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距今多少年歷史
① 西班牙的歷史概況
西班牙歷史開始於伊比利亞史前期,其間經歷了第一個全球性帝國——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歐盟成員國的現狀。
現代人類在大約3萬5000年前即已經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這時期被稱為原始時期。在其後的數千年裡又有數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紛至沓來,公元711年,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軍隊入侵並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接下來的750年裡,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相繼建立。
1492年,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18世紀,西班牙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全歐洲引起了混亂,法國最終占據了歐洲大陸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區域。這又引發了一場成功的、但又是毀滅性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最終拖垮了這個國家,造成的政權的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陸殖民地的相繼獨立。
20世紀初,西班牙的政局越來越動盪,最後在1936年,爆發了血腥的內戰。內戰最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登台而告終結,他一直控制著西班牙政府直到1975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現代西班牙顯示了在受歡迎的胡安·卡洛斯國王領導下、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健康、現代、民主的發展趨向,是歐洲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區之一。西班牙是歐盟成員國,並舉辦了1992年夏季奧運會及1982年世界盃。
總的來說,可分為:原始時期、羅馬時代、西哥特統治、穆斯林佔領期、帝國時代、共和時代、民主過渡期、近現歷史八個歷史階段。
(1)西班牙距今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繼荷蘭和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這表明了西班牙社會價值觀和社會風俗日漸走向自由化。
現今的西班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17個行政區組成,包括: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里亞斯、巴利阿里群島、加那利群島、卡斯蒂利亞-萊昂、坎塔布里亞、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拉里奧哈、馬德里自治區、穆爾西亞自治區、巴斯克自治區、巴倫西亞自治區和納瓦拉,以及兩個自治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
② 西班牙現6.5萬年前的壁畫,那時智人還未走出非洲,到底是誰畫上去的
近日,科學家們在西班牙發現了6.5萬年以前的壁畫,但是當時的智人都還沒有走出非洲,那麼這壁畫的主人的身份,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根據科學家們的推測來看,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尼安德特人,曾經研究發現尼安德特人曾經在歐洲大陸生活了十年左右的時間,而且尼安德特人本身是有智慧的人種,所以他們是最有能力、時間和機會留下這些壁畫的。
綜上所述,由於我們沒有實際的證據能夠表明,西班牙的壁畫是來自未知的古老文明,而智人在那個時間段又沒有走出非洲,所以只能是曾經在歐洲生活過的。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留下的,而具備這些條件的生物,就只有尼安德特人而已,所以科學家們才敢如此揣測。
③ 西班牙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公元前9世紀凱爾特人從中歐遷入.公元前8世紀起,伊比利亞半島先後遭外族入侵,長期受羅馬人、西哥特人和摩爾人的統治.西班牙人為反對外族侵略進行了長期斗爭,1492年取得「光復運動」的勝利,建立了歐洲最早的統一中央王權國家.十六世紀是海上強國,以後漸衰.1931年王朝被推翻,成立共和國,1936年成立由人民陣線領導的聯合政府.1936年佛朗哥發動內戰,於1939年奪取政權,1947年宣布為君主國.
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西印度群島.此後,西班牙逐漸成為海上強國,在歐、美、非、亞均有殖民地.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開始衰落.1873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中,失去在美洲和亞太的最後幾塊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王朝被推翻,第二共和國建立.1936年2月成立有社會黨和共產黨參加的聯合政府.同年7月佛朗哥發動叛亂,經三年內戰,於1939年4月奪取政權,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1943年2月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參加侵蘇戰爭.1947年7月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自任終身國家元首.1966年7月立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承繼人.
1975年11月佛朗哥病死,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恢復君主制.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亞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史前歷史
在西班牙發現最早的人類考古學遺跡大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萬到五萬年,穴居人類的史前岩畫為我們提供了伊比利亞半島史前文明的生活場景.在西班牙發現的最重要的遺跡包括「黑窟」洞穴和「松林」洞穴,當然還有著名的阿爾塔米拉岩洞.
