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電信什麼時候用華為5g

西班牙電信什麼時候用華為5g

發布時間: 2022-05-14 13:05:43

㈠ 第一個實現5g全覆蓋的國家是哪個

第一個實現5g全覆蓋的國家是摩納哥。

2019年7月9日,摩納哥電信公司宣布,摩納哥電信基於中國華為公司的技術實現了5G網路全覆蓋。

據報道,摩納哥成為了歐洲第一個實現5G網路全覆蓋的國家。摩納哥電信公司負責人表示,「5G網路承諾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和非凡的機遇。」對此,華為公司代表表示,希望在摩納哥實現5G網路全覆蓋能夠成為其他國家和電信運營商的樣板。

摩納哥通過與華為合作實現5G全覆蓋

2018年9月,摩納哥電信公司與華為公司簽署了一項5G網路合作協議,協議內容就是雙方合作,讓摩納哥成為歐洲第一個實現5G全覆蓋的國家。

負責數字化轉型的摩納哥跨部門代表詹塔表示,實現5G全覆蓋是一種「範式的轉變」,使摩納哥能夠將生活與數字融為一體。5G將為所有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

摩納哥電信官方網站已開始在顯著位置推介5G技術,表示摩納哥的私人和商業客戶將能夠在兼容5G的智能手機上使用這項新技術。官網推介的手機為支持5G技術的華為Mate20 X型手機。

在摩納哥展示的5G信號使用範例中,專家展示了其配備無線網路的公共汽車候車亭;摩納哥的消防人員也將擁有能夠實時播放4K質量圖像的無人機。

摩納哥電信與華為於2018年9月初正式簽署了5G合作協議,致力於實現摩納哥的5G全覆蓋。雙方於2019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簽署了5G合作諒解備忘錄。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新聞網-摩納哥通過與華為合作實現5G全覆蓋

㈡ 5G中的eMBB,uRLLC,mMTC全稱

是並沒有失敗的。首先,5G跟過往的3G、4G有點不一樣,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整體,5G由三大場景組成,分別是:eMBB,mMTC和URLLC——eMBB對應的是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mMTC對應的是大規模物聯網業務,而URLLC對應的是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我們判斷誰將主導5G主要判斷的依據就是誰在以上三個場景中的話語權更大。先來看eMBB場景,eMBB又分為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理論上這兩個信道採用同一套編碼更有利(如,4G網路不論信道控制還是數據控制都採用的是LDPC),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這兩個信道最終分別採用了不同的編碼方案,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了,華為主導的Polar成為了控制信道上行和下行的編碼方案,而數據信道的上行和下行短碼方案則歸屬高通LDPC碼。在這個場景上,華為和高通算是打成平手。而剩下的mMTC和URLLC兩個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又是由誰主導的呢?據網上可查的信息,5G UURLC、MMTC場景下的控制信道的信道編碼方案均確定為FFS。那這個FFS是個什麼鬼?對不起,FFS不是一個組織或企業,FFS全稱是"For Further Study",有待研究的意思,就是還沒有確定。而事實上,我確實在網上查詢不到這兩個場景的信道編碼方案的歸屬,按照常理推測,這兩個場景還在爭奪當中。另外,我查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今年2月份,西班牙電信和華為在馬德里5G聯合創新中心,共同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3GPP 5G新空口標準的車聯網(5G V2X)概念驗證(PoC)測試。這些信息證明,華為還在為UURLC、MMTC場景的控制權而努力。所以,一切還在進行中。1G的時候,世界是模擬網的,中國能用上現成的已經很高興,雖然付出蠻大代價,但從來沒想過去爭奪什麼控制權。2G時代,世界分為了GSM和CDMA兩大陣營,歐洲和美國明搶暗戰,打得不亦樂乎,中國還是只能拿來主義,付出了巨大的專利費。3G時代,我們蹣跚學步,弄了一個標准,成功成為世界3大3G標准之一,然而,由於技術不成熟,沒有人願意用,只有國內中國移動苦苦支撐著。4G時代,我們吸取了3G的教訓,認識到雖然有了專利,但也要有人用才能賺錢,才能做大,於是FDD和TDD融合成了一個標準的兩個分支,然後我們又發現有標准了,還要能生產晶元才賺錢,於是我們開始了晶元運動。

㈢ 5G技術都在國外哪些國家落戶

截止2020年1月5g技術落戶的國家有: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巴塞羅那,印尼,阿曼,義大利,瑞士,土耳其,俄羅斯,馬爾他,摩納哥,黎巴嫩,拉脫維亞,科威特,葡萄牙,法國,巴西,德國。

