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皇室有哪些名人
① 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歷史傳奇人物都有誰
皇馬百年歷史上,已經成為傳奇的標志性人物在(勞爾 齊達內)之前還有以下幾位,皇馬的輝煌和他們有著直接聯系,提到歷史上的皇馬,我們不能不提他們:
聖地亞哥·伯納烏皇馬在成立之初的10年間一直在地區聯賽中默默無聞,甚至無法與馬競匹敵,直到1912年前鋒聖地亞哥·伯納烏的加盟。在伯納烏為皇馬共奪得了13次地區聯賽冠軍之後,他在1925年開始以球員和助理教練的身份來執教皇馬。真正值得紀念的一天是1943年9月15日,伯納烏以全票當選為俱樂部主席,在他入主的30年裡,皇馬由一支西甲強隊成為一支歐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強隊。1955年,俱樂部董事會決定將新體育場命名為「聖地亞哥·伯納烏」,這個名稱一直延用到今天。
薩莫拉門將薩莫拉於1930年從西班牙人來到皇馬,並在1931/1932賽季幫助皇馬以18戰不敗的戰績第一次奪得聯賽冠軍(包括1932/1933賽季冠軍),可以認為薩莫拉為皇馬確立了聯賽冠軍的基調,因為皇馬在當時較為混亂的西甲聯賽中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屬於皇馬的薩莫拉同樣屬於整個西班牙,目前,西班牙足協在每一賽季後對表現最出色的門將授予「薩莫拉獎」,「薩莫拉」已成為西甲最佳門將的代名詞。
斯蒂法諾目前擔任皇馬名譽主席的斯蒂法諾曾為皇馬劃出了一個時代。1953-1964年,為皇馬效力的11個賽季里,作為球隊領銜的他捧回了8座聯賽冠軍杯、5座歐洲冠軍杯、1座國王杯和1座洲際杯,皇馬也由此確立了世界足壇的豪門地位,同時更涌現出普斯卡什和科帕等一代猛將。擁有阿根廷和西班牙雙重國籍的斯蒂法諾已屬於「國寶級」,每當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與他見面時,他們雙方的第一句話通常都是這樣:「您的身體好嗎?您的健康非常重要!」
亨托從1953年到1971年,從20歲加盟到37歲退役,亨托在效力皇馬的17年裡完成了一個只可以幻想的奇跡:6座歐洲冠軍杯。僅從皇馬的角度來看,亨托是皇馬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因為同樣以速度見長的他沒有斯蒂法諾和普斯卡什那樣全面的素質,盡管亨托一直將自己的身體狀況保持得相當好,並且在退役後迅速進入了皇馬高層。雖然亨托的影響力不如他這幾位前期隊友,但他見證了皇馬奪得六次冠軍杯和十二次聯賽冠軍,意義非常,享有「皇馬大使」的稱號。
烏戈·桑切斯1985-1992年間為皇馬征戰的墨西哥人烏戈·桑切斯在百年歷史上建起了第二座豐碑。從1980年開始,皇馬在獲得聯賽和杯賽雙料冠軍後反而日現頹勢,一連六年與聯賽冠軍無緣,在俱樂部及時引進桑切斯以及巴爾達諾和本土新星布特拉格諾之後,隨即在1985和1986年兩獲歐洲聯盟杯,更從此一氣五奪聯賽冠軍,平了斯蒂法諾時代的西班牙足壇記錄。此外,桑切斯在效力期間的207場比賽中進球251個,連續四次當選為西甲最佳射手。在卡馬喬辭職之後,桑切斯一度被認為是最熱門的人選。聖地亞哥·伯納烏皇馬在成立之初的10年間一直在地區聯賽中默默無聞,甚至無法與馬競匹敵,直到1912年前鋒聖地亞哥·伯納烏的加盟。在伯納烏為皇馬共奪得了13次地區聯賽冠軍之後,他在1925年開始以球員和助理教練的身份來執教皇馬。真正值得紀念的一天是1943年9月15日,伯納烏以全票當選為俱樂部主席,在他入主的30年裡,皇馬由一支西甲強隊成為一支歐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強隊。1955年,俱樂部董事會決定將新體育場命名為「聖地亞哥·伯納烏」,這個名稱一直延用到今天。
② 西班牙皇室聘請了哪兩位著名的畫家為廷人物肖像和皇室的重大事件作畫
西班牙皇室十分重視皇室生活的藝術再現,以優厚的條件聘請了一批畫師專門描繪宮廷人物肖像和皇室的重大事件。以往一向為宗教服務的繪畫,轉而開始為皇室貴胄們歌功頌德了。這時期先後出現了兩位著名的畫家,一位是委拉斯開茲,一位就是戈雅。
③ 西班牙王室的介紹
西班牙王室的血統起源於5世紀的西哥特王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西班牙王室只計算王室父系血統的情況下,其王室父系祖先Robert of Hesbaye (770-807),他的後代為「歐洲第一家族」法國王室卡佩家族的分支波旁家族,現今國王費利佩六世一世即波旁家族成員,是Robert of Hesbaye父系血統的直系後代,在只計算父系血統王室中,世界上現存最長父系王室中排在第二位在日本菊花王朝之後。西班牙阿拉貢地區出生的「天主教國王」 費迪南德二世和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看中了哥倫布征服海洋、探索未知世界的雄心,他們也想藉助哥倫布,讓他為西班牙在海外尋找一個新世界。於是,他們於1492年資助哥倫布探險。哥倫布不負重託發現了美洲,新世界幾乎無窮無盡的金銀使西班牙暴富起來。擁有了玻利維亞波托西銀礦等巨額財富,西班牙也幾乎擁有了整個世界。
④ 西班牙的國王——胡安·卡洛斯——是屬於哈布斯堡王室還是屬於波旁王室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⑤ 鞋子是必不可少的單品,世界十大品牌男鞋都有哪些
1、Silvano Lattanzi
全球最貴的男鞋排名第一的,是1971年創建的義大利頂級手工定製皮鞋品牌---Silvano Lattanzi。它的顧客包括酷愛高爾夫活動和遊艇活動的超級富豪、名人政要及皇室等。老布希和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義大利前總統Francesco Cossiga、施瓦辛格等都是它的忠實買家。這一最貴男鞋品牌在中國的售價一般是5萬至25萬一雙。其鞋子80%為定製,20%為現貨,均採用上等真皮。
⑥ 求西班牙的代表建築或傑出人物
馬德里皇宮
