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農業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A. 近代西班牙為何衰落
現在大家提起西班牙,可能唯一想到的就是他是一個足球強國,西甲聯賽里的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也是很多朋友喜歡的球隊,但是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的綜合國力是非常強大的。在大海上,西班牙海軍稱霸銀色疆土,在陸地上,訓練有素的方陣軍隊主宰戰場。而通過和德國與義大利銀行集團的合作和美洲的貴金屬使得來維持西班牙帝國的財政,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個不敗帝國。但是到了近代西班牙極速衰落,變成了現在的樣子,西班牙到底經歷了什麼呢?總結:一個國家的衰落一定是與很多因素有關,而研究這些因素則有助於其它國家避免這些問題,這正是讀史可以知興衰。
B. 影響西亞地區農業發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什麼為什麼
有水源才有水分啊,農業得有水源來灌溉,比如,河流、湖泊、水庫就是水源(地),你去灌溉土地該不會用水分吧?至於水源和水分的區別這不重要. 氣候乾旱當然降水少了,降水少的話當然就會影響、制約農業的發展. 綠州畢竟只是少數,對於整個地區來說,水還是缺的. 判斷一個地方發展(工業、農業、交通、城市建設等的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得看情況.比如,上述的降水少,氣候乾旱就會影響農業的發展,氣候寒冷同樣制約農業發展(所以西藏地區主要發展河谷農業,因為河谷地區地勢,海拔較低,氣溫較高).山地地形,多山地區會制約交通、城市建設等.交通不發達同樣會制約城市發展、工業發展(開設工廠得交通便利).等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C. 今年來,歐洲一些國家在農業生產方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問題
西歐國家主要面臨的農業問題是農業環境污染,由於人少地少的原因,農業採取了農業工廠化的生產方式,使歷來的放牧業變為圈養,雖然使畜產品的產量大幅度提高,質量也提高,但容易造成牲畜的疾病蔓延,如:瘋牛病、口蹄疫等。使西歐農牧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你好,網路專家組很高興為你解答,答題不易,你的採納是我答題的動力!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請採納哦,謝謝!
D. 與法國相比,西班牙發展地中海農業的區位條件如何
與法國相比,西班牙發展地中海農業的區位條件比較好,緯度比較低,光熱更加充足。法國主要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面積小。
E. 西班牙南部地中海氣候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地中海氣候的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其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夏季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季節,但是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降水量少,氣候乾旱,易造成旱災。
減輕其不利影響辦法:大力興修水利工程,發展節水型農業——如興修水庫、跨流域調水,種植耐旱作物等。
F. 在歐洲發達國家中,為何西班牙的工業化起步非常晚
因為西班牙那個時候農業落後。
類似於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情況,壞賬和持續赤字的負面記錄使它們的貸款利率急劇上升,這對投資極為不利。德拉拉曾經在馬德里證券交易所坦率地嘲笑西班牙信用已被埋葬在那裡。要知道,那是1836年。教育的失敗也是誘因,西班牙的教育通常遠遠落後於大多數西歐國家。在1880年代,小學等小學教育的入學人數達到了頂峰,但在隨後的30年中卻急劇下降。除了恩斯特內圖薩大學以外,西班牙的現代教育一無是處。保護性農業在國際市場部門中沒有競爭力。農業收入太低限制了國內市場的發展,原始資本積累太少不足以支持工業發展。總是赤字的政府財政擠佔了私營企業,而不是鼓勵人們投資。
G. 西班牙有關問題
西班牙的概況?
自然地理?
行政區劃?
人口?
首都?
政治?
經濟?
文化?
歷史?
國王?
