花、澤蘭,偏血熱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術;氣血兩虛加黨參、白芍、熟地、大棗,去全蠍、蜈蚣:瘙癢劇烈加白蒺藜,浮萍、荊芥、蒼耳子;疹塊難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長加三棱、莪術;反復發作加地龍、僵蠶、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鱉蟲。每天1劑,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葯渣加水濃煎,濾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鍾,早晚各1次。3周1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避風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辛辣之品。孕婦、月經過多者及有出血性疾病禁服。
功能: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消腫、益氣固表、養血和營、去癢止癢。
療效:輕者1個療程即風團消、瘙癢止;重者2~3個療程疹塊及瘙癢消失,皮膚劃痕試驗陰性,血常規復查嗜酸性粒細胞降為正常。

其他的方子詳見:
http://qiuyi.fx120.net/bfmf/pfmf-pfb/xmz/lm3993_1.htm

Ⅶ 能引發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的各種病症

2.大麻.大麻主要成份有三個部分:大麻油、大麻草和大麻酯,最起作用的成份是四氫大麻酚。現代化學家從大麻中已提煉出四萬多種化合物。世界上最大的大麻產地是哥倫比亞,因此哥倫比亞的毒梟是世界聞名的,它的年產量在7500-9000噸,其次是墨西哥和美國。

大麻是從一年生植物中提取的,由於種植和加工比較方便,價格便宜,故被稱為窮人的毒品。它的毒性僅次於鴉片,可以口服,吸煙,也可以咀嚼。根據試驗表明:人一般吸入7毫克即可引起欣快感。它有生理的依賴性,會使人上癮。醫學實驗表明:長期服用會使人失眠、食慾減退、性情急躁、容易發怒、產生嘔吐、幻覺,使人的理解力、判斷力和記憶力衰退,對疾病的免疫力下降,從而使人容易得各種疾病,結果使人身體虛弱、消瘦,嚴重影響健康。

一氧化碳中毒

凡是含碳的物質如煤、木材等在燃燒不完全時都可產生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後很快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而且不易解離。一氧化碳的濃度高時還可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鐵結合,抑制細胞呼吸而中毒。

(一)診斷要點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環境,如燃燒、濃煙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風設備。傷員有頭痛、心悸、惡心、嘔吐、全身乏力、昏厥等症狀體征,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根據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可分為三度:①輕度血碳氧血紅蛋白在10%~20%,有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全身乏力或短暫昏厥,脫離環境可迅速消除。②中度血碳氧血紅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狀加重外,皮膚粘膜呈櫻桃紅色,脈快,煩躁,常有昏迷或虛脫,及時搶救的日後可完全恢復。③重度血碳氧血紅蛋白在5O%以上。除上述症狀加重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繼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損害,高熱驚厥、肺水腫、腦水腫等,一般可產生後遺症。

(二)現場急救
立即將病人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松解衣服,但要注意保暖。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並肌注呼吸興奮劑,山梗菜鹼或回蘇靈等,同時給氧。昏迷者針刺人中、十宣、湧泉等穴。病人自主呼吸、心跳恢復後方可送醫院。
若有條件時,可做一般性後續治療:①糾正缺氧改善組織代謝,可採用面罩鼻管或高壓給氧,應用細胞色素C15毫克(用葯前需做過敏試驗),輔酶A50單位,ATP20毫克,靜滴以改善組織代謝。②減輕組織反應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30毫克靜滴,每日1次。③高熱或抽搐者用冬眠療法,腦水腫者用甘露醇或高滲糖進行脫水等。④嚴重者可考慮輸血或換血,使組織能得到氧合血紅蛋白,盡早糾正缺氧狀態。

地下建築內窒息

一些建築設計不合理的地下室、防空洞、貯藏室等由於通風條件差,其空氣成分與外界大氣成分有很大差別。離地面越遠、通風越差,加上其中的貯藏物發生腐爛或火災時,其空氣的變化也就越大。地下建築中的氣體成分、比例的改變,基本上表現為下列三個方面:①氧氣含量顯著降低;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③其他有毒氣體的產生。
人若進入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地下建築內就可能引起缺氧窒息,如果裡面還含有其他有毒氣體,則危害更大。