這是歐洲第三大皇宮,僅次於凡爾賽宮及維也納的皇宮。建於十八世紀中葉加爾羅斯三世,是波爾夢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遺跡,其豪華壯麗程度,在歐洲各國皇宮中堪稱數一數二。內牆上的刺綉壁畫及天花板的繪畫都經常維修,保存情況相當好。西班牙皇宮建在曼薩萊斯河左岸的山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宮殿之一。 皇宮建於1738年,26年後才完工。它呈正方形結構,每邊長180米,外觀具有盧浮宮的建築美,內部裝潢是義大利式的,整個宮殿豪華絕倫。裡面藏有無數的金銀器皿和珍寶級的繪畫、瓷器、皮貨、壁毯、樂器及其他皇室用品。現在西班牙皇宮已被辟為博物院,專供遊人參觀。 皇宮的對面是西班牙廣場,它的正中央起立著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學大師、《堂·吉訶德》作者——塞萬提斯的紀念碑。紀念碑的下面是堂·吉訶德騎著馬和僕人桑丘的塑像。塑像的後面噴泉如注、白鴿飛翔。
普拉多博物館
普拉多美術館的份量,大概等同中國的故宮,古典的外觀,廣大的展出空間,最值得注意的館藏是在一樓豐富的維拉格斯和哥雅作品,還有Bosch的重要名畫the Garden of Delights 為最不可忽略的作品。如果有時間的話,普拉多也有其他西班牙畫家甚至其他歐洲中古畫家的豐富收藏,可惜的是,館內缺乏英文說明,為參觀上一大不便。
瑞內索菲亞美術館
瑞內索菲亞美術館的收藏最為不同,她的方向是現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基本上含擴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西班牙的現代藝術一系列風格上轉變,包括超現實,抽象主義,到二次戰後的前衛派(Avant-grade)等。值得留意的是館藏著重的是西班牙本身的藝術風格在歐洲的藝術風潮下的脈絡和發展,尤其是幾位世界知名現代藝術家如畢卡索,米羅,達利等人的作品,均在本美術館佔有重要的份量,為最不可錯過的作品。
皇宮
過了Puerta del Sol再向西走就會到達西班牙皇室居住的皇宮。皇宮連同其前方的Campo del Moro廣場,展現了和馬德里狹窄的舊街道完全不同的風格。廣場前的半圓形建築,一開輝煌的氣度,附近的餐廳cafe隨時坐滿客人;而廣場中的草坪座椅則是居民最好的曬太陽的地方。現在的西班牙國王是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雖然跟大多數歷史上西班牙的國王一樣並不是真正的西班牙人,而是傳自法國的波旁王朝,但其二次戰後努力維護西班牙的民主制度的尊嚴和整個歐洲的發展,相當得到西班牙人民的和全歐洲的崇敬。
皇宮里除了部分為皇室使用,大部分是開放參觀。皇宮的中庭是壯觀廣場並且可以由其露台俯瞰整個馬德里市區所在的高原;室內開放的部分有精雕細著的部分宴會廳,部分的卧室和休憩室,皇室眾多的收藏品如眾多的名琴,餐具等等,非常值得仔細欣賞。
大廣場
廣場中央有菲利普三世(Felipe III)的騎馬雕像。17世紀時這里是鬥牛的場所,也是鬥牛活動的發源地;現在則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酒吧、餐廳林立。到了夜晚,這里的咖啡座就會擠滿了人,星期天早上這里則變成跳蚤市場(El Rastro)。
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文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作家。他被狄更斯,福樓拜和托爾斯泰等作家譽為現代小說之父。代表作《堂吉訶德》。
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 ——(1881~1973),西班牙偉大的畫家,立體 派的先驅。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l-1506年),出生在義大利,後成為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
女王伊莎貝爾一世(1479—1504年在位)和其夫斐迪南,他們使得當時的西班牙成為世界的中心
⑦ 西班牙王室姓什麼
英國:姓氏 溫莎, 現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 瑞典:姓氏 古斯塔夫,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 挪威:姓氏 不詳,現任國王哈拉爾五世 丹麥:姓氏 格呂克斯堡, 現任女王瑪格利特二世 列支敦斯登:姓氏 不詳, 現任大公漢斯-亞當二世 盧森堡:姓氏 不詳, 現任大公 不詳 荷蘭:姓氏 奧蘭治, 現任女王貝雅特麗絲二世 比利時:姓氏 不詳, 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 摩納哥:姓氏 不詳, 現任國王阿爾貝二世(與比利時國王同名) 西班牙:姓氏 波旁,現任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⑧ 求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的詳細資料。
葡萄牙現在沒皇室.
葡萄牙現行憲法於1976年制定,後多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構;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根據政府提名任免總長和三軍將領。總統在聽取各黨派、國務委員會的意見後才能解散議會,只有「在必要時」才能解散政府和免去總理。議會為一院制,議員230人,任期四年。
胡安·卡洛斯一世 (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2003年11月3日,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劇院,
