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美國墨西哥灣有多少油井

美國墨西哥灣有多少油井

發布時間: 2022-05-15 11:24:40

『壹』 墨西哥灣的漏油油井是哪個國家的啊

美國新奧爾良東南130英里處作業的瑞士越洋鑽探公司(Transocean)所屬,英國石油公司租用的石油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並著火。

很顯然是屬於美國專屬經濟區的,2008年07月14日布希宣布解除在美國近海開採石油的行政禁令之後開發的,美國有關近海石油開采禁令共有兩個,一是美國政府頒布的行政禁令,一是國會的法律禁令。國會的法律禁令於1981年頒布,此後每年經重審延長,目前已連續維持27年之久;美國政府的行政禁令始於1990年。只有這兩個禁令同時都被解除,石油公司方可在這些油田開採石油。

根據近海石油開采禁令,除中、西墨西哥灣和阿拉斯加沿岸部分水域外,佔全美近海水域85%的大西洋、太平洋和佛羅里達州東墨西哥灣水域均不允許石油開采。

2007年美國石油日產量達510萬桶,居世界第三。美國2009年石油產量接近2.67億噸,美國只是封存了阿拉斯加和本土的部分油田,並且使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及路易斯安娜州沿岸4個深部地下鹽丘進行石油戰略儲備,從來沒有停止過石油生產。

『貳』 美國石油主要分布

美國是世界上已探明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04年1月1日,其探明石油儲量為227億桶,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美國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納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美國石油儲量較1990年下降了約20%。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聯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其中原油產量為570萬桶 /日,其餘為天然氣液(NGL)。目前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納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由於美國大部分的能源資源集中在聯邦政府所屬的領地內,而油氣的勘探開采受到聯邦政府的諸多限制,因此石油產量難以有大幅增長。由於能源投資的低回報,1980年以來石油工業投資大為縮減,導致美國現有的管道運輸、煉廠加工等石油供應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產能嚴重不足,與此同時,國內生產成本高於國際水平,環保要求日益苛刻,受此影響,許多煉油廠被迫關閉,有關資料數據顯示,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美國沒有新建一座煉油廠。美國的石油煉制加工行業主要集中於得克薩斯州、路易斯安納州、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賓西法尼亞州、新澤西州、華盛頓州、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納州。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統計,美國2002年石油煉制加工能力為1676萬桶/日,占當年世界總煉油能力8390桶/日的 20%左右。

『叄』 美國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美國是世界上已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2004年1月1日,其探明石油儲量為227億桶,在世界上排名第11位。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那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那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當時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2/3。圖19-2和圖19-3為美國石油與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圖19-3美國天然氣生產變化圖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2003年日消費量為2007.1萬桶(相當於9.143億噸),較上年增長1.9%,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25.1%。在美國目前的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2%,煤佔24%,天然氣佔20%,核能佔8%,水能、太陽能及風能等佔6%。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在美國2003年石油消費構成中,交通運輸用油約占石油消費總量的67.5%,工業用油約佔24.2%,民用油約佔3.9%,電力用油約佔2.4%,商業用油約佔1.9%。美國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開始注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節能,能源強度持續下降,90年代末生產每一美元所需能源較1970年下降了44%,年人均石油消費量從1978年的31桶減少至2000年的26桶,降幅為20%。從總體看,1973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了126%,而能源消費僅增30%。

此外,由於美國交通運輸業占其石油總消費的65%以上,20世紀80—90年代低油價時期美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車型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越野車和跑車等高耗油交通工具備受消費者青睞。因此以汽油為主體的石油產品需求有較大幅度的攀升,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20年美國石油日消費量將達到2600萬~2700萬桶。

『肆』 墨西哥灣深水勘探概況是什麼

墨西哥灣是世界深水油氣勘探和開發的「金三角」之一。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西哥灣已逐漸成為重要的石油天然氣來源地,隨著該地區近岸水域和淺水水域油氣產量的下降,石油公司開始將目光轉向開發分布在水深1000ft(305m)或更深水域的油氣資源。墨西哥灣地區已經成為全球石油工業在深水領域開展油氣勘探開發的焦點。

1975年Shell公司在位於密西西比峽谷水深約313m處發現了Cognac油田,揭開了墨西哥灣深水油氣勘探的序幕。墨西哥灣的Trident油田最大鑽井水深現可達到3272m。截至目前,墨西哥灣深水油氣總儲量約為43.636×108m3。其中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區為29.256×108m3,墨西哥國墨西哥灣深水區為14.38×108t。

