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建造了多少艘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建造了多少艘

發布時間: 2022-05-13 00:14:23

1. 二戰美國共生產了多少艘戰列艦多少艘巡洋艦多少艘驅逐艦多少潛艇

bbs.chinanews.com.cn/attachments/month_0709/20070903_.jpg
參考照片, 滿意的話+個10分吧~~`
驅逐艦詳細資料因為超過1萬字了,給了個網址,詳細資料
2說的對,我錯了。。8
戰列艦:22艘
巡洋艦(未建成或取消)106艘
驅逐艦:598【弗萊徹級175艘,桑普森級6艘,考德威爾級驅逐艦(Caldwell)4艘,威克斯級驅逐艦(Wickes)73艘,克萊姆森級驅逐艦(Clemson)77艘,法拉格特級8艘,波特級驅逐艦(Porter)8艘,基林級驅逐艦(Gearing)97艘,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Allen.M.Sumner)58艘,格立夫斯級驅逐艦(Gleaves)66艘,馬漢級驅逐艦(Mahan)16艘,格里德利級驅逐艦(Gridley)10艘】
潛艇:具體多少艘我沒找到,但是有點資料,LZ你自己看看吧
http://www.w2war.com/read.php?tid=150457
http://www.cqzg.cn/html/98/116898-68808.html

戰列艦:內華達級戰列艦(Nevada class)(1914)(同型艦2)
內華達號(Neveda)、俄克拉荷馬號(Oklahoma)
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Pennsylvania class)(1915)(同型艦2)
賓夕法尼亞號(Pennsylvania)、亞利桑納號(Arizona)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New Mexico class)(同型艦3)
新墨西哥號(New Mexico)、密西西比號(Mississippi)、愛達荷號(Idaho)
田納西級戰列艦(Tennessee class)(1919)(同型艦2)
田納西號(Tennessee)、加利福尼亞號(California)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Colorado class)(1920-1921)(同型艦3)
科羅拉多號(Colorado)、馬里蘭號(Maryland)、西弗吉尼亞號(West Virginia)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North Carolina class)(1940)(同型艦2)
北卡羅來納號(North Carolina)、華盛頓號(Washington)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South Dakota class)(1941-1942)(同型艦4)
南達科他號(South Dakota)、印第安納號(Indiana)、麻薩諸塞號(Massachusetts)、阿拉巴馬號(Alabama)
衣阿華級戰列艦(Iowa class)(1942-1943)(同型艦4)
依阿華號(Iowa)、新澤西號(New Jersey)、密蘇里號(Missouri)、威斯康星號(Wisconsin
巡洋艦:
美國海軍克利夫蘭級輕型巡洋艦:
CL55克利夫蘭、CL56哥倫比亞、CL57 蒙彼利埃、CL58 丹佛、CL59 阿姆斯特丹、CL60 聖菲、
CL61托萊哈斯、CL62 伯明翰、CL63 莫比爾、CL64 文森斯、CL65 帕薩迪納、CL66 斯普林菲爾德、 CL67 托皮卡、CL76 新港口市、CL77亨廷頓、CL78 代頓、CL79 威爾明頓、CL80 比洛克西、 CL81 休斯敦、CL82 普羅維登斯、CL83曼徹斯特、CL84 布法羅、CL85 菲高、CL86 維克斯堡、 CL87德盧斯、CL88(取消建造)、CL89 邁阿密、CL90 阿斯托里亞、CL91 俄克拉何馬城、 CL92小石城、 CL93 高盧斯人、CL94 約格城、CL99 布法羅、CL100 紐瓦克、CL101 阿姆斯特丹、 CL102 朴次茅斯、CL103 威爾克斯、CL104亞特蘭大、CL105 代頓。

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
CL51亞特蘭大、CL52朱諾、CL53聖地亞哥、CL54聖胡安。
美國海軍布魯克林級輕型巡洋艦:
CL40布魯克林、CL41費城、CL42薩凡納、CL43 納什維爾、CL44 鳳凰城、CL47 博伊西、 CL48 火努魯魯、CL49 聖路易斯、CL50 海倫納。