(一)中毒表現
中毒症狀主要是缺氧窒息。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四肢軟弱無力,相繼有惡心、嘔吐、心慌、氣短、呼吸逐漸急促,變得快而淺。隨著缺氧的加重,意識逐漸模糊,全身皮膚、嘴唇、指甲處呈現明顯的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病人陷入昏迷狀態,最後因呼吸困難,缺氧窒息而死亡。

(二)急救處理
首先使患者脫離中毒環境,轉到地面上或通風良好的地方,然後再做其他有關處理。
在消防人員需要深入到地下建築以前,最好先測試一下其中的空氣成分,若在緊急情況下,沒有現成的儀器,則可取一蠟燭點著,用繩索慢慢地吊人下面,從火著、火滅來判斷情況,循情進入。
根據測定情況,決定是先進入或是先改善地下建築的空氣狀況。這時可使用鼓風機等促進通風,切忌盲目入內,既救不了別人,又害了自己。
經過通風處理後,救護人員方可入內救人。但為了保障安全,預防意外發生,仍需用安全繩、導引繩等,若用防毒面具,則更為理想。
救出的人員,應立即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地方,松開衣領、內衣、乳罩和腰帶等。對呼吸困難者立即給予氧氣吸入,或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必要時注射呼吸中樞興奮劑。對心跳微弱已不規則或剛停止者,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注射腎上腺素等。
救援者本人進入地下建築內後,若感到頭暈、眼花、心慌、呼吸困難等症狀,立即返回,以免中毒。即使佩戴防毒面具,也應嚴格計算時間,切勿大意。

硫化氫中毒

(一)理化性狀及中毒原因
硫化氫是含硫有機物分解或金屬硫化物與酸作用而產生的一種氣體。無色,具有臭雞蛋味,易揮發,燃燒時可產生藍色火焰。硫化氫廣泛存在於製糖、制葯、纖維業、染坊業以及城市下水道內,消防人員在撲救這類火災或搶險救援過程中.應特別警惕硫化氫中毒。

(二)中毒症狀
急性中毒時局部刺激症狀為流淚、眼部燒灼疼痛、怕光、結膜充血;劇烈的咳嗽,胸部脹悶,惡心嘔吐,頭暈、頭痛,隨著中毒加重,出現呼吸困難,心慌,顏面青紫,高度興奮,狂躁不安,甚至引起抽風,意識模糊,最後陷人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如果暴露在98O毫克/立方米~1260毫克/立方米的濃度下只需15分鍾,患者即陷入昏迷,隨之呼吸麻痹死亡。

(三)急救
盡速將患者抬離中毒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解開衣服、褲帶等,注意保暖。吸入氧氣,對呼吸停止者行人工呼吸,應用呼吸興奮劑。必要時行胸外心臟按壓。
10%硫代硫酸鈉20毫升~40毫升靜注,維生素C加入高滲葡萄糖中靜注。美藍 10毫克/千克,加入 50%葡萄液中靜注。
對躁動不安、高熱昏迷者,可採用亞冬眠或冬眠療法。眼部損傷者,盡快用清水或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再用4%硼酸水洗眼,並滴入無菌橄欖油,用醋酸考的松滴眼,防止結膜炎的發生。

氧化亞氮(笑氣)中毒

(一)理化特性與中毒原因
氧化亞氮(N2O),俗稱笑氣,是一種無色氣體,對人體呼吸道粘膜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支氣管。肺臟的炎症,肺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強可致肺水腫;吸收入血後,呈現亞硝酸樣作用,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使血紅蛋白形成變性血紅蛋白,失去帶氧能力。
笑氣與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軍事等行業有著密切聯系,撲救這類火災時容易引起中毒。

