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栗子怎麼做
① 板栗有什麼營養。
1、板栗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與棗、柿子並稱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
2、板栗含有核黃素,常吃板栗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4、板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栗子營養成分極高,每100克栗子就含有以下多種營養素:
(1)西班牙栗子怎麼做擴展閱讀:
板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又名: 栗(通稱),板栗(事類合璧),魁栗(河北等省),毛栗(河南),風栗(廣東),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在國外它還被稱為「人參果」。板栗的分類地位是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山毛櫸目 Fagales,殼斗科 Fagaceae,栗屬 Castanea。栗,在古書中最早見於《詩經》一書,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國至少有二千五百餘年的歷史。
參考資料:板栗-網路
② 板栗的營養成分
板栗不僅甘甜芳香,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糖、澱粉、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鉀、鎂、鐵、鋅、錳等礦質元素,其中澱粉含量50%~70%,蛋白質5.7%~10.7%,脂肪2%~7.4%,可供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養分高達98%。板栗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0克鮮栗還含有240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板栗含礦物質豐富,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板栗還普遍用於食品加工,烹飪和副食、生食和炒食皆宜。糖炒板栗、香酥板栗雞,噴香味美,回味無窮。栗實還可磨粉,亦可製成多種菜餚、糕點、罐頭食品等。板栗多產於山坡地,國外稱之為「健康食品」,屬於健胃補腎、延年益壽的上等果品。
③ 能否介紹下豆豉香草栗子排骨怎樣做好吃
豆豉香草栗子排骨
材料
排骨500克,豆豉小半碗,鹽,雞精,栗子,丁香羅勒,百里香,九層塔,料酒,麻油,油
做法
1.栗子煮軟後去皮備用,排骨洗干凈下鍋灼煮片刻撈起晾乾水備用,小半碗豆豉混合2-3小個蒜和少許姜混合剁碎備用,香草洗干凈晾乾水備用。
2.豆豉茸和部分香草下鍋炒出香味後倒入排骨和栗子加入2大茶匙料酒爆炒片刻,加水(浸過排骨麵)煮開後加入適量的生抽、鹽、雞精、少許砂糖翻炒後改小火燜煮至排骨入味快收汁。
3.撒麻油和剩下的香草翻炒片刻即可。
香草的功效與作用
事實上,香草是一種中草葯,其葯用價值非常的高。香草不僅僅是中醫中非常有用的葯材,而且也是世界各國的傳統醫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葯物,香草可以提供大部分可用於治療疾病的葯材。香草最早發源於墨西哥,古代的中美洲人曾經有廣泛種植過香草。在十六世紀的時候,當西班牙的征服者征服了中美洲之後,香草就和巧克力一同被殖民者們傳入了歐洲的大陸。在歐洲園藝產業中,歐洲的香草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歐洲很多的園藝部門以及香草的愛好者,大多有自己專門的香草植物園,這些人將各種各樣的香草植於自己的植物園中,讓香草一年四季都散發各種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
有科學研究表明,香草的香氣具有殺菌、消毒、驅蟲的作用,也有的香草的香氣可調節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對我們身體的健康非常的有益,可以使我們擺脫亞健康的狀態。比如,香薄荷就具有醒腦、提神的功效,而紅羅勒可以治咳,還能夠止瀉。香草還具有安神和催眠的功效,能夠紓解我們生活的壓力,香草不僅可以做為葯劑、香水以及保養品等,香草也是西餐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調料。
