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圖盧茲跟西班牙哪個城市最近
⑴ 從法國圖盧茲到西班牙馬德里有高速公路嗎
全程大部分都有高速的啊 歐洲大城市之間基本都有告訴公路的
法國的境內你走64號高速到了西班牙以後你換A-2 這條路距離最優化
你也可以從西班牙的北邊入境以後再走A-1
不要忘記採納回答哦
⑵ 法國葡萄酒產區中有一個英文是「L'H'ERAULT」,中文應該是什麼產區呢
今天上網看到ememe176對我的回答叫噴,覺得很委屈。不得不作修改答復。我沒有亂說呀,這個大區是在義大利和西班牙之間,把這個大區中分,這個L'Hérault 是在靠西班牙那一邊呀,我也沒有說他比圖盧茲近呀,我是站在提問者的角度一起看地圖說話,不是坐火車說話,回答不好不選我的就是了,至於音譯可能譯得不好,只怪漢語用得越來越少了,上網路時間不長還沒有學會從網上復制知識回答掙分,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誠懇作答,可是像這個音譯不準大家不接受,說也說不清,參照別人的做法從維基網路也復制一條(有空自己也上去看看吧)上邊有地圖和漢字說明----埃羅省(法文:Hérault)是法國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所轄的省份,東鄰地中海。該省編號為34。
希望有幫助。 順便弱弱的送一個字給ememe176----雷,因為能從紅酒里喝出辛辣的味道,很厲害哦。
下面是原來的回答
這個地方我去過,法國南部的一個區,屬於朗格多克—魯西永(Languedoc-Roussillon)大區,在義大利和西班牙之間,較偏西班牙這一方,近海。中文應該是什麼名,這完全是音譯呀,法語這個地名中L;T都不發音,所以我們譯為雷歐區。這個地方相對全法國來說不是特別出名的酒產地,所以如果你找不到這個地區的酒信息,可以從他的大區去找,但這個大區較有名的產地好像不是這個叫雷歐的。但這也不證明這個雷歐不產好酒,不知道你是不是從酒瓶上看到的這個地名,如果酒標簽上appelation l'herault contrôlé,那還可以說明他是一瓶好酒, 屬於aoc類的。。。。離題太遠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順祝如意。
⑶ 圖盧茲的歷史
781年,查理曼設立了阿基坦王國,包括整個阿基坦加上從納博訥到尼姆的整個地中海海岸(Gothia,戈西亞),並將王位賜予三歲的兒子路易。其他的王國也在巴伐利亞和倫巴第這樣的地方建立起來。這是為了保證新征服的地區人民的忠誠。王位都由查理曼的兒子佔有。阿基坦人的獨立精神和財富在整個帝國中都是有名的。實際上,這個地區在戰爭後的恢復中重新繁榮起來。查理曼在黑暗時代以來重建了歐洲西部的統一,而圖盧茲也不例外。查理曼統治期間,幾乎年年都有從圖盧茲出發對穆斯林的戰爭。巴塞羅那和一大片加泰羅尼亞地區於801年被征服。這里再加上阿拉貢北部和納瓦拉構成了法蘭克帝國的南方邊區(西班牙邊區)。
814年,查理曼去世,他唯一活下來的兒子阿基坦國王路易即位,稱皇帝虔誠的路易。阿基坦王國轉由虔誠的路易的次子丕平管理。戈西亞從阿基坦王國分離出來,直接由國王管理,重新建立了古阿基坦公國的疆界。問題很快產生了。虔誠的路易有三個兒子,817年他安排之後的帝國分割方案:丕平仍為阿基坦國王(阿基坦的丕平一世),日耳曼人路易成為巴伐利亞國王,而長子洛泰爾與他的弟弟們為共治皇帝。823年,虔誠的路易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了禿頭查理。很快,她就希望讓兒子也能繼承。