答案在:http://bk..com/view/3820.htm
H. 是關於地理的問題:為什麼西班牙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氣候,工業,農業等等所有方面的成因)
西班牙東臨地中海,北瀕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安道爾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緊密相連,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與非洲大陸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最窄處只有14公里),是南歐一顆璀燦的明珠。
西班牙總面積共計505877平方公里,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4/1000,是歐洲土地面積較廣闊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是歐洲第四大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一起位於歐洲西南端伊比利亞半島上,號稱「永不沉沒的航船」。由於歐洲主要山脈之一的比利牛斯山脈橫亘半島與大陸之間,所以自古以來又稱為比利牛斯半島。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呈五角形,面積共為55.38萬平方公里,其中西班牙占據了5/6以上,達49.246萬平方公里。半島以馬德里為中心,距東部的巴塞羅那600公里,同最南端的加迪斯城相距530公里,距最西邊的拉科魯尼亞城590公里,離北部的西、法邊境600公里,即使和最西端的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相距也只有600多公里。
西班牙的領土,除半島陸地部分外,還包括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其面積為5014平方公里;北非西海岸和大西洋中的加那利群島,面積為7413平方公里;另外,西班牙還有兩塊處於摩洛哥土地上的飛地:梅利利亞和休達,面積32平方公里(兩地歸屬問題至今同摩洛哥有爭議)。從馬德里坐飛機到巴利阿里島上最大的馬略卡的首府帕爾馬和加那利島中的大加那利島,分別只需1小時和2.5小時。
氣候
西班牙大陸本土大體上位於北緯36度至43度之間。由於地形變化多端,西班牙各地的氣候大相徑庭。本土與地處非洲的加那利群島的氣候,簡直是兩個世界,不能同日而語。但一般說來,西班牙大部分地區受地中海的影響,屬溫帶。除少數地區外,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熱,生活比較舒適。
西班牙一年四季分明。最冷月為1至2月,平均氣溫是:東部、南部為攝氏8度至13度;北部2度至10度。最熱月是8月,平均氣溫是:東部、南部為攝氏24度至36度;北部為攝氏16度至21度。
因西班牙地處南歐,受三面海洋氣候的影響,東、南有來自地中海溫暖而潮濕的氣流,北部又有大西洋吹來的陣陣季風,加之本土地理環境復雜,崇山峻嶺,林海草原,錯落有致,從而形成了各自的小氣候。
北部和西北部沿海一帶為海洋性溫帶氣候,全年風調雨順,植被很好,有「綠色西班牙」的美名。夏天氣溫不高,清涼爽快。冬天瑞雪紛紛,一片銀裝素裹,氣溫較低。中部高原為不大顯著的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夏熱冬冷,但均不強烈。春、秋兩季相對較長,陽光充足,風清月白,氣候宜人,也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南部和東部地區為地中海型亞熱帶氣候,日照時間長,夏季炎熱,最高氣溫高達40多度;冬季溫和,幾乎全年無霜凍。
除西北部沿海一帶,西班牙許多地區氣候乾燥,嚴重缺水,年降水雨量在500至1500毫米之間,東南部地區不超過500毫米,而降水大多在冬天。由於常年少雨乾旱,密林較少,有些地主甚至有沙漠化趨勢。
I. 西班牙帝國衰落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西班牙本國政治制度鬆散,工業水平落後,雖有廣大殖民地,但是實行社會等級制度,導致殖民地社會經濟發展非常緩慢,離心力增強。後期宗主國實力下降,殖民體系土崩瓦解。不能提供足夠的工業品。
第二,黃金來的太容易(初期直接在瑪雅,阿茲特克,印加三個有人口和經濟基礎的地區採用直接榨取式的開發,)大量的金銀湧入西班牙,造成通貨膨脹。這在一方面助長了奢侈之風,另一方面,使國內工資水平居高不下,造成國內產品無力與外國競爭。這與第一點相互作用,使形勢更加惡化。
第三,西班牙是個農牧業國,大地主和米斯塔(養羊的封建主)一方面出口羊毛,驅逐摩利斯哥人使西班牙失去許多優秀的農夫和手藝人,農產品只得依賴進口,使本國工商雪上加霜。
第四,王室好戰,樹敵過多。國內根有尼德蘭起義,狼煙遍地,在外幾乎是與整個歐洲殖民地列強同時開戰,在自己的殖民地上與葡萄牙作對,在歐洲大陸上與法國較勁,在地中海又與奧斯曼帝國爭奪霸權。在大西洋上又與英國荷蘭打拉鋸戰。甚至打算把德意志與義大利的一些地區變成自己的領土。
第五,西班牙所奉行的天主教也不如英荷等國所信奉的新教,宗教對人們思想的鉗制不容小視。