國王卡洛斯夫婦與王儲費利佩(右二)和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羅卡索拉諾(右一)在音樂會開幕前起立傾聽國歌。費利佩王儲1日已和羅卡索拉諾訂婚。兩人將於2004年夏天在馬德里阿爾穆德納大教堂舉行婚禮
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性格開朗,在非正式場合不拘禮節,有軍人風度。他喜歡綠色,愛好體育活動,如游泳、滑雪、柔道等,擅長賽艇,喜歡看足球、籃球比賽。
1962年,胡安·卡洛斯與希臘公主索菲婭結成連理,育有二女一子。索菲婭王後1938年11月生於希臘,系已故希臘國王帕普洛之長女。索菲婭幼時曾隨其祖母流亡倫敦和埃及等地,1945年返回希臘,受教於一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後到德國上中學。她愛好歷史、考古,曾做過護士,對各國文化古跡有濃厚興趣。索菲婭王後通曉希臘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
2004年5月,其子36歲的西班牙王儲費利佩與31歲的新娘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結婚。新娘奧爾蒂斯是西班牙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是西班牙首位平民王儲妃。2005年11月,王儲夫婦的女兒萊昂諾爾公主出生,萊昂諾爾是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後索菲婭的第7個孫子女,也是繼王儲費利佩之後的西班牙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
胡安·卡洛斯一世曾於1978年6月、1995年3月兩次訪問中國。
⑨ 西班牙現在的王室成員都有誰啊
在西班牙,人們不稱王後索菲亞為「殿下」,而是平民色彩較重的「夫人」。國王夫婦共有三個孩子:公主伊蕾娜、克里斯蒂娜和王儲菲力浦。孩子們上學、放學,都是王後親自接送。王後愛好考古和音樂,她還是名出色的護士。王後在馬德里的慈善機構工作,她支持紅十字會,是一家精神障礙者救助組織的成員。
國王一家一般都在馬約卡島的馬里溫特宮度假。1995年夏季,警方在馬約卡島上破獲了一起針對國王的刺殺事件。這起事件是西班牙巴斯克地下組織埃塔(ETA)所為。幸虧馬約卡島上的警察在行動開始前便將殺手抓獲。
國王的兩個女兒均受過高等教育。伊蕾娜公主當了老師,1995年3月18日與一位同齡銀行家海梅·馬里夏拉爾結婚。克里斯蒂娜公主先是學社會學,後又在美國進修語言。因為早在兒時父親便帶她出海航行,她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帆船手。
王儲菲力浦中學畢業後到加拿大萊克菲爾德學院深造。像父親一樣,他接著讀軍事學院,三年後完成了在三個兵種軍事學院的巡迴。1988年開始攻讀法學和經濟學。身高1.97米的王儲自少年時起就跟隨在父親的左右,9歲時被確認為亞斯都里阿斯王子(西班牙西北部地區,歷史上曾是王國)。在一次歡慶儀式上,父親授予他勝利十字勛章,接著意味深長地告誡兒子:「這枚十字勛章既是頒給現在的你,同時也是頒給作為未來國王的你。你必須像王冠所要求的那樣,以自豪和尊嚴來佩帶它。你必須勤奮、勇敢、知人善任。這枚十字勛章要求你和所有西班牙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永遠去做西班牙要求和期待你去做的事情。」
⑩ 歐洲著名的「四大皇室」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瑞士北部的阿爾高州,並在1020年築起鷹堡(哈布斯堡城堡)。並逐漸將勢力擴展到今天的奧地利和德國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當選德意志國王(但未加冕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魯道夫一世奪取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佔有的奧地利公國,旋即劃歸哈布斯堡皇室擁有。魯道夫一世最終於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雖暫時失去帝位,但南阿爾薩斯、布賴施高(Breisgau)和帝國內的其他一些領地都被劃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紀期間,新成立的瑞士聯邦不斷向德國南部擴張,導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鷹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鷹堡,轉移到下奧地利的維也納,開始哈布斯堡王朝的進一步發展。
☆發展及鼎盛期:
·奧地利公國: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聖羅馬帝位後,繼續持有奧地利公爵的爵位。歷任奧地利公爵都不斷地擴大公國的統治范圍,並將公國劃分為若干個省統治。但這些劃分最終導致內外奧地利分治。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奧波德(Leopold)簽定協議。艾伯特的子孫將擁有內奧地利公國,即今日的奧地利中東部,利奧波德的後裔則坐擁外奧地利公國,統治領域包括今日奧地利西部、南阿爾薩斯和位於德國西南領地。奧地利內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才得以結束。哈布斯堡家族領地再次歸由一位公爵統領。
