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西班牙大馬士革
『壹』 西班牙的歷史概況
西班牙歷史開始於伊比利亞史前期,其間經歷了第一個全球性帝國——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歐盟成員國的現狀。
現代人類在大約3萬5000年前即已經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這時期被稱為原始時期。在其後的數千年裡又有數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紛至沓來,公元711年,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軍隊入侵並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接下來的750年裡,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相繼建立。
1492年,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18世紀,西班牙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全歐洲引起了混亂,法國最終占據了歐洲大陸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區域。這又引發了一場成功的、但又是毀滅性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最終拖垮了這個國家,造成的政權的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陸殖民地的相繼獨立。
20世紀初,西班牙的政局越來越動盪,最後在1936年,爆發了血腥的內戰。內戰最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登台而告終結,他一直控制著西班牙政府直到1975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現代西班牙顯示了在受歡迎的胡安·卡洛斯國王領導下、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健康、現代、民主的發展趨向,是歐洲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區之一。西班牙是歐盟成員國,並舉辦了1992年夏季奧運會及1982年世界盃。
總的來說,可分為:原始時期、羅馬時代、西哥特統治、穆斯林佔領期、帝國時代、共和時代、民主過渡期、近現歷史八個歷史階段。
(1)為什麼是西班牙大馬士革擴展閱讀:
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繼荷蘭和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這表明了西班牙社會價值觀和社會風俗日漸走向自由化。
現今的西班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17個行政區組成,包括: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里亞斯、巴利阿里群島、加那利群島、卡斯蒂利亞-萊昂、坎塔布里亞、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拉里奧哈、馬德里自治區、穆爾西亞自治區、巴斯克自治區、巴倫西亞自治區和納瓦拉,以及兩個自治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
『貳』 大馬士革為什麼被譽為「天國里的城市」
據說,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來到大馬士革郊外的山頂,遠眺城市的全景贊嘆不已。但是他沒有進城,而是從原路返回。隨從詢問原因,他回答說:「人只能進入天堂一次,我若進入這座人間天堂,將來就無法再進入天上的天堂了。」
大馬士革城市設計保留了一些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規劃結構(例如按照四個方位基點進行定向的街道),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奧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形成的風格。有篷的市場、宮殿、光塔和頂塔等都證明了大馬士革古城起源於伊斯蘭教的歷史。大馬士革為數眾多的清真寺獨特而完美,其建築影響深遠。奧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的整體建築是大馬士革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證明。
『叄』 大馬士革古城在建築上和天壇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急求!! 重金懸賞!!
大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形成的風格。城市設計保留了一些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規劃結構(例如按照四個方位基點進行定向的街道)。有篷市場、旅行車隊圈地、宮殿、光塔和頂塔等都證明了大馬士革古城起源於伊斯蘭教的歷史。在 大馬士革古城
