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西瓜葫蘆什麼時候種植

墨西哥西瓜葫蘆什麼時候種植

發布時間: 2022-05-14 18:44:53

A. 葫蘆種植的季節和方法分別是什麼

葫蘆種植的季節是春季。

方法:

  1. 選地。選茬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窪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小麥、大豆茬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類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閉除草劑的地塊都不能種植甜葫蘆。

  2. 整地。早春頂漿打壠,及時鎮壓保墒。種植壟為長口壟,壟寬90—130cm,中間7—8條空壠也要打壠有利於滅草。

  3. 浸種。品種選用,日本青皮葫蘆,用40℃溫水浸種12—24小時,撈出後用紗布包好甩剛收獲的大亞腰葫蘆干,並嗑開浸好的甜葫蘆種子。

  4. 催芽。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墊一層消毒的鋸末或沙子、再墊上一層紗布,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上擰乾的新毛巾,蓋上蓋簾,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撣水2次。撣水不要過多,防止種皮內有積水。催芽溫度一般在25—28℃,不能低於25℃,最高不超過32℃。

B. 葫蘆幾月播種合適

農諺說:穀雨前後種瓜種豆。我國南方北方氣候差異很大,南方種植葫蘆以3月中旬播種為佳;北方露天種植葫蘆適宜採用地膜覆蓋;華北地區4月20日左右播種;東北地區適宜育苗移栽,5月中旬定植。

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干,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種植方法
浸種55度水15分鍾,然後30度水24小時.溫水上放七天(不接觸)尖端裂開就栽種。然後栽種到土裡,苗出到3分之2時轉到18度。
選茬整地
1、選地選茬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平川及二窪地;有灌溉條件的崗地可以。以玉米、小麥、大豆茬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類重迎茬,上茬使用封閉除草劑的地塊都不能種植甜葫蘆。
2、整地早春頂漿打壠,及時鎮壓保墒。種植壟為長口壟,壟寬90—130cm,中間7—8條空壠也要打壠有利於滅草。
室內催芽
1、浸種品種選用,日本青皮葫蘆,用40℃溫水浸種12—24小時,撈出後用紗布包好甩
剛收獲的大亞腰葫蘆
干,並嗑開浸好的甜葫蘆種子。
2、催芽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墊一層消毒的鋸末或沙子、再墊上一層紗布,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上擰乾的新毛巾,蓋上蓋簾,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撣水2次。撣水不要過多,防止種皮內有積水。催芽溫度一般在25—28℃,不能低於25℃,最高不超過32℃。
3、要求每天撿出已出芽的種子(拱嘴露白),放在另外的盆里,放在室內陰涼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長,等待播種。

C. 西葫蘆瓜幾月可以種

春播或秋播,春播為3月份,秋播為9月份。栽培方式分露地、簡易地面覆蓋、保護地栽培(又分小拱棚和溫室大棚栽培)等,各有其特點。
種植方法:
去除雜物,選取干凈飽滿,千粒重200g左右的種子,置入瓦盆或其它無油污的容器中,先用冷水浸泡,再用50-55℃的溫水燙種,不斷攪拌,保持15-20分鍾,自然冷卻至20-30℃,浸種4-6小時,撈出後再用1%高錳酸鉀浸20-30分鍾,以消毒殺菌。風干,至半干時可加溫催芽,溫度以25℃為宜。如種子量大,催芽時可翻動,以促使發芽整齊,但出芽後即不再翻動。
芽長約1.5cm時播種,需選擇晴朗溫暖天氣。若遇陰雨天不能播種時,可將種子置於冷涼處,控制幼芽生長。
播種的營養土應在播種前20-30日前配製好。選用未種過瓜類蔬菜的無病土壤和農家肥配製,通常用園土6份與腐熟的馬糞或圈肥4份混合。置於苗床或紙袋、塑料缽(直徑9-10㎝)中,厚度8-9cm。播種後覆土約2㎝。
幼苗易徒長,需嚴格控制溫度濕度。播種後幼苗萌出土層前宜保持高溫,晝溫25-30℃,夜溫18-20℃,地溫22-24℃,相對濕度80-90%,約3-4天出苗。幼苗出齊後適當降溫並通風,晝溫25℃左右,夜間13-14℃,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夜溫降至12℃。定植前8-10天,應逐漸加大通風量,並降溫煉苗,一般白天15-25℃,夜間6-8℃。

