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如何發展

西班牙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 2022-06-08 05:17:12

① 西班牙是怎樣興起的

1492年西班牙打跑了阿拉伯人完成統一。同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給西班牙皇室帶來了無盡的金銀。自此西班牙大力發展海上實力,加強海上貿易,從拉美大肆掠奪金銀。基本上西班牙的興起是源於此。但是也不能忽視阿拉伯統治時期給西班牙帶來了極為強大的手工業基礎。還有羅馬帝國和阿拉伯人民帶來的知識力量。另外reyes catolicos的統治非常的強硬,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強大。

② 西班牙是怎麼成為發達國家的【現代】

【經濟】 西是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80年代初,西開始實行緊縮、調整、改革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措施。以1986年加入歐共體為契機,經濟發展出現高潮。90年代初,由於出現經濟過熱現象,經濟增長速度放慢並陷入衰退。90年代中期以來,在西政府採取的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經濟開始回升並持續穩步增長。西於1998年5月成為首批加入歐元的國家之一。目前,西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2006年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9762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834歐元
經濟增長率:3.9%。
貨幣名稱:歐元
通貨膨脹率:2.7%
失業率:8.7%
【資源】主要礦產儲藏量:煤88億噸,鐵19億噸,黃鐵礦5億噸,銅400萬噸,鋅190萬噸,汞70萬噸。森林總面積1437萬公頃。
【工業】2005年工業產值2662.75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5%。主要工業部門有造船、鋼鐵、汽車、水泥、采礦、建築、紡織、化工、皮革、電力等行業。其中汽車生產量居世界第七,列韓國之後。2004年西汽車生產量297.8萬量,汽車從業人員7.1萬人,直、間接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1%,有18家汽車生產廠,汽車出口佔西對外出口的1/4。近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1年2002年2003年
鋼鐵 1651 - -
汽車(萬輛) 284.7 285.4 252.0
水泥 4051 4238.3 4422.5
(資料來源:2005年西班牙統計局報告)
【農漁業】2005年農業產值327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農業佔地3331萬公頃,其中已用地2517萬公頃,可耕地1665萬公頃。豬、羊、牛存欄數分別為2120萬頭、2000萬頭、600萬頭。近年西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2001年2002年2003年
小麥501.9 679.5 629.0
大麥624.5 832.8 869.8
玉米493.6 448.7 433.9
稻米837 811 --
酸性水果531.7 570.1 --
葡萄酒(億升)35.05 35.76 47.29
橄欖525.8 456.9 441.5
橄欖油102.1 88.3 83.7
(資料來源:2005年西國家統計局報告)
【服務業】 西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包括文教、衛生、商業、旅遊、科研、社會保險、運輸業、金融業等,其中尤以旅遊和金融業較為發達。2005年西服務業產值6353.24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
【旅遊業】 西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2005年接待外國遊客5560萬人,較前年增長6%,凈收入460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1%。全國共有各種旅館17402家,床位約151萬張,入住率53.58%。全國共有7751家旅行社。2004年就業人口122.6萬人,占就業人口總數7.2%。著名旅遊勝地有馬德里、巴塞羅那、塞維利亞、太陽海岸、美麗海岸等。
【交通運輸】 以陸路交通運輸為主。2003年,主要交通運輸情況如下:
鐵路:總長15661公里;客運旅客6.54億人次,貨運3230萬噸。
公路:總長665637公里,其中國道24857公里,地方政府管理道路70270公里,其他類道路69457公里。客運旅客28.65億人次,貨運18億噸。
水運:各類船舶118033艘;客運量和貨運量分別為2350萬人次和3.82億噸。主要港口27個,其中最主要的有巴塞羅那、畢爾巴鄂、塔拉戈納、阿爾赫西拉等。
空運:全國有機場47個。主要機場有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帕爾馬·德馬略卡機場和巴塞羅那機場。2003年,客運量和貨運量分別為1.52億人次和5.8億噸。
(資料來源:2005年西班牙統計局報告)
【財政金融】 近幾年西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2001年2002年2003年
收入2591.16 2767.48 2560.31
支出2593.45 2765.07 2680.96
赤字2.29 2.41 -120.65
(資料來源:2005年西銀行統計報告)
西財政收入主要靠直接稅和間接稅,私有化所得近年來也占據相當比重。2003年,財政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6%。截至2005年底,西外債11373.22億歐元,西外匯儲備為146億歐元。
西班牙主要銀行:桑坦德中部西班牙美洲銀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americano),畢爾巴鄂比斯開對外銀行集團(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和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
【對外貿易】2005年,西對外貿易增長8.86%,其中進口增長11%,出口增長4.5%。近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2003年2004年2005年
進口額1840.9 2071.2 2337.1
出口額1378.1 1464.5 1552.4
逆 差-462.8 -606.7 -784.7
(資料來源:2006年西班牙銀行統計)
主要進口石油、工業原料、機械設備和消費品。主要出口汽車、鋼材、化工產品、皮革製品、紡織品、葡萄酒和橄欖油等。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亞洲、拉美和美國。2004年西對歐盟的進、出口額分別占當年進出口總額的64.6%和73.9%,對亞洲進、出口額分別佔14.6%和5.5%,對美進、出口額分別佔3.6%和4%。
【直接投資】2003年,西在境外直接投資為243.41億歐元,比上年減少了41.61%。主要投資部門有交通、電信、能源、金融、保險、房地產等,主要投資地區為拉丁美洲。2005年,西實際引資為166.18億歐元。
【人民生活】 近年來,西政府福利開支不斷增加。職工均可享受社會保險,費用由國家負擔30.8%,企業和個人承擔69.2%。西男性平均壽命為77.2歲,女性為83.7歲。2004年西共有綜合醫院774所,19萬名醫生,平均每所醫院有2034張病床,每萬人有37張病床。每百人有62輛汽車。人均月工資2616.5美元。
(資料來源:2005年西國家統計局報告)

