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吃飯小費給多少
Ⅰ 歐洲吃飯大概如何付小費
看你去什麼地方吃飯了。
如果是快餐,肯定不用給,包括了炸雞,皮薩店等。
如果是中餐廳,一般來說,只有用現金付款的時候給一些,比如說38.50歐元的一餐,你給40歐元,那麼給你找回來的1.5歐,你就不要拿了,這在中餐廳裡面是個規矩,找回來的錢一般是不拿的,據說是有些迷信的說法。
如果是刷卡付費,那麼當然你是可以寫百分比來作為小費,或者固定的金額。在你刷完卡後簽字時,上面的金額是留給你自己填寫的,比如一餐總共是100歐,總額的地方是空的,留給顧客去寫,你可以隨意寫,也可以不寫,或者劃一條橫線,代表按照原本餐費付款,不給小費。這都是可以的。
基本上來說,中餐廳是不用給小費的,也就是留下零錢。
只有高檔的餐廳才有必要付小費。每個國家和每個國家的標准不一,但是通常來說,10%的小費不管在哪裡都足夠了,除非是給那些大款吃飯的地方。不過反過來說,一頓晚飯一個人80-100歐的標准,絕對已經是高檔餐廳了,這種價位的餐廳,往往都已經會收取服務費,10-15%,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無需再付小費。換言之,不管你去哪裡吃飯,收取服務費的餐廳,都可以不給小費。
另外在歐洲,無論餐廳檔次多高,多低,小費都不是必需的,有的時候你給,他們規定不讓收的話(有些地方就是有明確規定不許收小費)反而會弄得很尷尬。你只需要記住,在歐洲遊玩的時候,酒店大堂幫你拿行李的服務生(會送到你的房間,要4星級以上的酒店),以及高檔的酒吧(對服裝有要求)/夜總會/脫 衣 舞 店/或者那些有各式各樣表演的場所(比如巴黎的紅磨坊,麗都等),在這些地方小費,小費是必需的。如果在英國,5英鎊/次足夠了。如果在歐洲,5-10歐元就差不多。至於計程車司機,一般來說,找回來的零錢,1-2歐以內留給他就是了,沒有特殊情況,不必給。如果零錢太多,他反而不會直接要。
Ⅱ 世界各國是如何給小費的呢
【世界各國怎麼給小費】
【日本】
在日本,當進人飯店大門時,顧客可向女招待員付一些小費,而對於其他人員可不必付。
【泰國】需要小費
在泰國,顧客所付的小費,無論多少,都是需要的。
【新加坡】不用小費
在新加坡,付小費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費,則會被認為服務質量差。而澳大利亞沒有給小費的習慣。
【瑞士】
在瑞士的飯店餐館,不公開收取小費,而司機則可按明文規定收取車費10%的小費。
【法國】
在法國,付小費是公開的,服務性的行業可收不低於價款10%的小費,財政稅收也將小費計入。
【義大利】
在義大利,收小費屬於「猶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開現象。當遇到「拒收」的「示意」時,你最好是乘送賬單之機遞上小費。一般在義大利飯店裡(餐館),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台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在旅館里,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要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
【北非及中東地區】
在北非及中東地區,收取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許多從事服務性活動的老人與孩子,小費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顧客忘卻付小費,他們會追上去索取的。
【美國】
在美國,小費現象是極普通而自然的禮節性行為。一般來說小費是消費的10%-15%,不過經常有人高興多給點。有些餐廳在結賬的時候專門列有一項是「 小費」(gratuity),必須要交的。付小費的其他情況包括坐計程車和到旅館請人搬行李等。在這些情況下付一兩塊錢小費就行了,而不是15%。坐計程車付10%的小費。嚴格地說,服務員應該為小費報稅。但許多人少報,因為付的都是現金。
【墨西哥】
墨西哥人將付小費與收小費視為一種感謝與感激的行為。
【埃及】
埃及和北美一樣,小費在服務行業十分盛行,飯店裡的小費標准通常是10到15歐分,計程車小費一般是補齊車費的零頭。提箱包的行李工、打掃房間的女服務生都會對額外的賞金感到非常高興,這筆小錢一般不會超過1個歐元。
【希臘】
希臘:飯店裡的小費額度通常是10%。在啟程前,客人還應親手交給女服務員一筆小費。計程車費也是補零為整。
【英國和愛爾蘭】
英國和愛爾蘭:飯店小費額度為10%到15%,愛爾蘭最高不超過10%,如果賬單里已單獨列出一項「服務費」,小費可酌情減量。俱樂部的酒吧里無需小費,如果客人想對酒吧老闆表示感謝,可以請他喝一杯。至於行李工,小費不會超過1個英鎊,對於計程車司機也是免找零錢。
【奧地利】