其眾多的古建築中,記載古城不同時期發展歷程的大清真寺是朝聖者的首選;它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其建築結構影響了敘利亞(尤其在阿勒頗和哈馬)、土耳其(迪亞巴克爾)、西班牙(科爾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清真寺的設計規劃。 大馬士革大清真寺獨特而完美,其建築影響深遠。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的整體建築是大馬士革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證明。其宗教性建築是大馬士革作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證。大馬士革城市發展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發展聯系在一起。最終,它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兩大宗教對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北京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之一。在中國,祭天儀式起源於周朝,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此極為重視。明永樂以後,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帝王們都要來天壇舉行祭天和祈谷的儀式。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還會在圜丘壇進行祈雨。在祭祀前,通常需要齋戒。祭祀時,除了獻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領文武百官朝拜禱告,以祈求上蒼的垂憐施恩。 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在布局方面,內壇位於外壇的南北中軸線以東,而圜丘壇和祈年殿又位於內壇中軸線的東面,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天壇後,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單體建築來說,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圓形攢尖頂,它們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層層收縮上舉,也體現出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 天壇還處處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徵的表現手法。北圓南方的壇牆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牆的設計,都寓意著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而主要建築上廣泛地使用藍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壇重視「陽數」、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設計,也是這種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
『肆』 大馬士革古城的完美建築寫了什麼
大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形成的風格。城市設計保留了一些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規劃結構(例如按照四個方位基點進行定向的街道)。有篷市場、旅行車隊圈地、宮殿、光塔和頂塔等都證明了大馬士革古城起源於伊斯蘭教的歷史。
在其眾多的古建築中,記載古城不同時期發展歷程的大清真寺是朝聖者的首選;它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其建築結構影響了敘利亞(尤其在阿勒頗和哈馬)、土耳其(迪亞巴克爾)、西班牙(科爾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清真寺的設計規劃。 大馬士革大清真寺獨特而完美,其建築影響深遠。
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的整體建築是大馬士革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證明。其宗教性建築是大馬士革作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證。大馬士革城市發展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發展聯系在一起。
『伍』 有哪位高手知道大馬士革鋼刀的各金屬元素的成分比例原料產地硬度鍛造方法
大馬士革古城建於公元前3世紀,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期,大馬士革是繁榮的手工業區(刀劍和飾帶)。在它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125個紀念性建築物中,以8世紀的大清真寺最為壯觀。
大馬士革古城,位於敘利亞西南部、外黎巴嫩山東麓,建在雄偉的克辛山的山坡上。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馬士革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威巴斯人和日內瓦人都到此與旅行商隊會合,公元前15世紀即有有關大馬士革記載,歷史上是宗教、政治、貿易中心,現為敘利亞國家首府。
城市歷史
