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歐洲各國如何看待西班牙人

歐洲各國如何看待西班牙人

發布時間: 2022-05-01 02:20:05

Ⅰ 西班牙的人文特色是怎樣的

西班牙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語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科卡」表演這種風俗源自西班牙當地中世紀的一個傳說,根據西班牙當地傳說,中世紀時兩個當地的女子就是依靠這種舞姿擺脫了惡龍的糾纏,得以生還,「科卡」便由此而來。

在「科卡」表演上,小姑娘穿上美麗的傳統服飾,再讓媽媽把她們放在肩膀上,母女共舞。

Ⅱ 和其他歐洲國家不一樣,西班牙人有著怎樣的生活風格

西班牙人喜愛聚會、聊天,對夜生活尤為著迷,西班牙的夜生活十分豐富。日落下班後,西班牙人通常都不會趕著回家,三三兩兩都愛鑽進小餐吧邊談天邊慢悠悠的咀嚼美食一直到午夜時分。酒吧間及迪斯科舞廳後半夜都不關門,夏天經常夜裡3:00或4:00後才關門。大城市如馬德里或巴塞羅那,連冬天有很多娛樂場所天亮才關門。

Ⅲ 移民到哪個國家好呢西班牙怎麼樣據說西班牙在歐洲是窮國家呢,衰,估計再窮也比中國好吧。

 歐洲經濟強國:政局穩定,第四大歐洲經濟體;世界級度假勝地,歐洲頂尖藝術殿堂。
 自由出入歐盟國家:開啟歐洲之門,所獲身份享受免簽歐盟26個申根國家,輕松打通歐洲各國貿易之路。
 投資潛力大:西班牙房價同比2008年已下跌最高達30%以上,市場已經開始回暖,目前是最佳抄底黃金期。

 周期短速度快:申請手續簡單快捷,遞交申請後最快3-6個月獲批。

 歐盟頂級教育:子女可享受12年免費義務教育,輕松入讀世界200強高等院校。

 子女輕松入籍:全球子女最易入籍國家,當地出生子女1年後即可入籍。

以上信息由華易達為您提供,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Ⅳ 為什麼歐洲大國中唯獨西班牙逃脫了二戰的厄運

眾所周知,日耳曼的鐵騎橫掃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法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就淪陷。然而,和法國只有一山之隔的西班牙卻安然無恙。與其說西班牙逃脫了厄運,倒不如說是它已經提前經歷了戰爭的厄運。由Francisco Franco等長槍黨人發動的內戰,和希特勒結盟,給國家帶來了無盡的創傷,卻使西班牙能夠僥幸逃脫二戰的絞肉機。

事實上,在左派隊伍(也稱忠實部隊或者共和部隊bando Republicano)中,不僅有工人,農民和工會組織,而且還包括了西班牙政府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武裝集團。而右派方面(也稱為國民部隊bando Nacionalista)得到了反叛軍隊,工業寡頭政權,土地所有者,資產階級和天主教會的派別的支持。而更為錯綜復雜的情況是,共和黨人既得到了蘇聯的支持,也得到了歐洲部分民主國家的支持。而右派部隊則是由德意志和義大利的法西斯政權提供的裝備支持。
西班牙內戰(1936 - 1939年)由一群在摩洛哥定居的西班牙軍隊發起,這支軍隊中最有影響力的將軍Francisco Franco率部對由Manuel Azaña領導的民選共和政府發起進攻。在這場戰爭中,各派的態度既曖昧又模稜兩可。

左派武裝得到了一些來自歐洲和北美的志願者的支持,他們被稱為國際縱隊,與共和國軍協同作戰。一些外國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也支持共和黨人事業,著名的包括歐內斯特·海明威(擔任記者和攝影師)和喬治·奧威爾(支持共和黨一方,後受到迫害,並且被起訴,因此他對左派隊伍之間的不團結深感失望至極)。正是因為左派軍隊的不團結,才導致了西班牙共和國的全面覆滅。
歷史證明,西班牙內戰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戰爭。它也是世界第一場真正意義的現代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首次大量使用了坦克和飛機。作戰雙方的實力非常接近,但右派的武裝組織得更好,並且得到了德國的大量物質援助。相比之下,共和黨人從蘇聯人那裡得到的幫助就少得可憐,而且左派陣營包括了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不同的幾個派別,正是由於派別眾多,左派陣營才被分割成支離破碎的零星部分。