根據這份記錄,我們看到的是21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香港地區),近日在網上傳出印度示好華為5G的消息。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目前,從亞洲到歐洲,從南美洲到北美洲,華為在全球170個國家開展業務,已經簽署了30個5G商用合同,5G基站全球發貨超過2.5萬個。

任正非還稱,「全世界把5G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全世界把微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不買是他們傻,不買他們就虧了,比賽是和平競爭,技術競爭是和平競爭,除了買(他們)還有什麼辦法。」

(3)西班牙電信什麼時候用華為5g擴展閱讀

5G網路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8秒1GB,也就是說,一部1G的電影可在8秒之內下載完成,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5G網路預計將於2020年在全球推出,提供更快速的海量連接,實現數據在線無處不在。

5G網路技術不僅提供完美高速的3D高清視頻和游戲數據,也將在物聯網設備擴展上大顯身手,如自動駕駛汽車和智能城市5G建設等。雖然5G用於手機網路夠快,但不會取代前輩3G4G網路,5G技術將與現有網路連接,用戶也不用擔心失去連接。

5G將對個人智能設備的使用帶來更大的便利,對未來VR和Al的應用及短時間需要大數據流量的新應用,將會得到更好的個人體驗。

5G還將會對工業製造,及工業製造和消費端的融合產生巨大的影響,5G和lPV6技術的連用,將會對整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帶來突飛猛進的促進作用,按需定製、按要求定製的高效增長模式,從而帶來整個製造業能力的極大提升。

㈣ 英國拆除華為,德國宣布5G新標准,義大利也做出了表態,你怎麼看

在將近數十年的1-4g時期,其關鍵專利權一直由歐美國家所核心,這讓一些歐美國家在移動互聯時期賺得盆滿缽盈!5G時期的來臨,是我國擺脫西方國家高新科技壟斷性最取得成功的一次。憑著很多年來在通信行業的技術性累積,華為變成全世界有著5G關鍵專利權數最多的公司,我國也變成有著5G專利權數最多的我國,就算是作為高新科技引領者的美國,也沒法避開這種5G專利權。

增加對電信網經銷商的檢測服務,這毫無疑問是將大量的機遇交給了華為,將來華為在全世界5G銷售市場必定會邁入新的轉折。更關鍵的是,德國很早已意識到,華為並不會消弱當地營運商的核心競爭力,清除華為參加德國的5G基本建設,必定會讓德國錯過5G關鍵發展趨勢的好時機,進而像英國、美國、澳洲那般走許多的彎道,最終由中國的顧客來付錢。

總體來說,發布高些的5G規范,極有可能會讓華為在歐洲地區銷售市場撕掉一個空缺,這對華為而言實際意義重特大!有關這事,大夥兒如何看?

㈤ 5g的研發歷程

2014年5月13日,三星電子宣布,其已率先開發出了首個基於5G核心技術的移動傳輸網路,並表示將在2020年之前進行5G網路的商業推廣。

2016年8月4日,諾基亞與電信傳媒公司貝爾再次在加拿大完成了5G信號的測試。

在測試中諾基亞使用了73GHz范圍內的頻譜,數據傳輸速度也達到了現有4G網路的6倍。

2020年三星電子計劃實現該技術的商用化為目標,全面研發5G移動通信核心技術。

隨著三星電子研發出這一技術,世界各國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究將更加活躍,其國際標準的出台和商用化也將提速。

2017年8月22日,德國電信聯合華為在商用網路中成功部署基於最新3GPP標準的5G新空口連接,該5G新空口承載在Sub 6GHz(3.7GHz),可支持移動性、廣覆蓋以及室內覆蓋等場景,速率直達Gbps級,時延低至毫秒級;同時採用5G新空口與4GLTE非獨立組網架構,實現無處不在、實時在線的用戶體驗。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准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發布,這是全球第一個可商用部署的5G標准。

2018年6月14日11:18,3GPP全會(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標准(5G NR)獨立組網功能凍結。

加之去年12月完成的非獨立組網NR標准,5G 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全功能標准化工作,進入了產業全面沖刺新階段。此次SA功能凍結,不僅使5G NR具備了獨立部署的能力,也帶來全新的端到端新架構,賦能企業級客戶和垂直行業的智慧化發展,為運營商和產業合作夥伴帶來新的商業模式,開啟一個全連接的新時代。

(5)西班牙電信什麼時候用華為5g擴展閱讀:

5G網路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這比4G網路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整部超高畫質電影可在1秒之內下載完成。