虔誠的路易非常軟弱,還與三個兒子戰斗,最終導致了法蘭克帝國的全面崩潰。虔誠的路易退位又復位,如此反復兩次。838年,阿基坦的丕平一世去世,虔誠的路易和他的妻子讓禿頭查理當了阿基坦國王。在839年的沃姆斯會議中,帝國被如此瓜分:禿頭查理得到帝國西部,洛泰爾得到中部和東部,而日耳曼人路易只保留巴伐利亞。丕平一世的兒子,阿基坦的丕平二世不想接受這項安排。他被阿基坦人推為國王(但當時已經脫離阿基坦的加斯科涅不同意),並與爺爺對抗。巴伐利亞的日耳曼人路易也反對父親的決定。最終虔誠的路易於840年去世。長子洛泰爾要求整個帝國,於是全面戰爭爆發了。最初他與侄子丕平二世結盟,而日耳曼人路易與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禿頭查理結盟,他們聯合擊敗了洛泰爾。843年8月,他們簽署了可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條約——《凡爾登條約》。帝國一分為三:禿頭查理得到西法蘭克,日耳曼人路易得到很快將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東法蘭克,而洛泰爾得到中部,很快其土地就被兩個弟弟征服瓜分了。
家族斗爭使帝國軟弱而無力防禦外敵。一些入侵者正確分析並利用了這種形勢:維京人。《凡爾登條約》之後,禿頭查理去南方擊敗了丕平二世,將阿基坦並入。最初他通過叛亂的伯爵征服了戈西亞,並將他處決。844年,他揮軍西進,圍攻阿基坦國王丕平二世的首都圖盧茲。但是在失敗後被迫撤軍。同年,維京人進入加倫河口,奪取波爾多,並遠航至圖盧茲,在加倫河谷地一路燒殺掠搶。歷史學家對到底是丕平二世把他們召來,並交付了說定的金額讓他們撤退,還是維京人僅僅是看到了抵抗禿頭查理的強大圖盧茲城防攝懼而退尚有爭論。
在這些事件之後,禿頭查理於845年與阿基坦國王丕平二世簽訂條約,承認他的地位,而丕平二世也要將阿基坦北部(普瓦捷伯國)割與禿頭查理。但是阿基坦人對丕平二世日益不滿,也許是他對大肆劫掠當地百姓的維京人的友好態度使然,他們於848年請求禿頭查理來推翻丕平二世。849年,禿頭查理再次南下,圖盧茲伯爵弗里德倫(Frédelon)將阿基坦首都交給了他。很快整個阿基坦都屬於禿頭查理了。禿頭查理也正式任命弗里德倫為圖盧茲伯爵。852年,丕平二世被加斯科涅人囚禁,並被交給他的叔叔禿頭查理,被關進了修道院。
852年,圖盧茲伯爵弗里德倫去世,禿頭查理任命他的弟弟雷蒙德為新伯爵。這是一項特殊照顧,因為一般伯爵是不從同一個家族中選擇的。但是,這是圖盧茲伯爵雷蒙德一世的後嗣建立圖盧茲王朝的開始。855年,依祖父查理曼舊例,禿頭查理重建了阿基坦王國(不包括戈西亞),並由他的兒子「幼王」查理統治。同時,阿基坦的丕平二世也於854年從修道院中逃跑,在阿基坦籌劃叛亂。但他並不怎麼受阿基坦人歡迎,奪權行動失敗了。他於是又向維京人求援。864年,丕平二世率領著維京軍隊圍攻圖盧茲,遭到激烈抵抗。圍城失敗了,維京人離開去劫掠阿基坦其他地方去了。眾叛親離的丕平二世的野心徹底破滅了。他再次被捕,被關在修道院中,不久就死了。
866年「幼王」查理去世了。禿頭查理任命另一個兒子「口吃者」路易為阿基坦新國王。當時法蘭西王國的中央集權迅速解體。禿頭查理在抵抗維京人中非常不成功,地方居民不得不依賴當地的伯爵抵抗維京人,於是伯爵成為了地方權力中心,挑戰著巴黎禿頭查理的中央權威。隨著他們逐漸坐大,他們開始在家族中繼承,建立了地方王朝。中央與地方的斗爭開始了,伯爵之間也經常作戰,這進一步削弱了對維京人的抵抗。歐洲西部,尤其是法國,又一次陷入黑暗時代,這一次比六七世紀的那一次更具破壞性。877年,禿頭查理被迫讓步:簽署《奎亞茲(Quierzy)法令》,允許兒子繼承伯爵爵位。