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水面起火怎麼著的
1. 2010年4月20日,美國墨西哥灣的一座深海油井爆炸起火,原油在深海井口處泄漏
解:P=ρgh=1.03×103kg/m3×10N/㎏×1500m=1.545×107Pa.
因為原油浮在水面,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原油的密度小於海水密度.
故答案為:1.545×107Pa;小於.
2. 2010年4月,位於墨西哥灣的一個石油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然後慢慢沉入海底,之後發生漏油,每天
A、石油在短時間內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本選項錯誤. B、為防止污染,我們應注意採用新的技術和方法,而不能停止開採石油,故本選項錯誤. C、鑽井平台下沉後,離水面的高度變化,由P=ρgh得壓強變大,故本選項正確. D、鑽井平台下沉後,離水面的高度變化,由P=ρgh得壓強變大,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
3. 墨西哥灣的天然氣泄露致海面起火,是否有造成了人員傷亡
目前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網的一個消息,在當地時間二號墨西哥灣的水面上面,因為天然氣泄露而引發了一場火災燃燒,目前這場大火已經撲滅了。這場大火是發生在大海上面的,因為天然氣不小心泄露,所以導致海面上起火。橙色的火焰閃閃亮,就好像熔岩一樣在水面上進行翻滾,工作人員使用氮氣進行滅火,最終成功的把火滅掉了。
這次的管道泄漏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他是在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的鑽井平台附近大約只有一百多米的地方發生的大火,在海面上面形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火焰,聽起來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還好被及時撲滅了。
4.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始末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原因查明、
5月8日,大量泄漏原油漂浮在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的海面上。墨西哥灣上月下旬發生的漏油事故導致該地區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災難。目前美國海岸警衛隊、政府機構、當地居民及英國石油公司等各方力量正在想方設法防止形勢進一步惡化。新華社/路透
5月8日,多艘船隻在美國墨西哥灣一鑽井平台附近執行任務。新華社/路透
5月8日,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一家酒店裡,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塞進長筒絲襪里的頭發。為減少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給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路易斯安那州目前已經在該州境內設置了9處地點來接受社會捐贈的頭發及皮毛製品等可以扔進海里吸收泄漏原油的物品。新華社/法新
英國石油公司內部調查顯示,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爆炸由一個甲烷氣泡引發。
另外,漏油最後一道防線「防噴閥」先前發生過失效的狀況。
禍起氣泡
作為「深水地平線」租用方,英國石油公司加緊調查「深水地平線」爆炸原因。
美聯社8日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教授羅伯特·貝亞的數名企業界朋友向他征詢意見時,交給他英國石油公司部分調查記錄。
這些記錄包括兩篇文檔和一段錄音,以數名鑽井平台工人為詢問對象。貝亞向美聯社記者詳細描述了記錄內容。
貝亞是美國國家工程院負責石油管道安全的小組成員,20世紀90年代擔任英國石油公司風險評估顧問。
根據這些記錄,貝亞還原了爆炸前後過程。
工人在鑽井底部設置並測試一處水泥封口,隨後降低鑽桿內部壓力,試圖再設一處水泥封口。這時,設置封口時引起的化學反應產生熱量,促成一個甲烷氣泡生成,導致這處封口遭破壞。
甲烷在海底通常處於晶體狀態。深海鑽井平台作業時經常碰到甲烷晶體。
這個甲烷氣泡從鑽桿底部高壓處上升到低壓處,突破數處安全屏障。
「一個小氣泡變成一個相當大的氣泡,」貝亞說,「逐漸擴大的氣泡就像一門大炮,向你臉上噴氣。」
[1]
「氣雲」罩頂
貝亞說,4月20日事發時,鑽井平台上的工人觀察到鑽桿突然噴氣,隨後氣體和原油冒上來。
氣體湧向一處有易燃物的房間,在那裡發生第一起爆炸。「隨後發生一系列爆炸,點燃冒上來的原油,」他說。
一段詢問記錄顯示,當時升起一片「氣雲」,罩住「深水地平線」。鑽台大型引擎隨即爆炸。詢問對象說,引擎爆炸點燃鑽台,「到處都是火」。
爆炸起火大約36小時後,「深水地平線」沉入墨西哥灣。一些英國石油公司管理人員受傷,9名鑽台員工和兩名工程師死亡。
「當時慘狀肯定如同置身地獄,」貝亞說。這名現年73歲的石油業「老兵」說到這里流淚。他說,這是「失望和憤怒的淚水」。
英國石油公司發言人約翰·柯里7日晚不願談論事故起因。「我們等待全面調查,查出全部事實。」
前一頁 [2]
閥門失效
「深水地平線」沉沒後大量漏油,威脅周邊生態環境。這座鑽井平台配備的「防噴閥」也成為調查重點。
一個「防噴閥」大如一輛雙層公交車,重290噸。作為防止漏油的最後一道屏障,「防噴閥」安裝在井口處,在發生漏油後關閉油管。但「深水地平線」的「防噴閥」並未正常啟動。
「深水地平線」裝備一套自動備用系統。這套系統應在工人未能啟動「防噴閥」時激活它,但當時也沒有發揮作用。
事發後,英國石油公司企圖藉助水下機器人啟動「防噴閥」,未能奏效。
美聯社報道,自從聯邦政府監管人員放鬆設備檢測後,數年間數座鑽井平台的「防噴閥」未能發揮應有作用。
內政部礦產資源管理局接到的事故報告顯示,至少14起事故原因與「防噴閥」有關。這些事故多數發生於2004年以後。
聯邦政府監管人員說,他們會檢查數座鑽井平台的「防噴閥」是否可靠。國會則打算就「防噴閥」可靠性舉行聽證會。
「這種安全閥並非那麼安全,」聯邦參議員瑪麗亞·坎特韋爾說,業界明知「防噴閥」有時失效,使用時卻心存僥幸。
