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象在哪裡
1. 泰國象神怎麼供奉
摘要 拜象神需要供奉:水果,花,牛奶,清水,甜點,這些在象神廟都有,不用自備前往。小寧只是取了花圈、一根蠟燭和5支香,特別提醒的是,這里燒的香要根據你生日的星期的顏色,比如在出生在周一的是燒黃色的香,周二紫色,周三綠色,周四橙色,周五藍色,周六紫色,周日紅色。
2. 泰國和泰國的大象的資料
泰國:
全稱泰王國,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東臨寮國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羅灣和馬來西亞,西接緬甸和安達曼海。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國的名稱是暹羅(所以又暹羅之戀吼吼)。
人口數量: 6500多萬
人口密度: 127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泰族,寮國族,高棉族
主要宗教: 佛教
國土面積: 513,115平方公里
國際電話區號: +66
國際域名縮寫: .TH
舊稱: 暹羅
國花: 睡蓮
國寶 : 象
國樹: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國鳥: 火背鷳
泰國的大象:
泰國有「大象之邦」的盛譽。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導游曾炫耀道,泰國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聰明靈性,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
東芭樂園的大象表演是名揚四海的。這里遠離曼谷,是座公園式的游樂場。周圍青山連綿,河溪縱橫,園中的酒樓、商場、賓館、展廳等建築坐落在各種營造的景緻里。東芭樂園的主人是華裔黃諒的後代,所以到處可見我國江南園林之特色,讓人感到親切。大象表演場是露天的,十分寬敞,掩映在流綠淌翠的林木之間。我們隨人群湧入看台,剛一落座,就見大象三三兩兩地走來走去,像巡視,似散步,優哉游哉。不少人拿出香蕉送過去,大象有禮貌地收下,吞吃以後,仰頭用吼叫聲致謝,那頗通人性的樣子有趣極了。
我復制的,我不認罪,哈!
3. 泰國大象
國有「萬象之國」的美稱,大象是泰國的國寶,泰國人的守護神。泰國人視生性憨厚溫順的大象為榮譽、尊貴和力量的象徵。在古代,大象就像現代戰爭的坦克一樣,曾經跟隨暹羅(泰國的舊稱)的士兵馳騁沙場;後來,大象一度當起泰國伐木業的「搬運工」;上世紀以來,伴隨原始森林的大片消失,大象已經沒有太多實用價值,它們的主要工作是在各大旅遊景點進行各種表演,或者供遊人們騎行。因為食量太大,靠「賣藝」糊口的大象們日子不太好過。對於年輕一代,大象逐步從他們的生活中淡出,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泰國東北部的素林府,是「大象之鄉」,這里是最早馴化大象的地方。素林府塔敦縣有個大象村,現有250頭大象。這一帶村民世代以馴象為生,家家飼養大象。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從泰國首都曼谷出發,驅車400多公里,來到這個大象村。進入大象村,記者看到3隻大象正溫吞地用鼻子吸卷著粗大的芭蕉,每隻大象的一條腿都被鐵鏈拴在樹幹上,腳上的鐵鏈疤痕清楚可見。往裡走,大象越來越多,有的在木棚下歇息,有的背上架著鐵座載著遊客,踱著方步。
村裡另一名馴象人薩洛特告訴記者:「大多數的馴象人沒有固定的工作,只有在大象節的時候才回素林。其他時候,我們只能在城裡向遊客兜售紀念品。哪裡有遊客,哪裡能賺錢,我們就去哪裡。」大象的食量大得驚人,一頭成年大象每天要吃300公斤糧草。薩洛特無奈地說:「它們每天吃這么多,簡直是食物焚化爐呀!」幾年前,泰國政府發起「讓大象回家」計劃,帶大象回素林府的馴象師,每月可獲得8000泰銖資助,但這筆錢還不夠大象吃飽,因此能回家的大象很少。泰國清邁甚至有一個專門的基金會,籌集的資金用來給大象購買食物。
歷史上,泰國森林覆蓋率曾超過90%,境內曾有數十萬頭大象。隨著森林的減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泰國政府開始禁止伐木,數千頭大象「下崗失業」。大象們被迫學畫畫、打球等十八般武藝,走上「演藝」道路。如今大象數量銳減,到了瀕危狀態,登記在冊的只有3800多頭,而1000多頭野生大象更是受到嚴格保護。大象村的馴象師龍繆就是大象由多到少的見證者,他祖上世代以捕象為生。龍繆年輕時在叢林里先後捕獲過100多頭野生大象。經過馴化,轉賣給東南亞各地的伐木公司,從事木材搬運工作。
泰文化的核心元素
大象是泰文化的核心元素,它們是力量和優雅的象徵。一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泰國人認為,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是聰慧、富有靈性的。如果某個馴象人生病,他所訓練的大象也會不吃不喝。
