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多少年前有原始人
㈠ 最早的猿人化石距今大約多少年當時,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東非人」及「能人」的發現,不僅揭開了東非地區一系列重要發現的序幕,而且將作為「缺環」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躍升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類的先驅者。」以利基夫婦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據此認為人類起源於非。
進入70年代,世界范圍內古人類學的重要發現和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後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臘、肯亞和我國發現了大量的古猿化石。雖然它們名稱不一,但基本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大的屬西瓦猿型,小的為拉瑪猿型,而且往往兩者並存。經過各方專家的比較研究,發現它們並非不同的種屬,而是雌雄個體而已。既然拉瑪猿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種屬,焉有人類祖先之說?人類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瑪猿」而明朗過,現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為人們了解自身起源的奧秘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不僅從微觀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與其他靈長動物,特別與大猿類密切的血緣關系,而且依據遺傳物質的變異度,可以推算出它們分化的大致時間跨度。原先認為人和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距今2000—2500萬年間,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萬年間!
鑒於此,新的人類演化概念產生了,由此也決定了探索人類的發祥地不能再依據舊說行事。由於非洲大量涌現的南猿和早期人屬化石,人類早期階段的復雜圖景終於開始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自1924年找到首個幼年南猿頭骨以來的70餘年,在非洲有不下20個地點發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1974年,由美國古人類學家約翰遜領導的多國考察隊,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發現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被稱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以後被訂名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區還曾發現一處埋有13個阿法南猿個體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類群居的證據,為此有人將之稱為人類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類化石重要發現接連不斷。1992年,在衣索比亞的阿拉米斯發現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為「始祖南猿」,經過進一步發掘與研究,更名為「始祖地棲猿」。1996年,來自13個國家4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區,找到了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由於它在形態上混雜著接近人和許多不同類型南猿的特點,被認為是連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屬之間的一個新種代表,被訂名為「驚奇南猿」。在肯亞圖爾卡納湖東岸的庫比福拉地點,則相繼發現了阿法南猿、鮑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號人」的頭骨化石。後者最後被訂名為「盧道爾夫人」,距今年代為190萬年,並被認為是人屬中的最早成員;在湖西岸,1985年曾發現有一具距今250萬年的頭骨,被命名為「衣索比亞南猿」,他是粗壯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點發現的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南猿化石,被命名為「湖濱南猿」。令人矚目的是,它們的下肢骨顯示出直立行走的特點,而上肢骨卻仍保留著上攀援的特點。這表明分子生物學所推測的距今500萬年人與猿分道揚鑣可能是對的。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
早在1907年發現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視作歐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過渡的類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區,發現了80多件人類化石,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78萬年以上,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喬治亞東南邊境一個名叫德瑪尼西的地方,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呈直立人型。以後又發現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180萬年,故德瑪尼西人被認為是非洲以外已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
以色列出土的尼人類型的古人類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製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內有一條約旦河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這里發現烏貝蒂亞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該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器,據古地磁法測得距今年代約在150萬至100萬年間。有些學者認為這個遺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遺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剛從「能人」演化而來的早期直立人。
