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語和波蘭語哪個難
1. 法語、德語、意語、西語你最喜歡哪一門
法語:學習難度:這是我二外,走的是很扎實的路線,所以可能有失偏頗。語法讀音很繞,讀音一個月起碼,語法一年半才可以過掉TEF/TCF,連音連頌後的句子發音到後來親媽都不認。前期應該是這幾種語言中最難入門的了,當然到後期日趨順利,因為規則定下來一切都會比較順利。而且法語學完後,大多數小說就無壓力了。想想你的英語,就算日常無礙但是小說基本懵掉。使用范圍:法蘭西斯坦、瑞士法語區、加拿大魁北克區(個人感覺語音有差距,聽法國朋友說用詞也有差距,謝評論區@sun wong補充)和非洲好兄弟。裝逼利器,讀化妝品衣服標簽什麼的很有用。法企普遍摳門不是瞎說的。非洲條件說實話不好也不是瞎說的。法國妹子真心不錯,黑姐姐答主不發表意見。西語:學習難度:語法簡單(別和英語比,法語的多元簡化版),讀音規則也很簡單(比如西語的E就一個讀音,法語的E答主用了一個星期都不熟練),變位也相對規則。而且和法語太接近了,答主有的時候看著西語就用著自己的法語和英語基礎猜出大部分意思了,旁邊學西語的小夥伴當時就看傻了。使用范圍:還有更經濟適用的語言嗎?板鴨已經沒落了不說,整個南美(除了巴西,不過葡語和西語差的也就一點點)都是你的天地啊!男生工作上去外派不失為一種體驗,比如我覺得拉美的妹子就比非洲的妹子好看啊,長腿翹臀可以把答主掰彎。更主要的是,大多數歐美國家的二外都是西語,有了西語其實某種意義上也是可以走遍世界了。重點是好多男神都會西語,相同的二外更好搭訕啊。意語:學習難度:跟法語、西語一個語系的下來,三者可以互相猜意思的。這個算硬答,因為答主的意語沒有系統學過,只是平常玩得最好的都是義大利人,義大利人又是那種能講意語決不講英語的人種,作為一群義大利人中唯一不會意語的答主被強迫灌輸了不少意語(又是一株點錯方向的語言樹)。語音規則差不多都猜出來了,語法感覺介於法語西語之間。意語特殊的語調很可愛。使用范圍:最狹窄沒有之一了吧,只有義大利和瑞士那一小撮義大利語區,義大利作為歐豬五國其實經濟形勢真的一般般。但是,義大利人男人最帥。這就夠了。德語:學習難度:德語簡直是答主血淚史。因為一不小心身處了一個誰都會講點德語的學校,就去報了德語的學習班。一報班後,大約也就五六七八個德國人跑來跟我說你慎重,最後good luck。德語語音也是比較簡單的,除了ch的發音稍微有點分歧外,別的用英語的發音配上語音規則可以秒殺很多。而且,德語發音不用連讀,一個個單詞是很清楚的,聽力上前期蠻輕松。重頭戲在語法,如果說法語注重變位,代詞,時態什麼的,德語在變位上是很人道的,但是那個天煞的格啊!答主堅持了半年放棄了。最變態沒有之一,但是如果熬過去就好了,因為語法規則實在太死板直接套上去就好。德語的難度可以舉個例子,有個法國小夥伴在德國呆了6年,德語幾乎是native水平。但是一出德國的地界,堅持只用英語和德國人講話,她的原話是「我比較懶,英語比德語好用太多了,德語實在太難」使用范圍:德國、奧地利、瑞士德語區、同基大帝國。然後幾乎可以類同於荷蘭語。雖然地圖上蠻小的,但是使用國的經濟都很好。btw,德國荷蘭是和義大利不同類型的帥,但是還是擋不住他們很帥的現實。但是,這幾個地方的英語普及水平和發音,其實不是長居幾乎沒有德語的必要,不像以上三國。
2. 西班牙語好學嗎
關於西班牙語好學嗎的問題簡單回答一下
在與英語相近的語言中,學習難度以如下順序依次遞增:西班牙語(3億2900萬世界使用者)、葡萄牙語、法語、義大利語、羅馬尼亞語、荷蘭語、瑞典語、非洲方言以及挪威語。
一般難度的語言由易至難依次排列為:包括印地語、俄語、越南語、土耳其語、波蘭語、泰語、塞爾維亞語、希臘語、希伯來語、以及芬蘭族語言(芬蘭語)。
對於一個母語為英語的人最難學的一些語言,包括:阿拉伯語、漢語、日語和韓語。
3. 波蘭語,匈牙利語這兩門小語種值得去學嗎
波蘭語和匈牙利語都比較難。屬於印歐語系。東歐國家因為經濟發展和人口數量,所以語言沒有那麼實用。
目前還是外語還要看使用人數,西班牙語和英語都ok
天使陪橦國際教育 望採納
4. 最難的語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往來也日益密切,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學習外語。那麼世界上那些語言最難學呢?
