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鼠疫為什麼這么多

西班牙鼠疫為什麼這么多

發布時間: 2022-05-18 13:02:22

㈠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1918年3月4日,美國堪薩斯州的一名軍官感到不適,具體症狀為頭痛、高燒、肌肉酸痛、食慾不振。就像普通感冒一樣,軍官沒有注意。誰想到這種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像海嘯一樣席捲全球?這就是可怕的西班牙流感。 為什麼美國的流感爆發是以西班牙命名的?當時,西班牙是受流感影響最大的國家。全國有800多萬人感染了流感,就連當時的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未能倖免。因此,這種疾病在當地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西班牙人承擔了美國人的責任。直到12月才逐漸進入嚴冬,北方下大雪,流感才逐漸消失。

㈡ 黑死病的起因是什麼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約在14世紀40年代散布到歐洲,而「黑死病」之名是當時歐洲的稱呼。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 500萬人死亡,其中2 500萬為歐洲人。根據估計,中世紀歐洲約有1/3的人死於黑死病。

起因及症狀

通常認為,1346年,在韃靼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法卡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細菌戰。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1348年,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該病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東,然後由船舶帶到歐洲。(據我國有關資料記載: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 500萬餘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地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 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在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勞動力短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蕪,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飢荒。

另外據考證,黑死病的大暴發也與中世紀歐洲大量的屠殺所謂女巫有關,因為當時的普遍信仰宗教歐洲人認為貓是女巫的寵物和助手,所以貓被大量的消滅,以至於在當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貓在歐洲絕跡。黑死病重要的傳播媒介老鼠則在這條斷裂的生物鏈中以幾何數量增長,為黑死病的暴發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

據統計,黑死病使當時歐洲人死去1/3,但這對貓來說卻是個好消息,此時因它們具有捉鼠的本領而大受歡迎。可是一旦黑死病結束,貓又將失寵了。

印度鼠身上的蚤,是致命的瘟疫或稱「黑死病」的傳播者。

在整個16個世紀和17世紀,都曾發生過嚴重的瘟疫。

災難

在14世紀中期,歐洲受到一場具毀滅性影響的瘟疫侵襲,即一般人所稱的黑死病。它從中亞地區向西擴散,並在1346年出現在黑海地區。它同時向西南方向傳播到地中海,然後就在北太平洋沿岸流行,並傳至波羅的海。約在1348年,黑死病在西班牙流行,到了1349年,就已經傳到英國和愛爾蘭,1351年到瑞典,1353年到波羅的海地區的國家和俄羅斯。只有路途遙遠和人口疏落的地區才未受傷害。根據今天的估算,當時在歐洲、中東、北非和印度地區,大約有1/3到1/2之間的人口因而死亡。

黑死病可能是一種淋巴腺腫的瘟疫,這種由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在今天仍然被發現而且同樣危險。這種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攜帶,帶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等老鼠死後,再跳到人體身上,透過血液把細菌傳染到寄生主的體內。黑死病因其可怕的症狀而命名,患者會出現大塊黑色而疼痛並且會滲出血液和濃汁的腫瘤。受感染的人會高燒不退且精神錯亂。很多人在感染後的48小時內就死掉,但亦有少數人能夠抵抗這個傳染病而存活下來。

許多城鎮因此人口大減,上至領主下到農奴都不能倖免,而這些人都對社會都有一定價值,他們若非從事農耕便是其他工作,一旦他們移居到城市,就會加速瘟疫的傳染。

黑死病盛行的後期,由於肥皂的發明,使其感染概率下降,最後直到滅絕。目前黑死病病毒僅在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實驗室存在。

黑死病是歷史上最為神秘的疾病。從1348年到1352年,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這條毀滅之路斷送了歐洲1/3的人口,總計約2 500萬人!在此後300年間,黑死病不斷造訪歐洲和亞洲的城鎮,威脅著那些劫後餘生的人們。盡管准確統計歐洲的死亡數字已經不可能,但是許多城鎮留下的記錄卻見證了驚人的損失:1467年,俄羅斯死亡127 000人;1348年德國編年史學家呂貝克記載死亡了90 000人,最高一天的死亡數字高達1 500人!在維也納,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喪命;根據俄羅斯摩棱斯克的記載,1386年只有5人倖存!

