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泰國資訊 » 泰國帝廟是哪裡人

泰國帝廟是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2-11-14 15:06:37

❶ 請問港澳地區北帝廟天後廟都祭拜的是誰

[北帝廟]的北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只,又稱黑帝。

北帝廟為崇拜北帝的廟宇,亦常作真武廟、玉虛宮、玄天宮、北極殿等眾多名稱,當中又以武當山上的真武廟最為著名,而又多數散布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各地,台灣地區亦有建廟。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天後廟]的是天後娘娘,也就是媽祖,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後、天後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媽等。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察、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相傳媽祖俗姓林,出生於中國福建省莆田湄洲島。自北宋開始受人建廟膜拜,逐漸傳播到福建、浙江、廣東等沿海省分,並向海外的台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傳布。

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是媽祖信仰向海外傳播的一個高峰。此外,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范圍更廣、更深,各地華埠(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後宮、菲律賓隆天宮。乃至於歐洲和美洲也開始有了媽祖廟。

媽祖的影響力由湄州島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華人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❷ 泰國近代三聖指哪三位高僧

1.龍波登(1860-1951)瓦農波寺法刀、麒麟第一

龍波登——生於佛歷2403年,屈郎波寺廟( 北部那曠沙魂府),為泰國老一代傳奇僧人。師傅一生製作三款聖物,分別為自身像、滅魔刀及象牙制"星"(獅子),當中滅魔刀及"星"(獅子)被冠以全泰國第一的稱 號,師傅一生嫉惡如仇,其督造的聖物皆具有非常強大正力量,可以對抗一切邪術、降頭及鬼靈,且可輕易刺入任何邪靈或是有刀槍不入的黑降頭師身上,並讓傷口難以癒合,同時可保護佩帶者抵擋一切邪惡力量的侵害,傳說擁有師 傅法刀的人,如果被放降頭或邪術,當降頭還沒到他家門口時,已經會被反彈回去。此外師傅的滅魔刀亦有勝利之刀或上帝之刀之稱,可以幫助佩帶者 1、保護自身 2、擋一切惡勢力與邪靈 3、破除一切黑降頭邪法 4、驗出有毒物質 5、製造聖水 6、治療身上怪異疾病。
2.龍普蜀(1847-1923) 瓦巴空馬坎套寺 神通第一

龍普蜀大師——生於泰國第四世皇年代,七歲入屈港望乜減頭佛寺讀書及學習佛理,大師極之聰明,有過目不忘 的能力,知識及佛理非常了得,在20歲正式出家為僧直至佛歷2466年圓寂,大師在世時經常到處游雲修行,法力更是高不可測,很多不可能的事,都經大師變為事實。

當時,他在泰國北部非常有名,來自全國的僧人或阿贊都希望拜其為師,可以說與當時的阿贊多師傅齊名,但阿贊多師傅是禪定、弘揚佛法、教人打坐、修行,而龍普蜀師傅則被稱為神通及法術最高的師傅。

3.阿姜曼(1870-1949)瓦帕素踏瓦斯寺 森林派大師

阿姜曼 • 布里達陀1870年出生於泰 國東北部烏東.拉賈泰尼省鄉間的邦堪蓬村,從當時到現在,那裡都是不毛之地,不過也正是這塊土地的貧瘠與人民的和善性格,成就了世間稀有的心靈深度。

大師於1893年出家為僧,從此一生遊走於泰國、緬甸、寮國,大部分時間在林間梵行。他與老師阿姜索一起,振興了泰國 林居禪修傳統,吸引了大批弟子,之後傳遍整個泰國,以至海外幾個國家 。

❸ 北帝是誰

這里的北帝實則是指玄帝。北帝另有其人,乃北極紫微大帝也。
今道教武當山稱玄天上帝為"玄帝""帝爺公"等。
玄帝,全稱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又有玄天、玄天上帝、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極大帝、北極佑聖真君、開天大帝、元武神等稱;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是漢族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其為統理北方、統領所有水族(故兼水神)之道教民間神只,又稱黑帝。
北帝廟為崇拜北帝的廟宇,亦常作真武廟、玉虛宮、玄天宮、北極殿等眾多名稱,當中又以武當山上的真武廟最為著名,而又多數散布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各地,台灣地區亦有建廟。北帝據說擁有消災解困,治水御火及延年益壽的神力,故頗受擁戴。
北帝據《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北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為凈樂國王及善勝皇後之子。皇後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一十四月及四百餘辰,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舍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42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玉皇大帝有詔,封為太玄,鎮於北方。