這是西歐封建體系建立的基礎。禿頭查理四個月後去世了。法國新國王是「口吃者」路易,同時也是阿基坦國王。他沒有選擇兒子擔任阿基坦國王,於是終結了阿基坦王國,再未恢復。路易879年就死了。他的王國由兩個兒子,路易三世和卡洛曼繼承:路易三世繼承法國西北部,卡洛曼繼承勃艮第和阿基坦。但是實際上,在870至890年之間,法國南部的中央集權極為軟弱,這里幾乎完全自治。伯爵建立的王朝完全獨立。巴黎的中央正在接下來的四個世紀中都沒能在南方重建權威。 9世紀末,圖盧茲已經成為獨立國家,由弗里德倫建立的圖盧茲伯國的首都。這里名義上服從法國國王的權威,但實際上完全獨立。圖盧茲伯爵首先必須為自保而戰。統治著前阿基坦地區東北部的奧弗涅伯爵是最大的威脅,他們聲稱對圖盧茲有宣稱權,甚至一度將伯爵趕出了圖盧茲城。但是在黑暗時代里,圖盧茲伯爵不像其他許多消失的王朝一樣,維持了獨立存在。他們的伯國只是前阿基坦東南部的一小塊。但是在奧弗涅伯爵虔誠的威廉於918年去世後,他們奪取了奧弗涅曾占據了兩代的戈西亞。這樣他們的領地擴大了一倍,再次將圖盧茲與從納博訥到尼姆的地中海海岸地區統一起來。圖盧茲伯國從此確定了明確邊界:從西邊的圖盧茲到東邊的隆河,在法國大革命之前一直作為朗多尼克省存在。圖盧茲再也未並入阿基坦——後者的首都先是普瓦捷,再為波爾多。盡管最初阿基坦的記憶在圖盧茲仍很強大。奧弗涅伯爵虔誠的威廉於9世紀90年代第一次重建阿基坦公爵的稱號。普瓦捷伯爵於927年繼承了這一頭銜。932年,法國國王拉烏爾與普瓦捷伯爵對抗,於是將阿基坦公爵的頭銜授予它的新盟友,圖盧茲伯爵雷蒙哦三世。但是這一頭銜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前阿基坦地區的伯爵們是獨立的,並不承認這一權威。
不同的派系都在爭奪法國王位,但是由於中央集權已經消失了,國王不過是虛銜而已。在拉烏爾去世後,另一個派系成功的將在英格蘭長大的加洛林王子推上王位,即海外的路易四世。雷蒙德三世是反對的,於是在他於950年去世後,路易四世及那個阿基坦公爵這一頭銜賜予普瓦捷伯爵威廉三世。從此以後,阿基坦公爵的稱號就在普瓦捷伯爵中繼承,他們在普瓦圖的基地在前阿基坦的西北部。圖盧茲伯爵很快就忘了對阿基坦的夢想。最終,在987年加洛林國王路易五世去世後,羅伯特派成功將其族長雨果·卡佩選為法國國王。此時加洛林王朝正式結束了。雨果·卡佩是卡佩王朝的建立者,在接下來的8個世紀中將一直統治法國。但是從此開始到13世紀中,圖盧茲就與法國歷史無關了。
圖盧茲伯爵已經將領地擴展到地中海海岸,但他們沒能長期保住這一大片領地。10世紀可能是近兩千年以來歐洲西部最惡劣的一個世紀。西羅馬帝國崩潰四個世紀之後,文明已經衰落,藝術和教育水平都極為低下。在查理曼時期有過一個文化和秩序復興的時期,但很快在入侵下(尤其是維京人),歐洲西部再一次沉淪。這還伴隨著上述的大量內戰,還有惡劣氣候,瘟疫和人口減少。歐洲西部整個重返蠻荒。城市完全消失了。教堂遭到廢棄或劫掠,教會在道德上也大幅滑坡。似乎羅馬帝國的遺產已經完全消失了。古代文化僅存留在幾個修道院中。這與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埃米爾國和拜占庭帝國形成鮮明對比。此時的另一個現象是中央集權完全消失。權力崩塌,第一次落入伯爵,後來是男爵手中,再後來又是成千上萬的封建領主。在10世紀末之前,法國由上千個只控制著一個城鎮或一座城堡及周圍的幾個縣的封建領主統治。圖盧茲伯國正反映了這種景象。900年至980年之間,圖盧茲伯爵漸漸失去對伯國的控制,到處都是地方領主。在10世紀結束之前,圖盧茲伯爵的權威僅限於幾塊零星的地產。甚至圖盧茲城也由獨立於圖盧茲伯爵的男爵統治!