奧地利:和德國一樣,飯店小費是5%到10%的附加費。旅館行李工按照每隻箱子1個歐元的價格收取小費。女侍者的費用為每天1到2個歐元,在客人啟程前當面交付。計程車司機則應得到5%到10%的額外報酬。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和西班牙:餐飲業的小費為10%到15%,用2歐分或者5歐分的零錢充當小費是不禮貌的行為。計程車免找零錢。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關於小費的慣例非常西化。飯店小費為10%,少於10個泰銖會被視為羞辱。
【土耳其】
土耳其:在餐飲服務行業,客人通常需支付10%的小費,一毛不拔是不禮貌的。對於一點小恩小惠,客人會遞香煙表示感謝。旅館里的規矩和德國一樣。計程車也是湊整車費。
【加拿大】
加拿大:15%到20%的小費在餐館、比薩外賣服務方面非常普遍,因為這也是侍者工資的一部分。旅館行李工可以為搬運每隻箱包得到1個加元,或者1到2個美元的費用。女服務員小費金額為每晚1到2個美元。計程車小費為車費的15%。
Ⅲ 小費 名詞解釋
小費
所屬類別 :
其他人物相關
服務行業中顧客感謝服務人員的一種報酬形式。源於18世紀英國倫敦,當時酒店的飯桌中間擺著寫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證服務迅速)的碗。顧客將零錢放入碗中,將會得到招待人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把上面幾個英文單詞的頭一個字母聯起來就成了tips,譯為小費。大概付總支出的5%至2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小費
外文名稱
tips
讀音
xiǎo fèi
亦稱
服務費
價格
大概付總支出的5%至25%
形式:報酬形式
折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折疊中文讀音
中文:小費
折疊編輯本段文化
折疊文化背景
在國外,隨時隨地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支付小費。因各國、各地區收小費的比例不一,差距較大。初到一地,應事先向有經驗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並與同行者研究一下付小費的合理辦法。不要把它看作區區小事,"能省就省",而應以"入鄉隨俗"的態度認真對待,以免帶來不好的影響。
折疊由來
給小費是服務行業中通行的對服務人員的酬謝方式。小費也叫小帳,相傳在公元18世紀的倫敦餐館里,餐桌上常放著一隻碗,碗上寫著"保證迅速服務"。客人只要將小額鈔票或硬幣投入碗里,便能享受侍應生提供的優質快速服務,有人認為這是小費"制度"的起源。
其實中國古代早已有給"賞錢"的習慣,賞賜對象有店小二、奴僕、書童、小廝、跟腳等。中世紀末,德國的酒店主通常都要向客人索取小費,時稱(給侍者的)"飲酒錢",因在酒店裡當幫工的女眷和伙計是不拿報酬的,以小費充作薪水。後來,小費的給予范圍不斷擴大,很多公職人員也能收到叮當作響的錢幣。19世紀末,有錢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常以小費的名義向有影響的人物和新聞界人士行賄。
約100年前,西方出現過一次反小費浪潮,當時的反小費協會認為給小費是一種不良風氣,號召人們加以抵制,開始效果甚微,原因是很多侍者以小費為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餐、旅館開始實行"10%服務費"制度,將價格提高10%作為服務人員的固定工資。收入盡管已有保障,然而新規定還是難以戰勝老習慣,對服務上乘者,顧客依舊甘心解囊,給小費的風氣始終沒有根絕。
折疊編輯本段支付方式
飯店、餐廳的小費
如果過去是根據服務招待人員的態度、服務質量好壞給小費的話,那麼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收小費已成為一種規定。
在世界各地,飯店裡的侍者可算是拿小費數最多的行業。在歐洲,所有的飯店在算帳時都要收10~15%的"服務費"(即小費)。收小費方式各地不一樣,有的讓顧客自己在帳單上寫上服務費的百分比數目(一般為10-15%),然後侍者憑顧客在帳單上的簽字,從收款處取出錢作為服務費。目前更多飯店、餐廳採取直接在帳單上列明加收10~15%的服務費,這筆外快是飯店工作人員平分的,其中也包括那些不直接同顧客打交道的人在內。
顧客除了必須交納包括帳單內的服務費外,在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等,還要多少給侍者一些零錢(約5%),因為15%左右的服務費也許不能落到招待人員的手中。
在飯店裡演出的歌手、拉小提琴或彈吉他的樂師,一般都不是飯店裡的雇員,他們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在某些情況下,為獲准讓他們演出和收小費,他們還得付錢給飯店)。給不給他們小費完全出於自願。如果你沒有點唱或點奏,就不用破費。很多飯店裡的廁所都由專人看管。如果你只是到盥洗室洗手,可不必在托盤里放錢。
