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王有什麼用處
『壹』 公開發表電視講話鼓勵國民,西班牙國王是否擁有實權和英國國王有何區別
公開發表電視演講鼓勵國民西班牙國王其實並不擁有實權,和英國一樣,西班牙的往事是君主立憲制的。因此對於西班牙的國王來說,他們和英國國王在相關的政策層面是有著幾乎一樣的政治制度,但是在影響力上,西班牙的國王並不能像英國國王一樣影響力這么大。兩個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因此在這些國家當中,議會才是國家的首腦,國王並沒有任何的實權,他們擁有的權力更多的是用於做公益事業,或者是代錶王國進行出訪外國等方式。在這種國家,當中國王就類似於國家的象徵以及形象,而實際的權利卻在首相和議會的手中。
英國皇室和西班牙皇室在區別上不大一般,他們的區別在於影響力的強度。同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皇室和西班牙皇室有著許多的共同點。
『貳』 同是王室,為何西班牙王室如今影響力遠不如英國王室
西班牙王室和英國王室都是現存的王室中最古老的王室之一,世界上保留的王室並不是特別的多,所以那些保留王室的國家就會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我們總認為王室就是會享受貴族奢華的生活,吃穿用度全部都是最奢華的,事實並不是如此,因為現在的王室制度已經改革,沒有實權,只是象徵禮儀性的工作,所以王室也是有他們具體的薪酬的,比如說西班牙的王室,西班牙國王每年的年薪大概只有100多萬,而他的王後以及其他成員的薪酬,肯定是沒有國王多的,而且西班牙王室一直被認為是歐洲最窮的往往是他不像英國王室,還有自己的田產,房屋等等,所以生活也比較朴實。
『叄』 現在的國王還有實權嗎
其實都有實權,
權力大的比如泰國國王,日本國王,都是有很大權力的,這種權力不公開就是了,自稱沒有,其實有。日本常年培植右翼勢力,也就是保皇派,右翼在日本的勢力是無人敢於對抗的,別國保皇派都是老頭子,唯獨日本的保皇派老壯少通吃,二戰後的日本權力圈子實質上沒有變動,都是圍繞國王的原有圈子的延續小集體。
也有權力小的,比如英王,基本只有形式上的分封權和宣戰權,另外,在殖民地上,英王任命的所有總督中,大多沒實權,但是香港總督擁有極大的權力,換句話說,英王在香港擁有王者權力。
補充(現在是2017年9月10日):英王的權力比我過去認為的要大,二戰結束後,丘吉爾迅速失去權力絕不可能是因為什麼英國基層民眾有高瞻遠矚的大智慧,另外,在英國,很小的事情都要進行辯論,要實行民主,但是,對國家重大的事情(比脫歐更大的事),卻很輕易實行了,順便再說一下日本的事,去年和前年,日本媒體動不動就說國王有意退位,或稱國王與安倍不和,或稱國王不喜安倍,日本各大所謂新聞自由的媒體報道得不亦樂乎,,但是詭異的是,日本國王在這個時期頻繁訪問泰國、訪問印度、,,,今年年初甚至還顛顛地跑去越南訪了個問。。。這日本神神家庭的老套路一點都沒變,日本國王沒權?這么小看日本怎麼不說是神劇呢?
如果認為現在的國王沒有實權,那真是有點,,,,再弱也比一般邪教有號召力吧,很何況有的國王本身就是邪教起家,自稱是神,國內還有眾多設施潛移默化的支持鞏固國王作為神的地位,政府各層人員每年為他家做托,甚至他不用身份證,因為他是神,整個系統搞得跟真的一樣,就是為了讓國王失去號召國家的權力?