(二)中毒症狀
人吸入毒氣後,先出現局部刺激症狀,如咽喉發熱發辣,刺激性咳嗽等,繼之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胸疼;嚴重時,因變性血紅蛋白之故,致使機體青紫、缺氧、喘息、血壓下降,最後昏迷、死亡。

(三)急救
迅速將患者抬離中毒現場,移至通風良好處吸氧。若有明顯青紫,呼吸困難,可給予美藍靜脈注射,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其他對症處理。

急性氯氣中毒

(一)毒理作用
氯是一種黃綠色具有強烈刺激性味的氣體,並有窒息臭味,許多工業和農葯生產上都離不開氯。氯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上呼吸道粘膜的強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燒傷,急性肺水腫等,從而引發肺和心臟功能急性衰竭。

(二)中毒症狀
吸入高濃度的氯氣,如每升空氣中氯的含量超過2毫克~3毫克時,即可出現嚴重症狀:呼吸困難、紫紺、心力衰竭,病人很快因呼吸中樞麻痹而致死,往往僅數分鍾至1小時,稱為"閃電樣死亡"。較重度之中毒,病人首先出現明顯的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狀:劇烈的咳嗽、吐痰、咽喉疼痛發辣、呼吸急促困難、顏面青紫、氣喘。當出現支氣管肺炎時,肺部聽診可聞及干、濕性羅音。中毒繼續加重,造成肺泡水腫,引起急性肺水腫,全身情況也趨衰竭。

(三)急救
迅速將傷員脫離現場,移至通風良好處,脫下中毒時所著衣服鞋襪,注意給病人保暖,並讓其安靜休息。
為解除病人呼吸困難,可給其吸入2%~3%的溫濕小蘇打溶液或1%硫酸鈉溶液,可減輕氯氣對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搶救中應當注意,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難時,不應採用徒手式的壓胸等人工呼吸方法。這是因為氯對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強烈刺激,引起支氣管肺炎甚至肺水腫,這種壓式的人工呼吸方法會使炎症、肺水腫加重,有害無益。
酌情使用強心劑如西地蘭等。
鼻部可滴入l%~2%麻黃素,或2%~3%普魯卡因加0.l%腎上腺素溶液。
由於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腐蝕,故呼吸道失去正常保護機能,極易招致細菌感染,因而對中毒較重的病人,可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天然氣中毒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烴,還含有少量的硫化氫、二氧化碳、氫、氮等氣體。常用的天然氣含甲烷85%以上。常因火災、事故中漏氣、爆炸而中毒。

(一)中毒表現
主要為窒息,若天然氣同時含有硫化氫則毒性增加。早期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出現直視、昏迷、呼吸困難、四肢強直、去大腦皮質綜合征等。

(二〕急救
迅速將病人脫離中毒現場,吸氧或新鮮空氣。
對有意識障礙者,以改善缺氧,解除腦血管痙攣、消除腦水腫為主。可吸氧,用氟美松、甘露醇、速尿等靜滴,並用腦細胞代謝劑如細胞色素C、ATP、維生素B6 和輔酶A等靜滴。
輕症患者僅做一般對症處理。

液化石油氣中毒

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組成液化石油氣的全體碳氫化合物均有較強的麻醉作用。但因它們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常壓條件下,對機體的生理功能無影響,若空氣中的液化石油氣濃度很高,從而使空氣中氧含量減低時,就能使人窒息。

(一)中毒表現
中毒後有頭暈、乏力、惡心、嘔吐,並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襪筒形的感覺障礙,接觸高濃度時可使人昏迷。

(二)急救
迅速將傷員脫離現場,解衣寬頻,保暖,吸氧。使用腦細胞代謝劑。如細胞色素C、APT、輔酶A和維生素C、B1 B6 、B12;等靜滴。有呼吸衰竭者可用呼吸興奮劑如可拉明、洛貝林等。

光氣中毒

光氣即二氯化碳基(COCI2 ),是一種無色透明或白色的液體,極易揮發,沸點為8.2C,氣體比空氣重3.5倍,易溶於水,氣體熔點為 104C。光氣廣泛應用於許多化學工業上。在製造光氣時,生產過程密閉化不好造成泄漏及室內通風不良、火災皆能造成中毒。