入侵者也回來了。科爾多瓦埃米爾國著名的統治者阿布德·阿拉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成功統治了穆斯林西班牙,科爾多瓦達到了勢力的頂峰,929年成立了榮耀的科爾多瓦王國。10世紀20年代,他對西班牙北部的基督教王國發動了全面進攻。920年(也可能在929年),他的一支軍隊跨過比利牛斯山,到達了圖盧茲,但沒攻下這座城市。924年,馬扎爾人(匈牙利人的祖先)向西發動遠征,也到達了圖盧茲,但是他們被圖盧茲伯爵雷蒙德三世擊敗了。10世紀末,加洛林內戰和接連不斷的入侵使圖盧茲陷入一片混亂。大片土地被拋荒,許多農場也被廢棄。由於與穆斯林西班牙比較近,圖盧茲可以從科爾多瓦的學校和印刷機構接受大量知識和文化,從這一點來講,它要比法國北部好一些。圖盧茲不像法國北部,它保留了羅馬法,總體來講保留了更多的羅馬遺產,即便在那黑暗的日子裡。這里將成為文明復興的基地。 在新千年的開始,圖盧茲對神職人員態度的轉變和對教會財產的沒收使信仰開始低落。聖塞爾寧(Saint-Sernin)教堂,道拉德聖殿(Daurade)和聖埃提涅大教堂沒能得到良好的維護。新的宗教流派,如克呂尼改革(Cluniac reform)涌現了。
在教皇格利高里七世的幫助下,伊沙倫(Isarn)主教試圖恢復秩序。他在1077年將道拉德聖殿賜予克呂尼修道院長。在聖塞爾寧,他遭到了萊蒙德·吉拉德(Raimond Gayrard)的激烈反對,後者剛修建了一座扶貧醫院,正打算修建一座教堂。
在伯爵吉爾海姆(Guilhem)四世的支持下,聖雷蒙德最終於1096年從教皇烏爾班二世得到了捐贈教堂的許可。宗教爭論喚醒了圖盧茲的信仰。同時而來還有更有效率的農業技術帶來的人口增長。
聖邁克爾和聖西普里安(SaintCyprien)的郊區在此時也修建了。道拉德橋在1181年將聖西普里安的郊區與城市大門連接起來。聖塞爾寧和聖皮埃爾的郊區也大幅擴張。
11世紀末,伯爵雷蒙德四世參加了十字軍東征。之後發生了多次繼承事件,圖盧茲被屢次圍攻。1119年,圖盧茲人民推舉阿方斯·茹爾丹(Alphonse Jourdain)為伯爵。阿方斯·茹爾丹為了感謝人民,馬上降低了稅率。
在伯爵去世後,「八議員」的統治開始了。在伯爵的指揮下,他們有責任規范匯率,確保法律通行。這就是議員制度,他們最早的法案於1152年頒布。
1176年,議會已經有12名成員,每個人代表圖盧茲的一個區。這些人很快開始反對伯爵雷蒙德五世。圖盧茲人民分成了兩派,進行了10年內戰,1189年,城市議會最終使伯爵屈服。
1190年未來的眾議院開始修建。有24名成員,很可能是選舉產生的,眾議會賦予自己治安,貿易和征稅的權力,並與鄰近城市發生了沖突。圖盧茲經常是勝利者,擴展了圖盧茲的領地。
盡管有國王的干涉,眾議會的管理保證了城市的相對獨立將近600年,直到大革命之前。
有趣的是,當地的橄欖球隊圖盧茲賽場隊(Stade Toulousain)今天仍穿著眾議會的紅黑服裝。 清潔派(Catharism)是一種強調肉體和精神存在分離的學說,它可能影響了保加利亞的保加利亞教派(Bogomilism)。它與正統學說發生了沖突。被稱作「異端「的清潔派在法國南部影響廣泛,在12世紀中,蒙特福特的西蒙試圖徹底消滅它。
圖盧茲也接受了清潔派的影響。正統的白色兄弟會在街上追捕異端的黑色兄弟會。福柯斯(Foulques)修道院長因為異端分子是他的債主而鼓勵宗教審判。
有些人加入了白色戰團,其他人選擇協助被圍攻的人。眾議會不希望鼓勵圖盧茲的分裂,於是公然對抗教皇的權威,拒絕抓捕異端。公開信仰清潔派的伯爵雷蒙德六世指責圖盧茲的異端審判。
1211年,蒙特福特的西蒙對圖盧茲的第一次圍攻失敗了,但兩年後,他成功擊敗了圖盧茲軍隊。在殺掉很多人質的威脅下,他於1216年進入城市,自封為伯爵。
蒙特福特的西蒙在1218年的圖盧茲圍城戰中被一塊石頭擊斃了。在最後一次圍城之前,白軍一支與圖盧茲民眾作戰。路易七世最終決定於1219年放棄。雷蒙德六世承認從市民得到了幫助,幫助他維護利益,於是放棄了他對眾議會最後的特權。
13世紀中,之前幾個世紀中的政治方向改變了。1229年的《巴黎條約》建立了圖盧茲大學,要求既教授亞里士多德哲學,也教授神學。復制於巴黎模式的教育的目的是消解異端運動。
各種修會,如多明我會(orderof frères prêcheurs)建立了。他們是雅各賓派的源頭。同時圖盧茲內部也大肆展開宗教審判。被鎮壓的恐懼迫使貴族流亡或改宗。宗教審判持續了將近400年,一直以圖盧茲為中心。