『肆』 西歐貴族概況
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奧地利……成千上萬幾乎與世隔絕的貴族古堡,就此重新吸引了俗世的目光。以法國為例,眼下倖存的貴族家庭大約還有4000個,其中3500個是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獲得的封號。遠離英王室和西班牙王室那樣的風光,他們在各自的古堡里惘然守護著先人的榮耀,他們同時也面對著最現實的選擇:改變,抑或消失
`````````````````````````````````````````````````
在中世紀社會里,貴族和貴婦組成了一種類似於俱樂部的團體,這個團體以著裝和談吐作為其成員的標志。他們對於自己所屬的階層的忠誠有時甚至超出他們對於國家的忠誠.
貴族們在國君面前擔當僕役的角色,要照管國君的獵犬,負責國君的服裝。在盛大的宴會上,某位貴族要把國君的銀質酒杯親手遞給國君,這只酒杯往往就被國君賞賜給這位貴族。他們偶爾表現出的這種謙恭不是沒有回報的:他們以此為理由,要求自己的下屬向自己表現出更大的恭敬和順從。
貴族的生活並不安穩,而且往往過得頗為辛苦。由於當時新生兒的死亡率極高,貴族女子不得不在剛剛成年的時候就結婚,並且要生養相當於今天三倍數目的子女。年僅12歲的孩子就要結婚生子,生下的後代素質如何也就是可以想見的了。被污染的飲水、不潔的食品、潮濕的石室(這往往是風濕和肺炎的誘因)、傷口的感染、各種流行病(傷寒、痢疾、天花、流感和黑死病)對本來就很脆弱的生命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貴族們還大量飲酒和吃肉,在冬季經常不能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結果是正如阿爾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小說家——譯注)所說,他們常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幻覺,自以為得到神示,或是以為被惡魔附體。
貴族的生活以家庭為單位,個人必須服從家族的整體利益。大家族之間經常爆發私人性質的戰爭,那些比較小的家族在爭斗時往往會把同族的人都集中起來。年輕的貴族夫婦一般都是和新郎的父母,還有一大幫的親戚住在一起,家族的族長則是他們當然的領導人。當時的婚姻體現的是兩個貴族家族的聯合,至於個人的喜好,在婚姻里是沒有任何地位的。聯姻的背後是產業的聯合,因為女繼承人的地位就是來自她所繼承的采邑。當一個女孩子還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兩位貪婪的父親就已經完成了許配的工作,而當她認識到自己的命運之後,往往也就順從了父輩的安排。
兩個家族聯姻的象徵是新郎將戒指遞給新娘。當時的觀禮者們往往在見到這一幕的時候要互相敲打一下,以加深自己的記憶:因為當時幾乎沒有官方的記錄,他們以後很可能會被要求作證,證實這一婚姻關系確實存在。兩位新人站在一個特製的帷幕下,如果其中的任何一方在此之前已經有了孩子的話,新婚夫婦就在這個帷幕下面抱一抱這個孩子——他從此就被視同為這場婚姻的婚生子。在婚禮上,新郎和新娘要分吃一塊麵包,合飲一小口葡萄酒。偶爾,新娘還會拿出紡紗桿,展示一下自己的技藝。在場的朋友們大喊「多啊!多啊!」,並且把事先准備好的種子灑向新婚夫婦——種子的含義就是「多產」,後來逐漸改成了用米和五彩的紙屑。接下來還有舞會,還要讓教區的牧師用聖水和熏香為新人祝福。最後,大家散去,新人入洞房。