650年前,黑死病在整個歐洲蔓延,這是歐洲歷史上最為恐怖的瘟疫。歐洲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先驅薄伽丘在1348~1353年寫成的《十日談》就是瘟疫題材的巨著,引言里就談到了佛羅倫薩嚴重的疫情。他描寫了病人怎樣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氣,直到死者的屍體發出了腐爛的臭味,鄰居們才知道隔壁發生的事情。旅行者們見到的是荒蕪的田園無人耕耘,洞開的酒窖無人問津,無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閑逛,當地的居民卻無影無蹤。

這場災難在當時稱作黑死病,實際上是鼠疫。鼠疫的症狀最早在1348年由一位名叫博卡奇奧的佛羅倫薩人記錄下來:最初症狀是腹股溝或腋下的淋巴腫塊,然後,胳膊上和大腿上以及身體其他部分會出現青黑色的皰疹,這也是黑死病得名的緣由。極少有人倖免,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在3天內死去,通常無發熱症狀。

黑死病最初於1338年中亞一個小城中出現,1340年左右向南傳到印度,隨後向西沿古代商道傳到俄羅斯東部。從1340年到1345年,俄羅斯大草原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1345年冬,韃靼人在進攻熱那亞領地法卡,攻城不下之際,惱羞成怒的韃靼人竟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拋入城中,結果城中瘟疫流行,大多數法卡居民死亡了,只有極少數逃到了地中海地區,然而伴隨他們逃難之旅的卻是可怕的疫病。

1347年,黑死病肆虐的鐵蹄最先踏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大的貿易城市。到1348年,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法國、敘利亞、埃及和巴勒斯坦都暴發了黑死病。

1352年,黑死病襲擊了莫斯科,連莫斯科大公和東正教的教主都相繼死去。黑死病的魔爪伸向了各個社會階層,沒有人能逃避死亡的現實。

沒過多久,這種殘酷的現象在歐洲已經比比皆是,法國的馬賽有56 000人死於鼠疫的傳染;在佩皮尼昂,全城僅有的8名醫生只有一位從鼠疫的魔掌中倖存下來;阿維尼翁的情況更糟,城中有7 000所住宅被疫病弄得人死屋空;巴黎的一座教堂在9個月中辦理的419份遺囑,比鼠疫暴發之前增加了40倍;在比利時,主教大人成了鼠疫的第一個受害者。從此以後,送葬的鍾聲就不停地為新的死者哀鳴。甚至歷史上著名的英法百年戰爭也曾由於暴發了鼠疫被迫暫時停頓下來。

1348年底,鼠疫傳播到了德國和奧地利腹地,瘟神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成千上萬的人被鼠疫吞噬。維也納也曾經在一天當中死亡960人,德國的神職人員當中也有1/3被鼠疫奪去了生命,許多教堂和修道院因此無法維持。

除了歐洲大陸,鼠疫還通過搭乘帆船的老鼠身上的跳蚤跨過英吉利海峽,蔓延到英國全境,直至最小的村落。農村勞力大量減少,有的庄園里的佃農甚至全部死光。生活在英國中世紀的城鎮里人們,居住的密度高,城內垃圾成堆,污水橫流,更糟糕的是,他們對傳染性疾病幾乎一無所知當時人們對死者屍體的處理方式也很簡單,處理屍體的工人們自身沒有任何防護,這幫助了疾病的蔓延。為了逃避死亡,人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他們祈求上帝、吃精細的肉食、飲用好酒……醫生們企圖治癒或者緩和這種令人恐懼的症狀,他們用盡各種葯物,也嘗試各種治療手段,從通便劑、催吐劑、放血療法、煙熏房間、燒灼淋巴腫塊或者把干蛤蟆放在上面,甚至用尿洗澡,但是死亡還是不斷降臨到人間。一些深受宗教束縛的人們以為是人類的墮落引來的神明的懲罰,他們穿過歐洲的大小城鎮遊行,用鑲有鐵尖的鞭子彼此鞭打,口裡還哼唱著:「我最有罪」。而在德國的梅因茲,有1?2萬猶太人被當做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斯特拉堡則有1?6萬猶太人被殺。只有少數頭腦清醒的人意識到可能是動物傳播疾病,於是他們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貓狗等家畜身上,他們殺死所有的家畜,大街上滿是貓狗腐敗的死屍,腐臭的氣味讓人窒息,不時有一隻慌亂的家貓從死屍上跳過,身後一群用布裹著口鼻的人正提著木棍窮追不舍。沒有人會憐憫這些弱小的生靈,因為它們被當做瘟疫的傳播者。