美國海軍奧馬哈級輕型巡洋艦:
CL4奧馬哈、CL5密爾沃基、CL6辛辛那提、CL7 羅利、CL8底特律、CL9 里士滿、 CL10 康克德、CL11 特倫敦、CL12 馬波海德、CL13 孟菲斯、

美國海軍奧克蘭級輕型巡洋艦:
CL95奧克蘭、CL96里諾、CL97弗林特、CL98 塔斯昆、CL119朱諾II、CL120 斯博坎、 CL121弗雷斯諾。
美國海軍阿拉斯加號大型巡洋艦: CB.1阿拉斯加號、CB.2關島號。 CB.3夏威夷號 未完成、CB.4菲律賓號 未完成、CB.5波多黎各號 未完成、CB.6撒莫阿號 未完成。

美國海軍巴爾的摩級重型巡洋艦:

CA68巴爾的摩、CA69波士頓、CA70路易斯維爾、CA71 芝加哥、CA72 休斯頓、CA73聖保羅、 CA74 哥倫布、CA75 海倫娜II、CA130不萊默頓、CA131 秋河、CA132梅肯、CA133 托萊多、 CA135 洛杉磯、CA136 芝加哥II。

美國海軍「威奇塔」號重巡洋艦(試驗型和條約型巡洋艦)CA45威奇塔。

美國海軍新奧爾良級重型巡洋艦
CA32新奧爾良、CA34阿斯托里亞、CA36明尼阿波利斯、CA37 塔斯卡盧薩、CA38 舊金山、 CA39 昆西、CA44 文森斯。

美國海軍波特蘭級重型巡洋艦
CA33波特蘭、CA35印第安納波利斯。

美國海軍北安普敦級重型巡洋艦
CA26北安普頓、CA27切斯特、CA28路易斯維爾、CA29 芝加哥、CA30休斯頓、CA31 奧古斯塔。

美國海軍彭薩克拉級重型巡洋艦

CA24彭薩科拉、CA25鹽湖城。

50艘護航航空母艦: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 ACV-55 珊瑚海 Coral Sea ACV-57 1943年建成、1959年退役
科雷吉多爾 Corregidor CVE-58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米森灣 Mission Bay CVE-59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瓜達爾卡納爾 Guadalcanal CVE-60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馬尼拉灣 Manila Bay CVE-61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納托馬灣 Natoma Bay CVE-62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聖洛 St. Lo CVE-63 1943年建成、1944年戰沉
特里波利 Tripoli CVE-64 1943年建成、1959年退役
威克島 Wake Island CVE-65 1943年建成、1946年退役
白平原 White Plains CVE-66 1943年建成、1958年退役
所羅門 Solomons CVE-67 1943年建成、1946年退役
加里寧灣 Kalinin Bay CVE-68 1943年建成、1946年退役
卡山灣 Kasaan Bay CVE-69 1943年建成、1959年退役
方肖灣 Fanshaw Bay CVE-70 1943年建成、1959年退役
基特昆灣 Kitkun Bay CVE-71 1943年建成、1946年退役
圖拉吉 Tulagi CVE-72 1943年建成、1946年退役
甘比亞灣 Gambier Bay CVE-73 1943年建成、1944年戰沉
奈漢塔灣 Nehenta Bay CVE-74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霍加特灣 Hoggatt Bay CVE-75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加達山灣 Kadashan Bay CVE-76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馬爾庫斯島 Marcus Island CVE-77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薩沃島 Savo Island CVE-78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奧曼尼灣 Ommaney Bay CVE-79 1944年建成、1945年戰沉
彼特洛夫灣 Petrof Bay CVE-80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魯戴爾德灣 Rudyerd Bay CVE-81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薩吉諾灣 Saginaw Bay CVE-82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薩金特灣 Sargent Bay CVE-83 1944年建成、1958年退役
沙姆羅克灣 Shamrock Bay CVE-84 1944年建成、1958年退役
希普利灣 Shipley Bay CVE-85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錫特科灣 Sitkoh Bay、CVE-86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斯蒂瑪爾灣 Steamer Bay CVE-87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埃斯帕恩斯角 Takanis Bay CVE-88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塔坎尼斯灣 Takanis Bay CVE-89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西提斯灣 Thetis Bay CVE-90 1944年建成、1964年退役
望加錫海峽 Makssar Bay CVE-91 1944年建成、1958年退役
溫丹灣 Windham Bay CVE-92 1944年建成、1959年退役
馬金島 Makin Island CVE-93 1944年建成、1946年退役
隆加角 Lunga Point CVE-94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俾斯麥海 Bismark Sea CVE-95 1944年建成、1945年戰沉
薩拉馬瓦 Salamaua CVE-96 1944年建成、1946年退役
霍蘭迪亞 HollandiaCVE-97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誇賈林 Kwajalein CVE-98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阿德默勒爾蒂群島 Admiralty Islands CVE-99 1944年建成、1946年退役
布干維爾 Bougainvile CVE-100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馬坦尼考 Matanikau CVE-101 1944年建成、1960年退役
阿杜 Attu CVE-102 1944年建成、1946年退役
羅伊 Roi CVE-103 1944年建成、1946年退役
蒙達 Munda CVE-104 1944年建成、1958年退役

