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哥為什麼支持西班牙政權
⑴ 75年,西班牙的佛朗哥為什麼讓皇室繼承西班牙的統治權
他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意識到了民主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具有西班牙皇室正統並且必定會推行民主化的繼承人來繼承統治權。
1936年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並於1939年取得勝利,建立獨裁政權。
(1)弗朗哥為什麼支持西班牙政權擴展閱讀:
對佛朗哥的負面評價:
佛朗哥自認國家元首後,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長槍黨成為唯一合法的政黨,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以及拉美各國。
佛朗哥是法西斯勢力喂養長大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為德、意法西斯做了許多事,最突出的,就是他曾派出「藍色師團」參與了希特勒的反蘇戰爭。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包庇下,他依然統治著西班牙。一切進步的力量繼續遭到殘酷的迫害,人民繼續遭到沉重的剝削和壓榨。
佛朗哥領導的右翼法西斯勢力在西班牙內戰中殺害大約20萬名支持共和政府和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民眾,這些遇難者被隨意埋在亂葬崗內。
當他死後,西班牙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阿爾維蒂說:「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死了,地獄的烈火燒他,也不足解恨」。
⑵ 在西班牙內戰中,佛朗哥為何能得德國與義大利的大力支持
因為德國和義大利能得到利益,還能學到作戰的經驗。
起義就像一場災難,從西班牙摩洛哥迅速蔓延到西班牙。西班牙軍隊的百分之八十參與了叛亂,但是,海軍和空軍仍然忠於共和黨政府。駐扎在摩洛哥西部的叛軍的主力部隊無法越過直布羅陀海峽返回家園。分布在各個國內基地的叛亂分子迅速分裂,並被共和黨政府軍和武裝人員包圍。叛亂局勢危在旦夕。佛朗哥多次致電柏林和羅馬,敦促德國和義大利迅速尋求援助,並介入西班牙的內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拒絕坐下來觀看被共和黨政府擊敗的佛朗哥叛軍。他們聯系並決定聯手干涉西班牙內戰並協助佛朗哥叛軍。對於決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而言,西班牙是德國的一所戰爭學院,它不僅可以測試德國新武器的效力,還可以使他的軍隊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
⑶ 佛朗哥對西班牙有什麼貢獻
佛朗哥是個獨 裁 者,可他也為西班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西班牙的工業化,國家的福利制度(禁止解僱固定工人,建立較發達的社會保險制度,禁止把小佃農從土地上趕走)都是在他掌權期間建立起來的,他使西班牙沒有捲入世界大戰,他培養的接班人成功的實現了西班牙的政治和解和民主改革。
⑷ 弗朗哥在二戰結束後為什麼還能一直統治西班牙
二戰後佛朗哥的統治能繼續維持下去,除了冷戰到來後美國的支持以外,也與二戰時西班牙的「中立」密不可分。
雖然西班牙在二戰中一直與德、意保持政治上的緊密聯系,允許軸心國在本國設立情報機構,並且將從英、美等國進口的糧食、原材料等物資出口到德、意。可見佛朗哥政權在二戰時期並未採取完全的「中立」政策,但無論如何,西班牙終究沒有直接參戰,這對大戰的進程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英倫之戰激烈進行,英國困守孤島,形勢岌岌可危之時,倘若西班牙出兵或協同德國攻下直布羅陀,英國與東方殖民地的聯系捷徑勢必被切斷,英國面臨的形勢將更加危急。但是,西班牙始終沒有切斷直布羅陀海峽,減少了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阻力。因此,西班牙的「中立」對英倫之戰和北非—地中海戰場產生較大影響,有利於反法西斯同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大戰的早日結束。
⑸ 弗朗哥對於西班牙,是好還是壞
正面評價
在這個國家的百年巨變中,一個人物的地位顯得格外突出,他就是佛朗哥。正是他,用鐵腕手段統治了這個國家近40年;正是他在二戰中明智的中立,使西班牙逃過了一場浩劫和宰割;正是他利用冷戰的國際環境實現了經濟的起飛;也正是他,選擇了一個具有民主思想的繼承人,使西班牙的民主化事業在他死後水到渠成。佛朗哥對民主化的態度是十分耐人尋味的。作為一個在軍營中拼搏長大的鐵腕人物,他早已習慣於軍令如山的高效率作風,對於民主的略顯散漫的作風十分反感,因此他在世時一直抗拒著民主。但作為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也意識到了民主化是大勢所趨,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也是西班牙以正面形象溶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他最終選擇了一個必定會推行民主化的繼承人,將民主化的事業留給後人去做。一個統治者如果做不到像華盛頓那樣,至少做到像佛朗哥那樣,同樣也是國家之幸、民族之福也。
負面評價
佛朗哥自認國家元首後,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長槍黨成為唯一合法的政黨,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以及拉美各國。佛朗哥是法西斯勢力喂養長大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為德、意法西斯做了許多事,最突出的,就是他曾派出「藍色師團」參與了希特勒的反蘇戰爭。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英等帝國主義的包庇下,他依然統治著西班牙。一切進步的力量繼續遭到殘酷的迫害,人民繼續遭到沉重的剝削和壓榨。[5] 他死後,胡安卡洛斯登上王位,實行民主改革,西班牙獨裁統治結束。