美國墨西哥灣:美國將其轄區內的墨西哥灣盆地按深度分為「淺水區」(<305m)和「深水區」(>305m)兩部分。美國墨西哥灣的大氣田多位於深水區。Thunder Horse油田是1999年發現於墨西哥灣的一個大型深水油田;Tiber油田是位於美國墨西哥灣Keathley峽谷102區塊的「巨型」深水油田,由英國石油公司於2009年9月發現。

1995年墨西哥灣石油原始可采儲量為16.82×108t,天然氣儲量為4.06×1012m3,到1996年美國的新增石油儲量主要來自墨西哥灣油氣區。1999年在墨西哥灣深海區水深1850m處發現了雷馬油田探明儲量為1.03×108t石油和215×103m3天然氣,估計總可采儲量超過1.37×108t油當量。

2001年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區的年產油量(271×106bbl)首次超過淺水區(252×106bbl),之後淺水區的產油量逐年遞減,而深水區逐年增加。2007年深水區和淺水區的年產油量分別為328×106bbl和140×106bbl,深水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佔美國墨西哥灣總產量的70%和36%。

美國墨西哥灣99%的探明儲量位於中中新世以及更年輕的地層中,油氣總量為621×108bbl(98.739×108m3),其中水深大於1000ft(305m)的深水區油氣當量為184×108bbl(29.256×108m3)。

自1975年以來,美國在墨西哥灣深水區(>305m)共發現285個油田;1995年墨西哥灣共發現899個油氣田;2000—2004年間,墨西哥灣深水區(>305m)共獲得50個油氣發現,包括28個1000m以上的超深水發現;在2000—2007年間總共發現了6個大型油田。2008年的勘探活動獲得了15個新的深水發現,其中有5個新發現位於水深超過1524m(5000ft)的水域。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在墨西哥灣地區的油氣勘探開發活動更加活躍,鑽井數量持續增加,2001年已達968口。2008年3月10日,美國墨西哥灣區塊的租賃吸引了37億美元的投標資金,有603個區塊獲得了投標,其中69%的區塊位於深水區。之後,在2008年8月和2009年3月的投標活動中,深水區的區塊的比重都超過了70%。

墨西哥國墨西哥灣:相比較美國的墨西哥灣油氣勘探開發活動而言,有關墨西哥在墨西哥灣油氣勘探和儲量的數據較少,這部分的主要內容來自墨西哥能源部2007年和2008年的兩個報告(SENER,2007,2008)。SENER(2007)的報告中將其墨西哥灣轄區>500m的區域統稱為墨西哥灣深水區,而其傳統的Burgos、Tampico-Misantla、Veracruz和Southeast盆地分別包括了陸上和陸架淺水區部分。根據這一劃分方案,SENER(2007)預測墨西哥灣>500m深水區(面積約57.5×104km2)的石油儲量約為300×108bbl,占墨西哥石油總儲量的55%。墨西哥國墨西哥灣主要的大型油田有坎塔雷爾油田(Cantarel1)、Ku-Zaap-Maloob(KUZAMA)油田、Sihil油田等,其中坎塔雷爾油田(Cantarel1)是世界級的巨型油氣田。

美國墨西哥灣深水區油氣儲量和產量變化圖

據墨西哥本國統計,截至2007年底,墨西哥的石油探明儲量為14.38億噸,居世界第16位,天然氣的估計探明儲量為3679億立方米,居世界第35位。2008年,墨西哥能源部為了方便對其轄區海域內油氣勘探開發活動的行政管理,將其產油區(包括陸地和海上部分)分別劃分為北部區域(包括傳統的Sabinas、Burgos和Tampico-Misantla含油氣盆地以及部分海上區域)、南部區域(以Veracruz和Southeast盆地為主)、東北海區(以Cantarell產油區為主)和西南海區(除上述區域海上部分的以外區域)。其中,2007年東北和西南兩個海區生產的原油總量為1099.8×106bbl,約占墨西哥石油總產量的98%。因此,墨西哥在墨西哥灣油氣勘探開發的總趨勢也是由傳統的陸上油田向墨西哥灣深水區進軍。