④ 歐洲所有國家的歷史時間
歐洲各國歷史紀元表
公元前 150 萬年 最初的人類在歐洲出現
公元前 15 萬年 尼安德特人
公元前 35000 年 克羅馬農人:工具革命
公元前 30000 年 岩洞藝術的起始
公元前 12000 年 覆蓋北歐的冰河融化
公元前 4000 年 出現最初的耕作者,豎立起巨石建築
公元前 2000 年 米諾斯文化時期的克里特島:青銅時代
公元前 1250 年 多利安人開始遷徙
公元前 1100 年 邁錫尼城邦鼎盛時期
公元前 1050 年 特洛伊城被毀,鐵器時代開始
公元前 776 年 首次奧林匹克運動會
公元前 753 年 羅馬城建立
公元前 800 ~ 前 300 年 伊魯特立亞人到達義大利,凱爾特人到達歐洲中部
公元前 750 ~ 前 600 年 希臘向地中海地區殖民
公元前 700 年 呂底亞人鑄造錢幣
公元前 594 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 560 ~ 前 527 年 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圖
公元前 509 年 塔克文王政權覆滅。共和國建立
公元前 490 ~ 前 480 年 米提亞戰爭,馬拉松戰爭、薩拉米灣戰役
公元前 495 ~ 前 429 年 伯里克利
公元前 431 ~ 前 404 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
公元前 338 年 馬其頓王國腓力成為希臘的主人
公元前 356 ~ 前 323 年 亞歷山大大帝
公元前 218 ~ 前 202 年 第二次布匿戰爭
公元前 146 年 希臘成為羅馬的行省
公元前 81 ~ 前 79 年 蘇拉的獨裁
公元前 44 年 凱撒被刺
公元前 31 年 屋大維在阿克興海角戰勝安東尼
公元前 27 年 屋大維被元老院任命為奧古斯都,羅馬帝國建立
公元元年
9 年 阿爾米烏斯率領日耳曼人殲滅瓦魯斯的軍團
14 年 奧古斯都去世
43 年 羅馬軍團開始征服不列顛(現英格蘭)
98 ~ 117 年 圖拉真統治時期
235 ~ 284 年 軍事混亂時期
284 ~ 305 年 戴克里先:四帝共治
312 ~ 337 年 君士坦丁在位
313 年 承認基督教合法地位(米蘭敕令)
330 年 建立君士坦丁堡新都,「兩個羅馬」
364 年 哥特人開始入侵帝國
395 年 狄奧多西死,帝國分裂為兩部分
410 年 阿拉里克佔領並洗劫羅馬
430 ~ 460 年 聖帕德里克使愛爾蘭皈依基督教
449 ~ 452 年 阿提拉和匈奴人攻入西歐
479 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
498 年 法蘭克國王克洛維受洗
529 年 雅典關閉新柏拉圖學派學校,聖本篤創辦卡西諾山隱修院
527 ~ 565 年 查士丁尼統治時期
528 ~ 529 年 《查士丁尼法典》
532 年 尼卡暴動
622 年 阿拉伯人的首次遷徙,希吉來,伊斯蘭教歷元年
626 年 阿拉伯人與拜占庭人的首次較量
681 年 保加利亞人在下麥西亞定居
711 年 阿拉伯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
717 ~ 718 年 阿拉伯人圍攻君士坦丁堡
732 年 鐵錘查理在普瓦提埃戰勝阿拉伯人
751 年 建立教皇國
768 ~ 814 年 查理曼統治時期
842 年 斯特拉斯堡誓約
843 年 凡爾登分割,查理曼帝國分裂
843 年 關於使用聖像的爭執結束
863 年 斯拉夫人基督教化
863 年 佛提烏分裂
911 年 法國國王天真漢查理三世承認維京人首領羅洛為諾曼底公爵
936 ~ 973 年 奧託大帝一世統治時期
955 年 萊希戰役。匈牙利人敗北
962 年 奧托一世大帝重建帝國
972 年 在聖山建立大勞拉隱修院
987 年 於格.加佩被選為法蘭西國王
989 年 俄羅斯人基督教化
1018 ~ 1035 年 克努特一世統治英格蘭—丹麥帝國
1018 年 保加利亞王國滅亡
1054 年 東西兩教會的徹底分裂
1059 年 羅馬教皇尼古拉二世通諭規定由樞機主教團選立教皇
1066 年 征服者威廉征服英格蘭
1075 年 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關於授神職的通諭
1085 年 基督教力量從伊斯蘭教徒手中收復托萊多
1095 ~ 1099 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
1152 ~ 1190 年 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統治時期
1154 ~ 1189 年 英國國王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在位時期
1180 ~ 1223 年 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在位
1187 年 耶路撒冷陷落,被蘇丹薩拉丁佔領
1189 ~ 1199 年 英國國王獅心王查理一世在位
1198 ~ 1216 年 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
1204 年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佔領君士坦丁堡
1209 年 阿西西的方濟各創立「小兄弟會」
1214 年 布汶戰役
1215 年 英國國王無地王約翰承認臣民擬定的「大憲章」
1220 ~ 1250 年 霍亨利陶芬朝皇帝腓特烈二世統治時期
1261 年 拜占庭人從「拉丁人」手中收復君士坦丁堡