⑹ 西班牙在二戰中是佛朗格領導的法西斯政權,為什麼會在二戰中保持中立那麼西真的中立了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
⑺ 二戰的時候西班牙的佛朗哥為什麼至始至終保持中立
二戰期間西班牙中立原因探析
摘要: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權是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同為法西斯政權,佛朗哥獨裁政府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本文將就此現象進行分析。
關鍵字:西班牙 中立 法西斯
1936年2月西班牙舉行大選,人民陣線獲得勝利,7月18日駐摩洛哥的聖胡爾霍將軍,領導發動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後來聖胡爾霍墜機身亡,佛朗哥利用這一意外的機會,登上叛軍魁首的寶座。在德國希特勒和義大利墨索里尼的大力支持下,鎮壓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爭。1936年10月1日,任陸、海、空三軍大元帥。經過近3年內戰,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軍隊佔領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獨裁統治。在二戰期間,佛朗哥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並且德、意法西斯居然容忍了西班牙的中立地位。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西班牙形成中立的局面。
一、自身力量弱小
西班牙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很不發達,經濟十分落後,又經過三年內戰,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必要的工業原料和設備極其缺乏,黃金、外匯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嚴重不足,且災荒頻繁。擺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務是怎樣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擺脫另一場戰爭,恢復發展經濟。同時,國內的共和派、君主派和其它左翼集團還保存著大量的力量,佛朗哥特別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來發展經濟,穩定政局,以維護其獨裁統治。
二、佛朗哥個人因素
首先,佛朗哥意識到,如果西班牙參戰,就會成為歐洲戰場的前沿陣地,必然使西班牙蒙受巨大災難,他無意與西方世界的任何國家為敵(只主張反對蘇聯,因為蘇聯在西班牙內戰前後給反對佛朗哥的派別大力支持)。因此,佛朗哥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大力發展經濟,以滿足國內百姓的需要。其次,佛朗哥拒絕德意要求而參戰,還有對德意的勝利充滿疑慮,佛朗哥認為美英這兩個帝國有可能聯合作戰,並將英倫三島作為反攻歐洲的跳板,從而打贏這場戰爭。1940年8月,隨著不列顛之戰的持續,他已看清,英國將堅持戰斗,而這場戰爭很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德國能否獲勝,毫無把握。在沒有絕對把握勝利的情況下,佛朗哥是不敢參戰的。同時他還擔心失敗後遭受英國的報復,因為西班牙有漫長的海岸線易受攻擊。再次是佛朗哥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因而,佛朗哥一再採用拖延戰術,避免捲入戰爭。
三、英美的拉攏
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掌握了西班牙和西屬摩洛哥,既可以形成對法國的戰略包圍,又能夠控制地中海,切斷英法與其海外殖民地的聯系,同時可獲得西班牙的鐵、煤等重要戰略物質。因此無論是英法美同盟國或德意法西斯國家都極力拉攏西班牙。二戰爆發後,英國和美國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從西班牙購買物資以縮小其對納粹的供應量,減輕納粹對西班牙經濟的影響。1940年3 月,英國與西班牙簽署了一個為期半年的貿易協定,英國向西班牙提供石油產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國供應礦石、橘子和檸檬。在整個戰爭期間,該貿易協定每隔半年續簽一次。他們向西班牙提供穀物和石油。
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後,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比如,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的,當時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就得到了200萬美元。
同時,佛朗哥向德國提出的參戰條件,如:保證將直布羅陀、法屬摩洛哥以及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包括奧蘭在內,劃歸西班牙,並且要擴張西屬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領土。此外,還需要適當的軍事援助特別是西班牙面對直布羅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徑榴彈炮。強調西班牙需要現代武器、糧食、石油和經濟援 助,而且還必須等到德國人在英國登陸後,西班牙才能參戰。遭到希特勒的拒絕。這也促使西班牙與法西斯德國之間的距離拉大,走向中立。
