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牛的什麼部位

泰國牛的什麼部位

發布時間: 2022-11-18 01:05:22

❶ 牛身上各部分肉的名稱!求圖解!!!

牛肉的等級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

特級:裡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牛肉各部位中英文名稱和質地簡介
由上到下,由嫩到老排列。

一、腰 腹 部 分(質嫩):適合炒肉片,火鍋
Tenderloin (Short loin) 裡脊 ............. (脊骨內側(腹側)條肉)
Porterhouse(Short loin) 裡脊,外脊 ........ (臀腰部脊骨背側肉)
T Bone ... (Short loin) 裡脊,外脊 ........ (胸腰部脊骨背側肉)
Strip loin (Short loin) 嫩腰(詐稱裡脊) ... (二側腰肉)
Rib eye ......... (Rib) 上腦,外脊(詐稱裡脊)(胸部背脊肉,略肥)
Top Sirloin . (Sirloin) 米龍(詐稱裡脊) ... (盆骨後肌,近腰臀肉)
Tir-tip ..... (Sirloin) 三岔肉 ........... (盆骨前肌,近腹腿肉)
Hanger ........ (Flank) 牛腩 ............. (胸腹隔肌)
Flank, Skirt .. (Flank) 牛腩,腰窩 ........ (下腹肌)

二、後 腿 部 分(較老,瘦):適合:烤,醬,鹵
Rump ......... (Round) 後腿,仔蓋,臀尖 ... (近腿臀肉)
Sirloin tip .. (Round) 後腿,粗和尚頭 .... (大腿前伸肌)
Eye round .... (Round) 後腿,榔頭肉 ...... (大腿肚內芯)
Top Round .... (Round) 後腿,底板肉 ...... (大腿肚)
Bottom Round . (Round) 後腿,黃瓜肉,腱子肉 (大腿肚近膝)

三、肩 胸 (前腿) 部分 (質老,略肥):適合:燉,紅燒,醬,鹵
Blade .... (Chuck eye) 上腦,前燒 . (近頸脊背肉,質較嫩)
7 Bone ....... (Chuck) 前燒,牛肩肉 (肩背肉)
Shouder ...... (Chuck) 前燒,牛肩肉 (肩臂肉)

四、肘子, 胸口 (質極老) :適合: 燉,紅燒,醬,鹵
Shank ... 肘子,蹄胖,牛腱子 . (前後小腿,瘦)
Plate ... 弓扣,牛筋肉,牛腩 . (上腹肌,瘦)
Brisket . 胸口,奶脯,牛筋肉 . (胸脯肉,肥)

----------------------------------------------------------------------

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一)

牛腩肉,肉質稍韌,但肉味濃,宜加咖喱烹調;
牛頸肉,肉紋較嫩,可制餡或煨湯;
牛胸肉,面紋多,肉質厚嫩,適合做牛扒、烤牛肉或煎牛肉;
牛腳肉的脂肪和瘦肉相隔,適合蒸煮;
T骨扒的油麵紋特別多而嫩,可作牛排;
牛柳肉質嫩滑而脂肪含量低,是牛肉的最佳部分,可作牛扒;
牛腰肉肉質十分嫩,多用作燒牛肉;
尾龍扒脂肪含量低,肉質亦佳,可作牛扒,或煎或烤;
牛髀肉可作烤牛肉、煎肉

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二)

牛肉的分塊用法各有不同,食用時還會更細分。
涮肥牛多用S外脊、F外脊、眼肉、A上腦、A腹肉和腹肉肥牛等。
韓式燒烤店的牛肉多為S外脊、A外脊、A眼肉、米龍和帶骨腹肉等。
大多數西餐廳的烤牛排則多用各種外脊。
「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
「眼肉」切片後呈現酷似眼睛的花紋,眼內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
「外脊」紅白分明,細嫩肌肉有明顯油邊。
這三種肥牛皆為上品,但口感因質地和蛋白質結構特性略有不同。腹肉則脂肪豐富,油香味濃。

ZT牛肉各部位都適合哪些烹調(三)

做餡用什麼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清燉用什麼牛肉:
胸肉熟後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後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後肉質松嫩;腱子肉現色,熟後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於燉、煮、扒、燜。

炒菜用什麼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裡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

ZT牛肉烹飪小技巧

如何區別老嫩牛肉:
老牛肉肉色深紅、肉質較粗;嫩牛肉肉色淺紅,肉質堅而細,富有彈性。

如何切牛肉: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如何燉牛肉:
要使用熱水,不要加冷水。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
旺火燒開後,揭開鍋蓋燉20分鍾以去處異味,然後蓋蓋,改用微火小開,使湯面上浮油保持溫度,起到燜的作用;
燒煮過程中,鹽要放得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現水少,應加開水;
燉肉前一天,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鮮嫩;
將少許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與牛肉一起燉煮,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燉牛肉,也可使肉軟爛;
在肉鍋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既熟得快,也可除異味。

