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哪個國王同時當幾個王位

西班牙哪個國王同時當幾個王位

發布時間: 2022-05-01 19:42:43

❶ 求西班牙國王費爾迪南多的生平和功績

斐迪南二世 (阿拉貢)

斐迪南二世(天主教徒)斐迪南二世 Fernando II el Católico(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阿拉貢國王(1479年~1516年在位),卡斯蒂利亞國王(1474年~1504年在位,稱斐迪南五世)。他也是西西里國王(1468年起,稱斐迪南二世)和那不勒斯國王(1504年起,稱斐迪南三世)。通過與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婚姻,斐迪南二世實際上是統一的西班牙的第一個國王。

締造統一的西班牙
斐迪南二世為阿拉貢國王胡安二世之子。1468年他被父親任命為西西里國王,作為他與卡斯蒂利亞國王恩里克四世的異母妹妹和繼承人伊莎貝拉結婚的准備。1469年10月19日,斐迪南與伊莎貝拉在奧卡尼亞結婚。1474年伊莎貝拉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後,宣布斐迪南為她的共同在位者。在伊莎貝拉登上王位之時,卡斯蒂利亞的封建內訌如火如荼;他們立刻與支持另一位公主胡安娜•拉•貝爾特蘭尼哈的貴族展開了內戰。直到1479年打敗了胡安娜的丈夫、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結束內戰後,伊莎貝拉的王位才得以鞏固。當1479年斐迪南二世繼承阿拉貢王位,尤其是1492年征服了格拉納達之後,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和西班牙其它許多獨立領地的王冠以家族聯盟的形式聯合了起來。這是自8世紀以後西班牙第一次出現統一的政治實體,雖然直到18世紀有許多地區還是名義上獨立的。

強有力的統治
斐迪南二世即位後的第一個成就是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格拉納達(1492年),從而結束了西班牙歷史上的收復失地運動。在同一年,斐迪南二世下令驅逐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的猶太人,並派遣哥倫布出海探險,這次航海最終發現了美洲大陸。根據1494年托爾德西利亞斯條約,歐洲以外的世界被卡斯蒂利亞和葡萄牙兩國延一條穿過大西洋的不存在的經線瓜分。

斐迪南二世統治的西班牙與法國的關系很少是和睦的。1493年,他根據與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簽訂的巴塞羅那條約吞並了魯西永和塞爾達涅。此後他一直與查理八世及其繼承人爭奪在義大利的利益,導致一場長期無結果的義大利戰爭。1494年查理八世入侵義大利並趕走了那不勒斯國王阿方索二世,後者是斐迪南二世的侄子。斐迪南與主要的義大利城邦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結盟,於1496年迫使查理八世完全從義大利撤出,並把阿方索二世之子斐迪南二世推上那不勒斯王位。1501年,那不勒斯的斐迪南二世去世,王位由其叔父費德里科繼承;然而阿拉貢的斐迪南二世與查理八世的繼承人路易十二簽訂秘密條約瓜分了那不勒斯。路易十二獲得坎帕尼亞(包括那不勒斯城本身)和阿布魯齊,而斐迪南獲得普里亞和卡拉布里亞。這個協定轉眼就瓦解了。1504年,斐迪南二世的大將岡薩羅•費爾南德斯•德•科爾多瓦從法國人手中奪取了那不勒斯。

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的孩子包括瘋女胡安娜和阿拉貢的凱瑟琳。她們分別與奧地利大公腓力和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結婚(後者為再婚),前者的婚姻直接導致了斐迪南的外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龐大帝國。

1504年斐迪南二世的妻子伊莎貝拉去世,胡安娜繼承了卡斯蒂利亞的王位。斐迪南二世在胡安娜與丈夫在尼德蘭居住時一直以攝政形式實際管理卡斯蒂利亞,現在他准備利用胡安娜精神失常的機會將攝政權力永久化。但他的圖謀被深深畏懼他的卡斯蒂利亞貴族制止了,他們宣布胡安娜的丈夫為國王腓力一世,為此幾乎引起內戰。然而腓力一世在1506年突然去世,他與胡安娜的兒子奧地利的查理年僅6歲,斐迪南二世的攝政於是合法化了。