伯爵雷蒙德七世被指控為異端,並於1249年去世,沒有後嗣。圖盧茲伯國於是並入法國,國王強加了他的法律。眾議院的權力被削減了。 1323年,蓋伊·薩伯維持會(Consistori del Gay Saber)在圖盧茲成立以保存吟遊詩人的抒情詩藝術。圖盧茲在接下來的百年中成為了歐舒丹文化藝術的中心;維持會活躍至1484年。
在作為行政中心的地位加強後,城市更加富庶,參與到與英格蘭的波爾多葡萄酒,穀物和織物的貿易中。
除了宗教審判還有許多東西威脅著城市。瘟疫,火災和洪水侵擾著街道。百年戰爭大大損壞了圖盧茲。盡管有許多移民,70年間還是減少了1萬人口。圖盧茲在1405年僅餘22000人口。
15世紀中,查理七世開始創設地方最高法院。在授予免稅權後,國王加強了對眾議院的影響和權威。得到司法權的地方最高法院後來也有了政治獨立地位。
此世紀也發生了許多次飢荒。由於道路年久失修,圖盧茲在1463年發生了一場巨大火災。阿爾薩斯-洛林大道與加侖河之間的房屋被付之一炬。城市後來人口激增,導致房屋極度短缺。
自1463年以來,菘藍(woad)紡織品的貿易開始繁榮。這種染料在當時可稱顏色輕柔,也開啟了圖盧茲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圖盧茲利用新的財富修建了構成今天舊城區核心的輝煌的房屋和公共建築。當時富裕人家的代表就是皮埃爾·達斯澤特(Pierre D'Assézat)。
繁榮沒能持久。菘藍很快被新世界來的靛藍(indigo)取代了,後者顏色更深且不褪色。
16世紀中期,圖盧茲大學有將近1萬名學生。人文主義思潮泛濫,師生們也大為興奮。宗教審判官們還在將許多人送上火刑架。
1562年,新教改革導致加爾文派和天主教徒在街頭的斗爭,燒毀了大約400所房屋。 亨利四世加冕後,圖盧茲的混亂終於結束了。地方最高法院於1600年承認法國國王和《南特敕令》。眾議院失去了最後的影響力。1629和1652年,這里發生了比投石黨運動更嚴重的威脅,殺死了上千民眾:那就是瘟疫。
為了救治被瘟疫感染的人群,地方最高法院和自治機構第一次聯合起來。大多數神職人員離開了城市。最富有的人也逃離了。只有醫生們必須留下。飢荒也促使眾議會阻止肉販和麵包師離開城市。
拉格萊夫(La Grave)醫院歡迎感染瘟疫的人,將他們安置在隔離室中。在關閉大門前,這座城市已經堆滿了沖著城市中醫療機構而來的農村乞丐和難民。錢款不足以維持這么多人的生活,於是開始征發民間財物。在最困難的時候,富人們有責任照顧窮人。
1654年,第二次傳染病大爆發結束時,城市已經幾乎毀滅了。但是,在沒有瘟疫的時間里,兩件重要工程完成了:1632年完工的新橋和1682年完工的米迪運河(the Canal Midi)。1693年,這座城市爆發了最後一次飢荒。
17世紀中一個將神職人員和大學教授聯合起來的秘密結社,AA(associatio amicorum)社,宣講信仰。這個組織的影響在18世紀顯著增強。
18世紀中,各種藝術,宗教和建築潮流在這座城市涌動。路易·德·孟德蘭(Louisde Mondran)是新城規劃的發起者,這很有可能與他在首都的生活有關。此時期的主要成就是大圓點(Grand Rond),蒂龍大道(Cours Dillon)和眾議院大廳。1770年,布里訥(Brienne)紅衣主教參加了以他命名的隧道的開工儀式。這座隧道將地中海和大西洋連接起來,而米迪運河和加倫運河(Canal Lateral à la Garonne)在6年後也完工了。
這座城市越來越唯利是圖,瘋狂剝削窮人,裝滿了貴族和教士的腰包。當地的建築師和雕塑家在富人的要求下非常繁忙。雷尼瑞(Reynerie)別墅就是巴里(Barry)女伯爵丈夫的夏季住所。
圖盧茲也並沒有遺忘其宗教熱情的傳統,即便這座城市在18世紀末大幅滑坡。新的宗教會社不斷涌現——最著名的就是「藍色悔罪者」。在Aa社的影響下,地方最高法院規范了宗教生活並譴責新教。
卡拉斯(Calas)事件在這個多事之秋爆發了。地方最高法院決定處決讓·卡拉斯時,他們展示了他們對城市的控制力量。
對自治地位感到擔憂的圖盧茲人民在受到國王威脅時決定支持地方最高法院。眾議員由法院選擇,而且只有8名成員。為了擺脫法院的控制,一場革命在所難免。 法國大革命是圖盧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它改變了城市的地位和政治,社會結構。