(一)毒理作用
光氣的毒理作用與氯氣相似,但比氯氣強15.5倍,具有強烈的刺激及腐蝕性,它對細小支氣管,尤其是肺泡的毒性極強,造成肺毛細血管內皮損傷,滲透性增高,病人多發生肺水腫。這樣,可導致病人缺乏氧氣逐漸窒息。再則,血液因其血漿總量之1/3~1/2滲入肺泡,血液高度濃縮粘稠,血色素常超過140%,致使心臟因血液過於粘稠而使循環發生困難,也加重了缺氧。

(二)中毒症狀
吸入高濃度的光氣,如每立方米空氣含光氣150毫克以上時,只需半小時病人即可致死。中毒時,病人先有局部刺激症狀,同氯氣中毒相似,如兩眼燒灼、咽喉乾燥發熱,以後迅速出現刺激性咳嗽、咯痰(痰中帶血)、呼吸變快、喘息、面部青紫,病人血壓逐漸下降,脈搏細弱無力,全身皮膚轉為灰白色,最後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亦有當時未死者,但多伴有繼發感染致死。
中毒較輕時,出現一般呼吸道炎症,經治療多能痊癒。

(三)急救
原則上與氯氣中毒之急救治療相同,但因其中毒症狀比氯氣中毒為重,故在治療、護理上更應積極慎重。

芥子氣中毒

芥子氣,學名二氯二乙硫醚,呈徽黃色或無色的油狀液體,具有芥子末氣味或大蔥、蒜臭味,比重為1.28,氣態比重為 5.5,沸點為 217C,冰點為13.4C。芥子氣對皮膚、粘膜具有糜爛刺激作用,可引起眼結膜炎,引起呼吸道粘膜發炎,嚴重時造成糜爛水腫,並多伴有繼發感染。本品多為戰爭時或恐怖分子所用。

(一)中毒表現
皮膚受芥子氣作用後,往往在短時內出現明顯症狀,局部漸漸出現紅斑。紅斑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晰,按壓患處可留下白色之痕;紅斑發展,漸漸變成青紫色並出現水皰,皰中有黃色膿液。皮膚的損傷以顏面、會陰等處較明顯,暴露部位也較突出。當大腿受芥子氣毒後,會陰必然伴有損傷,故此點可為診斷中毒佐證之一。
眼睛受毒出現炎症,可引起結膜炎,合並感染可成膿性。病人有流淚、羞明、發熱等症狀,繼續發展為結膜水腫、眼瞼痙攣,至最後造成角膜潰瘍。嚴重者,由於角漠潰瘍穿孔,玻璃體、水晶體流出,眼球萎縮而失明。
芥子氣對呼吸道也有較強的致害作用,容易使呼吸道粘膜受損壞死,出現劇烈的咳嗽並有粘稠濃痰。嚴重時由於氣管壞死粘膜的脫落可機械地阻礙呼吸;合並感染引起支氣管肺炎,病人體溫升高,身體衰弱。

(二)急救
迅速脫離現場,將傷員移至通風良好無毒處,脫去衣物,並用溫水沖洗全身。
眼睛受傷者,速用溫水沖洗並用浸2%蘇打水之紗布包敷。
經過上述初步處理後,對中毒局部如皮膚上之毒液,用可溶解芥子氣的溶劑如煤油、酒精或中和劑水溶液如漂白粉、雙氧水浸潤棉球吸去毒液,但需注意勿與周圍健康皮膚接觸。
對中毒皮膚之水皰應在無菌條件下剪開,放出毒液,再用浸泡蘇打水的紗布包好。對呼吸道中毒嚴重者,應予吸氧,病人口中常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漱口。對於劇烈咳嗽者,可使用祛痰劑,如發生肺水腫者,還可靜注高滲葡萄糖液。
預防感染,應用抗生素。