1508年戰火再度在義大利燃起,這次斐迪南二世,路易十二,馬克西米連一世以及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結成了反對威尼斯的康布雷聯盟。由於利益無法調和,以及對法國意圖的普遍懷疑,這個聯盟很快便瓦解了。一個包含義大利諸多勢力的針對法國的神聖聯盟取而代之。

斐迪南二世高度關注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的擴張。1509年,他派遣卡斯蒂利亞軍隊侵入北非,企圖削弱當地的穆斯林政權。

1511年11月斐迪南二世與女婿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簽署威斯敏斯特條約,許諾兩國將在與法國的斗爭中盡一切力量互相援助。1512年,斐迪南二世強行將納瓦拉的南部並入西班牙,盡管這個王國已經由法國封建主統治了幾個世紀。在義大利斐迪南的事業也一帆風順。1513年,神聖聯盟的軍隊將法國力量逐出米蘭,把這個城市重新交給殘暴的斯福爾扎家族統治。不過兩年後法國人又再次征服了米蘭。

1516年斐迪南二世去世,留下一個堪稱歐洲第一強國的西班牙。他被安葬於格拉納達的皇家禮拜堂。

建立專制制度
斐迪南二世是西班牙專制制度的創始人。他最大限度地削弱貴族和城市的力量,從而將國家的權力集中在國王一人手中。貴族被禁止私自鑄幣和參與議會表決,而議會本身就蛻變成國王的傀儡,並且不再定期召開。斐迪南二世自己兼任西班牙有勢力的卡拉特拉瓦騎士團大團長,該組織與教會有密切關系。1486年,斐迪南頒布瓜達盧普敕令,該敕令禁止了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農奴制,並將領主的司法權收歸國王。

天主教徒斐迪南
斐迪南二世是真正熱情的天主教徒,他不遺餘力地推行親天主教的政策。1480年,斐迪南夫婦在卡斯蒂利亞建立了審判異端的宗教裁判所,成為持續幾個世紀的宗教迫害的開端。1492年頒布的驅逐猶太居民的命令及其後對猶太教信徒和伊斯蘭教信徒(摩爾人)的歧視、迫害政策對後來西班牙的經濟文化發展造成了損害。

由於斐迪南二世將法軍逐出那不勒斯的功績,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於1496年12月2日宣布他和伊莎貝拉為「天主教國王」。此後他便以「天主教徒斐迪南」的稱號著稱於世。

❷ 西班牙現在在位的國王是誰

西班牙現任國王: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費利佩六世)

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1968年1月30日生。現任西班牙國王。他是前任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皇後索菲亞第三個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王室里唯一的男丁。1968年1月30日,小王子降生在馬德里一家醫院。隨後,他接受了洗禮命名儀式,被賜名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因為取這四個名字是為了分別紀念波旁王朝第一任統治者、祖父、外祖父———希臘老國王、曾祖父。
2014年6月2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宣布,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已決定退位,讓位給王儲費利佩。2014年6月19日,費利佩舉行登基典禮儀式,即位為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

❸ 什麼是西班牙王位爭奪戰

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爭奪戰發生於1701~17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爭奪戰爭,表面上看來是英、法、荷、奧等國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權問題而展開的激烈爭斗,然而,其實質則是諸列強借機進行的一場規模空前的殖民地大掠奪。戰爭結束,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也隨之終結了。

18世紀初,殖民主義者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瘋狂的程度。法國在印度占據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在北美,除繼續加強在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國王路易十四狂妄起來,在國內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殿、開辟巨大的園林,以窮奢極欲來顯示他的無限權威;不容法國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實現他夢寐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目標是:在法國的東北向外發展,以便取得易於攻守的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置於西班牙的王位,以擴大法國的力量並控制西班牙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逝世,但沒有子嗣繼承王位。按照親屬關系,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查理二世屬於哈布斯堡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內弟)。由於法國外交活動結果,查理二世的遺囑要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的腓力普。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荷蘭、奧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內的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結成同盟,對法作戰。於是,從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了。

這次戰爭,實際上是同盟戰爭。一個同盟以封建君主專制的法國為首,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和其他幾個德意志國、薩伏依(很快就轉到敵對一方)、巴馬參加;另一個同盟以奧地利和英國為首,荷蘭、葡萄牙、勃蘭登堡以及許多德意志小國和義大利小國參加。