1226 ~ 1270 年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聖路易)在位
約 1300 年 歐洲南北海路聯系集市的衰落
1309 ~ 1376 年 阿維尼翁諸教皇
1316 年 歐洲飢荒,農業危機開始
1337 ~ 1453 年 百年戰爭
1347 ~ 1374 年 鼠疫流行病在歐洲蔓延。人口銳減
1351 年 薄伽丘寫完《十日談》
1356 年 「黃金詔書」安排帝國選舉,奧斯曼人侵入歐洲
1356 ~ 1450 年左右 漢薩同盟時期勇夫菲利普接受勃艮第的公爵領地作為采地:勃艮第開始強盛
1378 ~ 1382 年 整個歐洲掀起起義運動
1378 年 天主教教會大分裂
1389 年 挪威、丹麥和瑞典卡爾馬聯合
1400 年左右 義大利文藝復興開始:「15世紀」。荷蘭的弗朗德勒早期藝術家
1410年 波蘭打敗條頓騎士團
1414 ~ 1418 年 康斯坦茨主教會議,分裂告一段落
1415 年 譴責約翰.胡司為異端分子
1417 ~ 1419 年 布魯內萊斯基繪圖設計了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穹頂
1434 年 吉爾.埃阿內斯繞過博哈多兒角
1445 年 迪尼斯.迪亞斯抵達維德角和塞內加爾
1453 年 君士坦丁堡陷落
1461 ~ 1483 年 法國現代國家的創始者,路易十一
1469 年 阿拉貢的斐迪南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結婚:西班牙統一的保證
1469 ~ 1474 年 葡萄牙航海家勘察幾內亞灣地區
1483 年 迪奧戈.康勘察扎伊爾河
1492 ~ 1493 年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美洲大陸發現瓜納阿尼島
1497 年 讓.卡伯特抵達北美洲海岸
1498 年 瓦斯科.達.伽馬發現印度航道
1499 年 阿美利哥.韋斯普奇進入馬拉開波灣
1500 年 卡布拉爾抵達美洲男海岸(巴西)
1511 年 伊拉斯謨發表《瘋狂贊》
1516 年 馬基雅維里發表《君主論》
1517 年 路德公開反對赦罪書
1519 年 查理五世當皇帝,路德與羅馬決裂
1519 ~ 1521 年 麥哲倫和埃爾卡諾進行首次環球航行
1523 年 蘇黎世議會通過茨溫利的改革
1524 年 德國的農民戰爭
1529 年 查理五世竭制土耳其進犯維也納
1531 年 德國新教王公組成斯馬兒卡爾登聯盟
1534 年 英國教會分裂
1534 ~ 1541 年 雅克.卡蒂埃在北美洲航行
1536 年 讓.加爾文發表《基督教的建制》
1545 年 特蘭托主教會議開始
1555 年 奧格斯堡合約
1566 年 荷蘭反對西班牙腓力二世的起義
1571 年 擊敗土耳其的勒班陀戰役
1572 年 聖巴爾泰斯米大屠殺
1577 ~ 1580 年 德雷克進行第二次環球航行
1586 年 巴倫支在北極航行
1598 年 南特敕令
1608 ~ 1615 年 尚普蘭多次遠征北美洲
1610 年 哈得孫沿美洲海岸及俄羅斯北部海岸航行
1616 年 哈爾托赫抵達澳大利亞西海岸
1618 年 三十年戰爭開始
1642 ~ 1644 年 塔斯曼抵達紐西蘭
1648 年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
1649 年 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一世被處死,克倫威爾成為英格蘭共和國的主人
1659 年 法國與西班牙簽訂比利牛斯合約
1661 年 路易十四的個人統治開始
1665 年 路易十四的擴張政策開始
1685 年 南特敕令被廢除
1689 年 英國發表權利宣言
1700 年 西班牙的查理二世趨勢,導致西班牙的王位繼承戰爭
1700 ~ 1721 年 北方大戰
1701 ~ 1713、1714 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3 年 聖彼得堡的建立
1725 ~ 1741 年 白令勘察亞洲與美洲的北海岸
1740 年 奧地利的瑪麗亞.特雷西亞與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開始執政
1756 ~ 1763 年 七年戰爭
1762 年 俄國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開始執政
1766 ~ 1769 年 布干維爾作法國的首次環球航行
1769 ~ 1779 年 庫克3次航行,使人們更了解太平洋
1772 年 《網路全書》完成
1773 年 7月 4日 美國獨立宣言
1780 ~ 1784 年 聯合省對英國作戰
1785 ~ 1788 年 拉帕魯茲遠征太平洋
1789 年 7月 14日 巴士底獄被佔領
1789 年 8月 4日 法國貴族的特權被廢除
1789 年 8月 26日 人權與公民權宣言
1792 年 9月 20日 瓦爾米戰役
1793 年 1月 21日 路易十六被處死
1795 年 波蘭被瓜分
1799 年 11月 9日 霧月18日政變
1804 年 12月 2日 拿破崙稱帝
1805 年 12月 2日 奧斯特利茨
1814 ~ 1815 年 維也納會議
1815 年 日耳曼聯邦成立
1819 年 卡爾斯巴德法
1829 年 路易.布拉伊發明盲文
1821 ~ 1830 年 希臘獨立戰爭
1830 年 歐洲第一次革命浪潮
1831 年 比利時獨立
1832 年 英國的改革法令
1848 年 歐洲多起革命,大多受到武力鎮壓。卡爾.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
1853 ~ 1856 年 克里米亞戰爭