驅逐艦資料http://www.cqzg.cn/html/98/116898-68807.html

2. 二戰前美國有多少艘戰列艦,為何英國會對美國如此忌憚

二戰前美國一共有15艘戰列艦,其中太平洋艦隊9艘,大西洋艦隊6艘

(1)太平洋艦隊的9艘戰列艦

亞利桑那號、加利福尼亞號、西弗吉尼亞號、俄克拉荷馬號以上4艘戰列艦在珍珠港事件中被炸沉沒,但是加利福尼亞號、西弗吉尼亞號後來被打撈起來重新參戰

▲倫敦海軍條約限制日本鑽空子在軍艦安裝飛行甲板

所以倫敦海軍條約是美國和英國聯手限制日本發展的一個條約,更不存在他們兩家相互忌憚一說了。

綜上所述,英國雖然忌憚美國,但是一戰之後已經無力限制美國,已經默許美國跟自己平起平坐,只能合起伙來轉而去限制世界老三日本了。

3.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的介紹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於1914年開始動工建造,該級戰艦新設計的「飛剪」型艦艏,以提高在惡劣海況中行駛時的穩定性,這種艦艏成為美國海軍後繼主力艦的一種特徵。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同級艦三艘:新墨西哥號(New Mexico,BB-40)、密西西比號(Mississippi,BB-41)、愛達荷號(Idaho,BB-42)。

4. 二戰美國造了多少軍艦每種各多少艘

如果從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國共建成下水的航母具體數量如下:

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22艘

中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

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

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

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

以上共有重型的艦隊航母24艘、輕型航母10艘、護航航母113艘,總計147艘。

如果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起算,應再加上約克城級大型航母大黃蜂號、護航航母長灘級兩艘、桑加蒙號護航航母。則以上共151艘。這是許多權威資料都引用的數據。

如果我們把基本在二戰時間建造而在日本投降後不久(1945年當年內)下水的航母也算上,應再加上大型航母埃塞克斯級兩艘、輕型航母塞班級1艘、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艘。

綜上所述,廣義上美國在整個二戰期間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艦隊航母27艘,輕型航母11艘、護航航母117艘,總計155艘!

順便再補充兩句,以上航母不全是給美國海軍用的,比如其中博格級的護航航母,後來大多數都給了英國海軍用於大西洋反潛護航戰。

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只建造和改裝了大型航母大鳳號、信濃號、中型航母雲龍級3艘和護航航母大鷹號,共計6艘。

美國之所以能在戰時緊張的狀態下生產出如此驚人的航母,除了超強的經濟實力,其絕對優勢的工業化組織能力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到亨利約翰凱撒這個瘋子。這位美國工業家在二戰前還有紐約鋪馬路,從沒造過一艘船。但二戰爆發後,這個天才開始瘋狂地建設造船廠,並按他研究的快速流水線造船法造船,其造船時間為其它船廠的三分之二,成本則只有四分之一。二戰期間,凱撒旗下的船廠竟然一氣建造了1490艘各類船隻,除了著名的自由輪,還包括那50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母艦。估計日本人在戰前計算美國軍艦戰時生產能力時,做夢都想不到能平空多出這么驚人的生產能力。因此,凱撒的貢獻絕對不亞於任何海軍上將,這種產業型人材,恰恰是只有美國有而其它國家沒有的。(給個滿意,謝謝!!!)