1701年,法奧未經正式宣戰即在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軍事行動。1702年5月,英國和荷蘭(1701年兩國在海牙締結所謂「大同盟」,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成同盟)站到奧地利一方參戰。1702~1704年,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發生過戰斗。陸上的戰斗行動僅局限於爭奪要塞、實施行軍機動和迂迴運動。野戰很少進行,僅在解除要塞包圍時才使用。1704年,英軍從海上攻佔了直布羅陀。同年,奧英同盟軍集中主要精力擊潰法國盟國巴伐利亞。1704年8月13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和馬爾波羅公爵統率的奧英聯軍(達6萬人)在豪什塔特附近擊潰法巴軍隊(約6萬人),斃俘達2.8萬人,使戰爭的進程變得有利於自己。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統率的奧軍在義大利都靈附近取得了巨大勝利。戰斗以後,法軍渡過波河,撤回本國。都靈之戰證明,在防禦戰中以線式戰斗隊形抗擊集中突擊是毫無用處的。1706年,法軍在尼德蘭的拉米利一帶遭到失敗。

法軍僅僅在西班牙取得了幾個局部性勝利,對整個戰爭進程沒有產生影響。1707年7月,奧英聯軍開始入侵法國,在包圍土倫長期未克之後返回義大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於1709年7月11日發生在尼德蘭馬爾普拉凱村附近。1709年秋季,要塞爭奪戰持續不斷。1710~1714年,交戰雙方持續打消耗戰,都避免決戰。英奧兩國軍隊在兵力上雖占明顯優勢(聯軍為16萬人,法軍為7.5萬人),但沒有對法採取積極行動。戰略不果斷的原因在於:當時俄國在北方戰爭(1700~1721年)中獲勝。英國為了竭力阻撓俄國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改變政治方針,不願將法國徹底擊敗,背著自己的盟國開始與其和談,實際上停止了對法作戰。在英國的影響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棄了積極的戰斗行動。

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1714年,奧法又簽訂《拉什塔特和約》。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法國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德孫灣周圍地區的權利的要求。法國還割讓一些地方給奧地利和荷蘭,撤回駐洛林的軍隊。哈布斯堡王朝,擴大了自己的勢力范圍。英國在西班牙勢力加強。根據和約,法國的腓力普雖保有西班牙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為條件,並規定法西兩國不能合並。同時由於在戰爭中法國屢遭失敗,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破產,民不聊生,國力大為削弱,盛極一時的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了。

這次戰爭是以掠奪殖民地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規模的大沖突,其基本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廣、規模大;多數交戰在夏季進行;注重機動作戰,進攻行動的地位更加突出等。這些特點,特別是攻勢作戰、機動作戰對世界軍事產生了重大影響。

❹ 西班牙國王為何會是如今世界上擁有頭銜最多的君主

由於封建體制,歐洲中世紀君主的頭銜都特別長。進入近代史之後,歐洲的有些君主依然保留了非常長的頭銜。眾所周知,西班牙引領了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性大帝國。但鮮為人知的是,在1700年之前,西班牙在名義以上不存在的。所謂的“西班牙”是同一個君主兼任一大堆小國頭銜而形成的“王朝聯合”。