D. 葫蘆種植的季節和方法詳細點

葫蘆南北均可種植,適應性很強,對土壤的要求不十分嚴格,各類農田、農業觀光園、房前屋後、田間地頭、荒坡野嶺、花盆、陽台都可以種植,但疏鬆肥沃、持水性好的土壤可提高產量。葫蘆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而開花、結果期土壤、空氣濕度過高則花和幼果易腐爛。葫蘆是喜溫植物,種子15℃開始發芽,20~30℃為發芽的適宜溫度,30~35℃發芽最快,生育適溫為20~30℃,15℃以下生長不良,10℃以下停止生長,5℃以下開始受害。葫蘆屬短日照植物,要求有較強的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病害少。
2 栽培技術
2.1 整地施肥 冬前鋪肥深耕,一般畝施優質圈肥4000~5000kg,入春後整平做畦,畦寬2m,兩畦間的作業道寬0.6~0.7m,畦高0.1m。
2.2 播種、育苗、定植 用苗床育苗時,長江流域一般3月上旬播種,黃河流域3月下旬播種。育苗要選用籽粒飽滿的種子,用70℃熱水燙種,並迅速攪動,當水溫降到30℃時浸種10~12小時,然後在28~30℃條件下催芽,6~7天出芽,選晴朗的天氣播種。當幼苗長出3~4葉時,在畦面的兩邊各定植1行,株距0.3~0.4m。也可在壟面上直播,但需澆足底墒水,覆蓋地膜。
2.3 搭架與綁蔓 以拱棚支架為好,有利於通風透光。即選用長7~8m、寬4~5cm的竹片,兩頭埋在苗株中間,橫跨畦面,形成拱形。再用竹片或竹竿與拱形竹片垂直放在拱形的頂部和兩側,兩竹片接觸部位用繩或鐵絲系牢,加固拱棚。拱棚一定要牢固;因為葫蘆根系的再生能力差,若遇風雨倒塌,損失嚴重。植株甩蔓後,引蔓上架,主蔓1m左右時摘心,促進側蔓生長。側蔓見果後,留2片葉摘心。隨著植株上架,要及時綁蔓,綁蔓時可將無效蔓及枯黃老葉去掉,以改善植株內部的通風、透光條件。
2.4 施肥、澆水 當幼苗長到5~7片葉時追肥。在植株附近挖溝或穴,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800~1000kg,配合適量的氮、磷肥,覆土後澆水。開花期一般不澆水,促其順利坐果,坐果後及時追施氮肥,並澆水。結果期間要保證肥水供應,但水分不宜太大,暴雨後應立即排水。
2.5 中耕除草 幼苗期、結果前、結果後需進行中耕除草,要求耕深、耕細、無雜草。
2.6 病蟲防治 葫蘆生長期間主要有白粉病、棉鈴蟲、菜青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危害。白粉病可以選用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50%甲基拖布津1000~1500倍液防治;棉鈴蟲、菜青蟲、蚜蟲可選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或久效磷2000~3000倍液等葯劑防治,紅蜘蛛選用15%噠蟎靈等殺蟎類葯劑防治。
2.7 范制葫蘆 在幼果期,可以根據藝術造型的要求,將繩、木板、石膏模具等器具,束在幼嫩的葫蘆上,待葫蘆長滿成熟後,去掉器具,即可得到人們需要的各種藝術造型的葫蘆。
2.8 採收加工 當葫蘆外皮發黃、茸毛完全消失時便可採摘,乾燥後出售,或經浸泡、刮皮、晾曬、彩繪、雕刻、烙印、鑲口等工藝後出售。

喜*滿*地*肥*業

E. 什麼時候適合種葫蘆最好

1、種植葫蘆春季是最適合的,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是15-28℃左右,南方可以在3月份中旬進行,北方則可以在4月份進行。種植時要選一個晴天的天氣,要是種植後出現了氣溫偏低的情況,就要給它覆蓋一層薄膜,這樣能保證溫度。另外,東北地區種植盡量是在大棚里種。
2、種植的時候要挑選一個晴朗的天氣,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種植,必須要選擇好天氣。若種植後氣溫還是處於較低的狀態,那就需要給它覆蓋一層薄膜,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證溫度,也是有利於種子更好更快的發芽。
3、東北地區則是最冷的地區,要是種植葫蘆的話就要在大棚里種,室外的溫度會比較低,以免氣溫低而使種子無法發芽。
葫蘆的種植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份左右,這個時候的氣候比較適合葫蘆生長,可選擇土壤疏鬆、肥力充足、排灌性好的地塊進行種植,葫蘆種子在20℃左右就會發芽,前茬作物是玉米、小麥等作物較好,不可和西瓜等瓜類作物進行連作。