(三)預防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佩戴防毒面具,若暫時不具備防毒面具,也可用紗布、棉花浸潤下列任何一種解毒溶液製做成簡單的面具代替。①碳酸鈉1份,硫代硫酸鈉4份,甘油1份,熱水9份。②烏洛托品70克,碳酸鈉30克,水80毫升。
這兩種液體對於一般毒氣如氯氣、光氣、芥子氣、路易氏毒氣皆有防禦作用,但作用持續時間不長,必須經常更換。

路易氏毒氣中毒

路易氏氣,學名為氯乙烯二氯砷,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的油狀液體,比重為1.92,沸點190C,冰點13C,氣體比重為7.1,本品多為戰爭或恐怖活動中使用。

(一)毒理作用
路易氏氣系一種砷劑,主要是對局部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糜爛作用,在皮膚糜爛性毒氣中其毒性為最強,故曾有"致死的露水"之稱。

(二)中毒表現
傷後局部皮膚迅速出現燒灼疼痛感覺,並有紅腫。紅腫與健康皮膚分界不清,在紅腫處附近可見有出血點,紅腫逐漸增大形成水皰,水皰內液體混濁並有血性疤液。
眼睛受毒可引起急性壞死性結膜炎,嚴重時角膜潰瘍穿孔可致失明。
呼吸道受毒,咽喉處發辣、疼痛,嚴重時可致喉頭、支氣管粘膜水腫、壞死,而造成呼吸困難;肺臟受損,肺毛細血管滲透性增高,引起急性肺水腫。
毒物吸收入血造成全身中毒症狀,血壓下降,呼吸循環衰竭,最後陷於昏迷而死亡。

(三)急救
局部皮膚、粘膜受傷的初步處理同芥子氣之救治。
局部或全身使用特效解毒劑二流基丙醇,該葯對治療砷中毒有特效。在局部經過初步處理後,用5%二巰基丙醇軟膏擦染毒部位,5~Ic分鍾後用水沖洗。眼受損傷,可立即用25%二巰基丙醇軟膏塗入結膜內,輕揉眼瞼1分鍾後,再用水沖洗,或注射二巰基丙醇,用以解毒。
防止呼吸、循環衰竭,尤其要注意血壓變化。血壓急劇下降者,應在靜脈輸液內滴入去甲腎上腺素或阿拉明等。

催淚性毒氣中毒

催淚性毒氣主要有苯氯乙酮、氰溴甲苯、溴丙酮、一溴二甲苯。這些氣體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毒氣多以炮彈、炸彈為形式施放。

(一)中毒表現
受毒氣作用後,最明顯的是眼睛受刺激,大量流淚。眼有燒灼、疼痛感,怕光,眼瞼痙攣,緊閉,視覺在短時間內可受到影響,但恢復快,一般預後良好。上呼吸道受毒氣作用,致使咽喉乾燥發辣,咳嗽,聲音嘶啞,流鼻涕,並伴有頭痛。

(二)急救治療
盡速將傷員撤離現場至空氣流通的地方。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及受毒部位,清水沖洗畢,可用2%重碳酸鈉溶液或2%~4%硼酸水洗眼,然後於眼瞼上塗敷鹼性油膏。
眼睛劇烈疼痛者,可於瞼結膜上滴1%地卡因;流淚嚴重者可滴l%阿托品l~2滴至眼結膜內。
皮膚瘙癢可用0.1%高錳酸鉀水沖洗,或1%~3%硼酸水沖洗。

神經性毒劑(有機磷)中毒

神經性毒劑都含有磷,由於其對人畜毒性劇烈,又無特殊色、味,而且便於製造和使用,因此,多被用於戰爭或恐怖活動中。如前不久日本東京地鐵毒氣事件中所用的即是此類毒劑之---沙林。此外,還有梭曼、塔崩、維愛克斯等。

(一)毒理作用
本類毒劑系膽鹼能神經毒劑,主要是抑制體內膽酯酶的活性,致使膽鹼酯酶不能水解乙醯膽鹼,造成乙醯膽鹼大量蓄積,使得被膽鹼能神經支配的器官活動過度增高,尤其是副交感神經機能亢進最為突出。

