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臨海什麼海
Ⅰ 世界十大港口的名稱,所屬國名,所臨海域及所在航線
1、鹿特丹港(荷蘭)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 市,世界最大的港口,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整座城市展布在馬斯河兩岸,距北海約25公里,有新水道與北海相連。鹿特丹是連接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
鹿特丹港位於萊茵河與馬斯河河口,
西依北海,
東溯萊茵河、多瑙河, 可通至裏海,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碼頭總長 42公里,吃水最深處達22 米,可停泊54.5萬噸的特大油輪。港區基礎設施歸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務管理由鹿特丹港務局負責,各類公司承租港區基礎設施發展業務。二戰後,隨著歐洲經濟復興和共同市場的建立,鹿特丹港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發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過紐約港(1.8億噸), 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此後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達3.2億噸,創最高記錄。目前,鹿特丹年進港輪船3萬多艘,駛往歐洲各國的內河船隻12萬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年運輸量達640萬標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業人口7萬餘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4%,貨運量佔全國的78%,總產值達120億荷盾,約占荷國民生產總值的2.5%。
2、新加波
新加坡港全貌
該港口位於新加坡島南部沿海,西臨馬六甲海峽的東南側,南臨新加坡海峽的北側,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也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該港扼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已發展成為國際著名的轉口港。
新加坡港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的中心。
3、維多利亞港 —— 香港(中國)
維多利亞港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港口和海域,是中國的第一大、世界第三大海港,僅次於美國的舊金山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維多利亞港水面寬闊,景色迷人,海港的西北部有世界最大的集裝箱運輸中心之一的「葵涌貨櫃碼頭」。
4、安特衛普港(比利時)
該港是比利時最大的海港,歐洲第三大港,地處斯海爾德河下游,距河口68~89千米 。港區總面積10633萬平方米 ,其中水域佔1315萬平方米,港區岸線總長99千米,貨物吞吐量近億噸 ,是排名鹿特丹港和馬賽港之後的歐洲大港。
5、休斯頓港(美國)
美國南方第一大城,休斯頓港口系人工港。全美最大的石油工業中心和第三大港。位於德克薩斯州東南沿海,加爾維斯頓灣西北岸平原上,通過長80
公里的通海運河與墨西哥灣相連。通海運河寬90米以上,深11米,每年約有5000艘海輪由此出入。是全國最大的石油和小麥輸出港。年貨物吞吐量,僅次於新奧爾良和紐約港,但主要屬於本國沿海貿易。美國西南部陸上交通中心,5條鐵路干線和多條公路線呈輻射狀通向各地,城周有高速公路環繞。市內設有2個機場,其中市中心以北27公里處的休斯敦洲際機場,為通往拉丁美洲和歐洲各國的空中門戶。
6、高雄港(中國) 港區簡介
高雄港,中國台灣省內最大的海港。位於台灣省高雄市。大型綜合性
港口,有鐵路、高速公路作為貨物集運與疏運手段,是當今世界集裝箱運輸的大港之一。港口內有10萬噸級礦砂碼頭、煤碼頭、石油碼頭、天然氣碼頭和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80多個,岸線長18千米多,另有系船浮筒25組。港口年吞吐量約5000~6000萬噸。港口設有百萬噸級大型干船塢和兩座25萬噸級單點系泊設施 。高雄港共有集裝箱泊位6個 ,每泊位長 320米 ,水深均為14米 ,共配有18台集裝箱裝卸橋。計劃再建3個同 樣標準的 集裝箱泊位
7、馬賽港(法國)
馬賽是法國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Ⅱ 中國臨海的15個國家分別是什麼
中國臨海的15個國家分別是:
澳大利亞、
印度尼西亞、
泰國、
馬來西亞、
南非、
埃及、
挪威、
冰島、
墨西哥、
哥倫比亞
巴拿馬
韓國、
日本、
菲律賓、
新加坡、
Ⅲ 墨西哥是哪個國家
墨西哥是指墨西哥合眾國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
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為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西班牙語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這里曾孕育出聞名世界的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後者更是成為了前哥倫布時期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
(3)墨西哥臨海什麼海擴展閱讀: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第三大國,僅次於巴西與阿根廷,位居世界第十四位,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
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接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
東、西、南三面為馬德雷山脈所環繞,中央為墨西哥高原,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沿海多狹長平原。
Ⅳ 世界各個大洲的概況
亞洲
世界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全稱亞細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起白令海峽,西至地中海濱,北達北極圈內的北地群島,南到赤道以南的努沙登加拉群島。所跨經度(164°)和緯度( 90°),為全球各大陸之冠。面積(包括所屬島嶼)4400萬平方千米,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9.4%。