space

一、葫蘆種植時間

葫蘆種子保持溫度在20℃左右,就會發芽生長,所以每年的種植時間不宜太早,可選擇在春季3-4月份左右種植,這個時候的氣候是比較適宜葫蘆生長的,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在土壤肥沃、疏鬆、陽光充足、排水較好的地方。

space

二、葫蘆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1)種植地要選擇在土壤疏鬆、肥力充足、排灌性好的地塊,不可種植在山坡、坑窪的地段,前茬作物以種植過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宜,期間不可和西瓜等瓜類作物進行連作。

(2)還有不可種植在土壤內有殘留除草劑的地塊,選好地塊後進行翻耕整地,可消滅土壤內的病菌,有利於促進葫蘆生長,整地的時候要做好長口壟,方便後期進行除草。

space

2、浸種催芽

(1)將種子浸泡在45℃的溫水中,等待1天撈出後,將其用紗布包裹好,瀝干水分後,准備1個催芽盆,往盆內放入消毒鋸末,墊上1層隔離布即可。

(2)將種子放入盆內,並蓋好乾毛巾和棉被保溫催芽,期間每天都要滴入少量的水,將溫度保持在25℃左右。

F. 種葫蘆適合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北方適合種植葫蘆嗎

盆栽後注意管理。每盆選壯苗2株,待長成1米高時在底部三個葉處打頂心,使之生側枝。因葫蘆是側枝生果,如長到三四片葉時仍不見果,可再次打心,直到生果為止。葫蘆播種時間在4月份,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G. 葫蘆一年分別在幾月種植好

俗話說三月三,種葫蘆。一般葫蘆是3月下旬-4月上旬種植的。

葫蘆的生長適和溫度為:15℃-28℃。開花期為:6-7月

培育方式:首先選肥沃壤土,再用育苗盆或在溫室地面進行育苗。育苗播種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用70℃熱水燙種並迅速攪動,水溫降至30℃時浸種12小時,然後在28℃—30℃條件下催芽。3-4日即可發芽。芽長0.5-1cm時,把它種在育苗盆里,土壤使用育苗培養土。

播種方法:種子平放,蓋上1cm的土,然後澆水,一直到發芽為止用報紙蓋上,以免水份蒸發掉,放在不能淋雨的半陰外。保持土表濕度,十餘天即出苗。選晴朗無風天播種,苗床先澆底水。移植培育:培育30—40天後,幼苗長出4片真葉,這時就可移栽露地定植。

同時選取肥沃,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施足基肥,適當深翻,株行距50公分左右栽一株,澆足水,成活後及時施肥,每月1-2次,同時要及時搭建棚架,以利攀爬。嫩果表皮有粘毛,遇到觸摸即停止生長,可利用這一特點生產出整齊一致的葫蘆。

(7)墨西哥西瓜葫蘆什麼時候種植擴展閱讀:

主要變種

瓠子(變種)扁蒲

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厘米,綠白色,果肉白色。全國各地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

小葫蘆(變種)

與葫蘆(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植株結實較多,果實形狀雖似葫蘆,但較小,長僅約10厘米。我國多栽培。

本變種果實葯用,成熟後外殼木質化,可作兒童玩具。種子油可制肥皂。

瓠瓜(變種)

本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厘米。各地栽培。

本變種的果實可製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也供作樂器,為「八音」的一種,西南少數民族用作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

葉柄纖細,長16-20厘米,有和莖枝一樣的毛被,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厘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深1-3厘米,寬2-6厘米,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卷須纖細,初時有微柔毛,後漸脫落,變光滑無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

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厘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黃色,裂片皺波狀,長3-4厘米,寬2-3厘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葯長8-10毫米,長圓形,葯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細,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

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有的呈啞鈴狀,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於下部,長數十厘米,有的僅長10厘米(小葫蘆),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H. 葫蘆種子幾月播種才是最好的