旅館里的小費
在國外住旅館動不動要付小費,旅館越大,小費種類就越多,除了旅館帳單上有10~15%的服務費外,還有其他額外的服務也要付小費。
剛進旅館,有幾個服務員來搬行李,不必一個個付小費;對給你打開房間門,放好行李的服務員,可付給1美元左右的小費。服務員送早點、茶、飲料都要收小費。此外,還要給打掃房間衛生的清潔工小費,旅客住宿的時間長應多給,住的時間短可少給。在美國,高級旅館的習慣則每天給清潔工留下2美元,但在歐洲,付給房間服務員的小費都要放在桌子上,服務員一進房間就會收去,一般來說,中等房間每天要付相當於一英鎊的小費。至於旅館門口的服務員應該給多少小費還得看其服務的程度。
出租汽車的小費
在國外,出租汽車小費一般占車費的15%,如果拒絕支付出租汽車司機所索取的小費,就可能招致危險。
美國的出租汽車司機1/3的收入靠小費,因此乘客得付15%以上的小費。倫敦的出租汽車司機對小費不太苛求。
如果你決定租用一輛汽車由自己來開,應該記住汽車加油時,通常得給替你加油和擦擋風玻璃的工人付少量小費。但英國例外,英國加油站的工人不收小費。
其他場合的小費
在國外大多數國際機場里,搬運工是按件收小費,每件行李收25美分,在紐約肯尼迪機場,單件行李一般小費不低於1美元。如果件數多,每件不少於50美分。在火車站,搬運工同樣是計件收小費的。
在歐洲的影劇院,如果你接受了節目單,一般給門口分發節目單的服務員25美分的小費。在公共場所存取衣物要給小費。幫助你開關車門的人要給小費。
給小費的方式 在飯店、旅館等地方吃飯、住宿等,除應交付帳單上公開列明的服務費外,在國外有很多場合付小費是私下進行的。一般將小費放在茶盤、酒杯底下;或在感謝招待服務人員時直接塞在其手裡;或在付款時,只將找回的整款拿走,零錢就算作小費;或者多付錢,余錢不拿走。對代表官方的接待人員,因其不收小費,可酌情贈送小紀念品。
給小費還要有點藝術。給錢過多,超過了一般標准或拿著鈔隨便亂給,會被看成是故意炫耀自己的富有;給得太少又會看成是小氣,甚至會被罵成吝嗇鬼,一些遊客還會由於給少了小費而得到低劣的服務。給小費的時機也很重要,假如你在臨別時才給,是不能補償所出現的種種不快的。如果你剛一到達就遞過去一張鈔票,以此表示自己對服務員的一點心意和對他工作的鼓勵是比較合適的。對進房間清掃衛生的服務員,可用禮貌的眼色、手勢或簡明短語表示一下小費所放的位置,讓對方領會其意為佳。
折疊編輯本段詳細信息
折疊基本法則
什麼情況應該給
1.到飯店住宿時,即使距離很近。你也應該給幫你推行李的門衛小費;行李很重時,可適當多給行李搬運員一點小費,以示感謝。
2.服務員的服務費已經包含在住宿費中,但從您下榻的第二夜起,還是應該給他小費。
3.另外,如果有事委託管理人員辦理,基本小費是5美元,如果對服務非常滿意,可以相應地多付小費,也許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4.到餐廳、酒吧和咖啡廳消費,一般視其等級來調整費的數量。一般來說,到高級餐廳所應交付的小費約是消費額的10%-15%。乘坐計程車的小費一般是車資的15%,但通常只付1美元即可;乘巴士時以費的10-15%外,其他地方只付0.5-1美元就足矣。
5.在多數歐美國家,付小費是很普遍的行為,國人還是入鄉隨俗的好。這可是有風度的表現。
什麼時候不必給
1.如果對服務不滿意,小費金額可以減半。
2.對故意獻殷勤,以期望你多給小費的服務人員,只要開始時給他1美元小費,然後口頭感謝即可。
3.如果旅行團的服務生來索要為你搬運行李的小費,只需對他說,"謝謝",因為你的團費中已經包括了搬運行李的基本小費。
4.在餐廳等地的小費盤中看到大面額鈔票時,千萬不要因為愛面子而擺闊氣,因為小費盤中的錢可能是故意給客人看的。
5.在亞洲不少國家,例如日本、韓國等,小費是包含在其他費用中的。有時,即使是額外的小費也不會被接受。
五大原則
1.隨機應變。如果你想對服務生表達自己的特別感謝或期待得到更好的服務,可以多給小費。反之,少給點也無所謂。
2.一次性給10美元或20美元小費會使人印象深刻。這樣,服務人員對你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也可能接收。
3.基本小費隨飯店的等級升級。給一般飯店職員的小費底限是1美元,高級飯店則要調高到2美元。
4.男女同行,由男性出面付錢,即使是付小費也一樣。這在某些國家是一種基本禮貌。
5.給服務人員的小費還是以紙鈔為佳。不要把小面額硬幣當小費處理掉。同樣是1美元,如果拿一大把硬幣給對方,則是"你的服務最差勁"的不滿表示,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
折疊各國給法
亞太地區
中國
因為中國人通常認為服務業既然拿了我們間接付給他們的錢,他們理應為我們提供良好的服務,所以通常不付小費。按德國有關方面的介紹,在中國的旅遊點吃飯,則要給約10%的小費,給旅館清潔工2至3元。每天每個人要給導游1美元。其實,現在中國也在發生變化。比如,如果你住進一家賓館,提箱子的人把箱子送進你的房間後,經常會東摸摸,西弄弄,不急著離開,實際上當然是示意你給小費了。