黑死病奪走了當時每4個歐洲人中的一個。當可怕的瘟疫突破英吉利海峽,在南安普敦登陸時,這座海邊城市幾乎所有的居民都在這場瘟疫中喪命,而且死得都非常迅速,很少有人得病後能在床上躺上兩三天,很多人從發病到死亡只有半天時間。

黑死病給當時社會的各個方面都以沉重的打擊和深遠的影響。黑死病登陸英國土地的同一年,英國土地上的牲畜也難以倖免。一個牧場有5 000頭羊突然死亡,它們屍體散發出惡臭,連野獸和鳥都不願意碰一下。所有牲畜的價格都急劇下降,即便活著的人也很少能保住自己的財產。本來值40先令的一匹馬,現在只能賣6?5先令,一頭壯實的公牛隻能賣4先令,一頭母牛12便士,小牛6便士,一頭羊3便士,一頭肥豬5便士。羊群和牛群在田野里四處漫遊,沒人去照管它們,聽憑它們死在農田裡、溝渠里。

到了第二年的秋天,一個收割者替人幹活索取的報酬大大提高了,每天不得低於8便士。還得供他吃飯。許多莊稼在田裡腐爛掉了,因為請不起人來收割它們。在瘟疫流行的年代,勞動力的匱乏成為最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時,國王發布命令說,無論是收割莊稼的工人還是其他僱工,都不準索取高於往年水平的工資,違反者將給予嚴厲懲罰。但是勞工們根本不理睬國王的命令。任何人想要僱傭他們,都得付出比往年多得多的錢,否則就讓你的莊稼或者果實腐爛在農田和果園里。當國王得知自己的命令無論在僱主還是僱工一方都未得到執行的時候,就對所有教會土地所有者、庄園主、騎士、地主處以罰款;並對所有的自由農業工人處以100先令、40先令到20先令不等的罰金。後來國王又派人逮捕了許多僱工並把他們投入了監獄,他們不得不向國王支付很大數額的罰金,未被逮捕的僱工有很大的部分都躲藏到森林裡去了。以同樣的方式,國王還處置了許多的藝人。

在英格蘭瘟疫肆虐時,蘇格蘭人也跑來趁火打劫。當他們聽說英格蘭人中間正在流行著瘟疫時,以為他們的詛咒終於應驗了,因為他們一直在詛咒:「讓英格蘭人遭瘟疫吧!」現在一定是上帝在懲罰英格蘭人了。於是,蘇格蘭人在塞爾克森林聚集起來,准備協助上帝徹底的消滅英格蘭人。但這個時候,死神也攫住了他們,在幾天的時間里就死了5 000個蘇格蘭人。剩下的人准備返回自己的家園,卻遭到英格蘭人的反擊,死傷又過大半。

瘟疫之村

英格蘭德比郡的小村亞姆有一個別號,叫「瘟疫之村」。但這個稱呼並非恥辱,而是一種榮耀。1665年9月初,村裡的裁縫收到了一包從倫敦寄來的布料,4天後他死了。月底又有5人死亡,村民們醒悟到那包布料已將黑死病從倫敦帶到了這個小村。在瘟疫襲來的恐慌中,本地教區長說服村民作出了一個勇氣驚人的決定:與外界斷絕來往,以免疾病擴散。此舉無異於自殺。一年後首次有外人來到此地,他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座鬼村,卻驚訝地發現,盡管全村350名居民有260人被瘟疫奪去生命,畢竟還有一小部分人活了下來。