我國在近半個世紀也發現了大量有關人類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雲南開遠發現古猿以來,70年代和80年代在雲南祿豐和元謀又相繼發現古猿化石,可分大小兩種類型。有些學者認為大型者可謂西瓦猿型,小型者屬拉瑪猿型。拉瑪猿作為人類遠祖的論點其時在我國正風行一時,所以有的學者認為人類遠祖已在中國找到,便將小型古猿命名為「中國古猿」,以表達人類起源於中國的美好願望。然而隨著科學界對拉瑪猿屬性認識的變更,國內有些學者將雲南不同地區的古猿歸屬到一個新屬,即祿豐猿屬之內。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們只是雲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亞種。
60年代,陝西蘭田公主嶺和雲南元謀大那烏發現了直立人類型的蘭田人和元謀人,他們距今年代超出100萬年,後者甚至達到170萬年,成為目前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化石。但遺憾的是,元謀人化石目前僅限於2枚上內側門齒,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脛骨,而在非洲發現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卻有完整的骨架。雖然曾經有人將湖北建始地區發現的幾顆化石牙齒看作是與南猿類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獲得學術界的承認。
1989年在湖北鄖縣找到2具原始人頭骨化石,一開始又將其歸於南猿之列,修理後發現乃屬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縣及1993年在江蘇南京也發現了直立人型頭骨化石。雖然對於它們的年代說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萬年。
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縣龍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門齒和一段下頜殘塊,同時還宣稱出土了有人工痕跡的石製品。一開始它們被部分學者鑒定為直立人型,後來國外學者介入,認為與直立人形態差異大,而與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並進一步測定了其年代為距今180萬年以上,甚至超過200萬年。
進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並且這些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演化體系,而亞洲地區出土的化石很難與它相提並論。相較而言,非洲似更有條件作為人類的發祥地。古人類學的研究還表明:能人/盧道爾夫人具有較大的軀體和較重的腦量,故具有較強的體能和較高的智能,不僅已能製造工具,很可能還有較緊密的群體關系。加上新世時期古氣候的變化,引起生態環境的變化和哺乳動物的遷移,由此帶動了古人類群的遷徙。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後期匯成「走出非洲」的假說。部分學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以色列的烏貝蒂亞、喬治亞的德瑪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國的「巫山人」諸遺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類遷徙途中的遺跡。以後,非洲的能人/盧道爾夫人演化為匠人,而在亞洲則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構想出另一種過程,即非洲早期人類首先遷徙到亞洲,演化為直立人後,又返回到非洲,並遷徙到歐洲。不過「走出非洲」尚有另層意思,即現代類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遷移到各洲去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0多萬年前,即所謂「夏娃說」。
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學者在發掘和研究元謀西猿時,認為在元謀盆地小河地區豹子洞篝發現的古猿伴有石器。能製作石器,豈不是人?故將之訂名為「東方人」,並將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萬年前。而在同一地區的蝴蝶梁子發現的一具幼年頭骨,鑒定為拉瑪猿型,認為是人類的祖先,後來宣稱在地層中也找到了「石器」,將之更名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為距今400多萬年前,並進而構築了「開遠拉瑪猿」——「祿豐拉瑪猿」——「蝴蝶拉瑪猿」(或「蝴蝶人」)——「東方人」——元謀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疇人、麗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當完整的系列。鑒於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鄰區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地區。但遺憾的是,早在70年代後期,學術界已拋棄拉瑪猿是人類遠祖的觀點。後經研究,所謂「蝴蝶人」的「石器」原來是天然石塊;而「東方人」的石器,後來被證明是地表上揀來的,而且時代甚晚。
1997年,我國啟動了尋找200萬年和更早時期人類的「攀登項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獲甚微。後來在安徽繁昌發現了距今200—240萬年的石製品和骨器,發現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積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製品在學術界曾引起很大爭議。此外,光有石器還遠遠不夠,它只是間接證據,關鍵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縣上新世地層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萬年的石器,這遠遠超過了非洲發現的不超出260萬年的界限,並認為這是對人類非洲起源論的一次挑戰。但該標本發現於1990年,事隔9年後才公布於世令人費解。
中國學者要挑戰非洲起源論,就必須找出更多的早期人類化石。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就連目前所認定的我國最早的元謀人化石,國內外有些學者認為其距今只有60萬年!我們必須找到更早時期的人類化石,而且這些化石能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使得非洲材料從屬於這個體系才行。我國的古環境條件不算太差,既然已發現了豐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這樣的生存環境同樣適合早期人類生存。我們並不完全排除人類起源亞洲的潛在可能性,但僅有設想和沖刺的良好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具有說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學性。
㈡ 西班牙人是什麼民族 西班牙的詳細歷史是怎樣的