泰國和馬來西亞
關於小費的慣例非常西化。飯店小費為10%,少於10個泰銖會被視為羞辱。在泰國,對象無論男女必須付小費。
日本
日本一般不給小費。如果坐計程車路線太短,可以給一點錢作為補償。進入飯店門前只須向女服務員付小費即可。
新加坡
在新加坡,付小費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費,則會被認為服務質量差。
非亞太地區 美國
在美國,小費現象是極普通而自然的禮節性行為。一般來說小費是消費的10%-15%,不過經常有人高興多給點。有些餐廳在結賬的時候專門列有一項是"小費"(gratuity),必須要交的。付小費的其他情況包括坐計程車和到旅館請人搬行李等。在這些情況下付一兩塊錢小費就行了,而不是15%。坐計程車付10%的小費。嚴格地說,服務員應該為小費報稅。但許多人少報,因為付的都是現金。
墨西哥
將付小費與收小費視為一種感謝與感激的行為。
加拿大
在這里上飯店是必須給小費的:凈價格上要加上15-20%。要人送皮薩餅上門同樣如此。有時小費直接打在帳單上。在加拿大,提箱子的人為每件行李獲得1加元,在美國則是1至2美元。每住一個晚上要給清潔女工1至2美元。上理發店,坐計程車,都要給15%的小費。
德國
在德國中餐館當老闆或打工的人,實際上大多根本不知道德國就餐者的小費標准。就是因為小費本是個靈活的東西。實際上,德國就餐的小費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5-10%。你在中餐館當過跑堂,一定會說,哪有人給這么多?問題就在這里。實際上隨意性很強,許多人根本不給。歐元登堂後更給了許多人借口,湊湊齊就行了。 那麼到理發店理發呢?有時你會看到一些人給小費,而大多數人不給。住旅館呢?還有坐計程車?你給過小費嗎?可能你根本不知道還要給小費。其實,德國給小費的不成文規定跟下面介紹的奧地利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沒有人會勉強你。 有時你就要看別人給多少了。比如高速公路休息站洗手間,原來一般是給20芬尼或50芬尼的小費,現在你會看到那放小費的瓷盤里放著的都是50歐芬。何止貴了一倍。你不給?如果盤子面前坐著一個打掃衛生的人,看著你,可能你還丟不起這個臉。
奧地利
在餐館飯店,跟德國一樣,通常給5-10%是合適的。在賓館里,提箱子的,每件行李要給1歐元,給打掃清潔的女工,每天1到2歐元,這些錢要在你離開旅館時直接塞給賓館員工。給理發師和計程車司機的小費在5-10%之間。奧地利說的是德語,但方言里小費不叫"Trinkgeld",而叫Schmattes或者Schmatt。
義大利
不公開但要給。在飯店裡(餐館),客人一般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台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在旅館里,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要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 西班牙-葡萄牙 飯店餐館同樣通常是5-10%的小費。一般是在跑堂的找了錢後,客人把所給的小費留在餐桌上。坐計程車,一般是湊齊下一個50歐分或整數歐元。人們視為特別不講禮貌的是:把2歐分5歐分這樣的零錢作為小費留在桌子上。
瑞士
付小費是不公開的,但計程車明文規定收取車費10%的小費。
法國
與瑞士相反公開的,不能低於總價款的10% ,服務員的小費計算入財政稅收中。在餐館或咖啡館,通常給10-15%的小費。假如已經對餐費和飲料費加計了服務費,可以適當少給一些。小費應該放在桌上,然後走人。旅館里不一定非給小費。但客人也可留些小費在床頭櫃上。給計程車司機的小費是10%。
土耳其
在這個國家,如果你聽到人家跟你說"Bakschisch",意思就是讓你給小費。餐館里通常是10%。一點小費都不給被視為不懂禮貌。旅館里的規矩跟德國和奧地利一樣。坐計程車,客人應該湊成整數,但最多不超過10%。
希臘
餐館里的規矩是10%左右,在Taverna則不得超過1歐元。住旅館的客人臨走時要親自把一定的小費交到旅館員工手裡。計程車價格總是要比實際打得寬得多。 英國和愛爾蘭 在英國吃飯要給10-15%的小費,在愛爾蘭則不超過10%。假如帳單上已經開出了"服務費",客人就可以適當少給一些。在酒吧里坐在酒台旁,則不需要付小費。住賓館,要給提箱子的員工1個歐元。坐計程車要付整數。 讓我們再看看在歐洲以外的一些地區應該如何給小費,算是一個簡單的比較。
北非
中東地區是必須要給小費的,若沒有給會追上來索取,那是老人和小孩的生活費用。在餐館和賓館,一般要給15%的小費。在埃及坐計程車,假如是13鎊,就要給15鎊整數。在服務業方面,比如擦鞋,要事先談好價格。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沒有給小費的習慣。
葡萄牙和西班牙 餐飲業的小費為10%到15%,用2歐分或者5歐分的零錢充當小費是不禮貌的行為。計程車免找零錢。
埃及