香草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香草到底是什麼,香草,也被稱作葯草,香草是那些能夠散發出獨特香味的植物,一般來說,香草具有調味、製作香料以及萃取精油的一些功用,另外,香草中很多的品種,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雖然我們所說的香草,一般來說指的是綠色植物的葉子的部份,但是,事實上,包括綠色植物的花、果實、種子、樹皮、根等,這些植物的各個部位,都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都可以入葯。香草不僅在我國具有非常高的葯用價值,而且也是世界各國傳統醫學中非常重要的葯物,香草中的植物可以提供大部分的能夠用來治療身體疾病的葯材。
香草怎麼做好吃
歐洲的香草,大多營養含量十分的豐富,而且口味也非常的好,由於很多香草都可以做為葯材,因而很多的香草對我們的身體都具有一定的保健的作用。芳香的植物不僅僅具有多姿的形狀和色彩,而且其味道十分的芳香,非常誘人。將香草應用於食物,不僅僅可以增加我們的食慾,而且,還能增添食物的味道,另外,香草大多具有保健的效果,因此還具有一定的食療的作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香草的做法。
一、香草可以作為主料來做菜。
比如芝麻菜,蒲公英,龍蒿,艾蒿等香草類的植物,他們的嫩莖葉都可以直接放入開水中焯一下,然後從鍋中取出,放涼之後,加上適量的鹽、白砂糖、麻油和味精等調料來食用。而且,芝麻菜和蘋果薄荷等香草,還可以做成色拉,直接食用。另外,梔子花也可以先用水泡茶喝,等到梔子花茶的茶味變淡,再將梔子花從盆里撈出來,加上糖和醋做為調料,拌著吃,味道芳香又勁道,非常的美味。
二、香草可以作為配料來做菜。
將香草做為調料加入菜中,可以增添菜餚的色、香、味。在西方的菜中,常用羅勒,牛至,百里香,鼠尾草,迷迭香,茴香,蒔蘿等類型的香草來給菜餚添加香味,並去除腥味。在日式的料理中,也常常使用香草來調味,比如用紫蘇配生魚片等。而我國傳統的花卉菜餚中,比如玫瑰蝦仁,菊花火鍋等菜,都是用香草進行調味的例子。雲南也常用檸檬草烤魚肉,用薄荷葉燒蛋湯,用香蓼燒牛肉等,都是香草進行調味的例子。
三、用香草等芳香植物做點心。
我國傳統的玫瑰餡月餅,以及紫蘇子做餡的月餅,還有湯圓等,都是香草來做點心的例子;桂花也可以做點心,比如桂花糖藕,桂花湯點;另外,荷葉也可以做點心,比如荷葉包雞,粉蒸肉等。另外還有,艾葉青團,加入茴芹,迷迭香,百里香烤制的西式糕點等。
④ 板栗吃多了 會有什麼副作用嗎
不好啊 什麼東西吃多了都不好 而且板栗不太容易消化 如果短時間吃的多 沒有消化 就會積食 胃脹氣 特別難受 腸胃堵堵的硬硬的 往上冒酸氣 嘴巴里也有股味道 如果你胃功能不錯 過一天半會就好了 如果你本身胃不好 就很不爽了
⑤ 榛子和板栗的區別
人們對板栗的口味和營養是很關注的,但在市面上購買板栗的時候,常常會發現有很多相似類型的食物,這對不清楚其中奧妙的人們來說,要進行區別和選擇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那麼榛子和板栗有什麼區別?
榛子和板栗有什麼區別
1、外形不同。色澤:雖然榛子和板栗都是咖啡色,榛子殼的顏色略淺,像是加了奶油的咖啡,而板栗殼顏色深,像是牛奶巧克力的那種顏色。質地:榛子殼非常硬,像是核桃殼那種,而板栗殼比較軟,指甲就可以掐破。 紋路:榛子和板栗上面都有豎紋,但是榛子的紋路很突出,很明顯,板栗上的紋路則非常細,也不明顯。
2、味道不同。榛子:榛子具有一種天然的香氣,果仁油脂含量高,吃起來香脆粉滑,而且餘味綿綿。板栗:板栗剝開後沒有榛子所具有的香氣,但是板栗軟而且甜味較重,沒有油膩感。
3、功效不同。榛子:榛子富含油脂,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內的吸收,對體弱、病後虛贏、易飢餓的人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中醫認為,榛子有補脾胃、益氣力、明目健行的功效,並對消渴、盜汗、夜尿多等症有益。板栗: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生食板栗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澱粉質可提供高熱量,而鉀有助維持正常心跳規律,纖維素則能強化腸道,保持排泄系統正常運作。栗子還對輔助治療腎虛有益。
板栗怎麼去皮
板栗怎麼去皮:
1、鹽水煮法。栗子洗凈後,用刀從中間稍切個口子。放在鹽水中,在爐子上煮5分鍾。趁熱去掉板栗的殼和皮。全部剝好的樣子,還算完整。
2、熱水浸泡法。生栗子洗凈後放入器皿中,加精鹽少許,用滾沸的開水浸沒,蓋鍋蓋。5分鍾後,取出栗子切開,栗皮即隨栗子殼一起脫落,此法去除栗子皮,省時、省力。
3、鹽水浸泡法。板栗直接倒入鹽開水中5分鍾。然後用刀切個口子。趁熱去殼和皮。相當完整。
4、筷子攪拌法。將栗子一切兩瓣,去殼後放入盆內,加開水浸泡一會兒後,用筷子攪拌,栗子的皮就會與栗肉脫離。但是要注意,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將會影響栗子營養成分。
5、冰箱冷凍法。栗子煮熟後將其冷卻後放入冰箱內冷凍兩小時,可使殼肉分離。這樣栗衣剝起來既快,栗子肉又完整。
6、電飯鍋法。板栗清洗後,切個口子。放在電飯鍋中,不用放水。按下煮飯鍵,取出來剝殼和皮。因為這個煮好後,就是熟的了。所以很容易剝碎。顏色也不太好看。
⑥ 板栗燉老母雞湯的做法
首先,燉雞湯肯定是用母雞,口感會比較好,洗干凈之後直接切成小塊,然後直接放到鍋里,加上清水,再加點料酒,然後小火慢慢煮,焯一下水,過一會把水上邊浮起來的沫都撈起來,這樣子的話腥味和血水都會少很多。
接下來把焯水的雞肉撈起來,用砂鍋來煮開水,再把雞肉放下去,大火來煮,20分鍾左右水面上會浮起來一層雞油,直接用湯匙弄上來。
還有板栗,這些沒處理好的板栗先用清水煮幾分鍾,過一下冷水,就很容易剝開了,不過市場上也有挺多那種已經去掉外殼和衣的板栗,嫌麻煩也可以用買那些。
等到了上邊的雞湯煮開了,換小火來燒,這個時候可以把板栗放下去了,也不用加說明調味料,蓋上鍋蓋,小火煮半個小時吧,到那個時候已經燉得差不多了,基本上都熟透了,然後加上一勺食鹽,幫忙提一下味,攪拌幾下就OK了。
最後,板栗雞湯就做好了,可以出鍋上桌了,雞湯營養好喝,適合冬天,很暖胃,而且雞肉也會特別嫩滑。燉雞湯也有不同講究,板栗雞湯的家常做法,暖胃又好喝!
⑦ 板栗的種類有哪些
山毛櫸科栗屬,多年生落葉果樹喬木。又名大栗、魁栗。學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起源與分布
板栗原產中國,遠在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遺址中和2000多年前的江陵戰國期間和西漢墓葬中均發現有板栗遺存。中國古籍多有板栗的記載,《詩經》中有「阪有漆,297有栗」和「樹之榛栗」;《大戴禮·夏小正》中有「八月297(栗)零」;《史記》中有燕秦千樹栗,其人富與千戶侯等的記載。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大量板栗種植。《西京雜記》中記述漢武帝時上林苑已有栗的栽培,並有候栗、魁栗、雙栗、峰栗等品種;《齊民要術》和《農桑輯要》中更有栗樹栽培技術的詳細記述。栗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2000~3000年。
1988年世界板栗產量為45.6萬噸,產量最多的是中國,其次是土耳其、南朝鮮、義大利、日本、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和地區(見表)。在中國,北起遼寧、吉林,南至廣東等省都有分布。主要產區有河北的遷西、遵化、邢台等縣,湖北的羅田、麻城等縣,貴州的畢節、安順地區,年產量在5000噸以上:此外,年產量在500噸以上的有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等省(自治區)。
生長結果習性
栗實生樹壽命較長,常見樹齡200~300年、干周5米以上的大樹,仍能正常結果。實生樹結果較晚,需7~8年;嫁接樹則為3~5年。栗樹根深,側根細根發達;須根前端常有白色菌絲呈分枝狀,一端伸入根的細胞間隙吸收根中營養,另端伸入土中,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及擴大吸收面積。這種菌根叫外菌根,是栗樹適應性強的重要原因。芽有花芽、葉芽和隱芽3種。①花芽為混合芽,著生於結果母枝的先端,較肥大呈扁圓形,翌年春抽出帶葉、花的混合花枝。混合花枝有兩種:一是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的結果枝;一是只有雄花序而無雌花序的雄花枝,雄花枝一般多由衰弱的結果母枝或結果母枝下部的芽萌發形成。②葉芽著生在結果母枝的中、下部或其他弱枝上,較瘦小,翌年春萌發為發育枝。③隱芽更小,著生於當年生枝的基部或多年生枝及老幹上,通常不萌發,老樹或更新修剪及枝條受傷後才萌發,成為徒長枝。凡能抽生結果枝的枝條通稱結果母枝。