公元前11世紀中期,一支猶太人部落居住在此。公元前10世紀,大馬士革是亞美尼亞王國的都城,哈達德神廟在當時非常有名。經過包括巴比倫人、埃及人、赫梯人、亞述人和波斯人在內的多次外敵入侵後,大馬士革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在塞琉西王朝統治時期,安條克取代大馬士革而成為新的都城。公元前64年羅馬人佔領了大馬士革,希臘化的大馬士革變成羅馬敘利亞省的一部分,並日趨繁榮;一座用來供奉朱庇特的神廟在哈達德神廟的原址上興建。公元636年拜占廷帝國軍隊失敗後,與西方聯系長達十個世紀之久的大馬士革被穆斯林佔領。然而,在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統治時期(650—750),大馬士革進入了黃金時代;它成為遼闊疆土從北非到中國邊界之間龐大帝國的都城。公元705—715年期間,一座大清真寺在羅馬神廟的舊址上拔地而起。阿尤布王朝建立後,薩拉丁正是在大馬士革集結了他所有的軍隊,於1187年從十字軍手中奪回了耶路撒冷。大馬士革重新作為一個偉大帝國的首都而大放光彩。公元1516年,大馬士革和敘利亞一起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佔。
城市布局
大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形成的風格。城市設計保留了一些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規劃結構(例如按照四個方位基點進行定向的街道)。有篷市場、旅行車隊圈地、宮殿、光塔和頂塔等都證明了大馬士革古城起源於伊斯蘭教的歷史。在其眾多的古建築中,記載古城不同時期發展歷程的大清真寺是朝聖者的首選;它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其建築結構影響了敘利亞(尤其在阿勒頗和哈馬)、土耳其(迪亞巴克爾)、西班牙(科爾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清真寺的設計規劃。 大馬士革大清真寺獨特而完美,其建築影響深遠。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的整體建築是大馬士革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證明。其宗教性建築是大馬士革作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證。大馬士革城市發展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發展聯系在一起。最終,它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兩大宗教對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建築風格
■大馬士革清真寺的原址是浸禮教會的基督教堂,於公元706年被阿拉伯軍隊摧毀。阿拉伯人後在基督教堂的原址上修建了大馬士革清真寺。
敘利亞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古老國度、在《聖經·舊約》中已有所提及。它位於亞洲西部,面臨一望無際的地中海,東面是廣闊的沙漠地帶,約旦和土耳其分別接壤其南北。在敘利亞境內,共有4處世界文化遺產,大馬士革古城列在首位。
阿拉伯的由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有天空,大馬士革必與它齊名。」相傳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來到此地,從郊外的山頂眺望城市的全景,贊嘆不已。但是他沒有進城,而是從原路返回。隨從詢問原因,他回答說:「人只能進入天堂一次,我若進入這座人間天堂,將來就無法再進入天上的天堂了。」大馬土革自古就被人稱作天國里的城市。
■大馬土革清文寺祈禱堂的大門兩側是排列整齊的拱廊,裝飾著精美的圖案。
大馬士革古城約建於公元前2000年前,在此後的漫長歲月里,這里歷經無限滄桑,書寫下一段生動而又曲折的歷史。在公元前15世紀,居住於古代阿拉伯半島北方閃族的阿拉米人在此建立了王國;公元前333年,馬其頓王國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了波斯帝國,從波斯人手中奪走了這座城市;公元前64年,龐培的羅馬軍團入侵了大馬士革,基督教從此進入這里;到了公元661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在此定都,使這里成為強大帝國的中心,是聯系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的貿易樞紐;1187年阿拉伯的民族英雄薩拉丁率領軍隊由這里出征,打敗了十字軍團;到公元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 國開始其長達400年之久的統治;1946年,敘利亞 獨立,大馬士革成為敘利亞的首都,但是在此之前,這座多災多難的城市還被法國殖民者佔領了30多年時間。4000多年來,大馬士革可謂興衰幾度,但是值得令人欣慰的是,歷朝統治者都在這里留下了風格各異的建築古跡,她的文化和藝術受到多民族的影響,使得今天的大馬士革當之無愧地被人們稱為「古跡之城」。
■大馬士革清真寺的門上裝飾精美的馬賽克圖案,只有一小部分在1893年的大火中保留了下來。
大馬士革古城四周有高牆環繞,共修建有八個城門,其中古城最東面的湯馬土門,是至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然而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則是另一座著起來很普通的石砌城門—— 愷撒門。相傳當年耶鯨基督的十二門徒之一聖保羅奉耶穌的旨意到各處傳播福音。有一天主給予他啟示,要他進入大馬士革,到城裡去宣講上帝的福音,因為這個城市裡居住的是正在經受苦難的上帝的子民。聖保羅在進城之前被告誡再三,他必須從愷撒門進城,否則他將不能得到神的保護。聖保羅完全照做了,進入了愷撒門,來到大馬士革。但是城裡的異教徒發現了他,要捉拿他當眾處死。無路可退的時候,他請人將他放在籃子里,從大馬士革堡壘降到了愷撒門,而追捕他的敵人卻跌倒在這城門里爬不起來。聖保羅因為虔信主的啟示而獲救。今天,人們可以在愷撒門旁邊看到一座基督教堂,這便是為紀念偉大的門徒聖保羅修建的聖保羅教堂。這座大馬士革最宏偉堂皇的教堂與愷撒門一起,成為古城的象徵。
■扎赫爾·倍貝兒雖已作古,其墓碑卻成為人們憑吊歷史的地方。