新婚夫婦居住的環境,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是一團糟糕,估計會讓不少人覺得難以置信。幾乎沒有哪家貴族有超過兩個的房間,而就是僅有的幾個房間還都住滿了家庭成員和家族的侍從。歷史上的英國國王甚至留下了在他的床上召開御前會議的記錄,而當時王後就坐在床上看著——因為她無處可去。用餐的時候,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大廳里。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晚上睡在樓梯底下,吃飯的時候排成一列,和狗爭東西吃。貴族的孩子們晚上和父母一起睡,或者就和傭人們一起睡在大廳里。「隱私」這個詞可以算是近代的一個偉大發明。
貴族家庭的主婦並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因為她對於她繼承的土地擁有封建制的主權,所以她可以統治一塊土地或是管理一座修道院。當她的丈夫外出的時候,她就是城堡的女主人,要應付可能的外敵入侵,甚至還要和人們一起外出打獵。她的工作繁重而細致,因為很多東西必須很早就預備好——當時的商業還沒有能夠處理「應急采購」。但是從法律上看,她的地位低於她的丈夫,其實是置於她丈夫的監管之下。他被容許——其實毋寧說是被鼓勵——打自己的妻子,目的是「為她好」。作丈夫的常常會供養一個或多個小妾,並且會把他在外面的私生子帶到自己的城堡里來接受教育。而做妻子的,按照當時的慣例,對於打罵城堡的下人也是毫不留情——可以這么說,當時的貴婦大部分都是潑婦。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做妻子的會愛自己的丈夫,而丈夫也愛妻子。
`````````````````````````````````````````````````
今日歐洲貴族
文/曾焱
7月3日,巴黎伯爵夫人伊莎貝爾(Isabelle Comtesse de Paris)在她位於巴黎近郊的科爾沃蘭古堡里去世。英國《衛報》傷感地寫道:「法國王室最高貴優雅的人走了。」作為最後一個國王路易?菲利普一世的玄孫女,93歲的法國公主留下了近100名子孫,卻帶走了一個時代的美麗與哀愁。
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奧地利……成千上萬幾乎與世隔絕的貴族古堡,就此重新吸引了俗世的目光。以法國為例,眼下倖存的貴族家庭大約還有4000個,其中3500個是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獲得的封號。遠離英王室和西班牙王室那樣的風光,他們在各自的古堡里惘然守護著先人的榮耀,他們同時也面對著最現實的選擇:改變,抑或消失
「非賣品」出售
法國《費加羅報》也不無傷感地談到一個話題:在現在的歐洲社會里,貴族們的存在還有什麼用處?他們曾經就像一件高級時裝店裡的非賣品,充滿距離地供人艷羨、模仿和幻想,而現在他們需要利用這個頭銜所賦予的一切:榮譽、品位、神秘,來延續古堡家族在物慾世界的存在。
在保留了君主制的歐洲國家,王室越來越頻繁地為政要、名流授勛。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Juan Carlos)剛剛給了巨商一個公爵的封號,比利時國王又授官員弗雷爾為男爵。而在英國,女王的「騎士勛章」已經掛到了眾多明星的身上:著名歌手約翰?埃爾頓,007的兩代扮演者肖恩?康納利和羅傑?摩爾等等。
