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多少座清真寺
① 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和舊城的簡介
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和舊城,文化遺產,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4年擴展。
8世紀摩爾人征服了西班牙,在科爾多瓦建造了三百多座清真寺,以及大量宮殿和公共建築,於是這里成為豪華的康斯坦丁堡。13世紀斐迪南三世時期,科耳多瓦大清真寺被改建成教堂,還建造了許多防禦工事,包括主教城堡和卡拉奧拉碉堡。
科爾多瓦清真寺,又名大禮拜寺,是西班牙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禮拜寺之一。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征服了科爾多瓦,城市被平分成兩部分,供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分別使用。這種奇怪的安排一直持續到公元784年,阿拜德一世決定在這里新建一座清真寺,790年由他的兒子赫司漢姆一世完成。後來赫司漢姆二世將清真寺再度擴大。他在清真寺的東部增加了8個走廊,種植大片的桔林,還修建了4個大型噴泉。1236年科爾多瓦獨立後,清真寺被基督教徒改作教堂,1384年,改建拱門和立柱,一部分建成哥特式建築。1523年,祈禱大廳又按照文藝復興的思路重建。
清真寺平面為長方形,北面大殿為主要建築,東西長126米,南北寬112米,殿內裝飾華麗,有間距不到3米的18排柱子,按南北軸線方向排列,柱為古典式,高3米,上承兩層重疊的馬蹄形卷,用紅磚和白雲石交替砌成。石柱密布,如同柱林。聖龕前是國王禮拜處,上面是復合卷的形式,數層花瓣形卷重疊分布,裝飾性很強,顯示了工匠的卓越技巧。這座宗教建築位於瓜達爾基唯爾的南邊。院子的三個方向有門廊,內有一個塔,與噴泉一樣具有古典風格。建築最突出的特徵是建築者解決了拱門直接支撐天花板這一技術難題。他們使用的兩個附加拱門是嶄新的阿拉伯式樣。清真寺大多吸取了古羅馬,早期克里斯琴和威斯寇斯克的優點。馬掌式的拱門上有大理石或磚楔形拱石,天花板上平貼著木製板。在清真寺中,威拉威斯克薩小教堂最有特色,它首次有了在西班牙建築中很重要的卡里費奧式拱頂。它的大廳的裝飾在卡里費奧式中最為豪華,包括圍著拱門精心鑲嵌的花葉圖案、彩色圓屋頂及獨一無二的裝飾。在小教堂的中心有裝飾華麗的壁龕。規模宏大的科爾多瓦清真寺是科爾多瓦的卡里費特文明(929-1031年)不可替代的證明,包括最美麗的圖案,19個走廊與大廳,重疊的拱門與圓屋頂,還有一片茂密樹林。
科爾多瓦城中心部分保存著伊斯蘭城市的邊界和格局。清真寺周圍是狹窄的白色街道,街道另一端是本城唯一的猶太教會堂,會堂是有摩爾式塔樓的哥特式建築,正面有復雜花葉裝飾。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宮殿里有許多庭院。還有巴洛克風格的哥特式修道院,帶著庭院的鋪滿鮮花的樸素房子。此外還有用宮殿和醫院改建而成的宏偉的博物館,以及鮮為人知的廣場:小馬廣場、花卉廣場和花卉柱廊。還有羅馬時期的卡拉若橋與克里斯琴式的宮殿。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9:30-14:00; 15:30-17:30;周日及節假日9:30-13:30;周一閉館。
② 清真寺在西班牙地區的發展是怎樣的
在西班牙地區,最早的清真寺建於公元785年,它的高大正面布滿西班牙風格的抽象裝飾圖案。正廳擁有10排列柱,開創了使用雙重拱券式立柱的先例,在面向聖地麥加的壁龕上,雕刻著精緻的抽象圖案,可以看出明顯地受到拜占廷鑲嵌藝術的影響。同樣的結構也應用於托勒多的有9個圓頂的清真寺,這個清真寺後來又改成了基督教堂。
③ 西班牙南部地區12世紀修建了哪些清真寺
西班牙南部地區12世紀時是阿拉伯阿爾摩拉維德王朝的轄地,在科爾多瓦、塞維利亞和格拉納塔等地,興建了許多水平很高的清真寺,如1171年建成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通體布滿弧形線條組成的連續圖案,是伊斯蘭藝術與西班牙摩爾人的藝術互相滲透的範例。
④ 世界各國清真寺的數量各是多少
太多了,沒聽說過有統計的。
在中國:2006年,根據中共中央統戰部和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上提供的官方統計數字,中國現有1萬7600多座佛教寺院(包括漢、藏、巴利三大語系的佛教寺院),1500餘座道教宮觀,4600餘座天主教堂、會所,1萬2000餘座基督教堂,清真寺卻有3萬余座。
其他地區的不清楚,另外清真寺也不斷的增加。
⑤ 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和舊城的介紹
科爾多瓦市位於西班牙科爾多瓦省,瓜達爾基唯爾河右岸。它曾是厄爾安達列斯的首府,後來又是酋長和伊斯蘭教大阿訇的領地,10世紀時是穆斯林世界主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因此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建築保存下來,尤其是它的科爾多瓦清真寺。這個清真寺在198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因此使這個城市成為瓜達爾吉維爾山谷中的第二大城市。
⑥ 西班牙的歷史概況
西班牙歷史開始於伊比利亞史前期,其間經歷了第一個全球性帝國——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歐盟成員國的現狀。