之後Francisco Franco領導的西班牙,對希特勒的幫助也可謂是杯水車薪。他僅僅派出一支小部隊,名為藍色部隊,與德國人一起參加了對蘇聯的侵略戰爭。
Francisco Franco將軍的勝利標志著西班牙三十幾年都獨裁專制制度的開始(從1939年到1975年)。在西班牙內戰的後期,希特勒為發動二戰曾經要求Francisco Franco支持自己的軍事行動。但是,那個時候的西班牙已經筋疲力盡,實在無法提供任何財政或人力援助他的盟友納粹陣營。從某種意義上說,西班牙內戰已經成為後面全面爆發的二戰的練兵場。它是二戰的預熱部分,而西班牙人先於歐洲各國人民就已經嘗到了戰爭的苦果。

在戰後,由Francisco Franco的西班牙政權,在國際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孤立。 直到1955年,它才被接受為聯合國會員國。1970年,攝政王Francisco Franco將Juan Carlos王子當作西班牙的接班人和儲君,西班牙的君主制從此建立。Francisco Franco在1975年去世後,國王Juan Carlos一世被加冕,正是這位新的國王,重啟了西班牙的民主大門。

Ⅳ 為什麼美國人和其他歐洲人瞧不起西班牙人,無論電影游戲都能看出來這點

西班牙裔(Hispanic;簡稱西裔、西語裔)又稱拉丁裔(Latino;又譯拉美裔)指移居到美國或加拿大的拉丁美洲講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的人。美國人稱拉美裔人為「西班牙裔」(Hispanic),實際他們和西班牙人不同,是歐洲人和當地印第安人的混種。西班牙裔的英文翻譯是Hispanic,本意是「以西班牙語為母語的」。歧視是肯定存在的,但是不是很嚴重。

至於你說同是白人,為什麼還受歧視,這個問題,請看我下面的解釋:
西班牙的歷史就是一部征服的歷史,由於早期西班牙是海上霸主,所以至今許多曾經被西班牙殖民的地區,仍然以西班牙語為母語。有黑人,白人,拉丁籍等人種都在說西班牙語。所以這個首先要清楚,說西班牙語的人,有黑人有白人,當然拉丁籍的最多。

再者就算西班牙本地的人也不是全是白白的。Salamanca以北的大部分都是淺色頭發,皮膚白,以南的地區頭發大部分就是深棕色的。象拉丁,南美的人皮膚都不白的。可以說和白人不是1個人種的。就像MYSPACE上的個人資料設定,選擇人種的時候會專門有高加索人和西班牙籍的區別

最後還有1個原因西班牙在歐盟里是最弱的一個國家了,西班牙人生活節奏很慢,個性慵懶,一年到頭都在放假,作為弱國,能不受歧視么。在美國南部有墨西哥,墨西哥就算是Hispanic了,當然1個西班牙人和1個墨西哥人站在一起你是分不出來的,墨西哥在美國的形象很不好。

由此,多種原因造就了Hispanic在美國受歧視。不是開玩笑,而是他們心裡已經對西班牙裔的不認可,就像許多年前的白人和黑人問題一樣。
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36185937.html

Ⅵ 為什麼西班牙人的作息時間和歐洲其他國家不一樣

初到西班牙,你會發現按點兒吃飯簡直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早上9點,很多西班牙人才慢吞吞地喝著咖啡吃早餐。中午12點你想吃午飯?對不起,餐廳還沒開始供應,而午夜時分,各家餐館中的人群反而熙熙攘攘。而這么奇葩的用餐時間竟然都是時區惹的禍。

2011年7月17日,在西班牙馬德里市,廚師將海鮮飯盛盤擺放在桌子上,准備發放給民眾免費品嘗。海鮮飯是西班牙飲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之一,以平底鐵鍋烹制。除大米外,配料包括蝦、魷魚、牡蠣等各類海鮮,也有肉類和時令蔬菜等。 新華社記者陳海通攝