文化和民生

③ 曾經美洲大陸的主宰西班牙,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作為世界上最早進行殖民的國家之一,與葡萄牙一樣,西班牙在殖民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政治資本以及財富。1519年,查理五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之後,在查理五世的努力下,將原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合二為一,

此時的西班牙成了一個規模空前的國家,到1526年,其勢力已經擴充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亞,領土面積達1024萬平方公里,成了一個“日不落強國”。一時之間,無人能望其項背,一躍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強國,其通過殖民掠奪所積累的財富同樣數不勝數。

但正所謂“月圓則虧”,西班牙帝國的衰落也正是從查理五世開始的。1588年,在與英國的戰斗中,無敵艦隊覆滅,西班牙則開始走向了衰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導致西班牙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因此,綜上所述,雖然西班牙在前期積累了大量財富。然而,盡管積累了如此多的財富,西班牙卻未能將其有效地利用起來。

最後,這些龐大的財富反而成了負擔,最終導致了西班牙的衰落。

④ 17、18世紀西班牙的雕刻與建築是如何發展的

西班牙17世紀的雕刻不如繪畫的成就大,也不像繪畫那樣具有全歐洲的影響。西班牙的雕刻除受義大利的影響外,還受到本土民間木雕藝術的影響,這兩種影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西班牙雕刻藝術的獨特風格。17世紀的雕刻主要表現宗教題材,大部分是彩色木雕,這些木雕有的用來裝飾祭壇,也有的用作宗教節日的遊行。當時,西班牙雕刻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巴利亞多利德為中心,南派以塞爾維亞為中心。北派的主要代表是喬治·費爾南德斯(G.Hemandez,約1576—1636),他的作品往往充滿戲劇氣氛,有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他的代表作之一《哀悼基督》(1616)就是一件頗有特色的作品。頭戴大風帽的聖母正在號陶大哭,臉朝天,左手伸出,右手扶著死去的愛子作出無奈的樣子。基督的身體有點僵硬,略帶中世紀藝術的味道。他的代表作還有木雕《死去的基督》(1605)和《聖德烈薩》(1627)等。