對墨西哥灣異地鹽下深水砂岩儲層的勘探是北美油氣勘探的一個新領域。鹽下勘探的主要區域為南路易斯安那大陸架,區域上該勘探帶位於一系列的陸內鹽盆地(東得克薩斯、北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鹽盆地)和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斜坡之間。

對鹽下區帶的鑽探活動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第一口鹽下發現井由Exxon公司在Mississipi峽谷211-1井鑽於1989年底至1990年初,鑽穿了3000ft(990m)的鹽層。Exxon公司報告中的總儲量為1×108bbl甚至更多。該遠景區在4400ft(1300m)深的水下,截止1997年已有超過30口井以鹽下區帶為目標,共有8個發現,其中至少有3個具有商業價值。根據至少25個的重要油田數據信息估計,鹽下區帶潛在的儲量為12×108bbl的油和15×1012ft3的天然氣。

近幾年勘探界已認識到鹽下構造大而簡單,與陸棚比較相似,建立了合理的深水地質模型,採用超深鑽井技術鑽了15口探井,成功率達到33%~50%,於1999年發現了Crazy Horse油田,估計可采儲量為10×108bbl,是迄今墨西哥灣深水勘探最重要的發現。之後又有一批大的發現,估計儲量達15×108bbl。另外,1991年在墨西哥灣中心Atwater峽谷63區塊沒有發現中新世香普蘭統鹽圈閉,1999年在該區塊有效應用三維地震數據後,初步界定為鹽核背斜圈閉。相似鹽核背斜在Green峽谷密西西比扇體褶皺帶區已被證實有油氣存在。2000年第一季度Texaco和Agip合鑽的Champlain井證實,Atwater峽谷63區塊中新世中期發育的優質砂岩中有較好的油氣存在。

『伍』 墨西哥灣油井到目前為止漏了多少油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數據,截至6月7日,漏油量為2940萬-1億2110萬美製加侖,約合1500-6100萬噸,1.35億-4.9億桶。(1噸合約7桶)

世界石油產量按天計,為2900萬桶左右。漏油所佔比例很小。

統計方法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
最新動態結果,請看紐約時報網站的圖文報道。

據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介紹,2009年消耗石油40,837.5萬噸,僅次於美國。其中進口原油約2.04億噸,比上年增長約14%,中國石油消費的進口依存度已達52%。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網站最新消息,2009年歐佩克各成員國的原油產量情況如下:排名第一的是沙特,原油產量820萬桶/天;排名第二的是伊朗,380萬桶/天;排名第三的是伊拉克,240萬桶/天;排名第四的是阿聯酋,230萬桶/天;排名第五的是科威特,230萬桶/天;排名第六的是委內瑞拉,220萬桶/天;排名第七的是安哥拉,180萬桶/天;排名第八的是奈及利亞,180萬桶/天;排名第九的是利比亞,170萬桶/天;排名第十的是阿爾及利亞,130萬桶/天;排名第十一的是卡達,80萬桶/天;排名第十二的是厄瓜多,50萬桶/天。

『陸』 美國石油資源分布在哪裡

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

原油的分布從總體上來看極端不平衡:從東西半球來看,約3/4的石油資源集中於東半球,西半球佔1/4;從南北半球看,石油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半球;從緯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緯20°-40°和50°-70°兩個緯度帶內。波斯灣及墨西哥灣兩大油區和北非油田均處於北緯20°-40°內,該帶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儲量;50°-70°緯度帶內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羅斯伏爾加及西伯利亞油田和阿拉斯加灣油區。

『柒』 墨西哥灣油井有多少米深

海平面下1500米。

『捌』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石油產業的介紹
美國全國80%以上的儲量集中於美國的四個州:得克薩斯州(24%)、阿拉斯加州(22%)、路易斯安納州(20%)和加利福尼亞州(19%)。其他產油州還包括新墨西哥州、俄克拉何馬州、懷俄明州、堪薩斯州、密西西比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由於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的過度開采,石油儲量下降較快,美國石油儲量較1990年下降了約20%。

美國石油產業的生產
美國是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聯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產油國,美國油氣雜志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美國石油產量為790萬桶/日,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

其中原油產量為570萬桶 /日,其餘為天然氣液(NGL)。目前產量為過去50年來的最低點,比1985年的1060萬桶/日下降約25%。美國現有大約50萬口產油井,但大多屬於「邊際」井,根據2003年統計,主要產油區域集中在墨西哥灣、得克薩斯州陸地油田、阿拉斯加州北坡、加利福尼亞州、路易斯安納州陸地油田、俄克拉何馬州和懷俄明州。