有一位婦人在一星期內送走了丈夫和6個孩子,自己卻從未發病。村裡的掘墓人親手埋葬了幾百名死者,卻並未受這種致死率100%的疾病影響。這些倖存者接觸病原體的機會與死者一樣多,是否存在什麼遺傳因素使他們不易被感染?由於亞姆村從1630年代起就實施死亡登記制度,而且幾百年來人口流動較少,歷史學家可以根據家譜准確地追蹤倖存者的後代。以此為基礎,科學家於1996年分析了瘟疫倖存者後代的DNA,發現約14%的人帶有一個特別的基因變異,稱為CCR5-△32。

這個變異並不是第一次被發現,此前不久它已在有關艾滋病病毒(HIV)研究中與人類照面。它阻止HIV進入免疫細胞,使人能抵抗HIV感染。300多年前的瘟疫,與艾滋病這種誕生未久的現代瘟疫,通過這個基因變異產生了奇妙的聯系。

出血熱黑死病

不過最近,兩名英國科學家又為黑死病這一方增加了新的砝碼。鼠疫與CCR5-△32的關系被實驗推翻,這並不妨礙利物浦大學的蘇珊·斯科特和克里斯托弗·鄧肯把黑死病同這個變異聯系起來。因為他倆早就提出,黑死病並非通常所認為的腺鼠疫,而是一種由病毒導致的出血熱,可能與埃博拉出血熱類似。他們曾出版《瘟疫生物學》和《黑死病的回歸》等著作,詳細闡述有關觀點。

斯科特和鄧肯在2005年3月的《醫學遺傳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建立數學模型,用計算機模擬了歐洲人口變化與上述基因變異頻率變化的關系,顯示驅動這個變異擴散的壓力來自「出血熱瘟疫」。而天花只在1 700~1 830年間對歐洲形成較大威脅,其流行時間和頻率並沒有達到此前研究認為的程度,不可能是造成這個基因變異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斯科特和鄧肯告訴記者:「1996年有關(CCR5-△32變異)的成果發表,我們馬上就認識到,歐洲的瘟疫促進了這個變異的頻率升高。」他們說,「事實上,這其中的推理很明顯:△32變異的分布情況與瘟疫在歐洲的分布情況相同,這很好地顯示了後者促進了(變異頻率)上升,」在談到歐洲的黑死病瘟疫時,他們說,「我們提出,這些傳染病是由一種病毒性出血熱導致,後者也使用CCR5受體來進入免疫系統。△32變異為病毒性出血熱感染提供了類似的遺傳抵抗力。」

紙莎草文獻的記載顯示,公元前1500—前1350年,在法老時代的埃及,尼羅河谷就存在出血熱。此後2000多年間,地中海東岸不斷大面積暴發出血熱。例如公元前700—前450年、公元前250年,美索不達米亞曾發生出血熱。據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的描述,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瘟疫的症狀與黑死病非常相似。「查士丁尼瘟疫」從衣索比亞發源,沿尼羅河谷而下,於公元541年到達敘利亞,然後是小亞細亞、非洲和歐洲,542年抵達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持續到公元700年,其間反復暴發,拜占庭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記載了這場瘟疫的細節,其症狀與雅典瘟疫和黑死病都很像。

CCR5-△32變異可能出現於2500—3000年前,人類文明早期這些反復暴發的出血熱使其頻率持續上升,從最初的單個變異達到1347年黑死病襲來之前的1/20 000。然後,經過黑死病的大清洗,其頻率增加到了現在約10%的水平。人們一般認為1665—1666年倫敦大瘟疫是黑死病最後的罪行,但斯科特和鄧肯說,出血熱瘟疫在這以後並沒有消失,持續在北歐和俄羅斯活動,直至19世紀,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北歐和俄羅斯人中的變異頻率最高。

斯科特和鄧肯認為,要追溯出血熱的來源,要回到人類的搖籃——東非大裂谷的肯亞和衣索比亞等地,在那裡,人類祖先與動物共生的歷史最為悠久。這種病的潛伏期長達37~38天(這與義大利人於14世紀率先發現的40天有效隔離期吻合,而與腺鼠疫的特徵不合),即使在中世紀,這么長的時間也足以讓感染者將病毒帶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它在跨國交通非常便利的當代再度暴發,將造成巨大災難知識點黑死病溯源新解

關於黑死病的源頭最近有一個新的說法。公元6世紀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災難:由於地球上的農業被完全毀滅,全球爆發了一次災難性的大飢荒,並最後引發了那場在歐洲大地肆虐、讓人們談之色變的黑死病。據英國媒體2月4日報道,最新的科學研究終於找到了那場大災難的根源:禍起與地球相撞的一顆小彗星!