南派的木雕和北派略有些不同,更多地受義大利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作品中禁慾主義的成分少,有著較濃重的生活氣息。南派的主要代表是工作在塞維利亞的胡·馬·蒙塔涅斯(J.M.Montanez,1568—1649),他是西班牙雕刻家中最缺乏宗教氣息的藝術家,他和委拉斯貴支一樣,其作品主要表達了人的情感、人的理智和尊嚴,他創作的《聖母和聖嬰》(1628)、《聖布魯諾》(約1634)、《無垢受胎》(1630)、《慈悲的基督》(1603)等都是這樣的作品。在《聖母和聖嬰》中,聖母端莊寧靜宛如一位人間的母親。在《聖布魯諾》中,人物好像是一個正在進行教義辯論的神學家,形象質朴生動。

蒙塔涅斯的學生阿·卡諾(A.Cano,1601—1667)是南方格拉納達畫派的代表。他是雕刻家、畫家,也是建築家。他的木雕作品人物形象真實生動,色彩鮮明,很富有生活的情趣。主要代表作有《聖母像》(1658—1660)《使徒保羅像》(1658—1660)《亞當和夏娃胸像》(658—1660)等。在繪畫方面,卡諾的代表作有《聖伊涅薩》(約1635—1637)、《天使扶著基督》(1638—1652)等,繪畫風格近似蘇巴蘭。格拉納達的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是彼德洛·梅諾(P.de Mena,1628—1688),從他所作的《聖方濟格像》(約1663)中可以看到,他刻畫的人物更具有簡潔、概括、寫實的特色。

17世紀末18世紀的西班牙雕刻日益變得繁瑣,失去了現實主義的色彩,宗教氣息更加濃重,有些雕刻作品更加匠氣十足。18世紀的雕刻家有荷西·德·莫拉(J.de Mora,1642—1724)、法·卡塞隆(F.Carelon,1707—1783)等人。

17世紀上半期官方流行的埃連拉風格逐漸衰退。埃連拉風格即埃斯柯里拉修道院的風格,因它的建築師是埃連拉,故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種風格強調無裝飾,所以也叫無花紋風格。進入17世紀,在國際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下,西班牙的建築越來越富有裝飾性,到後來,裝飾性和誇張的特點成為建築物的主要特徵,甚至表現得極端的繁瑣。

荷西·戈·德·莫爾(J.c.de Mora,約1580—1648)是西班牙17世紀上半期重要的建築家之一。他是埃連拉藝術的繼承者,但風格和埃連拉不大相同,開始比較重視裝飾性,薩拉曼卡的耶穌堂(1617年開工)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法·巴蒂斯塔(F.Bau.tista)主要工作在1632—1667年間,是另一個比較著名的建築家,他的代表作是馬德里的聖伊塞德羅·埃里·列阿里教堂(1626—1651)。這個教堂已顯露出一些巴洛克特徵,雖然裝飾較多,但整體結構清楚,有著莊重的特色。此外,17世紀上半期的建築家還有小法·埃連拉(F.Herrera,1662—1685)和阿·卡諾等人。總的來說,17世紀上半期還是一個過渡階段,西班牙巴洛克建築的極盛時期是在許立格風格之後,一直延續到18世紀中葉。

17世紀下半期巴洛克風格在西班牙建築中繼續得到發展,這時的西班牙建築強調離奇古怪的結構和戲劇性的效果,柱子往往是扭曲的,立面凸凹不平,好像把銀匠風格和巴洛克風格揉合在了一起。整個建築物有著看不完的細部,顯得十分繁瑣。從美學的角度來看,西班牙的巴洛克建築並不太高明,沒有多少創造性。