凱撒的圖片:

5. 美國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有哪些簡介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建造的一型戰列艦。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於1914年開始動工建造,相對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的設計進行了一些較大的改進,動力裝置採用蒸汽輪機-發電機驅動電動機,蒸汽輪機直接驅動兩台發電機為四台推進電動機供電,經濟性更好,操縱性更靈活,動力系統雖然有改進,但航速提高有限,試航時航速22節。

該級戰艦新設計的「飛剪」型艦艏,以提高在惡劣海況中行駛時的穩定性,這種艦艏成為美國海軍後繼主力艦的一種特徵。其主炮口徑與賓夕法尼亞級相同,採用50倍口徑身管,射程也相應增加。副炮安裝在露天甲板以上。增加水平甲板的裝甲防護和內部防護。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同級艦三艘:新墨西哥號、密西西比號、愛達荷號。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於三十年代現代化改裝中拆除了籠式主桅,改裝塔式艦橋,並拆除部分副炮,在甲板之上加裝單裝防空火炮。

6. 二戰期間,美國共建造了幾級戰列艦

1、佛羅里達級:佛羅里達號BB30、猶它號BB31/AG-16

標准排水量 44560噸

滿載排水量 改裝前 55710噸

滿載排水量 改裝後 57256噸

艦體尺寸 艦長 270.4米

艦寬 32.92米

吃水 10米

水線長 262.5米

動力系統 動力 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鍋爐

4座Westinghouse蒸氣鍋輪機

傳動 4軸 雙舵

主機設計功率 212,000馬力

載油 8765噸

航速續航 設計航速 31節

續航力 20150海里 14節

15900海里 17節

9600海里 25節

艦員 設計編制 總數 1851人

軍官 91人

士兵 1760人

實際編制 二戰至越戰時期 2700人

冷戰及海灣戰爭時期 1800人

主裝甲帶 艦體 312毫米(內傾19度)

橫向 287毫米

上甲板 37毫米

裝甲甲板 121-147毫米

側舷裝甲帶 307毫米(傾斜角19度)