❺ 西班牙的歷代國王

1、費爾南多五世(Fernando II;即費爾南多二世)1475年1月15日—1504年11月26日 與妻子伊莎貝爾一世共治。

2、伊莎貝爾一世(Isabella I)1474年12月11日—1504年11月26日 與丈夫費爾南多五世共治。

3、胡安娜(Juana)1504年11月16日—1555年4月12日 1504年到1506年與丈夫腓力一世共治。1516年到1555年與兒子卡洛斯一世共治。

4、腓力一世(Philip I)1505年11月26日—1506年9月25日 1504年到1506年與妻子胡安娜共治。

5、卡洛斯一世(Carlos I)1516年3月14日—1556年1月16日 1516年到1555年與母親胡安娜共治。

6、腓力二世(Felipe II)1556年1月16日—1598年9月13日。

7、腓力三世(Felipe III)1598年9月13日—1621年3月31日。

8、腓力四世(Felipe IV)1621年3月31日—1665年9月17日。

9、卡洛斯二世(Carlos II)1665年9月17日—1700年11月1日。

10、卡洛斯大公(Archique Carlos;即查理六世)1703年9月12日—1715年7月2日(有爭議覬覦者)。

11、腓力五世(Felipe V)1700年11月16日—1724年1月14日。

12、路易一世(Luis I)1724年1月14日—1724年8月31日。

13、腓力五世(Felipe V)1724年9月6日—1746年7月9日。

14、費爾南多六世(Fernando VI)1746年7月9日—1759年8月10日。

15、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1759年8月10日—1788年12月14日。

16、卡洛斯四世(Carlos IV)1788年12月14日—1808年3月19日。

17、費爾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808年3月19日—1808年5月6日。

18、約瑟夫·波拿巴(José I)1808年6月6日—1813年12月11日。

19、費爾南多七世(Fernando VII)1813年12月11日—1833年9月29日。

20、伊莎貝爾二世(Isabel II)1833年9月29日—1868年9月30日 1846年到1868年與丈夫弗朗西斯科一世共治。

21、阿瑪迪奧一世(Amadeo I)1870年11月16日—1873年2月11日。

22、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1874年12月29日—1885年11月25日。

23、阿方索十三世(Alfonso XIII)1886年5月17日—1931年4月13日。

24、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1975年11月22日—2014年6月19日。

25、費利佩六世(Felipe VI)2014年6月19日—今。

(5)西班牙哪個國王同時當幾個王位擴展閱讀

西班牙王室的血統起源於5世紀的西哥特王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

西班牙王室只計算王室父系血統的情況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 of Hesbaye (770-807),他的後代為「歐洲第一家族」法國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

現今國王費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員,是Robert of Hesbaye父系血統的直系後代,在只計算父系血統王室中,世界上現存最長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後。

西班牙阿拉貢地區出生的「天主教國王」費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看中了哥倫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們也想藉助哥倫布,讓他為西班牙在海外尋找一個新世界。

於是,他們於1492年資助哥倫布探險。哥倫布不負重託發現了美洲,新世界幾乎無窮無盡的金銀使西班牙暴富起來。擁有了玻利維亞波托西銀礦等巨額財富,西班牙也幾乎擁有了整個世界。

❻ 西班牙國王是誰

西班牙現任國王是費利佩,名字的全稱為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西班牙語:Felipe Juan Pablo Alfonso de Todos los Santos de Borbón y de Grecia),1968年1月30日出生,是西班牙前任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皇後索菲亞第三個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王室里唯一的男丁。
2014年6月2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宣布,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已決定退位,讓位給王儲費利佩。
2014年6月19日費利佩舉行登基典禮儀式,正式即位為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

❼ 西班牙國王juan carlos II

胡安·卡洛斯一世,現任西班牙國王(1975年登基至今),在佛朗哥死後繼任王位,幫助恢復君主立憲制.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CarlosI)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常有媒體報導誤稱他為「胡安.卡洛斯二世」,不知何因。

「胡安.卡洛斯二世」:費雷羅—網球的西班牙國王。1980年2月12日出生。費雷羅常常被人們冠以胡安.卡洛斯二世國王的稱號。由於胡安卡洛斯的名字與西班牙國王相同,費雷羅也因此成為西班牙球迷心目中的另一個"國王"。費雷羅是西班牙歷史上年輕的優秀網球運動員之一,他和休伊特等一起被看作是未來男子網壇的領軍人物。2003年費雷羅被評為年度最佳運動員,並在馬德里受到國王胡安卡洛斯的頒獎,這也是西班牙政府所授予的在體育方面的最高榮譽。

歷史上的卡洛斯二世

卡洛斯二世(1661年11月6日-1700年11月1日),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1665年-1700年在位)。卡洛斯二世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子,母親為奧地利公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瑪利亞·安娜。他出生時,他的四位長兄都已去世,於是成為西班牙王位唯一的繼承人。他的出生也成為全西班牙的一大喜事。由於近親結婚的緣故,卡洛斯二世身患多種遺傳病以及智障和癲癇,體制虛弱得隨時可能死亡,無法承受一位君主應該受到的教育。幾代的王室近親聯姻使卡洛斯二世在心理和生理都極不正常,甚至就相貌而言,他根本不能被稱為人類。他唯一顯示出他男子氣概是他對打獵的興趣,他偶爾沉迷於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獸苑中。