5. 墨西哥灣水下天然氣管道泄漏,引發海上大火,現場情況如何
引言: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於環保,那麼就會選擇天然氣管道,但是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所以為了避免事故的發生,對於水下天然氣管道相關人員也會加強管理。畢竟是對於人身安全有危害,那麼在管理方面上也是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像墨西哥灣水下天然氣管道泄漏就會導致引發海上大火,那麼現場的情況如何呢?在這里小編有以下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相信在出現海上大火的情況下,大家都會選擇齊心協力的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都在旁邊看著。因為這樣即使不負責任的體現,又是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這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為團結就是力量,眾人齊心協力才能拯救海面。
6. 2010年4月20日,位於美國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大約36小時後沉入墨西哥
A、鑽井平台沒入海水後,下沉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F=ρgV排得受到的浮力不變,則選項A說法錯誤.
B、鑽井平台下沉後,離水面的深度越來越深,由P=ρgh得受到的壓強越來越大,故選項B說法正確.
C、因為原油浮在水面,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原油的密度小於海水密度,則選項C說法錯誤.
D、濃煙滾滾向上是因熱空氣的密度小,受浮力作用而形成的,而大氣壓的變化與高度有關,離地面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壓越小,故選項D說法錯誤.
故選B.
7. 墨西哥灣水下天然氣管道泄漏,引發海上大火,這起大火造成了多大損失
由於水下管道發生天然氣泄漏,所以墨西哥灣石油平台附近的海面也是出現了大火,這場大火造成的損失肯定是非常大的,不過具體的損失目前還沒有統計出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場大火帶來的損失肯定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因為這場大火是在海面上發生的,所以肯定對當地的海域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或者說這種損失是無法用金錢衡量出來的,不過萬幸的是這場火災其實並沒有任何的人員傷亡。
當然現在海面上的大火已經被撲滅,相關的善後工作還在進一步的處理當中,根據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發表的聲明來看,這起事故並沒有導致任何人員受傷或者是死亡。而且這個火災也沒有讓任何的項目產生影響,在當天上午10:30的時候,大火就已經被全部撲滅,公司也是在第一時間關閉了12英寸的管道閥門,並且會進一步的去調查事故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11年前,墨西哥灣也是發生了漏油事件,當時這個事件也是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8. 墨西哥灣的海面起火了,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說起大海,相信都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地方。大海的水清澈而自然,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氣息。很多海洋生物在裡面遨遊,大海孕育了生命。但是人類的一些行為也讓環境得到惡化,尤其是海的環境也遭到了一些破壞。所以小編倡導大家一定要積極的保護海洋,如果還是繼續破壞的話,可能會對人類以後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墨西哥灣的海面起火了,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社會應大力倡導保護環境,為人們講述其重要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大家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同樣要注意環境的保護,畢竟中國重視的是可持續的發展。
9. 海底天然氣管道破裂,墨西哥灣水面燃起大火,此事故是否造成了海洋污染
在我們居住的地球海水面積仍然占據大部分佔據地球總面積的71%我們居住的陸地只佔據小部分的29%所以海洋仍然是我們要主要探索資源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隨著我們對海洋的了解海洋污染也是逐漸的進入了我們的視野,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海洋生態系統非常的穩定,但是一旦遭到巨大的破壞,它的恢復時間也是非常的長,甚至恢復不過來海洋,如果產生污染會損害生物資源,如果人類間接地使用了這些生物那麼會妨礙人類健康的發展損壞,其實就是他爆炸之後產生的廢渣會形成固體廢物海洋,既不能分解他也不能利用他。該天然氣管道炸裂造成的影響,會導致其相鄰海域天氣或者環境產生一定的改變。我們毋庸置疑的就是這片海域游泳生物和浮游生物會找到大片的死亡。
10. 墨西哥灣水面上因天然氣泄漏起火燃燒,現場的火情有多嚴重
墨西哥灣水面上因天然氣泄漏起火燃燒,目前大火已經被撲滅。畫面中,閃亮的橙色火焰猶如熔岩一般在水面上翻滾,工作人員正使用氮氣進行滅火。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當天表示 ,該公司在墨西哥灣的海底天然氣管道發生破裂,墨西哥灣水面起火燃燒。在這起事故中沒有人受傷,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墨西哥灣水面上因天然氣泄漏起火燃燒,現場的火情可以說非常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