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占總人口70%以上的卡斯蒂利亞人。加泰羅尼亞人、加利西亞人和巴斯克人是西班牙20個少數民族中最重要的三個。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從8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據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野牛、鹿、野馬等顏色鮮艷、栩栩如生。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系。腓尼基人創建了加的斯城;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經商活動,他們教當地居民使用貨幣、采礦冶煉金屬、織布等。前元前七世紀,希臘商人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將葡萄和橄欖引入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半島。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里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羅馬人的統治對西班牙歷史、經濟、文化、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馬人與當地塞爾梯貝里亞人通婚,從而誕生了羅馬西班牙人。羅馬人帶來了語言、法律、習俗等,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羅馬人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鎮(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薩拉曼卡、托萊多、薩拉戈薩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廳、斗獸場、圓形劇場、橋梁、引水渠等。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伊比利亞半島成為重要的貿易地區,貴重的礦物、廉價的葡萄酒、優質的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講,羅馬統治給西班牙帶來四個社會基礎:拉丁語言、羅馬法律、市鎮體制和基督教信仰。
㈢ 西班牙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1516年立國,有496年歷史了
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1516年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外孫資格繼承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瓦格納等國的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的共主邦聯的國家。 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837年伊莎貝爾二世在通過君主立憲的法案之後將其正式合並為一個國家,決定用西班牙一詞「Espa?a」(腓尼基語,意為「野兔」)命名,自此結束了歷經300多年的共主邦聯模式。
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於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為君主國。
㈣ 誰能詳細說說西班牙帝國發展史
西班牙的歷史,幾乎是一部外族侵略史。
從西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後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後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西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並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現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捲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西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斐迪南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後,西班牙統一的宿願終於達成。此時,回教徒由於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後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並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
斐迪南完成國家統一後,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於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後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後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於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後,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後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崙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後,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後葉,西班牙國內動盪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
此後,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後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後,才回到國際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後,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一、民族起源和早期歷史