從西面進入古城之後,眼前出現的是一條長長的街道,這就是大馬士革著名的「直街」。它自東向西貫穿古城,是古羅馬統治時期的主要街道。大馬士革眾多古跡幾乎都在直街及附近一帶。這條古老的街,現在是古城內最大的市集,左右兩邊擠滿商鋪,叫賣聲不絕於耳,出售的商品以手工藝品為主,也不乏各種食物和日用品。
穿過市集,迎面而來的是奧馬亞清真寺。大馬士革古城之內共有清真寺250座,奧馬亞清真寺是最著名的一座,而且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它坐落在舊城中央,原本是一座基督教堂,到公元八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佔領了這個城市,倭馬亞王朝國王於公元705年親自主持將之改建為清真寺。當時動用了1萬名工匠,歷時15年,才建成了這座堪稱回教世界第四大清真寺的奧馬亞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具有富麗堂皇的建築風格,3個高聳的尖塔分別代表伊斯蘭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風格,它的大門高10米有餘,禮拜大廳完全用巨大的石塊建造,長136米,寬37米,裡面有大理石石柱起支撐作用,大廳四壁和圓柱上雕刻著精緻花紋,廳頂垂掛著一盞若大的水晶吊燈。大廳外的廣場四周建有走廊,走廊的牆壁上用金砂、石塊和貝殼鑲嵌的巨幅壁畫,描繪出倭馬亞時代大馬士革的繁榮景象。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並非它初建成時的面貌,它在1000多年的歷史中共經歷了五次火災,最後一次重建已是在1893年。
■薩拉丁陵墓在輿馬亞清真寺北側的一個小公園內,這位偉大的阿拉伯蘇丹墓前至今鮮花不斷,那是他的人民對他的懷念和感激。
在大馬士革古城內,大馬士革城堡也是一處遠負盛名的古跡。它始建於2000多年前,公元11世紀時徹底重建。城堡佔地共3.3萬余平方米,田巨石壘建而成,四周圍繞著護城河,河上架有吊橋。城堡建有用作瞭望和防守的高塔,城堡及城牆上有超過300個射孔。在敘利亞歷史上有王位著名的阿拉伯蘇丹(即阿拉伯國家最高統治者)都曾在這座城堡中指揮軍隊作戰,抵禦外族的侵略,他們分別是努拉爾丁、薩拉丁和扎赫爾·倍貝兒。現在這些偉大的民族英雄早已作古,但是其墓碑卻成為人們憑吊歷史的地方。在奧馬亞清真寺的北側,有一個小公園,薩拉丁的墓碑就修建在這里,早在公元12世紀,這位偉大的阿拉伯蘇丹曾經領兵抵抗十字軍入侵,受到阿拉伯人的尊敬與愛戴,至今他的墓前仍然鮮花不斷,那是他的人民在對他表示懷念和感激。
這些珍貴奇異的古跡,都存在於世界的一個美輪美奐的小小角落,一個天國里的城市,一個'古跡之城」,這就是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可能是上帝偏愛居住在這里的子民,抑或是人類長久地鍾情於這片盛開著玫瑰的土地,使得這座古城在4000年的歷史沉澱以後仍然如此優美迷人。
『陸』 牆紙有大馬士革的是什麼意思
大馬士革指的是牆紙中的一種花型:抽象的四方連續圖案,並不是材質。
『柒』 什麼是大馬士革圖案
抽象的四方連續圖案。
大馬士革城,不僅因其古老高貴成為人世的天堂,它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中轉站,長期受到東西方文明的碰撞和交匯。當地的民眾因對中國傳入的格子布花紋的喜愛,在西方宗教藝術的影響下,改革並升華了這種四方連續的設計圖案,將其製作得更加繁復、高貴和優雅。印有如此圖案的美麗織物被大量出產,並銷往古代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等歐洲各地,很快就風靡於宮廷、皇室、教會等上層階級,自然地被所有人冠以"Damask"的代稱。千年之後,大馬士革圖案已成為歐洲裝飾藝術的經典圖案之一,廣泛應用於服裝、布藝、建築、繪畫、包裝等領域,昔日的藝術星火,今日已盛名遠播、譽滿天下。
『捌』 西班牙大馬士革工藝和日本肥後象嵌的區別
感覺大馬士革的凹凸感強一些,象嵌的打磨得比較平整。顏色方面大馬士革偏亮光,象嵌的除了金銀或貝殼部分,是偏磨砂的感覺。。。
『玖』 為什麼世界三大名刀之首是大馬士革刀
因鍛打大馬士革鋼的烏茲鐵礦早已開采殆盡,現代花紋鋼均是由現有鋼材模擬當初工藝復刻而來。
真正的大馬士革刀均是文物,絕種了自然價值有所提升。和田玉、端硯及壽山石價值不斷翻番也是這個道理,開采即將殆盡。
日本武士刀的玉剛雖然產量極少,但一直比較穩定,所以屈居第二。
馬來蛇型劍在刃材原料上沒有特殊要求,只能墊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拾』 大馬士革在哪裡
大馬士革位於北緯 33°30' ,東經 36°18' (33.5, 36.3).。大馬士革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使用阿拉伯語。人口370萬(2004年)。面積71000平方米。 大馬士革名勝: 大馬士革古城 建於公元前3世紀,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紀時期,大馬士 大馬士革古城 革是繁榮的手工業區(刀劍和飾帶)。在它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125個紀念性建築物中,以8世紀的大清真寺最為壯觀。大馬士革建在絲綢之路陸路岔口的古塔綠洲上,正對黎巴嫩山脈,位於黎巴嫩山脈和敘利亞沙漠之間的地帶。威巴斯人和日內瓦人都到此與旅行商隊會合。公元前15世紀即有有關大馬士革記載,歷史上是宗教、政治、貿易中心,現為敘利亞國家首府。城市歷史:公元前11世紀中期,一支猶太人部落居住在此。公元前10世紀,大馬士革是亞美尼亞王國的都城,哈達德神廟在當時非常有名。經過包括巴比倫人、埃及人、赫梯人、亞述人和波斯人在內的多次外敵入侵後,大馬士革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在塞琉西王朝統治時期,安條克取代大馬士革而成為新的都城。公元前64年羅馬人佔領了大馬士革, 希臘化的大馬士革變成羅馬敘利亞省的一部分,並日趨繁榮;一座用來供奉朱庇特的神廟在哈達德神廟的原址上興建。公元636年拜占庭帝國軍隊失敗後,與西方聯系長達十個世紀之久的大馬士革被穆斯林佔領。