世界上最難學語言是什麼 最難的的十大語言排行
1、漢語
漢語又稱華語、中文、普通話等,屬漢藏語系,約15億使用者,現中國大陸地區、中國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新加坡官方語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及海外華人社區。漢語的口語和文字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單從漢字的書寫形式來看,無法辨別它如何發音。漢語的聲調系統也十分令人頭疼,因為現代標准漢語有四個聲調,有許多同音異形異義詞,只是因為聲調不同,意義就不一樣,在書面上就寫成4個不同的漢字。而且退一步講,即使聲調相同,也不能認為就是相同的漢字,只有通過具體的語境和確切的詞語才能加以區分。
2、希臘語
希臘語屬於印歐語系-希臘語族,廣泛用於希臘、阿爾巴尼亞、塞普勒斯等國,與土耳其一帶的某些地區。從古至今,希臘語的音節結構始終保持不變,它的混合音節結構允許相對復雜的聲音組合的存在。另外,希臘語擁有大量的派生詞綴和內容豐富的屈折語系,可以衍生出大量不同的詞彙。
3、阿拉伯語
阿拉伯語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主要通行於西亞和北非,現為18個阿拉伯國家及4個國際組織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的構詞法有著獨特而復雜的規則,通常一個詞根可派生出若干含有不同時態的動詞和不同含義的名詞。例如標准阿拉伯語的名詞就有性、數、格、式(即確指或泛指)的區別,其在語句中的地位由詞尾的各種變化來顯示。
4、冰島語
冰島語是冰島本土所使用的主要語言,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北支。冰島語的難點在於古老的詞彙和復雜的語法規則。冰島語保留著許多不同古日耳曼語的語法特徵;另外,現代冰島語是一種高度的屈折語。
5、日語
日語是一種主要為東亞日本列島上的大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根據文獻記載,古日本語的詞彙和語音在很大程度上受漢語的影響。1945年之後,日語又從英語中直接吸收了很多外來詞,特別是科技相關的詞彙。日語難學的主要原因在於,日語的口語和書寫語運用了完全不同的體系。另外,日語中的敬語體系十分發達。敬語使日語的表達禮貌而且正式,但過於繁復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
6、芬蘭語
在芬蘭,絕大多數的人口都說芬蘭語。芬蘭語的語法極端復雜,包含著無窮無盡的派生詞後綴,因而十分難學。芬蘭語慣於使用大量的修飾成分去修飾動詞、名詞、代詞、形容詞和數詞,基於其所擔任的句子成分不同而有所變化。
7、德語
德語是世界幾大重要語言之一;在歐盟,以德語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德語包含了幾種標準的方言,從口語到書寫方式都各不相同。德語是一種屈折語,名詞分為陽性、中性和陰性三種,由相同的詞根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的詞彙。
8、挪威語
普遍通用於挪威,也是挪威的官方語言。挪威語與瑞典語和丹麥語十分相似,這三種語言的人也可以互相溝通。由於丹麥語從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一直是挪威地區的標准書寫語言, 以致近代的挪威語發展一直都受著愛國主義、城鄉隔閡以及挪威文學史的爭議所影響。
根據挪威法律和政府政策,現行的挪威語有兩套書寫形式,分別是"書面挪威語"(或稱布克莫爾挪威語,挪威語:Bokm?l )和"新挪威語"(或稱耐諾斯克挪威語,挪威語:Nynorsk)。兩種書寫挪威語的形式分別溫和地代表著保守和激進的書寫表達方式。Bokm?l和Nynorsk還有他們非官方的版本,分別稱為Riksm?l和Hognorsk。
