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條干魚存活多久
① 泰國虎魚的壽命有多長
看你怎麼樣了!!!水溫~~餵食~有著重要的關系!~一般是10年以上
泰國斗魚4~8月齡性腺成熟。雌魚比雄魚小諸鰭也小,色澤較差。選擇6厘米以上的做親魚。雌雄魚以1:1合缸後,雄魚吐泡築巢雌魚進入孵巢區,最後雄魚以體擁裹雌魚,並持續許多次後,完成產卵排精。這一過程幾乎持續兩天。受精卵孵化期間撈出雌魚,留下雌魚守巢護幼,2天後孵出魚苗,撈出雄魚。1年中多次繁殖,1次產卵數十粒至數百粒不等。繁殖中的水溫應比平時提高2度,達26~27度,水質弱酸性、中性,硬度8度左右。
在喂養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常見疾病。
虎魚的疾病:虎魚的疾病多集中在3種: 一:腸道疾病:因為虎魚是大型捕食性魚類,所以就難免被一些外界的病菌所侵擾.一般說來,感染腸倒疾病的統一表現就是排泄孔拖著一條白色,或者黃色的半透明壯物體,當我們的肉眼能觀察得到的時候就已經有些晚了.如果虎魚得此病的時候,常用葯是慶大黴素,和呋喃唑酮混合使用,用量按缸的大小不定而適當爭減,一般來說,一立方米80萬單位慶大黴素配1.6克呋喃唑酮,至於能不能把病治好,就要看各位是否細心和魚的兆化了,一般說來,一旦得了腸胃病,50%左右的魚都難逃此劫.所以在次強調,一定要做好飼料的處理工作,千萬別嫌棄麻煩,一個小小的疏忽,帶來的傷害或許是致命的! 二:真菌感染:虎魚的眼睛是很吸引人的地方,而真菌感染往往就是在虎魚的眼睛上出問題,如果經常換水,定期投放預防葯物的情況下,虎魚應該避免此病,但是我們多數人是家養,做不到養殖場那樣的嚴格消毒和處理,所以很多養過虎魚的朋友應該知道,虎魚最容易得的病就是眼病,即在眼睛外邊有一層白色雲壯物.虎魚很少得寄生蟲眼病,當你的虎出現這樣症狀的時候這很有可能是刮傷後的真菌感染.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2周左右可導致整個眼睛完全失明.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消滅最中的真菌就可以了,方法是在水中加入呋喃西林(常稱為黃粉),買醫用的大包更好(純度較高),用量為每100公斤水(200斤)加本品0.4克即可,呋喃西林是粉末壯的,不易溶解,所以放前可先在小容器內攪拌,連葯帶水一起倒入缸中. 三:紅斑病(戲劇性叫法叫青春豆)顧名思義,就是在魚的身體上長有紅色的小斑,斑紋的形狀不一,有長條形的,扁形的,圓形的,或者體外延伸形的,圓形的居多!病期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導致病患處穿孔,皮膚脫落.遇到此病的時候,加大鹽的用量,配合高錳酸鉀使用,用量看病情而定,一般說來見缸中水略紫就可以了,效果非常良好.也可以用孔雀石綠配合鹽使用(孔雀石綠屬高毒性葯物,不建議使用).在這里強調一下,我們說的鹽,指的是海鹽,也就是晾曬後未經過處理的,家用食鹽含有大量的碘,碘含量過高,可以直接使魚鰓失去呼吸功能,這也是為什麼淡水魚不能生活在海水中的原因之一!