1861 年 義大利王國成立
1862 年 羅馬尼亞王國誕生
1867 年 奧匈帝國
1871 年 德意志帝國統一
1896 年 第一節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1900 年 國際社會黨執行局成立
1900 ~ 1914 年 社會形勢緊張,國際危機
1901 年 第一次諾貝爾和平獎
1904 年 法國和英國之間的諒解協定
1907 年 關於地面戰爭的海牙條例
1912 ~ 1913 年 巴爾干沖突
1914 ~ 1918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6 年 凡爾登戰役
1917 年 俄國十月革命
1918 年 威爾遜的14點
1919 年 凡爾賽條約,成立國際聯盟
1922 年 向羅馬進軍(墨索里尼)
1923 年 魯爾區被佔領
1924 年 斯大林繼承列寧
1925 年 洛迦諾協定
1923 ~ 1929 年 國際形勢緩和
1928 年 百里安—凱洛格公約
1929 年 大經濟危機開始
1929 ~ 1939 年 德國獨裁政權興起
1933 年 希特勒上台
1936 ~ 1939 年 西班牙戰爭
1938 年 慕尼黑協定
1939 ~ 1945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 ~ 1943 年 斯大林格勒被圍
1945 年 德國和日本戰敗
1945 年 5月 9日 德國投降
1946 ~ 1949 年 希臘內戰
1947 年 6月 向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害的所有歐洲國家提供馬歇爾援助
1949 年 4月 4日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 年 5月 與 10月 兩個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1949 年 5月 5日 歐洲委員會成立
1951 年 4月 18日 歐洲煤鋼聯營集團的巴黎條約
1953 年 3月 5日 斯大林去世
1955 年 5月 14日 華沙條約
1956 年 2月 蘇共第20次代表大會
1957 年 3月 25日 歐洲六國簽訂羅馬條約
1961 年 8月 修建柏林牆
1974 年 4月 25日 葡萄牙石竹花革命
1974 年 7月 23日 希臘軍人政權垮台
1975 年 11月 20日 佛朗哥去世
1975 年 8月 1日 歐洲安全及合作會議成員國簽署赫爾辛基文件
1979 年 6月 7~10日 首次歐洲直接普選
1985 年 12月 17日 12國簽署單一歐洲文件
⑤ 西班牙建國多少年了
西班牙建國88年。
不同於新中國慶祝10月1日的「建國日」,西班牙的國慶節慶祝的是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第一次踏足美洲大陸的日子,同時也是歷史上西班牙真正結束四分五裂的狀況,並且結束了外族統治,真正成為了統一而強大的西班牙王國的日子。
10月12日對於西班牙人民來講是意義非凡的一天,因此歷經歷史迭代,人們也給這一天起了不同的名字用以紀念,直到1987年,西班牙憲法正式將這一天作為西班牙的國慶節。
Día de la Fiesta Nacional/ Día Nacional de España. 國慶節/西班牙國慶日
⑥ 西班牙發現6.5萬年前壁畫,考古專家看到後是如何解讀的
西班牙是個文化悠久、浪漫的城市,歐洲歷史上的多次文藝復興都與這個國家有關系。西班牙歷史上還出過諸如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 、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 、胡安·米羅、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這樣全世界文明的畫家,其中更是有巴勃羅·畢加索這樣就算不了解藝術也耳熟能詳的名畫家。總的來說,西班牙文藝氣氛濃厚,西班牙的歷史與其產生的各種油畫雕塑等藝術作品密不可分。
經比對分析,這些壁畫最早的距今有6.5萬年的歷史,新一點的也有4~5萬年的歷史,這證明曾經有一批甚至是好幾批尼安德特人多次進入過這個洞窟進行“創作”。而這些畫作所使用的紅色顏料,其成分也與洞窟中其他產物的成分不同,這代表著很有可能是繪畫者從外部將這些顏料帶回。這些信息,將給我們帶來一份更完整的原始社會生存圖。
⑦ 西班牙歷史(從古至今)
古代歷史 西班牙是一個文明古國,在伊比利亞半島發現了距今約20萬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還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古代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居住著伊比利亞人,公元前9~前8世紀克爾特人從中歐遷來,進入半島,逐漸與伊比利亞人融合,稱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公元前6~前5世紀,半島的東部和南部形成伊比利亞文化,有了文字。後來,腓尼基人和希臘人也在西班牙建立僑居地。公元前 6世紀時,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南部定居。公元前 218年羅馬帝國興盛並開始進攻迦太基,發生羅馬-迦太基之戰,公元前206年羅馬人佔領加的斯,統治西班牙達兩個世紀。西班牙逐漸羅馬化。