許立格出生於西班牙的一個著名的建築家、雕刻家的家族,幾個兄弟當中最為傑出的是荷西·貝·許立格(J.B.Churriguem,1665—1725),以許立格命名的許立格風格即西班牙的巴洛克風格。許立格在薩拉曼卡和馬德里一帶曾創作了一系列裝飾豐富的建築物和祭壇雕刻,對同代和後來的一些建築家頗有影響。此外,彼·德·里貝拉(P.de Ribera,約1680—1742)也是許立格風格的建築家。他主要活動在馬德里地區,其作品十分華麗,富有裝飾性,代表作有馬德里養老院的立面(172—1799)和馬德里普洛溫旅館(1731)等。建築家納·托梅(N.Tom,主要工作在1715—1732)在托列多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也是許立格式的,由於裝飾豐富,玲瓏剔透,因而獲得一個美稱叫「埃里·特拉斯巴列捷」,意即透明的帷幕。由勒·阿雷瓦洛(L.Are valo)等人建造的拉·卡都迦教堂聖器室更具有豪華裝飾的特點,這里的裝飾多少帶有羅可可的特點。在大家都追求巴洛克風格時,唯獨加利西亞的建築有點不同,這里流行著一種比較簡潔、明快的板石風格,雖也受巴洛克風格的影響,但是裝飾性並不強。這里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是聖第亞哥·德·考姆包斯傑拉教堂(1738—1747),它的建築師是費·德·卡薩斯·諾沃亞(F.de Casas y Novoa?—1751)。

17世紀下半期至18世紀中葉世俗建築也大都是許立格式的,當時最突出的例子是瓦倫西亞的道斯·阿古斯侯爵的府第(1740—1744)。這個建築物有著繁瑣的雕刻裝飾。建築物的立面裝飾雕刻出自貝爾加拉(E.R.Vergara)之手,這個立面的雕刻十分復雜,上端壁龕里有聖母子,周圍有大量的人體浮雕和裝飾性的花紋,在浮雕中還有個水罐子,這是象徵戶主的姓氏,主人姓阿古斯,西班牙語的意思是水。18世紀中葉後,在西班牙逐漸興起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1767年在西班牙全國掀起了驅逐耶穌會教士的運動,在耶穌會失勢的情況下,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也隨之日益衰落。來自法國的國王腓力五世,雖然是西班牙的國王,但一心想著的是法國建築風格,這時他從法國和義大利請來許多建築師為他服務,極力提倡古典風格,1738—1764年建造的馬德里王宮就是一座古典風格的作品。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師還有巴·羅得里格斯·蒂松(v.Rodriguez.Tizon.1717—1785)和胡安·德·比利亞努埃瓦(J.de Viuanueva,1739—1830)等人。著名的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1785—1830)、馬德里天文台(1790)就是後者的作品。

⑤ 西班牙的殖民教育是如何發展的

西班牙人是美洲最早的殖民者,他們佔領了南美、中美、美國西南部的廣大地區。在殖民統治的幾百年裡,西班牙殖民者把歐洲的風俗、思想和文化帶到這里。由於西班牙是天主教國家,是羅馬教廷的最可靠的支柱,所以,西班牙所屬殖民地就必然是天主教的天下。天主教會是西班牙殖民主義者推行殖民政策的最忠實的盟友和最得力的工具、當征服者殘酷地對待和剝削印第安人時,天主教會的傳教機關。特別是方濟各會。則力爭給當地人講授西班牙語、一基督教福音和歐洲的文明藝術。當發現印第安人很喜歡唱歌時,傳教士們就把重點放在訓練當地人參加教會組織的音樂會。傳教士們從西班牙輸人樂器,訓練歌唱隊,並開辦學校。音樂是學校的主要課程。這是底底道道的殖民教育。然而,正是通過這種形式的殖民教育,使印第安人開始接受西方文化。

隨著殖民主義者來到這塊殖民地的人,還有西班牙和其他西歐國家的下層勞動群眾。他們來這里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擺脫經濟困境,到這里尋找一塊樂土;二是受宗教迫害而被迫跨洋過海來這里尋找一塊立足之地。他們後代的文化知識問題只能主要靠學校教育來解決。

西班牙殖民當局和天主教會,無論從同他印第安人上看,還是從教化西方殖民居民上看,發展教育事業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不僅創辦中小學校教育是這樣,而且創辦大學教育也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正是基於此點,1551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宣布一項命令,要在美洲創辦兩所大學,費用從國庫開支。根據這項命令,當年就在秘魯的利馬城創辦了聖馬可斯大學;二553年又在墨西哥城創辦了第二所大學。這樣,天主教文化就隨教育的興起和發展,在中美、南美廣泛傳播開來。羅馬天主教會也隨殖民活動不斷發展而逐漸改變著封建階級的性質,不僅與新教文化合流,而且日趨資產階級化。