It is 10pm in the Madrid neighbourhood of La Latina, one of the city』s oldest areas, and the cobbled streets thrum with the sounds of people enjoying plates of gambas al ajillo and cocido Madrileño. Restaurants are bustling at an hour when, in most other countries, chefs would be hanging up their aprons for the night.
晚上10點,在馬德里最古老的地段拉拉提納,圓石鋪就的街道上仍然人聲鼎沸,人們品嘗著蒜味蝦和馬德里燴菜。雖然這個時間點,大多數其他國家的餐廳已經打烊了,但這里的餐廳仍然人潮湧動。

While travellers might attribute Spain』s late mealtimes to the country』s laidback Mediterranean attitude, the real reason is a little more peculiar. Spaniards are living in the wrong time zone, and have been for more than 70 years.
盡管遊客們可能會認為西班牙晚餐時間晚,是因為這個國家地中海式的閑適生活態度,但真正的原因有些奇怪。70多年以來,西班牙人一直生活在錯誤的時區里。

Glance at a map and you』ll realise that Spain – sitting, as it does, along the same longitude as the UK, Portugal and Morocco – should be in Greenwich Mean Time (GMT). But Spain goes by Central European Time (CET), putting it in sync with the Serbian capital Belgrade, more than 2,500km east of Madrid.
掃一眼地圖,你就會知道西班牙坐落的經度與英國、葡萄牙和摩洛哥相同,因此應該採用格林尼治時間。然而,西班牙依照的是歐洲中部時間,與位於馬德里東部2500多千米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時間同步。

So why are Spaniards living behind their geographic time zone?
所以為什麼西班牙人要按照落後於他們地理時區的時區生活呢?

In 1940, General Francisco Franco changed Spain』s time zone, moving the clocks one hour forward in solidarity with Nazi Germany.
1940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改變了西班牙的時區,將時間往前調了一小時,與納粹德國保持一致。

For Spaniards, who at the time were utterly devastated by the Spanish Civil War, complaining about the change did not even cross their minds. They continued to eat at the same time, but because the clocks had changed, their 1pm lunches became 2pm lunches, and they were suddenly eating their 8pm dinners at 9pm.
那時西班牙人正因內戰而苦不堪言,完全沒心思去抱怨時間的更改。他們仍然在相同的時間點用餐,但因為記時的方式改變,他們午飯的時間也就由下午一點改為兩點,以往晚上8點的晚餐時間也突然之間變成了9點。

After World War II ended, the clocks were never changed back. However, in 2016, Spanish Prime Minister Mariano Rajoy announced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working on a plan to implement a new workday schele ending at 6pm as opposed to 8pm. One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plan was evalu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ing Spain』s time zone from CET to GMT – something that has sparked a heated discuss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二戰結束後,這個記時方式也沒有再改回來,但2016年,西班牙總理馬里亞諾•拉霍伊宣布,政府正在計劃實施一個新的工作日日程,其中包括將下班時間由下午8點改為6點。這份計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估算有沒有可能,將西班牙的時區由歐洲中部時間改回格林尼治時間,這在全國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Being 60 minutes behind the correct time zone means the sun rises later and sets later, bestowing Spain with gloriously long summer evenings and 10pm sunsets. Those who run Spain』s tourist resorts believe that more sunlight is a large draw for visitors.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is strongly against returning to GMT and has even campaigned to maintain year-round summer time to allow visitors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region』s mild winter climate.
落後正確的時區60分鍾意味著,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時間會往後推遲,這使西班牙享受到夏日極長的夜晚,以及晚上10點的落日。西班牙旅遊度假區的負責人認為,更長的日照時間對遊客吸引力很大。巴利阿里群島政府強烈反對重新改回格林尼治時間,甚至倡議全年都保持夏令時,以使得遊客能夠充分享受巴利阿里群島冬日溫和的氣候。