2003年美國新鑽探30151口油氣井,其中油井為5694口,天然氣井為20011口,乾井為4446口。比2002年的鑽井數量25536口上升18%。隨著物探技術和鑽探設備的進步和發展,墨西哥灣深水油田的產量迅速增長,深水油田產量已佔美國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的三分之二。

美國石油產業的油價影響
2003年以來,尤其是今年8月以來的油價大幅快速上漲使國際石油市場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價在短短數周內先後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線,並直逼50美元大關。最終於8月20日在沖高至49.40美元後才有所回落。與年初相比油價上漲了約50%。

業界人士對油價不斷上漲的原因看法較為一致,主要是
1、相對於其他商品,石油的壟斷性仍較強。為維護售價,石油輸出國組織近年來一直採取限產保價的銷售戰略,只是供應減少。

2、國際市場需求呈緩慢增長態勢,新興化國家,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國的石油進口需求大幅上升。

3、地緣政治局勢動盪,伊拉克國內反政府勢力揚言炸毀石油生產設施,綁架外國公司作為人質,進行恐怖活動。委內瑞拉國內大選引發政治動盪影響其石油產量和出口,俄羅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稅案久拖不決等事件引發市場恐慌心理。

4、石油期貨市場上投機交易活動加劇,交易商一遇風吹草動,便乘機大炒一把,對油價的漲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5、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生產能力幾近極限,調節石油供應的能力下降。

『玖』 海洋污染是怎麼產生的

海洋污染是對生活在海洋中或依賴於海洋的任何有機體的重要威脅。人類影響海岸和海洋棲息地的形式有很多種,其中包括:通過農業徑流和排水管道向海洋排放營養物;工業和農業向海洋排放有毒化學物質;石油運輸泄漏;固體廢物排放,等等。

海上石油污染

由於世界石油運輸主要依靠海上運輸,而油船在航行中擱淺、碰撞、觸礁、起火爆炸以及船體本身結構破損等造成的溢油事故經常發生,在世界各地,每年大約溢出原油20萬~40萬噸。

1967年3月下旬,位於英國康沃爾海岸到錫利群島之間的馬溫特海灣,到處都是一片死亡景象。螃蟹、海膽、鰲蝦和各種魚類陳屍海灘,海面上是一大片醬黑黏稠的原油。原來在這個月的18日,一艘美國的超級油輪「托里·卡尼」號不慎碰觸在名叫「七塊石」的暗礁上,8個油槽當即損壞6個,石油大量泄漏出來。為打通航道,最後用飛機炸沉了油船,所載70多萬噸原油全部瀉入大海。

1978年3月下旬,美國巨型油輪「阿莫柯·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勒塔尼海岸線外觸礁斷裂為二。兩個星期之內,它往海中漏出的原油達22萬噸,造成歷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浸污海灘達160千米長,不計其數的魚類死亡。

1989年3月24日,美國9.5萬噸級的「埃克林·瓦爾德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灣觸礁,船體破裂,2.32萬桶的原油泄漏在海上。油膜覆蓋了大約1600平方千米的海水。水上的浮油蔓延達4600平方千米。使1萬只海獺,10萬只海鳥受害。

1991年1月17日開始的海灣戰爭破壞了大批油井,使大量的原油流入海中,形成的原油帶長96千米,寬16千米,漂流的原油估計多達1100萬桶,這是海上石油污染事件中最嚴重的一起。海灣地區有700多口油井在燃燒,每小時噴出1900噸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質,其煙霧擴散到印度、俄羅斯和非洲部分地區,並造成地中海、整個海灣地區以及伊朗部分地區降黑雨。

墨西哥灣擁有282口海底油井,再加固態垃圾的傾倒,嚴重污染了200萬平方千米海域,來自油井的油和其他燃料,在海的表面形成厚厚的凝聚層。由於油的污染,沿海的一些海鳥不再下蛋,即使下蛋,蛋殼也很容易破碎。有毒物質也影響到了像螈魚和其他游入江河產卵的魚類的正常回遊規律,因為它們被受到污染物的海流所包圍。墨西哥海軍打撈出16.1萬種浸在水中的含油物,以及來自墨西哥海灘與港口中的1202噸垃圾。