如何將牛肉炒得鮮嫩:
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
將牛肉用醬油腌過,用澱粉或蛋清拌勻;
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腌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
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如何鹵出軟硬適中的牛肉:
鹵牛肉最好用牛腱,在鹵制之前先放在開水鍋中川燙一下;
鹵牛肉應鹵到七分爛時便熄火,鍋蓋不要掀開,待涼後放在冰箱中一夜,隔天拿出來切片,就可軟硬適中又入味了。

如何烤嫩牛肉:
烤牛肉前可將牛肉整塊用塑料袋包好,用刀背或擀麵杖反復敲打,使牛肉纖維斷裂,然後切片烤制,這樣烤出的牛肉鮮嫩又味美。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576861.html

❷ 最詳細的牛肉的各個部位的俗稱

牛肉的各個部位

❸ 牛身上所有的部位名

牛身上的部位名稱有牛腰,牛腱,牛胸肉,牛百葉,牛霖。

1、牛腰,牛身上的器官部位,俗稱牛腰子,就是牛的腎,可以做菜餚,牛腰子是靜樂縣傳統的風味小吃。

2、牛腱,牛腿上的肉,富含肌肉纖維。外觀紅光光的很有生肉的質感,它是牛腿部位肉,經精細修割干凈,剔除筋油,不帶肥脂. 其外觀呈長圓柱形狀,每塊平均重量為1-2公斤。 肉質紅色,感觀新鮮細膩,純瘦肉型不含人為水份 。

3、牛胸肉是位於牛胸口兩肢前腿中間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紅色精內,纖維粗,從中醫角度說有補精血,溫經脈作用。動物活動量大的部位蛋白質含量大,肌肉纖維量多,脂肪量偏低。

4、牛百葉就是牛胃,指的是牛胃部中的第三個間隔瓣胃,瓣胃成葉片狀,功用是吸收水份及發酵產生的酸, 牛百葉可以作食物材料,一般用作火鍋、炒食等用途。

5、牛霖是牛的膝蓋的位置,這個部位的肉肉質較嫩,筋少,只有薄薄的兩片,剔除筋後,肉呈大塊狀,易於成型,因此在烹制菜餚時這塊肉用途較廣,每塊平均重量為3-4公斤。肉質紅色,感觀新鮮細膩,純瘦肉型不含人為水份。

❹ 在泰國牛代表什麼泰國幾個MV裡面都出現過牛角

牛在泰國的象徵與在中國相同:勤勞務實,無私奉獻。但絕沒有在印度那麼神聖。在泰國,只有是信奉菩薩的華裔都是不吃牛肉的。所以泰國人以為中國人都不吃牛肉。泰國純的本地人吃生的帶血的牛肉(以泰國東北人為主)。泰國的王子殿下也建議臣民少吃紅肉以利於健康。另外,在泰國,牛分為水牛,耕牛,奶牛,氂牛。其中水牛,氂牛為食用牛。這與中國類似。

❺ 牛身上所有的部位名分別是什麼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牛體部位的劃分牛體軀大致劃分為頭頸、前軀、中軀和後軀4部分。

1、頭頸部位於體軀的最前段,以鬌甲和肩端連線為界,包括頸部和頭部。

2、前軀頸部之後至肩胛軟骨後緣垂直切線以前,包括署甲、前肢、胸等部位。

3、中軀肩胛軟骨後緣垂線至腰角前緣垂直切線的軀段,主要包括背、腰、腹等部位。

4、後軀腰角前緣垂直切線之後的部位,包括尻、臀、後肢、乳房、生殖器官、尾等。

5、牛體各部位的名稱熟悉和掌握牛體各部位名稱是正確選牛和進行外貌鑒定的基礎。

❻ 牛的各部位吃法分別是什麼

1、牛上腦:牛上腦是位於肩頸部靠後,脊骨兩側的牛肉,特點是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紋,肉質細嫩多汁,脂肪雜交均勻,入口即化。上腦脂肪低而蛋白質含量高,是涮火鍋的首選,也可煎炸、燒烤等。

2、牛眼肉:牛眼肉原先是指牛眼睛後面牽動眼球運動的肌肉,現在是指牛上腦與牛外脊之間的那塊肉,因外形酷似眼睛,所以叫眼肉,又叫「沙朗」。因肋脊部運動較少,眼肉肉質細嫩,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適合涮、烤、煎等烹調手法,尤其適合製作牛排。

3、牛外脊: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長肌,為脊側兩邊的條狀肉,所以又稱通脊,位於上腦之後,三叉之前。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質細膩,口感嫩軟,汁水豐富香味濃郁,西冷牛排便是用這塊肉來做的,亦適合炒、烤、拌。

4、牛臀肉:牛臀肉取自後腿近臀部的肉,屬於運動部位,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肉質堅實,口感略澀,屬於瘦肉。這個部位可用來爆炒或燒烤,又因肌肉纖維較粗大,適合作餡料,西餐作為漢堡餡料。