隨著5G技術的誕生,用智能終端分享3D電影、游戲以及超高畫質(UHD)節目的時代已向我們走來。

2018年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發布的成果顯示,三省一市正在積極謀劃制定5G先試先用行動。

㈥ 華為5g被幾國用了

這22個訂單國家和地區分別是: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德國、法國、瑞士、英國、土耳其、俄羅斯、馬其他、摩納哥、拉托維亞、葡萄牙、黎巴嫩、阿聯酋、阿曼、中國(包括中國香港地區)、印度尼西亞、巴西。

亞洲地區基本上只有日韓和本國不和華為主要合作,其他的像東南亞國家還是招標中,在中東地區基本上都是採用華為的設備。



華為5g的用處:

一、幫助當地政府部門建設5G網路,如華為已計劃為烏克蘭、馬爾他、巴西等國打造下一代5G網路基礎設施。

二、聯合國際大型通信運營商合作開發5G技術,像與德國電信公司、沃達豐公司等運營商合作開發5G網路技術。

㈦ 5G時間表初定 5G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

最新進展
根據目前各國研究,5G技術相比目前4G技術,其峰值速率將增長數十倍,從4G的100Mb/s提高到幾十Gb/s。也就是說,1秒鍾可以下載10餘部高清電影,可支持的用戶連接數增長到100萬用戶/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滿足物聯網這樣的海量接入場景。同時,端到端延時將從4G的十幾毫秒減少到5G的幾毫秒。
正因為有了強大的通訊和帶寬能力,5G網路一旦應用,目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的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無人機網路等概念將變為現實。此外,5G還將進一步應用到工業、醫療、安全等領域,能夠極大地促進這些領域的生產效率,以及創新出新的生產方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介紹,隨著5G網路的應用,各類物聯網將迅速普及。他介紹,目前汽車與汽車之間還沒有通訊。有了5G網路,就能讓汽車和汽車、汽車和數據中心、汽車和其他智能設備進行通訊。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實現更高級別的汽車自動駕駛,還能利用各類交通數據,為汽車規劃最合理的行進路線。一旦有大量汽車進入這一網路,就能順利實現智能交通。
歐盟研究認為,遠程醫療也是5G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目前,實施跨越國界的遠程手術需要租用價格昂貴的大容量線路,但有時對手術設備發出的指令仍會出現延遲,這對手術而言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但5G技術將可以使手術所需的「指令-響應」時間接近為0,這將大大提高醫生操作的精確性。在不久的將來,病人如果需要緊急手術或特定手術,就可以通過遠程醫療進行快速手術。
5G網路同樣能讓普通用戶受益匪淺。除了多樣化、不卡頓的各類多媒體娛樂外,智能家庭設備也會接入5G網路,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除上述應用外,眾多物聯網應用也將成為5G大顯身手的領域。盡管目前物聯網尚未大規模應用,但業界普遍認為,物聯網中接入的設備預計會超過千億個,對設備數量、數據規模、傳輸速率等提出很高的要求。由於當前的3G、4G技術不能提供有效支撐,所以物聯網的真正發展離不開5G技術的成熟,同時也將成為推動5G技術發展的動力之一。
搶占通信技術革命先機
盡管5G技術前景廣闊,但離正式商用仍有一段時間,5G標准也尚未正式確定。但毫無疑問,在5G標准制定中掌握話語權,將會在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革命中占據先機。
根據國際慣例,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將是5G標準的最終決定機構。該機構負責分配和管理全球無線電頻譜、制定全球電信標准,在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國際電信聯盟已經啟動5G標准研究工作,並明確了「IMT(國際移動通信系統)-2020及展望」項目的工作計劃,其中2016年將開展5G技術性能需求和評估方法研究,2017年底啟動5G候選方案徵集,2020年底完成標准制定。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歐盟在內的各方均可向國際電信聯盟遞交申請。
歐盟已旗幟鮮明地強調,希望能確立全球統一的5G技術標准,而不再是多種標准並存,以實現全球互通性和規模經濟。事實上,由於5G技術與未來的物聯網產業息息相關,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利益,歐美日韓等國都希望能在技術標准上占據主導權,因此也都早早進行了相應的技術研發和布局。
早在2012年11月,歐盟就已啟動總投資達2700萬歐元的大型科研項目METIS,研發5G技術。該項目組研發陣容強大,現階段29個成員中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華為、諾基亞西門子等五家設備廠商,德國電信、DoCoMo、法國電信、義大利電信、西班牙電信五家運營商,以及歐洲眾多的學術機構和寶馬集團,還有大約80名專家全職參與該項目。
除了歐盟外,美國、韓國、日本也聯合國內運營商和電信設備製造商,開展了相應的技術研究和產業布局。目前,各國在5G標准領域的爭奪戰正日益激烈。5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全球5G大會,各國的5G標准制定機構均透露了各自研發的最新進展。
日本5GMF秘書長佐騰效平介紹,經過一年半的工作,日本近期推出了《5GMF白皮書》,其目標之一是到2020年,在東京奧運會期間使用5G服務。他認為,5G標准化工作還在開始階段,目前日本運營商DoCoMo已經進行了一些網路試驗,在提出5G標准時,日本將具有一定的優勢。
韓國在5G發展上態度積極,韓國5G論壇執行委員會主席Youngnam Han表示,韓國的5G商用進程將以服務2018年平昌冬奧會為關鍵時間節點,未來兩年5G論壇將著重研究第二階段的測試工作,同時包括VR、AR以及系統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外界認為,如果韓國能夠在2018年率先應用5G網路,將在5G標准制定方面占據主動。
美國5G Americas主席Chrispearson介紹,該組織成員已經進行了很多測試工作,運營商AT&T會在2016年下半年進行測試。
除了各國系統性的展開技術研發外,行業主流公司也已在5G領域發力。近期,手機晶元製造商高通就表示,正在加快5G晶元的研發,高通已經完成了各類技術測試,到2018年根據最終的5G國際標准,正式推出量產的5G手機晶元。此外,華為、中興、諾基亞、愛立信等電信設備製造商也透露,正在加快5G關鍵技術的研發,並已和電信運營商展開相關合作。
中國加速布局5G網路