⑥ 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是如何興起的

卡洛斯·馬拉穆德

西班牙皇家國際戰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14世紀歐洲開始擴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地中海存在土耳其的勢力。對於歐洲人來說當時的地中海是一個可怕的海,一個封閉的海。因為土耳其人而中斷的貿易路線,主要有兩

條,一條從北非進口黃金、白銀、奴隸和象牙,另一條是馬可·波羅所描述的絲綢之路。因此歐洲人尋找新航路的願望格外強烈,他們希望能夠越過非洲到達亞洲,主要的方向是沿非洲向南通過好望角繼續向亞洲探測。

當時進行航海探索的大國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們進行探索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掠取非洲的奴隸和黃金、象牙,另一方面是尋找亞洲的香料。因為在14世紀、15世紀,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是依賴香料,歐洲人對於香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香料在歐洲市場的價格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歐洲人做夢都想開辟前往傳說中的香料群島的航路,進一步鞏固和探索到非洲的航路,以及到美洲的航路,使許多以前沒有的貿易興盛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歐洲許多財團,比如義大利的財團願意出資贊助哥倫布航行的原因,他們期望能夠迅速得到利益,收回成本。

卡洛斯·馬丁內斯·蕭

西班牙國家遠程教育大學主講教授

哥倫布的航行主要有兩個基礎,其一是他竭盡全力說服了當時所有的人,包括國王,讓他們相信他所選擇的航路是到達亞洲最好的航路,遠比葡萄牙人當時繞過非洲的那條航路快捷得多。雙王針對哥倫布的計劃召集了很多專家進行探討,但是結果都對哥倫布不利。專家們並不相信哥倫布所做的計算,來自撒拉曼卡大學的專家則堅決反對他的計劃。但是1492年攻陷格拉納達之後,天主教雙王認為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實力來資助這次遠航,開始對海外進行探索。這是哥倫布得以遠航的第二個基礎,對哥倫布的成功遠航起了決定性作用。他們提供給了哥倫布政治、經濟方面的許多幫助,包括許給他總督的封號,授予他代錶王室進行探索的權利。天主教雙王與哥倫布之間通過簽署合同來對彼此的義務進行規范。這是因為在西班牙的傳統里有著依靠合同並依據法律來規范簽署合同雙方行為的做法。因此,對殖民地的佔領雖然是由探險者完成,但是基礎在於同王室簽訂的合同、條約,得到的殖民地由探險者進行殖民,但主權屬於王室。王室始終牢牢把握著海外征服活動的主動權。

在經濟上,雙王還授意當時的一些財團給哥倫布以資金上的幫助,讓他有實力組建艦隊。此外還給他提供當時最先進的船隻和一批航海經驗豐富的水手。帶著這些航海老手,哥倫布的艦隊開始向大西洋深處航行。在航行的最初階段,艦隊里的氣氛是十分緊張的,每一個船員都憂心忡忡,因為他們在駛向一片未知的海洋。但是哥倫布戰勝了這種悲觀情緒,並且否決了船員們返回到加那利群島的建議。他這么做無疑是十分明智的,在平息一次叛亂的3天之後,曾經反對他的水手就在桅桿上高喊:「陸地!」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

哥倫布的航行以及後來葡萄牙人進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動,帶來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們得到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開始了所謂的世界歷史。 因此,哥倫布的航行便有了深遠的意義。這次航行,使得世界上各大洲之間開始逐漸相互認識,各個國家開始有了更多的交往貿易和文化交流。因此在今天這個全球交流達到新高度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認識到促成這一交流的哥倫布遠航的意義。

若爾金·麥哲倫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教授

原葡萄牙航海紀念委員會主席

⑦ 西班牙多個大區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之後會怎麼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政府都為應對疫情做出了努力,但是疫情不是一次就能過去的,如果不能做好防護,疫情反彈就會隨之而來,西班牙疫情的反彈已經讓西班牙成為全歐洲范圍內僅次於俄羅斯的新冠肺炎病例第二多的國家。在今年7月中旬,西班牙的疫情就出現明顯反彈,到了8月下旬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漲到了幾千例。西班牙政府如果不採取措施,很可能會造成更大面積的疫情傳播。