『拾』 墨西哥灣的油氣狀況怎樣

墨西哥灣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海洋石油勘探和開採的地區之一,1938年美國在離海岸2.4千米處開鑿了第一口油井。1947年11月在離海岸19千米處發現大油田。鑽探和開采設備則居世界首位。屬美國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路易斯安那州岸外,其次是得克薩斯州岸外,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佔全國的1/3和1/2以上;屬墨西哥的油、氣田集中在坎佩切灣,石油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近年鑽探活動已向深水區推進,在深海平原鹽丘中發現了油、氣儲藏。

一、得天獨厚的油氣條件

墨西哥灣盆地是世界第三大含油氣盆地,它呈向西北凸出的弧形,盆地包括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東部的陸地,總面積約130萬平方千米。在早白堊世阿爾比階—早中新世時期,由於海平面下降,在南大西洋陸坡區,廣泛發育深水扇碎屑岩和濁積岩,其中早白堊世阿爾比階、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的大型濁積砂體,其孔隙度高達20%~30%,滲透率可達1達西,是良好的儲層。如坎波斯盆地阿爾巴利拉油田就是一個大的始新世濁積砂體,面積200平方千米,厚150米;馬林油田的漸新世、中新世砂體面積500平方千米,厚30~100米。

墨西哥灣最好的源岩與抬升構造階段有關,由於沉降速率不同,在該階段發育的獨立構造斷塊具有不同的沉積相岩套,在地塹中沉積了自牛津階至提通階時的富有機質缺氧海相碳酸鹽。從與之相關原油的分子特徵中可以鑒定出其含鹽量、氧消耗水平、黏土和碳酸鹽含量的變化。提通階的原油在整個墨西哥灣海岸盆地(從Tampico-Misantla盆地至Campeche Sound盆地)中分布很廣。

海洋碳酸鹽台地發育於凹陷階段,自紐康姆階至中白堊世。在該階段Tampico-Misantla、Veracruz、Campeche Sound、Chiapas-Tabasco、Sierra De Chiapas和Yucatan等地區沉積了巨厚的碳酸鹽序列。碳酸鹽白堊紀岩石含有富油有機物的細脈,也許是細菌的殘余,因此它們可以是油源岩。與這些環境有關的原油出現於Veracruz、Chiapas-Tabaso 和Sierra De Chiapas等地區。

與墨西哥灣的許多地區相似,古近—新近系是三角洲沉積時期。古近—新近系源岩可以產氣、凝析油,可能有某些輕油。古近—新近系原油主要產於Burgos和Macuspana盆地,其分子特徵表明其源於硅質碎屑貧氣沉積環境的再造的陸相高等植物。

墨西哥灣盆地生油亞系統的多樣性可以解釋墨西哥灣海岸盆地的巨大石油潛力。

墨西哥灣盆地是三疊紀時北美和南美板塊分離而形成的被動陸緣盆地,中生代沉積厚度達1000~6000米,新生代沉積厚度為14000~15000米,總厚度達20000米。中侏羅世時墨西哥灣是一個半封閉的海盆,發育了厚度達500~600米的含鹽沉積,在路易斯安那沿岸地區,含鹽沉積厚度為3000~4000米。鹽層經過塑性蠕動,可刺穿不同地層,形成一系列與鹽丘有關的圈閉,地質學家在油氣勘探時,將中侏羅鹽層以上地層稱為鹽上層,其下部為鹽下層。

墨西哥灣盆地從上侏羅統—更新統,海相泥岩普遍發育,並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是良好的烴源岩。盆地內的白堊系(是主要油氣產層)、始新統、漸新統、中新統、上新統和更新統砂岩和碳酸鹽岩,其孔滲條件良好,均可作為油氣儲層。墨西哥灣海底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灣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及路易斯安那州沿海。1978年,坎佩切灣石油探明儲量50多億噸,美國所屬墨西哥灣大陸架區石油儲量為20億噸,天然氣儲量3600億立方米。

根據有關國際協議,墨西哥灣分為三個經濟區,分別屬於美國、古巴和墨西哥。它們都對墨西哥地區的石油進行了勘探和開采。

至1991年美國部分的墨西哥灣已發現油氣田5000多個,其中儲量大於5000萬噸的大型油田近80個,原始石油可采儲量98億噸,天然氣為19.11萬億立方米。當時,墨西哥灣石油產量約1.7億噸,天然氣產量3000億立方米,分別佔美國石油和天然氣總產量的31%和48%。墨西哥部分的墨西哥灣發現油田47個,探明石油可采儲量53億噸。