分區有東亞,南亞,中亞,西亞和東南亞;周圍臨海有拉普捷夫海,喀拉海,東西伯利亞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蘇拉威西海,孟加拉灣,阿拉伯海,爪哇海等等。
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葉尼賽河,額畢河,勒那河,阿姆河,錫爾河,印度河,恆河,瀾滄江-湄公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等等
非洲
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的西南部。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東北以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亞洲相鄰。大陸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南至厄加勒斯角(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北緯37°21′) 。面積3029萬平方千米(包括亞洲境內的埃及領土西奈半島),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5,是僅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洲。
大陸北寬南窄,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輪廓完整而單調。除西部的幾內亞灣、北部的錫爾特灣和東部的索馬里半島外,缺少深入內陸的海灣和突出的半島;沿海島嶼較少,僅佔全洲面積的2%。海岸平直,大陸海岸線全長3.05萬千米。少天然良港。
地理分區有北非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附近臨海有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幾內亞灣,大西洋。
主要河流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贊比西河。
北美洲
世界第三大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位於西半球北部,北臨北冰洋,東瀕大西洋,西濱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以巴拿馬地峽與南美洲相連。包括加拿大、美國(夏威夷除外)、墨西哥、中美各國、西印度群島和格陵蘭。
大陸北寬南窄,略呈一倒三角形。大陸岸外多島嶼,格陵蘭島為世界第一大島,巴芬島面積居世界第五,其他大島有維多利亞島、埃爾斯米爾島、紐芬蘭島等。大陸東南有西印度群島,西側島嶼主要分布於西北岸,阿留申群島為一火山島嶼,從阿拉斯加西南部向外延伸約2250千米。全洲面積2423萬平方千米。
北美洲的分區就是北美,美國以南的地區被分到拉丁美洲
附近的臨海主要有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灣
主要河流有密西西比河,聖勞倫斯河,馬更些河,育空河,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等
南美洲
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大陸西北端通過巴拿馬地峽與北美洲相連,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全稱南亞美利加洲。面積17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2%;
南美洲被分到拉丁美洲中
附近臨海有大西洋,加勒比海,太平洋
主要河流有亞馬孫河,拉普拉塔河,奧利諾科河
歐洲
歐羅巴洲的簡稱。位於東半球的西北部。北臨北冰洋,西瀕大西洋,南瀕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北緯67°46′,東經66°10′),南至馬羅基角(北緯36°,西經5°36′ ) ,西至羅卡角( 北緯 38°47′,西經9°30′ ),北至諾爾辰角( 北緯71°08′,東經27°42′)。東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同亞洲分界;南隔地中海與非洲相望;西北隔格陵蘭海、丹麥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分區有西歐,歐洲東部
附近臨海有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波羅的海,北海,比斯開灣,地中海(包括愛琴海,亞得里亞海等),黑海等
主要河流有烏拉爾河,多瑙河,頓河,第聶伯河,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等
大洋洲
介於亞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的西南太平洋上的陸地和島嶼。意為大洋中的陸地。西瀕印度洋,東和北臨太平洋。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島、北島;新幾內亞島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共1萬多個島嶼。陸地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6% ,是世界上最小的洲。
分區就是大洋洲
附近臨海有阿拉弗拉海,珊瑚海,塔斯曼海,斐濟海,大澳大利亞灣等
主要河流有墨累河河達令河
南極洲
南極洲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南部水域所包圍 。 與南美洲最近的距離為965千米,距紐西蘭2000千米、澳大利亞 2500 千米、非州南端 3800 千米。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
分區為南極洲
附近海有韋德爾海,羅斯海,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沒有河流
Ⅳ 世界上有哪些臨海的國家
,全世界共有150個領土與海洋沾邊的島國和臨海國,占國家總數的四分之三多。在這些與海洋沾邊的國家中,亞洲有36個,非洲最多達40個,歐洲28個,南美洲10個,北美洲總共23個國家和大洋洲總共12個國家全都是臨海國或島國。
Ⅵ 墨西哥為什麼不能稱作半島下面有巴拿馬運河隔開的啊。西奈半島不是開鑿了蘇伊士運河就是半島了嗎
半島是指伸入海洋或湖泊,一面同大陸相連,其餘三面被水包圍的陸地。大的半島主要受地質構造斷陷作用而成
地峽是連接兩塊較大陸地或較大陸地與半島間的狹窄地帶
墨西哥屬於地峽上 不能算是半島 巴拿馬運河是人工開通的
西奈半島本來就是半島了 只不過人們在他靠近大陸的部分開鑿的 沒有開鑿的時候 它也是三面被水包圍的陸地
Ⅶ 半島具體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墨西哥不算半島
半島是陸地向海洋伸出的部分,應該有三面臨海。墨西哥只有東西兩面臨海,南為中美地峽與南美洲相連,所以不算半島
Ⅷ 世界所有沿海國家
您好!