水密隔艙 287毫米

炮塔 正面 495毫米

頂部 184毫米

側面 229毫米

背面 241毫米

炮座 295至439毫米

司令塔 正面 445毫米

頂部 184毫米

重量 裝甲總重 18466噸

艦體結構總重 10252噸

7. 新墨西哥級戰列艦的各艦概況


「新墨西哥」號(BB-40)
1918年服役。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是為己方運輸船隊護航。1934年10月「新墨西哥」號加入太平洋艦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年12月6日到1941年5月20日「新墨西哥」號的母港設在珍珠港。6月16日,進入大西洋駐諾福克,進行中立國巡邏。珍珠港事件後,「新墨西哥」號奉命返回西海岸。1942年8月1日從舊金山出發駛入夏威夷。1942年12月6日和1943年3月22日,「新墨西哥」號進行現代化化改裝。1943年5月~8月,「新墨西哥」號參加了阿留申群島(Aleutians)作戰。10月,返回珍珠港進行更換受損的炮管,並加裝了防空火炮。1944年1月12日參加炮擊馬紹爾群島作戰。1944年6月14日和6月16日,炮擊塞班和關島,在6月18日用防空火力擊退日本飛機的攻擊。1944年10月,「新墨西哥」號因進行例行檢修並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11月22日,「新墨西哥」號到達萊特灣,為進攻馬尼拉的登陸行動提供火力支援。1945年1月6日,「新墨西哥」號受到日本自殺飛機攻擊,飛機撞入艦橋,包括R. W.船長在內的29名船員陣亡,87名船員受傷。經過在珍珠港修理後,於1945年4月,參加了沖繩島登陸戰役。17日炮擊日本陣地。5月11日,用艦炮擊沉了5艘向「新墨西哥」號發動自殺攻擊的小船。第二日,「新墨西哥」號第二次被日本自殺飛機攻擊,引起火災,一個小時後,大火基本得到控制,這次襲擊並沒破壞艦身的基本結構,54名船員陣亡和119名船員負傷。28日,「新墨西哥」號駛入萊特灣進行修理。修理後,參加了炮擊日本本土作戰。9月2日,日本投降後,「新墨西哥」號駛入東京灣。戰後運送軍隊返回美國西岸,並在1946年7月編入後備役。1947年2月25日被海軍除名;1947年10月13日出售拆毀。
「密西西比」號(BB-41)
1917年服役。1919年1月31日開始,為期1個月的加勒比海巡航。7月19日,加入太平洋艦隊,多數進行巡邏、訓練,參加艦隊演習。1931年「密西西比」號進行現代化改裝。1934年10月24日通過巴拿馬運河,加入大西洋艦隊。1941年6月16日回到諾福克,主要在大西洋巡邏和護航任務。1941年9月28日開始從冰島到英國的航線的護航任務。珍珠港事件後,「密西西比」號離開冰島,加入太平洋艦隊。1942年12月6日到1943年2月,「密西西比」號進行現代化改裝。1943年3月2日,「密西西比」號護送運輸船隊到斐濟島。同年11月20日炮擊日本佔領的島嶼時,B炮塔發射了爆炸,43名船員死亡。1944年1月31日經過修理後,「密西西比」號參加馬紹爾群島作戰。1944年10月,參加萊特灣海戰。「密西西比」號加入奧登多夫少將的戰列艦隊,主要任務為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掩護。25日,艦隊發現了北上的日本艦隊,6艘戰列艦在蘇里高海峽距日本艦隊約15,000碼時開火。由於連日來執行對岸轟擊,使炮彈存量不足,「密西西比」號只進行齊射。1945年1月,「密西西比」號為登陸呂宋島部隊提供火力掩護。一架自殺飛機撞上了「密西西比」號的吃水線附近。2月10日返回珍珠港修理。5月6日,「密西西比」號參加了沖繩島戰役,炮擊沖繩島的日本陣地。6月5日,一架自殺飛機撞上了「密西西比」號右舷。但損傷不是很嚴重,經過緊急修理後,繼續參加之後戰斗直到戰爭結束。戰後,「密西西比」號駛入東北京灣,見證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11月27日,起程返回本土。1946年2月15日,經過檢修和改裝後,被編為訓練艦(AG-128)。之後擔任試驗新武器的船隻。1953年1月到1956年2月又成為導彈實驗靶船。1956年9月17日在諾福克正式在海軍除名。11月出售拆毀。
「愛達荷」號(BB-42)
1919年服役,加入大西洋艦隊。1925年4月15日駛往夏威夷,加入太平洋艦隊。1931年9月7日返回東岸,進行現代化改裝。1935年4月17日回到母港——聖佩德羅。1940年7月1日到1941年12月,在大西洋進行巡邏和護航任務。珍珠港事件後,「愛達荷」號於1942年1月31日啟程經巴拿馬運河駛往舊金山。1942年10月,負責夏威夷附近海域的警戒。1943年4月參加炮擊阿圖島任務。9月為即將開始的吉爾伯特群島戰役登陸作戰做准備。12月5日負責運送軍隊去吉爾伯特群島。1944年1月,進行現代化改裝,增加雷達設施和防空火力。1944年3月20日炮擊新愛爾蘭島的任務。6月15日,炮擊關島。「愛達荷」號因進行現代化改裝並沒有參加10月的萊特灣海戰。1945年1月20日從聖地亞哥出發加入登陸艦隊,參加以後所有戰斗。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27日,「愛達荷」號駛入東京灣。並在9月2日,見證日本投降簽字儀式。10月16日經巴拿馬運河加入大西洋艦隊。1946年7月3日,編入後備役。1947年9月被海軍除名,11月24日以廢鐵的形式賣給紐約一家船廠拆毀。