❹ patumthani是泰國的哪裡

巴吞他尼府(泰文:ปทุมธานี;英文:Pathum Thani)是泰國的中部之一個府。
巴吞他尼府原名為「三柯城」, 建於1632年。據說那萊帝及鄭王曾恩賜流浪遷徙來的孟族人定居在此。在1815年,「三柯城」的民眾以蓮花呈獻拉瑪二世,因此遂為此城改新名為「巴吞城」(意義為「蓮花城」。在1918 年 ,拉瑪六世王在建新府署落成慶典日時,改名為「巴吞他尼府」,並一直沿用至今。
面積約1,525.9平方公里,距首都曼谷約46公里。其疆域北連大城府;南界暖武里府及曼谷、東臨坤西育府及北柳府;西瀕暖武里府。 巴吞他尼府為廣大平原區域,有湄南河流經市區,已開鑿數條運河作灌溉用途,如開河、挽堤河、挽波河、青拉奈河等等,四面八方港汊極多,故其漁業發達,稻米、蔬菜及水果均很豐盛。另因交通便利,致各種大、中、小型工廠林立。
巴吞他尼府行政區共分為七個縣;再分成60區;並細分為529村:
巴吞他尼直轄縣 (Mueang Pathum Thani)
空鑾縣 (Khlong Luang)
探耶武里縣 (Thanyaburi;渾號:冷實縣)
廊素縣 (Nong Suea)
叻侖繳縣 (Lat Lum Kaeo)
南律膠縣 (Lam Luk Ka)
三柯縣 (Sam Khok)
巴吞他尼府署原位於直轄縣的挽甲利區之鵠插蒲村,從1919年起移至湄南河西畔的挽卜區。

名勝古跡
夢幻樂園:位於冷實縣,面積約25.6萬平方公尺,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娛樂設施,分為夢幻世界芭莎、夢幻花園、神妙地區、探險地區、另有三大表演場。園里環境幽美,綠木成蔭,萬紫千紅。
城隍廟(ศาลหลักเมือง City Pillar Shrine):為巴吞他尼府的民眾之朝拜聖地,位於直轄縣新府署附近,內有類似蓮花莖的城柱、那萊大帝雕像、素可泰時代的佛像。
哇目昆寺:位於叻侖繳縣,建於拉瑪五世時代,內有拉瑪六世主持春耕節的御禮亭,寺頂屋畫為罕見的柚木瓦。
哇信寺:位於三柯縣,寺里供奉著大城時代的重要佛像,並有孟族文物古董博物館。
哇青那哇拉喃寺:原名「哇瑪堪戴寺」,位於湄南河西畔的挽卡惹區,1938年被重新裝潢的一座敕封佛寺,佛殿內有精美的壁章。
哇庶尼湯寺:位於三柯縣,內有160 多年歷史的拉曼式大塔,佛殿供奉有以白玉琢成的佛像。
哇披烏隆寺:位於三柯縣,寺內有展示天堂和地獄故事的各種塑像,並設有博物館。
哇排隆寺:位於三柯縣,建於素可泰時代,寺內樹木叢密,每年的11月至6月間,均有無數灰鸛鳥在此寺大樹內築窩繁殖,吸引很 多遊客前往參觀。
哇窩拉尼探瑪咖雅喃寺:位於空鑾縣,面積約 313,600平方公尺,是環境優美的清靜園林,被譽為宗教信仰的研究中心。
貝殼塔寺(Wat Chedi Hoi):位於叻侖繳縣,因在此處挖掘出許多古代沉積下來的大型貝殼,故寺廟將其貝殼堆砌成佛塔形狀。

❺ 祖廟的歷史,說得詳細易懂一點

祖廟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年~1085年),當時的名稱叫祖堂,其實就是北帝廟,當時珠三角地區多為水鄉,水患多,而北帝恰是傳說中治水的神,於是北帝作為禪城人的保護神被供奉起來。但在明代,祖廟遭到破壞。洪武5年,祖廟得到重建。

明朝正統十四年,朝廷封祖堂為靈應祠,並建了靈應牌坊。自此,祖廟由民間祭祀之地變成官方祭祀之地。

1451年,成為官方祭祀之地的祖廟得到朝廷的支持擴建,塑北帝銅像。自此,祖廟初具規模。

光緒二十五年,富裕的禪城人捐錢捐物對祖廟進行首次大修,祖廟至今仍保持著百年前的藝術建築風貌。

當時,各行各業人士都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捐給祖廟,禪城當時手工最出名的石灣瓦也被放在了祖廟的屋脊上。

上個世紀70年代初,靈應祠大堂後面慶真樓的磚木結構改成了混泥土結構。據當時參加了修繕工作的梁詩裕先生說,當時動用了100多人共花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修繕工作。

上個世紀70年代還沒有設立禪城博物館,祖廟旁邊是關帝廟、媽祖廟等,後來才把它們拆了修建禪城博物館,因此用博物館的概念來評價祖廟是不準確的。1998年,慶真樓變成危房,加固後又重新使用

