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哪裡看日出比較好
Ⅰ 馬德里看日落的好地方,還有庄嚴和神聖感,夜景更加迷人嗎
這里有夕陽、有水,還能體驗穿越到埃及的滋味,是馬德里看日落的絕佳地點-德波神廟,德波神廟原是埃及的一處古老神廟,有著兩千多年歷史。因埃及政府無力保護這一珍貴歷史遺跡,由埃及贈送給西班牙異地保護,重建在馬德里市中心的河畔公園。黃昏時分的日落吸引了很多旅遊愛好者,攝影愛好者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德波神廟其實就在小山坡上,因此是馬德里觀賞日落的最佳觀賞點。我們去的時候也很幸運,來到德波神廟時,剛好迎來了日落。夕陽的余暉灑在天空,投射到神廟水池的遺跡上,彷彿穿越回兩千多年前的埃及,庄嚴和神聖感油然而生。夜幕下的德波神廟充滿了靜謐的美,昏黃的燈光、水中的倒影、神秘的埃及傳說、人類的原始文明,彼此交織融合,波雲詭譎。
我突然想起了巴厘島情人崖的日落,那裡有懸崖峭壁的驚險和印度洋的洶涌,而這里,卻是沉甸甸的歷史積淀和對古老文明的神思。據說落日後德波神廟會注水,有燈光倒影和晚霞。從夕陽西下到華燈初放,不同的美。日落的景色很美,雖然是神廟,但是有些人覺得更像一個現代建築。每天傍晚都有無數的遊客來此等待日落的那一時刻,殘陽照射在水池的遺跡上,別有一番穿越到埃及的滋味,
Ⅱ 世界峽谷之最科羅拉多大峽谷
科羅拉多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西北部,科羅拉多高原西南部。大峽谷全長446千米,平均寬度16千米,最深處2133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總面積為2724平方千米。
1919年,威爾遜總統將大峽谷地區辟為「大峽谷國家公園」(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這條河發源於科羅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瀉,經猶他州、亞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亞州的加利福尼亞灣入海,全長2320千米。「科羅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紅河」,這是由於河中夾帶大量泥沙,河水常顯紅色,故有此名,在大峽谷中,有75種哺乳動物、5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25種魚類和超過300種的鳥類生存。整個國家公園是許多動物的樂園。
主要景點
億萬年來,奔騰的科羅拉多河從KAIBAB高原中切割出這令人震撼的奇跡。無論是在南岸還是北岸,居高遠望,都可以清楚看到坦如桌面的高原上的一道大裂痕,那便是科羅拉多河刻在這片洪荒大地上的印跡。它並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但以其規模巨大的豐富多彩而著稱。它令世人注目也是它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最重要原因,還在於其地質學意義:保存完好並充分暴露的岩層,記錄了北美大陸早期幾乎全部地質歷史。這里記錄了550-250萬年前古生代的岩石,在那之後的要麼沒有沉積,要麼就已經風化了。
峽谷的形成比其岩石則晚得多(約5-6萬年前)且復雜得多,主要是科河的侵蝕,降雨和冰雪融化等的流蝕作用也幾乎同樣重要。奇特的造型主要是由於流蝕對質地不同的岩石作用的快慢不同,峽谷豐富的色彩則是由所含的少量的各種礦物造成的,富含鐵的岩石呈紅或紅褐色。
直至美國內戰時期,大峽谷還鮮為人知。
1869年,內戰老兵,熱愛科學和探險的JohnWesleyPowell進行第一次漂流。
1880年起大峽谷地區開始發展畜牧業,到1890年,當時這里尚是高山草原,有15萬頭牛,25萬頭羊在這里放牧。