在5G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國當然也不甘落後。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此前就表示,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5G網路商用。
近期,張峰再度透露了下一階段我國5G發展的相關工作:加快研發創新,加大5G技術、標准與產品研發的力度,構建國際化5G試驗平台;強化頻率統籌,依託國際電信聯盟加強溝通和協調,力爭形成更多5G統一頻段;深化務實合作,建立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合作機制,在國際框架下積極推進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准;促進融合發展,加強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研究,以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行業應用為突破口,構建支撐行業發展的5G網路。
事實上,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就聯合成立IMT-2020(5G)推進組,對我國5G願景與需求、5G頻譜問題、5G關鍵技術、5G標准化等問題展開研究和布局。這一推進組的組織架構基於原IMT-Advanced(4G)推進組,下設多個工作組,包括需求工作組、頻譜工作組、無線技術工作組、網路技術工作組、若干標准工作組以及知識產權工作組。
IMT-2020(5G)組長單位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介紹,2013年開始,在IMT-2020(5G)推進組的部署下,中心深入開展了一系列5G研發工作,主要承擔了頻譜需求、候選頻段、電磁兼容分析、頻譜使用效率評估等研究任務,包括牽頭承擔「IMT-2020候選頻段分析與評估」,重點參與「後IMT-Advanced移動通信技術及發展策略研究」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第五代移動通信(5G)系統前期研究開發」。
在候選頻段方面,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頻譜管理研究處處長趙栓來介紹,2014年9月,中心與GS協會聯合召開未來移動通信頻譜國際研討會,就我國450MHz-5GHz無線電頻譜監測分析、下一代移動通信與頻譜等內容發布了合作研究報告。報告對下一代移動網路(NGMN)將要使用的450MHz-5GHz頻譜資源提出了優化方案,並對我國NGMN可能使用的6GHz以上頻譜資源進行了研究,提出我國NGMN頻譜布局的建議。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博士王坦介紹,在移動通信的演進歷程中,我國不斷轉變角色,依次經歷了「2G跟蹤,3G突破,4G同步」的各個階段。在5G時代,我國率先在亞太地區成立IMT-2020(5G)推進組,整合產、學、研、用精銳力量,積極向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組織輸出觀點。
「目前,我國正在穩步推進5G研發工作,並已適當地領先於國際電信聯盟工作時間表。相信中國在5G標准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將比4G時期進一步提高,將為全球5G產業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副總工程師黃標這樣表示。
除了國家層面的研究外,包括中移動、華為、中興在內的中國企業都已積極展開5G技術的研發和布局。2014年2月,中國移動就公開表示,中國移動將全力支持5G項目發展,並希望通過努力引導產業界5G技術研發和技術標準的制定,在移動通信標准領域繼續發揮引領性作用。而在2016年的多個世界級移動通信展會上,中國移動還與日本DoCoMo、韓國KT共同發布5G合作聯合聲明,宣布三家運營商將共同針對亞洲市場研究和豐富5G的需求,探索5G的新業務、新垂直市場,開展5G關鍵技術及系統驗證,並與全球標准化組織合作,以實現全球協調一致的頻譜規劃和統一的5G標准。
國內三大運營商均已制定了2020年啟動5G網路商用的計劃,於2017年展開試驗網路的建設和相關測試。如果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三大運營商在2018年開始投入5G網路建設,到2020年正式啟動商用。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5G戰略制高點的爭奪中,我國企業任重道遠。北京鼎宏元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李波對5G技術進行專利檢索發現,截至2015年4月1日,相關申請人在中國提交的關於5G技術的專利申請為211件,在美國提交的專利申請為179件。世界主要申請人中,提交5G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是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申請量為61件;三星排在第二位,提交的專利申請量為53件;美國阿爾卡特朗訊公司作為傳統的通信業領導者,也提交了41件專利申請。
「我國華為在5G技術方面提交的相關專利申請為30件,東南大學、中興通訊、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等對5G技術也有一定的專利積累。從專利數量分布看,相較於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而言,我國的研發力量不夠集中,研發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李波坦言,相比我國在2G時代技術全面落後的局面,以華為、中興通訊和大唐電信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5G時代正迅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2018年2月23日, 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召開前夕,沃達豐和華為宣布,兩公司在西班牙合作採用非獨立的3GPP 5G新無線標准和Sub6 GHz頻段完成了全球首個5G通話測試。
沃達豐稱,這次測試使用了測試網路和測試設備執行4G至5G雙重連接的實時數據呼叫。這一連接開始於4G,之後在5G網路上建立了數據連接。沃達豐方面還稱,工程師同時使用相同的方法成功測試了實時高清視頻通話。
華為方面表示,這次測試結果表明基於3GPP標準的5G技術已經成熟。
2018年4月23日,重慶首張5G試驗網正式開通,將推動5G產品的走向成熟,標志著重慶5G網路商用化之路的正式起步。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重慶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全國首批承建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項目的城市之一。