和北美一樣,小費在服務行業十分盛行,飯店裡的小費標准通常是10到15歐分,計程車小費一般是補齊車費的零頭。提箱包的行李工、打掃房間的女服務生都會對額外的賞金感到非常高興,這筆小錢一般不會超過1個歐元。
英國和愛爾蘭
飯店小費額度為10%到15%,愛爾蘭最高不超過10%,如果賬單里已單獨列出一項"服務費",小費可酌情減量。俱樂部的酒吧里無需小費,如果客人想對酒吧老闆表示感謝,可以請他喝一杯。至於行李工,小費不會超過1個英鎊,對於計程車司機也是免找零錢。
折疊編輯本段其他信息
信用卡給小費方法
信用卡給消費是一種國外刷卡消費非常普遍的情形,您可以在簽帳單的小費欄"TIPS"寫下的金額,如果您不想給小費,就在小費欄上填上"-"或"0"。然後將消費額與小費相加,在總額欄上填上,再簽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所以您無需要另外准備零錢付小費。其實一般餐廳通常會在消費額上另加10%的服務費,那就不必再另外填寫小費,您只要看清楚消費總額欄上面的總金額,確認沒有問題後,在簽帳單上簽名便算完成交易。在餐廳使用信用卡付帳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有找零錢的麻煩,也不必為了要從找錢盤里把銅板一枚一枚揀起來,而覺得不自在。即使需要另外付小費,也可直接用信用卡付,比用現金方便多了。
求採納,謝謝親。
Ⅳ 西班牙一般給多少小費
一般都是不用給的吧,除非真的很豪華的酒店.因為房費一般都包括了.當然,如果人家幫你提行李,訂車什麼的,我想大概給個3~5歐就行了,在一般酒店.(當然你要給10~30歐也是可以的:)
Ⅳ 在西班牙馬德里吃飯要給小費嗎
這個看你自己。因為老外也知道,華人一般不給小費,你不給他們也沒什麼。給一點就是大家都開開心心的,馬德里的小費不用按百分比,你一般吃完留下1歐元2歐元的硬幣(結賬都有小碟子),起身離開就可以了。(不要用手給,那樣很不好,除非你是給5歐10歐的紙幣,可以用手遞給服務生)。我本身習慣給1歐元,因為出去吃飯,幾十歐都花了,不差那1歐。。然後就是國外服務生的收入是由薪水和小費組合而成,出來幹活都不容易,綿薄之力。
Ⅵ 關於西班牙的常識有哪些
分享西班牙當地消費小常識
貨幣和取款:
西班牙機場兌換點的匯率不可能太高,而各個城市的兌換點的匯率差通常也較大,銀行通常只為其有賬戶的客戶辦理兌匯業務。較大城市都會有西聯匯款等大型機構。
POS刷卡消費:
MASTERCARD,VISA在西班牙全國范圍內均通用。近兩年西班牙越來越多的商家可接受銀聯卡,比如各個葯房,機場免稅店,各大城市購物名牌店等,通常凡擺放、張貼帶「銀聯」標識的台座、名片座和標牌的商戶均可以受理銀聯卡,付款前先詢問收銀員是否可使用。
關於手續費:
在商戶刷銀聯卡消費,持卡人無需支付手續費。選擇銀聯網路消費,和其它銀行卡網路相比,免收貨幣轉換費,所消費的當地貨幣金額將按銀聯掛牌匯率直接轉換成人 民幣金額,並由發卡銀行及時記入持卡人的人民幣賬戶。
ATM取款使用范圍:
目前,西班牙境內多家ATM機均可使用銀聯卡提取歐元,其中LA CAIXA支持余額查詢功能,且有中文操作界面。銀聯卡境外不能進行銀行櫃面轉賬和提現。由於信用卡取款需支付透支利息,持卡人境外取款最好使用銀聯借記卡或者歐元借記卡。ATM除屏幕上滾動顯示銀聯標識的ATM機都可以受理銀聯卡。西班牙ATM取現屏幕和步驟:插卡->選語言 -> 輸密碼 ->輸金額 -> 取卡 -> 取鈔 -> 取收據。
收費與取款限額:
不同銀行對於每筆ATM取現限額都設置了不同上限。國內銀聯卡或者歐元卡持有者每日取款限額請咨詢各發卡銀行。境外取現銀行將收取一定手續費,不同發卡行收費標准不同。銀聯借記卡手續費通常低於信用卡,和其它銀行卡網路相比,免收1%-2%的貨幣轉換費,銀聯將提取的當地貨幣金額轉換成人民幣金額,銀行按此扣減持卡人的人民幣賬戶。
物價和付費:
新移民登陸西班牙需做好日常消費的開支計劃,首先要了解物價,西班牙超市內食品物價和國內大城市物價基本持平。比如:平均1歐元可以買到1公斤大米、或1打雞蛋,汽油為每公升1.30-1.60歐元。普通餐廳一個套餐10歐元左右。單次市內公交票約1-2歐元。
小費:
餐廳小費不是必須的,西班牙的餐廳服務員工資還不錯,小費通常作為顧客對其服務的感謝。如果對其服務不滿意,則不用付消費。需要注意的是,在西班牙餐廳,人們付小費,通常是將賬單金額向上取整。在高級餐廳里,每次消費10%的小費就足夠了。付小費給計程車司機和旅店服務員也是自願行為。
Ⅶ 在西班牙旅遊怎麼付小費
小費的金額一般在所付價格的5%-10%左右,雖然西班牙所有的場所收費都已經包括了服務費,但仍可另付給侍者5%的小費。而且酒吧、餐館、酒店和計程車服務有給小費的習慣,數目依據總費用和客人的滿意程度而定,通常為總價值的5%至10%要視帳單數額的大小,數額越大,比例越小。在很多時候,通常情況下,飯店搬運行李給100-150比塞塔;計程車在里程計價之外再加5-10%;其他如往飯店、坐酒吧、看電影等接受了服務都不要忘記付小費。當然也要視消費環境,和客人對服務的滿意程度而定。小眾 海外旅遊祝你旅途愉快~
Ⅷ 在亞洲和歐洲付小費,分別給多少比較合適呢