但到1906年成立大峽谷自然保護區時,大多數牧場主被迫改行,因為過度放牧,使生態環境本來就脆弱的半乾旱草原變成了灌叢和荒漠,畜牧業難以為繼,旅遊業漸佔主導地位。
至1901年,鐵路修到南岸,更使之迅速發展。
1919年成為國家公園(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於1916年成立)。
頂著酷日走在巨大的岩拱旁,穿過乾燥的樹叢,聽風聲鼓盪,有種真切的踏實感。窗口區是大型岩拱集中處,幾個名牌拱都在明信片上頻頻亮相。其中的雙拱(DoubleArch)由兩個漂亮的拱洞疊鄰構成,從前方透視象連環套,優雅之至。遊人在下面蟻動,才比照出它有那麼高!數哩外的纖拱(DelicateArch)玲瓏地獨立岩坡,可謂名聲大矣,猶他州車牌上的圖象就是用的它。步行一英里去看風景線拱(LandscapeArch),它是世界最大的岩拱之一,飛跨100米,高三、四十米,頂部只有幾尺薄了,隨時可能坍塌。資料上寫:「你見證著一個岩拱的垂暮,下次來訪時它也許就不存在了。」抬頭再看一眼,覺得不是誇張。岩拱的生命是由風霜雨雪在山體上造成小坑窪而開始的,接著透穿成洞,擴大,最後崩落化為塵土。新岩拱誕生,老岩拱消亡,時光就在眼前流動著。科普知識做得生動有趣是北美自然景區的一個特點,岩拱公園也不例外。有的說明牌讓遊客面對某個景觀,很大膽地繪形繪色,說這兒原是個山體,後來變成巨大的岩拱,自然母親又把它夷為平地。故事配著示意圖,虛線實線描出上億年的歷史,而眼前地貌的確支持著那故事。這大山厚地,竟都一層層剝蝕掉了!
岩拱公園的面積只有200多平方千米,一向有家庭公園(familypark)之名,是指交通和觀景便利,適宜合家同游。公園很注重保養自然生態,不建任何商業設施,連飲食也沒有。廣闊的戈壁上長著寥寥山艾,也是公園的心尖肉。好萊塢曾經來借一塊寶地,說投入五百匹馬拍攝印地安人和聯邦騎兵鏖戰,被公園崩回去倆字:「沒門」。其實國家公園系統囊中羞澀盡人皆知,可死腦筋的公園主任還是說:「簡直沒法想像讓他們放五百馬進來攪和!」此公的氣節令人不由得對美國人刮目相看。
地質學家稱科羅拉多高原為「半沙漠」,它大部分是蠻荒裸露的台地和峽谷,想一想似乎不會有人定居。其實不然,人類在這兒有至少3000年居住歷史了。四角地區的重要人文特點就是印第安民族留下的崖居遺跡,為此還建立了一批公園,例如科州境內的MesaVerde,是最有名的印第安遺址公園。
崖居,是在懸崖下的大空洞里築屋而居,少則幾間,多則幾百間,一個洞就是一個村落。學者們用數遺址木材年輪的辦法來計算年代,發現這些舊居在13世紀後葉相當興盛,但1300年前的幾年、十幾年間,突然全都人去崖空了。推測有多種多樣,但很難解釋這些分布廣泛的崖居何以同時被放棄。有的遺址的儲食罐里還存有食物,地上還攤著沒做完的活計,可見主人走的時候還打算回來。人類學家大多認同這個說法:美洲印第安人幾萬年前從西伯利亞跨過阿拉斯加陸橋進入美洲後,發展成很多族群。中美洲的印第安人擅長農耕,而北方的擅長漁獵。今天的不少日常食品是印第安人最早種植的,如玉米、土豆、胡蘿卜、西紅柿。說來有趣,美洲本沒有馬、牛、羊,這些家畜是西班牙殖民者帶來的。而今天印第安人騎馬的瀟灑風范,就象已經騎了三萬年。
從211號公路通往「針林」的途中,一個山凹里有塊「報紙岩(NewspaperRock)」,繪滿了印第安人的岩畫,有動物和其他奇異的圖形。專家說這些作品老的有幾千年了,近的則只有幾百年。人世播遷,不知有多少故事發生過。四角地區的一個老人告訴她孫子:「一片雲霧遮蔽了萬物。等雲霧散去了,每個人都不見了,不知所終。」亞利桑那境內的侯琵(Hopi)族,據信是崖居人的後裔。他們說,早前崖居人的靈魂仍然在遺址居住。部落每年還要來祭拜祖先。一片這樣的陸地,有它的歷史,有靈魂在徜徉,它才有了精神。
這里大名鼎鼎的是紀念谷(MonumentValley),紀念谷騎在猶他、亞利桑那的邊界上,是納
科羅拉多大峽谷國家公園耗資3000萬美元建造的懸空透明玻璃觀景廊橋2007年3月20日起正式對外開放,當地印第安部落頭領和一些前宇航員成為這個新觀景台接待的首批遊客。