❻ 泰國寺廟兩旁的守護神叫什麼名字

【是萊王吧】

【泰國的國徽圖案是一隻大鵬鳥,鳥背上蹲坐著那萊王。傳說中大鵬鳥是一種帶有雙翼的神靈,那萊王是傳說中的守護神。】

偉大的芒萊王生於公元1239年,卒於1311年。在1261-1296年作為NgoenYang城,現在的泰國清盛縣第二十五位國王,在他治內於公元1296年創立了偉大的蘭納王朝(1296-1558),並成為首位蘭納王,並以清邁市為中心。

芒萊王出生在NgoenYang城,現在的泰國清盛縣。芒萊王是當時統治者寮孟和允景洪(現在雲南省景洪市)的公主UaMingChommueang的兒子。芒萊王在公元1261年繼承了父親的王位,繼位後,他統一了蘭納北部和寮國北部的城市,成為了第一個獨立城的國王。在芒萊王統治下的王國,通過結盟和吞並鄰國迅速向南方擴張,在1262年他創立他在角河流域新首都的清萊市。在公元1287年,芒萊王與素可泰國王蘭甘杏和帕夭王甘孟締結和平協議,共同抵禦蒙古帝國的入侵。在公元1292年,芒萊王擊敗了駭黎朋猜國(現今的喃奔府),駭黎朋猜最後一位君主--伊巴,被迫逃往喃邦。

在公元1296年,芒萊王再次移建蘭納王國的首都位於萍河西岸的清邁城。幾年後,伊巴的兒子喃邦王Boek率領大軍攻打清邁城,但是芒萊王和他的二兒子克蘭還以痛擊。在靠近喃奔的一個名叫KhuaMung的小村莊,克蘭王子駕下的大象和喃邦王Boek的坐騎進行了遭遇戰。遭遇戰中,喃邦王Boek丟失了他已經撤離的軍隊,因此,Boek在喃奔和喃邦之間的坤丹山脈中被俘獲並處死了。在芒萊王的軍隊佔領了喃邦之後,伊巴國王再次逃亡,這一次是彭世洛。

芒萊王於公元1311年在清邁逝世,他死得很戲劇性,是在清邁市的一個市場上被雷電所擊中而死。他的兒子克蘭繼承了王位,作為猜頌克蘭王成為蘭納國新一代君主。

《芒萊法典》是以泰國歷史上一位英武人物芒萊王的名字作法典之名,這是仿照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以摩奴的名字命名的方式。但摩奴只是傳說中的「人類始祖」,而芒萊卻確有其人。

芒萊王所制定的法規,當時在西雙版納也長期保有法律效力。在西雙版納一部後人匯輯整理的傣文史書中稱:「刀芒萊成人後聰慧過人,他對百官所定之訓言沿襲至今。」這里指的就是芒萊王在世時所制定的《芒萊法典》,數百年後仍為人們所遵循。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芒萊法典》在西雙版納及孟連等地保存著很多抄本,書長41公分,寬21.5公分,,全書包括好多內容,《芒萊法典》占其中21頁。與其他各種抄本相比,此一抄本主旨明確,語言古奧,文字簡略,案例較少,而且紙質陳舊,字跡古樸,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本子,具有較大的文獻價值。

❼ 泰國十大必去景點有哪些求推薦。

泰國十大必去景點有:攀牙灣、瑪雅灣、芭東海灘、雙龍寺、湄南河、皇帝島、大皇宮、蘇梅島、華欣、普吉島。比較推薦的是攀牙灣。

一、攀牙灣:泰國南部的攀牙灣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波光粼粼。呈淡綠色的海灣水面上,石灰岩奇峰怪石星羅棋布,有的從水中聳起數百米。許多岩島看上去像駝峰,有些則像倒置栽種的蕪菁。

四、雙龍寺:雙龍寺是泰國著名的佛教避暑勝地,是一座由白象選址、皇室建造,充滿傳奇色彩的廟宇,傳說有位錫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到泰國,高僧們為了怕讓人搶走,便決定將舍利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選擇一處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隨意游盪,便在雙龍寺的現址趴下,人們就建了舍利塔,又由於山路兩旁有兩只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

❽ 白帝歷史上指誰

白帝就是公孫述。

歷史上的白帝城,是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時所建。公孫述字子陽,所以白帝城也叫子陽城。這個人很有政治才能,年少時曾為當地太守所重用,治下兼攝五縣,竟能做到「政事修理,奸盜不發,郡中謂有鬼神。」因為有能力,所以王莽時受命為蜀郡的郡守。王莽被誅後,天下一時群雄蜂起,其中一個南陽人宗成自稱虎牙將軍,聚兵數萬,在當時頗有影響。因為漢室衰微,天下逐鹿,公孫述心裡自然也轉起念頭,所以想和宗成搞個聯合,便積極遣使與之溝通。不想宗成之部被他迎到成都後,畢竟綠林習氣重,擄掠燒殺,令公孫述徹底打消了與他合作的念頭,反倒聯合當地豪傑,聚集精兵數千,擊殺宗成,收其殘部。自此,他便倚著蜀地的山川地勢之險,本著「見利則出兵而略地,無利則堅守而力農」的思想,據蜀中自立為帝,定都成都,真的當起了皇帝,直到公元37年被光武帝劉秀派大軍剿滅於成都城外。