利用1994年從木星上形成的彗星撞擊點上取得的信息,彗星撞地球之後,灰塵就會在巨大的沖擊力的作用下,在空氣中四處傳播,並很快籠罩全球。德里克教授說:「這個時期正好與傳染病在歐洲的流行時期巧合。當時歐洲在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人們相信那是黑死病第一次在歐洲出現。」缺少陽光的照射,地球上的生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普遍歉收,這在生產力不發達的當時給很多人帶來了衣食之憂。由於很多餓死的人屍體就流落街頭,再加上人們都食不果腹,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弱,因此黑死病立即在歐洲大陸傳播開來。

㈢ 西歐黑死病,為何被說為是舊時代的終曲

1362年的初夏,遼闊的地中海吹來濕熱的海風。年輕的西蒙醫生佇立在船舷邊,淺綠色的瞳孔倒映著遠處鉛灰色的天空。風雨將至,天際盡頭的陸地一片昏暗。三桅帆船破開起伏的海潮,向著亞平寧半島的熱那亞駛去。

這是第二輪黑死病肆虐的第二年,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灰色的死寂當中。西蒙曾在春天來臨時趕往倫敦參加了老友的葬禮,根據倫敦市政廳的規定,每位亡者的葬禮只允許兩位親屬參加。不過西蒙的老友已經連兩位親屬都湊不足了,他們大都死在了爆發於1348年的第一輪黑死病肆虐期,剩下的也都四散流亡而去。

老友生前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同時也是一名醫生,曾奮力奔走在對抗黑死病的最前線,可他所信奉的主卻並沒有給予他祝福,疾病迅速奪走了他的生命。

實際上,當黑死病於1348年傳入英國,直至1350年疫情消退,全國總計有近一百萬人死於瘟疫。人口總計十萬人的倫敦城,到了1350年,有超過五萬人病死,全城人口直到五十年後也未能完全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可怕的疾病正在一步步摧毀人們對於生活的信心,人們對於基督教的信仰正在崩塌,動亂與謠言充斥著街頭巷尾的每個角落。在安葬了老友之後,西蒙決心接受另一位醫生故友的邀請,前往義大利中部的貿易古城錫耶納,那兒有一群人正在研究當下黑死病的起源與防治,正在打一場關乎文明存亡的戰役:抗擊黑死病之戰。



勇氣的贊歌與斗爭的果實

錫耶納古城近在眼前了。這座城市自1186年便與佛羅倫薩的教皇派進行了曠日持久的領土之戰,但戰爭並沒有擊垮這座城市的居民對生活的堅持,縱使加上當下肆虐的黑死病也不行。

不遠處,一座巨大而宏偉的教堂浮現眼前,那是正在建造中的錫耶納大教堂,倘若建成,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不過由於黑死病的影響,半數居民喪生,教堂被迫停工,開工之日遙遙無期。

實際上,直至21世紀的現在,錫耶納大教堂也沒有完全修建完成,這座殘缺的教堂好似對那段灰暗歲月的見證,記錄並訴說著那個時代的人們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在困境中展現出的無與倫比的勇氣。

來的路上,西蒙閱讀了一名修士的臨終記錄。修士名叫約翰克林,來自愛爾蘭基爾肯尼的方濟各會,也是那座修道院唯一的倖存者。他詳細記錄了修道院里發生的一切,人們的抗爭,對生活的渴望,以及那些鮮活生命的凋零。他在最後寫道:

「時間沖淡了不該忘卻的記憶,後人將之遺忘,似乎整個世界都落入了惡魔的掌中。我等候死神的降臨,將羊皮紙留存以備此用。倘有存活者,有亞當之同類免於瘟疫者,續我未竟之功。」