8. 請各位提供一下戰列艦的發展歷程,以及所有戰列艦著名戰役和所有戰列艦的具體型號和具體參數

戰列艦又稱主力艦,戰斗艦,它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突擊威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軍艦。

(目前世界世界上僅存的戰列艦-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它的主要武器是3座3聯裝的406毫米口徑主泡,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艦炮)

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船不進行接舷格鬥,而是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與敵艦隊平行行駛,利用本艦隊一側的舷炮對敵集中火力齊射,因而得名「戰列艦」。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群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184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崙」號。它裝有舷炮100蒸汽戰列艦時代。但它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61年,英國第一艘鐵殼裝甲戰列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到達20年後才逐漸消失。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於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艦的名稱取代了戰列艦。

1906年,英國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的裝甲艦「無畏」號下水了,並恢復了戰列艦的名稱。「無畏」號是由義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設計並監造,排水量17 900噸,航速40公里/小時,裝備有安裝在家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材座,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此後,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無畏」號建造造自己的戰列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無畏」艦就是戰列艦的同義詞,戰列艦的多少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准。世界上最後一艘戰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下水的。這期間,戰列艦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徑,裝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後建造的上百艘戰列艦中,無一不承襲了「無畏」號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72 800噸,最高航速為50公里/小時,艦上裝有3聯457毫米主炮9門,炮彈重達1460公斤,還有12門3聯裝155毫米副炮和12門雙聯裝128毫米平高兩用炮。「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後被美軍飛機擊沉,這標志著戰列艦的沒落,它在海戰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估計今後也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建造戰列艦了。(圖)(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後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

美國「依阿華」號(BB61)戰列艦

1938年5月,
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依阿華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後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航速,設計航速高達33節。考慮到進行大西洋—太平洋之間的快速調動,受巴拿馬運河船閘限制,採用限制船體最大寬度,拉長艦體以搭載更大功率動力裝置的設計措施,但影響了適航性能。安裝新型50倍口徑406毫米主炮。加強艦體水下防禦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水平裝甲。

1938年5月17日到1940年7月19日,共有6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的建造預算獲得通過。1942年8月27日首艦「依阿華」號(BB61)下水。1942年12月7日「新澤西」號(BB62)下水。1943年12月7日「威斯康星」號(BB64)下水。1944年1月29號「密蘇里」號(BB63)下水。1945年8月,「伊利諾伊」號(BB65)在建造到總工程量的22%時停工,該艦沒有完工下水。1950年1月「肯塔基」號(BB66)下水,但隨後停建。後將艦艏拆移,更換到因與驅逐艦「艾登」號相撞而艦艏損壞的「威斯康星」號上,20世紀60年代初,8座鍋爐拆裝到2艘「薩克拉門托」級快速戰斗支援艦後,整艦被拆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依阿華級「密蘇里」號戰列艦服役後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地點而聲名遠揚。

「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1949年編入預備役。

。1958年3月再次編入預備役。1968年4月,「新澤西」號單獨重返現役,進行現代化改裝後參加越南戰爭。1969年再次退役。

1981年-1989年間,在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的支持下,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經過大規模現代化改裝後,再次重返現役。艦上安裝了「戰斧」巡航導彈、「魚叉」艦艦導彈、「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以及無人飛機彈射器,更新電子設備。1990年「依阿華」號、「新澤西」號由於軍費減少,1990年再次退役封存。1990年11月「威斯康星」號、「密蘇里」號開赴波斯灣參加海灣戰爭。戰後不久,「威斯康星」號退出現役。1992年3月31號「密蘇里」號退出現役。

依阿華級戰列艦長270.4米,寬33米,吃水l1.6米;標准排水量4.5萬噸,滿載排水量5.8萬噸;艦體最厚裝甲達430毫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