這座令人嘆為觀止的懸空廊橋建造在大峽谷南緣老鷹崖距谷底1200米的高空,為U字形,最遠處距岩壁21米。廊橋寬約3米,底板為透明玻璃材質,遊客可以行走其上,俯瞰大峽谷和科羅拉多河景觀。
而這項號稱「21世紀世界奇觀」的創意,最初由出生於上海的美國華裔企業家金鵡構思出來。
金鵡稱,當他1996年到大峽谷游覽時突來靈感,首次想到了在大峽谷上建造懸空廊橋的主意。他隨即和大峽谷印第安華拉派部落合作展開集資,並和拉斯維加斯的工程師一起設計方案。
興建懸空廊橋是工程技術的一大挑戰。為了使它能夠承受時速高達160千米的強風,工程人員將94根鋼柱打進石灰岩壁作為橋墩,並深入岩壁達14米。
據報道,懸橋在建造中使用了454噸鋼梁,完工後能夠承受住72架波音飛機的重量,還能夠抵禦80千米外發生的里氏8級地震以及最高速度為每小時160千米的大風。在濕度調節系統的作用下,建築的晃動可以減低到最小程度。據建造者估計,它每年將吸引50萬遊人前來觀光。
這個觀景平台位於印第安華拉派部落的保留地內,由於這項計劃對當地經濟具有潛在推動力,印第安人部落最終還是給予批准,同時他們要求在建造過程中必須考慮到環保因素。華拉派部落的一些成員20日登上廊橋觀光,部落首領還開玩笑地說:「我能聽到玻璃破裂的聲音。」
美國前宇航員巴茲·阿爾德林將這次游覽稱作「宏偉的第一步」,他說:「我覺得棒極了,這與空中漂浮感覺不完全一樣。」
Ⅲ 看日出最好地方在乃啊
第一選擇: 東極島東方第一縷陽光
記得在公元2000年,新千年來臨之際,人們到處尋找去處,觀看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於是,中國最東的地方就被發掘出來,這個地方,現在叫「東極」島。
入選理由:在東極島上的日出,也許不一定比別處海上日出更壯觀。但因為這是第一縷照射在中國土地上的陽光,望去,總是有種特殊的感覺。
出行提醒:在普陀沈家門每天有一班船可達東極島,坐船時間約三個多小時,暈船者要備好葯品。在東極島上一般要過一個晚上,雖然旅遊開發還不算完善,但已建有旅館,另外還有些漁民村莊可以住宿。旅遊者也可以與普陀山聯線旅遊。
第2選擇 泰山 文人墨客觀日首選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都贊嘆泰山日出的景觀。每個去泰山旅遊的人,都把看日出當作游泰山必不可少的項目。泰山觀日出的最好去處是玉皇頂。
入選理由:泰山是五嶽之首,也許是中國人文氣息與自然風光結合得最長遠的地方。在泰山看日出,也許就是站在秦始皇走過的地方,不僅是風光之勝,更勝在人文氣息。
出行提醒:泰山是常規旅遊景點,交通便利,旅遊很方便。山上冷,上山前帶上衣服和雨衣。白菜、豆腐和水,並稱「泰山三美」,泰山的豆腐宴和野菜宴歷史悠久,不可不試。
第3選擇:成山頭「好望角」嘆日
山東威海的成山頭,又名「天盡頭」,有人稱這里為「中國好望角」。在古代,成山頭被認為是日神所居的地方,姜太公在此修日主祠,秦始皇兩次駕臨此地,拜祭日主。
入選理由:在日神居住的地方看日出,感受當然不同。
出行提醒:在威海汽車站有中巴前往成山頭。可以將成山頭與海驢島聯線
第4選擇 廬山初日共長江一色
廬山是休閑放鬆的地方。含鄱口在江西廬山東谷的含鄱嶺中段,站在這里望去,可以看到鄱陽湖無邊際的景觀,再遠望去,長江在天邊形成一道白線。
入選理由:廬山在南方平原上凜然聳立,卻剛好在含鄱口開出一個缺口,將鄱陽湖與長江的景觀盡收眼底,是日出景觀獨特的地方。
出行提醒:廬山旅遊發展成熟,山上住宿、交通便利。
第5選擇 華山日破險峻華光萬丈
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台為最佳地點。
入選理由:華山的險峻與日出的壯麗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比其它地方的日出景觀更有特色。
出行提醒:華山旅遊便利,但是想看日出的遊客多是晚上登山,很多遊客甚至在山坡上打個盹,因此要特別注意安全。
呵呵…都是好地方啊!值得一去啊!