在義大利,羅馬和托斯卡納地區的貴族在保護祖業和做生意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他們打開葡萄庄園緊閉的大門,把原來只供家族享用的葡萄酒送往昂貴的酒廊出售,並且很快利用庄園的神秘色彩令其他品牌的酒黯然失色。當馬西莫王子、弗雷斯科巴爾蒂侯爵和德拉家族的伯爵們做這一切的時候,並未失去他們尊貴的微笑。
貴族們在英格蘭和蘇格蘭擁有寬闊的私人領地,現在他們的後裔卻試圖將祖輩的狩獵森林變成向公眾售票的野外游樂場。最先是貝德佛公爵在自己的森林裡建了「月亮公園」,緊接著有了巴斯侯爵的野生動物園,理查蒙公爵甚至領頭在著名的古德伍德皇家賽馬會附近建造了一個賽車場。英王室也在求變:當王室的巨大開銷遭到公眾非議之後,女王同意用出租漢普頓宮空房間的方式來彌補虧空。最成功的商業運作應該算卡拉斯王子(Gallas)推出的生態食品「Duchy Originals」,他琢磨透了人們追逐時髦和虛榮的消費心理,將王室成員變成了最大的促銷廣告。為了嘗一口查爾斯王子經常喝的茶,吃幾片他酷愛的橙皮或者薑汁小餅干,英國人掏空錢包也在所不惜。
精神堅守
每年冬夏假日,到法國旅遊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與眾不同的行程指南,叫做「美景之路」。小冊子引導遊客去探訪一些歷史上有名的私人城堡,然後住下來品嘗主人親手烹制的傳統法國菜。在這些年久失修、常年冷冰冰的城堡里,遊客常常吃驚地發現主人大都已經入不敷出,冬季連暖氣也燒不熱。
在法國廢黜1886年法典之前,所有公開申明自己是王室後裔的人都不被允許生活在法國。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法國貴族要麼漂泊到比利時、西班牙和摩洛哥,要麼就像這樣一代代隱居城堡,於清貧中守著一份尊嚴。1950年以後,很多飄流海外的貴族回到法國舊堡,生活拮據,包括剛去世的伊莎貝爾伯爵夫人也一樣。伯爵夫人和丈夫亨利伯爵輾轉比利時、西班牙和摩洛哥,一共生養了11個孩子。生為法國王位繼承人,亨利一心想著恢復昔日的地位。結束流亡後,他天天在法國政界周旋,甚至想通過競選取代總統戴高樂,為此花光了所有的家產。伊莎貝爾從來不抱怨生活,她每天從晚上7點工作到凌晨2點,撰寫了一本三卷的回憶錄。她自己起了書名——《對我都是幸福》。《巴黎競賽畫報》在一段紀念文字中說:「她漫長的一生里,盡是憂患和磨礪,但巴黎伯爵夫人願意保留的只有幸福。這便是真正的貴族。」
那些守護古堡的法國貴族們也是一樣。為了不讓這些活的歷史博物館消失,他們把生活的困窘放在一邊,發起成立了多個遺產保護社團,其中最著名的兩個是「歷史之宅」和「法國老房子」,一屆屆的法國文化部長也樂得支持他們。古堡主人利用聚會交換信息,籌措維修資金,豐富的想像力彌補了錢的匱乏。這些古堡輪流舉辦「園藝周末」、野餐討論會和露天歌劇演出,大名鼎鼎的公爵、伯爵、男爵會和參觀者坐在一起,向他們介紹家族歷史和藝術收藏。最重要的是,他們絕不會忘記和客人分享延續了數百年的家族價值觀:美德、尊嚴以及對國家的忠誠。法蘭西學院院士、著名作家奧爾梅森(Jean d』Ormesson)自己就是貴族的後裔,在小說《為了上帝高興》中,他借書中主人公之口,說出了今日貴族們的最後堅守的信念:什麼都失去了,除了尊嚴,這是我們惟一不出售的東西。
美麗叛逆
「理論上,我們每個人都有1/10的機會證明自己是聖-路易(指貴族)的後人。」面對那些狂熱嚮往貴族血統的人,法國家譜學者波卡諾展示了令這些人欣喜若狂的一種可能性:如果你能找到10代以上的完整家譜,也許將看到某個親戚有長長的貴族姓氏。波卡諾以巴黎伯爵亨利為例:如果家譜殘缺,誰又知道他是路易·菲利普國王的第5代,路易十四的第48代以及亨利四世的第145代呢?