·重登神聖羅馬帝位:1422年,內奧地利公爵阿爾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聖羅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西吉斯蒙德唯一的庶女盧森堡的伊麗莎白,並被指定為西吉斯蒙德的繼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爾布雷希特於次年陸續即位為德意志國王、匈牙利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阿爾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為皇帝)。由此以後,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聖羅馬帝國皇位(1742年-1745年間除外),直至帝國覆亡。但不久後的1439年,阿爾布雷希特葬身沙場,遺下一名遺腹子拉迪斯勞斯。奧地利公爵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隨後由阿爾布雷希特的一位表親腓特烈三世繼承,拉迪斯勞斯一出生就繼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分別稱拉斯洛五世/拉迪斯拉夫一世)。但很不幸,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喪失了對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統治。1453年11月23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使哈布斯堡皇朝乃至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為皇朝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基礎,王朝也逐漸步入鼎盛期。
·散葉歐洲各國:哈布斯堡皇室的權勢,在馬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統治期間(1493年-1519年),通過皇室聯姻,得以進一步增強。馬西米連本人,於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獨女瑪利(Mary of Burgundy)。這段姻緣,將屬於勃艮第公國的,自法國南部至荷蘭的領地統統並入哈布斯堡皇室領地。馬西米連的兒子英俊王菲利浦(Philip the Handsome),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開創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過,菲利浦將母親勃艮地公爵的領地也贈與西班牙王室,種下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導火線。馬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I)於1521年5月25日 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Anne of Bohemia),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Maria of Austria)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Louis II of Hungary Bohemia),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並波希米亞和奧匈合組二元帝國埋下伏線。馬西米連的兒女,多與外國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影響,大大增強。
·查理五世稱霸歐洲:馬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的父親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西屬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首位統治者。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撒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領域。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此時,查理五世成了統治最多領土的歐洲君主,不過仍然不斷出征,如對付基督新教徒以及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因此,查理五世所統治國家的內政,多由他的代理人處理,在西班牙的代理人是他的兒子菲利浦王子,而在奧地利的是他的弟弟費迪南大公。雖然,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面積已冠全歐,但皇朝為擴張而進行的征戰一直繼續。
·重奪匈牙利波希米亞:1526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亞國王路易二世與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奇跡王"蘇萊曼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附近的摩哈赤激戰,史稱第一次摩哈赤戰役。土耳其軍戰勝匈牙利軍,路易不幸戰死沙場。但奧斯曼帝國並無長期佔領匈牙利,反而在9月時撤軍。此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奧地利大公費迪南以路易的姐夫身份繼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國王。雖然在匈牙利出現了爭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自此,匈牙利、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一直在哈布斯堡皇朝的管治之下,直至1918年。而西里西亞(今日波蘭南部)也暫時成為哈布斯堡皇朝的領地。