三、經濟復甦困難。

疫情反彈,會給西班牙的經濟造成更大的災難。當疫情開始反彈,經濟重啟,經濟復甦的前景不樂觀。首先出口就會受到限制,其他各國會對疫情嚴重國家的出口產品嚴格限制,造成出口建設。其次疫情會造成人員的失業,大量的無業人員會增加政府的支出,並且無業人員的增加,人們的購買力就會下降,國內消費的動力就會不足,從而影響經濟的復甦。

⑧ 誰能詳細說說西班牙帝國發展史

西班牙的歷史,幾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從西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後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後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西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並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現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捲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西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斐迪南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後,西班牙統一的宿願終於達成。此時,回教徒由於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後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並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
斐迪南完成國家統一後,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於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後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後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於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後,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後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崙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後,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後葉,西班牙國內動盪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
此後,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後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後,才回到國際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後,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從8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據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野牛、鹿、野馬等顏色鮮艷、栩栩如生。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系。腓尼基人創建了加的斯城;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經商活動,他們教當地居民使用貨幣、采礦冶煉金屬、織布等。前元前七世紀,希臘商人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將葡萄和橄欖引入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半島。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里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羅馬人的統治對西班牙歷史、經濟、文化、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馬人與當地塞爾梯貝里亞人通婚,從而誕生了羅馬西班牙人。羅馬人帶來了語言、法律、習俗等,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羅馬人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鎮(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薩拉曼卡、托萊多、薩拉戈薩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廳、斗獸場、圓形劇場、橋梁、引水渠等。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伊比利亞半島成為重要的貿易地區,貴重的礦物、廉價的葡萄酒、優質的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講,羅馬統治給西班牙帶來四個社會基礎:拉丁語言、羅馬法律、市鎮體制和基督教信仰。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崩潰。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從而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在西哥特人統治下,羅馬西班牙人與西哥特人互相通婚。西哥特人在西班牙拉開了封建主義的序幕。但是,西哥特人並沒有給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鮮血液。相反,西哥特人也採用了拉丁文字,甚至成為基督教徒,沿襲了羅馬人的文化習俗,後來被當地人同化了。由於爭奪王位,公元710年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競爭者尋求摩爾人的幫助,從而開始了摩爾人的入侵。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加泰羅尼亞大區有六萬人口,一千年多年的歷史,和四個省份:巴塞羅納省,萊達省,葛羅納省,以及塔拉國納省。自治政府。完全獨立的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對它的獨立自治的自豪感。
大區呈三角狀,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部,加泰羅尼亞大區有著非常豐富多樣的資源。從地中海海岸到內陸山脈和比利牛斯山,無論是景色還是植物都表現出無盡的多變性。還要加上地理地貌上的驚人的多樣化,從蒙塞拉高原到噶羅查的火山區。
運動愛好者在那裡找到了他們福音:出色的運動地,帆船,滑雪,高爾夫,冒險運動項目以及徒步漫遊都有著高品質的設施。
藝術愛好者也並不因此而受到損害。加泰羅尼亞有著極為多變的建築風格和藝術運動大幅度選擇面:羅曼式,哥特式以及巴洛克式,浪漫派以及離我們更近些的現代派的火暴。它產生了擁有廣大民眾擁戴的著名(或不太著名的)的藝術家:古蒂,達里,米羅,保·卡薩爾斯。。。。。。
加泰羅尼亞也是一方有著驚人豐富的歷史的水土,從新石器時代起這里就開始有人居住:先是菲尼基人和希臘人,後來是維斯哥特人(公元前484年),再後是穆斯林,都佔領過這塊土地。公元800年摩爾人在波提耶的失敗標志著法蘭克人對加泰羅尼亞的再征戰的開始。十世紀末,巴塞羅納公爵布萊爾二世王從加泰羅尼亞公國得到了獨立。1200年到1550年間,這里有過政治,商務和經濟的極大擴張。傑穆王於1229年佔領了馬爵克,1245年佔領了瓦倫西亞。
基督教王之間的姻聯標志著西班牙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誕生,盡管兩個王國各自保持著自己文化和語言上的獨特性。但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王國之間很快出現了首次紛爭。1640年民眾起而反抗中央政權,即"收割者戰爭"。西班牙王權繼承戰期間,加泰羅尼亞支持奧地利查理大公,而他成了敗方。西班牙王菲力浦五世頒布法令,取消獨立政府機構,禁止加泰羅尼亞語作為官方語言使用,並關閉大學。自1716年起,西班牙君王致力於在西班牙其他地區吸收加泰羅尼亞語。
到1932年才恢復了自治政府,加泰羅尼亞重新在政治上得到獨立。內戰期間(1936 - 39年)佛朗哥派的勝利使加泰羅尼亞的自治得而復失,加泰羅尼亞語又被禁用。佛朗哥的死亡,1975年恢復了民主,1977年,自治政府重新得到了自治權(經濟,教育以及文化的管理權)。
如今的加泰羅尼亞人向新生鮮事物和現代敞開了大門,同時又忠實於它的傳統,它的民歌,因而顯得特別活躍。它必須為爭取它的獨立身份得到承認而戰,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結局是有說服力的:1990年,加泰羅尼亞語被承認是一種歐洲語言,並成為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上使用的官方語言的一種。