(二)中毒表現
中毒症狀出現的早晚與中毒方式及中毒量有密切關系。本類毒劑可通過蒸氣態和液滴態兩種形式引起中毒。中毒症狀可按毒理作用分成以下幾種:
1.毒蕈鹼樣症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瞳孔縮小,大量出汗及流涎,肺水腫;呼吸困難,血壓上升等。
2.菸鹼性症狀:主要表現為肌肉的震顫、抽搐,肌張力減退,尤其是呼吸肌,嚴重時可致麻痹。肌肉震顫開始往往以面部小肌肉群為主,肋間肌肉的震顫也多能見到,大肌群的震顫較少發生。
3.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痛頭暈,煩躁不安,昏睡,嚴重者陷入昏迷。

(三)急救
呼吸道吸入者,應立即離開現場,至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有條件者可吸入氧氣;如系皮膚粘膜沾染,應立即脫去衣服,並用肥皂或其他鹼性溶液充分洗凈;如毒物已經消化道進入者,應立即用鹼性溶液(小蘇打水、淡肥皂水)洗胃、催吐等。
應用特效拮抗物,如阿托品等。同時使用膽鹼酯酶復活劑,如解磷定、氯磷定、雙復磷等。
在使用阿托品及解磷定等針對中毒原因及主要症狀的葯物外,也不可忽視其他嚴重緊急症狀,如肺水腫、呼吸困難、精神煩躁、水電解質失衡、感染等。

神經毒型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損害症狀。由銀環蛇。金環蛇和海蛇咬傷所引起。其臨床特點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狀不明顯,病情發展慢,易被忽視,一旦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則病情危重。①局部僅有麻癢感或麻木感。不紅、不腫、無疼痛。②在咬傷後1~3小時開始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出現視物模糊,眼險下垂,嗜睡,四肢無力、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張口及吞咽困難、共濟失調、牙關緊閉等。嚴重者四肢癱瘓、驚厥,進行性呼吸困難,昏迷、休克等。③海蛇咬傷者則可引起模紋肌癱瘓和肌紅蛋白尿。其後肌力恢復較慢。④病程較短,若能度過1~2天的危險期,很快痊癒。

(2)血循毒型主要表現為血液及循環系統的中毒症狀。常為蝰蛇、竹葉青、尖吻蝮及烙鐵頭等毒蛇咬傷所致。特點是局部症狀重,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急。①局部腫脹明顯,傷口劇痛,伴出血、水疤,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組織壞死,並迅速向肢體上端蔓延,附近或區域淋巴結腫痛。②全身症狀有胸悶、氣促、心悸、煩躁不安、發熱、譫妄及全身廣泛性出血,如咯血、嘔血、鼻血便血、血尿等。嚴重者出現黃疽、少尿或無尿、心律紊亂、血壓下降,甚至循環衰竭和腎功能衰竭。

(3)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鏡蛇、眼鏡王蛇、蜂蛇等咬傷引起。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病急,局部與全身症狀均明顯。①局部劇痛。紅腫、水皰、血皰,並迅速向肢體上端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組織壞死。局部淋巴結腫痛。②頭暈、視物模糊、復視、眼瞼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無力、牙關緊閉、語言障礙、吞咽困難、頸項強直、心動過速、心律紊亂、呼吸困難、血紅蛋白尿、尿少和尿閉,嚴重者有驚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驟停等。