這座城市是巴黎革命的旁觀者。1789年7月14日發生的抗議活動應者寥寥,劫掠倒是時有發生。五個月後舊王國被廢除,新的秩序開始了。地方最高法院的成員和眾議院努力維持特權,他們於9月25日進行了示威,但沒有得到不承認前保護者的人民支持。
圖盧茲原來由地方最高法院保證的區域性權威被壓縮到一個區——上加倫區。神職人員被要求接受立憲會議頒布的《教士民事法典》。盡管遭到布里訥的洛密尼(Loménie de Brienne)的反對,新大主教還是上任了。部分人對改革和他們的財政影響力感到不滿。
眾議員的特權在1789年12月14日被廢除了。約瑟夫·德·里戈德(Joseph de Rigaud)在1790年2月28日被選為新市長。
1793年的公社期間,圖盧茲拒絕加入普羅旺斯和阿基坦的立憲派前往巴黎。對奧地利戰爭和國內叛亂的前景引發了恐怖時代,在革命的透鏡中把圖盧茲洗刷了個遍。
1799年,這座設防的城市在第一次圖盧茲戰役中抵抗英國和西班牙保王黨的軍隊。拿破崙成為新政權,後來是帝國的首腦後,這座城市部分恢復了在地區的地位。皇帝甚至於1808年駕臨圖盧茲,將道拉德區賜給煙草工廠。
1814年的第二次圖盧茲戰役期間,英軍進入了被帝國軍隊拋棄的城市。1814年4月10日是帝國的最後一站:拿破崙在八天前退位了(但不幸的是,法軍指揮官蘇爾特(Soult)沒得到通知)。威靈頓的軍隊得到保王黨人的熱烈歡迎,他們為路易十八在圖盧茲復辟做好了一切准備。
⑷ 圖盧茲市的簡介
圖盧茲市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畔,介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上加龍省、南部-比利牛斯大區首府。是空中客車的總部。
遊人和圖盧茲本地人都喜歡到這里來逛逛商店,買個雞蛋薄餅、炒栗子之類的,或者到附近的小巷裡喝點東西……
進入城堡的拱門,則顯出另一番景象。狹窄的街道布滿城堡,城堡內教堂、中心空地、住房一應俱全,主街道邊排滿了各類商店和飯館,午後遊人如織,或閑逛街頭,或喝咖啡小憩。據說城堡內至今還住著120多位原住民,他們忠誠地守著祖先的基業。
⑸ 從西班牙瓦倫西亞到法國的圖盧茲怎麼走
全程大部分都有高速的啊 歐洲大城市之間基本都有告訴公路的
法國的境內你走64號高速到了西班牙以後你換A-2 這條路距離最優化
你也可以從西班牙的北邊入境以後再走A-1
不要忘記回答哦
⑹ 關於 圖盧茲
我在圖城讀書 很不錯很不錯的城市,也很適合學生 如果你有問題的話 可以去戰法的同城區 或者加QQ群
關於合十的事 我3年來經常碰到有跟我說你好的 甚至昨天我還路過紅燈區的時候 一個黑人和我說你好 然後說點什麼什麼 呵呵 以為我是站街MM 總之 有友善的 也有好奇的 無所謂 不用太在乎 覺得人好就回復一下 覺得不友善就不要理 除了阿人區 SNCF附近的紅燈區最好女生晚上少去 什麼人眼裡是什麼人……
曾經在巴黎生活了3個月快把我逼瘋了 天天像地老鼠一樣在地鐵里竄 我3年在中部北部和南部都生活過 南方天氣就好多了 圖盧滋冬天的天氣一般 但是夏天很棒,太陽最晚10點才落山,離西班牙也很近 去火車站附近的大巴20到30幾歐就能去西班牙了 還能回國前買禮物的時候和別人拼車去安道爾買免稅商品 呵呵可能這個是圖盧滋最爽的地方吧 還有市中心的葯樁店據說是全法最便宜的 你是MM的話就有福了 這個月6號開始打折 嘿嘿
想知道什麼給個范圍問 泛泛地講很難解釋 有緣分的話 沒准兒能碰到
joyeux noel
⑺ 法國的地理位置
法國是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部,領土呈對稱的六邊形,三邊臨海,三邊靠岸,高高聳立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脈分別是法國與義大利.西班牙最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法國的大部分領土都處於平原和丘陵之上,美麗的塞納河從心臟地帶流過,滋潤了巴黎盆地廣闊的土地。