㈧ 中國移動向華為采購25萬台5G終端,什麼時候5G才可以全覆蓋

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消息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發布采購信息公告顯示,該公司向華為終端有限公司采購兩種5G終端產品,共計25萬台。

其中,5G CPE pro終端20萬台,Mate 20X 5G版手機5萬台。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5G CPE Pro是2019年2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MWC2019大會,華為消費者業務部正式發布的。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昆也透露,華為已在全球簽署 50 個5G商業合同,覆蓋 30 個國家,其中 20 個來自歐洲,同時華為5G基站已經全球發貨 15 萬個,遙遙領先,預計今年底會增長到 50 萬個左右。

摩納哥率先完成了5G全覆蓋,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5G全覆蓋國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也將領先世界大部分國家,完成5G全覆蓋,高速發展。

㈨ 華為5G在西班牙的路演已經開始了嗎

據報道,中國企業華為23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介紹了其5G解決方案的研發成果,華為5G歐洲路演在西班牙正式啟動。

希望5G可以早日開始商用。

文章來源:央廣網

㈩ 和華為簽約5G的國家是哪些

這22個訂單國家和地區分別是:西班牙、烏克蘭、奧地利、德國、法國、瑞士、英國、土耳其、俄羅斯、馬其他、摩納哥、拉托維亞、葡萄牙、黎巴嫩、阿聯酋、阿曼、中國(包括中國香港地區)、印度尼西亞、巴西。

亞洲地區基本上只有日韓和本國不和華為主要合作,其他的像東南亞國家還是招標中,在中東地區基本上都是採用華為的設備。

至於本國不和華為主要合作的原因在於:這還是因為當年在2G和3G的時候,我國的三大運營商的核心用的就是諾基亞和愛立信的,那時華為還沒有崛起,因為5G是在4G上升級的,所以為了費用了所以主要合作的還是諾基亞。

(10)西班牙電信什麼時候用華為5g擴展閱讀

據了解,這些合作協議主要包括兩部分:

一、幫助當地政府部門建設5G網路,如華為已計劃為烏克蘭、馬爾他、巴西等國打造下一代5G網路基礎設施。

二、聯合國際大型通信運營商合作開發5G技術,像與德國電信公司、沃達豐公司等運營商合作開發5G網路技術。

美國與中國貿易戰以來,不僅嚴格禁止自家網路採用華為 5G 設備,連友邦也被迫必須選邊站,被要求跟進美國防堵華為。

例如日本政府預計修訂其內部采購規則,將禁止日本政府和自衛隊從華為和中興購買電信產品,理由是防止日本機密外泄和網路攻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6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