Ⅷ 蛇都有毒嗎

世上的蛇,大約在2500種,其中有毒的佔650種.
(1)游蛇科Colubridae

游蛇科多達300屬1600~1800種,爬行動物的最大一科,包括現存2/3的蛇,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且為除澳洲以外各地的主要蛇類。游蛇科成員非常復雜,相當於進步蛇類的收容所,亞科眾多,劃分混亂,有時有些成員被列為獨立的科,其中最有爭議的是分布於非洲和中東的穴蝰,和新蛇亞目各科的成員均有些相似,但親緣關系均不很近,有時被單列為穴蝰科Atractaspididae(右圖)。游蛇科多數為無毒蛇,部分為後溝牙毒蛇,其毒性多數不大,但也有極少數劇毒的種類和少數毒牙前置的種類。游蛇科成員形態多種多樣,其中有些種類一個種就有多種不同的花紋,最著名的就是美洲的王蛇Lampropeltis getula和乳蛇Lampropeltis triagulum(下左)。王蛇有10餘個亞種,彼此之間差異甚大,從外表上往往會誤認為是不同的種類。乳蛇亞種多達25個,雖然無毒,但是外表與劇毒的珊瑚蛇非常相似,不同亞種的乳蛇看起來很象是不同種類的珊瑚蛇。游蛇科最奇特的種類當屬亞洲熱帶地區的幾種金花蛇屬成員Chrysopelea(下右),它們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有飛蛇之稱。劇毒的游蛇科成員主要分布於非洲,如非洲樹蛇屬Dispholis(下中)和非洲藤蛇屬成員Thelotornis,它們的毒性均可致命,且非洲藤蛇的毒液尚無抗毒素。

(2)眼鏡蛇科Elapidae

眼鏡蛇科有70多屬310多種,是前溝牙的毒蛇。眼鏡蛇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個溫暖地區,在陸地和海洋均有分布,其中在澳洲是主要蛇類。眼鏡蛇科常被分成陸生的眼鏡蛇科Elapidae和海生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而海蛇科又常被分成尚須依賴陸地來繁殖的扁尾蛇科Laticaudidae和高度適應海洋生活的海蛇科Hydrophiidae2個科。眼鏡蛇科成員形態大多數與游蛇科類似,但少數種類,如大洋洲的棘蛇屬Acanthophis體型極似蝰蛇科成員,這可能與大洋洲沒有真正的蝰蛇科成員有關。眼鏡蛇科成員的毒牙不能折疊收回,所以毒牙不能太大,遠小於蝰蛇科成員,其中體型最大的眼鏡蛇毒牙並不大於最小型的蝰蛇,但眼鏡蛇科成員的毒性往往更加劇烈,陸地上毒性最大的蛇是澳大利亞的內陸泰攀蛇(細鱗泰攀蛇)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左上),其一次排毒量可以殺死25萬只老鼠!而一些種類的海蛇毒性可能更大!陸棲的眼鏡蛇有45屬250種,在大洋洲、亞洲、非洲和美洲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眼鏡蛇在大洋洲是主要的蛇類,由於缺少其它蛇類,眼鏡蛇占據了比較多樣的生態位,著名的種類除了前面提到的泰攀蛇和棘蛇以外,還有虎蛇Notechis,伊澳蛇Pseudechis等,其中伊澳蛇屬包括澳洲最常見和分布最廣的毒蛇。亞洲的眼鏡蛇中最著名的當屬眼鏡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右上),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大者體長可超過5米。非洲的眼鏡蛇以曼巴蛇Dendroaspis(右下)最著名,曼巴蛇主要為樹棲蛇類,但黑曼巴蛇Dendroaspis polylepis常在地面活動,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眼鏡蛇,體長可達4米,黑曼巴蛇也是非洲毒性最大的蛇,且動作敏捷,攻擊速度快,非常危險。亞洲和非洲還有幾種噴射毒液的眼鏡蛇,主要攻擊對手的眼睛。美洲的眼鏡蛇以珊瑚蛇Micrurus和擬珊瑚蛇Micruroides為代表,它們是色彩最艷麗的蛇之一,也是美洲毒性最大的蛇類之一,一些美洲的無毒蛇如乳蛇擬態成珊瑚蛇來保護自己。扁尾蛇有1屬6種,多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近海,但有一種分布於索羅門群島的湖泊中。扁尾蛇毒性劇烈,但很少咬人。海蛇有16屬55種,為卵胎生蛇類,完全擺脫了對陸地的依賴而在陸地行動困難或不能行走。海蛇與扁尾蛇分布區域大體類似,但其中的長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左下)不局限於近海而可生活與遠洋中,因此分布非常廣泛,不僅遍及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熱帶海域,還遠及東太平洋各地直到美洲沿海,它們也是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蛇類。