然而,在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統治時期650750),大馬士革進入了黃金時代;它成為遼闊疆土從北非到中國邊界之間龐大帝國的都城。公元705715年期間,一座大清真寺在羅馬神廟的舊址上拔地而 大馬士革古城 起。阿尤布王朝建立後,薩拉丁正是在大馬士革集結了他所有的軍隊,於118年從十字軍手中奪回了耶路撒冷。大馬士革重新作為一個偉大帝國的首都而大放光彩。公元1516年,大馬士革和敘利亞一起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佔。城市布局:大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門的防衛城牆圍護,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形成的風格。城市設計保留了一些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規劃結構(例如按照四個方位基點進行定向的街道)。有篷市場、旅行車隊圈地、宮殿、光塔和頂塔等都證明了大馬士革古城起源於伊斯蘭教的歷史。在其眾多的古建築中,記載古城不同時期發展歷程的大清真寺是朝聖者的首選;它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其建築結構影響了敘利亞(尤其在阿勒頗和哈馬)、土耳其(迪亞巴克爾)、西班牙(科爾多瓦)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清真寺的設計規劃。大馬士革大清真寺獨特而完美,其建築影響深遠。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時期的整體建築是大馬士革進入黃金時代的有力證明。其宗教性建築是大馬士革作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證。大馬士革城市發展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發展聯系在一起。最終,它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兩大宗教對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帕爾米拉古城 帕爾米拉古城遺址是敘利亞境內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城。挺拔 帕爾米拉古城 的神廟、氣派的凱旋門、兩側高聳的石柱、精工細作的雕刻、美輪美奐的壁畫,加上金色陽光的渲染,彷彿在提醒著人們它昔日的輝煌。帕爾米拉是公元前1世紀建立於敘利亞沙漠中部綠洲的國家,曾有過較高的文明,以世界貿易中心的地位獨霸西亞。公元1世紀末,這里就已成為連接波斯王朝與羅馬的交通發達的貿易中心,並一直維持著地中海東岸重要商業城市的地位,達到持續繁榮300年之久的高度文明。當時那鼎盛繁華的文明如今就積淀、濃縮地集中反映在了綿延1100多米的帕爾米拉大街上。1957年,在敘利亞沙漠地帶的石油管道工程中,施工人員偶然地發現了一處地下墓穴,歷史便在人們毫無准備的情況下,突然敞開了它深邃的大門。簇擁的石塊,聳立的圓柱,碉堡般的墳墓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它彷彿在提醒人們,這里曾經是多麼的輝煌,這里的文明曾經是多麼的偉大。這座集敘利亞、阿拉伯、希臘、羅馬風格為一體的古城,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倭瑪亞清真寺 倭瑪亞清真寺 倭馬亞大清真寺 (始建於705年)伊斯蘭教最主要的清真寺之一,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該寺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第四大聖寺。 倭馬亞清真寺最早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朱庇特神殿,後來在羅馬帝國定基督教為國教後改為 聖約翰大教堂 (紀念施洗約翰)。敘利亞於7世紀為阿拉伯人征服後,聖約翰大教堂一度仍歸基督教徒做禮拜之用。705年,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瓦利德一世接收了這座教堂,將其改為清真寺。瓦利德一世從拜占庭、敘利亞、埃及等地招集工匠,歷時10年將清真寺建成。 在改造過程中,教堂的長方形布局被保存下來,但其餘部分有多少被留用則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倭馬亞清真寺有兩座尖塔原來是教堂的望樓,第三座光塔則為瓦利德一世所建。薩拉丁陵墓 薩拉丁陵墓在奧馬亞清真寺北側的一個小公園內,早在公元12世紀,這位偉大的阿拉伯蘇丹曾經領兵抵抗十字軍入侵,受到阿拉伯人的尊敬與愛戴,至今他的墓前仍然鮮花不斷,那是他的人民在對他表示懷念和感激。愷撒門 在大馬士革古城的旁邊,有一處異常神聖的舊跡愷撒門,這是一座中世紀的城門,乍看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不過就是用石塊砌成的普通城門。然而,這座城門卻浸滿了神奇的色彩。傳說耶穌基督的使徒聖保羅,奉耶穌的旨意四處說教,傳播福音。有天晚上,主給他啟示,告訴他前面有個城門,城門里有個城市叫大馬士革,這個城市的居民都是上帝的臣民,他們正沉浮在苦海中上不得彼岸。要聖保羅通過這座城門,到城裡去傳播上帝的福音,拯救苦海中的生靈。最後,上帝再三告誡他,他只能從愷撒門進城,否則,他就得不到神的保護。聖保羅完全按主的啟示做了。後來,城裡的異教統治者發現了他;要捉拿他當眾處死。正當他被敵追捕得走投無路時,他想起了主的啟示。他請朋友把他放在一個籃子里,從無路可逃的大馬士革堡壘降到了愷撒門,追逐而來的敵人一個個跌倒在這座城門里,怎麼也爬不起來,聖保羅因此而獲救。在愷撒門的旁邊有座全城最堂皇、最壯觀的基督教堂,它便是聖保羅教堂,是專為紀念傳說中的使徒修建的,它與愷撒門一道,成了古城的象徵,吸引無數的人來此瞻仰、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