歷史上的胡安二世

胡安二世(1398-1479),納瓦拉國王(1425-1479)和阿拉貢國王(1458-1479),是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一世的次子,寬宏的阿方索五世之弟。他與納瓦拉卡洛斯三世(法語納瓦拉高貴的查理三世)的女兒布蘭卡一世結婚,所以於1425年得以繼承納瓦拉王位。1458年,繼兄長阿方索五世為阿拉貢、西西里、撒丁國王。

胡安二世(1406-1454)卡斯提爾王國國王,恩里克三世和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之女凱瑟琳的兒子。即位時不足2歲。

阿拉貢王國和卡斯提爾王國,地處伊比利亞半島。

❽ 西班牙王室的發展

當時在歐洲大陸君臨天下的是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王朝只是它的一個分支。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因為沒有子嗣,便立下遺囑,確認法國王儲的次子安茹公爵為其繼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為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為奪回在西班牙的王位發動了所謂的王位繼承戰爭,雙方在歐洲大陸廝殺、征伐達12年之久,歐洲列強均被牽涉其中。1713年簽訂的《烏得勒支和約》確認菲力浦五世為西班牙合法的國王。
菲力浦五世去世後,其子費迪南德六世於1746年即位;1759年費迪南德六世夭折,其弟查理三世即位,並統治西班牙達29年之久。
在波旁王朝眾多的西班牙君主中,查理三世是最受歷史學家們青睞的一位。查理三世痛感教會干政造成的諸多流弊,以空前的鐵腕在帝國內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下令驅逐耶穌會會士,禁止僧侶團活動,把他們解散並沒收其財產。查理三世最受人民歡迎、最遭教會痛恨的著名行動,結束了宗教法庭和殘酷刑訊帶來的恐怖。 與其父相比,查理三世之子查理四世遭到歷史學家眾口一詞的批評。查理四世重用弄臣曼努埃爾·戈多伊,此人擔任王朝的首席國務部長和首相,把持朝政長達25年之久。在戈多伊的唆使下,查理四世與歐洲新貴拿破崙結盟,這次決策的失誤導致西班牙歷史最大的失敗之一。1805年在著名的特拉法加海戰中,納爾遜海軍上將率領的英國艦隊幾乎將法西聯合艦隊徹底殲滅,「無敵艦隊」從此蛻化為一個頗有諷刺意味的歷史名詞。
1801年西班牙民眾暴動反對戈多伊的專制統治,戈多伊在最後關頭倉皇逃遁,尋求法國的庇護。拿破崙則以一間陰暗潮濕的牢房接待這位昔日的盟友。 拿破崙兵敗大陸,被流放海外,費迪南德也於1814年重新掌權。他雖然接納了1812年人民代表共同制定的新憲法,但與此同時,這位生性多變、易為他人左右的君主又把其前任查理三世的許多改革措施予以推翻,僧侶團、宗教法庭和刑訊又回到了西班牙。這一不得人心的舉措遭到自由黨人的反對。費迪南德又順從了他們的要求,他對1812年