由於丹麥語從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一直是挪威地區的標准書寫語言,以致近代的挪威語發展一直都受著愛國主義、城鄉隔閡以及挪威文學史的爭議所影響。
9、丹麥語
丹麥語與挪威語、瑞典語十分接近,目前使用人數將近600萬。學習丹麥語的難度在於,其單詞書寫形式和發音規則,沒有很強的規律性可循,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非常難於掌握。
10、法語
法語是屬於歐洲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獨立語言。目前全世界有8700萬人把它作為母語,有29個國家把它作為官方語言。法語有著很強的發音規則,通常情況下,從一個單詞的拼寫就可以知道這個單詞的發音。至於學習法語難易程度如何,這要取決於學習者的母語而定。如果學習者本身有其它拉丁語系語言的基礎,例如葡萄牙語、義大利語或西班牙語等,那麼他們學起法語就會很容易;而對其他母語不是拉丁語系的學習者來說,學習法語要困難得多。
5. 小語種語言學習難度排名
要說排名沒有什麼量化的數據,這里只是一般的看法:
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印地語&烏爾都語->俄語->德語->波斯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英語
數據我不好亂寫,但以下幾點值得討論。
一、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都是閃含語系,個人覺得阿語要比希語更難學,它還涉及各種方言問題。所以排行榜上說希語比阿語難學就不太客觀。
二、印地語和烏爾都語,最大差異在於字母,一個梵文化,一個伊斯蘭化,至於文法和詞彙,恐怕相當或稍大於英美的差別?
三、沒有德語和俄語基礎的人,十之八九認為俄語更難點,首先是西里爾字母,其次是有六個格,還是斯拉夫語族,而相比之下,德語畢竟是拉丁字母,它只有四個格,和英語一樣是日耳曼語族。
四、波斯語,這個我沒把握,也可以說得再難點,主要是因為它用阿拉伯字母,但畢竟它還屬於印歐語系。
五、法、意、西,其實都差不多,都是羅曼語族,把法語先放在最難的位置,是因為它發音苛求精準,意和西相對而言稍好些,至於文法和詞彙,其實是大同小異。意和西各有難點,非比較不可,還是意語稍難些。
六、英語是最好學的,一是因為我們學了好多年,耳聞目染也習慣了,二是它是日耳曼語中最簡化的,即便和羅曼語相比,也有不少簡化之處。
對我們很多以英語作為第一外語的國人來說,法意西是相對最容易上手的,當然,法語要稍難點。波斯語因為是阿拉伯字母,可能很多人剛開始會覺得很難,就我膚淺的知識來看,其文法也較為簡單,與英語文法類似,趨向於綜合語言。大部分初學者可能都會覺得俄語比德語難,其實我感覺德語才是越學越難,其語法特點就是細、碎,很麻煩,跟其鏗鏘有力的語音完全相反。印地語其實也沒有那麼恐怖,其最大的難點在於:1.源於梵語的詞彙。2.文法雖不復雜,但略顯繁瑣。阿拉伯語無疑是世界上主要語種里最難學的了,表現在文字系統、語音、詞彙、文法再加上方言眾多且相通性不高。
所以,我覺得:
第一檔次: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梵語、芬蘭語
第二檔次:立陶宛語、諸烏拉爾語言
第三檔次:印地語&烏爾都語、德語、俄語、希臘語
第四檔次:波斯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諸日耳曼語言
第五檔次:英語
6. 【急!】現在北外提前招小語種報名 我比較糾結 【法語】 【 西班牙語】 【 葡萄牙語】也不知道哪個更好一
排名 語言名稱 所屬語系 主要國家 人口
1 漢語(普通話) 漢藏語系 中國 885 000 000
2 西班牙 印歐語系 西班牙 332 000 000