西蒙在朦朧的細雨中注視著遠處殘破的錫耶納大教堂。他知道,這里將是自己奮斗的戰場。

從倫敦到莫斯科,從挪威到佛羅倫薩,他看見人類的悲痛與勇氣同時浮現在眼前,看見無數人迷茫或熱情的雙眼,他看見遼闊的大地上,舊的時代正如潮水般消散,新的時代在一片廢墟中徐徐升起。

而在抗擊這場人類文明史上空前浩劫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與認知,將如火炬一般不斷傳承,直至成為新時代人們對抗病毒的,新的勇氣。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感謝閱讀

㈣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

有意思的是,這次來自1918年席捲全世界的西班牙流感,竟然最初是從美國爆發的。而在此之時,中國在北洋政府的統治下,又發生了什麼?

(一)西班牙大流感

根據最早的記錄來看,在1918年3月4日,一名來自美國堪薩斯州的軍官感到身體不適,具體症狀是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就和普通的感冒一樣,軍官也沒有放在心上,誰成像這個疾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里如海嘯一般席捲了整個世界,這就是恐怖的西班牙大流感。

那麼,在這次大流感肆虐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據稱至少死了三百萬。而國情與中國相差無幾的印度死了1700萬人。當時台灣正處於日本殖民下,他們的管理相對北洋政府時期的混亂要正規一些,據統計,台灣地區也因流感死亡了5萬人。

由此看來,不論何時當疫情來襲之時,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互相推諉與攻訐更是下策。

㈤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4千萬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

102年前,曾有一場大瘟疫——西班牙大流感,改變了世界。1918年,世界總人口才堪堪達到17億。這場大流感,造成5億人感染,2500萬到4000萬人死亡,致死率高達2.5%~5%。我國在這段時間,也受到了重創。雖說流感的名字叫「西班牙大流感」,可疫情的起源,並非來自於西班牙。

政府和民間隨後也開展治疫工作,比如焚燒中草葯消毒空氣、用石灰水潑灑房屋等。到了12月以後,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國內疫情才慢慢好轉起來,之後也就沒有發生過了。

㈥ 黑死病!!!

14世紀20年代,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灘流行並向東傳播,10年後在我國中原地區蔓延。那時,中原地區本已遭受乾旱、地震和洪水之災,黑死病的侵襲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1339年,中亞的老鼠們帶著黑死病菌東奔西走,所到之處災難深重:印度人口減少;韃靼地方(當時受蒙古統治的西亞)、東歐一帶 、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一帶,包括今伊拉克等地)以及亞美尼亞等地區屍橫遍野;庫爾德人逃進深山,但仍難躲避災難。1347年,黑死病傳至君士坦丁堡和亞歷山大(今埃及城市)。1348年初,亞歷山大一天之中就死了1000人。開羅的情況更糟,盡管當時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50萬人,但在黑死病的高峰期,開羅每天死亡7000人。到了1349年,這場瘟疫襲擊了整個中東地區,造成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達二分之一。
那場災難也沒有放過歐洲。1346年,黑死病傳到俄羅斯南部的克里米亞半島。1347年10月,帶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熱拉亞人的船上,從克里米亞半島來到西西里島東北的墨西拿港,該島很快就布滿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襲威尼斯和熱拉亞兩個港城,然後蔓延至整個義大利。佛羅倫薩受災最重,城裡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國當局趕忙驅逐了一艘帶有黑死病人的遊艇,但為時已晚,鼠疫已經在馬賽登陸,並由此而進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蘭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後,從愛爾蘭、挪威到維爾茨堡(今德國中南部城市)、維也納的廣大地區都變成了黑死病流行區域。但災難並未就此結束,它無情地掃盪了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於1532年「進軍」俄羅斯西部。
14世紀後半期,歐洲還出現過數次嚴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紀末,歐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襲擊。16世紀和17世紀,黑死病仍對歐洲人的生命構成極大威脅。1664~1665年流行於倫敦的黑死病為害不小,被人們稱為倫敦大瘟疫。1894年,我國廣東、香港一帶出現的黑死病,傳播范圍也很廣。1898~1928年間,黑死病在印度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直到20世紀60年代,黑死病還曾在越南流行
那麼,黑死病就是起源於14世紀的歐洲?不,根據歷史記載,在更早之前,遠至公元前,就有過這種可怕傳染病的發生。
公元前430年,一場黑死病襲擊雅典,導致城裡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其中包括雅典的貧民領袖伯利克里。那次瘟疫大概源於衣索比亞,經埃及傳入雅典。
公元2世紀和3世紀,羅馬帝國曾多次發生過黑死病。其中發生在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略統治時期公元161~180年的一場黑死病,持續時間竟長達15年之久。
公元541年,拜占廷帝國發生黑死病,流行地區包括中亞、南亞、阿拉伯半島、北非、伊比利亞半島、丹麥和愛爾蘭。從這一年秋到第二年春,僅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就死了20萬人。那場瘟疫導致歐洲南部五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黑死病,醫學上稱作腺鼠疫、腹股溝淋巴結鼠疫,簡稱鼠疫。1894年,法國細菌學家耶爾森和日本細菌學家柴三郎不約而同地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細菌。人們為了紀念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將其命名為巴斯德氏鼠疫菌。也有人按照耶爾森的名字將這種細菌稱為耶爾森氏鼠疫桿菌。這種細菌喜歡生活在動物血液里和跳蚤胃裡。而跳蚤又寄生在嚙齒動物毛發間,通常是寄生在東游西竄的老鼠身上,有時也寄生在松鼠身上,所以極容易傳播。科學家們直到現在都還不知道老鼠為什麼酷愛「旅遊」,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老鼠經常乘船遠航,它們偷吃船上的糧食,躲在布包中休息,好吃好住,還抓緊時間生兒育女,就這樣在大海航行結束後,又上岸進城遊逛。