的憲法重新發誓,劃分他和教會的權力,宗教法庭隨之又被取締。 而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爭斗在世紀之交之後依然沒有停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1931年4月14日,共和黨人在選舉中獲勝後,國王退位,這標志著波旁王朝的終結,共和黨人為此歡呼雀躍。然而隨後的1936年便爆發了內戰。陸軍參謀長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在內戰中漁利,建立了獨裁統治。與西班牙頗有勢力的君主主義者相比,工於心計的佛朗哥更像一個老練的權術家。他一步步向對方妥協,1945年他答應恢復君主制,1947年又頒布一部法律,確定在他死後由一位經他確認的王室成員出任國家元首。佛朗哥在多方尋覓之後,終於確定阿方索十三的孫子、波旁王朝的直系後裔胡安·卡洛斯為其繼承人。
胡安·卡洛斯1938年1月5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是巴塞羅那公爵、西班牙王子胡安·卡洛斯的兒子。他生長在義大利和瑞士,10歲時才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國土。
胡安·卡洛斯和弟弟阿方索一塊兒在聖塞巴斯蒂安上學,1955年入薩拉戈薩軍事學院,隨後又進馬林海軍學院、聖哈維爾空軍學院就讀。在軍事學院就讀期間發生了一場悲劇,胡安·卡洛斯的弟弟死於非命:當時兄弟倆正擦槍准備一起去打獵。阿方索的槍意外走火,阿方索當即身亡。 胡安·卡洛斯在三個兵種中均被任命為中尉。作為未來的武裝力量總司令,他對西班牙的軍隊知之甚詳。此外,他還在馬德里大學修讀了企業經濟學和管理學。在父親同意下,他接受了佛朗哥的建議,成為這位大獨裁者的繼承人。1969年7月23日,佛朗哥的繼任人選正式公布。
1962年5月,胡安·卡洛斯與一位歐洲王室的公主結婚,她便是希臘公主索菲,西班牙人按自己的習慣稱她為索菲亞。這起婚姻符合傳統的觀念,結婚儀式在教堂舉行。所有人都相信,王子將是未來西班牙稱職的國王。他由佛朗哥任命避免了國內局勢的動盪。
1975年11月,佛朗哥死後僅幾天,胡安·卡洛斯宣布成為西班牙國王。1976年11月17日通過了關於政治改革的法律,佛朗哥的獨裁政體被徹底結束,重新在西班牙實行兩院制。1978年在對政治犯進行大赦後,君主立憲制憲法被人民所認可。西班牙是一個根據現代議會制原則進行統治的王國。為了能從現行的君主專制制過渡到君主立憲制,胡安·卡洛斯主動剝奪自己的權力。為此,他在世界范圍內達到廣泛的認可和贊賞。如今,他同其他歐洲君主一樣享有類似的權力和義務。 1981年2月23日下午,以國民衛隊軍官特赫羅斯為首的一批對改革不滿的軍人突然襲擊議會,發動了政變。大批支持政變者的軍隊和坦克開往首都,佔領了馬德里的國家電台,要求恢復佛朗哥的獨裁製度,新生的西班牙君主立憲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胡安·卡洛斯國王在得知政變的消息後,立即於當天夜裡親自向各省的軍區司令打電話,警告他們同叛亂分子保持距離。各軍區司令知道國王對政變的態度之後,明確表示不支持政變者。胡安·卡洛斯國王還親自說服軍隊的高級領導人站在自己一邊,他們中有許多是國王軍校時的同學。國王甚至披掛上陣,身穿軍隊總司令的戎裝在電視台發表講話,呼籲人民反對政變,支持國王和政府。氣勢洶洶的政變分子內心其實很虛弱。他們眼見國王的態度如此堅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捍衛君主立憲制,於是俯首就擒,參加政變的部隊也紛紛投誠。在1981年2月23日這個決定性的夜晚,胡安·卡洛斯真正成為西班牙的國王,他也因此贏得了西班牙乃至全世界的敬佩。