在泰國的大街小巷,各種大象形象的工藝品隨處可見。泰國的許多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繪畫、雕塑都與大象有關系,有諺語雲:「箭裝滿袋大象踩不斷,團結起來的力量勝過大象」。「泰國老一輩人仍相信大象是一種神奇的動物,」泰國北部清邁的大象自然公園創始人桑登說,「但是,對於年輕一代,大象逐步從他們的生活中淡出,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桑敦經常去一些學校給學生講大象的知識,希望大象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能夠保持下去。
4. 泰國有大象嗎
泰國是有大象的喲,
泰國的大象還是比較多的哦,
泰國的大象也是比較出名的。
5. 泰國大象的資料
①動物名。哺乳綱,長鼻目 ,象科。通稱象,是世界最大的陸棲動物,主要外部特徵為柔韌而肌肉發達的長鼻,具纏卷的功能,是象自衛和取食的有力工具。長鼻目僅有象科1科共2屬2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布范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布於整個非洲大陸。
象肩高約2米,體重3~7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持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 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 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群居,雄獸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數量急劇下降。
現代象是從始祖象進化而來。據化石發現,始新世的始祖象僅吻部較長,體亦小。由始祖象次第演變成現代象。
非洲象
分布於非洲中部、東部和南部。
非洲象生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約22個月,每產1仔,13-14歲性成熟,壽命60-70年。北京動物園1954年開始飼養展出。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非洲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體長6-7.5米尾長1-1.3米,肩高3-4米,體重5-7.5噸。最高紀錄為一隻雄性,�募綹?.96米,體全長10.67米,前足圍1.8米,體重11.75噸。最大的象牙紀錄為長350厘米,重約107千克。
6. 泰國的象
第2個意見太偏見了。
大象是泰國的象徵,泰國以前的國旗也有白色的大象在裡面,白色大象是特別罕見的大象,這種大象只有國王能擁有的。
因為大象是泰國的象徵,所以泰國人很愛惜大象。不過因為一條大象一天要吃100公斤的食物,有些主人沒辦法找東西給他吃,沒錢為它買來吃的東西,就帶它上街當乞丐大象。這是曼谷的一個大問題,雖然政府不允許他們進城,但是他們是沒辦法的,回去家鄉也會俄死。
大象和它的主人的關系非常緊密,可以說是心通的。它的主人不會拋棄他的大象。
7. 泰國的大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泰國大象在泰國象徵著榮譽、神聖和尊貴。
8. 泰國地理我看不懂哪裡像大象
你把泰國的地圖順時針轉90度就能看出大象的大致輪廓,下邊狹長的國土是其「鼻子」部分,你試試看!
9. 泰國的大象
象在泰國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泰國的象徵,更是泰國人民的驕傲。大象與泰國的歷史、文化、宗教、經濟等方面的關系極為密切,因此,無論是泰國國王還是普通百姓,幾乎人人都喜愛大象,對大象懷有深厚的感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是在其母親夢見白象後誕生的。泰國以佛教為國教,因而古往今來將白象視為鎮國瑞獸,象徵昌盛吉兆。在曼谷卧佛寺中的佛案上,象雕是和佛祖擺放在一起供人們祭拜的。泰國大象以白象最為珍貴。所謂白象並非全白色,凡是金黃、銀白、嫩綠、淡紅等膚色的大象都被稱為白象。事實上,是外國人誤把「瑞象」譯為「白象」,久而久之就這樣沿襲下來,泰國也被稱為「白象王國」。
經馴化的大象除幫助人們開荒、築路、伐木、搬運重物外,還曾是泰國歷史上轉戰沙場、身經百戰的功臣。如同沖鋒陷陣的戰馬一樣,泰國古代戰將以大象為坐騎,君主以白象作為御坐騎以增神威。泰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古戰役不僅與大象有關,而且大象還在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一位泰國歷史學家曾說:如果沒有大象,泰國的歷史可能要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