5、牛裡脊:牛裡脊是沿牛的帶骨腰椎肉內側剝離下的腰下肌凈肉,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也就是低脂高蛋白,是牛身上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又叫「菲力」,肉質特別鮮嫩幼滑,脂肪含量低,適合做牛排、燒烤,也可生拌、爆炒。

❼ 泰國有一道菜,叫老虎哭了,為什麼有什麼比喻,寓意

那是芋結,湯的名字就叫文蛤湯,很多朋友都比較喜歡的,

❽ 牛的部位分解圖和吃法

牛的部位分解圖和吃法如下:

1、牛頸肉:肉質干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做牛肉丸不錯。

牛頸肉,又稱「脖頭」、「脖子」,位於牛頭後部。牛頸肉由於運動得多,所以肉粗且硬,顏色血紅,帶些筋,其硬度僅次於牛的小腿肉,為牛身上肉質第二硬的,爽滑而有嚼勁。適用於「紅酒燉牛頸肉」這類需要小火熬煮引出鮮味的燉煮料理或湯品。

牛蹄牛蹄中除了有豐富的營養之外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延緩皮膚的衰老,使皮膚更有彈性。吃牛蹄還可以強筋壯骨,有助於生長發育,脂肪含量很低,所以無論吃再多也是不會長胖。牛蹄可鹵可燒可燉,非常美味。

❾ 牛身上108個部位名稱

上至西式大宴、下到快餐漢堡,牛肉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直以為牛肉似舶來品一般。其實由《莊子》中庖丁解牛的典故,和《淮南子·齊訓篇》「一牛之體,齊味萬方」的見解,便可知國人食牛由來已久。偌大一頭牛,肉質自然也是因部位而異。一隻牛可區分為肩胛、肋脊、前胸、牛小排、前腰脊、後腰脊、後腿、腱子、腹脅等九大部位。而一般市面上所販賣的牛肉,均是依據這九大部位細分而出。接下來就要告訴大家,哪些部位的肉適合做什麼料理,讓您在品嘗鮮美牛肉時能吃得更地道!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各部位肉名稱(食材)解析
01
1、肩胛部
由於肩胛是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發達,筋多,肉質較堅實。肩胛部又分為:
(1)嫩肩里肌(板腱): 是附著於肩甲骨上的肉,富油花且肉質嫩。 適合牛排、燒烤及火鍋片用肉。(2)翼板肉: 含有許多細筋路、口感Q、油花多、嫩度適中、具獨特風味。 適合牛排、燒烤及火鍋片用肉。

02
2、肋脊部
肋脊部的運動量較小,中間有筋,結締組織受熱易膠化,肉質較嫩,油花均勻,具獨特風味,是極佳的牛排部位,而俗稱的沙朗牛排即是切自肋脊部。常用於煎、蒸、火鍋等方式烹調

03
3、牛小排
這個部位是位於胸腔左右兩側,富大理石紋脂肪,肉質鮮美,分為兩種肉:
(1)牛小排: 香Q滑嫩、骨頭具有香味。 適合烤、煎、炸、紅燒等方式烹調。(2)牛肋條: 肋骨間的條狀肉,油花多、受熱後油花與肉質熔為一體,汁多味美、入口即化。適合紅燒牛腩、紅燒牛肉麵常用的部位。

04
4、 腹脅
腹脅肉的肉質纖維較粗,常在修去脂肪後,以腹脅排的方式販賣。適合當作薄片燒肉。

05
5、腱子
又為牛腱心,是屬於常運動的部位,筋紋呈花狀,烹煮後Q勁又多汁,口感極佳。 適合鹵、清燉,或是切薄片後以火鍋、炒的料理方式食用。

06
6、前腰脊部
腰脊肉的運動量較少,肉質較嫩,大理石紋油花分布均勻,是屬於大里肌的後段。適合以煎、烤牛排方式烹調,也常用於蒸牛肉、火鍋片、鐵板燒等。像是丁骨、紐約客牛排,正是由此部位的肉切得。

❿ 牛的部位是什麼

牛從外往內分為:四肢、頭、角、尾巴、軀干、內臟等部位。

牛副產品:牛尾、牛舌、牛肚(白)、牛肚(黑)、金錢肚、牛心、牛肝、帶油牛腎、牛鞭、牛寶、白百葉、牛蹄筋、板筋、牛頭、牛腎、牛腸、牛肺、牛油、膝蓋骨、棒骨、切段棒骨、脊骨、軟骨、月牙骨、羅肌肉、窩骨肌、牛足、隔肌-西冷筋、筋膜-腱子筋、氣管、心血管、脊髓、胸骨、筋頭。

基因

牛族的染色體數目因物種而異,有時甚至因亞種而異,因此有必要對分類學目的進一步研究。祖先的Y染色體可能是一個小的近端著絲粒染色體,但演變成幾個不同的特徵。水牛亞族在其Y染色體上獲得了X特異性重復DNA序列。 牛屬具有派生的亞中心Y染色體,並與野牛屬共享派生的亞中心X染色體。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4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89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4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4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3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9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6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2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7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