㈦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瘟疫

這種事情不好說,因歷史上有些資料並不全。這次算大的了!

㈧ 歷史上黑死病帶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究竟有多可怕

這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在短時間內席捲了全世界,展現出了極強的傳染性和殺傷力。在積極防治病毒的同時,人們想起了淡出大眾視野其實還沒有太久的非典,想起了曾讓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的西班牙流感,也想起了天花、瘧疾、霍亂、鼠疫等歷史上曾經降臨人間,帶來無數死亡和痛苦的瘟疫。又因為自古到今的瘟疫很多都是以老鼠作為載體,所以鼠疫在眾多瘟疫中可以說知名度、殺傷力都數一數二。


這三次鼠疫大爆發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三次浩劫,它們都造成了人口的銳減、社會秩序被擾亂,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

不過,它也推動了人類對公共衛生和醫療事業的認識,如現在被普遍採用的"隔離"措施,就是第二次大爆發時米蘭大主教所發明的。

㈨ 西班牙大流感全球5千萬到一億人死亡,當時中國的情況如何,對此你怎麼看

首先要知道的是西班牙大流感並不是起源於西班牙,據最早記錄流感病毒的產生是在1918年3月4日,美國的堪薩斯州的軍營里有士兵出現了發病症狀,患者反應是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3周之內,這個僅有3萬人的軍營,就有1100人發病。

這個時候,歐洲正在爆發第一次大戰,美國在這一年也加入了戰團。1918年3月,第一批美軍8.4萬人被投送到了法國,隨即法國也開始爆發流感。隨著美軍源源不斷的投入戰場。整個歐洲各國沒有一片土地是安寧的。

由於各國間正打得不可開交,都沒有把精力用在防治流感病毒上,也導致了病毒的大肆傳染,新聞媒體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戰事的關註上,病毒方面的消息報道的比較少,甚至被官方封鎖,怕影響軍心。

國人根據流感的發病特徵,為它取了中國名「骨痛病」、「五日瘟」。1918年11月6日,上海的《申報》登了一篇定海縣知事馮秉乾針對流感撰寫的一首通俗的六言詩,題為《救治時疫之布告》:

定邑城鄉內外,近來疫症流行。由於天時亢旱,井河飲料不清,加以人民習慣,多不講究衛生,以致釀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頃。民生疾苦如此,本縣軫念殊深,特與醫家考證,厥病是為風瘟。主治宜銀翹散,有無咳嗽須分。葯味照方加減,初起服之極靈。茲將各方列後,布告縣屬人民,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請醫生,趕緊照方買葯,連服自可安寧。按照清潔方法,大家認真實行,既於衛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詩里的「風瘟」是中醫對流感的稱呼,「銀翹散」是中醫名家吳鞠通研製的治療流感的名方。