位置:位於歐洲西部,與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峽與英國相望,瀕臨北海、英吉利海峽、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主要城市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北緯48度51分, 東經2度2分)、東南部大城市裡昂(北緯47度,東經7分)、馬賽是法國第三大城市,歐洲第二大港口(北緯43度18分,東經5度25分)、里爾是法國北方重要城市,是諾爾-加萊大區的首府(北緯53度19分,西經3度29分)、圖盧茲位於法國南部南比利牛斯大區的上加隆省(北緯44度50分,西經0度30分)、尼斯為阿爾卑斯濱海省首府,是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第二大城市(北緯43度42分,東經7度16分)、南特南特市是盧瓦爾河-大西洋省的省會(北緯47度13分,西經1度33分)、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阿基坦大區和紀龍德省首府所在地,是歐洲大西洋沿岸的戰略要地(北緯44度50分,西經0度34分)
⑻ 法國那個州是和西班牙相鄰的
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上加龍省 省會圖盧茲
⑼ 法國的圖盧茲為什麼在歷史上很重要並且能夠蓬勃發展
法國圖盧茲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歐洲宇航之都,古老來自於她2000多年的建城史。這里有法國最悠久的高等教育史以及100多年的航空航天發展史,它甚至被稱為是「比巴黎更法國」的城市。年輕則源自她在世界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史上不斷創造的奇跡。
之所以說這一點對於城市的發展十分重要,就是因為這樣寬松的契約以及經濟環境讓在這里居住的人,無論是伯爵還是騎士,無論是城市的市政還是普通的公民,商人、農民、工匠等等都可以自由的立定契約。這樣的寬松正是早期經濟發展的需要。同同時期的其他城市如威尼斯或者是米蘭一樣,圖盧茲也成為了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發源地。
⑽ 法國有哪些十大城市
以下為法國主要的十大城市:
1、巴黎
戛納(Cannes)位於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風光明媚的休閑小鎮。和法國其他城市一樣,戛納最好的旅遊季節是在 6-10月 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的戛納國際電影節每年五月中旬在此舉辦。
戛納小城依偎在青山腳下,瀕臨地中海之濱,里維拉海灣把臨海的幾個小城鎮環鎖了起來,占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5千米長的沙灘,四時不謝之花,漫步城中,白色的樓房、蔚藍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精巧、典雅、迷人」是大多數人對戛納的評價。
(10)法國圖盧茲跟西班牙哪個城市最近擴展閱讀: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英語:French Republic),簡稱「法國」(France),是一個本土位於西歐的半總統共和制國家,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地區。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本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大致呈六邊形,三面臨水,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西北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
法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其國民擁有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創始會員國、申根公約和八國集團成員國,和歐洲大陸主要的政治實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