❾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怎麼回事

1700年,英、法、荷、奧等國圍繞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深層的或最主要的則是諸列強借王位繼承問題進行了一場空前規模的殖民地大掠奪,並且主要斗爭矛頭指向的是法國。

18世紀初,殖民主義者爭奪殖民地已發展到了瘋狂的程度。法國在印度占據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佔領了馬達加斯加;在北美,除繼續加強在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外,又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廣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這樣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國王路易十四狂妄起來,在國內大興土木,包括修建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殿、開辟巨大的園林,以窮奢極欲來顯示他的無限權威;不容法國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實現他夢寐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國只能有「一個國王,一個法律,一個上帝」。對外方面,路易十四野心勃勃,力圖擴張領土,其目標是:在法國的東北向外發展,以便取得易於攻守的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個王公置於西班牙的王位,以擴大法國的力量並控制西班牙海外的殖民地。

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去世,沒有子嗣承繼王位。按照親屬關系,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繼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繼承(因查理二世屬於哈布斯堡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內弟)。由於法國外交的積極活動,查理二世的遺囑要把王位傳給路易十四的一個孫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興高采烈。因為,當時的西班牙除其本土外,還有義大利的大部分、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以及遍布美洲、亞洲、非洲的遼闊土地。這就是說,法國得到西班牙王位繼承權,也就意味著可以得到更多的殖民利益。正因為如此,英國、荷蘭、奧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內的普魯士群起反對,他們結成同盟,決定對法作戰。於是,從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這次戰爭,一方是以封建君主專制的法國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和其他幾個德意志國、薩伏依(很快就轉到敵對一方)、巴馬參加的同盟;另一方則是以奧地利和英國為首,有荷蘭、葡萄牙、勃蘭登堡以及許多德意志小國和義大利小國參加的同盟。

1701年,法奧未經正式宣戰即在義大利領土上開始軍事行動。1702年5月,英國和荷蘭(1701年兩國在海牙締結所謂「大同盟」,並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成同盟)站到奧地利一方參戰。1702—1704年,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發生過戰斗。陸上的戰斗行動僅局限於爭奪要塞、實施行軍機動和迂迴運動。野戰很少進行,僅在解除要塞包圍時才使用。1704年,英軍從海上攻佔了直布羅陀。同年,奧英同盟軍集中主要精力擊潰法國盟國巴伐利亞。1704年8月13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和馬爾波羅公爵統率的奧英聯軍(達6萬人)在豪什塔特附近擊潰法巴軍隊(約6萬人),斃俘達2.8萬人,使戰爭的進程變得有利於自己。1706年9月17日,薩伏依的葉夫根尼統率的奧軍在義大利都靈附近取得了巨大勝利。戰斗以後,法軍渡過波河,撤回本國。都靈之戰證明,在防禦戰中以線式戰斗隊形抗擊集中突擊是毫無用處的。1706年,法軍在尼德蘭的拉米利廠一帶遭到失敗。

法軍僅僅在西班牙取得了幾個局部性勝利,對整個戰爭進程沒有產生影響。1707年7月,奧英聯軍開始入侵法國,在包圍土倫長期未克之後返回義大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交戰,於1709年7月11日發生在尼德蘭馬爾普拉凱村附近。1709年秋季,要塞爭奪戰持續不斷。1710—1714年,交戰雙方持續打消耗戰,都避免決戰。英奧兩國軍隊在兵力上雖占明顯優勢(聯軍為16萬人,法軍為7.5萬人),但沒有對法採取積極行動。戰略不果斷的原因在於:當時俄國在北方戰爭(1700—1721年)中獲勝。英國為了竭力阻撓俄國在歐洲占據主導地位,改變政治方針,不願將法國徹底擊敗,背著自己的盟國開始與其和談,實際上停止了對法作戰。在英國的影響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棄了積極的戰斗行動。

1713年4月11日,以法國和西班牙為一方,以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為另一方,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1714年,奧法又簽訂《拉什塔特和約》。

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爭奪戰,結束了法國在西歐的霸權地位。根據和約,法國將早先侵佔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領地劃歸英國,將阿卡迪亞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將它改名為新斯科舍。法國承認了英國對紐芬蘭和哈得孫灣周圍地區的權利的要求。法國還割讓一些地方給奧地利和荷蘭,撤回駐洛林的軍隊。哈布斯堡王朝把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撒丁島、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托斯卡納的一部分)、整個比利時、西屬尼德蘭和萊茵河地區部分領土(弗賴堡)並入自己的領地。西西里島歸屬薩伏依。英國在西班牙除得到直布羅陀外,還有梅諾卡島的一部分。根據和約,法國的腓力普雖保有西班牙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後代永不能繼承法國的王位為條件,並規定法西兩國不能合並。同時由於在戰爭中法國屢遭失敗,國民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財政虧空,民不聊生,國力大為削弱,盛極一時的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於1715年繼承王位之後,國力進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歲歲國債增加,專制統治最後不得不走向崩潰,巴黎人民越來越覺醒,一場起義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這次戰爭是以掠奪殖民地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規模的大沖突,其基本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廣、規模大;多數交戰在夏季進行;注重機動作戰,進攻行動的地位更加突出等。這些特點,特別是攻勢作戰、機動作戰對世界軍事產生了重大影響。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