四、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
在一份1939年簽訂的德西秘密協定書中,西班牙承諾從南美幫德國進口牛肉和穀物。1940年5月,西班牙與義大利簽訂了為期3年的食品合作計劃,承諾提供必要的糧食。到1942年,德西貿易的重點由食品轉向戰爭必需的礦產資源。西班牙擁有豐富的優質鐵礦石,德國還從西班牙進口鋅、鉛、水銀、螢石、天青石、雲母、軟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鎢砂。從1942年初開始,英美開始聯合買斷西班牙所有的鎢礦出產,價格也從原來每噸75美元飆升至 16800美元。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葡萄牙一直向雙方出口鎢礦石,直到1944年6月,盟軍登陸法國,才停止對德國的物資出口。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獲利頗豐。
而法西斯方面出於防止將西班牙推向盟國的懷抱的考慮,沒有向西班牙發動軍事進攻。因此,在上述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西班牙在二戰期間採取了中立的政治態度。
http://wenku..com/view/6b1a961fb7360b4c2e3f64ea.html
⑻ 佛朗哥的立場為西班牙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佛朗哥強烈的反共產主義立場,在美、蘇兩極對立的冷戰期間,提供了西班牙與美國建立聯盟的契機。1953年,美、西兩國簽署協議,美國在西班牙境內設立軍事基地,並提供西班牙數百萬美元的經濟援助,這對穩定佛朗哥政權有相當貢獻。
⑼ 執掌西班牙36年,弗朗哥是如何借住列強上位的
佛朗哥先給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甜頭,接這兩位大佬成功上位,之後又利用他們給自己國家帶來更多的利益了。
佛朗哥得到了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的支持
佛朗哥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領導人,知道自己國家三年內戰中,三個大佬美英法三國宣布不幹涉,那麼就給佛朗哥找外援了,他知道想要保住國家,那麼就要借用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的支持,這兩個國家的支持,那麼佛朗哥要上位的幾率就大大加強了。
加上二戰爆發了,佛朗哥一方面大力支持布西班牙為中立國,不加入任何的交戰陣營裡面,要是德國拉他入伙,他就會說,德國是不是真的可以取得勝利,要是有這樣條件,我馬上帶領西班牙加入德意集團。他忽悠德國的同時,他也沒有放過利用英美和德意間的矛盾從中漁利。可以說超級精明的。
總結一下,佛朗哥靠著自己獨特的政治頭腦,對局勢分析超級清楚,知道怎麼利用列強來為自己國家謀求福利,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物。
⑽ 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的最重目的是什麼
7月25日,共和軍在埃布羅河戰役中獲勝,部分扭轉了軍事形勢。但《幕尼黑協議》的簽訂助長了德意法西斯支持佛朗哥對共和國的進攻。12月23日,叛軍和干涉軍開始全面進攻。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共和國內部又出現黨派分爭,力量削弱。
1939年3月28日馬德里陷落,共和國傾覆,佛朗哥建立獨裁統治。內戰中有100餘萬人死亡,成千上萬的群眾逃往法國。西班牙內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最大的流血戰爭之一,給西班牙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1939年1月26日,佛朗哥的軍隊勝利進入巴塞羅那。在過去的3天里皇家軍隊已經撤離該城,佛朗哥的軍隊進城時,只遇到零星的抵抗。26日晨佛朗哥的軍隊從兩側夾擊並佔領了這座市。揮舞著旗幟的佛朗哥國民軍從北向南推進時,一下子佔領了幾個機槍陣地,從西殺來的摩洛哥軍隊只打了幾槍,就席捲全城。佛朗哥的軍隊入城時,人們潮水般圍攏過去,行佛朗哥式禮,揮舞著紅白兩色幟。大批難民和市民從他們躲藏的地鐵車站湧出來。一隊隊卡車開始向飢餓的人群分食品。士兵痛哭流涕的場面使慶祝活動受影響,因為他們好容易找到家後發現家人經在這場斗爭中死去。
1939年7月,佛朗哥簽署法令,制定了新的長槍黨章程,強調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逮捕、槍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1939年8月頒布新法令,獨攬一切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權。他親自領導內閣,任命內閣部長,批准法令和法律。所有高級官員、將軍甚至主教的任命,均須得到他的同意。取消其他一切政黨,宣布法西斯政黨長槍黨為唯一合法政黨。根據1940年3月的法律,凡參加共產黨和其他任何秘密組織的人犯有罪行,送交「政治責任」特別法庭審訊,被告人無權聘請辯護律師。
到1941年初,有100—200萬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被關進監獄和集中營。取消工人階級的工會組織,重組受佛朗哥勢力監督的產業工會,恢復天主教會的許多特權,教會對戲劇、出版、書刊實行嚴格檢查。與法西斯德國、義大利建立友好關系。以愛國為招牌,開展仇視猶太人和一切外國人的運動。1947年宣布西班牙為君主國,任終身攝政王。1969年7月宣布前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為王位繼承人。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逝世,卡洛斯繼位。佛朗哥獨裁政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