政府官員在發行量很大的報紙上專門刊登布告,可想而知,1918年的大流感對中國的破壞是非常大的。

㈩ 為什麼這幾年的傳染病這么多

黑死病 14世紀,鼠疫大流行,當時被稱為「黑死病」,流行於整個亞洲、歐洲和非洲北部,中國也有流行。在歐洲,黑死病猖獗了3個世紀,奪去了2500萬餘人的生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 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疫情持續時間長。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很多,以至勞動力食缺。整個村莊被廢棄,農田荒鞠,糧食生產下降。緊隨著黑死病而來的便是歐洲許多地區發生了飢荒。勞動力匱乏經濟遭受重創。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大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7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5000多萬。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顯示,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鳥類。實際上是禽流感的變異。 死亡曲線呈「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且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死亡人數多、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極短。 和黑死病類似,流感期間,交通、飯店、零售、旅遊和娛樂業不景氣,醫院和健康服務成了最大的贏家。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瘋牛病 主發國在英國。據估計死亡人數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逐年上升,迄今為止死於此疫的人數為69人。波及至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和塞普勒斯等。 對於這種病毒究竟通過何種方式在牲畜中傳播,又是通過何種途徑傳染給人類,科學家研究的還不清楚。 蔓延迅速,波及范圍廣,潛伏期長。 牛肉產業是美國農業領域中最重要的產業,產值高達1880億美元,約占農業總產值的20%。提供了140萬個就業機會。據美國有線新聞網估計,瘋牛病事件將給美國造成了至少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口蹄疫 2001年,英國暴發口蹄疫,集中宰殺、焚燒了近700萬頭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許多農民損失慘重。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及一些歐洲國家等;東南亞各國、中國香港、中國大陸等皆屬」口蹄疫疫區」。 病畜的水皰液、乳汁、尿液、口涎、淚液和糞便中均含有病毒。該病人侵途徑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經呼吸道傳染。 具有流行快、傳播廣、發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學特點,疫區發病率可達50%一100%,犢牛死亡率較高。傳播無明顯的季節性。 口蹄疫使英國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由原先預測的2.3%降至2%,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70億英鎊。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受到重創。據報道,與2000年同期相比,僅英國鄉村地區的旅遊收入就減少了75%。
SARS 2003年,我國內地24個省區市先後發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個縣和市(區)。截止8月16日10時,我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氣溶膠傳播,不排除密切接觸傳播。 發病快,傳播范圍廣,死亡率高。 2003年旅遊收入減少約1200億元,影響全年GDP少增長1.1個百分點。餐飲業零售額減少約315億元,影響GDP少增長0.3個百分點。對其它消費品的整體影響較小,在200億元左右,影響GDP少增長0.2個百分點。外貿凈出口比2002年減少約70億美元,影響GDP少增長0.5個百分點。對投資的影響約500億元。
禽流感 到目前為止全球共有15個國家和地區的393人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國從03年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初禽流感席捲美國和亞洲部分國家,中國、日本、越南等國上百萬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 禽流感具有很長的歷史,多發於鳥類中,到目前為止,主要是由禽類傳播給人。 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過1.5億只禽類被撲殺,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00億美元。范圍波及至農業、旅遊業等行業。世行預言禽流感將造成全球經濟損失達8千億美元。
豬流感 主發於墨西哥,確認及疑似豬流感死亡人數升至152人;全國疑似病例高達4000餘人。美國確診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還波及至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韓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9個國家。世界銀行預測全球將會因此損失3萬億美元,經濟復甦會遭受重大影響。 豬流感極有可能存在兩種方式傳播,即豬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進一步傳播。 通常情況下,兒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感染,但此次墨西哥發現的豬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為年輕人。 一些市場分析師認為,豬流感一旦大規模暴發,將給已經遭受重創的全球經濟帶來進一步沖擊,僅有制葯等少數行業能從中獲益。 而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預測,如果全球范圍內暴發一次流感疫情,那麼整個世界將為此「埋單」3萬億美元。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9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6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3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0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1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6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2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3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