但是,有人夢寐以求,也有人主動放棄,只為了掙脫貴族姓氏的束縛,自由尋找新的社會位置。法國最有名的兩個年輕貴族女子Ines和Zazie就是這樣的美麗叛逆。
Ines一睜開眼睛,看到的便是古堡家族延續了幾百年的奢華誇張。高居內閣部長的祖父周旋於名門,父親的帽檐上鑲嵌著光彩奪目的寶石,家庭沙龍里出現的女人永遠華麗優雅。她和古堡生活格格不入,一心想自食其力。為了從父親那裡獲得找工作的許可,她放棄了使用家族全名Ines de Fressange的權利,只保留了「Ines」作為身份的標記。時尚攝影師在偶然中發現了她,她的照片登上了《ELLE》雜志,整個巴黎立刻為之傾倒。雖然瘦削的身材、過於濃密的眉毛和80年代流行的美麗定義相差甚遠,但她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令Kenzo、Lacroix等品牌紛紛與她高薪簽約,此後和Chanel的完美合作更是將雙方都推上了時裝界的最高地位。Ines成了80年代全世界最紅的超級名模。當她應允擔任法國國家形象代表、第一個「瑪利亞娜」時,Ines完全超越了她家族姓氏的光環。
現在法國沒有人記得Isabelle de Truchis de Varennes,只記得特立獨行的歌手Zazie:1990年,當她決定進入歌壇,她比Ines更徹底地放棄了不勝負荷的貴族姓氏,從一本小說《地鐵里的Zazie》中找到了這個簡單好記的名字。Zazie唱最平民的搖滾,自己寫所有的歌詞,8歲就開始寫劇本的天分令她的創作專輯張張暢銷。Zazie說,古堡家族給予的名字並不總是生活的通行證。
貴族娛樂的平民改造
社交舞會
英文為「Ballroom Dancing」,原本是歐洲貴族在宮廷、城堡舉行的一種交際舞會,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才流傳民間。經歷了兩百多年發展,Ballroom Dancing逐漸轉變為「競技舞蹈」,單一的舞種也拓展為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系列共10個舞種,並由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制定了全世界共同遵循的理論、技巧、音樂和服裝等競技標准。現在,「Ballroom Dancing」易名為「Dancesport」,即「體育舞蹈」。
擊劍
14世紀,在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出現了榮耀騎士階層,他們以精湛的劍術和高尚的品德代表著神聖和高尚。此後各國貴族紛紛效仿,作為騎士高尚情操的一種體現,擊劍是當時貴族子弟必修的格鬥訓練。16世紀末,歐洲貴族決鬥成風,20年間僅巴黎就有8000多人在決斗中喪命。
1776年法國騎士聖喬治的劍師拉·布瓦西埃發明了金屬網面罩,使擊劍告別了中世紀以來的流血和死亡,逐漸變成優雅的現代體育運動,但比賽仍只在名門望族之間進行。1896年雅典第一屆現代奧運會設立了擊劍比賽,使它從此成為傳統競賽項目。現在擊劍俱樂部使得擊劍日益大眾化。
馬術
騎馬、賽馬作為騎士的七技之一,和劍術一起被歐洲貴族們追逐和炫耀。1174年,在英國倫敦出現了賽馬場,每周五大批王公貴族都雲集於此。1195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以一袋金子懸賞比賽的獲勝者,是馬術史上有據可考的第一次賽馬獎金。16世紀,為滿足貴族們的需要,奧地利、瑞典、義大利等國先後成立了專門的馬術訓練學校,現代馬術從此在歐洲開端。
現代賽馬始於法國,到18世紀末成為一項獨立的體育運動。1900年馬術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分為場地障礙、盛裝舞步和三日比賽,是最具代表性保留了貴族氣質的運動。而賽馬和賭馬也從傳統的貴族參與,轉變為社會各階層男女老少的休閑娛樂,成為歐洲最有吸引力的產業之一。
狩獵
早在羅馬人統治英格蘭時期,狩獵是王室獨享的娛樂,獵場限於皇家森林。17世紀,擁有領地的英國貴族從王室獲得許可狩獵。到18世紀,狩獵發展成歐洲貴族文化的傳統:身穿猩紅的獵裝,頭戴黑氈帽,在名貴獵犬的引領下策馬揚鞭,成為地位和財富的證明。貴族在狩獵中制定規則,比如不能追逐或捕殺受傷的動物,視之為上流社會和文明的象徵。