伊比利亞半島從80萬年前就有人居住。據推測可能是非洲人在追捕獵物時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或來自歐洲其他地區的獵人越過比利牛斯山來到這里並定居下來。伊比利亞半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伊比利亞人。西班牙北部的阿爾達米拉洞穴留下的舉世聞名的岩畫生動地記載了原始人生活情況,野牛、鹿、野馬等顏色鮮艷、栩栩如生。從大約公元前3000年開始,外來民族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大規模移民。公元前六世紀凱爾特人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伊比利亞人和凱爾特人相互通婚、融合,產生了後來的塞爾梯貝里亞人。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腓尼基人與西班牙建立了貿易關系。腓尼基人創建了加的斯城;為進一步開發半島資源,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了永久居留地。腓尼基人生性平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從事經商活動,他們教當地居民使用貨幣、采礦冶煉金屬、織布等。前元前七世紀,希臘商人開始在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定居下來,將葡萄和橄欖引入伊比利亞半島。公元前6世紀腓尼基人聯合卡塔戈人抗擊塞爾梯貝里亞人,後來卡塔戈人成為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18年,羅馬人大舉入侵西班牙。公元前206年羅馬人將卡塔戈人逐出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在征服塞爾梯貝里亞人的過程中遭到英勇抵抗,公元前19年羅馬人才徹底征服整個半島。此後,在長達500年的時間里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羅馬人的統治對西班牙歷史、經濟、文化、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羅馬人與當地塞爾梯貝里亞人通婚,從而誕生了羅馬西班牙人。羅馬人帶來了語言、法律、習俗等,西班牙徹底被「拉丁化」。羅馬人建立了許多新的城鎮(如塞維利亞、科爾多瓦、薩拉曼卡、托萊多、薩拉戈薩等),修建了大量的道路、下水道、公共浴室、市政大廳、斗獸場、圓形劇場、橋梁、引水渠等。在羅馬人的統治下,當地人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伊比利亞半島成為重要的貿易地區,貴重的礦物、廉價的葡萄酒、優質的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地。總的來講,羅馬統治給西班牙帶來四個社會基礎:拉丁語言、羅馬法律、市鎮體制和基督教信仰。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崩潰。公元409年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從而開始了長達300年的統治。在西哥特人統治下,羅馬西班牙人與西哥特人互相通婚。西哥特人在西班牙拉開了封建主義的序幕。但是,西哥特人並沒有給西班牙文明注入太多新鮮血液。相反,西哥特人也採用了拉丁文字,甚至成為基督教徒,沿襲了羅馬人的文化習俗,後來被當地人同化了。由於爭奪王位,公元710年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競爭者尋求摩爾人的幫助,從而開始了摩爾人的入侵。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加泰羅尼亞大區有六萬人口,一千年多年的歷史,和四個省份:巴塞羅納省,萊達省,葛羅納省,以及塔拉國納省。自治政府。完全獨立的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加泰羅尼亞是西班牙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對它的獨立自治的自豪感。
大區呈三角狀,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部,加泰羅尼亞大區有著非常豐富多樣的資源。從地中海海岸到內陸山脈和比利牛斯山,無論是景色還是植物都表現出無盡的多變性。還要加上地理地貌上的驚人的多樣化,從蒙塞拉高原到噶羅查的火山區。
運動愛好者在那裡找到了他們福音:出色的運動地,帆船,滑雪,高爾夫,冒險運動項目以及徒步漫遊都有著高品質的設施。
藝術愛好者也並不因此而受到損害。加泰羅尼亞有著極為多變的建築風格和藝術運動大幅度選擇面:羅曼式,哥特式以及巴洛克式,浪漫派以及離我們更近些的現代派的火暴。它產生了擁有廣大民眾擁戴的著名(或不太著名的)的藝術家:古蒂,達里,米羅,保·卡薩爾斯。。。。。。
加泰羅尼亞也是一方有著驚人豐富的歷史的水土,從新石器時代起這里就開始有人居住:先是菲尼基人和希臘人,後來是維斯哥特人(公元前484年),再後是穆斯林,都佔領過這塊土地。公元800年摩爾人在波提耶的失敗標志著法蘭克人對加泰羅尼亞的再征戰的開始。十世紀末,巴塞羅納公爵布萊爾二世王從加泰羅尼亞公國得到了獨立。1200年到1550年間,這里有過政治,商務和經濟的極大擴張。傑穆王於1229年佔領了馬爵克,1245年佔領了瓦倫西亞。
基督教王之間的姻聯標志著西班牙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誕生,盡管兩個王國各自保持著自己文化和語言上的獨特性。但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王國之間很快出現了首次紛爭。1640年民眾起而反抗中央政權,即"收割者戰爭"。西班牙王權繼承戰期間,加泰羅尼亞支持奧地利查理大公,而他成了敗方。西班牙王菲力浦五世頒布法令,取消獨立政府機構,禁止加泰羅尼亞語作為官方語言使用,並關閉大學。自1716年起,西班牙君王致力於在西班牙其他地區吸收加泰羅尼亞語。
到1932年才恢復了自治政府,加泰羅尼亞重新在政治上得到獨立。內戰期間(1936 - 39年)佛朗哥派的勝利使加泰羅尼亞的自治得而復失,加泰羅尼亞語又被禁用。佛朗哥的死亡,1975年恢復了民主,1977年,自治政府重新得到了自治權(經濟,教育以及文化的管理權)。
如今的加泰羅尼亞人向新生鮮事物和現代敞開了大門,同時又忠實於它的傳統,它的民歌,因而顯得特別活躍。它必須為爭取它的獨立身份得到承認而戰,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結局是有說服力的:1990年,加泰羅尼亞語被承認是一種歐洲語言,並成為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上使用的官方語言的一種。
㈤ 公元前多少年有人類出現呀
對人類起源問題,人們眾說紛紜。考古學認為,人類起源至今已有300萬年,但美國學者根據基因測定的結果排序推算,人類起源到現在只有14萬年。另外,由於人類同時具有陸生和水生兩類動物的基因,對人類究竟產生於陸生動物還是水生動物也爭論不休。筆者認為,人類是由陸生動物感染了攜帶水生動物基因的病毒,兩類基因重組並產生突變的結果。人類的「源祖」或「近親」已被自然選擇所淘汰,結果人類成了沒有「本家」的獨門小戶。根據人類與哺乳動物的相似程度,可以肯定二者有共同的「源祖」。無論如何,人類是地球生物長期演化的結果,而絕不是天外來客。 2000萬~3000萬年左右,出現了猿人,就是人類的祖先
㈥ 人類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人類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耿閣(鳴天士君)著
答曰:「人類起源於20億年至30億年之間的時限時空中的驅於人類衍生衍演的有機細胞質核形成的延展延進的時空階段過程的時限之中」。!!!!!耿閣:草於2020年1月5日下午4點55分
●●●●●另附:我耿閣自己所著的小文一篇
人類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什麼時候?
展開
人類起源於遠古時代的什麼時候?
哲學鼎端:LV.52019-03-08
★我們人類起源至今有多少年了?
答曰:「「——————「地球約50億年之其人的有機生物基因的細胞組織基構的形成概約上溯在於45億年至30億年之間的時空階段過程之中的時限之內。
★人類陰陽觀理念意識的時限的初蒙認知的時間大約有多少年?