除了美國以外,幾乎全世界所有的餐館都在結帳單上加上了服務費,這實際上已包含了小費。如果服務特別好,你要多給的話,象徵性地多給5%的小費就夠了。美國99%的餐廳不加收服務費,一般你該在帳單上加付15%的小費;特別特別好的服務,可以給20%的小費。
如果你不能確定帳單里是否包括服務費,你可以直接問,這沒有問題。問清楚後再決定付與不付以及付多少。
在美國或歐洲,對為你服務的行李搬運工、施行團的導游、司機、賓館門口為你叫計程車的服務生以及客房衛生清潔員,都應該付給小費。小費數目不必太大。一般情況下,客人可按明碼標價的10%做為參考。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些歐洲國家支付小費的標准,希望對您的出行有一定的幫助。德國———德國人嚴謹的作風在小費上也有所體現。在德國支付小費,絕對是一板一眼的。在德國就餐支付小費應占總消費數的5%-10%。舉例來說,吃飯用去50馬克,小費至少是2.5馬克。住賓館,一定要把幾馬克小費塞到房間清潔女工手裡,並特別感謝她的辛勤勞動。因為在德國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幫了我的忙,誰為我辦了什麼事,我對誰有好感,我就給他2-5馬克的小費。奧地利———在奧地利的餐館、飯店、理發店和計程車上支付小費的比例與德國一樣,為5%-10%。在賓館里,對幫助您提箱子的服務人員,每件行李要給1歐元小費。給打掃清潔人員的小費,一般為每天1-2歐元。這些錢要在您離開旅館時直接塞給賓館員工。義大利———在義大利飯店或餐館就餐,客人一般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會專門放著收取小費的小盤子或存錢罐。在旅館里,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不一定要單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如果您到南義大利的海港城市那不勒斯則適得其反,如果您所給的小費與計程車司機的期望相差太遠的話,很可能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令雙方尷尬。法國———在法國的餐館或咖啡館,如已經對餐費和飲料費加計了服務費,可以適當少給一些。旅館里不一定非給小費。如果到巴黎的劇場、影院看節目,要給領座人員1到2個法郎的小費。荷蘭———嚴格說來,荷蘭是一個沒有小費制度的國家,但旅館的行李服務應當給小費,通常為1件行李1美元,或者2.5荷蘭盾。房間服務費一次1美元左右。計程車及餐廳用餐的小費無硬性的規定,通常為車費或餐費的5%-10%。西班牙及葡萄牙———在一般情況下,餐廳服務生找完錢後,客人應把所給小費留在餐桌上。坐計程車時,一般應湊齊下一個50歐分或整數歐元。被人們視為特別不講禮貌的行為是:把2歐分、5歐分這樣的零錢作為小費留在餐桌上。英國及愛爾蘭———在英國吃飯要給10-15%的小費,在愛爾蘭則不超過10%。假如賬單上已經開出了「服務費」,客人就可以適當少給一些。如果僅在酒吧里的坐台上消費,則不需要付小費。入住賓館,要給提箱子的人員1個歐元,以示感謝。
Ⅸ 西班牙禮儀常識有哪些
西班牙王國(The Kingdom of Spain),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0.4萬平方公里,為歐洲第3大國。首都馬德里(Madrid)。人口400餘萬。羅馬天主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卡斯提亞(西班牙)語,有的自治區有其他官方語言如卡塔盧尼亞語、巴斯克語和加利西亞語。除一流旅館之外,英語並不管用。西班語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貨幣為比塞塔Peseta,西班牙國名意為野兔、邊疆、海洋。西班牙被人們譽為「無雨之國」、「歐洲萊園」、「地中海陸地」、「旅遊王國」、「海上強國」』「野兔國」、「永不沉沒的航空艦」、「通往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橋梁」「橄欖王國」、「歐洲的果園」。1973年3月9日與我國建交。
西班牙人對飲食極為愛好和講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內,一流的餐館為數不少。這里的餐館以「叉子」的數量多少分為高低五等。餐館通常每周休息一天,多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啟市和收市的時間較歐洲其他國家為遲,只有在遊客區內才會較早啟市,或有些晝夜營業。