19世紀20年代起,歐洲各國平民開始發起禁獵運動,而由貴族把持的上議院則堅持「捍衛榮譽」的反禁獵法案,長期相持不下。在此後的一個多世紀里,貴族狩獵發展成運動狩獵,逐漸被商界人士和運動愛好者普及,但因傷害野生動物、侵佔自然資源而被各國動物保護人士強烈呼籲取消。到20世紀下葉,很多國家都出台法規限制狩獵,即便是有「狩獵天國」之稱的西班牙,也規定狩獵只能在固定的地區和季節進行。
室內樂
17世紀初的音樂活動只有兩種形式,除了教堂里可以演奏的宗教音樂,就只有王宮或貴族家裡養有私人樂隊,供他們娛樂聆聽,這就是「室內樂」的源頭:演奏本身不是為了音樂會而舉行,而是貴族私人性質並帶有親密交流的音樂形態。
大約在18世紀,室內樂仍與貴族家庭的娛樂性有關,而19世紀盛行的「沙龍音樂」則是室內樂精神的一種延伸。這一時期,歐洲的貴族常常在他們寬敞舒適的沙龍中舉行非正式聚會,宴請政界名流或者文人雅士,席間由貴族的私人樂團演奏清雅的音樂。1880年以後,室內樂逐漸成為音樂演出的主要形式之一。(編輯:萊茵河)
『伍』 西班牙國王有什麼權利
沒有實際權利,只是一個象徵
『陸』 西班牙權力最大是國王嗎
現在的西班牙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統治。他們國家真正掌握權力的是首相以及首相送領導的議會,並不是國王。
『柒』 西班牙國王有實權嗎
西班牙國王沒有實權。
因為西班牙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只是象徵意義、代表國家形象出訪等,權力在議會與執政黨首相手中。
西班牙的全稱叫做西班牙王國,是一個議會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在國家裡有著王室並且會從王室中產生一個國王。
西班牙的王室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王室之一,早在五十幾的西哥特王國就已經有血緣的記載。其實相比於英國的國王還有日本天皇,西班牙國王的權力還是比較大的。英國國王和天皇的權力都在不斷地妥協、縮小,日本天皇甚至在二戰失敗後喪失了所有權力,成為了純粹的禮儀性象徵性的存在。
『捌』 西班牙民眾要求王室退位王室有何作為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強烈的反共產主義的政策,與美國保持親密的盟友關系。1947年,他自任攝政王(但西班牙國王之位卻懸空)。1975年他逝世後,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實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獨裁統治結束。
佛郎哥統治時期於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反共和政府的武裝叛亂,得到希特勒、墨索里尼的支持。他的民族主義軍隊在1939年1月26日西班牙內戰中成功佔領巴塞隆納宣告勝利,並成立獨裁政權,以法西斯主義統治西班牙。直到1975年10月30日將軍政大權交由指定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監督管理,但這個法西斯體制大致上維持到1975護緝篙墾蕻舊戈馴恭沫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西班牙國會並公告唐·胡安·卡洛斯王子成為西班牙國王,是為胡安·卡洛斯一世,並於11月27日舉行了受膏登基的儀式,成為實際上的西班牙國王。在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生前胡安·卡洛斯一世曾答應這個法西斯政權會持續下去,但到他病逝後卻違背諾言並實行民主改革,解除維持36年的黨禁,他帶領西班牙走向民主,1978年12月30日西班牙國會制定新憲法,統治西班牙39年的法西斯政權正式垮台,而胡安·卡洛斯一世正式成為西班牙王國國王至今。
『玖』 西班牙國王有什麼權利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是最高的行政長官,最高軍隊長官,統管全國各級任免,但是跟英國、日本等國家很像,主要看議會決定,雖說是最高領導,但是並不是全他說的算。
『拾』 西班牙國王有實權嗎
西班牙的國王當然是沒有權利的,他們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王而已,沒有任何軍事和政治上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