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能帶多少煙
『壹』 中國飛曼谷可以帶多少香煙
貌似泰政府允許外國公民攜帶200支(10包、1條)香煙和1公升酒類免稅入境泰國。針對超量攜帶煙酒者,泰稅務稽查部門有權在機場隔離區外的泰領土范圍內,
予以檢查並根據兩類情節(即有意偷逃稅款和不知情且僅供個人使用),按香煙每包55泰銖、酒類實際價格以及85%煙酒稅率,以所攜全部煙酒量為基數處以
10或15倍不等罰金。一人如受他人所託致使攜帶超量,亦認定為攜帶超量。滿意記得採納哦
『貳』 去泰國旅遊可以帶多少香煙
根據泰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來泰國旅遊的旅客每人進關時最多攜帶200支香煙,換言之也就是20包,1條煙。如果攜帶數量超出了,輕則高額罰款,重則拘留拒絕入境。
溫馨提醒:如果是攜伴一起去泰國旅遊,總共所攜帶香煙數量超過一人所能最高攜帶量,一定要分開攜帶,切不可圖方便,一旦被查處一樣要收到處罰的。如2人旅遊,總攜帶300支香煙,則要每人攜帶150支香煙,不可300支香煙一人攜帶。
『叄』 乘坐亞航去泰國能帶多少條煙上飛機
兩條。
『肆』 坐飛機去泰國能帶多少條煙
根據泰國有關規定,50支雪茄、250克煙絲或200支香煙是可以帶入的,旅客可從免稅商店可以購買200支煙,另外泰銖4:1人民幣,物價差不多,不用帶太多。
『伍』 廣州去泰國旅遊可以帶多少香煙
入境泰國,每人只能攜帶一條香煙,200支。
『陸』 去泰國旅遊每個人可以購買多少免稅香煙帶回國內
2條,400支。
根據海關總署《關於在全國各對外開放口岸實行新的進出境旅客申報制度》第三款規定:
進境旅客攜帶有下列物品的,應在《申報單》相應欄目內如實填報,並將有關物品交海關驗核,辦理有關手續:
(一)動、植物及其產品,微生物、生物製品、人體組織、血液製品;
(二)居民旅客在境外獲取的總值超過人民幣5000元(含5000元,下同)的自用物品;
(三)非居民旅客擬留在中國境內的總值超過2000元的物品;
(四)酒精飲料超過1500毫升(酒精含量12度以上),或香煙超過400支,或雪茄超過100支,或煙絲超過500克;
(五)人民幣現鈔超過20000元,或外幣現鈔摺合超過5000美元;
(六)分離運輸行李,貨物、貨樣、廣告品;
(七)其它需要向海關申報的物品。
拓展資料
去泰國帶香煙的規定:
泰國允許每位外籍人士攜帶1條煙(200支煙或250克煙草)和1瓶酒(1公斤)免稅入境泰國。如果超出就被認定為「超量攜帶」,將以所攜煙酒總量為基數處以10倍或15倍不等的罰金。如拒繳罰金,海關將啟動司法程序,將當事人移交機場警方立案調查,法院審判。判決結果一般為有期徒刑(最多不超過2年),並繳罰金。
『柒』 從泰國人境中國海關香煙可帶多支
1000支一共5條
『捌』 從泰國回中國能帶幾條煙 能不能托運兩條然後免稅再買兩條
早就改成只能帶1條了 要當心喲 如果被抽查到的話會罰很多錢的 如果一定要帶1條以上 最好拆散一包一包放 衣服口袋隨身包裡面到處塞一點比較安全
『玖』 泰國旅遊能帶香煙進出境嗎限多少
泰國法律規定,每名遊客僅允許攜帶1條煙(200支煙或250克煙草)和1瓶酒(不超過1公升)入境。同時請注意不要將多人的煙酒放在一人行李內,或在機場區域內交由一人保管,否則會被視為超量攜帶,需繳納罰款。
另外,在泰國機場免稅店內購買的煙酒同樣受上述規定限制。泰國法律規定,電子煙在泰國屬違禁品,在泰攜帶、使用、進出口、銷售電子煙等行為均屬違法。違者將被判監禁或繳納罰款。
(9)泰國能帶多少煙擴展閱讀:
泰國的出入境方面要注意。在抵達機場之前填寫海關報表,申報攜帶入境的外幣數額不能高出五萬泰銖,否則可能會被逮捕、控訴或者沒收超額部分的錢。
此外各種肉類、植物、蔬菜等禁止入境。旅客可以在免稅商店購買一公斤酒、一架相機、一架攝影機和個人佩戴的珠寶首飾等出境。
盜版的作品不要帶入境內,即使是電腦軟體和美術作品是合法著作,每一作品每人也限帶一份,絕不允許攜帶麻醉劑、毒品、色情書刊及武器等。
『拾』 出國去泰國可以帶多少煙
可以帶的,但是數量有限制。
去泰國入境不得超過200支。若是在泰國免稅店購買了香煙回中國不得超過400支。
泰國海關規定:允許每位外籍人士攜帶1條煙(200支煙或250克煙草)和1瓶酒(1公斤)免稅入境泰國。如果超出就被認定為「超量攜帶」,將以所攜煙酒總量為基數處以10倍或15倍不等的罰金。
拓展資料
泰國海關隸屬於財政部。
主要任務包括:1. 實施海關法律法規;2. 促進出口;3. 向財政部建議合適的稅收政策;4. 對進出口貨物徵收國內稅和關稅;5. 調查、預防和打擊走私違反海關法的行為;6. 為進出口商提供國際貿易的便利化;7. 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
泰國海關主要職能、職責如下:1. 徵收海關稅和關稅;2. 代其他政府部門徵收進出口環節稅(如增值稅、特別消費稅和市征稅);3. 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得以遵守;4. 打擊走私、偷逃稅活動和其他違反海關法行為;5. 通過稅收措施促進製造業發展和貨物出口;6. 為國際貿易提供便利;7. 根據經濟形勢向財政部提出關稅政策建議;8. 編制、發布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和其他與海關相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