3 英語 印歐語系 英國 322 000 000
4 孟加拉語 印歐語系 孟加拉國 189 000 000
5 印地語 印歐語系 印度 182 000 000
6 俄語 印歐語系 俄羅斯 170 000 000
6 葡萄牙語 印歐語系 葡萄牙 170 000 000
8 日語 阿爾泰語系 日本 125 000 000
9 (標准)德語 印歐語系 德國 98 000 000
10 漢語(吳語) 漢藏語系 中國 77 175 000
11 爪哇語 南島語系 印度尼西亞 75 500 800
12 朝鮮語 阿爾泰語系 韓國 75 000 000
13 法語 印歐語系 法國 72 000 000
14 越南語 南亞語系 越南 67 662 000
15 泰盧固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 66 350 000
16 漢語(粵語) 漢藏語系 中國 66 000 000
17 馬拉提語 印歐語系 印度 64 783 000
18 泰米爾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 63 075 000
19 土耳其語 阿爾泰語系 土耳其 59 000 000
20 烏爾都語 印歐語系 巴基斯坦 58 000 000
21 漢語(閩南語) 漢藏語系 中國 49 000 000
22 漢語(晉語) 漢藏語系 中國 45 000 000
23 波蘭語 印歐語系 波蘭 44 000 000
23 古吉拉特語 印歐語系 印度 44 000 000
25 阿拉伯語(埃及方言) 阿非羅-亞細亞語系(閃含語系) 埃及 42 500 000
26 烏克蘭語 印歐語系 烏克蘭 41 000 000
27 義大利語 印歐語系 義大利 37 000 000
28 漢語(湘語) 漢藏語系 中國 36 015 000
29 馬拉雅拉姆語 達羅毗荼語系 印度 34 022 000
30 漢語(客家語) 漢藏語系 中國 34 000 000
個人以為西班牙語比較好,法語次之,葡萄牙語再次之。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喜好來定
7. 什麼語種最難
聯合國教科文調查: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排名1-漢語(中國)2-希臘語(希臘)3-阿拉伯語(阿拉伯)4-冰島語(冰島)5-日語(日本)6-芬蘭語(芬蘭)7-德語(德國)8-挪威語(挪威)9-丹麥語(丹麥)10-法語(法國)北二外有雲:『三分鍾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喲! 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有兩種,一是我們的母語——漢語,而另一個就是阿拉伯語了。阿拉伯語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拼音文字,從它3000多年前產生之日起就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語法的「紛繁復雜」和句子「冗長晦澀」是阿拉伯語的一大特點。阿拉伯語由28個字母組成,而每個字母根據不同的發音符號又要發出12個不同的音,屈指算來,這28個字母的全部發音竟有336個!這恐怕是其他任何一種語言都難以與之匹敵的。除了數目眾多以外,在發音上,300多個發音竟無一例是母音,這讓早已習慣於漢語的清脆悅耳和英語的AEIOU五大天音的我們,著實頭痛——還記得剛入學那會兒光是為了攻克發「舌顫音」這一關,就花去我們將近三個月的時間。那段時間里,口乾舌燥者有之,「啞口無言」者亦有之,尤其是幾位同仁,在進入大二時遇到顫音也同樣是談「顫」色變。 此外,學習阿拉伯語的人還要面臨著閱讀方式的挑戰:由於阿拉伯文字的書寫方向是從右向左,因而教材上的漢語也隨之從右向左排版.閱讀時常常搞混了方向,摸不著頭腦,弄不清什麼時候要正讀什麼時候要反讀。恍惚中,頗有些閱讀古書竹簡的味道.