中古歷史 公元 4世紀末 5世紀初羅馬帝國衰落後,居住在中歐的蘇維匯人、西哥特人相繼侵入西班牙。西哥特人瓦利亞( 415~419在位)於415年建立了以圖盧茲為都城的西哥特王國。西班牙逐步封建化。711年阿拉伯人瓜達萊特打敗西哥特人,西哥特王國滅亡。西班牙由倭馬亞王朝哈里發任命的總督治理, 756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731~788)在西班牙科爾多瓦建立後倭馬亞王朝。在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時期,逃亡的西哥特貴族聯合山區人民在半島的北部逐漸形成阿斯圖里亞斯、萊昂、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納瓦爾、加泰羅尼亞和葡萄牙等信奉天主教的王國。這些小王國逐漸合並,阿拉貢和加泰羅尼亞於1137年合並,卡斯蒂利亞和萊昂於1230年合並。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拉一世與阿拉貢王國的斐迪南二世(1479~1516在位)結婚,1479年兩國合並。羅馬教皇 亞歷山大正式授與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天主教國王」的稱號。這些合並起來的王國進行了長達8個世紀的驅逐阿拉伯人收復失地運動。1492年,天主教國王的軍隊在格拉納達打敗阿拉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統一了西班牙。
1492年在伊莎貝拉一世的支持下,C.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此後半個世紀內,西班牙向美洲擴張,建立殖民地,對美洲進行掠奪。國內工商業發展,出現了手工工場。
近代歷史 1516年查理一世繼西班牙王位,1519年又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稱查理五世。查理一世將王位傳給其子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在位時期,西班牙的殖民地和領地有美洲大部分土地、菲律賓、荷蘭、加那利、米蘭、西西里、撒丁、葡萄牙和尼德蘭等。1571年西班牙在希臘的勒班陀打敗了土耳其艦隊。1588年,腓力二世派出「無敵艦隊」遠征英國,結果在英吉利海峽遭到慘敗。1580年,腓力二世征服葡萄牙,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在西班牙統治之下。1581年,尼德蘭革命爆發。1609年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1668年葡萄牙重新獨立。西班牙日益衰落。1700年查理二世死後無嗣,1701年西班牙發生了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戰爭(見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14年戰爭結束,法國路易十四之孫腓力五世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1700~1724,1724~1746在位),從此在西班牙建立起波旁王朝的統治。西班牙的經濟逐漸恢復。農業、畜牧業已很發達,工業中心在塞維利亞,擁有近代棉紡織工業,已能生產呢絨、絲綢、毛織品等,煉鐵工業也緩慢地近代化了。16~17世紀是西班牙文學藝術的「黃金世紀」,出現了《唐吉訶德》等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
1807年,法國拿破崙一世佔領西班牙北部和中部的要塞,1808年任命其兄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人民為捍衛民族獨立,於5月2日在馬德里爆發反對法國人的起義 (見彩圖)。起義很快遍及西班牙,各地先後建立新的地方政權「洪達」。1811年A.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軍在西班牙游擊隊的配合下,將法軍趕出西班牙。1812年西班牙議會在加的斯通過憲法。1814年國王斐迪南七世(1808,1814~1833在位)復辟,廢除1812年憲法,導致了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之間的長期斗爭。1820年爆發激進主義者 R.del雷戈·伊·努涅斯領導的革命。1833年斐迪南七世去世後,王室發生內戰(見卡洛斯戰爭)。1868年9月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1873年 2月11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阿馬德奧退位,同一天,王宮議會宣布成立共和國(史稱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阿方索十二世(1874~1885在位)執政。1886年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在位)繼位。西班牙此時已完全衰敗。