結果枝可分4段:基部數節的葉腋間著生葉芽;中部約10節左右的葉腋間著生雄花序;前段1~3節的葉腋間在雄花序基部著生雌花序稱混合花序,著生花序的葉腋間無腋芽而成空節;在混合花序以上為果前枝或稱尾枝,一般有3~10節,果前枝的葉腋間都有腋芽,在結果枝生長健旺時有的可成為花芽,能連續結果,成為下年的結果母枝。雄花枝大多比較纖弱,除葉片外只有雄花序,一般不易成為結果母枝。發育枝在幼樹期是形成樹冠的基礎。長度為10~20厘米的發育枝,頂芽及以下數芽可形成花芽,變為結果母枝。而10厘米以下的纖弱發育枝不能形成花芽,翌年生長甚少或枯死。30厘米以上的徒長枝通過合理修剪,3~4年後也可開花結果。栗在北方一年常有兩次生長,第二次生長多發生在雨季以後,由新梢頂芽或頂芽以下數個側芽萌發成秋梢或二次枝(副梢),這種二次枝也能開花和結果,成為二次果,某些地區的二次果能在冬前成熟,稱為二季栗。
物候期
因栽培地區、品種而異。以南京地區的中熟種九家種栗為例,萌芽期4月9日,展葉期4月14日,雄花初花期6月13日,盛花期6月20日,終花期6月24日,雌花初花期5月26日,盛花期6月2日,終花期6月12日,果實成熟期9月中、下旬。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栗生長一般要求年平均溫度為10~14℃,生長期的平均溫度為16~20℃,開花至果實成熟需要2000~3000℃的積溫。栗樹較抗旱抗寒,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冬季低溫不低於-20℃的地區都能生長,結果良好;當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時,果肉粉質,含糖量降低。栗喜微酸性土壤,pH值6左右生長結果均良好,在鹼性土壤上生長差,甚至不能生長。栗適宜在山坡或山坡下部生長,但栗為喜光樹種,尤以開花期需要充足光照,栽植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東南、南和西南坡向為宜。栗樹在肥沃或瘠薄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排水保水良好、地下水位不太高的沙土、沙質壤土和礫質壤土最適宜。栗樹不抗澇,不宜在低窪積水地方栽植。
主要種類和品種
栗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十幾種,其中供果樹栽培的有板栗、錐栗(C.henryi Rehd.et Wilson)、茅栗(C.seguinii Dode)、日本栗(C.crenata Sieb.et Zucc.)等。板栗、錐栗和茅栗為中國原產。其中板栗是主要栽培種,分布廣、栽培多,特點是澀皮易剝離,含糖量高,肉質細密,品質最優。中國板栗地方品種至少在300個以上,變異類型更多。①九家種栗。產江蘇吳縣洞庭西山,是江蘇省最優良品種之一。栽培廣泛,由「十家就有九家種」而得名。堅果圓形,中等大,單粒平均重12.2克,出籽率達60%;果肉味甜,糯性。9月20日前後成熟,堅果可貯至翌年4月,豐產。因樹形小,樹冠緊湊,適於密植。果實易受桃柱螟和栗實象為害,採收後必須及時處理,減少貯藏期的損失。②燕山紅栗。產北京懷柔,河北遷西、遵化等地,為當地主栽品種。因堅果明亮又叫明栗。堅果小,單粒重6.7~9.2克,圓形;果皮赤褐色,富光澤,毛茸少;果肉含糖量高,質地細膩,糯性,有香味,品質優。9月下旬成熟,出籽率為40.8%。③魁栗。為浙江上虞的主栽品種。果實大,單粒平均重17.2克;果肉粳性,適於菜用,不耐貯藏。④紅油皮栗。產河北撫寧。堅果中大,平均重11.3克;果皮紅褐色,有光澤;果肉味甜,品質上。9月中旬成熟,豐產,抗病蟲力強。一般40年生大樹,株產30~50千克。⑤青扎栗。產江蘇宜興。總苞上刺束長而軟,成熟時仍保持綠色,故名青扎。堅果中大,單粒平均重13.6克;味較甜,肉質粳性。耐貯藏,結實率高,豐產。⑥明揀栗。產陝西長安。堅果大小整齊,如同挑揀出來,且果皮光亮,由此得名。果扁圓形,重約10克左右。9月中旬成熟,豐產,品質佳,是西北地區暢銷品種。⑦紫油栗。產河南確山。為實生優良單株,結果早。堅果較大,單粒平均重16克;果皮紫褐色;果肉澱粉含量高。耐貯藏,9月下旬成熟。⑧它栗。產湖南邵陽、新寧等地。堅果較大,單粒平均重16克;果肉糯性,味甜,品質優良。9月下旬成熟,豐產。⑨葉里藏栗。產安徽舒城。本品種結果枝頂端的葉片密集成簇,遮蓋總苞,因此得名。堅果大,平均粒重18.6克;果面有光澤,品質優。9月中旬成熟,豐產穩產,耐貯藏。⑩泰安明栗。山東地方良種,果橢圓稍扁,整齊,果皮紅褐光亮平均約9克甜而糯,為炒食良種,9月下成熟。⑾紅光。山東最早的無性繁殖良種,栗實大,平均10克左右、豐產、果皮深紅色、光澤、品質優,在山東沿海抗抽干。
⑧ 榛子跟栗子的區別