現代人類在大約3萬5000年前即已經進入了伊比利亞半島。這時期被稱為原始時期。在其後的數千年裡又有數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紛至沓來,公元711年,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的軍隊入侵並征服了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接下來的750年裡,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相繼建立。
1492年,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聯合的基礎上成立了西班牙王國。同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揚帆出海尋找新大陸,揭開了西班牙帝國興盛的序幕。
18世紀,西班牙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18世紀和19世紀之交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在全歐洲引起了混亂,法國最終占據了歐洲大陸包括西班牙的大部分區域。這又引發了一場成功的、但又是毀滅性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最終拖垮了這個國家,造成的政權的空缺又引起了西班牙美洲大陸殖民地的相繼獨立。
20世紀初,西班牙的政局越來越動盪,最後在1936年,爆發了血腥的內戰。內戰最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領導的民族主義獨裁登台而告終結,他一直控制著西班牙政府直到1975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快速增長。
現代西班牙顯示了在受歡迎的胡安·卡洛斯國王領導下、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健康、現代、民主的發展趨向,是歐洲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區之一。西班牙是歐盟成員國,並舉辦了1992年夏季奧運會及1982年世界盃。
總的來說,可分為:原始時期、羅馬時代、西哥特統治、穆斯林佔領期、帝國時代、共和時代、民主過渡期、近現歷史八個歷史階段。
(6)西班牙有多少座清真寺擴展閱讀:
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繼荷蘭和比利時後,第三個舉國實行合法同性婚姻的國家,比加拿大早了17天。這表明了西班牙社會價值觀和社會風俗日漸走向自由化。
現今的西班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由17個行政區組成,包括:安達盧西亞、阿拉貢、阿斯圖里亞斯、巴利阿里群島、加那利群島、卡斯蒂利亞-萊昂、坎塔布里亞、卡斯蒂利亞-拉曼恰、加泰羅尼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加利西亞、拉里奧哈、馬德里自治區、穆爾西亞自治區、巴斯克自治區、巴倫西亞自治區和納瓦拉,以及兩個自治城市休達和梅利利亞。
⑦ 西班牙科爾多瓦教堂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位於西班牙南部古城科爾多瓦市內,具有摩爾建築和西班牙建築的混合風格。大清真寺建於8世紀,是穆斯林佔領了科爾多瓦,改建了當時西哥特人天主教會的一半,而後基督徒收復失地,又重新使清真寺變為教堂。
公元8世紀,北非摩爾人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將信奉基督的西哥特人從西班牙南部趕上北方的荒山。
自此,征服了西班牙的摩爾王拉赫曼一世,在昔日的基督教堂遺址上,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基督教光復運動中,西人再奪科爾多瓦,大主教開始改建清真寺為天主教堂。但大清真寺的建築實在太美了!
美到連信奉天主教的國王都不忍見到它的毀滅。於是在卡洛斯五世的直接干預下,終於保住了殘留的大清真寺。
所以,一座既是極致混搭下的完美建築,更是東西方文化並存的偉大建築。既叫清真寺,也稱基督教堂。
⑧ 西班牙旅遊攻略科爾瓦多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Mezquita de Cordoba),位於西班牙南部古城科爾多瓦市內,具有摩爾建築和西班牙建築的混合風格,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聖建築之一。大清真寺建於8世紀,對於西班牙的穆斯林來說,科爾多瓦是僅次於麥加和耶路撒冷的朝聖之地。原來,和塞維利亞大教堂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清真寺是穆斯林佔領了科爾多瓦,改建了當時西哥特人天主教會的一半,而後基督徒收復失地,又重新改建了清真寺。
交通
大清真寺位於科爾多瓦市中心,大門右手邊是百花巷,背對瓜達爾基維爾河上的$古羅馬橋$,步行即可到達。或者乘坐3路、7路公交車在San Fernando下車後步行也可到達。
門票
成人8歐元,10-14歲兒童4歐元,10歲以下免費;除周末和節日外的每天8:30-9:30免費,但僅限個人參觀。
開放時間
3月至10月:周一至周六10:00-19:00,周日及節假日8:30-11:30, 15:00-19:00;11月至次年2月:周一至周六10:00-18:00,周日及節假日8:30-11:30,15:00至18:00;彌撒時間為11:00-13:00。
⑨ 西班牙一共有多少宗教建築
最少是10W,最著名的是巴賽羅那和馬德里的那些個什麼大教堂,一般來說是義大利圓頂或者是歌德式的建築,還有阿拉伯時期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