西班牙歷史 現代歷史 1898年美西戰爭中西班牙失去了最後的殖民地。古巴、菲律賓和波多黎各相繼獨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12日,王朝被推翻,阿方索十三世逃往國外,西班牙建立第二共和國(史稱第二共和國)。1936年7月18日F.佛朗哥發動武裝叛亂,得到德國A.希特勒和義大利B.A.A.墨索里尼的軍事援助。經歷3年內戰,1939年4月佛朗哥任國家元首,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佛朗哥為擺脫在國內外孤立的窘境,在國內對民主勢力作出一些形式上的讓步,1947年通過《王位繼承法》。對外投靠美國,雙方簽訂軍事協定,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去世。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一世繼承王位。 西班牙歷史 1976年 7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任命A.蘇亞雷斯·岡薩雷斯為首相,開始進行改革,制定新憲法,舉行議會普選,承認各政黨和工會的合法地位,實行各民族、地區自治體制,對軍隊進行改革和調整。1978年12月29日,西班牙宣布實行議會君主制。1982年10月28日,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在大選中獲勝執政。政局基本穩定。1985年7月,政府進行改組,F.岡薩雷斯·馬克斯任首相。1986年 6月工人社會黨在大選中再次獲勝,蟬聯執政。西班牙於1973年3月9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⑧ 西班牙到現在已經建國多少年了
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35,000年前後,西班牙就出現了智人。公元前九世紀左右腓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以及凱爾特人開始進入伊比利亞半島。隨後到了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佔領伊比利亞半島。羅馬人的入侵對現代西班牙的語言、宗教和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四世紀,日耳曼部落入侵。到五世紀,西班牙被西哥特人征服,隨後在公元711年,穆斯林的北非人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開始了驅逐入侵者的戰爭(光復運動)。這場戰爭持續到1492年。在1512年,西班牙完成了統一。義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利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埃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義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義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義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義大利中部佛羅倫薩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義大利地區雲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義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義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義大利卻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義大利各個城邦國都被其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義大利王國,這是現代史上義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義大利王國被瓦解,回復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皇國,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義大利東北部。此後40年,義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多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歐洲近代民族主義之父糾澤佩·馬志尼提出統一義大利的設想。與此同時,薩丁尼亞王國在1850年代迅速崛起,義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加富爾伯爵,就是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糾澤佩·加里波底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義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合並成為義大利王國。除了教皇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義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誌著義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