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語如何介紹中秋

西班牙語如何介紹中秋

發布時間: 2022-05-08 20:23:48

『壹』 求各位前輩幫忙,我最近要做一個discurso,主題是中國傳統節日,請問有哪位前輩有中國節日的西語介紹的版本

我國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下面按照日期次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日期、相關習俗、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公歷2月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公歷2月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公歷2月17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歷三月初三(公歷4月5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公歷6月6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公歷8月6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公歷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松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公歷10月5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賞菊賦詩、插茱萸、吃重陽糕等風俗。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說明:公歷日期都是按照2011年。因為中國傳統節日在習慣上按照農歷計算,所以公歷日期每年會有

『貳』 西班牙語翻譯

九月 周二 晴 最高溫度34°C 東風 微風
中秋節快到了,這天闔家團聚,品月餅,賞月。據說這天是月亮在一年中最圓最亮的日子。嗯,實際上我對這個節日並不感興趣,不過還得過節。我得提到點事,基本上我對任何節日都沒興趣,很奇怪,對嗎?我不知道是這個世界顛倒了還是我總是與眾不同!
你快樂嗎?你高興嗎?有時是,有時不是,可,快樂是什麼?很可惜我無法回答,這很復雜。在一部我剛剛看過的台灣電影里,主人公從始至終都在尋求他拍攝電影的解決方法,整篇都是。在我看來這不是喜劇也不是悲劇,而是一部記錄片。
你對快樂的定義是什麼?有千萬種回答,然而我能接受的唯一答案是富有,這就是我所需要的。

『叄』 中秋節英文怎麼說 中秋節英文介紹

中秋節的幾種英文說法:Mid-Autumn Festival; Moon Festival; Mooncake Festival; Zhongqiu Festival;The Mid Autum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Zhong Qiu Ji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to congregate and enjoy the full moon - 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 Alts will usually inlge in fragrant mooncakes of many varieties with a good cup of piping hot Chinese tea, while the little ones run around with their brightly-lit lanterns.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天,每個家庭都團聚在一起,一家人共同觀賞象徵豐裕、和諧和幸運的圓月。此時,大人們吃著美味的月餅,品著熱騰騰的香茗,而孩子們則在一旁拉著兔子燈盡情玩耍。
"Zhong Qiu Jie" probably began as a harvest festival. The festival was later given a mythological flavour with legends of Chang-E, the beautiful lady in the moon.
中秋節最早可能是一個慶祝豐收的節日。後來,月宮里美麗的仙女嫦娥的神話故事賦予了它神話色彩。
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ology, the earth once had 10 suns circling over it. One day, all 10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 The earth was saved when a strong archer, Hou Yi, succeeded in shooting down 9 of the suns. 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is tyrannical rule, but his wife, Chang-E drank it. Thus started the legend of the lady in the moon to whom young Chinese girls would pray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傳說古時候,天空曾有10個太陽。一天,這10個太陽同時出現,酷熱難擋。弓箭手後翌射下了其中9個太陽,拯救了地球上的生靈。他偷了長生不死葯,卻被妻子嫦娥偷偷喝下。此後,每年中秋月圓之時,少女們都要向月宮仙女嫦娥祈福的傳說便流傳開來。
In the 14th century,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at "Zhong Qiu Jie" was given a new significance. The story goes that when Zhu Yuan Zhang was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Yuan Dynasty started by the Mongolians, the rebels hid their messages in the Mid-Autumn mooncakes. Zhong Qiu Jie is hence also a commemoration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golians by the Han people.
在14世紀,中秋節吃月餅又被賦予了一層特殊的含義。傳說在朱元璋帶兵起義推翻元朝時,將士們曾把聯絡信藏在月餅里。因此,中秋節後來也成為漢人推翻蒙古人統治的紀念日。 字串7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D.1206-1368) 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 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 (A.D.960-1279) 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it being discovered. 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 Packed into each moon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 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 What followed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 (A.D. 1368-1644). 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
在元朝,蒙古人統治中國。前朝統治者們不甘心政權落入外族之手,於是密謀策劃聯合起義。正值中秋將近,起義首領就命令部下製作一種特別的月餅,把起義計劃藏在每個月餅里。到中秋那天,起義軍獲取勝利,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今天,人們吃月餅紀念此事。

『肆』 中秋節英文介紹怎麼寫

英文: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On August 15 of the lunar calendar, it originated in ancient times, popularized in the Han Dynasty, shap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prevailed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re are folk customs such as sacrificing the moon, appreciating the moon, eating moon cakes, playing with lanterns, appreciating osmanthus, drinking osmanthus wine and so on.