中國、韓國、日本 、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孟加拉國、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 、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島(丹)、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德國、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法國、摩納哥、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墨塞哥維那、義大利、聖馬利諾、馬爾他、西班牙、葡萄牙、埃及、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馬德拉群島(葡)、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塞席爾、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即:剛果(布))、聖多美及普林西比、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註:未獨立)、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加那利群島(西)、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旺(法)、聖赫勒拿(英)、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群島、帛琉、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薩摩亞、斐濟群島、湯加、庫克群島(新)、關島(美)、新喀里多尼亞(法)、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英)、瓦利斯與富圖納(法)、紐埃(新)、托克勞(新)、美屬薩摩亞、北馬里亞納(美) 、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格陵蘭(丹)、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多米尼克、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巴貝多、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英屬維爾京群島、美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英)、蒙特塞拉特(英)、瓜德羅普(法)、馬提尼克(法)、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荷)、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開曼群島(英)、百慕大(英)、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巴西 、智利、阿根廷、烏拉圭。
Ⅸ 墨西哥是哪個國家的
墨西哥就是一個國家。
墨西哥合眾國,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
墨西哥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人口1.23億(2017年),為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括三十二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
(9)墨西哥臨海什麼海擴展閱讀:
氣候特徵
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由於多高原和山地,垂直氣候特點明顯。墨氣候復雜多樣。高原地區終年溫和,平均氣溫10~26℃;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
大部分地區分旱(10~4月)、雨(5~9月)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每年最旱月份為2月,降水量僅5毫米,降水最多月份為7月,降水量約170毫米。
Ⅹ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臨海
現在,全世界共有150個領土與海洋沾邊的島國和臨海國,占國家總數的四分之三多。在這些與海洋沾邊的國家中,亞洲有36個,非洲最多達40個,歐洲28個,南美洲10個,北美洲總共23個國家和大洋洲總共12個國家全都是臨海國或島國。
世界四周臨洋的最大國家是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面積達770萬平方千米。最大的群島國,無論按人口還是按面積都非地跨南北半球的印度尼西亞莫屬,人口近1.8億,居世界第4位,領土由大小1.3萬多個島嶼組成。世界最大的臨海國當然也是世界面積第一大國俄羅斯,170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八分之一多。其次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和印度等。面積之小、人口之少均居世界之最的與海洋沾邊的國家是太平洋上的島國諾魯,其面積只相當於中國西湖面積的4倍多,人口不到1萬。既有陸域疆界與法國接壤,又有海岸線瀕臨地中海的摩納哥,是世界最小的臨海國。
領土與海洋沾邊的國家中,有的國家海岸線綿延長達幾萬千米,如上述6個世界面積大國;有的則海岸線很短,不過幾十千米,如亞洲的伊拉克、歐洲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亞、非洲的原扎伊爾等,在小比例尺地圖上人們還以為它們都是內陸國呢。
在世界眾多的島國和臨海國中,分布在太平洋上或瀕臨其邊緣海的國家有近40個,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分布在大西洋上或瀕臨其邊緣海的國家有90多個,為各大洋之最,加拿大是大西洋沿岸國家中面積最大的。印度洋上及瀕臨其邊緣海的國家有30多個,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印度都是印度洋沿岸第一大國。瀕臨北冰洋的國家最少,只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冰島、挪威等5國和丹麥屬地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
在世界眾多國家中,領土瀕臨2個大洋或其邊緣海的國家並不多,只有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南非、埃及、挪威、冰島、墨西哥、哥倫比亞以及包括巴拿馬在內的中美洲5國等共15個國家。若以波羅的海的芬蘭灣為大西洋之邊緣海,那麼,俄羅斯便與加拿大、美國齊名,同為世界僅有的頻臨3個大洋的國家,這3個大洋是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就國家整體領土位置而言,冰島和紐西蘭分別是世界上最北和最南的國家,它們都是島國。
世界一些國家雖領土不直接與海洋沾邊,但可藉助國際河流航道通達海洋。領土與海洋不沾邊的中歐國家瑞士、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內陸國,就是通過航運條件良好的萊菌河或多瑙河,分別順河航達北海或黑海港口。現在,德國境內開通的萊茵河—多瑙河運河更使這些內陸國可以便捷地通過內河航道往返於西歐的北海與南歐的黑誨、地中海之間,大大方便了國際間的交通運輸。
前面為了顯現比較,將世界國家劃分為與海洋沾邊的國家和與海洋不沾邊的國家。其實,自從國際上確立了「海洋是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產」這一觀點後,無論是沿海國家還是內陸國家,都可以共同享用公海的海洋資源,所以世界上並不存在與海沾邊和與海不沾邊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