瀕臨墨西哥灣的古巴盡管擁有可觀的油氣資源,但由於石油勘探和開發技術落後,如今每天生產約7.5萬桶原油,只能滿足國內將近一半的需求,另一半從委內瑞拉進口。

二、深海油氣突出

墨西哥灣石油大部分都在深海水域,20世紀90年代末,水深超過300米的海域為深水區。目前,以大於500米為深水,大於1500米則為超深水。深水區油氣資源潛力大,據估計,世界海上44%的油氣資源位於300米以下的水域,其中墨西哥灣深水油氣資源量高達400億~500億桶油當量,約占墨西哥灣大陸架油氣資源量的40%以上,水深大於200米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在1990年分別占該區總產量的8.7%和3.5%,1997年提高到32.6%和11.9%,2003年64%的石油產量來自深水。所以墨西哥灣深水海域石油開發的潛力相當大。

截至1999年7月,在墨西哥灣已有96個油氣發現位於水深超過300米的海域。由於墨西哥灣深水區的油氣勘探程度相對較低,以及深水鑽井技術提高,近年來連續取得重大發現。2001年在墨西哥灣深水區獲得了17個油氣發現,其中較大的發現有兩個:Thunder Horse North油田,估計儲量為6850萬噸;Sub-Salt Princess油氣田,估計儲量在2740萬噸油當量以上。2002年又發現了Great White、Deimos和Tahiti等深水油氣田。

近年來,美國在墨西哥灣發現了一批與地層圈閉和深海扇有關的深水油氣田(主要為Nakika、Princess、User、Mars、Bratos和Augar等),這些油氣田的儲層為中新統—上新統砂岩,砂岩孔隙度達23%~30%。

2004年,墨西哥灣深水油田開發水深已達2301米。自1999年11月起,墨西哥灣深水區石油產量已超過淺水區,當時在深水區生產的只有30個油氣田,僅占墨西哥灣747個海洋油氣田的4%,但提供的石油產量已超過墨西哥灣總產量的一半。到2004年,在墨西哥灣共有207個深水油氣發現,正在開採的深水油氣田44個,還有16個深水油田正在建設中。

2004年,墨西哥灣深水油氣儲量占整個墨西哥灣油氣儲量的89%,深水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分別占其總量的60%和23%。

三、颶風的影響

2005年的「卡特里娜」颶風使得美國在墨西哥灣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據美國礦業管理局統計,在墨西哥灣,70%石油生產線和一半的輸氣系統受到破壞,依然處於停產狀態,目前只有兩個因颶風關閉的設施重新運轉,將原油輸送到墨西哥灣沿岸和中西部的一些煉油廠。

2008年「古斯塔夫」四級颶風使墨西哥灣地區3/4以上的離岸油氣平台暫停。

由於美國石油產量的31%、天然氣產量的48%來自墨西哥灣地區,這一生產規模的縮減對該國油氣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四、安全的影響

墨西哥灣僅石油平台就有7000多個,完全改變了該海域的航海路線和漁業捕撈的自然狀況,嚴重地威脅著安全。

1979年6月在墨西哥灣一平台發生的溢油事故,為石油平台問世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石油平台溢油事故。直到1980年2月該油井所在的海域仍被當局宣布為特別危險區。起初石油與天然氣的混合物像噴泉一樣,從油井噴向天空,油柱高60米,一瞬間油、氣柱變成為龐大的熊熊燃燒的火柱。在其後的數月中每天向海空噴射出約4800噸石油,其中的2200噸被當場燃燒掉,2200噸被蒸發到大氣中去,僅有400噸散布在附近海域海面上。並不是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大部分散布於海面上,只見海面上的石油薄層隨風飄浮,形成1000多千米長的一條石油帶,被人們稱為「黑流」。

海上石油設施增多,鑽井平台、油井等造成的石油泛濫事故與日俱增,平均每年有10萬噸以上的石油溢入海洋中,僅墨西哥灣就有50多起油船與鑽塔相撞事故。圖6-2為某平台與油船相撞圖。

圖6-2某平台與油船相撞圖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4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7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9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