公孫述本身就是一個很相信所謂靈異感應的人,同時也很善於利用這種事情來為自己造勢。據說他曾經和手下人聊天,慨嘆說當皇帝在老天那裡是有定數的,自己哪裡有能力當此重任。善於逢迎的手下馬上回應說天下本是能者當之,何況天命無常,百姓是否擁戴才是當不當得上皇帝的決定性因素。聽了這話公孫述想必很是快樂,於是晚上做夢,夢見有人在他耳邊念道:「公孫十二為期」(裡面的公孫二字是拆成部首的,想必是為了增加一點神秘感)。他醒過來對自己的老婆說起此夢,認為自己最後雖然能貴為皇帝,可惜國祚太短,只有十二年,所以有些遲疑是不是值得為這十二年拚命。他的老婆於是為他鼓勁,說「朝聞道,夕死尚可,況十二乎。」再加上沒多久他的府殿居然飛出一條龍來,夜裡又有光在他掌中刻字「公孫帝」(真是誇張得不得了),於是公孫述便橫下心來鬧革命,不再躊躇不定了。

史書上所載的公孫述,是個很鐵腕的人,下決定殺人從不猶豫,這樣的一個人,很難想像他會在做這種性命攸關的重大決定的時候,單靠老婆一句話就拍板通過了。我想,這些不過是個托詞,是他自己在做秀而已,他想要稱帝的決定,本就是他心中的野心誘使,只是為了掩人耳目,便為自己化一個國祚天降的妝,好在兩漢間的夾縫里有個看似合理的身份上台而已。所以,關於白帝城的來歷傳說,也因為這樣的一個人而充滿了人為的神秘色彩。

❾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

泰國位於東南亞,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現在泰國國王拉瑪十世,他的泰國名字是瑪哈安德魯哇集拉隆功,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鄭棉。其實不只是拉瑪X,歷史上所有拉瑪王朝的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比如拉瑪一號叫鄭華,拉瑪五號叫正龍。


泰國,原名暹羅,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公元1238年,泰國人民建立了素可泰王朝,開始形成相對統一的國家。它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成王朝、屯吳立王朝和曼谷王朝。


吞武里王朝


即使不能假定歷史,我們也要為泰國的鼻祖鄭新感到遺憾。作為一個有前途的年輕人,他在某些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是不夠格的。他的野心不僅沒有看透,還死在了下屬的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在皇權的斗爭中,無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避免地會重蹈覆轍,走入深淵。只有自覺為人民謀利益,才是一個國家保持長期穩定的根本途徑。

泰國哪裡好玩可以說說具體的景點嗎

有皮皮島、芭堤雅、普吉島、玉佛寺、曼谷大王宮等。

1、皮皮島

皮皮島是由兩個主要島嶼組成的姐妹島,1983年被定為泰國國家公園。這是一個深受陽光眷寵的地方,盛產皮皮蝦。

皮皮群島由6個島嶼組成,其中最大的兩個島嶼是大皮皮島和小皮皮島;皮皮島的名字來源於馬來語Api-Api,意為「火」,是先民對島上紅樹林的稱呼。

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自然天成的岩石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成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其小皮皮島的是瑪雅海灣,是電影《海灘》中拍攝外景的地方,由於海域比較深並且有許多珊瑚,也是潛水的勝地。

4、玉佛寺

玉佛寺(Wat Phra Kaew)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

玉佛寺是泰國佛教最神聖的地方,是查庫里王朝的守護寺和護國寺,建於1782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

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寺內有玉佛殿、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鍾樓和金塔。

5、曼谷大王宮

曼谷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的總面積為21.84萬平方米,位於首都曼谷市中心,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帕普塔育華朱拉洛登開始興建大王宮。1784年第一座宮殿阿瑪林宮建成,拉瑪一世即遷入宮內主持政事。

以後歷代君主集泰國建築藝術之精華,不斷擴建大王宮,裝飾也日益宏雄華麗,使其達到了現存的規模。大王宮四周築有白色宮牆,高約5米,總長1900米。

建築以白為主色,風格主要為暹羅式。大王宮主要由幾個宮殿和一座寺院組成。大王宮內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築群。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0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5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4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3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19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6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2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7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