② 魚離開水,能生存多久
看是什麼環境。要是潮濕的環境。
鯉魚能活10小時或更多。
還有一種叫泥鰍的
別的不知道
③ 干魚可以保存多久
干魚的保存最好還是利用冰箱,如果兩天內將吃完,則將干魚直接放進冰箱即可.如果要保存兩天以上,就要用聚乙烯薄膜按每次的食用量,裝入塑料袋,一份份扎緊,再放進冰箱保存,新鮮的干魚,可以保存一、二個月。食用時,提前一小時取出,然後像平時那樣燒煎即可.當然,將魚曬干,也是一種保存方法.但太陽曬的魚干,燒後肉質干硬,最好是蒸四、五分鍾後再燒。 干魚下面放上生石灰,用紙隔著放入缸內,可保存三個月不受潮腐敗。
④ 泰國鯽能活多久
10年左右。
泰國鯽魚喜歡在水的中層游動,行動敏捷、具群游性 體型似普通的鯽魚,幼魚沒有色彩,而成魚則銀鱗閃閃,背鰭和尾鰭的邊緣有黑、紅雙線,非常美麗漂亮。
在平時為泰國鯽魚准備的食物,盡量不要太多,因為他們會不停的吃,然後就會,得肥胖症,那樣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都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從而會危及生命,他們喜歡吃較軟的水草,生菜,蔬菜的菜葉等,經常在假山、石塊間游動,群游時非常美麗壯觀。
注意事項:
泰國鯽魚適宜水溫為22~26℃,喜歡弱酸性的水質,雖然他們對於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我們還是要注重水質的干凈整潔,而且要經常換水,一些過濾系統也要正常使用。
雖然它們沒有攻擊性,但建議還是不要將它和其他小型魚類一起飼養,因為如果泰國鯽魚餓起來的話,也是會吃比它小的魚的,需飼養在較大的水族箱內。
⑤ 干魚室內常溫能存放多久
一兩個月,必須乾燥存放,吸水份後容易腐敗
⑥ 干魚放在冰凍還可以拿出來放長時間嗎
不可以。要不冰凍住,要不馬上炒了。因為干魚水分已經被曬干或者烘乾。細菌需要潮濕環境便於大量繁殖,引起霉變也就是發霉。而冰凍之後,冰箱里的水分有很多附著在干魚上,只是被凍住看不出,所以如果拿出來放,冰融化後就有很多水分給細菌滋生創造良好的環境,很快就會引起發霉。希望能幫助到你。
⑦ 泰國斗魚野外生存習性
泰國斗魚也叫暹羅斗魚 ( Betta splendens Regan)隸屬於鱸形目 ( Perciformes) 攀鱸亞目 ( Anabantoidei) 斗魚科 ( Belontiidae) 暹羅斗魚的原始棲息地位於熱帶地區的湖沼、稻田等水流緩慢水域, 它們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
暹羅斗魚因其千姿百態的鰭型和鮮艷奪目、絢麗璀璨的體色及其好鬥的特點, 使它成為當前流行的觀賞魚之一。
1 暹羅斗魚的特性
暹羅斗魚體長約 5~ 8 cm, 體側扁, 呈紡錘形, 魚體上的背鰭、臀鰭和尾鰭特別寬大, 尾鰭呈扇形。野生暹羅斗魚的體色一般呈褐色, 經過人工的長期培育, 形成目前飼養的絢麗多彩、長鰭飄垂的眾多品種, 極具觀賞價值。同時,雄性的暹羅斗魚又以好鬥聞名, 2隻雄魚同缸飼養必定斗個你死我活, 使之成為人們娛樂消遣的方式,因此,暹羅斗魚也稱為搏魚。
斗魚除了具有鰓外,還具有的特殊呼吸器官 - - 褶鰓。褶鰓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能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氣體交換。正是這種特殊的呼吸器官使斗魚成為一種容易飼養的觀賞魚。
2 暹羅斗魚的飼養與管理
暹羅斗魚對水的酸鹼度和硬度要求不高,通常將水族箱的水深控制在 10~ 15 cm,水溫在 22~ 30℃下就能使其生長良好。此外, 可以在缸內種植些水藻,並放入鵝卵石等, 有利一個相對隱蔽的環境。為了防止雄魚打鬥, 可以一雄一雌成對飼養。日常管理中可以每周換 1次水,每次換水量為原來的一半 (自來水需放置 1 d以上或充分暴氣後 )。
暹羅斗魚的食性為雜食性偏肉食性, 主要攝食水昆蟲幼體和浮游動物,也可以食用配合飼料。但動物性飼料有利於培育出體色漂亮的斗魚。
3 暹羅斗魚的繁殖
3. 1 暹羅斗魚的繁殖前的准備工作
3. 1. 1 親魚的選擇
8月齡的暹羅斗魚就達到性成熟, 選擇體長 5 cm 以上的作為親魚,通常雄魚的規格要比雌魚略大,因為相同月齡的雄魚比雌魚個體大。親魚每天投喂水蚯蚓、蝦肉等高蛋白動物性飼料,保證它們的營養需求, 並及時清理排泄物加註新水。
3. 1. 2 繁殖條件