中文:

中秋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

別稱: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在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仲秋時節各種瓜果成熟上市,因稱「果子節」。

侗族稱為「南瓜節」,仫佬族稱為「後生節」等。

『伍』 中國傳統節日用西班牙語怎麼說

LAS FIESTAS TRADICIONALES DE CHINA
注意,翻譯節日一般是把節日的內容或者與西班牙有相似的節日的
比方說清明節掃墓,西班牙掃墓時DIA DE TODOS LOS SANTOS
端午FIESTA DE REAGRUPACION FAMILIAR
中秋FIESTA DE LA LUNA

『陸』 有誰知道西語國家的節日啊謝謝了~

歐洲國家有著西方人關於數字、顏色、花卉及動物的許多共同忌諱。西方人普遍忌諱「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於基督教傳說;西方許多國家都把黑色作為葬禮的表示;在國際際場合,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黃色的花獻給客人,已成為慣例;另外,在我國分被認為代表吉祥、喜慶、長壽的大象、孔雀、仙鶴等動物圖案在一些西方國家也被列於忌用之列,被分別視為蠢笨(英國)、淫婦(英、法國)和蠢漢(法國)的代稱。

由於民族文化的差異,歐洲各國都擁有許多各自的特點。如招手一類友好的手勢,在希臘卻意味著「下地獄」;希臘人表示告別,是把手背朝向對方招手。因此,記住下述關於歐洲國家各自民族文化習俗特點的提示,對於跨國文化經貿活動的展開將是非常有益的:

比利時人愛把做生意和娛樂結合在一起,喜歡招待別人,也喜歡被別人招待。注重外表,注重生意夥伴的頭銜;

匈牙利人,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許擺放禽類製成的菜餚,認為那樣的話,幸運會隨禽類飛走;

丹麥人,喜歡桑拿浴和飲酒,且酒較昂貴。商務活動中倘若招待一場桑拿浴或多帶幾瓶蘇格蘭威士忌酒,便可增加談資和作為最佳饋贈;

挪威人,講究守時及與人談話保持一定距離,拜訪或出席家宴,要准備花或糖果等禮物送給女主人,出外郊遊不要驚嚇河鳥(挪威國鳥),普遍視紅色為流行色;

德國人,有一種名符其實的講究效率的聲譽。德國談判者總是很嚴肅的,要習慣於在所有場合下穿一套西裝(不要將手放在口袋裡,這被認為是無禮的表現)。饋贈要針對個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義;

希臘人,愛午睡,為亞熱帶氣候所致。說「午安」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後分別才道「晚安」。希臘人做生意方法比較傳統,討價還價到處可見;

奧地利人,不喜歡在新年期間食用蝦類。因為蝦會倒著行走,象徵不吉利,若吃了蝦,新的一年生意就難以進取。

西班牙人,強調個人信譽,寧願受點損失也不願公開承認失誤。如果無意中幫助了他們而使他們免受損失,那麼你便永久地贏得了友誼和信任;

法國人,給人印象是最愛國的。即使英語講得再好也會要求用法語進行談判,而且毫不讓步。對穿戴極為講究,在會談時應盡可能穿最好的服裝;

愛爾蘭人,忌用紅、白、藍色組(英國國旗色),這是由於政治、歷史原因所致。另外愛爾蘭的法律禁止愛爾蘭人離婚;

義大利人,比德國人少一些刻板,比法國人多一些熱情。但在處理商務時通常不動感情。作出決策較慢,並不是為了同同事商量,而是不願倉促表態;

盧森堡人,日爾曼人的後裔。由於國家小,多數人中午駕車回家吃飯,午間不辦公;

荷蘭人,曾是歐洲最正統的民族,愛清潔、講秩序、做生意時希望你在到達荷蘭前就事先約定。性格坦率,開誠布公;

葡萄牙人,很像希臘人,隨和,喜歡社交。盡管天氣熱也穿著西裝,和他們談判時,應上衣整潔,並在工作和社交場合戴上領帶;

英國人,凡事都須循規蹈矩,他們的汽車行使方向和歐洲其他國家正好相反。基於將英語作為母語的自負,除了英語外,英國人不會講其它語言。

第一節 新年(New Year)第二節 聖誕節(Christmas) 第三節 復活節(Easter) 第四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第五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第六節 母親節( Mother's Day) 第七節 父親節( Father's Day) 第八節 情人節( Saint Valentine's Day) 第九節 萬聖節前夕( Halloween) 第十節 西班牙番茄節 (Tomatina - Tomato Fight)
聖誕節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互贈聖誕禮物是聖誕節的重要內容。

聖誕節又稱「耶穌聖誕瞻禮」、「主降生節」。公元354年,羅馬帝國西部拉丁教會年歷中首次寫明12月25日為耶穌基督誕生日。

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這個節日不僅蘊含深刻久遠的宗教因素,同時又是一個舉國上下普天同慶的世俗日。 聖誕節在每年的12月25日,這是耶酥基督誕生的日子。