答曰:「——————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在世界上26種人文文化文明的跡象中排列篩選後的結論是中國的陰陽理念觀念的痕跡概約有兩萬年之久。」耿閣考略試測預想的結果可謂是:中國的陰陽觀或陰陽思維意識態的觀感意念之其蒙初的時限大約要沿上追本溯源推置於10萬年或之至15萬年的時空階段之久的時限過程階段之間。」
●●●附:《人類起源的終極答案》一文而標然之:
人類起源的終極答案:
答曰:「「——————「人類與其其它動植生物一樣在其無極無機和有機所本然所固然就具有著的陰陽本質屬性的物質的之其物質的結合大化的境態下的時空階段逐漸不斷的過程中所衍生延演沿化而才成其為人的【——→之其起源的之其原因——→之其起源的之其因果】絲毫都沒有「上帝上神造人」造物主所造人」的認何因素」。——耿閣:著
㈦ 求西班牙的歷史
西班牙歷史開始於伊比利亞史前期,其間經歷了第二個全球性帝國——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歐盟成員國的現狀。
現代人類在大約3萬5000年前即已經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在其後的數千年裡又有數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紛至沓來,公元711年,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軍隊入侵並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接下來的750年裡,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相繼建立。
1492年,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18世紀,西班牙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全歐洲引起了混亂,法國最終占據了歐洲大陸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區域。這又引發了一場成功的、但又是毀滅性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最終拖垮了這個國家,造成的政權的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陸殖民地的相繼獨立。
20世紀初,西班牙的政局越來越動盪,最後在1936年,爆發了血腥的內戰。內戰最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登台而告終結,他一直控制著西班牙政府直到1975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現代西班牙顯示了在受歡迎的胡安·卡洛斯國王領導下、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健康、現代、民主的發展趨向,是歐洲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區之一。西班牙是歐盟成員國,並舉辦了1992年夏季奧運會及1982年世界盃。
請參考http://ke..com/link?url=jhmY9eSmtLcaIhSa
㈧ 西班牙人是不是阿拉伯人的後裔
西班牙不是阿拉伯的後裔,是純白人,西班牙在歐洲的位置屬於西南歐正常論應該在西歐但歸化南歐,而血統和英國最接近,和法國德國血統比較接近,而義大利,希臘阿拉伯血統反而比較多。至於有人說被阿拉伯統治過,那滿族統治我們達好幾百年是不是我們都是滿族沒有漢族了?可現在漢族是98%,其他族類才2%的存在,同理當時的阿拉伯只佔領的南方,北方從來沒有被佔領過,而且宗教不同當時不允許通婚,即使有偷偷結婚的也少之又少,穆斯林的宗教是很可怕嚴肅的,是死刑的懲罰,另外西班牙本族人奪回失地後,實行光復運動,但凡阿拉伯人一率清除和驅逐,如果都是阿拉伯人那豈不是都殺光了,很多人不了解西班牙歷史,那就去看看西班牙女皇的電視劇,基本一目瞭然。
這是歐洲各民族的血源圖,西班牙和英國法國德國最相近,反而義大利和希臘差不多一半的阿拉伯基因。
歐洲面種最大的二個國家法國和西班牙一看就知道
㈨ 西班牙歷史及其簡介
西班牙歷史概況
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五世紀之間,先後遭到伊貝洛族、塔爾提西奧族、腓尼基人、希臘人、凱爾特族的侵入。後來凱爾特族與伊貝洛族混合,成為半島上獨特的凱爾提貝洛族。接著迦太基人、羅馬人陸續侵入,西班牙成為羅馬帝國西邊的勢力范圍,現在的伊比利半島各處,還殘留著羅馬的遺跡。
公元六、七世紀,西哥德族侵入並建立王國,以扎雷多為首都。現在托雷多到處可見西哥德族文化遺跡。
到了八世紀,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來的阿拉伯民族摩爾人統治,自此到十五世紀末,回教文化席捲西班牙。在回教徒統治下,西班牙雖地處歐洲,卻不像歐洲國家。
公元十世紀時,回教徒定都哥多華,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個清真寺,當時哥多華擁有二十萬的住戶,繁榮富庶,據說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過了不久,在回教徒統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發起收復國土運動,自此到中世紀,西班牙一直受到復國運動的影響。
1479年,阿拉岡國王費迪南德與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女王結婚後,西班牙統一的宿願終於達成。此時,回教徒由於內部的紛爭,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復國運動的影響,勢力逐漸減弱,最後不得不將根據地遷移到格拉那達,並在臨斤山丘上建造了阿爾寒布拉王宮。
費迪南德完成國家統一後,再以九萬兵力向前推進,終於打敗回教徒,而得到最後的勝利。1492年,格拉那達城重歸基督徒所有。
到了兩王之孫卡洛斯一世與其子腓力二世時,西班牙進入更輝煌的霸權時代。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文治武功鼎盛,為西班牙歷史上的全盛時期。
查理五世統轄近半的歐洲大陸及美洲大陸的大部份,後來還陸續征服墨西哥的馬雅帝國以及秘魯的印加帝國。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進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紀的西班牙,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世紀』。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發的127艘西班牙無敵艦隊,不幸於多佛海峽被英國機動性高的80艘艦隊所打敗,從此以後,西班牙國勢一蹶不振,海上霸權也由英國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無後可繼,引起英、法、奧地利之間的王位繼承戰爭。結果,由法國波旁家族繼任西班牙王位。如今現任國王Van.Carlos一世還一直與法國之間,維持著良好的傳統友誼。
1808年,拿破崙以欺騙手段取得西班牙後,命令其兄約瑟夫一世為西班牙國王,立刻引起西班牙國民的反抗,紛紛起義,推翻政府。畫家哥雅著名的圖畫「五月二日」、「五月三日」就是描繪當時的革命情形。