准備一個 ( 50~ 80) cm×30 cm×30 cm的干凈水族箱, 用玻璃隔板將水族箱隔成 2個部分, 並栽培一些水草, 雄魚和雌魚分隔開培養。箱體的水位以 15~ 18 cm為宜, 水溫維持在 26 左右,箱內不能設置氣石增氧, 因為持續的供氣反而會導致雄魚構築的泡沫巢穴飄散而不容易凝聚。
斗魚產卵時間常常在傍晚。當雄魚一邊吞咽水面上的空氣,一邊構築浮性的泡沫巢穴, 即進入發情期; 此時如果雌魚腹部狀態飽滿,肛門附近有拖出的一小點白色的輸卵管, 就意味著雌魚已達到性成熟, 這時可以取出水族箱中的隔板,讓親魚進入繁殖狀態。
如果親魚間發生激烈的追逐, 說明雌魚體內的卵尚未完全成熟, 應盡快將雌魚取出,否則雄魚會追咬雌魚,甚至咬傷雌魚。
3. 2 暹羅斗魚的繁殖
3. 2. 1 交配與產卵
雄魚構築泡沫巢穴通常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築巢後雄魚的體色會變得異常鮮艷, 並充分伸展它的魚鰭, 以此吸引雌魚前來進行交配;雌魚也展現出比平時更為美艷的體色 (婚姻色 )。
母魚橫紋不可以繁殖,縱紋才可繁殖
在泡沫巢穴附近, 雄魚和雌魚旋轉游動,說明交配即將進行。隨後雄魚呈 U 字型將雌魚緊緊包裹住, 用力擠壓雌魚的腹部, 使魚卵排出, 雄魚隨即射精, 使卵受精。受精卵不具漂浮性, 因而會緩慢沉入水底, 此時,雄魚會暫時脫離雌魚, 追逐那些下墜的受精卵,用嘴巴一一銜起,然後送回泡沫巢穴中。一般這個產卵過程需要進行數小時之久, 產卵數量也根據雌魚的體型大小,在 100~ 600粒不等。
等到交配產卵完全結束, 應該立即將雌魚撈出繁殖缸,以防雌魚吞食受精卵,同時雄魚在看護魚卵期間對雌魚會進行驅趕, 不及時取出嚴重時會造成雌魚死亡。雌魚在 1個月內能多次產卵, 為了促使下一批卵的成熟,雌魚產後恢復培養至關重要, 高營養的餌料必須充足, 否則會促使其性腺被吸收利用, 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下一批卵的成熟時間及質量。
3. 2. 2 受精卵的孵化
孵化期間, 雄魚留在產卵缸內, 承擔起守護浮巢和受精卵的責任。孵化時仍然要注意控制水溫在 24~ 26℃, 通常經過 42 h仔魚孵化。如果溫度過低, 會延長仔魚的孵化時間, 也容易導致魚苗出現畸形。
4 仔稚魚的培育
仔魚孵化後要及時將雄魚移出。在水溫控制在 26℃的條件下,仔魚孵化後通常要經過 40 h左右才完全吸收完自身的卵黃,可以獨自游動。此時要及時投喂適口的開口餌料。淡水輪蟲是暹羅斗魚最適合的開口餌料。在培養過程中,分別以蛋黃和淡水輪蟲作為斗魚的開口餌料。結果表明,以蛋黃作為開口餌料, 幼魚攝食量極少, 生長緩慢, 同時容易造成水體變質, 這樣就需要每天換水, 增加勞動量的同時也驚擾幼魚,且操作過程中也難免對幼魚造成機械損傷。以 300目篩絹網收集事先用綠水培養的淡水輪蟲進行投喂, 這樣可以增加仔魚的攝食機率。加入綠水培養仔魚與在清水中培養相比,藻液可以吸收水體中氨氮, 凈化水質增加容氧,更有利於仔魚的生長。
開口 1周後仔魚就能攝食剛孵化的豐年蟲, 豐年蟲需投喂 20 d以上。同時投喂豐年蟲初期, 也應繼續加淡水輪蟲,給生長滯後的仔魚攝食。當稚魚 2周齡時,可根據實際情況用氣石充氣,充氣量不宜過大。其主要作用不在於增氧, 而是造成微水流,以避免水溫局部不一致。
當稚魚長到 1. 5 cm左右,可開始投喂剪碎的水族店出售的冰凍搖蚊幼蟲或其他動物性餌料 (例如: 蝦肉 )。此階段是暹羅斗魚的著色期,餌料的好壞直接影響斗魚的體色,因此要盡量投喂高質量的餌料,使斗魚苗能有鮮艷的體色,提高它們的觀賞價值。經過兩個月的培養後,斗魚就可區分雌雄。雄魚的體長要明顯長於雌魚,鰭條也要比雌魚伸展的更開,最明顯的是雌魚體色出現的時間及身體兩側出現的 2條深色條紋的時間要比雄魚遲 20多天;且雄魚體色比雌魚艷麗。
⑧ 風干魚能放多長時間
這取決於魚風乾的程度和你保存的環境。。。有些干魚保存得好可以放半年以上
⑨ 魚的壽命有多久
我們常見的魚類,壽命到底有多長
1、孔雀魚
孔雀魚的平均壽命大概1~2年左右,孔雀魚本身就是一種小型觀賞魚,其恐怖的繁殖能力讓人驚嘆。成魚基本一個月可以生產一窩小魚,小魚3~4個月就可以達到性成熟加入生產大軍,所以有百萬魚的稱號。
國內原生叫雷龍,菜市場叫黑魚或才魚、烏魚
而黑魚的有照片和准確測量的較大個體都為20斤左右,1米長。(黑魚不壓秤)也許百斤黑魚的傳說是人為杜撰出來的,但是一些歷經多年的大型的湖泊總是會給人一些意想不到的超極限魚類,這一點一直算是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