回答完畢!請驗收!
Ⅳ 為什麼西班牙的日照時間那麼長
前面回答的都不少了,介紹的地貌地勢洋流什麼的。
其實回答回答樓主的日落時間還是比較簡單的。
首先來說按照理論同緯度地區的日出/落時間相同。造成不同的是地勢原因。
中國的日落方向在西,西面是陸地。西班牙日落當然也在西(廢話,呵呵),而西面是海洋。再矮的陸地也會高出海平面的,遮擋陽光的幾率就大很多不是么?(當然海拔以下的陸地還是存在的,不在這個問題的考慮范圍內。)
補充: 呵呵,樓下的朋友說的沒錯。可是祈連山東西兩面的日出日落時間(人眼可見)一樣么? 樓主所問的是為何可見的日出日落不同。假設再一馬平川的沙漠,所看見的日落時間和在海邊所看見的日落時間是有一定差的。
另:不知道所說的盜貼是誰?我在「知道」裡面沒有出現這種問題吧?
Ⅳ 在哪個國家看日出好
地球是圓的
Ⅵ 歐洲旅遊景點
向中國開放旅遊市場的12國是法國、義大利、希臘、德國、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典和芬蘭。法國悠久的文化、希臘古典的城邦、音樂之鄉奧地利、千湖之國芬蘭等等,都是人們嚮往已久的旅遊さ亍?
歐洲12國開始了大力推薦旅遊景點的市場活動。在草簽備忘錄前兩天,西班牙駐華使館旅遊處參贊親自帶領巴塞羅那、安達露西亞等城市旅遊局官員推介西班牙旅遊資源;芬蘭旅遊局准備好了芬蘭旅遊的中文網站的宣傳手冊;義大利旅遊局駐中國第一家辦事處向國家旅遊局積極申請;法國將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舉行旅遊資源巡展。
旅行商們認為,歐盟成為我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後,出境游菜單將琳琅滿目。辦簽證也會非常方便,一次簽證可選擇12個國家的線路,比新馬泰一線三簽證方便得多。加上統一的歐元,也會給出遊帶來便捷。當然,價格偏高、飛行時間長,當地中文導游較少是歐洲游的不利因素。按目前商務考察報價「瑞士、法國、義大利10天游」1.5萬元。
享受歐洲20天
第一站:法國 留三天給巴黎
巴黎,這座世界聞名的浪漫之都,每一次到來,都能看到它迷人的不同之處。從羅浮宮的方庭上看藝術橋上的一抹夕陽;斜倚在18區的一個小酒館的櫃台上喝一杯白葡萄酒;於午後的陽光下坐在街頭雅緻的咖啡館,品味濃香的法式咖啡;夜晚從拉丁區的一個爵士俱樂部中傳出一聲聲嘹亮而有節奏感的薩克斯管樂聲。周日的巴黎塞納河邊,汽車是禁止通行的,它成為了為行人、溜冰鞋和自行車專設的道路。
巴黎提示:
交通:飛機和高速列車使得法國各大城市之間只需幾小時的旅程,剩下的就由輔助鐵路網覆蓋,在法國坐火車可以到達絕大部分城市。從巴黎到波爾多、或從巴黎到馬賽,乘高速列車都只需要三小時。每個城市都有有軌電車、地鐵和公共汽車網,可以在城市中自由穿梭。
住:既有極盡奢華的旅館,也有鄉村小客店。最大力推薦的選擇是在居民家中租房住宿,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法國人的生活方式,真正體驗法式生活。
食:大部分的餐館在12點至15點和19點至23點兩個時段營業,所有的大餐廳和位於火車站前的餐館則會延長營業時間。在大城市裡,一些小食品店一直營業到半夜。餐館里的飲用水和麵包是包含在菜價里的,按照常規,一般要給提供服務的侍者小費。
第二站:西班牙 在巴塞羅那逛兩天
到大教會廣場、西班牙廣場上去吹吹風,曬曬太陽,每星期四在巴塞羅那大教堂廣場會有古董跳蚤市場,每年三月這個廣場上還有一個歐洲最重要的古董博覽會——古董沙龍(Salon de Anticuarios)。巴塞羅那有許多古董店,而這些店大多都分布在新城區內。僅在古董街(Bulevard dels Anticuaris)上就有73家之多。在這些店裡,你可以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古董。在亞拉貢(C. Aragon)街和多斯德瑪姬街(C. Dos de Maig)有幾家和一般顧客做買賣的批發古董商。