(3)蝰蛇科Viperidae

蝰蛇科有28~34屬220~250種,是管牙的毒蛇,毒牙巨大並可以折疊收回,為最進步的蛇類。蝰蛇科成員的體型多與其他蛇類明顯不同,身體短粗,尾短而突然變細,頭大而成三角形,有些種類頭上還有可感受紅外線的頰窩。蝰蛇科可分為無頰窩的蝰蛇亞科Viperinae、有頰窩的蝮蛇亞科Crotalinae和原始而神秘的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三個亞科,它們有時也被升級為單獨的科。蝰蛇亞科約有12~13屬70餘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和非洲各地。蝰蛇亞科包括分布最北的毒蛇,其中極北蝰Vipera berus遍布歐亞大陸北部,也是見於英國的唯一毒蛇,最北可深入北極苔原地區。蝰蛇亞科包括一些毒牙最大的毒蛇,如非洲的加彭噝蝰Bitis gabonica的毒牙可長達5厘米。加彭噝蝰也是非洲最大和最著名的毒蛇之一,身體非常粗壯,與其近親犀噝蝰Bitis nasicornis(右圖)等同為花紋最復雜的蛇類。白頭蝰亞科僅以白頭蝰Azemiops fea(作圖)為代表。白頭蝰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員,分布於緬甸和我國南方等地,非常罕見,目前人們對其所知甚少。蝰蛇科其它成員均屬於蝮蛇亞科,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亞科,分布廣泛,在除了澳大利亞以外的各個大陸都有分布,且在大多數地區都是主要的毒蛇。蝮蛇亞科最著名的當屬響尾蛇Crotalus,以尾部可以發出聲音報警和可以感受紅外線而聞名。響尾蛇主要分布於北美洲,但是有3種見於中南美洲。美國東南部的東部菱背響尾蛇Crotalus adamanteus體長超過2米,是北美洲最大最重的毒蛇。中南美洲的巨蝮Lachesis muta體型比東部菱背響尾蛇更大,體長近4米,是西半球最大的毒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蝮蛇和最重的毒蛇。在亞洲蝮蛇的種類很多,其中蝮蛇屬Agkistrodon和烙鐵頭屬Trimeresurus的成員是我國最常見的毒蛇,也是我國咬傷人的主要毒蛇。

Ⅸ 鳳仙花泡酒能喝嗎

不能喝。

鳳仙花,甘,溫。有小毒。 能夠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可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鳳仙花在我國具有悠久並且廣泛的種植以及使用,在一些地方也被稱之為燈盞花、好女兒花、指甲花、海蓮花、指甲桃花以及金童花等等。中醫方面認為這種中葯材性寒味苦,本身並不帶有毒性,服用後具有消腫止痛以及祛風活血的功效,對於一些女性閉經、產後血瘀以及腰酸背疼、風濕等毛病都有很不錯的療效。

(9)泰國蛇毒粉多久可以治好灰指甲擴展閱讀

鳳仙花是著名中葯。花入葯,可活血消脹,治跌打損傷。花外搽可治鵝掌瘋,又能除狐臭;種子煎膏外搽,可治麻木酸痛。活血通經,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殺蟲。主風濕肢體痿廢;腰脅疼痛;婦女閉腹痛;產後瘀血未盡;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毒蛇咬傷;白帶;鵝掌風;灰指甲。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用於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性溫、味微苦,有小毒。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活血行瘀、主治婦女閉經。

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葯。莖稱「鳳仙透骨草」,有祛風濕、活血、止痛之效,用於治風濕性關節痛、屈伸不利;種子稱「急性子」,有軟堅、消積之效,用於治噎膈、骨鯁咽喉、腹部腫塊、閉經。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4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6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