But for many Spaniards, living in the wrong time zone has resulted in sleep deprivation and decreased proctivity. The typical Spanish work day begins at 9am; after a two-hour lunch break between 2 and 4pm, employees return to work, ending their day around 8pm. The later working hours force Spaniards to save their social lives for the late hours. Prime-time television doesn』t start until 10:30pm.
然而,對許多西班牙人來說,在錯誤的時區生活已經造成睡眠不足以及工作效率下降的問題。西班牙人工作日一般從早上9點開始,2點到4點這兩小時進行午休,之後重新開始工作,大約晚上8點結束一天的工作。較晚的工作時間迫使西班牙人將社交生活挪到較晚的時間點。黃金時間的電視也是晚上10:30才開始。

Meanwhile,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Galicia, the sun doesn』t rise until after 9am in winter, meaning that residents are starting their day in the dark.
同時,在西北地區的加利西亞,冬季太陽在9點後才升起,這讓很多居民要在黑夜中開始一天的生活。

「The fact that the time

Ⅶ 歐洲各國如何看待義大利人

義大利人在歐洲人眼中代表了純粹的人性:色慾和美食。同樣代表色慾和美食的西班牙人的人品評價更低,葡萄牙人的品味評價更低(完全被當成鄉下人)。當然,我們籠統的說義大利人是不準確的,義大利內部北中南,也有自己明確的食物鏈分層,要開飯了,不羅嗦了。

Ⅷ 西班牙人有什麼性格特點

西班牙人的性格特點是熱情大方容易接近、喜歡大笑、自強自立有勇氣

1、熱情大方容易接近

西班牙人第一個特點是熱情大方。和西班牙人接觸過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他們開朗坦誠,容易接近和交朋友。即使初次結交一位西班牙人,也會像老朋友那樣無拘無束地同你侃侃而談。

2、喜歡大笑

西班牙人第二個較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笑、樂觀向上。西班牙人都天生是一個樂天派,他們認為人活著不應成為生活的奴隸,而要成為生活的主人,要善於駕馭生活,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這才能其樂無窮。

3、自強自立有勇氣

西班牙人還有一個特點是自強自立。他們做什麼事總喜歡自己親自去做,不大願意求人、依賴人。即使做不好,或力不從心,也決意要去嘗試,哪怕失敗了也不懊惱。他們認為投入了,努力了就是收獲。尤其是對那些富於挑戰和刺激的事,他們更有一種冒險和勇往直前的勇氣。

西班牙人的主要語言

西班牙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語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1、西班牙語(又稱卡斯蒂里亞語),通行於西班牙全國各地。

2、加泰羅尼亞語(又稱巴倫西亞語),用於加泰羅尼亞,巴倫西亞,和巴利阿里群島。

3、巴斯克語,用於巴斯克地區。

4、加利西亞語,用於加利西亞地區。

Ⅸ 歐洲各國人是怎樣相互調侃其他國家的

法國人——部分西班牙人(尤其是加泰羅尼亞人)不喜歡法國人,他們覺得法國人太傲慢。一個來自巴塞羅納的女人告訴我:「拜託!誰喜歡法國人啊?沒人!」瑞士人也不喜歡法國人,他們鄙視法國當局和法國人的懶惰。至於英國人嘛,他們對法國人的感覺最為復雜,一半討厭法國人,另一半則喜歡法國人。那些討厭法國人的英國人傾向於喜歡美國人,反之亦然。在英國人的眼裡,法國人臭、沒禮貌(他們從不排隊);而且納粹進軍的時候,法國人並沒有奮起反抗,所以英國人認為法國人很懦弱。法國人同時也不喜歡英國人;法國人看不起比利時人,覺得他們很**;從我的經驗來看,法國人對西班牙人和德國人也沒有好印象。

義大利人——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對義大利人的評論大部分是正面的,但是主要還是因為義大利的美食。北歐人認為義大利人懶惰、古里古怪,而且可能國家管理不當(主要是因為,自二戰以來,義大利政府已更迭50餘次)。我的一個荷蘭教授解僱了一個義大利人,他是這么說的,「所有的義大利人都只關心義大利面和媽媽。」反過來,義大利人對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沒什麼好感。而且在義大利內部,南北分裂非常嚴重。北方人抱怨南方人的懶惰、不思進取,而南方人則抱怨北方人沒文化且不懂得享受生活。