☆王朝分家: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他的兩位代理人,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奧地利分支和西班牙分支,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1556年,查理五世將奧地利大公之位讓與其弟匈牙利及波希米亞國王斐迪南一世,並立斐迪南為神聖羅馬帝位的繼承人。但根據查理的遺囑,斐迪南及其子裔喪失了繼承為西班牙國王的權利。此舉使斐迪南成為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的首位君主。自此,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統治奧地利,匈牙利及波希米亞直至1740年,歷10代君主,這二百多年亦是歐洲歷史上戰爭最多的時期。
奧地利帝國轄下由多個奧皇兼任國王的「王國」以及一些公國和領地組成,主要組成部分如下:
波希米亞王國 匈牙利王國
達爾馬提亞王國 加里西亞及洛多梅里亞王國
克羅埃西亞及斯洛維尼亞王國 倫巴第及威尼斯王國
奧地利皇室領地 卡林西亞公國
卡尼鄂拉公國 薩爾茨堡公國
西里西亞公國 施蒂利亞公國
布科維納公國 塞爾維亞及塔米斯-巴納特公國
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國 摩拉維亞侯國
蒂羅爾親王伯國 戈里奇亞和格拉迪斯卡伯國
福拉爾貝格領地 伊斯特尼亞領地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1504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Isabella of Castile)病逝。由於,她與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of Aragon)所生的兒子都不幸夭折,在伊莎貝拉身故以後,女王儲胡安娜(Joanna the Mad)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的兒子菲利浦以胡安娜的王夫的身份,和岳父費迪南一起監國。1516年,費迪南病逝後,胡安娜和菲利浦的兒子,西班牙兼奧地利王子查理(西班牙文名:卡洛斯)繼承西班牙(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位,是為卡洛斯一世(Carlos I/ Charles I),其後於1556年將西班牙王位讓與其子菲利浦二世(Philip II),並廢除了菲利浦及其後裔繼承奧地利爵位的權利,正式揭開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序頁。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結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對西班牙歷5代的統治。他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外甥,法王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菲利普。他們的奧地利表親不惜發動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搶回王位,但最後只令西班牙波旁王朝將部分哈布斯堡領地歸還奧地利,以換取奧地利對波旁王室對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承認。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0年10月20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麗亞·特里薩繼承了他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9月13日,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皇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里薩皇後成為皇朝的創始人。皇朝歷經數次變故,包括1806年,法皇拿破崙一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但當時的哈布斯堡君主,前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早於1804年整合各哈布斯堡領地,改稱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以回應拿破崙稱帝。1867年,為了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沖擊,奧地利帝國又被改稱為奧匈帝國。皇朝直至1918年被推翻。奧匈帝國隨即被肢解,奧地利成為共和國,舉家被迫流亡海外。
☆王朝覆亡: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於1700年絕嗣而亡,而奧地利的王朝於1740年絕後,隨即被分支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取代,直至1918年帝國被共和國取代。今日,部分哈布斯堡王族後裔依然生存,分別定居於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和德國,他們的首領是奧地利末代皇太子奧托·馮·哈布斯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