⑨ 西班牙的旅遊業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1)重點打造海濱休閑度假產品,創品牌效應
發展海濱旅遊,主打陽光、海水、沙灘的旅遊產品,是西班牙的旅遊優勢,又是其發展旅遊的一大顯著特點。最負盛名的海濱旅遊地是沿地中海岸長達300公裏海岸線的陽光海岸。這里常年沐浴在陽光和地中海溫和的海風中。陸海空所有交通工具構成了便捷舒適的交通網,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使太陽海岸成為西班牙乃至世界的海濱旅遊目的地。這里得天獨厚的海岸包括一連串廣闊的迷人的沙灘、半掩藏於山崖間風景優美的海灣、十一個水上運動碼頭及垂釣地點;溫和的氣候、極少的雨量與海風氣息,營造出適於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環境,沿海岸線40多個高爾夫球場等,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 西班牙除重點打造太陽海岸這一完備的旅遊目的地外,還大力開發島嶼的旅遊資源。伽納利群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地。
(2)積極發展文化旅遊,旅遊產品多樣化
對西班牙的考察給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旅遊離不開文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業的持續發展要靠文化來支撐。
西班牙政府從上世紀90代已經認識到光靠發展陽光、沙灘傳統的單一產品難以適應競爭和滿足旅遊者多樣化的需要,便開始注重對其它旅遊產品,尤其是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西班牙有世界人類遺產37.5處,居世界第二(僅比義大利少1處)。鬥牛、弗拉門戈舞、民間節日活動等給所有旅西的遊客留下難忘的印象;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古城是西班牙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無疑也是西班牙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文化之一。西班牙有九個人類遺產城市群在世界上享有重要的地位,這些城市中不僅有保護完好的自然景觀,更有許多名勝古跡和富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建築,以及風格各異的生活方式。西班牙的城市風格充分體現了西班牙文化的多元化特點,這些擁有豐富的歷史和藝術財富的城市,如阿維拉、托雷多等城市等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前往觀光。
(3)重視旅遊宣傳推廣,強調整體促銷和聯合促銷 西班牙政府非常重視旅遊宣傳推廣,設有專門的旅遊宣傳促銷機構,即西班牙旅遊促進會,其在國外設有31個駐外旅遊辦事處。對促銷的投入很大,2003年,西班牙旅遊局的預算為9400萬歐元,其中境外宣傳促銷費用4300萬歐元,占預算的46.4%。2004年宣傳促銷經費比上年增加了12.2%。今年,還投資400萬歐元支持西班牙旅遊門戶網站。各大區政府也加大旅遊宣傳的投入,如安塔路西亞大區今年的旅遊投入為1.31億歐元,佔大區總預算的2%,主要用於宣傳推廣、新產品開發、基礎設施三部分,其中50%用於宣傳推廣。
(4)實施旅遊質量計劃,提高旅遊業的競爭力
從上世紀末,加勒比海和非洲地區海濱旅遊迅速發展起來,對西班牙旅遊業帶來了挑戰和競爭。為了應對競爭和以質量替代價格競爭,西班牙於1992年啟動了「旅遊業全面質量管理計劃」,這是從90年代以來政府對旅遊業實行的主要政策。這個計劃也被稱為「未來計劃」,它包括協調規劃、現代化規劃、新產品規劃、促銷規劃和創優(爭創名牌)規劃五個部分。