西班牙具有特殊風味的烹調術,是旅遊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塞戈維亞的烤乳豬,米蘭達埃布羅的烤羊肉,巴倫西亞的以紅色作配料的「巴戈亞飯」,曼卡的乳酪,比斯開灣的海味等,皆是臉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國有2萬多間飯館和餐廳,擁有120多萬個座位,各式建築保留著古老的民族風格,屋內裝飾按傳統風格布置,點油燈和蠟燭,使人彷彿回到了17~18世紀。在每家餐館、店鋪門前,多會擺放著其餐單,標出其明碼實價,客人亦可先查問餐單後才」決定是否光顧。總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頓美食,絕對毋須很大的花費。在西班牙,顧客到了早餐店裡,只要對服務員。說一聲「啾羅」,很快就會端出一份象中國油條一樣的食品。「啾羅」意為「油棒子」,出鍋時有2丈多長,象一大堆捲起來的腸子,據說這技術是由中國水手傳到西班牙的。
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
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項目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朴,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系,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但是,他們多數是從實際工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在經營方面,態度非常積極。談判時,出面磋商的人也具備絕對的決定權,所以,商務談判我方也必須派遣相當的人員前往洽談,否則,他們是會不予理睬的。
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Barcelon)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別忘了,這兒是個歷史悠久、顯赫一時的王國。你的作風、舉止最好也顯得保守、正式講究一些禮節。西班牙人好朋友相見時,通常情況下要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商務活動見面和道別時,務必頜首、握手為禮。
西班牙人只有在看鬥牛時才准時到達。許多西班牙商人不知「守時」為何物,上午11時到辦公室,中午午餐即不見人,直到下午4~5時方回辦公室,往往又工作到8~9點才離去。午餐一定在下午1點半以後,晚餐吃得很晚,得到10點左右才開始。初抵西班牙,赴約前還是先吃點東西為妙。飯館一般晚上9點才開門營業,到晚上11點才有大批吃飯的人光顧。
由於西班牙的氣候溫和,每日都有長時間的陽光,所以居民都不習慣早起,較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起得更遲。
西班牙的國花是石榴花,在西班牙的國微上,就繪有一個紅色的石榴。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送花不要送大麗花和菊花,這兩種花和死亡有關。紅玫魂用來送給演員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給其他女性。如彼邀請去西班牙人家裡吃飯,可帶上一束鮮花,點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禮方面,電器,如收錄機、袖珍計算器等屬於貴重品,受人珍視。
西班牙人喜歡談論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國政治進行比較,喜歡談體育和旅行,避免談論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說有關鬥牛的壞話。
西班牙的城市村莊,掘官方統計,每年舉行的傳統慶祝會,約達200個之多。這些慶典源遠流長,充分表現出西班牙傳統文化氣息和各地風土特色。
月全國皆舉行盛大的嘉年華會,3月19日巴倫西亞舉行的Las Fallas節,復活節是一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節日,約於每年的春天期內舉行。4月的西維爾節,非常熱鬧。5月為安達盧西亞區傳統的EL Rocio節。7月6日至14日潘普路納舉行一年一度的鬥牛節。
名聞遺跡的西班牙鬥牛,是頗為盛行的一種競技表演。它起源於古代的宗教活動。18世紀中葉,西班牙各地開始興建正式的鬥牛場,每年春秋兩季便是鬥牛季節。西班牙婦女善於使用扇子表達感情,據說,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半部遮起來,這意味著她在問人:「你喜歡我嗎?」或者她在說:「愛你」。如果婦女一個勁快速地煽扇子,那意思是說:離開我。如果把扇子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須要戴耳環,如果沒戴耳環,簡直就家一個正常的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的。