巴塞羅那正越來越被認可為歐洲的一座真正的聚會城市。
西班牙提示:
交通:從巴黎經過觀光小鎮布利維(Brive),來到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巴塞羅那的大多數公交車都是從早晨五點半行駛到晚上十一點。
住:三、四、五星級酒店都有。
食:西班牙美食匯集了西式南北菜餚的烹制方法,其菜餚品種繁多,口味獨特。
第三站:法國第戎 中轉一天
離開西班牙巴塞羅那,到達法國第戎。
第戎主要特產是蝸牛菜和芥末,第戎也是法國知名的酒鄉,還擁有舉世聞名的葡萄酒、更加引人入勝的是鄉土佳餚的美食吸引力,因此熱愛美酒美食之旅的人,絕對不能錯過此紅酒區。第戎是以勃艮第地區葡萄酒鄉而聞名的富庶之地,保留了許多舊時貴族的豪華宮殿和遺跡,以古堡著稱全國。人與人之間既友善又活潑,那裡的氣氛會把你深深迷醉。
第四站:瑞士 利用三天去日內瓦和伯爾尼
離開法國,進入瑞士國界,首先可以去到日內瓦和伯爾尼。
日內瓦是瑞士境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坐落於西歐最大的湖泊——美麗的日內瓦湖之畔,法拉山和阿爾卑斯山近在眼前。首先可以去看看名人故居: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就誕生在老城一座古老的住宅里。英國詩人拜倫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區一棟名為迪奧大迪的別墅里。
在這別墅不遠處,是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舊居。
再來到瑞士中部高原城市盧塞恩(Luzern),它是個湖光山色相互映襯的美麗城市,也是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勝地之一。盧塞恩主要購物區有瑞士庭園(Schweizerhofquai),天鵝廣場(Schwanenplatz),Weggigasse街及樂隊廣場(Kapellplatz),從高檔時裝、手錶及珠寶,到一般的工藝品如木刻、陶瓷、布穀鳥鍾等都應有盡有。
第五站:義大利 從佛羅倫薩到威尼斯六天都不夠
離開瑞士,我們的下一站是義大利。羅馬的古跡,米蘭的工業,佛羅倫薩的雕刻、繪畫,威尼斯水城的貢多拉,都靈的菲亞特汽車,熱那亞的港口,比薩的斜塔,西西里和撒丁島的民俗風情,都讓人流連。
提到去義大利購物,十個人可有九個半會興奮得眉飛色舞,因為義大利每一個大城市都是購物天堂,北從米蘭、南至卡塔尼亞,你都可以瘋狂血拚到把卡刷爆;但這些城市又以佛羅倫薩為天堂中的天堂。因為佛羅倫薩的商品種類多、品牌齊全,不論頂級名品或平價購物都能各取所需;再加上購物區域集中,不需花太多時間、腳力,保證就能滿載而歸了。
在佛羅倫薩購物是一大樂事,因為購物區多在聖羅倫佐市場百花大教堂一帶,你可以一面參觀旅遊景點一面購物,享受知性之旅的同時也能為自己添新裝,或采購一些特殊的紀念品,讓回家後的記憶更加豐富!而佛羅倫薩還有兩樣非常特別的美食:牛肚、佛羅倫薩大排,同時咖啡的香醇,使得佛羅倫薩的文化之美更增添一股迷人的氣質。而市內街道到處是敞著門的工匠店鋪,傳統市場保留至今,出售金、銀器和珠寶,現代商店的櫥窗里展示著高級皮草、時裝、真絲領帶和木框鑲嵌的古建築印刷品。
不可不去的是著名的義大利水城威尼斯。坐著小船在這個城市上慢悠悠地盪著,生活好像沒有什麼煩惱了。威尼斯的美食比其他城市更多鮮味、更多品種,連草莓酒都變化多端,最有特色的就是黑墨魚面,嘗嘗吧。
第六站:奧地利 為茜茜公主流連兩天