⑩ 西班牙的旅遊業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1)重點打造海濱休閑度假產品,創品牌效應
發展海濱旅遊,主打陽光、海水、沙灘的旅遊產品,是西班牙的旅遊優勢,又是其發展旅遊的一大顯著特點。最負盛名的海濱旅遊地是沿地中海岸長達300公裏海岸線的陽光海岸。這里常年沐浴在陽光和地中海溫和的海風中。陸海空所有交通工具構成了便捷舒適的交通網,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使太陽海岸成為西班牙乃至世界的海濱旅遊目的地。這里得天獨厚的海岸包括一連串廣闊的迷人的沙灘、半掩藏於山崖間風景優美的海灣、十一個水上運動碼頭及垂釣地點;溫和的氣候、極少的雨量與海風氣息,營造出適於亞熱帶植物的生長環境,沿海岸線40多個高爾夫球場等,每年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萬遊客。 西班牙除重點打造太陽海岸這一完備的旅遊目的地外,還大力開發島嶼的旅遊資源。伽納利群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地。
(2)積極發展文化旅遊,旅遊產品多樣化
對西班牙的考察給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旅遊離不開文化,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業的持續發展要靠文化來支撐。
西班牙政府從上世紀90代已經認識到光靠發展陽光、沙灘傳統的單一產品難以適應競爭和滿足旅遊者多樣化的需要,便開始注重對其它旅遊產品,尤其是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西班牙有世界人類遺產37.5處,居世界第二(僅比義大利少1處)。鬥牛、弗拉門戈舞、民間節日活動等給所有旅西的遊客留下難忘的印象;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古城是西班牙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無疑也是西班牙最具吸引力的特色文化之一。西班牙有九個人類遺產城市群在世界上享有重要的地位,這些城市中不僅有保護完好的自然景觀,更有許多名勝古跡和富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建築,以及風格各異的生活方式。西班牙的城市風格充分體現了西班牙文化的多元化特點,這些擁有豐富的歷史和藝術財富的城市,如阿維拉、托雷多等城市等吸引著眾多的旅遊者前往觀光。
(3)重視旅遊宣傳推廣,強調整體促銷和聯合促銷 西班牙政府非常重視旅遊宣傳推廣,設有專門的旅遊宣傳促銷機構,即西班牙旅遊促進會,其在國外設有31個駐外旅遊辦事處。對促銷的投入很大,2003年,西班牙旅遊局的預算為9400萬歐元,其中境外宣傳促銷費用4300萬歐元,占預算的46.4%。2004年宣傳促銷經費比上年增加了12.2%。今年,還投資400萬歐元支持西班牙旅遊門戶網站。各大區政府也加大旅遊宣傳的投入,如安塔路西亞大區今年的旅遊投入為1.31億歐元,佔大區總預算的2%,主要用於宣傳推廣、新產品開發、基礎設施三部分,其中50%用於宣傳推廣。
(4)實施旅遊質量計劃,提高旅遊業的競爭力
從上世紀末,加勒比海和非洲地區海濱旅遊迅速發展起來,對西班牙旅遊業帶來了挑戰和競爭。為了應對競爭和以質量替代價格競爭,西班牙於1992年啟動了「旅遊業全面質量管理計劃」,這是從90年代以來政府對旅遊業實行的主要政策。這個計劃也被稱為「未來計劃」,它包括協調規劃、現代化規劃、新產品規劃、促銷規劃和創優(爭創名牌)規劃五個部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1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9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9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4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9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8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7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