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西班牙關系如何
1. 請問各位西班牙為何要讓美國駐軍,西班牙在國防實力上應該沒必要依賴美國才對啊
這主要是因為西班牙是北約的成員之一。既然是北約的小兄弟,就得聽老大美國的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但是西班牙為什麼要加入北約呢?這里頭的原因大致有兩個:
一是隨著二戰結束後,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峙局面逐漸形成。而西班牙在二戰期間表面上表示中立,可實際上卻是傾向軸心國一方的。甚至它還曾組建過一個所謂的西班牙志願師,加入到德軍當中直接參與了二戰(關於這個「西班牙志願師」,該師約18000人,全部為當時的西班牙現役軍人和長槍黨。後該師被德軍編為第250步兵師。為區別於德國師,一般稱之為第250西班牙師。該師還有一個非正式的別稱——藍色步兵師,此名來源於西班牙長槍黨黨徒所穿的藍色襯衫。藍色師按德軍標准配發了裝備,並身穿德軍制服,但在制服右袖上有一個紅、黃相間的西班牙國旗盾形標志,其標志頂部綉有「Espana」的字樣。1941年8月,藍色師在參加東線參加了列寧格勒等一系列戰役。1943年10月29日,在東線戰鬥了兩年後,藍色師的第一批士兵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西班牙。據事後統計,西班牙藍色師在東線的最終傷亡數字為:3334人陣亡,8466人負傷,326人失蹤。321人被蘇軍俘虜,其中有94人在戰俘營中死亡。其餘的230名西班牙戰俘於1954年從蘇聯遣返回國)。
從戰爭的性質上來看,這是一段對於西班牙而言不光彩的歷史。因此,為了戰後給自己「正名」,以及為了與當時的國際地緣政治環境相適應(美國已成為西方世界的老大),西班牙才努力試圖加入北約。
二是西班牙加入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對其自身來說更是個外交上的一個勝利。
由於北約改革方案觸及英國的利益,英國就以直布羅陀問題為由加以阻撓。直布羅陀是英國殖民地,但西班牙從未放棄對該地的主權要求,並一直對這個地區實行海空管制。英國之前曾多次提出,希望西班牙取消這項管制,否則它就「否決」西班牙的加入(北約)。直到後來,鑒於北約(特別是美國看好西班牙獨特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希望拉其入伙),英國才不再作梗。
西班牙參入北約後,將取得馬德里指揮部的主導權,對加那利群島水域的指揮權也將發揮重要作用。這無疑將大大加強西班牙在這一地區安全事務上的發言權,從而使其可以在歐洲發揮更大的作用。
2. 西班牙和美國打過仗嗎
打過仗
3. 美國是如何從西班牙手中奪取古巴和菲律賓的呢
美國通過一場名為美西戰爭的戰爭贏得了古巴和菲律賓這兩個殖民地。顧名思義,這是美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也是美國成為世界強國最重要的一步。
在古巴獨立戰爭和菲律賓獨立戰爭中,美國看到了一個機會,因為西班牙衰落了,而西班牙隊對古巴和菲律賓的鎮壓對當地的美國人至關重要,這使美國堅定地對西班牙發動了戰爭。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的緬因號在古巴港口爆炸。美國堅稱這是西班牙的舉動。以此為借口,美國於同年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戰,美西戰爭正式爆發。
1898年12月,美國和西班牙在巴黎簽署了一項和平條約。西班牙同意放棄古巴、波多黎各和關島,但反對割讓菲律賓群島。但當美國提出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它時,極度貧窮的西班牙政府還是把菲律賓賣了,並同意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
美西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朝著世界霸權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場戰爭不僅向我們展示了美國的大國野心,也使我們認識到美國不擇手段實現其目標的無恥一面。
4. 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與法國和西班牙統治南、北美洲各地的政權又告消失之間有什麼關系
美國獨立後,地方才是現在的3/1 差不多,原13個殖民地,先是總統Jefferson從法國拿破崙那裡買了lousisana (不是Lousisana州)把美國的地圖翻了一倍.之後又應為墨西哥他們獨立後政府弱,搶了福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也應為美國人太多獨立(幾年後加入美國).然後和墨西哥打仗,贏了一大堆的土地,剩下的就是和英國買的了,應為把那麼多的地方都統治了-把當地的土著人也征服了,所以政權都消失了
5. 二戰美國和西班牙都是中立嗎
西班牙保持了中立,沒有參戰
在西班牙內戰之後,希特勒一直就在鼓搗弗朗哥參戰,尤其希望他進攻直布羅陀
但弗朗哥以各種理由推脫,沒有參戰,僅僅派出志願部隊,藍色師,以個人名義到東線參戰,並向德國提供了一系列便利
可西班牙沒有參戰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前沒有參戰,但在珍珠港事件後,對軸心國宣戰
6. 美國歷史題:為什麼在19世紀末改變南美的對外政策為什麼要在1898年發動與西班牙的戰爭
南、北美同是西方的殖民地,然而,北美富裕昌盛,南美貧窮混亂,原因何在?有人認為,北美新教徒承襲了英國的法治精神,南美的天主教徒繼承的則是西班牙的專制傳統.而且二者在價值觀念上有明顯不同.正是不同的價值觀念創造了絕然相異的社會.那麼,二者的價值觀有哪些不同呢?《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社會》一書做了分析,現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1.南美的天主教徒認為,貧窮是正當的;北美的新教徒則認為,富裕是上帝的恩惠.
2.承襲西班牙專制傳統的南美人,要麼服從,要麼革命,這二者均不能促進社會發展.承襲英國法治傳統的北美人,信奉自由,自由氣氛使個人的首創精神變成了經濟發展的首要引擎.
3.南美人高唱道德理想,實際行事則自私自利,寡廉鮮恥.北美人信奉合理的利己主義,在法律框架中追求個人利益,遵從契約,信守合同.
4.移民之初,南美土地全歸王室(國家)所有.財富屬於權勢,培養的是阿附權貴之風.北美則是誰開墾,誰所有,培育的是積極進取精神.
5.南美反對競爭,憑權力壟斷、調節社會生產關系,這必然強化對權力的順從依附.北美強調競爭,在競爭中發揮個人潛力,培育的是民主精神.
6.南美看重現有財富,強調平等分配;北美取向於創造財富,強調自由和創新發明.
7.南美人認為工作是受苦,是負擔;北美人認為工作是對上帝的責任,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是自我尊嚴的證明,普遍有敬業精神.
8.南美壓制異端邪說;北美寬容離經叛道.
9.南美的教育是灌輸教條,培養服從;北美教育提倡質疑,著意創新.
10.南美精英偏愛大敘事,宏觀大理論,建設大工程;北美精英強調實用主義,實驗精神,關注具體創新.
11.南美強調過去輝煌,喜談烏托邦式的遠大理想;北美關心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與可以預見可以控制的將來.
12.南美神化當權者的專制意志;北美尊重個人需要與自由.
13.南美人認為自己的命運由外力決定,具有依咐性被動性.北美人認為我的命運我做主,有很強的自主姓獨立性.
14.南美人關注來生,崇敬的是神父;北美人贊賞現實成就,榜樣是企業家.
15.南美人響往大民主,漠視法律,幻想憑借權力改變命運.北美人尊重法律權威,許多問題都轉變成法律問題.對權力倒是懷疑不斷指責.16.南美信任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