「小語種」包括哪些?在不同時期,小語種所包含的語言種類也不盡相同。上個世紀90年代,德語、法語、日語基本上還被劃歸在小語種的隊列里,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深入,這三種語言已躋身通用語種的行列。另外,俄語兼有通用和非通用語種的兩重性,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就北京外國語大學而言,非通用語種主要包括兩個語種群:一為歐洲語系,主要包括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捷克語、阿爾巴尼亞語、波蘭語、塞爾維亞語等;一為亞非語系,主要包括阿拉伯語、朝鮮語、印尼語、越南語、馬來語、緬甸語、泰國語、僧迦羅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等。
★在學習小語種的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分鍾韓語,三小時英語,三天的法語,三個月的日語,三年的德語,三百年的阿拉伯語。」由此可見,阿拉伯語是最難學的語言。★
還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有兩種,一是我們的母語———漢語,而另一個就是阿拉伯語。阿拉伯語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拼音文字,從它三千多年前產生之日起就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語法復雜和句子「冗長晦澀」是阿拉伯語的一大特點。阿拉伯語由28個字母組成,而每個字母根據不同的發音符號又要發出12個不同的音,屈指算來,這28個字母的全部發音竟有336個。
此外,學習阿拉伯語的人還要面臨著閱讀方式的挑戰:由於阿拉伯文字的書寫方向是從右向左,因而教材上的漢語也隨之從右向左排版。盡管如此,但還是有很多學子,他們為神秘而美麗的西亞文化所吸引,只有在深入了解阿拉伯語之後,才會發現她的魅力。
目前,阿拉伯語在我國的招生是被劃分在小語種的范圍內進行的,每年由北大、北外、北二外、上外等幾所指定的外語院校提前單獨招收,且數目有著嚴格的限制,基本上各校每屆只有二十幾名學生。
與其他小語種如韓語、德語、葡萄牙語不同的是,阿拉伯語是聯合國七大工作語言之一,通用於西亞及北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既包括沙特、阿聯酋、巴林等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海灣富國,又包括埃及、伊拉克等有著上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因此,在該地區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阿拉伯語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近年來阿拉伯語受到人們的關注,日前有關部門作了一項調查,16.3%的受訪者認為阿拉伯語是最有利的語言專業。據了解,北大、北外等高校學習阿拉伯語專業的畢業生,往往是還沒等到畢業,就被央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石油、中海油等單位「預訂」一空。
小語種尤其是阿拉伯語好就業的現實,已成為家長和考生在高考志願選報時的熱點。專家指出,報考小語種專業,一定要謹慎結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況且,小語種學起來有難度,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相關鏈接:阿拉伯語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掌握阿語語言、基本詞彙和語法,掌握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具有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自學能力、工作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從事以阿語為工具的各項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阿語語法、阿語視聽說、翻譯理論與實踐、泛讀、阿拉伯國情、阿拉伯文學、中阿文化比較、阿拉伯經濟與杜會、伊斯蘭文化、國際禮儀、第二外語等。
就業方向:該專業是根據國家經濟文化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需求而設置的,帶有較強的計劃性,其就業方向多為外交、經貿、文化、新聞等涉外機構及高校、科研、外企、旅遊等企事業單位。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土。
開設院校:除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外,開設該專業的高校還有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
8. 請問德語 義大利語 葡萄牙語 西班牙語 俄語 法語 波蘭語哪個好學些哪個自學容易~~
西班牙語最容易,無論是從發音還是從語法上都是,而且相對來說最為實用;西班牙語掌握後,同屬於羅曼語分支的葡萄牙語和義大利語基本上閱讀上也就沒什麼問題了,交流據說大概能懂;法語雖說同屬於羅曼語,但是由於受英語的影響,差別與其他幾個較大,但是掌握西班牙語後,看一些簡單的法語文章,大概意思也能猜出來。德語與英語同屬於日耳曼語族,但是德語比英語要難得多,語法結構復雜,但是規律性強,喜歡記憶的可以選擇學德語。波蘭語和俄語不了解
9. 世界上最好聽、最難聽、最難學的語言是
發音優美的語言
在國際語言學界,日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是三個公認的發音優美的語言,其中,日語更是排在第一位。在語言學上,評價一種語言的發音是否 優美,有一個公認的標准,那就是輔音數量和母音數量的比例,比較合適,最好是一比一,比如「さくら」,它的發音是 [s]a[k]ua(我故意把輔音放在方括弧中),您看,一個輔音帶一個母音,正好是一比一,很規范,這樣的語言,發音就好聽。相反,您看這個英語(論壇)單詞 script,它的發音是[skr]i[pt],五個輔音帶一個母音,這樣的語言,發音就難聽。 英語和漢語不是最好聽,如果你在投票上看到漢語得票最多,那正常,我們都是中國人,都會為自己的母語投上一票,外國人就不會這么認為了。
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十大難學語言中,漢語名列榜首。想想我們都學會了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了,你還怕別的嗎?