明明長得差不多,一個叫榛子,一個卻叫板栗,才知道區別這么大
堅果類食材,匯聚了植物的精華,是最受人們歡迎的食物之一,既可以當零食吃,又能填飽肚子,味道還很香。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建議每個成年人每天吃25克左右的大豆及堅果類食物。
榛子
在眾多堅果類食物中,榛子和板栗,要算是其中最常見也最常吃的2種。它倆從外形上看有幾分相似,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食材。榛子和板栗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下面就具體來看看。
榛子和板栗的幾大區別
1、品種不同
板栗
榛子,又叫山板栗、尖栗或棰子,屬於樺木科,榛屬的灌木或小喬木,也是世界四大乾果之一(另外3種為核桃、杏仁、腰果)。板栗,屬於山毛櫸目,殼斗科,栗屬的喬木,原產自我國,也是我國最早食用的堅果之一,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從品種上看,榛子屬於樺木科榛屬,板栗則屬於殼斗科栗屬。
2、外觀不同
榛子
榛子的外殼為淺咖啡色,果殼比較硬,和核桃硬度差不多,用手沒法按壓下去,外殼的紋路很明顯,較突出,裡面的果肉又白又圓;板栗的外殼為深咖啡色,果殼相對較軟,可以用手掰破,外殼的紋路不明顯,比較細,裡面的果肉多為淺黃色。
從外觀上看,榛子外殼顏色較淺,為硬殼,果肉顏色偏白;板栗外殼顏色較深,為軟殼,果肉顏色偏淺黃色。
3、味道不同
板栗
榛子帶有一股天然的堅果香氣,果肉油脂含量較高,吃在嘴裡又香又脆,有點油油的感覺;板栗的香氣沒有榛果濃,果肉質地較軟,吃起來味道偏甜,不會覺得油膩,口感粉糯香甜。
從味道上看,榛子吃起來香脆可口,還有點油膩的感覺;板栗吃起來粉糯香甜,不會覺得油膩。
4、營養不同
榛子
榛子中富含油脂,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均高於板栗,總熱量也高於板栗;板栗中富含澱粉類物質和核黃素,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胡蘿卜素含量均高於榛子。如果從維生素含量和礦物質元素含量上看,榛子略高一籌。
從營養上看,榛子和板栗各有優勢,不分伯仲。
食用堅果小貼士
板栗
在了解了榛子和板栗的區別後,下面也額外分享給大家3條食用堅果的小貼士:
1、盡量吃原味堅果,少吃調過味的加工堅果,因為這部分堅果中,糖和鹽的含量通常都超標很多,一不小心還會讓你吃過量;
2、盡量吃還沒有完全開殼的堅果,因為堅果開殼後,容易和空氣接觸發生氧化,長時間在開殼的狀態下,會流失掉一部分營養物質;
3、堅果雖好吃,但可別吃多了,因為堅果屬於高能量食物,熱量比較高,油脂含量較豐富,吃多了容易發胖。
結語
榛子和板栗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分別是品種不同、外觀不同、味道不同、營養不同。在認識了它們的區別後,大家下次再遇到榛子和板栗,就不會再混淆不清了。
我是愛下廚的懶喵,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榛子和板栗的區別,希望對大家有用。如果喜歡懶喵的分享,歡迎收藏關注;關於美食,朋友們有哪些想要了解的小知識或者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祝朋友們天天好心情!
⑨ 冬天吃糖炒栗子好不好
冬天可以吃糖炒栗子
板栗,又名栗子,起源於歐洲南部和小亞細亞地區,由羅馬人傳到其他地區,現主要產於中國、日本、義大利和西班牙。板栗不僅含有大量澱粉,而且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素有「乾果之王」的美稱。栗子可代糧,與棗、柿子並稱為「鐵桿莊稼」、「木本糧食」,是一種價廉物美、富有營養的滋補品。
每100克板栗中含有蛋白質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澱粉25克。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可高達40~60毫克,熟栗子維生素的含量約25毫克。栗子另合有鈣、磷、鐵、鉀等無機鹽及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多種成分。
【營養價值】
1、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4、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