另一方面,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仿效美國革命方式而獨立。而西班牙國內宮廷政治的腐敗,民間經濟的蕭條等,都使得西班牙國本動搖。
十九世紀後葉,西班牙國內動盪不安,各地反政府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1873年 2月至翌年年底,西班牙曾短暫實行共和。然而,動亂仍然持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人階級在政治上抬頭,1931年政府不得不宣布共和制度,當時國王 Alfonso 十三世亡命法國。
此後,政治情勢繼續惡化,不滿分子的活動更為激烈,1936年到1939年是西班牙內戰最激烈時期。內戰結束後佛朗哥獨裁政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沒有參戰。在政治上佛朗哥政權被世界各國孤立,直到1955年加入聯合國後,才回到國際舞台。
1964年,佛朗哥將軍指定Alfonso十三世的孫子Juan.Carlos為繼任國王,1975年佛朗哥逝世後,Juan.Carlos一世登上王位,頒布新憲法,西班牙成為一個君王立憲的國家
㈩ 原始人的進化史
約6500萬年前,一顆寬度約16公里的隕石撞擊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 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 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經過漫長歲月存活下來,之後迅速進化.
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快速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如狐猴、眼鏡猴)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
注: 中國「曙猿「比早期高等靈長類動物猿猴類還要古老,基本屬於早期原猴,也就是說所謂「曙猿「實際上還是猴子,根本談不上人類的起源,如果說「曙猿「是猴子的起源還差不多.
約2500萬年前,猴類開始了向猿類的進化,原始猿類出現並逐漸從猴類分離出來.此時准確而言尚不屬人類范疇.
古類人猿最早出現在非洲東部南部,由原始猿類逐漸進化而來,分化為:低等類人猿(如長臂猿),高等類人猿(如猩猩),古猿等. 約1,200萬年前, 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的大地上形成一條大裂谷,大裂谷的形成把非洲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 大裂谷這個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 裂谷之西依然是茂密的濕潤的樹叢, 猿類為適應改變不大的環境, 它們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 就註定了它們的迄今仍處在猿類的階段, 如大猩猩等。 大裂谷以東由於地殼變動, 降雨量漸次減少, 林地消失出現了草原, 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 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爬的猿類適應了新環境, 學習在地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 形成了獨特演化模式, 避開了滅絕的危機. 約600萬年前, 出現了一種大型的, 勉強以雙足著地, 雙手作輔助的靈長類動物-----古猿, 由於祗分布於非洲大陸南部, 故名為南方古猿.
1).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ines) 約600萬年前,現代公認的最早的人類祖先,即人類的起源.最早出現在非洲大陸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動物. 此後,原始人類逐漸從猿類分離出來.
3). 能人(Homohabilis) 約150萬到250萬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東岸出現. 能人意即能製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 舊石器時代開始;後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 能人最終為被新品種的人類: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與後代直立人曾共存過一段時間.
4). 直立人(Homoerectus) 約20萬到200萬年,最早在非洲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約100萬年前,冰河時期來臨,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屬於直立人). 注意:此時人類第1次走出非洲. 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在的西班牙地區,成為最早的歐洲人.約20萬年前,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 被來自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
5). 智人(Homosapiens)
早期智人(early Homosapiens) 約3萬到25萬年,舊石器中期.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這是人類第2次走出非洲.(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尼安德特人都屬於早期智人). 直立人走出非洲後,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中近東. 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後來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 隨著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之後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境愈發困難,終於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
晚期智人(late Homosapiens) 約1萬到5萬年,也就是所謂現代人的祖先(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既屬於晚期智人). 後向歐亞非澳美5大洲各地擴張包括高緯度區,這是人類第3次走出非洲. 這時,藝術出現.能夠人工取火. 母系氏族公社. 舊石器晚期. 也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黃、白、黑、棕)蘊育形成的時期. 這其間,猛獁和劍齒虎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