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組成,交談時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對方,最好先問一句:「我該怎麼稱呼你?」為表示禮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職稱或頭銜。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最宜往訪。聖涎節前後兩周及復活節前後一周免訪。7~8月商人多在度假。
付小費是西班牙人的一種習慣,雖然很多地方已加收服務費用,但人們已照常在結帳時留下一些零錢作為小費。計程車小費10~15%,行李每件50Pesetas,飯店、旅館、夜總會10~15%已附加入帳單,可另給5%予侍者。其他服務每次給30Pesetas即可,在酒吧、餐館、酒店、戲院及劇場內,均有付小費的習慣,不過,假如不付小費亦不會引起麻煩。
海關規定,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1瓶,本國貨幣出境不得逾20000Pesetas,人境不得逾100000Pesetas。外市人境不限,先申報數額,可如數攜出。
Ⅹ 歐洲各國小費要怎麼給
歐洲各國小費:
1、德國:普遍習慣 & 不成文的規矩
相信很多旅遊者已經聽說過,在德國,給小費是非常普遍的習慣,甚至可以說已經演變成了社會中不成文的規矩。不過,在不同的場合到底應該給多少小費,還是個很讓人困擾的問題。
對此,德媒曾經整理出一個 「通用標准」,不同的場合,適當的小費:
咖啡館和酒吧——消費金額的10%
餐館—— 餐費的5%到10%。一般說來。如果是50歐以下的消費,10%的小費較合適;如果高於50歐元,至少5%的小費應該有
理發店 ——消費金額的5%到10%
衣帽存放處——每件衣服50歐分
坐計程車——車費的10%
酒店服務——每件行李2到3歐元
快遞送貨——每件快遞1到2歐元
搬家——每位搬家工人10到20歐元
2、奧地利:跟隨德國腳步
跟德國一樣,在奧地利的餐館就餐時,一般給餐費5%~10%的小費是合適的。在賓館里,提箱子的,每件行李要給2歐元左右;給打掃清潔的女工,每天1到2歐元,這些錢要在你離開旅館時直接塞給賓館員工。
給理發師和計程車司機的小費在5%~10%之間。奧地利說的是德語,但方言里小費不叫「Trinkgeld」,而叫「Schmattes」或者「Schmatt」。
3、義大利:半公開現象
一般在義大利飯店,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吧台上有專門給你放小費的小盆子。在旅店裡,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
另外在義大利餐館用餐時,很多餐館都會給客人上麵包等名為Coperto的小食,這些是不用額外付費的,但可以酌情付幾歐小費——把錢放在餐桌上就行。
4、西班牙和葡萄牙:請給整錢
飯店餐館同樣是5%~10%的小費。一般是在跑堂的找了錢後,客人把所給的小費留在餐桌上。坐計程車,一般是將車費零頭湊成整數歐元。此外,要特別注意不要把2歐分、5歐分這樣的零錢作為小費留在桌子上,這在當地人看來是最不禮貌的小費支付。
5、英國:小費意識沒那麼強
在英國就餐時,許多選擇性的費用已經涵蓋小費,不用重復支付。 如果發現帳單沒有附加服務費,建議以餐費的10%-15%支付小費,更常見的是將找零的少許硬幣全部留在盤子里。
6、愛爾蘭:不超過10%
在愛爾蘭不超過10%。假如帳單上已經開出了「服務費」,客人就可以適當少給一些。在酒吧里若坐在吧台旁,則不需要付小費。住賓館,要給提箱子的員工1歐元。坐計程車要付整數車費。
7、法國:給小費要注意
在法國,付小費要格外注意,直接把零錢塞進服務生手中,會被視為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只需把要支付的小費留在桌上即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是不需要向服務人員支付小費的,這些地方一般都會標出「Pourboire interdit」 (不需要付小費)的字眼。
8、瑞典:小費不需要額外付了
在瑞典,小費一般都已經包括在餐館、酒店和計程車費用中,不需要再額外付了。
(10)西班牙吃飯小費給多少擴展閱讀:
給小費五大原則
1、隨機應變。如果你想對服務生表達自己的特別感謝或期待得到更好的服務,可以多給小費。反之,少給點也無所謂。
2、一次性給10美元或20美元小費會使人印象深刻。這樣,服務人員對你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也可能接收。
3、基本小費隨飯店的等級升級。給一般飯店職員的小費底限是1美元,高級飯店則要調高到2美元。
4、男女同行,由男性出面付錢,即使是付小費也一樣。這在某些國家是一種基本禮貌。
5、給服務人員的小費還是以紙鈔為佳。不要把小面額硬幣當小費處理掉。同樣是1美元,如果拿一大把硬幣給對方,則是「你的服務最差勁」的不滿表示,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