離開義大利,便進入音樂之聲的故鄉-維也納。著名的維也納森林從西、北、南三面環繞著城市,遼闊的東歐平原從東面與其相對,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登上阿爾卑斯山麓,維也納森林波浪起伏,盡收眼底。從多瑙河盆地可以遠眺喀爾巴阡山閃耀的綠色峰尖,遼闊的平原猶如一幅特大的綠毯,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間。維也納環境優美,景色誘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稱。
在這里,需要去體會茜茜公主浪漫悲情的愛情故事和真實經歷。離開維也納,我們前往音樂神童莫扎特的故鄉薩爾斯堡。老城面積僅有80公頃,風景之嫵媚令人目眩神迷。這里最出名的是音樂節,每年固定在7月至9月舉行,邀請當今最炙手可熱的音樂家到薩爾斯堡表演。由於薩爾斯堡音樂節本身歷史悠久、名聲不錯,能夠被邀請入列,絕對是音樂家的最高禮贊,表演內容絕對是國際水準,每年總是吸引數百萬人次前往觀賞。還有,到薩爾斯堡,不要忘記購買著名的莫扎特巧克力。
第七站:德國 因為啤酒節狂歡三天
德國的重頭戲在慕尼黑。這里是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的文化中心兼首府,人文薈萃,洋溢著傳統的歡樂氣息,不過這里最出名的是啤酒。來到慕尼黑,就要品嘗慕尼黑烤豬腳,熏鮮魚配酸菜,再叫上一大杯啤酒,好不痛快!每年一度的慕尼黑「十月節」,也就是啤酒節,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節日。據說每年前往啤酒節的國內外遊客超過600萬人,啤酒節早已成為巴伐利亞的一大盛事。啤酒節上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的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
還可以順路到海德堡,晚上就在當地的小酒館坐坐,體會浪漫大學城的情調。
第八站:阿姆斯特丹 一天
阿姆斯特丹是水城,領略水城的風味一定要乘阿姆斯特丹的觀光遊船。遊船巡航運河以白天的一小時行程較為適合。從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前,每種航線的游覽船每隔15—30分鍾開一班。在船上常常可以發現在街道行走時所未留意到的景色。參觀博物館時,利用博物館遊船相當方便。這條航線巡迴於市內各主要博物館,隨時可以上下船。不但可以到梵谷美術館看看畫,還可以到國家音樂廳享受古典音樂,這里每逢星期三中午還可以免費欣賞午餐音樂會,不妨輕松地聆聽一番。
第九站:盧森堡 一天看古堡
看看古堡吧,它總會讓人遙想前幾個世紀的歐洲風情。
Ⅶ 看日出的話,去哪裡比較好
看日出的話,去哪裡比較好?
高山頂上和海濱都是看日出的好地方。
你沒有說明你在那裡?我推薦泰山日觀峰和普陀山海濱。
建議日期安排在8月12或13日,半夜看英仙座流星雨,早上看日出。
8月12日0時至天亮可看流星雨。05時16分09秒普陀日出。05時26分45秒泰山日出。
8月13日0時40分和5時30分左右是流星雨最大時刻。05時16分44秒普陀日出。05時27分33秒泰山日出。這是我推薦的。
半夜看英仙座流星雨在東北方。注意選擇遠離燈光干擾的地方。
祝你快樂!
Ⅷ 哪裡看日出最好
兩個地方 一個是海邊 一個是山頂 如果非要有區分的話 最好的看日出的地方就是山頂 因為在山地看日出會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除了美就是滿足 感覺世界彷彿就只剩下你一個人 海邊日出也美 但是沒有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