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聯合國公布)
NO.1-漢語(中國)
NO.2-希臘語(希臘)
NO.3-阿拉伯語(阿拉伯)
NO.4-冰島語(冰島)
NO.5-日語(日本)
NO.6-芬蘭語(芬蘭)
NO.7-德語(德國)
NO.8-挪威語(挪威)
NO.9-丹麥語(丹麥)
NO.10-法語(法國)
當一個人聽不懂另一個人在說啥的時候,他會怎麼發牢騷呢?各國群眾紛紛表示:
英語:「It is Greek to me!」(「簡直就是希臘語!」)
南非語:「Dis Grieks vir my!」(又是希臘語)
拉丁語:「Graecum est; non potestlegi.」(還是希臘語)
葡萄牙語:「E grego para mim.」(繼續希臘語)
波蘭語:「To jest dla mnie greka!」(仍然希臘語)
但是波蘭語也有另一種說法:「To jest dla mnie chinszczyzna!」(漢語)
荷蘭語:「Dat is Latijns voor mij!」(拉丁語,這是最常用的一種說法,另外倒霉的還有漢語和西班牙語)
那麼被大量群眾圍觀的希臘語又是怎麼來表示這個意思的呢?
希臘語:「μου φαινεται κινεζικο」(「聽著就跟漢語似的」)
然後漢語開始慘遭圍觀:
希伯來語:「Nishma c』moh sinit!」(「它聽起來像漢語!」)
羅馬尼亞語:「Parca e Chineza!」(「看著像漢語!」)
俄語:「Это для меня китайская грамота.」(「對我來 說這就是個漢語文獻。」)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To je za mene kineski.」(「對我來說這是漢語。」)
據說漢語還被另外的語言圍觀了,但是找不到具體說法,包括:愛沙尼亞語,弗勒芒語,匈牙利語,瑞士德語,塔加路族文
還有些語言同時圍觀了漢語和其他語言:
芬蘭語:「Onpas Kiinalainen jutuu!」(「這都什麼漢語似的玩意兒啊!」)
芬蘭語:「Se on minulle taytta hepreaa.(「這對我來說就是希伯來語。」)
希伯來語也經常被圍觀:
法語:「C』est de l』hébreu pour moi.」(「對我來說這是希伯來語。」)
德語和捷克喜歡圍觀西班牙語:
捷克語:「To je pro mne Spanělska vesnice.」
德語:「Das kommt mir spanish vor.」
那麼西班牙語圍觀誰呢:
西班牙語:「Para mi es chino.」(又是漢語……)
義大利語圍觀土耳其語:
義大利語:「Questo e turco per me.」
土耳其語圍觀阿拉伯語:「Anladimsa arab olayim.」(「我能聽懂的話我就是阿拉伯人了。」)
阿拉伯語圍觀波斯語:「Kalam ajami.」(「對我來說像波斯語。」)
波斯語圍觀土耳其語:「Turki gofti?」(「剛才你說的是土耳其語?」)
然後有一些語言實在不知道圍觀誰才好了,就:
保加利亞語:「Tova za mene sa ieroglifi.」(「我看這些像象形文字。」)
丹麥語:「Det er det rene volapyk for mig.」(「對我來說這純粹是沃拉普克語。」
這句話太強了,我去google了一下才搞清楚:沃拉普克語(Volapük)是人工語言較成功的第一個,是世界語的先驅。)
最後是最強大的一個說法:
漢語:「簡直就是聽天書!」
只有上帝才能制服漢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