德國人——歐洲其他國家人認為德國人勤奮、嚴謹、缺乏幽默感。二戰是德國最大的污點,歐洲其他國家人也因此無情地戲弄和嘲笑德國人。盡管德國是一個經濟強國,但是歐洲其他大部分國家的人都不想學德語,也不想在德國留學(或者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德國留學)。德國的食物也不受待見,只有柏林的一些有活力的地下俱樂部對年輕的歐洲人有一點吸引力。最反感德國要數荷蘭人和丹麥人了,因為德國曾頻繁侵略這兩個國家。當德國人在荷蘭問路時,荷蘭人通常會告訴他最短的離開荷蘭的路線,或者直接說「把我們的自行車還給我們!」,因為二戰的時候德國曾經沒收過荷蘭的自行車。丹麥人不喜歡你把他們的首都名念成「ko-pen-HAH-gen」,因為這是德語發音。你既可以用英式發音(用「HAY」代替「HAH」),也可以用丹麥式發音(在此無法表示)。德國人對他們西邊鄰國的喜愛遠大於其鄰國居民對他們的喜愛,但是他們瞧不起東方鄰國,尤其是波蘭。但是有一點很奇怪,對於曾經強烈抵制他們侵略的捷克人,他們倒是懷有一絲敬意。

斯堪的納維亞人(北歐人)——他們受到大多數歐洲人的尊重,因為他們的高質量生活標准……還有他們金發碧眼的外表。但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內部,他們對彼此有些固執的看法。挪威人、丹麥人和芬蘭人都認為瑞典人愚蠢又嚴肅。挪威人被認為是有種族歧視的。丹麥人比其他歐洲國家的人更直率,脾氣性格也有點古怪。北歐人比較內向,但即使以北歐的標准來看,芬蘭人也還是非常內向的。除了討厭德國的丹麥人和討厭俄羅斯的芬蘭人以外,北歐人對其他歐洲國家的人並不反感。

比利時人——荷蘭人和法國人都認為比利時人是**。反過來,比利時人認為荷蘭人是一群脾氣暴躁的怪B,法國人是一幫傲慢無禮的二B。

荷蘭人——如北歐一樣,荷蘭因其繁榮的經濟和良好的社會秩序讓南歐人羨慕嫉妒恨。但是,他們自以為是,自以為無所不知的聲譽也響徹歐洲,他們的固執和刻板也和他們的德國表親有得一比。但是他們不喜歡別人把他們和德國人做比較。如果你提醒他們,說他們的國歌里有一句「van Duitse bloed(來自德國人的血)」,那你就遇到如同死寂的沉默。大家不喜歡荷蘭人,還因為荷蘭人是歐洲最著名的守財奴。因為這一點,無論他們去哪旅行,都不受待見。他們去法國南部露營時,甚至會囤好水,把所有物資准備好。在被眾人鄙視的時候,荷蘭人也鄙視所有人。是的,他們的自以為是並非空穴來風。

瑞士人——即使是德國人,也認為瑞士人極度的嚴謹死板。瑞士人與「友好的」和「熱情的」這兩個詞完全沒有關系,直白地講,他們是粗魯無禮的。要注意的是,講法語的瑞士人和講德語的瑞士人是有很大的文化差異的。講法語的瑞士人就是再版法國人,不過瑞士的食物沒有法國那麼乏味,對當局的態度也沒有法國那麼隨便;講德語的瑞士人跟德國人比是青出於藍,他們比德國人理嚴肅、死板而古里古怪。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瑞士的好,所以有一點很明朗,外籍人口(大部分來自歐盟國家)占瑞士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要注意的是,瑞士人的德語是變體的德語,如果你只接觸過標準的德語,那你會覺得瑞士人的德語非常奇怪。

西班牙人——說實話,對於和來自西班牙的負面評論都很少。沒人真正討厭西班牙人,而且西班牙人基本上也不討厭任何其他國家的人。(是的,與法國相鄰的部分西班牙人不怎麼喜歡法國人)具體原因不明。但是,千萬別講一口拉丁美洲口音的西班牙語,不然上帝都不會原諒你的,因為仍然有很多西班牙人非常鄙視拉丁美洲人。西班牙人自認為是白種歐洲人,如果你把他們和拉丁美洲人扯上一丁點兒關系,他們會感覺倍受污辱