它原本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辰紀念日,如今已成為西方國家全民性的節日,頗似中國的春節。聖誕節定於每年12月25日,而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Season)往往持續二周。這段時期里,雪片般的賀卡飛往世界各地,電話線、通訊網頻繁地傳遞人們的祝福和問候;大街小巷粉飾一新,商店櫥窗前大減價、大拍賣的廣告格外醒目;到處可見人們拎著大包小包的節日用品匆匆而過,到處可聽見歡快的歌聲和笑聲。車站、機場里此時擠滿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為聖誕節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無論外出多遠,人們都會想方設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

由於聖經記載耶穌生於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

★聖誕節的來歷
12月25日的聖誕節是慶祝基督教創始人耶穌基督生日的日子,是西方國家最大、人們最喜愛的節日。

據基督教徒的聖書《聖經》記載,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生人間,找個母親,然後就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熱愛。「聖誕節」的意思是「慶祝基督」,慶祝一個年輕的猶太婦女瑪麗婭生下耶穌的時刻。

《聖經》記載,瑪麗婭和木匠約瑟夫訂了婚。可是,在他們同居之前,約瑟夫發現瑪麗婭已懷孕。因為約瑟夫是個正派的人,又不想把這件事說出去讓她丟臉,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慮這事時,上帝的天使出現在他的夢中,對他說,「不要嘀咕了,把瑪麗婭娶回家。她懷的孩子來自聖靈。她將生下個男孩子,你們給孩子起名叫耶穌,因為他將從罪惡中拯救人們。」

盡管耶穌的確切生日並不清楚,大約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歷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後。在公元後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最後,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領導人把12月25日定為耶穌基督的生日。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

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http://hongkong.icoupon.com.cn/info/html/2006/10/info_show_15249.html

http://www.hcbj88.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
可以參考下

『柒』 請問一下西班牙語「feliz Mediados de oto o"是什麼意思翻譯一下,謝謝了

意思是
「中秋快樂!」
feliz=happy
Mediados de otoño=Mid-Autumn Festival

『捌』 Bonne fete de la lune 幫我翻譯這句西班牙語。。。各大蝦幫我翻譯這句,,謝謝,我有事兒!快啊,,

……怎麼看都像法語,直譯成英文是:
Bonne是快樂的意思,相當於happy.Fete 是渡過,de是 ……的,相當於OF,la lune……直譯為月亮……

「高高興興的渡過這個月亮吧。」

……顯然是不對的,所以可能la lune指的是圓月節,也就是中秋節。

那麼就簡單了:中秋快樂。

『玖』 "春節快樂"用西班牙語怎麼說

西班牙語「春節快樂」:Feliz la Fiesta de Primavera!(費麗思 阿妞 努哎窩)

Feliz:adj. 幸福的,吉祥的️

año:m. 年,年度️

nuevo:adj.新的

在西班牙語中, 有很多「Feliz + 節日名稱」這樣的結構表達的節日祝福:

¡Feliz Navidad!聖誕快樂!

¡Feliz Cumpleaños!生日快樂!

¡Próspero Año Nuevo!恭喜發財!/年年有餘!

¡Felices Fiestas!節日快樂!

¡Feliz Salida y Entrada!辭舊迎新!

西語發音的學習時,單詞、句子的發音結合起來,單純的從嘴裡發出一個音,時間長了,可能會感到厭倦,可以結合所學的新詞以及課本里的句子聯系起來發音讀出來,這樣不僅可以練習發音,還能夠記住句子,練習語法知識。

其他國家表示新年快樂:

1、韓語:新年快樂——새해 복 많이 받으세요.

2、愛沙尼亞語:新年快樂——head uut aastat.

3、保加利亞語:新年快樂——честита нова година.

4、波蘭語:新年快樂——szczęśliwego nowego roku.

5、丹麥語:新年快樂——- godt nytår .

6、英語: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9)西班牙語如何介紹中秋擴展閱讀: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

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

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親朋好友歡聚的日子,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里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春節得以持存發展的重要要義。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西班牙語簡稱西語,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西羅曼語支」。

按照第一語言使用者數量排名,約有4.37億人[1]作為母語使用,為世界第二大語言,僅次於漢語。使用西班牙語的人數佔世界人口的4.84%,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總計使用者將近5.7億人。

西班牙語在西班牙部分地區、美國、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哥倫比亞、厄瓜多以及烏拉圭被稱為西班牙語,而其他地區則主要稱西班牙語為卡斯蒂利亞語。

參考資料來源:春節——網路

西班牙語——網路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