葫蘆種子較其他瓜類種子皮厚,所以播前最好浸種20-24小時,以保證種仁吸收到必要的水分。播種時間可參照當地其他瓜類(南瓜,西瓜),保持一致就行。
最好在四月份

I. 葫蘆的種植時間

葫蘆一般在4月份中旬種植。由於它的種皮較厚,不易吸收水分,所以在播種前,要先用30℃的水浸泡12個小時左右。然後再把它種植在土壤裡面,澆適量的水即可。
1、選地整地
種植葫蘆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選擇種植地,種植地要有良好的排灌性,肥力充足,不可種植在山坡及坑窪地區。前茬作物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宜,不能與西瓜等瓜類進行連作,並且土壤中有殘留除草劑也不可種植。選好地之後進行整地工作,整地是必需工作,因為整地翻耕消毒可消滅土壤中的病菌,促進葫蘆的生長。然後鎮壓保墒,整地同時做好長口壟,有利於後期的除草工作。

2、浸種催芽
整地後選用優種,並且將種子浸泡在45度溫水中一天左右,浸好後在撈出來將其用紗布包好,弄開已經浸好的種子。然後准備一個催芽棚,在盆中放入消毒鋸末,墊上一層隔離布。將種子均勻的放在盆中,在種子上蓋好乾毛巾與棉被進行保溫催芽。每天都需要滴入少量的水,注意用量,防止種子內部積水,將溫度控制在26度左右,溫度不可超過25-32度。

3、播種育苗
在催芽的途中要准備好育苗床,在育苗床底鋪上適量的農家肥與碧卡微生物菌劑,然後在肥料上鋪好土,踩緊踩實。然後使用敵克松等葯劑進行消毒,調配好營養土,將營養土放入袋子中,裝滿擠緊,在底部紮好洞口透水。將其放置在育苗床上澆足水,然後播入催完芽的種子,芽眼朝土壤放好,復土澆水。最後等待種子發芽,出苗後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適當移栽。

4、田間管理
移栽後要做好的工作就是田間管理了,在追肥的時候要配合中耕除草工作一起。且當葫蘆主蔓長到0.5米左右時與澆水工作一起。肥料可使用尿素,追肥的時候要注意追肥位置,防止根部與葉片直接接觸肥料導致燒根燒葉。控制植株的生長,每顆藤蔓留1-2個主蔓,進行一次定向培土,將其往順風方向傾斜,防止風太大導致翻秧。觀察植株的生長情況,做好掐尖、摘心、人工授粉等工作,促進植株的生長。

J. 葫蘆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葫蘆播種時間通常是選在春季的時候,具體時間是在清明節前後為宜。
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
種植葫蘆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選擇種植地,種植地要有良好的排灌性,肥力充足,不可種植在山坡及坑窪地區。前茬作物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宜,不能與西瓜等瓜類進行連作,並且土壤中有殘留除草劑也不可種植。選好地之後進行整地工作,整地是必需工作,因為整地翻耕消毒可消滅土壤中的病菌,促進葫蘆的生長。然後鎮壓保墒,整地同時做好長口壟,有利於後期的除草工作。
2、浸種催芽
整地後選用優種,並且將種子浸泡在45度溫水中一天左右,浸好後在撈出來將其用紗布包好,弄開已經浸好的種子。然後准備一個催芽棚,在盆中放入消毒鋸末,墊上一層隔離布。將種子均勻的放在盆中,在種子上蓋好乾毛巾與棉被進行保溫催芽。每天都需要滴入少量的水,注意用量,防止種子內部積水,將溫度控制在26度左右,溫度不可超過25-32度。
3、播種育苗
在催芽的途中要准備好育苗床,在育苗床底鋪上適量的農家肥與碧卡顆粒復合肥,然後在肥料上鋪好土,踩緊踩實。然後使用敵克松等葯劑進行消毒,調配好營養土,將營養土放入袋子中,裝滿擠緊,在底部紮好洞口透水。將其放置在育苗床上澆足水,然後播入催完芽的種子,芽眼朝土壤放好,復土澆水。最後等待種子發芽,出苗後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適當移栽。
4、田間管理
移栽後要做好的工作就是田間管理了,在追肥的時候要配合中耕除草工作一起。且當葫蘆主蔓長到0.5米左右時與澆水工作一起。肥料可使用尿素,追肥的時候要注意追肥位置,防止根部與葉片直接接觸肥料導致燒根燒葉。控制植株的生長,每顆藤蔓留1-2個主蔓,進行一次定向培土,將其往順風方向傾斜,防止風太大導致翻秧。觀察植株的生長情況,做好掐尖、摘心、人工授粉等工作,促進植株的生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7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4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