希臘人——對其他歐洲國家而言,希臘人只是名義上的歐洲人,但是希臘人堅稱自己是歐洲人。自然而然,如果說希臘人不是歐洲人,是對他們的強烈刺激。

波蘭人——除了安靜以外,波蘭和波蘭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了。波蘭算是一個大國,有四千萬人口。在2005年,當以波蘭為主的一批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時,大家曾擔心東歐人在歐盟的泛濫。德國人非常不喜歡波蘭人,在德國的九個鄰國中,波蘭是最不受德國人待見的。在德國人眼裡,波蘭人就是一群偷車賊。確實如此,德國和波蘭的關系就像美國和墨西哥的關系一樣,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也差不多(收入差距、戰爭歷史、語言障礙等等)。波蘭人則把他們的憎恨轉移給了他們東邊和南邊的鄰居們,雖然他們不喜歡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立陶宛人,但他們更討厭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奇怪的是,他們對德國人並沒有特別的情緒,也許是因為他們仍然害怕德國吧——所以你在波蘭永遠也聽不到關於德國人的笑話。

捷克人——對西歐人來說,捷克算是東歐一個不錯的亮點,但是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布拉格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和旅遊勝地吧。捷克人和德國人有點兒像——有些粗魯、直白和冷酷。波蘭人不喜歡捷克人。

奧地利人——綜合了德國人和巴爾幹人的最好和最差的特質,奧地利人雖然懶散,但是他們的愛國主義和種族主義值得一提。據說奧地利是希特勒的出生地,但是從來沒有像德國一樣為大屠殺道歉過。除德國人以外,大多數西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中立態度。德國人認為奧地利人不思進取,不能代表德語國家的良好形象。但出於對哈普斯堡王朝的懷念,東歐國家的人對奧地利是敬仰的態度。

英國人——如果你把英國人稱之為歐洲人,大約一半的英國人會生氣,那麼相信你開始了解英國了。英國就是美國的乖乖狗,與歐洲對抗也是美國要英國這么做的。英國人有禮貌,但是有點兒牆頭草(所以被稱為Janus Britain兩面神),還有點兒勢利。蘇格蘭人和威爾士人都不錯,主要是英國之外的人對他們並不了解。直面歐洲其他國家對英國的負面情緒的,當然首當其沖是英格蘭了。畢竟,倫敦就在英格蘭嘛。
英格蘭還因其居民敲詐遊客而臭名昭著,比如阿姆斯特丹和伊比薩,那裡的居民噪門大而且酒品差。
反過來,英格蘭人對其他所有人也看不順眼。這就是為什麼很難找到一個對歐洲其他國家(或者對美國,或者對其他洲的國家)不持負面想法的英國人了。歐洲到處都住著英國人,而且他們在一個國家住得越久,他們就越討厭那個國家,但是他們又不願意回自己的國家。

愛爾蘭人——雖然誇大了他們在美國人心裡的重要性,但是愛爾蘭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愛爾蘭人禮貌而謙虛。愛爾蘭人名義上討厭英國人,但是我沒見哪個愛爾蘭人真正討厭英國人。總體來說,來自和對於愛爾蘭人的情緒似乎都是積極正面的。

我個人對葡萄牙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和其他國家人的感知和被感知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你還有其他內容要添加,請在下面評論。幾年前,我在義大利見過一張海報,多少可以總結一些方面:

在天堂……
工程師是德國人
廚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英國人
情人是義大利人
一切由瑞士人統領

在地獄……
工程師是法國人
警察是德國人
廚師是英國人
情人是瑞士人
一切由義大利人統領

Ⅹ 說說對西班牙,或者義大利的感受

剛從西班牙回來,就著回憶按詞條般寫一下感受吧:

(一)西班牙人的自戀

西班牙人是很自戀的,他們覺得自己的飲食是天下美味,覺得自己國家的女人都是美女。當然vigo的海鮮是出了名的好,大西洋的優質海域為他們提供了讓人垂涎的美味。但是普通的菜式就讓人不敢恭維了。VIGO的肉類做法相當地「水」,所謂水,便是講究多汁,但是經常會把肉煮得很爛,沒有任何嚼勁,缺少香味。其次他們對肉類的處理還以烤和炸居多,churrasco確實很香,但是吃過後第二頓你不會再點它。另外這里有一道有名的菜cocido,雖然整個西班牙都有,但是最有名的還是GALICIA和MADRID的COCIDO,這道菜把眾多肉類,香腸和蔬菜放到油水中爛煮,有點類似中國東北的爛燉,但是卻沒有多少佐料的樣子,一個cocido擺在你面前,看著大塊的肉,無法不覺得膩。開始我還覺得這是我一家之感,後來與我在HUELVA的同學交流後發現大家對西班牙菜都沒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西班牙美女這個詞恐怕會被許多人反復提及,不過真到了西班牙你會發現這里有的是「肥女」,而且醜女的比例遠高於美女。曾經的西班牙女郎或許只是歷史中的一渺,不過西班牙人卻非常的自我感覺良好。星期天的時候我們去葡萄牙里斯本看展會,臨行前問他們葡萄牙女人如何?他們一個勁地說FEA(丑)。結果在里斯本街道上美女往來穿梭,真讓我們大飽眼福。當然里斯本是個大城市,美女多恐怕也是個例。但是當我們返程時在葡萄牙一個小鎮上吃飯時,那裡的女人之美也絕非VIGO能比。可能葡萄牙女人面部的清秀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不過想起臨行前西班牙人的話,直覺得好笑。

(二)西班牙人與體育

別看西班牙似乎在奧運會上的表現乏善可陳,但是在職業體育的領域中,他們擁有許多世界頂尖的好手。從無法超越的自行車選手安杜蘭,到網球的費雷羅,莫亞到現在炙手可熱的納達爾,還有F1賽車世界冠軍阿隆索,此外他們手中還握著男籃世界冠軍,歐洲足球冠軍,而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聯賽之一,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星光熠熠。這是個愛好體育的民族,街道上時常能看到跑步和騎自行車鍛煉的人們。在各地每個周末都有各種球類的業余聯賽,有著完善的操作,贊助商通常是街道上隨處可見的咖啡廳和小酒吧,資金來源於他們自己經營的彩票。例如INIGO在周末的時候會去踢足球聯賽,而他的女朋友則會去玩PETANCA(一種休閑球類運動,以擲球離目標球最近為勝)。這還是一個追求開車速度的民族,許多車都是運動型車,在狹窄的山路上他們敢開80碼,在高速路上,已經73歲的老爺子開著180碼的速度。無怪乎這里可以出安杜蘭,可以出阿隆索。

(三)西班牙飲酒

整個西班牙的葡萄酒都相當不錯,如果走入超市,你會看到琳琅滿目的酒廊,按葡萄品質和成熟期劃分。在這里如果你讓他們推薦威士忌,他們不一定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如果讓他們推薦葡萄酒,他們大多能說出自己的道理。由於VIGO盛產海鮮,所以喝白葡萄酒是必須的。四年前我在巴塞羅那的海灘上第一次喝TORRES的白葡萄酒,那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清涼。現在在O『LAR de Angel餐廳吃海鮮,喝著ALBARINYO,心胸得到的是另一種舒暢。紅酒則是在吃肉類和普通菜時喝,RIOJA相當不錯,但度數偏高,一些人會將GASEOSA(一種蘇打水)混在紅酒中降低濃度。在葡萄牙小鎮上我們喝到了1963年釀制,2005年灌裝的波爾圖紅酒,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清香。這紅酒已經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紅色,酒體相當通透,據說這才是紅酒最本質的顏色。回到VIGO後,老闆將自己家酒窖內1990年釀制的紅酒送給了我們,酒體雖然不及那天的通透,但是透過酒瓶卻似乎能讓人聞到那沁人的清香。

VIGO除了紅酒和白酒之外,真正當地有名的是他們釀制的licor(烈酒),比如咖啡酒(licor cafe)和奶油酒(crema orujo)等,因為度數較高,喝酒的酒杯類似於中國的燒酒杯,比較小,在和朋友聚會時會喝上兩杯,不過一般不酗酒。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